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北京市丰台区云岗招聘黄土岗村村民 在大队工作10几年 才知道我们上班的工

区 号: 010
临近街道邮编信息
临近机构邮编信息
全国邮政编码在线查询
请选择城市
请选择县区
全国邮编查询
出行工具箱我校驻村工作队(扶贫工作队)进驻黄土岗村开展工作 - 重要新闻 - 湖北商贸学院
当前位置: ->
我校驻村工作队(扶贫工作队)进驻黄土岗村开展工作
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省驻农村工作队(扶贫工作队)组派工作的通知》精神,我校就积极行动起来,我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从工作队的组建,到活动的开展,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指导意见。并组建了以保卫处副处长汪少清同志为队长,总务处刘立忠、图书馆宋杰任队员的驻村工作队(扶贫工作队)。10月13日,党委书记唐良辉亲自带领工作队员奔赴团风县团风镇黄土岗村开展工作。党务工作部、基础课部负责人陪同参加。
工作队抵达团风县团风镇政府后,党委书记唐良辉带领工作队与团风镇领导、黄土岗村主要负责同志就此次扶贫工作及扶贫项目进行了深入探讨与座谈。团风镇镇长对我校工作队一行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黄土岗村负责同志提出具体要求,要求黄土岗村负责同志与我校驻村工作队保持高度合作,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在座谈会上党委书记唐良辉对我校此次精准扶贫和“三万”活动做了总结讲话,他指出,我校在接到省委、省政府的通知后党委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并对派出工作队提出了具体严明纪律。
据了解,为更好完成扶贫攻坚、新农村建设和“三万”活动等工作,省委、省政府决定,自2015年10月开始,集中5年时间,组建省驻农村工作队(扶贫工作队),进驻到全省扶贫开发建档立卡贫困村,开展精准扶贫、新农村建设和“三万”活动。此前,我校在潜江市浩口镇开展了城乡共建和五轮“三万”活动,工作成效显著,对口村的基础设施、居民收入、村容村貌等都得到了较大改善,五轮工作组良好的工作作风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
湖北商贸学院 版权所有
责任监制:党务工作部 后台管理:党务工作部请输入正确的邮箱
已有账号请点击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验证邮件,请在48小时内查收邮件
并按照提示验证邮箱,超时的话可能会影响你在本站的体验。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重新发送
关于丰台那些事儿
丰台北京市丰台区是北京市的城六区之一,也是北京四个近郊区之一,位于北京市南部,东面与朝阳区接壤,北面与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石景山区接壤,西北面与门头沟区,西南面与房山区,东南面与大兴区接壤。丰台区东西长35.3公里,南北宽15公里,总面积306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积约224平方公里。永定河由北至南贯穿丰台区,河东部邻近北京市区部分及永定河两岸大为平原地带,西部则多丘陵。全区最高点也是最西端的马鞍山,海拔654米,最低点为东南部的分钟寺,海拔35米。发现丰台之美:游南苑古镇 品历史文化南苑街道位于丰台区东南部,京城正南端,素有“天安门前第一镇”之称。东与东高地街道相接,西至南苑乡新宫村,北与和义街道为邻,南与大兴区交界,地处永定河冲击扇平原。南苑街道辖区面积13.62 平方公里,居民 19073 户,常住人口42842人,流动人口15491人。辖区内有中央、市属单位 23个,驻区部队36个,清真寺和基督教堂各1个。日,“游南苑古镇·品历史文化”主题展示日活动走进南苑街道。此次主题展示为期一周,期间,南苑街道围绕主题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立体宣传南苑古镇,有力提升各界对南苑的认知度和美誉度。老物件展得到了居民热烈响应,大家把家中珍藏多年的老物件拿到现场,供大家参观欣赏,展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包括留声机、缝纫机、毛泽东像章、“文革”瓷、各种票证、自行车、老家具等等。随后,大家来到了位于南苑机场内冯玉祥将军的陆军检阅使署和师司令部进行参观。探访了赵登禹和佟麟阁等抗日名将当年居住的兵营,瞻仰了冯玉祥将军题词的历史墙,还在1991年中日两国共同栽种的“中日友谊树”前驻足观看。南苑街道“游南苑古镇·品历史文化”主题展示周活动立足于南苑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书画展、舞台剧、微电影、故事会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发现、展示、传播南苑美丽元素。从“飞放泊”到“南苑”南苑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作为元、明、清三代皇家苑囿,它的名字一直在变更,从“飞放泊”到“南海子”再到“南苑”,随着封建王朝的覆灭,这座经历了战火洗礼的美丽小镇已经失去了曾经的风采,提起南苑,人们更多的记忆是破旧的平房,杂乱的街巷以及时不时飞过的飞机。现在,随着棚改的进行,南苑这座古镇又焕发出新的光彩。从“飞放泊”到“南海子”再到“南苑”,名字随着朝代的变更而改变,不变的是皇家的青睐。南苑作为皇家苑囿迎接着一代又一代皇室贵族,光康熙皇帝就来了南苑100多回,还在新宫为太皇太后修了行宫,南苑的重要地位可见一斑。南囿秋风,是明清时代的“燕京十景”之一。每到秋季,金风来时,南苑秋水长天,鹿雉出没,晴云碧树,红果黄叶,鸢飞鱼跃,猿啼鹤唳,可与云梦、上林相媲美,风光自是别有情趣。明代大学士李东阳的《南苑秋风》诗写道:“秋随万马嘶空至,晓送千骑拂地来。落雁远惊云外浦,飞鹰欲下水边台。”在南苑,有这么一家百年浴池,它建造于民国5年,商号“双兴堂”,“双”为创始人王双奎名中一字,“兴”字寓意生意兴隆、兴旺发达。经历了近百年的风雨变迁,直到现在,这个澡堂子还依然池水荡漾、云蒸雾绕。这里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澡堂,而是一种回忆,一种生活文化。曾是空军的摇篮1913年9月,北京政府在南苑创办了中国第一所航空学校。1923年改称国立北京南苑航空学校。从此以后,南苑上空飞机的轰鸣就没有停止过,代号为“渤海部队”的空军第四驱逐学校也选址在南苑,1949年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航空学校,为创建初期的人民空军培养了一批歼击机飞行员。北京南苑机场始建于抗日战争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备受重视。日,执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飞行任务,从此,每次国庆阅兵都能看到从南苑机场飞出的飞机。南苑机场还是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1972年,尼克松乘坐的“空军一号”专机就是降落在南苑机场,由周恩来总理在机场迎接。位于南苑机场。原为清末北洋陆军常备军第六镇司令部驻地。年为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的陆军检阅使暑。1937年“七七事变”时为中国陆军第二十九军指挥部。在冯玉祥将军全部的戎马生涯中,有两次驻在南苑。第一次是清光绪三十一年至三十三年秋,他在陆建章的陆军第六镇任排长,驻兵南苑镇。第二次是1933年,他任陆军检阅使时,军队司令部设在南苑航空署旧址。在南苑的日子里,他指挥了“北京政变”等重大事件。历史沉淀,岁月经年。曾经的南苑老镇如今散发出的是一种古老而安详、沧桑却温情的气息。 这里有遗址、故居、老字号,以及那镌刻了历史印记的每一处老房子。爱心洒满南苑在南苑,有这样一群社区志愿者,他们有的早已退休,有的还在工作岗位,他们年龄不同、职业不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目标——传递志愿火种、爱心洒满南苑。多年一直爱心资助贫困学生为绝望中的学生打开“希望之门”的退休教师姚玉芝;十几年如一日义务为社区做贡献的社区党员郭守正。他们都是志愿者的一份子,为了服务群众奉献着。除此之外,南苑街道“阳光护送队”“精神慰藉志愿服务队”“志愿者治安志愿者巡逻队”等也在自己的岗位上散发着热量。棚户区改造暖人心建设定向安置房,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南苑棚户区改造的重要内容。从此,南苑居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告别了低矮破旧的平房,住上宽敞明亮的楼房,夏天不用担心房子漏雨,冬天不用惦记买煤烧火。随着居民居住习惯、邻里结构、生活需求的变化,棚改新区立足实际,通过各种活动凝聚人心,使“邻里情”“街坊情”在新家中延续,努力构建和谐幸福新家园。一项项活动的举办,让真诚服务理念走进党员干部心中,让自创文化精品走进棚改居民心中,强化了南苑人对南苑地区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更实现了和谐南苑品牌形象的大提升和新跨越。百年老镇南苑街道繁多,百余条胡同互相连接,这些胡同街巷都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至善街上曾经住着施粥施药的善人;鸡鸣胡同里的穷苦百姓靠着鸡叫声早起;著名的红灯区派生出了芙蓉街、芙蓉巷、芙蓉胡同;大树胡同里的古树还在生长,见证着南苑的历史。南苑公园的前身,有个土名字,叫大泡子,天然的树木丛林,还有一个很大的天然湖。里边有野鸭子,有鱼,它的周围长满了芦苇。一到夏天,青蛙和蛐蛐的叫声连成片,就像演奏一支悦耳的交响曲。发现丰台之美:南苑乡有“城市田园”生活南苑乡位于北京市区南部,丰台区东部。北与西城区、东城区相接,南与大兴区接壤,东与朝阳区相连,西与花乡、卢沟桥乡毗邻。辖区内由北至南依次有南二、三、四环路,东西两侧有京开和京沪高速公路,南部有南苑机场,西北部有新建的北京南站,中轴路上有著名的大红门服装商贸区,是国内外商流、物流、人流和信息流的重要集散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距天安门5公里,素有天安门前第一乡之称。南苑乡三次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成为多年来全区获此殊荣的唯一乡镇。9月9日至9月15日,南苑乡举办“发现丰台之美、活力、宜居、文化、平安、幸福新南苑”主题活动。活动期间,特别邀请了天缘狮会、馨春开路会、小车会三支队伍前来表演,展示南苑乡民间花会队伍的蓬勃发展。在南苑乡,很多百姓都参加了民间花会,他们辛勤排练,心想的是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不能丢,得继承下去。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名号不是白给的。而如今的南苑乡,还是很多北京市民休闲娱乐,感受“城市田园”生活的一片难得的乐土。在这里,坐落着国际汽车露营公园、中国民俗旅游文化街、小镇农场,以及南苑村农民公社“一分地”项目,而它们都在偌大的北京城里,显得那样别致、独特,而又珍贵。传承民间传统艺术34岁的吴强,是南苑乡西铁营村的村民,他被誉为“南苑乡西铁营村馨春开路会之最帅飞叉小哥”。早晨,他又照例舞起了飞叉,看得人眼花缭乱,观众都觉得“特别酷”。而他手里舞动的“飞叉”,其实是民间花会表演的代表器械之一。表演者使用装有活络环形铁片的钢叉,使之在肩、背、胳膊等处滚转。时而缠身绕颈,时而飞旋腾空,耍出各种花样。吴强说,“开路会是老辈人留下的传统花会,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以前看师傅们练,我觉得特别简单。练上以后才知道,觉得太难了。我说,我就想较这口劲儿。人家能练会,我就不能练会呀?”吴强练习的时候,左胳膊都被砸得全肿了。刚开始,从胳膊一直往上将钢叉推到肩膀上的动作,他一直练不会,苦练三个月,才完成了这个动作。吴强说,“这东西有七八十种活儿呢(花样),到现在我才会十多个活儿(花样),越往后越难,越来越难,它在你身上各个地方转,就跟贴在身上走似的。就是这种跟杆子合二为一的一种感觉,我觉得特别不可思议。”在吴强练习的过程中,一直都有师傅指导,师傅一会儿告诉他“左腿蹬直了”,一会儿鼓励他,“这就好点了。”一会儿又指导他“往这边转点身子”。平常大家都有工作,都是业余时间抽空练。而师傅都是手把手教大家,而徒弟们都是非亲非故的,师傅教起来真的是不厌其烦。吴强很感激,他说,“我们就是一个大家庭。我特别喜欢这种氛围,虽然我现在住在房山。到这儿来回来去得四十公里,但是只要有空我就来,而且,每回我都带着孩子来。”吴强的孩子也喜欢这个,一听见敲镲声儿,一看见爸爸练这个,她就特高兴,还在牙牙学语年纪、站都站不稳的小丫头,在一边乐呵呵地鼓掌。吴强表示,以后我会把老辈的文化和传统都讲给她听。她要是愿意学,我还可以教她。现在年轻人业余生活很丰富,对这个感兴趣的特别少。还有就是嫌累,这个砸一下,挺疼的。身上掉一层皮,好多人受不了,学两天就走了,像我这样30岁左右,坚持下来的只有四五个。而吴强始终觉得,馨春开路会,还有村里的鼓老会,都是老辈儿给咱留下的一种文化遗产。作为村民,肯定要保护它。这都要靠人来一辈儿一辈儿地传下去,“我也一定会继续练下去的。没准二十年以后,我还是师傅呢。”吴强说。西铁营村开路会的联系人王汝磊说,因为旧房拆迁改造,很多南苑乡的老居民都暂且搬到了房山居住,但是为了花会表演的排练,他们会经常回到南苑乡里,又团结在一起,为了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能够延续下去而努力。今年“发现丰台之美”活动中,南苑乡花会队的故事还被拍成了微电影。记者了解到, 自2006年以来,每年的六月初一,南苑乡都会在中顶庙举办花会展演活动,这就是最著名的“中顶庙会”。除了本乡的十二支花会队伍外,还有北京、河北等各地多档花会纷纷前来接洽、祝贺、献艺、进香。西铁营村的“一统万年大鼓老会”因独特的花钹挎鼓被收录到“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北京卷,也成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该乡的另外十几支花会队伍也拥有各自的民间绝活。以飞叉技艺表演为主的西铁营村右安门外馨春开路会,以高跷秧歌,表演时以文唱、武逗为主的永定门外海户屯村公益助善秧歌圣会,集武术、杂耍、气功、技巧、戏剧等集式一体的花园村“万缘”双石老会等均为丰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顶庙民俗文化节拓展了传统花会活动和生存空间,纠正了对传统花会和庙会认识上的偏见,激发了花会爱好者和热心人士的兴趣,增强了对保护中顶庙会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心,提高了西铁营地区的知名度。每到农历六月初一,来自南苑乡的十几支花会队伍千余名民间艺人就会参加展演,震天的锣鼓、欢腾的秧歌、翻滚飞腾的舞龙,表演者们尽情地跳着、舞着、笑着,为观众呈现出一场丰富的民间文化大餐。城市里的绿洲和田园逃离都市喧嚣,北京人会去哪儿?丰台区南苑乡南苑村是个不错的选择。这个村位于首都中轴线南端,距天安门15公里,交通便利;饮食、观光、休闲、购物都很方便,更重要的,这里还是隐藏在城市周边的乡村田园,能圆都市人的田园梦。在南苑乡南苑村,农民公社“一分地”项目很受市民的喜爱。这个项目地处北京丰台区南苑团河路“中国民俗旅游文化街”西侧,占地面积136亩。南苑村“‘一分地’劳动休闲”主要由农业种植区、农业养殖区、社员大队部、乡村会所、景观鱼塘和多功能厅等六部分组成,是城市居民休闲观光的好去处。2009年,南苑乡的南苑村推出农民公社项目,拿出136亩菜地,分成1360份租给城里人种,该项目受到了市民追捧。走进南苑村农民公社,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被小道划分整齐等份的农田。行走在田埂上,泥土的芬芳和果蔬的清香扑鼻而来。据一些市民表示,如今靠着租种的一块地里每年收获的六茬蔬菜,自己种菜不仅吃得放心,还能体验到田园乐趣。地处丰台区南苑村的“一分地”农耕体验园开耕,300多位市民挥镐抡锹,体验着农耕乐趣。这块耕地位于五环路内,堪称离市区最近的“市民农场”。周末的早晨,市民们驱车来到“一分地”农场,在自家租种的地头干起农活,松土、犁地、播种、浇水,看田间已长出郁郁葱葱的绿色蔬菜,市民们在感受稼穑艰难的同时,心情却是大好的。看到“一分地”项目的火爆,南苑村又先后启动了国际露营公园建设,对村里600亩低效林进行了改造,增设小品景观,配建休闲游乐设施,建成了五环内唯一的露营公园;推出占地120亩的“一分地”项目升级版-——小镇农场,让孩子们来体验农事劳动。据了解,如今南园村正规划占地1800亩的集传统休闲、都市生态休闲、创意产业休闲、度假休闲、儿童娱乐休闲功能于一体的休闲博览园,意在把全村建成一个离城区最近的乡村田园。北京国际汽车露营公园位于丰台区南苑村,团河路东侧,占地600亩,未来将建有300辆房车,并容纳150顶露营帐篷,可同时容纳1000人露营。北京国际汽车露营公园内分为营位区、露营区、活动区、休闲区;另外,园区内还设有公共中心、公共配套设施等,并将建设娱乐配套设施,包括体育运动区、室外娱乐体验区、儿童乐园和养生休闲区,将引进小型马术场馆、室外游泳池等、露天影院、卡丁车户外竞赛、青少年童子军训练营等项目。小镇农场占地面积105亩,分为种植体验区、度假木屋、自助烧烤区、豆腐坊、农家食堂、休闲食堂、樱桃采摘、爱心农场,是及劳动休闲娱乐科普于一体的综合场所。农场内共700份体验用地(每份为6平米)是专供3-13岁孩子既劳动休闲和寓教于乐等形式多样的儿童农事体验园,满足当代年轻人亲子互动的需求,同时也能帮助老年人与隔代亲之间的沟通。跑累了,玩饿了,小镇农场有豆留餐厅食堂,也有自助烧烤区,烤个土豆、烤个肉串,或者烤一些玉米,食材新鲜,味道鲜美。这儿离市区很近,但是人们若想留宿,就可以在木屋里体验一下农家夜晚的美好。这里还有很多复式的木屋,适合人多的家庭,以及朋友欢聚。屋内完全是欧式装备,温馨整洁。有时候,窗外是大片大片的薰衣草和波斯菊,木屋旁边的小篱笆里是草莓和各种花草。在农场里忙碌了一天,到哪里去逛逛街呢?南苑团河路上的中国民俗旅游文化街为人们提供了这样的便利。街区全长1.5公里,由 “中国民俗餐饮美食文化区”、“中国国画艺术区”、“中国民间艺术品展示交易区”、“中国民间会馆文化区”组成。“中国民俗餐饮美食文化区”引进全国各地、各民族特色餐饮、风味小吃、民间食品加工、中国老字号等品牌企业,打造“中国美食之都、世界餐饮之窗”,旨在全方位推动北京餐饮业发展,弘扬民族美食文化。发现丰台之美:和义街道 荣耀之路和义街道位于北京城南北中轴线的南端,距天安门11公里。和义街道原为大兴县行政区域,北京市农场局南郊农场在此设有和义农业实验场站。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南苑路西侧征地,进行房地产开发。日,北京市民政局发出通知,重新调整大兴县与丰台区的行政区划,和义街道正式划归丰台区政府管辖。今天的和义街道,无论是充满自然之美的和义郊野公园,还是洋溢人性之美的可爱的先进人物,以及那些丰富有趣的社区活动,无一不在告诉大家,和义人正在一步一个脚印的铺就和义荣耀发展之路。“最美社工”崔素华崔素华是中共党员,社工师,丰台区第十一届党代会代表。她为人忠厚、稳重,工作干练、智慧。2003年来到社区的第一天起,她就深深地爱上了这个职业,把它当做一项崇高的事业来做。在社区这个舞台上,她把爱心发挥到极致,她凝聚社区居民的力量,共建和谐美好社区。2008年获得北京市先进社区居委会主任称号,多次被评为区级、街道级先进个人,2012年被评为北京市“最美社工”。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心一意为民服务的内涵,居民的认可是对她最好的回报。2014年初,西一大泡子平房区居民期盼了多年的,自来水和民用电一户一表改造终于可以施工了。但当一切准备就绪即将施工时,社区接到了施工队的电话,反映施工遇到了问题。原因是施工过程中,要挖开100多米长的路面,在里面铺设自来水管道,而这一段路面就在南苑乡南苑村的一部分村民家门前。崔素华立即奔赴施工现场,经初步协调村民们不同意破路,提出很多要求,工程不得不停了下来。由于涉及的居民户数多,施工的进度缓慢。她前后4次挨家挨户走访了所有的23户南苑村民。在这个过程中,她承受着巨大的的压力,将个人的荣辱放在一边,一次次的上门,一次次的劝说。发动邻居、居民代表等力量一起协助她来做工作。尽管阻力重重,但在她耐心的说服下,这些村民最终都同意了破路施工,使得大泡子的居民基础设施得以改造,最终在3月末实施完毕。让85户居民吃上了放心的自来水,20户居民用上了平价的民用电。“站台美容师”魏茹华魏茹华是和义中队和义南站北行的一名公共文明引导员。2006年至今,魏茹华在这个光荣的岗位上已经工作了8年多。魏茹华每天都会提前20分钟到岗,这已经成为她的习惯了。无论是清理站台的垃圾,铲除非法小广告,还是擦拭公交站牌和栏杆,她心中始终存有一个信念:只要有利于文明乘车的事情,无论分内分外,她都会去做,要发扬雷锋精神,多为乘客做点好事。冻裂的双手没有阻挠她清理站台的决心,烈日炎炎下我们也能经常看到魏茹华同志忙碌的身影。她倾注了自己的心血和汗水,被乘客们亲切的称呼为“站台美容师”。和义南站北行是一个大站台,每天问路的人很多,魏茹华总是能耐心的解答乘客的询问,认真履行“首问责任制”。和义南站北行站附近不远就是红绿灯,小区里有两所幼儿园和一所小学校,复杂的交通导致右转弯及小区内驶出的车辆直接影响了公交车的进出站。针对这个问题,她与同事们一起讨论、分析解决办法,并率先从自身做起,做到嘴勤、手勤、腿勤。每天上下班高峰期,乘客等车都很着急,公交车一进站,上下车的乘客拥挤一团,为了能尽快疏导乘客,提高乘客疏导效率,凭借多年引导车辆和疏导乘客上积累的经验,通过认真观察各路公交车的外部特征,她练就了数米外分辨进站公交车路数的本领,提前报出车次、线路、和开往目的地的站名,并提示乘客注意乘车安全,为乘客提供了方便,使公交车在站台停留的时间也大大的缩短了。和义郊野有公园位于丰台区南中轴路两侧,东至北方鞋城,南至现状片林,西与槐房村交界,北至通久路。公园规划总面积27公顷。和义郊野公园根据地形现状,设计了自然林地景观,突出了公园自身特色,同时也满足了周边居民的健身休闲需求。在和义郊野公园,林间空地、景观节点、活动场地周边等都种植了常绿乔木、彩叶树种、花灌木及林下地被,丰富了植物景观层次,营造良好的四季景观。为城市居民,特别是周边居民提供一个清新和谐、自然朴野、健康生态的林下休闲、健身娱乐、科普教育场所。通向未来的南中轴路南中轴路是一条贯穿北京南城的高标准交通干线。南中轴从前门向南经天桥、永定门,最终到达三营门。南中轴和104国道重合。和义街道距天安门11公里,南中轴路纵贯辖区。南苑机场重新规划和利用后,现有产业用地限高将重新进行规划调整,释放相对充裕的发展空间。据了解,有关部门将对这一地区的历史文化、特色产业、景观设计等进行进行资源整合,为和义未来承载首都高端职能发展提供重要基础。社区也有购物消费节和义街道的购物消费节活动在街道所在最火爆的“柠檬汇主题量贩式KTV”展开。现场报名加入社区青年汇、免费试吃、互动游戏、幸运抽奖、以及健康讲座等各类活动琳琅满目,吸引众多和义街道及周边居民前往参与。和义街道众多企业商户更忙的不亦乐乎,为广大居民提供多种便民利民优惠服务。购物消费节期间,和义街道辖区20余家商户,包括:窝夫小子蛋糕、柠檬汇主题量贩KTV、爱康国宾体检中心、慈孝宫餐饮、家家福超市、瑞荣吉祥投资公司、竹巴蜀旺龙居、匹夫涮肉、睿倚栏健康美食中心、开阳楼饭庄、鸿锦大酒店、浪伏茶叶、权金城金沙国际、自然美美容中心、中通北祥快递、现代易顺通特约服务站、派克兰帝童装等,将为街道及周边居民提供包括餐饮特价、购物打折,免费欢唱、免工时汽车修理等一系列优惠,真正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享受一次购物消费的饕餮盛宴。百姓大舞台和义街道大舞台成立于2008年,拥有武术协会、围棋协会、合唱队、葫芦丝队等10支自主品牌组织,均在市区级组织注册,艺术团成员达到300余人,定期开展书画、篆刻、舞蹈、合唱、京剧、葫芦丝、武术、围棋等教学。2013年4月,大舞台为推动团队发展提高团队技艺,举办群众性团队文艺展示活动,共安排5场演出,演出团队9支,参演人数达到260人。那时,初春时节寒意未退,但挡不住队员们的热情,每场演出都精心排练筹备,加班加点练习节目,提前到场做好演出准备。篮球协会的队员平时抓紧一切机会在一起练球,有比赛任务时认真备战,力争打出高质量的配合和精彩的比赛。全年共举办比赛10场比赛,对阵街道、共建部队及社区社工,队员们在比赛中技术水平快速提高,也与各队伍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队员们期待这样的比赛经常举办。比赛丰富了辖区居民的业余体育生活,推动了辖区体育事业的发展和体育生活化的进程。围棋协会已成为和义青少年心智培养的基地,在这里孩子们可以学习知 识、提高技艺、磨练品行、结交朋友,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发展有诸多裨益。协会会不定期举办和义街道少儿围棋邀请赛和围棋升级赛。在全国第二届“棋奕少年杯”棋类比赛围棋项目比赛中,和义街道的孩子们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健身大舞台还设立了武术协会和义分会,在健身园排练厅和东三社区广场习练太极拳,创编排演武术门类节目,积极参加区、街、社区的比赛和表演,学员来自九个社区,达到300人次。发现丰台之美:卢沟桥乡+技艺里的乡愁在丰台区卢沟桥乡,东管头村五虎少林会、三路居新善吉庆开路老会、岳各庄村蹴球队、小屯空竹队等一支支具有浓郁乡域特色,延续上百年的传统文化队伍纷纷,老北京的精气神在这里隐约闪亮,也蕴藉最深沉的乡愁,传统民俗是凝聚人心的伟大而又神秘的力量。东管头村 五虎少林会纯朴善良、说话不会拐弯抹角、直来直去;邻里相互帮助,做事绝不拖泥带水……东管头村五虎少林会的人这么阐述会员的特点。类似于中国武术的精神,先要做人,做人做品,品行端正纯良是最重要的。五虎少林会,听上去像是一个组织,其实并非如此,而是一项文化、体育活动。这项活动的特点,就是集武术和故事情节为一身的民间花会。它取材于民间故事《赵匡胤董家桥斗五虎》的传说,传统的五虎少林会共计几十名演员。除了扮演董家“五头虎”的五人之外,还有其他各色人等。老人们回忆以前,每次表演,在村民们心里,都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寒冬农闲季节,热热闹闹去看花会,这是乡里乡亲最重要的一次集体聚会。卢沟桥乡文化站站长称,时代变迁,包括五虎少林会在内的很多传统文化活动,已经没有了现实土壤,但是很多人依然热爱传统文化,将之作为举办花会,操练操练,亮亮老北京的精气神,这里寄托着老北京的乡愁。小屯村 空竹飞舞空竹也许是北京群众基础最为雄厚的一个传统项目了,清晨和傍晚,在卢沟桥乡天元郊野公园,提绳、抖竹、空中揽月、燕子抄水,迭出的花样带着舞动者的丝丝得意和旁观者的声声叫好。空竹有神采,舞龙、单轮、双轮、中长杆……细线带着空竹就在一双大手的灵动翩跹当中躲闪腾挪着,还能像转呼啦圈一样转动空竹,甚至还能用脖子、手指、牙齿带动细线舞动空竹,令人叹为观止。现在卢沟桥乡已经聚集了几十位空竹爱好者,清晨傍晚,大家都聚集在一起切磋技艺,毫无保留。小屯村的王慧老人玩了十多年空竹,看上去比一般的老人更加矍铄,他说,空竹运动由于双手不停舞动、脚下不停移动,能够有效防止肌肉骨骼老化。他也建议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体会乐趣,尤其对于长期办公室工作的中青年人能够起到舒缓肌肉疲劳的作用,而对于学生群体能够起到促进骨骼肌肉发育的作用;同时能够有效增加肺活量,锻炼心肺功能;此外空竹也讲究手脚配合,对于身体协调性的提升也大有裨益。三路居 开路老会开路,打前锋,起源于传统的民间花会。“开路”又叫“飞叉”,以叉为道具,通过肢体运动使叉在身体各部位自转和公转,并通过不断抛接进行力量和技巧表演。民间把以飞叉技艺为表演内容的花会称为开路会,因其每逢走会都在队伍最前,飞叉技艺也因此俗称为“开路”。京剧《金钱豹》里与孙悟空大战的妖怪就使的是这件兵器。民间喜乐,老北京的各个庙会,曾经是信仰、休闲和商业活动中心,庙会上活跃着种类和数量众多的民间花会组织。清代的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中记载:“过会者,乃京师游手,扮作开路、中幡、杠箱、五虎棍、跨鼓、花钹、高跷、秧歌、耍坛子、耍狮子之类,如遇城隍出巡及各庙会等,随地演唱,观者如堵,最易生事。”这里面提到的第一个花会种类就是开路。因为开路会功能重要,民间有“无开路不成会”的说法。三路居的开路老会,会员哪个身上没点伤痕,开路的动作需要手、眼、脚、乃至周身各个部位协调一致,完成动作的关键讲究个平衡,这飞叉翻滚于手腕、臂肘、肩胛、脖颈、脚踝一切可以着力的身体部位,动作连接时通过精巧的设计,还具有很强的观赏性。这飞叉在周身滚动,赢得喝彩,也为之付出了努力。三路居开路老会的人说,值,图个大家伙的乐呵乐呵。岳各庄 蹴球《中国体育图志》里,第一个说的就是石球,《红楼梦》的第28回里也提到过它。石球是清朝的叫法,在明朝就叫蹴球。传统需要整理、继承、复兴,北京推出珍珠球、蹴球、双飞舞等7个传统体育项目,其中珍珠球和蹴球还分别在第四届、第六届全国民族运动会上被国家民委、体育总局批准为正式比赛项目,在全国得到推广。岳各庄蹴球队现在已经壮大,老中青三代都有,女子队更是英姿飒爽。郭鑫是其中的生力军,对他来说,年轻人爱看足球,也爱蹴球。周末的时候,小伙伴聚在一起,踢蹴球。为之,岳各庄的公园里特别辟出一块地儿,就像是足球场地一样的专属地位,围观者也多。岳各庄的蹴球队已经小有名气,参加北京市、全国比赛都有所斩获,要说这蹴球的比赛规则,很多也来自于岳各庄蹴球队的聪明才智,在整理传统民俗的基础上改造创新。开玩笑说,岳各庄可是传统蹴球运动发扬光大的民间力量。而传统民俗本身就是凝聚人心的伟大而又神秘的力量。发现丰台之美:幸福像花儿一样“前后十八村,泉甘土沃,养花最盛,故居民多以养花为业”。花乡何处不飞花,这里是久负盛名的北京花乡。50.3平方公里土地寸寸都是金,有知名花卉企业落户花乡,融合“工业化”和“总部经济”的概念,是“北京国际花卉总部基地”,不仅有“花”的品牌,更借助区位优势,打造面向都市、服务市民的高端商务服务产业发展带……花乡是蓬勃发展的城南腹地。花乡往事与现代花事“每年国庆节,天安门广场上摆的鲜花,都是我们花乡人种的。” 丰台区土生土长的花乡人常志静颇为骄傲。花乡种花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地处永定河流域,地势高又是沙土地,这里的农民世代以养花为生。旧时代,花娇贵,花农更辛苦。起早贪黑的伺候花不说,为了卖上个好价钱,数九隆冬,花农们后半夜就得起来,先把那些娇贵的花用棉被包好,下面再烧个炭盆,然后挑上担子,走上几十里地,到崇文门外的花市去卖,磨一脚血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给了花农第二个春天。上世纪80年代,花乡人民政府成立,老“花把势”重操旧业,积极性大增。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一年比一年高,对美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种花逐步形成了产业。农科院、农业大学、北京市科协的专家、学者都来帮助我们花农用高科技养花,花乡还吸引来了博士、硕士。为了普及科技养花,每年培养2000多名懂科技的青年园艺师。科技普及,素质提高,市场打开,全乡的花农差不多都成了带国字头的花木公司、花卉基地和花卉市场的带头人。温室效应,科学种花。这“温室”是双层充气膜搭建,还有湿连帘,风机。现在种花温度全靠电脑自动调节,就连养花的土都科技了,是微量元素构成的机质土;还有像筛子眼儿一样的穴盘,取代了原先在地里育苗;用生长调节剂和复合肥,取代了以前的尿素大粪。那些高档盆花还采用了无土栽培、立体栽培这些新技术。花乡处处都有高科技。常志静说,“现在,我们想让花长多高,它就能长多高。出厂前,那花都跟仪仗队似的,齐刷刷,一边高的。以往那些到了季节才开的花,现在,我们想让它啥时候开花都行,不会差一个时辰。想让一种花多开几个颜色,甚至是一盆花开好几种颜色,也能办得到。过去只能在南方和国外才能养活的花,如今也能在北京落户了。”花卉科技示范基地种花是门艺术,科学中孕育美丽。花乡很多从国外引进的花卉经过改良以后,又返销到欧美和东南亚各国,价钱比他们本国卖得还便宜。因此,北京市科委把花乡命名为“花卉科技示范基地”。花乡的花农介绍,以前杜鹃花都是国外品种,在北京活不了,进口的一盆比利时杜鹃最贵的要卖到2000多块钱,普通老百姓哪买得起。从1994年开始,花乡引进了比利时杜鹃,由专家和花农组成联合攻关小组,先从页面上嫁接,再对土壤杀菌,和在叶面上施肥,用电脑控制温湿度,经过几年的试验和栽培,比利时杜鹃终于在北京落户。现在市场上一盆比利时杜鹃也就卖到100块钱左右。好多老百姓都买回家养去了。欧洲人来参观都惊讶至极。2008年,经过全国三轮海选,花乡制作的月季插花造型“红红火火”被选为奥运颁奖仪式上的用花。7000多束“红红火火”,当每一位获奖运动员,高举晃动着花束向全场致意的时候,几乎所有人的眼睛都看着运动员,只有花乡花农的眼睛,盯着那些月季花。花农的心情和运动员一样,骄傲、激动。去年,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在永定河畔举行,园博园内绿岛、紫薇园、樱花园、丁香园、月季园等专类园的景观绿化工程设计施工都由花乡来完成。3.6公顷的月季园内就有光谱、睡美人、丹顶等百余个品种,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赏花游园博成为吸引游客的最大亮点。随着全国首个花卉总部基地——丰台花乡国际花卉总部基地投入使用,花乡一些传统的售花模式发生了改变,顾客可以在类似庭院的样板间里挑花,将配建一支专业的花卉物流车队,为顾客送花上门,每盆花还将进行病虫害和农药残留检测。北京最美乡村对草桥有过这样一段描述:“虽然叫‘村’,但此时这个有着20多家集体企业的‘村’,涉及花卉、物业经营等多个领域,全村的经济收入超过7亿元。草桥村民居住的高层小区整齐洁净,每一户都拥有村集体经济的股份,有分红、有福利。”“这个从明代起就为北京供应花木的小村落,正在完成它最后的城市化蜕变。”这就是草桥,一个街道整洁、居民怡然自得的草桥;一个被评为首批北京最美乡村的草桥;一个被媒体誉为北京城乡接合部城市化探索标本的草桥。草桥将废弃的旧轮胎,经过挑选、花纹切割、翻转、做网、打磨、喷漆等工序,制作成不同颜色的“轮胎花盆”,配以海棠、孔雀草、鼠尾草、凤仙等植物,2000个富有创意的“轮胎花卉”成为靓丽的绿色景观。2014年6月,草桥绿雕公园正式向游客开放,成为首都南城一处重要的地标性景观。美在细节,草桥村把每月15日定为“草桥环保日”,居民都会自觉的将平时积攒的废旧塑料袋、废旧电池送到物业分部,还能换取洗衣粉和新电池。在草桥,只要年龄达到75岁以上的长寿老人都可按年龄段每年领到10000元至100000元不等的长寿奖金。而在黄土岗村,“小学堂”这个名字听着就亲切,它可不是专门为小孩子开办的,它服务于黄土岗社区的所有居民。小学堂里有书法班、歌唱舞蹈班、交响乐队、花卉学校等,都是免费的。在小学堂里,年龄最大的要数书法班学员,有的已80多岁,舞蹈班年龄最小,只有7、8岁,管乐队和花卉学校学员可是老中青三代都有。别看年龄差距大,学员们相处的就像是老北京四合院里的大家庭,成天都乐呵的。更不用说草桥社区内建设多处室外文体场所,同时还建有全市最大的村级社区文化中心,并设有万余册图书的阅览室和各种棋牌室、乒乓球、台球等球类运动室、多功能娱乐厅、电脑室、书法绘画室等等,幸福生活像花儿一样盛放。北京的“菜篮子”与“果盘子”。花乡新发地,大家提起来就是瓜果飘香、车水马龙、人山人海的景象。操着各地口音的经销商都往这儿涌、都往这儿挤,到处是一车车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这可真是京城百姓名副其实的大“菜篮子”、大“果盘子”。可是1988年以前,新发地就是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子,村民只能靠种菜维持着一家人的生活。那时候,菜都是通过菜站送到百姓餐桌上,眼瞧着菜站就要解散了。1988年5月,时任新发地联合公司副经理的张玉玺带着村儿里的14个青年,用铁丝圈起15亩地,东拼西凑了15万元,开始了艰苦的创业之路。“让客户发财,求市场发展”的招牌挂在了市场里。靠着严格的管理、贴心的服务和让利于民的政策,本乡本村的菜农来了,周边区县的菜农来了,相邻的津、冀地区的菜农也来了,渐渐的,市场聚起了人气儿。说到创新,市场张总可没少费心思,有一次他在北大附近的水果摊前特意买了几斤水果,同商贩聊起天来:“师傅,您的水果都是从哪儿进的货?”我这儿呀,普通水果从新发地进货,精品水果从四道口。”张总追问:“为什么精品水果不在新发地进货呢?”“新发地的水果都是大路货,那儿精品太少,可不如四道口儿。”一回到新发地,张总带领市场干部立刻着手吸引精品水果大户进驻。如今,在新发地市场,水果那叫鲜,产自全国各地,甚至来自世界各地的水果,都从这儿走向了老百姓的餐桌。市场里面修建了大型的冷藏库和保鲜库。夏天,蔬菜、水果能吹“空调”;冬天,娇嫩的蔬菜可以盖上“被子”。农户足不出门,商户不用到田间地头,电子交易中心就可以轻松实现交易。国际绿色物流区也开门迎客,来自世界上二十多个国家的客商都聚集到这里。现在,你爱吃的水果、冰鲜食品通过新发地网上商城就可以马上送到你的家里;国际水产城即将建成营业,“走进新发地,吃遍全世界”的目标说话就要实现。新发地市场作为服务三农的重点企业,一直为市民的生活尽心尽力的服务。检测中心对蔬菜农药残留进行检测,目的只有一个、使老百姓吃上放心菜。另外,为了解决咱老百姓买菜难、买菜贵的事,市场在北京部分社区建成129家便民连锁菜店,每天有40辆新发地蔬菜直通车欢快地从新发地驶向北京的各个社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落户榆树庄“中国文化新硅谷”、“中国数字出版大脑”……一连串让人激动的现代科技术语名词,这就是“北京o国家数字化出版基地”,已经确认落户榆树庄。而榆树庄村的新梦想是——国家数字出版基地,预示着关于未来和新知的加速度发展。榆树庄村处于北京西南部,这里有国内最大的图书物流基地——北京西南物流中心,还有引领构件行业发展的“领头羊”——北京榆构集团,以及有着30多年历史、专门生产特种作业车的北京凯特汽车厂和已成功为社会培养出10万余名优秀驾驶员的凯特驾校。以这三大板块为主导的区域产业,一直引领着榆树庄村域经济协调快速可持续的发展着。2000年,榆树庄村被北京市科委命名为唯一一家村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013年,顺利通过全国文明村中期检查,连续十七年被评为首都文明示范村。对于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落户,榆树庄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北京西南物流中心服务传统出版行业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出版行业经验,同时形成了一定的品牌优势和资源优势,榆树庄生态公园的后备保障体系和地铁十六号线的榆树庄站的设定,都为国家数字化出版基地的引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更值得一提的是榆树庄生态公园,优美的环境,古典园林式的建筑风格,让每一位游览者都沉浸其中、流连忘返,它不仅是北京西南、总部基地、图书物流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调整思路、净化心灵、产生灵感的清幽之地。科技、新知与自然之美融合在一起,在未来将产生更为美丽的化学反应。
15人赞过此文
浏览器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社会化媒体
了解更多>>
桂ICP备 号-1
桂公网安备 36号
阅读下一篇
点击上方蓝字“北京消息”关注公众号名称:北京消息微信号:beijingxiaoxi123天津港爆炸事故起火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市丰台区云岗招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