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弥勒佛保佑什么的是乾隆年间的吗?

伍皓微博求教:弥勒县跟“弥勒佛”有关吗
更新时间: 18:05:36来源:昆明信息港
是不是中国唯一以&佛&命名的城市?究竟是先有&佛&还是先有县城,一个少数民族的聚集地,缘何佛文化盛行?县的县名是怎么得来的?近日,州委宣传部长伍皓一条发在微博上的消息激起了很多人的好奇心。本报记者求证县多个部门,探寻究竟。&&本是一个部落首领的名字伍皓2月9日发表了一条微博:&昨天(2月8日)领外商到州的县考察。外商对城外山顶上那尊大佛叹为观止。是啊,一尊大佛使的名扬天下,佛教文化撑起了旅游。如何让的佛教文化推动旅游升级?外商问:是不是中国唯一以佛命名的城市?如果是,那文化的价值就太大了。我没有考证过。向万能的微博求证!&寺、县,以&&做名字的地方不少,县的命名与佛有关系吗?有网友认为,县是由寺、佛演化而来的。原县文体局、旅游局局长钟鹤森说,他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发现,佛、寺、县同名只是一种巧合。&&是由古代一个少数民族首领的名字演化而来,在南诏时期,有一个少数民族部落迁徙到,少数民族首领叫做&子&(音译)。这个部落就是以现在彝族阿细人为主,因为其部落首领叫&子&,几经演变,就成为现在的县。钟鹤森做过调查,他询问过居住县西一、西三镇的阿细人&你们的祖先叫什么&,得到的回答都是&子&。而关于部落,在《县志》中也有详细的记载。所以说,县城名字的由来与佛没有关联。先有佛才有县高19.99米的大佛矗立在县山风景区。风景区的李主任说,原来的寺已经破败不堪,现在见到的大佛是1999年在寺庙原址上修建的。县的寺始建于明朝天启六年(1626年),从建寺至今已有370多年的历史了,而传说中的佛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佛是释迦牟尼的继承人,象征着&未来&的意思。县是在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由州改过来的,一直沿用至今。根据历史史料,不难明白,先有佛,后有寺,再后来才有县城。县原本是一个少数民族集聚地,有彝族、苗族、回族、壮族等20多个民族,此地缘何&佛&文化盛行呢?钟鹤森介绍,寺是在明朝时期由和尚如玉修建的,自此佛教文化传进县。因为佛与当地人的祖先&子&同音,当地人很快接受了佛教文化,现在县寺院很多,都供奉着佛。1999年重建寺、佛的时候,县组织专家召开了论证会,当时的口号是打造&佛城文化&。钟鹤森说,专家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发现,全国、全世界都没有一个与佛同名的城市。因此,寺、佛、县同名实属罕见。提起县,就想起佛,这就是县珍贵的文化资源。州旅游局长吕娅莎说,要大力打造的佛文化。现在的宣传语就是&福地&,&福&与&佛&同音,州准备把打造成以宗教文化为特色的文化体。(都市时报 记者王宗林)
弥勒酒店推荐
免责申明:①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②如您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30日内发送邮件至。
相关目的地:&&
正在发生的旅游热点
京公网安备号
新出网证(京)字242号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拒绝访问 | .cn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cn)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b36b1e6c2313a7c-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查看: 3582|回复: 14
洛阳现貌似留着头发的弥勒佛雕像,这还是弥勒佛吗?
在线时间32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今天一早在积善论坛看到了一个热门帖子,说的是“洛阳现貌似留着大背头弥勒佛雕像”,有事没事逛逛积善论坛还是有点热点寻找的。我看那图片的确有点像,但是我看着怎么都觉得这弥勒佛有点怪,怎么弥勒佛还有头发的,我记得都是没有的呀,我从小到大最喜欢弥勒佛了。因为弥勒佛的脸很圆,笑起来很慈祥,还有一点就是家里的人都说我长得很有弥勒佛像,是个有福气之人。但是这个弥勒佛真是颠覆了我以前的形象了。太伤心了,谁这样恶搞。  
  河南洛阳偃师龙华欢乐园新建的佛一尊“佛像”,因为貌似留着大背头的弥勒佛,在网上引起热议。居然还有留着大背头的佛像,真是天下无奇不有呀。咱们对比一下,这貌似的跟真正的弥勒佛。怎么可能怎么别扭。伤心呀。
  据悉,洛阳龙华欢乐园位于洛偃快速通道,该佛像是该园正在安装的一幢企业家雕塑,貌似弥勒佛。乐园官方网站声明,该像为企业创始人的人物肖像。咱们的群里现在都在热切讨论着这个大雕像,一群员说这怎么感觉想老毛呀,但是好像老毛的雕像又不是佛身的,这位企业家可谓厉害咯,还有人为他建造这么大的相似弥勒佛的雕像,也不知道他做了什么伟大的事,或是在佛教上有很深远的影响和出名。
  还有网友指出,这种做法实乃历史传承,龙门石窟的大佛据说也是按武则天的相貌而筑。龙门石窟开凿规模最大的摩崖像龛“大卢舍那像龛”,是龙门石窟唐代雕刻艺术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该像龛为唐高宗所创,皇后武则天曾捐助脂粉钱两万贯。据说建造者为讨好武则天,根据武则天样貌雕成此像。后世史学家对此也多有认可。
  有钱人真好呀,有那么一点钱不如去雅安救灾吧。这样做也不知道我们可爱慈善的弥勒佛老祖会不会生气有人模仿他。反正我看着就不喜欢,毁了我可爱慈善的弥勒佛老祖形象。
在线时间319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在线时间8147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在线时间32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焦明 发表于
在线时间2622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在线时间1136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别认为有一个大肚子 就是弥勒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
在线时间1615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在线时间2738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em11][em11][em11][em11][em11][em11][em11]
在线时间1734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给雕像戴一副眼镜,看看像谁?{:soso_e120:}
在线时间3655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
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
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
在线时间362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在线时间1637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在线时间9967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在线时间1778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地藏王菩萨
在线时间1125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南无大势至菩萨摩诃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摩诃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摩诃萨
Medal No.1
Powered by摘要:《寰行中国2:风从西边来》系列之三
《寰行中国2:风从西边来》系列之二
周海滨|文(谢绝转载)
说起丝绸之路,你会想到什么?是望刹为家的法痴,还是善舞多情的胡女,或是那一队队驼铃幽远的行者,他们穿着胡服,踏着西域之音,从西方缓缓走来。
不,我想到了我们。旌旗猎猎,黄沙漫道,苍穹之下,我们就是那虔诚的文化朝圣者,“寰行中国”就从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大唐西市出发。
我们没有像玄奘那样,选择静悄悄地滑步而去,而有点大张旗鼓,我们要像千年前的更远的祖先一样,从这里昂然踏向丝绸之路的征程,这是向他们的壮举致敬,更是为一次完整文化之旅的探寻壮行。
公元618—907年,大唐西市,当时的国际贸易市场,也被称为“金市”,繁华程度可见一斑。星移斗转,沧海桑田,1300年后盛景不再,但一座融汇古今、规模宏大的大唐西市在遗址上重新再建,其中大唐西市博物馆陈列的神秘的青铜器,多彩的陶瓷器,千姿百态的陶俑……凭借这些历史留下的种种痕迹,我们虽然无缘亲眼目睹西市的繁华,却可以仰望那段盛唐时光。
下午,我们离开西安,一路西行抵达固原。车窗外蓝天白云、丘壑山林、疏风淡影,车轮滚滚,沿着先人们走过的足迹,闭眼冥思,仿若我们就在时间里行走,对前方有种朦胧的期待和隐隐的激动。
须弥山与“世界的中心”
这里被称为“左控五原,右带兰会,黄流绕北,崆峒阻南,据八郡之肩背,绾三镇之要膂”、“回中道路险,萧关烽堠多”。
这里地处黄土高原上六盘山北麓清水河畔,位于西安、兰州、银川三省会城市所构成的三角地带中心,是宁夏唯一的非沿黄城市。
这里是固原。如果你生在不同的朝代,这里是大原、高平、萧关、原州。在明代,固原是九边重镇[1]。固原镇,管辖长城东起延绥镇饶阳水堡西界,西达兰州、临洮,全长约500公里。明后期改线重建,西北抵红水堡西境与甘肃镇松山新边分界。
固原有须弥山。“须弥”,梵文,在佛经中也称为“曼陀罗”,指印度传说中的佛教名山。紫色砂岩,砂烁岩及页岩组成了海拔2003米的须弥山。不过,佛教传说中的须弥山高84000由旬(1由旬可能约13公里,即110万公里)。请问,这相当于嫦娥从地球奔几次月的距离?
须弥山必须高。
在古印度神话中,须弥山位于一小千世界[2]的中央,是诸山之王,世界的中心。这被佛教所采用,佛教教义认为小千世界分为下、中、上三部分,即风轮、水轮、金轮,这里的须弥山就是金轮。金轮为地面,地上有九山八海,是人类生活的地方。须弥山周围有咸海环绕,海上有四大部洲和八小部洲。四大部洲即《西游记》开篇所说的东胜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须弥山上,花果繁盛,香风四起,无数之奇鸟,相和而鸣,诸鬼神住于其中。须弥山顶有三十三天宫,为帝释天所居住之处。
其实,著名的须弥神山,并非在宁夏,而是在西藏的冈仁波齐。冈仁波齐是世界公认的神山,虽然不是世界最高的山峰,但是奇异的白雪闪耀着未知世界的光芒,让印度教、藏传佛教、西藏雍仲本教以及古耆那教都认为它是世界的中心。印度教里三位主神中法力最大、地位最高的湿婆,就住在这里。所以,印度朝圣者会不辞辛苦前往冈仁波齐。
在须弥山南麓,大大小小100多座石窟,随着山势的起伏变化,层层叠架,隐隐显显。而独特的丹霞地貌让石窟也染上了些许浪漫的色彩,寄托着信徒遥不可及的想象。
有人说,须弥山石窟,是一部刻在石崖上的百科全书。因为能从形态各异的佛像身上看到南北朝至隋唐的文化变迁。当年的虔诚的信徒,用刀刻出的不仅是对宗教的信仰,还有历史的年轮、战争的刀光剑影、丝路的繁华盛景……
弥勒佛信仰为什么输给了阿弥陀佛
吸引我注意的是一尊高20.6米高的弥勒坐像。如今,弥勒佛虽不如阿弥陀佛信仰广泛,在东晋隋唐却是信徒遍地,深受大乘佛教大师支谦、道安和玄奘的推崇。
诗人白居易便是弥勒信徒,组织了“一时上升会”,希望这个会的成员都能往生兜率净土,“愿当来世,与一切众生,同弥勒上生,随慈氏下降。生生劫劫,与慈氏俱;永离生死流,终成无上道。”“吾学空门非学仙,恐君说吾是虚传。海山不是吾归处,归即应归兜率天。”
解释一下,大乘佛教的净土观念分两种:弥勒净土观念和弥陀净土观念。弥勒净土观念在魏晋南北朝时代,影响远大于弥陀净土观念。日本学者佐滕永智在其《北朝造像铭考》中,列举了云冈、龙门、巩县诸石窟和所知传世金、铜佛像,得出结论——北魏等朝代弥勒佛造像150具,弥陀造像仅33具。所以,在南北朝、隋及唐初,造佛像最多的,不是释迦佛祖,而是弥勒和阿弥陀。
不过,须弥山这尊弥勒坐像凿于武则天时期,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女皇,让武则天、与《大云经》、弥勒发生了干系。
据考证,佛教各种《经录》著录的《大云经》,比较完整的有两种译本,都出自十六国时期:一是《大方等无相经》,又名《大云经》,为竺佛念在前秦所译;一是《方等大云经》,为昙无谶在北凉所译。
经文为武则天瞩目的是,“净光天女”不仅为女菩萨,还将为女国王。
公元689年,怀义、法明、宣政等“沙门”献上《大云经》一部,说“即以女身,当王国土”者,应在武则天身上。怀义等还献上一部《大云经疏》(也有学者认为上述《大云经》即为此《大云经疏》),为武则天称帝提供“合法性”。《大云经疏》的写法是先节录几句佛经,然后广征博引儒家的截言和道教的铭语加以“分析”,再用图谶、祥瑞等传统文化符号来诠释经文。比如,《大云经疏》中利用大量的形近字、同音字和谐音字来意会“武”字。“猫者,武之象,武属皇氏。”《大云经疏》解释,猫似虎,而唐代讳李渊祖父李虎,用“武”代替“虎”字。据此,《大云经疏》中把猫有“虎之象”,谐音曲解成“武之象”,更用“武”字去附会武则天。
由《大云经》和《大云经疏》“君权神授”,武则天称帝。武氏当国期间,诏令长安和洛阳两京和诸州修建大云寺,远涉边陲碎叶城。大云寺内藏《大云经》及舍利函、雕像、法器,并使僧升高座讲解。武则天的帝号最尊时称“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慈氏”即弥勒。武则天以弥勒自居,在她执政时期,弥勒信仰更加昌盛。
弥勒信仰在中国的兴起,大致在南北朝时期,典型的标志是弥勒诸经的出现。竺法护在大安二年(303)译成《弥勒下生经》、《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此后,鸠摩罗什在姚秦弘始四年(402)译成《弥勒大成佛经》、《弥勒下生成佛经》;南朝刘宋时,沮渠京声译《弥勒上生经》;东晋时,有译者不详的《弥勒来时经》;北魏时则有菩提流支所译《弥勒菩萨所问经》;唐大足元年(701),义净译成《弥勒下生成佛经》。
根据这些经典,弥勒菩萨将在56亿万年后继释迦而在此土成佛,仍然号“弥勒”,这即是所谓的“未来佛”或者“新佛”。弥勒信仰又分为上生和下生两种。前者相信信徒一旦修道得成,便能往生兜率天净土,永享安乐;后者则相信弥勒会在未来下生现实世界,建立人间净土。这就为现实政治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在弥勒诸经被翻译后,经中的“净居天”、“月光童子”、“新佛出世”、“十住菩萨”等术语开始被用作政治宣传的口号。
由于弥勒在大乘佛教经典中是未来佛,是释迦牟尼的继任者,农民起事往往托名弥勒降世,图谋改朝换代。
唐开元年间,民间有此流言:“释迦牟尼佛末,更有新佛出,李家欲末,刘家欲兴。”唐玄宗马上下旨《禁断妖讹等赦》,追究其带头之人。其实,在推翻李唐上,武则天和“刘氏复兴”的做法几乎是一样的,都是更多借用了弥勒下生一类的佛教信仰,而放弃了被李唐垄断的道君出世说。
不过,在武则天统治时期,她担心复辟的敌人不只有大唐李氏,还有大汉刘氏,弥勒信仰和金刀之谶不断掀起政治风波。“卯金刀”、“刘举”、“刘氏当王”、“刘氏主吉”、“伐武者刘”等一系列谶言,都宣扬刘氏复兴的天命,可总称为金刀之谶。唐朝前半叶,造反者中刘氏最多,刘姓大臣也多被猜忌。玄宗对“卯金刀”非常敏感,以至于他将杨钊的名字改为“杨国忠”,“国忠本名钊,以图谶有‘卯金刀’,当位御史中丞时,帝为改今名”。
开元十三年五月庚寅,洛阳刘定高夜犯通洛门;开元二十三年冬,东都人刘普会反。开元二十四年五月,长安醴泉刘志诚作乱。
元朝末年,韩山童以白莲教大力宣传弥勒佛下世,一句“明王出世”,形成巨大的造反潜流。明洪武初,陕西田九成起义;永乐中山东盖都唐茜儿起义;宣德末河南张普祥起义;嘉靖初山西李福达起义;万历四十二年冀东高应臣起义;天启初年山东郓城徐鸣仁起义。清雍正五年,陕西翟斌起义;乾隆十三年,福建瓯宁普少起义;嘉庆十八年河南、山东林青、李文成起义;道光二十六年湖南桂阳青莲教起义;咸丰七年,四川涪州刘仪顺起义;光绪二十四年山东冠县赵三多起义……无不以弥勒旗号改天换地。
弥勒信仰成为谋反的政治工具,必然遭到朝廷的打压,明清之后,逐步让位给阿弥陀佛信仰,在汉传佛教中式微。
五代、宋以前的弥勒像,有菩萨形,也有如来形,分别根据《弥勒上生经》和《弥勒下生经》创作。菩萨形的弥勒主要变现了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宫为诸天说法时的形象,这时的弥勒是菩萨装束,相貌仍旧接近印度贵族的形象,两脚交叉而坐,或是以右脚下垂,右手支颐的思维形,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敦煌莫高窟中的交脚弥勒像。
如来形的弥勒相则是下生成佛后的形象,这个形象出现在北魏时期,该形象依据《弥勒下生经》,说他将由兜率天下到人世间,接替释迦牟尼进行教化,成为未来佛。此时的弥勒由菩萨变成佛,穿上佛装的禅定式或倚坐式形象。
须弥山石窟里的弥勒佛,神态安详,表情温柔,不似一般佛像法相庄严肃穆,而似睁似闭的双眸,目及众人,解脱苦恼,一眼望去令人顿觉心思澄明。它高坐于唐代大中三年(849年)开凿的一个马蹄形石窟内,身披袈裟,头流螺髻;脸如满月,双耳垂肩,占整座山头的上半部分,光一只耳朵就两人高,一只眼睛有一人长。
这尊高耸的大佛造像虽是砂崖雕凿,但造型和雕凿的刀法却给人以泥塑一样的轻柔。这与龙门奉先寺卢舍那大佛极为相似,后者被疑以武则天面容摹刻,而须弥山弥勒佛也当受武后影响。
我们来到须弥山石窟,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须弥山地处北上大漠,是西出西域的要道,是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必经之地,是由长安到西域的最近之地,是丝绸之路西出长安后第一座著名的佛教石窟圣地。
唐代在须弥山设“石门关”,“州北九十里须弥山上有古寺,松柏郁然,即古石门关遗址”(清《甘肃通志》)。石门关,是隋唐前后著名的七关之一,为西北通往都城长安的要冲,是屏蔽中原及长安的门户。它见证了佛法东来、丝绸西去,千年前僧侣跋山涉水求取佛经,商旅们蓬头垢面、饿马摇铃的景象仿若历历在目。
离开须弥山,我们继续西行。不同于昨天的植被葳蕤,越往西行,群山变得越硬朗和粗犷,绿色渐渐成了点缀。原本以为这种景象会一直延续下去,没想到中卫却给出了他的惊喜。当看到江南般婉约的杨柳与粉荷,我们不禁欢呼起来,连干涸的眼睛也沾染了绿色的湿意。
-18日写于北京
[1]九边,又称九镇,是明朝弘治年间在中国北部边境沿长城防线陆续设立的九个军事重镇,分别是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太原镇(也称山西镇或三关镇)、延绥镇(也称榆林镇)、宁夏镇、固原镇(也称陕西镇)、甘肃镇。嘉靖年间明廷于北京西北增设了昌平镇和真保镇,万历年间又从蓟州镇分出山海镇,从固原镇分出临洮镇。
[2]佛教宇宙观主张宇宙系由无数个世界所构成,一千个一世界称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称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合小千、中千、大千总称为三千大千世界,此即一佛之化境。每一世界最下层系一层气,称为风轮;风轮之上为一层水,称为水轮;水轮之上为一层金,或谓硬石,称为金轮;金轮之上即为山、海洋、大洲等所构成之大地;而须弥山即位于此世界之中央。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百家号作者平台APP
扫码下载安卓客户端
便捷管理文章信息
随时查看文章收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弥勒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