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摩尼的生日生于什么时候

铁血聚合阅读 &
释迦摩尼介绍
关于 释迦摩尼 的介绍,暂时空缺。
释迦摩尼新闻
全精美历史手绘画卷展示佛祖释迦摩尼的一生(是不是佛教徒都应该看看)
战争史战争史战争史
微信号warhistory
功能介绍毅品文文化官方公号,《铁血文库》&《战争特典》系列MOOK读者大本营,历...
很多信佛的人都不太清楚佛教到底怎么回事,这不该是信仰者的态度。信仰有好有坏,今有追星族,古有为统治者,那么有没有一个不参杂利益一心为民的宗教呢?? 释迦摩尼是个白马王子,这大家是知道的,他的身份决定了其所创办的佛教是小乘佛教,也就是奴役人民,为统治者服务的,和中庸思想非...
我是一颗葱,站在风雨中,谁敢拿我沾大酱,X他老祖宗!走过南~闯过北~厕所后面喝过水,火车道上压过腿,还和傻子亲过嘴。上过山、打过虎、少林寺上练过武,左青龙,右白虎,常拿别人当二百五,还拿释迦摩尼喂老虎!金字塔上跳过舞,耶稣头上打过鼓。……
位于印度比哈尔邦伽耶城南10公里的菩提迦耶(Bodhgaya),距印度东部最大城市加尔各答607公里,是佛祖释迦牟尼悟道之处,也是佛教信徒心目中最神圣的地方。
据传,佛祖释迦牟尼(乔达摩·悉达多)生于公元前560年,其
终于轮到佛主释迦摩尼了。有一个精神病韩国人分析的。
(释迦摩尼韩文叫석가모니)
大概意思是석가모니中석가是석姓家...
摩尼教创立于公元3世纪的波斯,因创教人摩尼而得名。我国旧译明教、末尼教、牟尼教、明尊教、二尊教等,该教在琐罗亚斯德教的基础上,吸收基督教、佛教等教义,形成自己的信仰体系,并创立一套独特的戒律和寺院制度。初在波斯广泛传播,后受袄教排斥定为异端,摩尼被处死,但摩尼教却传至欧...
释迦摩尼生前发过毒誓:凡是信奉我者,必然断子绝孙;凡是信奉我者,必然人财两空;凡是信奉我者,必然生不如死;凡是信奉我者,必然疯癫痴狂;凡是信奉我者,只能行尸走肉。
释迦摩尼说:我公元前544年生于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城(现在尼泊尔境内),死于公元前464年,在世共80...
番荔枝(学名:Annona squamosa),又称佛头果、释迦、亚大果子(还称林檎(广东潮汕地区俗称)、唛螺陀(广西)、洋波罗、假波罗(广西凭祥,因其外形与结构都酷似广西特产水果波罗蜜)、番鬼荔枝(广东粤语区、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称乌梨仔。),为番荔枝科番荔枝属多年...
手机 XPERIA arcSlT18
地点 无锡灵山大佛
据说,佛祖释迦牟尼一诞生就能说话会走路,他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走了七步,每走一步,地上就开出一朵莲花。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道:“天上天下,唯吾独尊”,这时候花园里忽然...
  [img]/images/lines.gif[/img]
  释迦牟尼的出生地!出生在这个豪华的宫殿内!宫殿的旁边是一棵特大的菩提树!
  [img]/image...
释迦牟尼佛舍利亮相湖南
琐罗亚斯德教
  琐罗亚斯德教(Zoroastrianism)是在***诞生之前中东最有影响的宗教,是古代波斯帝国的国教。曾被***教徒贬称为“拜火教”,在中国称为“祆(音同「掀」)教”(注意不要把“祆”写错...
公元1999年左右,各种思潮纷纭登场,匪夷所思的书籍皆应时而出,余涉猎甚广,[其中有一耶苏是释迦牟尼的洋弟子之说,记忆颇深。
话说我东方文明历史悠久,在佛祖圆寂若干年后,西方仍旧是远逊东方文明的蛮夷之邦,整天只懂得为方寸之地红刀子出、白刀子进,打架斗欧。
评:凤凰网名博信力建的“毛泽东的斗争哲学与释迦牟尼的慈悲为怀 ”
莲花山(原名姑臧山)始建于西汉时期,位于祁连山的冷龙岭一脉,海拔2700米,山底海拔是1800米,距离市区十三公里,山势雄伟,奇峰环列,层峦叠嶂,四面险峰从远处望去,宛如一朵盛开的莲花,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河西走廊唯一修在海拔1800米的古迹,兴盛于东汉,东晋,十...
老子是释迦牟尼的师傅?
——老子骑牛西去之后的N种猜想
在中国古代的先哲中,老子是最为著名的一位。他仅仅五千字就使道德有经,他的一句“无为而无不为”亦成为历代饱学之士恪守一生的信条。而由他发端的道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升华为中华文...
美国《国家地理》发放的照片显示一些僧侣在尼泊尔南部蓝毗尼地区摩耶夫人庙考古挖掘现场朝觐着佛祖释迦牟尼出生地。新华社/法新
考古队在释迦牟尼出生地摩耶夫人庙挖掘,发现一座此前未知的木结构寺庙遗迹。放射性碳技术等测试表明这是一座公元前6世纪的建筑。
据新华社电 一...
  4月26日,湖南张家界天门山景区的工作人员在展示释迦牟尼佛舍利塔。
  这是4月26日拍摄的从尼泊尔迎请的释迦牟尼
湖南省佛教界从尼泊尔迎请的一枚佛舍利在张家界亮相。这枚珍贵的释迦牟尼佛舍利由尼泊尔蓝毗尼中华寺赠予,将供奉在湖南省张家界市天门山寺。
4月26日,湖南张家界天门山景区的工作人员在展示释迦牟尼佛舍利塔。
热点图文信息释迦摩尼是什么出身-学网-中国IT综合门户网站-提供健康,养生,留学,移民,创业,汽车等信息
> 信息中心 >
释迦摩尼是什么出身
来源:互联网 发表时间: 1:35:45 责任编辑:鲁晓倩字体:
为了帮助网友解决“释迦摩尼是什么出身”相关的问题,学网通过互联网对“释迦摩尼是什么出身”相关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整理,用户详细问题包括:
释迦摩尼 是贫民 乞丐 王子 他是怎么成的佛
,具体解决方案如下:解决方案1:  释迦摩尼的出身与成佛的经过如下:    释迦牟尼佛诞生于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年,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灭度于周穆王五十二年。讲经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  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1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1岁时,他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逐创立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  他弟子很多,据传有五百人,其中著名者有十人。  佛陀的贵族生活是优裕舒适的。有冬天御寒的,夏天避暑的,雨季防潮的;衣着华贵,饮食丰盛;歌舞于庭,极尽享受之乐。他的父亲净饭王也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继承王位,成为统一天下的“转轮王”。但是,释迦牟尼却在29岁(一说19岁)时出家修行。究其原因,有社会的,也有个人的。佛陀所处的时代正是古印度各国之间互相讨伐、并吞,阶级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之际,他所属的释迦族,受到邻国强权的威胁,朝不保夕。他已预感到难免覆灭的结局,因而认为世间“无常”。另外,他又目睹人自有生以后,接踵而来的老、病、死的情景,联想到自己也摆脱不了同样的命运,从而产生了人生难脱苦难的烦恼,而当时婆罗门教的思想和行事,又不能使他在精神上获得解脱之道,终于舍弃王位,出家修行。  出家后,他先到跋伽仙人的苦行林,那里有很多修行者,他们以种种苦行折磨肉体,以求得精神的解脱。释迦牟尼不满意这种做法,滞留一宿便离去。他的父亲听到他出家的消息,甚为悲伤,经派人劝说无效,便在亲族中选派了阿若x陈如、阿说示、跋提、十力迦叶、摩诃男拘利等五人伴随他。  释迦牟尼南渡恒河,到摩揭陀国的首都王舍城,国王频婆沙罗会见了他。尔后,他寻访隐栖于王舍城附近山林的数论派信奉者阿罗逻?迦罗摩和郁罗迦?罗摩子,修习禅定。然而他们的教义,在释迦看来,仍然不是真正的人生解脱之道。于是他又来到伽^山苦行林,在尼连禅河边静坐思维,实行苦行。经过6年,仍没有获得所期望的结果。他决定抛弃绝食和苦行。来到菩提伽耶一棵毕钵罗树下,结跏趺坐,静思冥索,最后终于觉悟成道,时年35岁。  就这样释迦摩尼成佛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解决方案2:
他觉得统治一个国家没什么意思想玩点花样统治全世界 在现在他和 李 红 志 差不多想用谎言欺骗所有的人
解决方案3:
古印度一个国家的王子
解决方案4:
  据佛经记载、老,佛陀在19岁时是王子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佛心咒,属刹帝利种姓。父为净饭王,弘法49年,舍弃王族生活,有感于人世生,于娑婆世界,成道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意为“一切义成就者”(旧译“义成”),佛为太子时名叫“乔达摩?悉达多”,母为摩耶夫人。  佛陀以本誓愿、死等诸多苦恼,遂开启佛教。年80岁左右在拘尸那迦城示现涅盘,五浊恶世示现成佛(详见八相成道),因父为释迦族、“能忍”。   释迦牟尼的意思是“能仁”,开显佛教、“能寂”等。35岁在菩提树下悟道,度化众生、病,出家修行、“能儒”,义即“释迦族的圣人”,(约为公元前1027年~公元前949年)本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太子
解决方案5:
菩提树下修炼 一个苹果砸下来。。。他就成佛了
解决方案6:
相关文章:
最新添加资讯
24小时热门资讯
Copyright ©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学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1 京公网安备02号关于释迦牟尼的生卒年
关于释迦牟尼(Śākyamuni,&Siddhārtha
Gautama)的生卒年历来众说纷纭[1],北传佛教现在根据汉译《善见律毗婆沙》的“出律记”推断为公元前565年-前486年,南传佛教则作公元前624年-前544年或公元前623年-前543年。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又传有公元前1041年-前961年之说。
依《菩提伽耶碑记》,佛灭应为西元前546年。南传佛教上座部中,锡兰、缅甸传说为西元前544年;暹罗、高棉,传为西元前543年。中国传说,依众圣点记,从南齐永明7年(西元489年)上推975年,推定佛涅槃于公元前486年。另外,依元魏昙无最的说法,佛陀生于西元前1029年(周昭王24年,一作26年,即西元前1027年),灭于前949年(周穆王53年)。
南传《善见律毗婆沙》与《岛史》记载,佛灭后218年[2],阿育王即位;汉传佛教的文献则记载,佛灭后116年,阿育王即位[3][4]。阿育王即位约西元前268年,或是前271年,因此,西方学者根据南传佛教对摩揭陀国王世系的记载,推定释迦牟尼涅槃约为西元前489年到486年间,支持者有吕澂等。但是后来的日本学界,如小野玄妙、宇井伯寿、水野弘元、平川彰等人,还有中国的印顺法师等,则根据斯里兰卡史料及汉译印度各部派三藏史献的考证、比对及研究,认可阿育王即位应在佛灭后116年[5]。如果以佛灭116年为阿育王灌顶年,则释迦牟尼涅槃约为西元前387年到前384年间。如果以佛灭116年为阿育王自立为王的一年,再过三年才灌顶,那么,佛灭应为西元前390年到前387年间。
悉达多·瞿昙是他的名字的巴利语拼音。梵文的译法是悉达多·乔答摩。他的出生日期被订为公元前560年、563年、567年不等。大多数权威人士接纳公元前560年这个日期,或至少认为他出生于公元前第六世纪。
《善见律毗婆沙》卷1:“从此(七百结集)以后百岁又十八年中,波咤利弗国阿育王已生世,生已一切阎浮利地靡不降伏,于佛法中甚笃信极大供养。”
3) 《阿育王传》卷1:“佛灭百年后,王华氏城,号阿恕伽。”
4) 《异部宗轮论》:“佛薄伽梵般涅槃后。百有余年去圣时淹。如日久没。摩竭陀国俱苏摩城王号无忧。统摄赡部。”
《十八部论》:“佛灭度后百十六年,城名巴连弗,时阿育王王阎浮提。”
《部执异论》:“如是所闻。佛世尊灭后,满一百年,譬如朗日隐頞悉多山。过百年后更十六年,有一大国名波咤梨弗多罗,王名阿输柯,王阎浮提。”
5) 1.见平川彰著《印度佛教史》第一章第七节:“在叙述佛教教团的发展时,二一八年说其实是不可能。”参显如法师、李凤媚合译
法雨道场2003,5出版
p.114-10~13;2.见印顺着《佛教史地考论》“佛灭纪年抉择谈”之五、阿育王中心的王系之二、百一十八年说之检讨:参照正闻出版社1998年新版p.160
周祖谟《校读玄应一切经音义后记》
张金泉、许建平《敦煌音义汇考》
周法高《玄应反切字表》(1941;1968),《玄应反切考》(1948)、《从玄应音义考察唐初的语音》(1948)和《玄应反切再论》(1984)
王力《玄应〈一切经音义〉反切考》(1980)。
上田正作有《玄应反切总览》(1986)大唐众经音义、玄应音义
庄淑慧《〈玄应音义〉所録〈大般涅盘经〉中梵文字母译音之探讨》(1993)
徐时仪《玄应〈众经音义〉研究》(2005)
陈寅恪《从史实论切韵》
蒋礼鸿先生有《玄应〈一切经音义〉校録》(见《蒋礼鸿语言文字学论丛》,1994)
上田正《〈玄应音义〉诸本论考》(1981)
石冢晴通《玄应〈一切经音义〉的西域写本》(1992),
张金泉、许建平《敦煌音义汇考》(1996)则考察了S.3469、S.3538、P.3734、Φ230、P.2901、P.2271、P.3765等七种敦煌残卷,
杨守敬《日本访书志》卷四对所见的日藏《玄应音义》诸本
陈垣《中国佛教史籍概论》(1942)、周祖谟先生《校读玄应〈一切经音义〉后记》(1966)
张金泉《P.2901佛经音义写卷考》(1998),
神田喜一郎《缁流の二大小学家——智骞と玄应》(1933)
太田斋《玄应音义对〈玉篇〉使用》(1998)、《玄应音义反切与〈玉篇〉反切的一致》(1998)
丁锋《慧琳〈一切经音义〉改良玄应反切考》(2003)和《慧琳音义转録改订玄应音义考》(2006)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弥勒佛何时降生人间?
学佛网 圣开
弥勒佛(资料图)文:圣开“弥勒佛”就是今人所称的“当来下生弥勒尊佛”。这尊佛,现在还在我们头顶上的天界,是“欲界”六天中的第四重天,叫做“兜率天”的天宫,“弥勒内院”居住;为兜率天的教主,天上天下,都知道他现在还没有成佛。可是他的菩萨地位,已经很高很高,高到和佛陀差不多了,是一位一生补处的等觉大菩萨;就在兜率天等候着将来下生我们这个人间成佛,是现在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的下一尊佛。在贤劫中有千佛出世,第一尊名“拘留孙佛”,第二尊名“拘那含牟尼佛”,第三尊名“迦叶佛”,第四尊就是“释迦牟尼佛”,第五尊才是“弥勒佛”。当释迦世尊成佛以后,弥勒曾在释迦座下为弟子,在世尊当时的弟子中,他是一位杰出而顶顶有名的大菩萨,世人都称他叫“弥勒菩萨”。世界上各处,现在的寺院里,或在家人的佛堂,大部分都供奉有这位菩萨的造像,笑口常开,大肚包容,使人见之,皆大欢喜,在处世做人方面,给人们以莫大的启示,是一位人人不可缺少的菩萨。“弥勒”,是这位菩萨的姓氏,译为汉语为“慈氏”,故有人称为“慈氏菩萨”;名字叫“阿逸多”,意思就是没有人能胜过他,故又有人称他叫“阿逸多菩萨”,或“无能胜菩萨”。这位菩萨,在释迦佛出世后,生于古印度南天竺波罗捺国,劫波利村,大婆罗门家,外国人又有以阿逸多为他的姓,弥勒为名,如美国,称呼人的名字在前,姓氏在后,这是他们的习惯。弥勒菩萨修行,已经多生累劫了。在久远劫时,他的名字叫“一切智仙人”,正逢“弥勒佛”出世,他闻佛讲说慈心三昧经有感,当即发愿自己要学弥勒,也要做弥勒,效法先佛,行菩萨之道,广度众生,乃至将来成佛。因此他的名字,累劫以来都叫“弥勒”。弥勒菩萨,在释迦世尊尚未示寂之前,他就回到自己的家园,在原来他出生的地方,结跏趺坐入灭,当时身现紫金色,光明艳丽,世所罕见,舍此色身,乃上生兜率陀天。“兜率”就是知足的意思,生在此天的天众,对于五欲之乐,皆能满足。可是弥勒菩萨在天宫,是当教主,度化天界众生,不是贪图享受天福。兜率依空而居,在此天一昼夜的时间,等于我们地球的人间四百年那么久;兜率天一岁,就是人间十四万年。弥勒菩萨的天寿是四千岁,合算地球的时间,要经过五十六亿七千万年,还有那么久远的时间,他才能下生人间成佛。所以现在的佛教徒都尊称弥勒菩萨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当来”,就是将来,也就是应当他来,绝对不是别尊佛来;将来既是以后,以后要到什么时候?什么国度?这位伟大的弥勒菩萨,才会降生人间成佛呢?在上文曾说过,我们这个地球分“成住坏空”四大阶段,合八十小劫,共为一大劫;每一阶段,即一中劫;每一中劫,有二十个小劫。由人寿八万四千岁,每隔百岁减一岁,减至人寿十岁时,再增;仍是每隔百岁增一岁,增到八万四千岁。这一减一增,为一小劫。我们这个地球,在“成”的中劫二十个小劫中,没有佛出世,到“住”的中劫第八小劫才开始有佛。释迦牟尼佛是在第九小劫出世,而弥勒要到第十小劫的人寿自八万四千岁初减时期降生人间成佛,号称弥勒,以继承释迦佛位,那时乃是一个丰美和乐的世界,所以世人将会称他为“富贵佛”或“欢喜佛”。弥勒将来乃是一尊福佛,他降世的那个时期,地球经过了许多变化,山河石壁,皆自消灭,多是平原,海水平静,土地肥沃,多有自然乐园。一年四季,风雨调顺,百花开放,万类和宜,产物丰收,果实甘美,并产天然粳米,没有糠皮,滋味香美,如果成熟,不炊可食,人食长寿,毫无疾苦。又无任何灾难,人心皆为大善,没有贪、嗔、痴、慢、疑……,更无杀、盗、淫、妄、酒……等一切不良的思想言行。人人皆知修习身、口、意三业清净的妙行,人心平等,不起分别,无有争执,相见欢悦,多以善言互相勉励,人行万善,无诸恶业,饮食无忧。其衣裳,不需人工纺织,地长天衣树,树上会生各式各样的细软衣裳,任人采取穿着;房屋宫殿,亦多以法化而成,地上没有少许污浊不净,人欲大小便溺,地厕自开,便后自合。地上多产各类宝物,随手可拾,人拾宝石于手中玩赏,会说:听说过去劫时(大概是指我们现在劫),人为财宝,互相伤害,系闭牢狱,受诸苦恼,如今此宝,如同瓦石,无人守护,真是一个清平世界。那时世界虽有若干小国,而只有一个大国统一,在此地球上,有宽广四百万里的大平原,四大海水,各据一方,有大都城,名鸡头城,东西五百里,南北二百八十里,土地平广,人民众多,街道整齐,空中有龙王名叫水光,夜雨香泽,昼则晴和。城中有罗刹众,名叫叶华,于深夜出现,为人类服务,除去秽恶,打扫清洁,又以香水遍洒于地,非常香净。龙神鬼类,都为人类工作,但绝对不须祭拜,那时世间已无迷信之事。天时地利,人民和顺,鬼神拥护,感生了一位转轮圣王出世。王名“儴佉”,京都就是鸡头城,对于人民百姓,以正法治化,有金轮宝、象宝、马宝、珠宝、玉女宝、典兵臣宝、守藏臣宝等,以镇此世界,不用刀杖,自然靡伏,极其自由,逍遥自在,平等安乐。世界的宝藏,都集中储藏于儴佉圣王所属的四个小国:第一处是乾陀越国的伊罗钵大宝库,第二处是弥提罗国的般绸大藏库,第三处是项赖叱达国的大宝藏库,第四处是波罗捺国的儴佉大宝藏库。这四国宝藏库所储存的珍宝及奇异之物,实在太多,无法统计其数。波罗捺国的儴佉宝库所藏,全是十方所朝贡儴佉王的宝物,所以才用圣王的名字,以表纪念。但四库所存,尽归世界人类所共有,王不私蓄,管理宝藏的人,又负拯济之责,发现世界上有贫穷的人,就来呈报圣王,取宝物以惠施,凡是布施于众,圣王就心生欢喜。这时世界上的人类,饮食、衣著、房屋、交通、娱乐、生养、教育,一切无忧,所谓的贫穷者,只不过是没有宝物严饰其身的边民而已。若圣王看见世人男女老幼,不论是何种肤色的人种,只要都有庄严健康的身体,端正明朗美貌的面容,他就非常满意。这位贤明的圣王,有一位最好的总理大臣,名字叫“修梵摩”,是圣王少年时代的好朋友,学问渊博,才华出众,知识过人,见解超越,智慧殊胜,慈悲利世,和圣王一样,都是黄色的人种,颜貌端正,身体健美,青年有为。他的夫人“梵摩越”,在世上玉女之中,是最有聪明智慧贤淑女德和学识优秀的女子,慈悲为怀,端庄美妙,可以盖世,有如天上帝释之妃,口中呼吸,有优钵罗华的香,身上亦自然有栴檀香气,没有一般妇人女子的八十四态。终身没有疾病灾难的痛苦,心中永无杂念乱想,亦不生烦恼苦闷,这都是前世为人时,所修身、口、意三业清净妙行感应得来的果报。他们夫妇二人,在宿世因中,多生累劫以来,所想所作所说的,都是修行布施,慈济大众的德业,才感为宰辅眷属,不但世人敬仰,诸天亦甚赞叹,稀有难得!此时在兜率天宫,弥勒内院的弥勒教主,四千岁天寿已满,以佛眼观察地球,认为降生人间度化众生的时机已到,就选择修梵摩宰相和梵摩越夫人为父母,便降神下应,怀胎月满,亦同释迦如来一般,也从母亲右胁化生,诸天庆贺,父母欢喜,生具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身相庄严,色似黄金,父母给他起名叫“无能胜”——弥勒。弥勒稍长,深感世间学问实在平凡,不如出家修行,即在鸡头城郊外,一处风景极其优美的华林园出家,那里有大龙华树,此树枝干如龙,花似龙头,故名龙华树。弥勒菩萨在出家的当天午夜,即在此龙华树下坐禅,顿成正觉。弥勒成佛,震动了三千大千世界,地神各相传播这个消息,四天王天、三十三天、焰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乃至梵天的天众,都知道弥勒成佛了,为天人师。欲界第六天的他化自在天王,即率天众,从空而降,来到弥勒佛的地方,恭敬礼拜。从是开始,弥勒如来即对人天说法,促成许多天、人出家。其次,是鸡头城中,将有一位善财长者,率领了八万四千人闻弥勒世尊说法,使诸人民,心开意解,去尽尘垢,得法眼净,并出家即成阿罗汉道,这是初会。此时转轮圣王儴佉,闻之惊讶!亦来佛所,请佛说法,不久,圣王让位于太子,自己要求随佛出家,现沙门身,得罗汉道。弥勒的父亲,修梵摩长者闻之,亦率领修行的梵志八万四千人一同出家,身为沙门,得罗汉果。弥勒的母亲梵摩越夫人,亦率领八万四千彩女,随佛出家,为比丘尼,得罗汉道。佛的母亲,因出了家,影响所及,有数千万妇人女子,亦到佛陀的地方,要求出家学道;有善根的,大多渐次取证,还有许多未得果的,弥勒佛给她们说大乘中乘小乘的三乘圣教。弥勒佛一生说法,广度无量众生,其中最大盛会有三次:第一次度九十六亿人,第二次度九十四亿人,第三次度九十二亿人。这就是将来最著名的“龙华三会”。因此,这个娑婆世界,在这一时期,建设成就弥勒佛的人间净土;所度大众,皆证阿罗汉的果位。还有在天上人间或其他的法会,所度众生,乃是无量无边,难以统计。其所度的众生,随即得证道果,亦非偶然,这都是多生累劫修来,大多是在释迦牟尼佛教化的正法时期,像法时期及末法时期,即种善根,广结佛缘,学佛修行,实行众善,念佛斋戒,弘法利生,修持福德智慧之所致也。弥勒如来,寿八万四千岁满,才入涅槃,遗法应当存在八万四千年。以上的情形,是将来弥勒佛下生人间成佛的大概,乃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当弟子一千五百多人集会时,经阿难尊者“偏袒右肩,右膝著地”,慎重的恳求说:“如来玄鉴,无事不察,当来过去现在三世,皆悉明了。过去诸佛姓字名号,弟子菩萨,翼从多少,皆悉知之。一劫百劫,若无数劫,皆悉观察;亦复知国王大臣,人民姓字,悉能分别。如今现在国界若干,亦复明了。将来久远,弥勒出现至真等正觉,欲闻其变,弟子翼从,佛境丰乐,为经几时?”如此再三的恳求,佛陀慈悲,为答覆阿难代表会众的请求,而说此预言经——“弥勒下生经”所出,根据许多经证,是可以查考的。目前社会上,有一种玩法之辈,企图不明,利用世人不知将来弥勒佛下生人间的预言情形,乃捏造事实,伪造真经,妖言惑众,说转轮圣王已经出世在中国大陆,弥勒佛已降生人间,蛊惑一般愚夫愚妇,盲目崇拜,并鼓励干部热心秘密传播,以“先到为君,后到为臣”为号召。此实有违经证,诸如此种活动,希我读者善男信女们,务必要提高警觉,千万不可误入邪途!自毁光明的前程而堕落黑暗之中;如已误踏迷途的,当及早醒悟,不可固执邪见谬论,赶快弃邪皈正,共同遵守释迦佛陀的教法。有三藏十二部经典作我们的指南针,好好的修心修行,励行正道,广结佛缘,远离诸恶,众善奉行,共同来实践人乘佛教,建设人间净土,庄严世人身心,保持人道,准备将来再过五十六亿七千万年时代,共同欢迎弥勒菩萨下生我们人间成佛。上微信搜【腾讯佛学】轻松关注佛学微信公众号。或下载【腾讯新闻】客户端, 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点击关注“腾讯佛学 ”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佛学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上搜索“腾讯佛学”,获取更多佛学资讯。
[责任编辑:waltergao]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释迦牟尼佛成道日_佛学频道_新浪网
相传,佛祖释迦牟尼修行深山,静坐六年,饿得骨瘦如柴,曾欲弃此苦,恰遇一牧羊女,送他乳糜,他食罢盘腿坐于菩提树下,于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后人将此日称为 “佛成道节”。
佛,是佛陀的简称。佛陀,梵文Buddha的音译,意为觉者。觉有三义,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项俱全者,方名为佛。在佛教创立的最初阶段,“佛”仅限于对释迦牟尼的尊称,后来则除了指释迦牟尼之外,也泛指一切觉悟成道、觉行圆满者。
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佛
(约前624-前544),出家前名乔达摩?悉达多,古印度释迦族人,生于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本为迦毗罗卫国太子,父为净饭王,母为摩耶夫人。佛教创始人。
成佛后被称为释迦牟尼,“释迦”是他所属的部族释迦族的名称。佛陀是后人对他的尊称,意思是大彻大悟的人;民间信仰佛教的人也常称呼佛祖、如来佛祖。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佛陀是三界的导师,四生的慈父,从佛陀的言行中,可以知道佛教的道范。释迦牟尼的确是古代的教育大家,他生平所建立的教育宗旨、和适应现实所施设的方针及办法,虽在这二十世纪新时代,还可以作今日教育界的参考。成佛之后,他还有五十年生活在人世上,这五十年以至于最后圆寂一口气未息的时候,都是他将自己所经验、所证得、从浅显到深细的事理,向人们以及一切的众生说出来,以度众生。
绘画雕塑欣赏
释迦牟尼佛八相成道图
诸佛皆从兜率天降生。释尊亦然,因悲愍一切众生,故于兜率天宫观度化众生之因缘成熟,即从兜率天降生人间。
时摩耶夫人,于眠寤之际,见菩萨乘六牙白象腾空而来,从右胁入;夫人顿觉体安欣乐,如服甘露,即怀娠。由于一切众生欲受生时,皆于父母所,生颠倒心、不净心而入胎,而菩萨则正念不失,正慧识父母,故名正慧入母胎。
摩耶夫人怀孕将满十月,临生时,与诸榕吾芭嵩埃蚕晷觳剑爸杏幸晃抻鞘鳎崛淼痛梗淳儆沂峙嗜∈髦Γ耸碧哟佑倚渤錾钐焓兰湎そ苑糯蠊饷鳌L由保聪蛩姆剑餍衅卟剑僮愠龃罅ǎ谧猿裕骸疤焐咸煜拢ㄎ叶雷穑蝗缃钥啵岬卑仓!笔鞘贝蟮亓终鸲笔敝泄迳猓崽⒐苷淹跹嗜撼迹匪沼纱鹪唬骸拔鞣接惺ト松春笄辏谭创恕!闭淹跛炝钊孙允裼谀辖贾局J蔽苷淹醵辏滓辏脑掳巳铡
太子还宫后,命名悉达多。净饭王令相师阿私陀仙人相太子身,阿私陀见太子身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便悲泣云:“太子相好分明,若其在家,当作转轮圣王,王四天下,十善化世;若其出家,必成自然之佛,度脱万姓。伤吾年老,不睹佛兴,故甚悲泪。”
悉达太子诞生七日,摩耶夫人命终,生忉利天,遂由姨母摩诃波^波提抚育成人,通达书数技艺武事。父王为聘耶输陀罗为正妃;太子于静夜,但修禅观,未与妃有世俗之意。
悉达多太子出城游历时,见老、病、死苦,而体悟人生苦空无常之真理;后遇净居天人化成比丘,为其讲述出家意义,太子于是决志舍弃王宫生活,出家修行。父王不允,命人守卫,不令私出;太子遂于深夜,令车匿备马,净居诸天,使守卫者皆睡,太子骑马,u城出家。
太子出家之初,遍学各种外道,悉觉其不究竟。乃入雪山,六年之中,日食一麻一麦,修持勤苦之行,而致身形消瘦,有如枯木,然犹未得道,遂知苦行亦非究竟。故至尼连河侧,受牧牛女乳糜之供,食毕,色力安复。澡浴已,于菩提树下敷草为座,誓言:“不成正觉,终不起座。”
悉达多太子于菩提树下将成道时,魔王波旬献供三女,欲坏太子净行,太子以神力,变魔女成老母;魔王大怒,遍敕亿万魔军,上震天雷,雨热铁丸,挽弓放箭,刀轮器杖,交横空中,然所有恶器,一近太子,尽化为莲花,不能加害;群魔忧戚,悉皆迸散。
太子于菩提树下摄心端坐,勇猛精进,终于第四十九日之上半夜悟四谛理,中半夜悟十二因缘,下半夜目睹明星,证无上正等正觉,复而叹言:「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证得。……奇哉!奇哉!此诸众生,云何具有如来智慧,愚痴迷惑,不知不见;我当教以圣道,令其永离妄想执着,自于身中,得见如来广大智慧,与佛无异。
世尊感于众生迷失本觉,沉沦苦海,故于成道后,先至鹿野苑,转四谛法轮,度x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后更以其大悲、大智、大愿、大行,游历四方,化导群伦,欲令众生悟佛知见、回归本觉、离苦得乐。
终其一生,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所度有情,其数无量。
世尊于入灭前三月,曾提示阿难三次:“得四神足者,能住寿一劫”,但阿难皆未请佛住世;尔时魔波旬,即来佛所,劝请世尊入于涅。世尊心知化缘已尽,便于拘尸那城娑罗双树间,将入涅,是时中夜,语诸弟子:“汝等比丘,勿怀悲恼!若我住世一劫,会亦当灭;会而不离,终不可得。自利利人,法皆具足,若我久住,更无所益。应可度者,若天上人间,皆悉已度;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缘。自今以后,我诸弟子,展转行之,则是如来法身常在而不灭也。是故当知,世皆无常,会必有离,勿怀忧恼,世相如是。当勤精进,早求解脱,以智慧明,灭诸痴。世实危脆,无坚牢者。我今得灭,如除恶病,此是应舍罪恶之物,假名为身,没在老病生死大海,何有智者,得除灭之,如杀怨贼,而不欢喜!汝等比丘,常当一心,勤求出道。一切世间,动不动法,皆是败坏不安之相。汝等且止,勿得复语,时将欲过,我欲灭度,是我最后之所教诲!”世尊如是慈悲咐嘱,而后寂然入灭。
动画:《释迦牟尼佛教化的一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释迦摩尼出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