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张91年香港港币面值上海汇丰银行20面值的,CE069848

【香港澳门纸币】视觉的震撼——品味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早期纸币(大棉被)
& 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在二十世纪中叶发行的钞票因其票幅巨大,故香港人称其为“大棉被或大棉胎”。其最小面值5元的尺寸为:178mmX102mm,比五版人民币大了一大圈;最大面值500元的尺寸为:199mmX126mm。相信如果有这么大一张纸币放在你的眼前,对眼球的冲击是不言而喻的。本人目前只收藏了5元、10元面值,都为后期机签版。纸钞颜色为深棕色和墨绿色,年份为1946年和1956年,属常见年份。在今天这篇文章里,不妨就以上两张面值,谈谈自己的感受。
本文主标题为“视觉的震撼”,其实一点也不为过,本人一向喜欢大票幅的纸币,可惜在如今钞票尺寸大缩水的时代,是再也不会有这“庞然大物”出现了。同时我也喜欢年代久远,有历史沧桑感、厚重感的纸币。“大棉被”则无疑有了两者的交集。
& 首先让我们欣赏一下票面的设计,可以看得出,这个时期的香港纸币完全被英伦影响。纸币正面主图都是西方神话人物。香港殖民地徽章也反映在了香港的纸币上。行名、面值均由中英文搭配。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英文占据了明显的位置,中文只是“配角”。背面主图为汇丰银行大楼,楼宇上下各有一条带状线条隔开,其间印有英文行名。上方为吹喇叭的女神,两侧一处为水印区,一处为面值区。纸币正背面都饰有复杂、多色衔接的底纹。纸币整体设计古朴端正,突显殖民色彩,让人回味。&
纸钞正面主图选取的西方的女神雕刻精美,历经了60余年的油墨依然锃亮。底纹设计复杂,色彩衔接流畅,尽显BWC风格。
纸钞背面的主图—汇丰银行大楼,为香港汇丰第一代大楼。大楼欧式风格的设计与纸币浑然一体、精美绝伦。建筑底部还雕刻有数个人物,虽分辨不清男女,也看不清衣着。但从神态可以看出有的交谈、有的疾走,也放佛一下子把我们带到了半个世纪前的香港街头了。
与现代纸币花哨的设计、高科技的防伪比起来,我更喜爱“大棉被”的风格。这个时期的香港纸币没有安全线,没有紫外灯照射下的华丽,没有珠光油墨的绚烂。但她们有历史的沧桑,她们见证了香港的变迁,每次欣赏她们,都会觉得是在回味历史,了解香港中西文化的碰撞。我坚信:有历史、有内涵的纸币一定永不过时,一定会受到更多朋友的喜爱与追捧的。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港货币面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