李季仁陈子豪的毕业院校校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让特殊教育的阳光普照特殊孩子的心灵
2012年第4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随着我国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下,特殊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办学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特殊教育学校数量不断增加,办学体系进一步完善,残疾少年儿童受教育权利进一步得到保障。但是同普通教育相比,我国特殊教育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民进中央在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递交的提案中显示,目前我国特殊教育覆盖面较狭窄,视障、听障、智障三大类残疾少年儿童中相当多的一些人并未接受义务教育。让每个残疾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是全社会的责任与义务。 中国论文网 /9/view-1707511.htm     特殊的教育别样的状况   在人类文明已经如此发达的今天,在知识经济的21世纪,那些已经残疾的孩子更需要通过接受教育汲取知识、提高素质,这是他们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   在2009年的全国“两会”上,江西省政协委员李季仁的一份《建设特殊教育学校让残疾适龄少年儿童都能接受义务教育》提案,对江西省特殊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全省6~14岁学龄残疾儿童为11.97万人,残疾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在校率仅为15.6%。在学龄残疾儿童中,在校就读的残疾学生共有18625人,就读特教学校的盲、聋哑、智障三类学生仅3246人,其余均在普通教育学校随班就读。   据统计,江西省的残疾人口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指大专及以上)的残疾人为1.1万人,高中文化程度(含中专)的残疾人为9.4万人,初中文化程度的残疾人为34.3万人,小学文化程度的残疾人为101.8万人。15岁及以上残疾人文盲人口为115万,文盲率为41.65%。就全国情况来看,《2010年度全国残疾人状况及小康进程监测报告》发布的资料显示,学龄残疾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为71.4%,还有28.6%的学龄残疾少年儿童没有接受义务教育。总体来看,全国未上过学的残疾人比例虽略有减少,但18岁及以上残疾人受教育程度仍然不高,特别是农村的残疾孩子,未上过学和仅上过小学的比例高达76.1%。   说到农村残疾孩子,来自基层的江西省人大代表、南康市赤土乡杏花村油坑代课老师蓝玖连心情沉重。在她家隔壁,就有一个1990年出生的残疾孩子张某,他没有上过一天学。蓝玖连曾多次向张某的家人提出让孩子上学,但忙于生计的农村家庭腾不出人手来背孩子上学。“只要他们能背他来上学,我就一定能坚持背他回去。如果受了教育,这样的孩子也许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否则,就等于是废人。”说到这里,蓝玖连的声音有些哽咽。   家住南昌市西湖区一老工厂宿舍的徐文龙已经19岁了,虽然从他两岁开始就被其父不断带往北京、广州、上海等地求医,但自幼患有脑瘫的他因运动功能障碍至今仍然被人取笑为“常倒翁”。“现在只能过一天算一天。”徐父说,残疾的儿子把全家都拖垮了,起初他还会把儿子送到特教学校去学点东西,但后来发现即使这样,儿子也不可能找到工作。   造成残疾少年儿童不能入学的原因很多,如特教资源主要在城市,而残疾儿童居住的地方却比较偏远、自然条件恶劣。其中,贫困仍是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绝大多数特教学校建在中等以上城市,普通学校附设的特教班大多也在县城,偏远地区的盲童、聋童只能寄宿,必须支付一定的食宿费和交通费,这对于一些贫困家庭来说,的确是一种不小的困难。   据江西省残联教育就业处调查,江西残疾人教育面临的困难首先是师资力量不足,队伍流失严重。发达省份特殊学校师生比是1∶25,而江西则是1∶30。目前江西所有本科院校中均未开设特殊教育专业,专科院校中也仅有南昌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开设了一个特教班。一些特教老师认为前途黯淡而跳槽的情况也屡有发生。南昌一所聋哑学校曾以提拔任副校长为条件,都未能留住一位决意要跳槽的老师。   据李季仁委员分析,现有的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具备大专以上学历的仅为40%~50%,不少教师是转岗过来的。而真正从特殊教育师范院校毕业的本科生几乎为零,大专学历的也只在25%左右。江西只有南昌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培养部分残疾专业教师,目前还只有三个班,每年毕业人数少得可怜,无法适应特殊教育需要。江西省只有4所特教学校开办了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很多县的特教只开设小学阶段的课程,有的只开设到小学三、四年级。   同时,特殊教育经费也捉襟见肘。目前江西省残疾人学校的公用经费与普通学校执行的为同一标准,即每学年每名学生300至500元。但由于残疾学校学生人数少、学校规模小,公用经费总金额偏少,致使学校运转经费入不敷出。教育部规定,30万人口以上要建设一所特殊教育学校,江西将近100个县市,但因为特殊教育经费困难,全省挂牌的公办特教学校仅70所左右,其中大部分还是以在普通学校设立一个班的方式建立的“校中校”。特教学校设施不少处于“小、破、旧、陋、凑(凑合几间房子)”的状况。   绝大多数特教学校没有成套的康复训练设施和设备。正因为如此,学校无法对有需要的残疾孩子进行适当的康复治疗,不能满足残疾儿童进行智力开发、肢体功能运动等康复教育教学的需求。同时,学校缺乏必要的图书、影像资料、教具学具、参考资料、网络资源搜索等资源和资源获取渠道,不能满足教师及时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需要。   另外,特教学校的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2011年7月,开封市一名13岁的聋哑女孩被同学从学校里带走,然后就失去了音讯。警方在安徽找到带走女孩的嫌疑人后,却未能问出女孩的下落。女孩的父母在寻找女儿的过程中,竟发现10多个和他们女儿同样上特教学校的聋哑青少年,于近两年接连失踪。其中一名男孩在失踪1年多后,带着判决书和释放证明独自回到家中,他向媒体曝出犯罪团伙拐骗、培训、强迫聋哑青少年实施各种盗窃的惊人内幕。多年来,类似的事件屡见不鲜。   江西省残联教育就业处调查表明,相当多的残疾人即使读到大学毕业也很难找到工作,因此“读书无用论”在残疾人家庭中是普遍的观点,以至于出现残联出钱让残疾孩子免费读书还需要跟家长做工作的怪现象。一些残疾人在就业中遭遇“假慈善”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江西省鹰潭市一名严重烧伤的残疾人在政府安排下进了当地一家福利厂工作,不过,她的岗位很快就被身体健康的人所顶替。有些地方的流行做法是,只有在上面来人时,一些残疾人才会被安排“上班”应付检查。      特殊的学生需要特别的关爱   办好特殊教育学校的重点是师资力量的培养。与普通的教师相比,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要求更高,他们不仅要有普通教师所具备的专业知识,还要有爱心、耐心与细心,以及特殊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   进入特殊学校就读的孩子有三种:盲童、聋哑和智障儿童。特殊学校的类型根据对象也大致分为盲童学校、聋哑人学校和培智学校三种。与普通学校不同,特殊学校要求教师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不同类型的特殊学校重视的专业技能也不同。例如,培智学校比较重视音乐教育,目的在于用音乐启迪孩子的心灵,让他们的生活丰富多彩。而启音学校则有专门的舞蹈课,通过手语和脚步律动进行教学。另外,针对孩子的情况,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需要适当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医疗技术,在教学中运用相应的医疗、康复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   特殊教育是很辛苦的岗位,如果一个教师不具备爱心、耐心和细心这“三颗心”,是很难在特殊学校教学并长期工作的。   汤筱珍老师1994年从南昌师范特教班毕业后,成为吉安市特殊教育学校第一批特教老师。由于家长要求,她担任了8年制聋儿一年级的班主任。她说:“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特教老师很不容易。”为了帮助聋生尽快学会发音,汤老师自制了一些简单的小卡片和小镜子等教辅用具,让学生拿着小镜子对着嘴唇练发音。为了让学生发音准确,她把自己的嘴唇贴在学生手背上,把学生的脸放在自己的脸上、鼻子旁、喉部,通过手感触摸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发音的振动,同时还要不停地带读,演示口型,展示发音部位。每天下来都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经过汤老师一年的训练,一年级的学生都能掌握单韵母、双韵母的发音,会说一些简单的词语。当一些家长第一次听见孩子叫“爸爸、妈妈”时,就像听到了天外仙音一样,禁不住把孩子搂在怀里,放声大哭。
  又经过汤老师一年的辛勤教学,聋哑班的大部分孩子都会念儿歌,还经常举行经典诵读比赛。到了五、六年级,有百分之五十的学生只要看到老师或别人张口说话,就能根据口型,知道别人在说什么,而且可以跟老师直接进行口语交流。到初中毕业,绝大部分学生可以消除与他人进行语言交流的障碍。   因长期劳累,有一次,汤老师出现尿血,住院期间医生一再叮嘱她要注意休息,但她却在病床上构思、制定了学生住宿卡管理制度,使学校实现了对住宿生的安全管理。汤老师还利用业余时间给自己不断“充电”,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并撰写研究论文。她的多篇论文分别获得过国家级二等奖和省级一等奖。   2009年,汤筱珍荣获全国特校教师的最高荣誉――“江民特教园丁奖”。获此殊荣的教师全国仅20人。汤筱珍作为江西省唯一代表到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奖,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云亲自为她颁发荣誉证书。   吉安县特校的肖琴老师现已50岁,头发已经白了一半。她是2002年从普通小学调到刚创办的县特校工作的,担任智障班教学并当班主任,从一年级一直带到现在的九年级。学生彭优入学时只有6岁半,连路都走不稳,见到任何人都叫“妈妈”。写字时,连笔都握不住。根据彭优的身体状况,肖老师先对她进行身体康复训练,让她走稳路、握稳笔,教她学说话。如今,彭优已长成了大姑娘,文化方面达到了四年级的认知水平,能识、写几千个汉字,还能阅读课外书,遇到不认识的字就查字典,背书非常流利。她还会在电脑上玩QQ,和网友打字聊天,完全具备了正常人的生活、学习能力。   在特校工作9年多,肖琴老师的头发由黑变白,这9年多比在普通学校工作20年还累。但是,当看到这群连家长都认为无可救药的“傻孩子”,如今不但具备了生活自理能力,而且具有相当于小学毕业的文化程度,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肖老师就有一种成就感。         特殊教育必须实行“特事特办”   认识问题仍是发展特殊教育事业中亟待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各级政府及教育部门一定要从政治、科学、人道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特殊教育事业的重要意义。只有认识提高了,才能以高度的责任心,强烈的责任感,采取切实措施,办好特殊教育事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以来,南昌市积极推动特殊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基本形成了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到高中阶段教育的特殊教育体系。2009年,南昌市政府先后投入1.52亿元,建起了一所“高标准、现代化、花园式”的特殊教育中心,实现了盲童、启音两所学校易地新建办学。中心占地54亩,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划分为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三大功能区域。   “十一五”以来,南昌市用于改扩建特教学校经费投入近3亿元。东湖区、西湖区、南昌县和新建县分别投入900万元、1100万元、900万元和1000万元新建了特教学校。全市投入3500多万元,启动实施特殊教育基础设施达标工程,为特殊教育学校配足配齐通用教学设备和专用设备,配置普通高中理化生实验室,装备了现代化的校园网络及安防系统等。   南昌的特殊教育着力打造“医教结合、综合康复”教学品牌。南昌市启音学校、培智学校、育智学校等3所学校成为全国“医教结合、综合康复”的实验学校(全国仅10所)。强化学生职业技能训练。通过多种途径加强特教学生劳动技能和职业教育,使残疾学生回归社会主流,参与正常社会生活,自食其力。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残疾人特别是残疾少年儿童能否接受正常教育,不仅事关其前途命运和无数家庭的幸福安宁,更事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大业。为此,2011年江西省教育厅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正式实施。   《实施意见》提出,江西省适龄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要逐年提高。到2015年底,基本完成特殊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大多数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达到办学标准。初步建立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加快推进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学前三年和高中阶段教育,积极探索残疾人高等教育,大力开展面向成年残疾人的职业培训。   进一步提高对贫困残疾学生的补助水平。在全省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的基础上,针对残疾学生的特殊需求,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比照义务教育阶段普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再增加200元。同时,按照彩票公益金的使用宗旨,结合本地实际,支持残疾儿童少年特殊教育。   从2011年起,江西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达到义务教育阶段普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的6倍。省财政继续安排特殊教育专项资金,进一步改善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   《实施意见》提出,将组织实施国家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到2015年,人口30万以上以及残疾儿童少年相对较多的县(市、区),要建有一所独立设置的标准化特殊教育学校。不足30万人口的县(市、区),在设区市范围内,统筹建设一所或几所特殊教育学校。各设区市应建有一所达标的覆盖全市的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相互渗透的寄宿制听障类特殊教育学校(含高中教育),省会城市建有一所达标的覆盖全省的寄宿制视障类特殊教育学校(含高中教育),保证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都能接受义务教育。   普通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和中等职业学校一、二年级残疾学生将全部享受国家助学金。在特殊教育学校职业高中班(部)就读的残疾学生也应全部享受国家助学金。逐步实施残疾学生高中阶段免费教育。   依托有条件的师范院校和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省级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水平。省教育厅将以三年为一个周期,分级组织全省特殊教育学校进行全员培训。要做好特殊教育教师配备工作。根据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少、班额小、寄宿生多、教师工作量大的特点,合理核定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配齐教职工,确保特殊教育学校正常教学和管理的需要。   重点建立县(市、区)级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制定规划、确定目标,切实加强对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普通中小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招收具有普通教育能力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不断扩大随班就读规模。建立特殊教育学校定期委派教师到普通学校巡回指导随班就读工作的制度,保证随班就读质量。   特殊教育学校应开足开好劳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开设符合学生特点、适合当地需要的职业课程。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加强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骨干专业课程建设,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残疾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促进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共建共享。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残疾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同时,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特殊教育事业的氛围。加大对特殊教育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特殊教育、尊重特殊教育教师和残疾人教育工作者的舆论氛围。进一步落实国家捐赠及免税的政策,积极鼓励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支持特殊教育,广泛动员和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向残疾少年儿童献爱心,为特殊教育做实事。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情系民生创和谐--江西日报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情系民生创和谐
――省“两会”第三场新闻发布会实录
【字体:&nbsp
&nbsp 】&【】&&&
1月25日晚,省&两会&新闻中心举办第三场新闻发布会。本报记者周霖摄
  上学、就业、看病、养老保险&&社会事业的每一项,都与民生密切相关。关注这一切,就是关注我们的生存空间。1月25日晚,省&两会&第三场新闻发布会在南昌京西宾馆九楼会议室举行。会议邀请省政协委员傅修延、熊毅、李季仁、邓丽明围绕江西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发展建言献策。
  让上学充满希望和欢乐
  江西日报记者:高校学费过高在近几年表现得非常突出,现在我省高校学生一年的学费基本都达到六七千元,这对一般农村家庭特别是贫困家庭是一个很高的数字。那么,来自高校的邓丽明委员对当前大学学费偏高有什么看法?
  邓丽明:这个问题确实是当前许多家长深感忧虑的问题。现在许多高校搬到新校区后,学费按照规定翻了一倍,这对贫苦家庭的学生来说很困难。但是解决这个问题要多方付出努力。目前,省政府已注入十几个亿的资金为高校贷款、还贷提供帮助。我相信,高校学费会慢慢降下来。另外,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里所提的60件实事中,有专门一条规定&继续推进济困助学&,将为15.6万名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生中的困难学生提供助学金,对本省1.6万名考上大学的困难学生提供帮助,每人一次性补助5000元。这些不同类别的&减&、&免&学费政策已陆续实施,是件非常好的事情。其次,对学生来说,他们考上大学,已经是成年人了。很多学生进校后,通过学校提供的勤工俭学、做家教和奖学金等途径,能够解决基本的学费。所以,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包括学生自己。
  江西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目前,素质教育在农村推广很困难。很多农村学校在音乐、体育、美术等让孩子身心全面发展的科目方面比较弱。请问傅修延委员,对让农村的孩子接受到高质量的素质教育,从而使他们身心健康方面,有什么好的建议?
  傅修延:农村素质教育问题,也是当前江西亟待解决的问题。前几年,江西师大推行过一个&红土地支教&工程。这个工程延长师范类在校大学生实习期限,把他们下派到农村学校去&顶岗支教&,如果全省的大学生都有一年或半年的时间,下到农村支教,不仅对他们自身有好处,对农村的孩子也将有很大帮助。农村的学校音、体、美等课程缺乏老师,我曾亲眼看到音乐学院的学生下去教孩子音乐,而那所农村中学的孩子从来没有上过音乐课,于是非常兴奋。而大学生由于是第一次教课,也非常尽心。有的孩子素质不错,经过点拨教学,表现出非常的天赋。一个未来的音乐家,也许就因为这堂课,从这个地方产生。所以我认为,类似于&红土地支教&这样的工程,应该在我们全省全面铺开。
  解除就业就医难的困扰
  江西电视台记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一直是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请问熊毅委员,在进一步解决我省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上,您有什么想法?
  熊毅:看病难、看病贵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政府工作报告里面也体现了对这一问题的重视。近年来,这个问题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但还需要进一步改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是扩大医疗资源的覆盖面;二是加大对医务工作者的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医疗队伍的整体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三是保证医疗卫生保障机制运行顺利。目前,我省已经实施了城市居民的医疗保险、城镇职工的医疗补贴和农村新型医疗合作机制,我们要确保这三张医疗保障网能进一步撒开。要做好以上三个方面的工作,最重要的是加大资金投入。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今年将把农民全部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范围,并将其补助标准由每人40元增加到80元。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各级政府对这个问题的重视,我们能早日实现民生工程的目标,实现病有所医。
  江西教育电视台记者:请问李季仁委员,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就业压力大的状况,您认为有什么好的措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李季仁:高校连年扩招,已经使毕业生就业难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怎么来应对这个问题?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两方面措施:一方面,政府要积极创造就业机会。我注意到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民生工程的第一项,就是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来抓,今年全省用以实现全民创业的小额贷款要达到15亿元,为包括没有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这是政府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这类措施我省各级政府正在扎实开展。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自身也要勇于面对现实,不要因为自己是大学生就随意提高期望值。我注意到很多在校大学生,他们除了完成自身学业之外,还积极地考各类证书,这个做法值得提倡。求职时如果拥有多种证书,毕业生相对来说容易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我相信,通过政府和学生两方面的努力,正视问题、解决问题,大多数高校毕业生都能顺利实现就业。
  城乡协调共享发展成果
  江南都市报记者: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百姓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吴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后五年要进一步壮大文化产业,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体系。请问熊毅委员,为实现这个目标有些什么好的建议?
  熊毅:我省应该依托历史、人文、地理的优势,大力推进公共文化、产业文化和民间文化三个方面的发展。为繁荣公共文化,应该充分利用网络、电视等技术,在城乡推进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等,努力实现乡乡建有综合文化站、村村建有农家书屋,并达到文化内容同步更新。同时,应该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依托文化产业园,大力发展动漫、会展等新型文化产业,建设&八大山人&梅湖文化产业园、江西省动漫产业基地等一批文化产业大项目,从而加快形成文化产业链,壮大文化产业。此外,我省还应该进一步加强江西特色文化的保护,诸如傩文化、红色文化、景德镇明清御窑等民间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项目等,鼓励文化事业的多品种、多层次发展。
  江西人民广播电台记者: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绝大部分地区还没有建立社会保险制度。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农村老人的社会保障压力将更加突出,对于如何建立城乡一体的养老保障体系有什么好的建议?
  傅修延:这次&两会&令人欣喜的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大农村养老保险资金投入,安排1亿元为农村低保户和分散供养五保户提供补助,并承诺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人数增加4.3万人,集中供养率要提高到80%以上。但我认为农村的养老方式还是应该以家庭养老为主、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为辅的综合保障方式。这是因为,尽管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养老和养老保险体制的地位有着对换的趋势,但农民家庭养老观的改变是一个渐进过程,短期内不可能放弃依靠子女养老的传统思想和习惯。另外,由于资金匮乏等原因,农村养老保养制度的实施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循序渐进,可以先从条件比较好的农村开始以自愿加入的方式施行。再次,家庭养老还可以避免西方国家由于过度推进社会保障而带来的家庭危机,从而有利于维护良好的社会道德规范,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本报记者宋茜魏星张武明
大江网-江西日报
*** 大江网推荐内容 ***
[ 网友留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大江网立场 ]
大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font color="#、凡本网注明“大江网讯”或“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大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大江网讯[XXX报]”或“大江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江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大江网新闻中心 电话:
江南都市报
今日家庭报2005江西省两会专题
 当前位置&&&&&&>>
委员提案:高中毕业会考应废止
  编者按:在江西省政协九届三次会议上,政协委员们再次发挥了“专家群”、“智囊团”的作用,通过提案等多种形式,反映了来自各方的情况,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
  杨辑光委员提出建议,现行高中毕业会考已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应当废止。
  杨辑光说,当前的会考是按科目收钱的,但又有硬行规定:必须有百分之五的学生不能过。这显然不合情理,既加重学生的经济负担,亦损害人民教育的形象。高考与会考已完全脱节,即使会考没过,照样可报名参加高考,上了分数线,大学照样录取,这样使会考失去了权威性。目前高考已由纯粹的大文大理的分科转为“3+综合”,学校不可能对有的学科有所偏废,这就使原来建立会考制度的初衷消失。杨辑光委员建议,把会考恢复为毕业考试,把组考权还给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只责成有关的机构对各校的毕业考试进行抽查。
  相关提案
  保送生也应过考试关
  近年来,不少学习成绩并不优秀的考生,却通过家长的各种关系被保送到了名牌学校,而一些真正品学兼优的学生却被撇在门外。对此,桂又华委员提出,保送生也应通过专门的文化考试,不能蒙混过关。
  桂又华委员认为,统一的综合文化考试相对于其他评比形式更为公平,因此他建议,对拟保送的学生进行统一考试;对保送生的保送理由应予以公示,并建立由教育局、学校、学生、家长代表组成的监督机制。
  青少年活动阵地缺口大
  江西省政协法制委的委员在提案中指出,目前江西青少年活动阵地极缺,亟待加强。
  委员们认为,江西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存在一系列问题。青少年活动场所设施陈旧,建设资金来源紧缺,导致活动场所和硬件设施得不到保障,导致少年宫管理人员及教师队伍的人才流失,许多健康向上的教育活动无法实施,活动场所还存在着消防、治安等安全隐患,甚至有些场地被租用。
  “四大广场”突出特色
  南昌人有了自己的“四大广场”。然而有的广场建设并未充分突出特色,民进江西省委会委员认为“四大广场”的建设应突出各自特色。
  有委员认为,“八一广场”要突出红色革命文化特色。建造介绍周恩来、朱德、叶挺等老一辈领导人的石碑、雕像,介绍“八一”起义的历史背景。
  “象湖广场”要突出南昌历史文化特色,将南昌以及江西的历史文化名人塑像落户于此。周边营造江西历史文化韵味,增设“咏江南”美景的唐诗、宋词(诗)的石碑长廊,使游客加深对江西历史文化人物的记忆和了解。“青山湖广场”要突出现代科技文化特色。可将现代化的声学、光学、电子学等高科技项目展示给游客,向游客展示现代科技的魅力。
  “秋水广场”要突出赣江文化特色,并与现代城区特色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增加赣江文化的内涵与韵味,增添一些具有现代立体感的群雕和抽象图形的壁雕。
  南昌上下班“错时”制
  为了缓解南昌市上下班时间的交通堵塞状况,减少交通事故,李志跃委员提出建议:在企事业单位、服务性行业实行早8点上班、晚6点下班的上下班制;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实行早9点上班、晚5点或5?30下班的上下班制。李志跃认为,实施“错时”上下班制度,不仅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缓解交通拥挤和减少交通事故;能解决就业,繁荣餐饮业、夜市,拉动市场消费,发展市场经济,而且还有利于拉开城市框架,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使上班族购房不会因为上班距离远而不愿在远郊购房。
  医疗救助制度有待立法
  据统计,江西省有80%的农民看不起病,许多农民一年收入还付不起一次大病,个中原因,医疗救助制度法规的缺位是关键。
  李季仁委员为此提出,政府有义务救治贫困的弱势群体,江西省应建立医疗救助制度,以地方立法或政府规章的形式出台。至于经费来源,李季仁委员则建议从两方面筹集:一是从福利彩票募集到的资金中分出一部分,另外部分则由财政支出。
  南昌公厕收费应取消
  桂又华委员提出建议,南昌应取消公厕收费。他表示,相对于城市的发展,南昌公厕数量偏少,已使人们上厕所不便,加上上公厕要收费,成为少数低收入者特别是其中的老年人随地方便的原因之一。收费厕所一般晚上锁门,加剧了人们上公厕的困难。此外,收费价格不一,所收费用管理不规范。
  他建议:公厕应作为社会公益性项目,取消收费,其经费开支,应由当地财政支出。
来源: 信息日报
&&( 12:13)
&&( 12:13)
&&( 18:33)
&&( 18:29)
&&( 11:22)
&&( 10:01)
&&( 09:05)
&&( 23:34)
&&( 19:54)
&&( 20:0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童苡萱的毕业院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