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的资金会被用于券商救市资金吗

方正证券:国企改革或因A股救市减缓_证券综合_股票频道_全景网
<meta name="description" content="  A股自6月12日触顶大幅回调后,政府先后动用了降低息准率、证金公司提供流动性、股票质押贷款放松、限制减持股份以及打击恶意做空等方式来提振市场信心。&  方正证券认为,救市资金把更多的资金会投入沪深300" />
方正证券:国企改革或因A股救市减缓
  A股自6月12日触顶大幅回调后,政府先后动用了降低息准率、证金公司提供流动性、股票质押贷款放松、限制减持股份以及打击恶意做空等方式来提振市场信心。
  方正证券认为,救市资金把更多的资金会投入沪深300大盘指数中。无论是证金公司还是汇金公司,都会因这轮救市措施而集中很多股权,从而导致整体国有化比例可能不降反升。
  方正证券称,国企改革进程可能因本轮救市措施而有所回踩,大资产管理化可能更快到来。
  由于拉指数和增加操作效率的意图,救市资金把更多的资金会投入沪深&300&大盘指数中。这样,无论是证金公司还是汇金公司,都会因这轮救市措施而集中很多股权。我们以沪深&300&为基准来进行估算,在沪深&300&这一指数中,国企占整体市值的&69%,非国企占市值的&31%。根据沪深&300&的成交量占比,我们假设&60%的救市资金会投向沪深300&成分股,那么每个月集中于证金公司的国企市值比重为&0.7%-0.9%,而亦有相似比例的非国企市值被证金公司集中起来。
  很明显,0.7%-0.9%的月均国有股份化速率已经明显高于国企改革带来的国有股份转移速率,这也就意味着,国企改革进程可能因本轮救市措施而有所回踩,从而导致整体国有化比例可能不降反升。作为本次救市措施的主角之一证金公司来说,由于限售制度,这部分救市资金带来的股份集中可能会相对长时间被持有。那么,建立资产管理公司、大资产管理化这一趋势,可能会更快地到来。
  以下是方正证券的报告原文:
  股票市场资金净吞吐量以及成交量对股票市场指数的影响路径。根据股票市场的量价一致性原理,上证成交金额/总流通股本与上证指数之间呈现出较好的线性关系。如果将二者进行单因素回归的话(我们考虑近十年二者的相关性,单位为“月度”),可以从回归方程来总体判断二者之间的敏感性。根据二者近三年的数据回归方程,其系数是&483.5,也就是说,如果上证成交金额/总流通股本增加&1%的话,上证指数约上升&4.83&点。
  在股票市场中很多人都关心流入股市的资金量,有一种对股市流入资金量的粗略计算方式在于:假使观测区间足够密集,当某一区间股指是上涨的,该区间的成交量作为流入量;而当某一区间的股指下跌时,该区间的成交量为流出量。通过以“日”为单位的统计,我们可以看到,以上述方式估算出的上证指数流入/流出量与上证成交金额基本相关(单位亦处理为“月度”),我们同样对二者进行回归计算,可知二者的回归系数为&2.25,也即入市资金每增加&1&亿,可使上证成交金额大约增加&2.25&亿。
  救市资金对上证指数的拉动幅度也仅为百点左右。从今年平均市场成交结构来看,约有&57%的成交资金是发生在上证股票上的,如果按照这一比例进行“救市资金-流入上证股票救市资金-上证成交金额-上证指数”的推导的话,我们截取了救市资金范围在&1000&亿-8000&亿区间的情形,其对上证指数的拉动结果如图表&3&所示。按照我们策略研究组的估算,目前进入市场的救市资金约为&4000&亿-5000&亿,若后三个月均按此节奏形成救市资金的流入的话,对上证指数的拉动约为&75-92&点。即使我们把投资于上证蓝筹的资金比例上调至&80%,对上证指数的拉动幅度也仅为&105-130&点。当然,这仅是直接拉动效应所带来的点数上涨,入市资金可能会带动市场资金使股票指数出现比估算值更大幅度的上涨,但根据我们下段进行的讨论,即使市场资金可以带来市场的超额上涨,这种上涨的幅度也不会太大。
  救市政策应该是使股票市场软着陆,而并非将股市重新泡沫化。救市资金对市场的具体作用较为有限,这个拉动幅度甚至低于上证指数跌速猛烈时一天的跌幅。除了强制救市的资金外,我们并未估算被政策号召入市的资金以及因指数企稳而自发进入股市的资金。由于被号召入市的资金存在抗阻,也没有充分证据表明股票市场价格对成交量具有强力的反身作用,故我们认为,救市资金应该是使股票市场软着陆,而并非将股市重新泡沫化。否则所需要的资金规模太大,可能超出管理层可以接受的限度。
  国企改革进程可能因本轮救市措施而有所回踩,大资产管理化可能更快到来。由于拉指数和增加操作效率的意图,救市资金把更多的资金会投入沪深&300&大盘指数中。这样,无论是证金公司还是汇金公司,都会因这轮救市措施而集中很多股权。我们以沪深&300&为基准来进行估算,在沪深&300&这一指数中,国企占整体市值的&69%,非国企占市值的&31%。根据沪深&300&的成交量占比,我们假设&60%的救市资金会投向沪深300&成分股,那么每个月集中于证金公司的国企市值比重为&0.7%-0.9%,而亦有相似比例的非国企市值被证金公司集中起来。
  很明显,0.7%-0.9%的月均国有股份化速率已经明显高于国企改革带来的国有股份转移速率,这也就意味着,国企改革进程可能因本轮救市措施而有所回踩,从而导致整体国有化比例可能不降反升。作为本次救市措施的主角之一证金公司来说,由于限售制度,这部分救市资金带来的股份集中可能会相对长时间被持有。那么,建立资产管理公司、大资产管理化这一趋势,可能会更快地到来。&
主办方欢迎投资者的广泛意见,但为了共同营造和谐的交流气氛,需提醒投资者的是,投资者提出的问题内容不得含有中伤他人的、辱骂性的、攻击性的、缺乏事实依据的和违反当前法律的语言信息,相关重复问题不再提交。
(请登录或输入用户名提问,并遵守相关规定)
正在努力加载...后救市时代资金博弈论 万亿证金子弹能否托底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这一日,8月24日,两市再度近2000只个股跌停。
  国泰君安分析师乔永远认为,救市资金正从短期多头转为长期中性投资者。
  此外,上海证券分析师屠骏表示,在担任国家队救市主力之前,证金公司作为中国境内唯一从事转融通业务的金融机构,旨在为证券公司融资融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券业务提供配套服务。
  “因此,证金公司的注册资本金规模,与其业务量直接相关,无论转融券还是转融资,都需要消耗证金公司的注册资本金。” 屠骏称。“证金公司注册资本增至1000 亿元,有助于扩大融资规模。根据金融机构10 倍的杠杆计算,其融资规模预计可达到万亿元。”
  证金万亿“子弹”去向
  央行[微博]8 月11 日最新公布的金融数据基本确认了万亿救市的出处。
  统计数据显示,M2 增速在6、7 月份连续加快,从环比增量来看,7 月份净增1.98 万亿,表现出超出季节性的大幅增长。
  分析师杨为硎荆7 月份最重要的变化在于非银金融机构的贷款,环比大幅增加约9000 亿元,是7 月金融数据异常的关键因素,其认为这部分资金或是商业银行为证金公司提供的救市储备资金。
  “从公开资料来看,证金公司给予21 家券商自营2600 亿元用于购买股票,给予5 家大型基金公司2000 亿元资金成立专项基金入市,此外未公开救市资金规模不详。” 齐鲁证券分析师罗文波分析。“那么,当月与股市表现不相称的&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增量的主要来源即为证金公司救市资金,其在当月人民币存款增量中占比高达83.4%,成为支撑M2 异常增长的最主要力量。”
  另据此前披露的公开信息,截至7 月13 日,17 家商业银行总计借予证金公司1.3万亿元,这无疑是非银金融机构贷款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7 月的爆发式增长也并非常规拆借,而是17 家商业银行借予证金公司用于救市的资金。
  就在8月18日和19日两日,30家非汇金控股的上市公司通过发布公告或投资者互动平台公布证金公司和汇金公司持股明细的股票,7月以来共70家非汇金控股的上市公司发布此类公告,18日和19日公告数量占比高达43%。
  其中,18日和19日两日,包括在内的7家汇金公司控股的金融股公告汇金公司受让其公司股本;8月14日,证监会公告证金公司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向汇金公司转让了一部分股票,由其长期持有。
  仅上述7家汇金系公司受让市值约250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查表明,在上述70家非汇金控股的上市公司中,其受让市值超过10亿元以上的公司就有4家,分别为、、、,对应市值分别达10.40亿元、12.89亿元、12.70亿元、13.80亿元。
  后救市时代市场博弈
  “按照我们估算,即使我们把投资于上证蓝筹的资金比例上调至80%,对上证指数的拉动幅度也仅为105-130点。当然,这仅是直接拉动效应所带来的点数上涨。” 杨为啤
  “此外,由于被号召入市的资金存在抗阻,也没有充分证据表明股票市场价格对成交量具有强力的反身作用。” 杨为啤
  同时,由于拉指数和增加操作效率的意图,救市资金把更多的资金会投入沪深300大盘指数中。这样,无论是证金公司还是汇金公司,都会因这轮救市措施而集中很多股权。“以沪深300为基准来进行估算,在沪深300这一指数中,国企占整体市值的69%,非国企占市值的31%。根据沪深300的成交量占比,假设60%的救市资金会投向沪深300成分股,那么因救市而集中于证金公司的国企市值比重估计为0.7%-0.9%。” 杨为硎尽
  对此,分析师朱斌表示,由于管理层救市资金规模巨大,救市资金达到万亿级别, 7 月份货币当局的临时性措施也将逐渐退出。
  而发达国家成熟市场的发展历程亦表明,通常政府的救市时间间隔往往高达十几年甚至更久,因为每次救市都将动用政府大量的金融、财政资源,而且每次救市都需要历时数年时间退出,直接入市干预的代价和影响的持久性,使得“救市”是政府政策工具箱中极小概率动用的工具。
  朱斌认为,由于市场流动性已经恢复以及新融资盘成本较低、被动去杠杆的可能性很小,“未来会更多地让市场力量来决定底部区间”。
  “证金公司已将事实的底部交由市场自身去探明,这将由市场的各个参与者通过博弈决定。”业内分析人士认为。
  申万宏源分析师王胜也称,在存量博弈的背景下,交易资金再而衰,三而竭。而市场对于证金公司只救“流动性”但不救具体“点位”的预期也趋于明确。实际上,股票市场是否健康不应单纯以“点位”衡量,而救市的成败似乎也与“市场是否创新低”没有必然的联系。
(责任编辑:UF030)
&&&&&&</div
搜狐财经致力遇汇集变革力量,评出“中国最具变革力人物&#8226;公司”[]
图解财经:
今日主角: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家队救市资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