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机械自动化就业方向”专业就业方向

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
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 (清华大学)
能源动力类
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能源动力是维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根本保证。自然界绝大多数一次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能、核能、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等,都是通过各种动力机械和系统转化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需的各种能源和动力的。目前能源动力领域面临的三大主要问题是:首先是如何寻找新的能源,满足人类生产与生活质量提高而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二是如何将一次能源高效转化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需的动力和各种能量形式,以使得资源得到最经济合理的应用;第三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生产和转化导致对环境的破坏,这些都是涉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正是由于上述问题,能源的高效、清洁转化与利用科学与技术始终是世界各国优先支持和发展的热门学科和行业,并日益成为融合计算机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航空航天技术、自动控制与系统工程技术的综合高新技术,是每个国家战略必争的高科技领域和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热能工程系(以下简称热能系)是培养从事能源动力领域研究、开发和管理高级技术人才的专门系科,是我国本领域最重要的科研和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它所研究的正是能源动力领域的基础理论、热科学与技术、应用技术和各种先进动力过程和设备。历史沿革热能系的前身是由著名动力机械专家庄前鼎教授组建于1932年的机械工程系动力组。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其中动力与汽车两组合并建立了动力机械系。在机械和动力工程界的老前辈刘仙洲、庄前鼎、李辑祥及吴仲华等著名专家带领下,取得了很大的发展。1978年为适应我国能源科学与技术的发展需要,更名为热能工程系。多年来已为我国培养了大批能源动力工程和热科学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其中许多人已成为工业企业、科研、教学的骨干和带头人以及各级政府部门的领导干部。机构设置与雄厚的师资力量作为培养从事能源技术开发与利用、环境保护、清洁燃烧技术、能源利用系统及设备的优化与仿真、动力工程与控制、高效节能设备、流体机械与工程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管理人才的专门学科,全系设有热能工程、动力机械与工程、工程热物理、热能动力仿真与控制、流体机械与工程等5个研究所,同时与电机系共同拥有“电力系统和大型发电设备安全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热能动力工程与热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拥有“煤的清洁燃烧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际著名能源公司BP合作建立了清华清洁能源研究与教育中心,和日本三菱重工合作建立了清华大学-三菱重工业研究开发中心,成立了清华大学燃气轮机研究中心,并且是清华大学中法合作培养硕士项目的三个参加单位之一。全系拥有大量世界水平的最新科研设备与仪器,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教学、科研和学习环境。热能系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现有教师80余人,其中教授37人(其中35人为博士生导师),副教授22人,拥有4名院士、3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和4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位院士分别是著名的热科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补宣教授,著名的清洁燃烧和污染控制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旭常教授,著名的能源动力工程自动控制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教授。课程设置和本科生培养热能工程系的一级学科在全国一级学科总体水平评估中名列全国第一。热能系设置“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一个本科专业,每年招生3个班90人左右,学制4年。本系积极推进本科生的通识教育,特别注重学生的数理化、外语和计算机基础,还要学习热与流体、力学、材料、机械、电工电子及自动控制等工科基本理论与知识。在专业知识学习阶段,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定方向的课组进行选修,专业知识领域主要涉及能源与环境工程、热科学与技术、制冷技术、航天航空动力系统、动力机械与动力系统控制、流体机械与工程、能源动力系统仿真、新能源等。本系实施学分制和本—硕分阶段有统筹培养,优秀学生可推荐免试直读硕士研究生,部分优秀学生还可免试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并有机会参加国际合作研究生项目。热能系还在学校率先全面实行了本科生导师制,每位本科生同学在入学后均可通过双向选择确定自己的导师(可定期更换),导师的主要职责是帮助同学适应大学生活,加强学生对学科专业的了解和认识,以及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许多同学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希冀,来到了热能系。他们中不乏本身就打算致力于能源行业的,但毕竟没有接触过专业学习,一部分同学难免有许多困惑。经过对专业的进一步了解,同学们对将来所要从事的能源行业充满了极大的信心和学习的热情。有的同学感慨:“没想到自己所学的专业,对人类的生活、甚至生存发展是这么有意义。”有的说:“我要打好专业基础,为将来从事能源领域的高新技术研究、基础研究做好准备,甚至在新能源、替代能源方面做一些自己的努力。”科研成果与国际学术交流、合作热能系的各学科与我国的能源、动力、环境保护专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科研工作一方面紧跟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水平开展基础研究,另一方面十分重视将科研力量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开发关键技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热能系近年来承担了包括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国家高技术发展(863)计划项目、国家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重要的国家科研任务。全系学术气氛浓厚,具有严谨的学风,每周均有系级学术论坛,还经常有国外著名学者来访进行学术交流。自1982年以来,热能系定期举办了5届煤燃烧国际会议,6届传热传质国际学术会议,3届流体测试技术国际学术会议。热能系与国际学术界和工业界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与交流,与美国Forst Wheeler公司、日本石川岛播磨重工业公司、日本三菱重工公司、德国西门子公司、英国ABB公司、法国Stain公司、法国EDF公司、法国IHI公司、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德国Zedgon大学、日本东京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工业大学等科技合作都取得较好的成果。奖、助学金为保证学生安心学习,热能系对学生提供了各种经济资助。本系同学除可获得学校的奖、助学金外,还有机会获得本系的三菱奖学金、IHI奖学金、长动奖学金、同方能源奖学金等,每年奖学金的获奖比例大于35%,助学金的获得比例大于25%。对于品学兼优但家境贫寒的学生,除享受学校的各种资助外,我系每年自筹基金为他们提供勤工俭学机会。为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系设“主任奖励金”对校“挑战杯”科技竞赛获奖者给予奖励。毕业前景热能系毕业生就业形势好、社会需求量大,还有部分学生毕业直接出国继续深造。本系学生的主要就业领域包括电力系统、能源动力、航空航天、制冷空调、污染治理、信息(IT)技术、技术服务和咨询、开发投资等。从近三年的情况来看,每届毕业生有超过60%的学生获取免试攻读研究生的机会。联系方式电话:010-2648网址:http://www.te.
按院校层次看
按院校类型看
查找指定院校
& 2017 院校大全
联系我们:清华大学自动化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admin1@&&&&&&&&&&&&&&&&  导读:在选择专业时,很多填报者会考虑清华大学什么专业好?什么专业薪资高?以下为招聘网统计出的在清华大学毕业后就业月薪最高的专业,其中电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工资最高。
清华大学什么专业工资最高?
  由于数据样本小的原因会导致数据不准确,清华大学专业工资排名数据仅供参考:
  1、电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薪资15000元
  2、对外汉语专业:薪资12500元
  3、微电子学专业:薪资8500元
  4、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薪资8166元
  5、生物化学专业:薪资8000元
  6、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薪资8000元
  7、工业设计专业:薪资8000元
  8、化学生物学专业:薪资8000元
  9、建筑学专业:薪资7665元
  10、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薪资7500元
  11、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类专业:薪资7500元
  12、自动化专业:薪资7298元
  13、机电技术教育专业:薪资7000元
  14、统计学专业:薪资7000元
  15、交通运输专业:薪资7000元
  16、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薪资6776元
  17、经济与金融专业:薪资6666元
  18、哲学专业:薪资6666元
  19、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薪资6666元
  20、电子工程与自动化专业:薪资6500元
清华大学介绍
  清华大学(TsinghuaUniversity)是中国著名高等学府,坐落于北京西北郊风景秀丽的清华园。是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成立于1911年,当初是清政府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为尝试人才的本地培养,1925年设立大学部,同年开办研究院(国学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并于1929年秋开办研究院,各系设研究所。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办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
他们喜欢的
招生考试网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
- 道琼斯 -
--各国资讯--
--外语考试--
英语四、六级
公共英语考试
托福(TOEFL)
雅思(IELTS)
剑桥商务英语
&gt&gt具体内容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
作者:崔雁鸿清华自动化研究生  我是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的硕士研究生,在这介绍一下参加我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备和复习情况,希望能对各位有志报考清华大学的同学有所帮助。  一、招生情况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下设三个研究方向,即信号处理理论和应用,模式识别、人工智能的理论和应用,智能控制的理论和应用,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智能技术与系统实验室智能信息处理分室。重点科研方向有地震信号处理、模糊神经网络、智能控制、ATM交通管制、网络信息处理、图象压缩、指纹识别、小波信号处理、信息检索与知识工程等。自动化系每年对外招收研究生约十多名,每个方向都会扩大招生,就98年而言,虽然简章上是招收9人,实际大大超出,其中一部分是自筹。而模式识别专业当年原则招收人数是2人,实际录取了4人,录取比例在15:1到20:1之间。因此,这也是个十分热门的专业,但在此要告戒各位考生,不要因为招收人数少就先在心理上产生了畏惧,天道酬勤,只要有了付出就不会没有回报。  由于自动化系每年招生工作准备及早,在本系没有录取的学生一般都可以联系到比较好的系或专业,还可以转到别的重点大学。当然我当年在报考的时候并不知道,但我相信只要想做,没有办不到的事。对自己要有信心才是在考研中胜利的关键。  二、教材准备  正确的教材有助于指导你的复习。清华大学在教改以前设置5年制本科教学,因此在专业课程方面的要求是比较高的。而且由于大多数考卷都属于保密,对外校尤其是外地的考生是一种无形的压力。但就自动化近几年的考研情况而言,并没有对考生过高的要求,绝大多数的考试内容都会在指定参考教材范围内,在难度方面也是中等要求。也就是说,只要你对教材的基本知识有一定的把握就能在考试中顺利发挥。  下面就是需要准备的课程教材:  1.电路原理。《电路》(上、下册),邱关源,高教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电路原理》(上下册),江泽佳,高教出版社  2.数字信号出理(信号与系统)。《信号与系统》郑君里;《数字信号处理》奥本海姆  以上教材在各地书店均可买到,而实际上就电路原理而言,也不一定要强求,各版本都不会有太大差别,重要是有利于自己尽快熟悉相关内容。  三、考题与复习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近几年在题型上都没有太大变化,但总的趋势是越来越简单,考的范围基本上很稳定,往届考题以及其他重点高校的考题都会有很大参考价值。下面我就自己的一点经历以供大家借鉴。  电路原理考卷一般是六道小题(5分/道)和三至四(10到25分)道大题,除第一道题是根据电路方程作电路图以外,全部是计算题。从出题范围来看,可以说是覆盖了这门课程的所有基本内容,几乎是教材中具有普遍意义的章节。由于电路原理试卷多年来就是保密的,很难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对各章节做评价。除了指定教材外,还有一本很有用的书,《电路典型题解》(向国菊,孙鲁扬,孙勤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第2版)汇集了各大高校94年以前的考题,但其中只收录了清华在89年以前的部分试题。这本书重要作用在于,它清楚体现了这门课程各部分的要求层次,对考试题型也有重要提示作用。  在这本书中我找出了清华89年几乎是一整套的试题,还发现了一些比较重要的信息。例如电路网络图论、分布参数电路及非线性动态电路几乎不在考试范围内。98年考了一道三相互感电路的小题,几乎是书中一道浙江大学考题的翻版。而后面几道出在三相电路(电机功率)和二端口网络(含2道小题)的大题均可找到类似的题目。  其他高校的试卷同样很有参考价值,例如华中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的专业考试卷就曾与清华的考题有过惊人的雷同,甚至出现过外校第一年考过的题在第二年以更简单的形式出现的情况。试卷不公开对每个考生都是公平的,但你要学会如何从其他渠道获取更多的信息,从而争取到更有效的复习。  四、面试与录取  自动化系的录取分数线一般在355到365之间,接到成绩单如果考分在这个范围内,并不说明一定能录取,只是有一次面试的机会而已。这时不妨考虑一下可能去的系或专业,有备无患。  清华招生向来严格,一般按分数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同时可能兼顾数学或英语成绩。面试人数通常多于实际录取人数,98年实际录取几乎是计划录取人数的两倍,但通知面试人数则更多。面试通知和面试一般在四月初,相对全校各系要早一些,对考生来说也是很有利,可以做第二次选择。通常的情况是,没有在自动化录取的考生仍可能校内消化,或推荐到北航、北科大等学校。  面试很简单,通常的问题是个人简介、填报原因或打算等,所以不必过于紧张。但应该认真准备,以免出现特别情况。※来源:《考研圣经》
&gt&gt具体内容
Copyright (C)
Internet Technologies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动化专业的就业方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