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举西汉时和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系

专题02中国的民族关系与祖国统一(知识归纳);考点梳理;一、民族团结;(一)华夏族和汉族的形成;1.原始社会末期,黄河流域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结盟;2.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争战,促使各族人;3.秦统一六国,消除了华夏族各支系间彼此隔离的状;4.“汉民族”共同体形成于西汉,名称见于东汉;(二)中国民族关系史;古代;1.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频繁的兼并战
专题02 中国的民族关系与祖国统一(知识归纳)
一、民族团结
(一)华夏族和汉族的形成
1.原始社会末期,黄河流域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结盟,长期发展,逐步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2.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争战,促使各族人民进行大迁徙,加速华夏族的形成。
3.秦统一六国,消除了华夏族各支系间彼此隔离的状态,形成了华夏族共同的地域、语言、文化和经济生活,加强了华夏族与内迁的蛮夷戎狄各族的融合。
4.“汉民族”共同体形成于西汉,名称见于东汉。
(二)中国民族关系史
1.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频繁的兼并战争,大大加强了中原各族与周边各族的联系,促进了民族融合。
2.秦统一后,北击匈奴,夺回河套地区,移民戍边。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南征百越,兴修灵渠,促进了当地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加强了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联系。
3.西汉时,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同西域各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西域都护,管辖西域,标志着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4.西汉时与匈奴和战并举,汉初 “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卫青和霍去病大破匈奴。
5.东汉末年以来,鲜卑、匈奴、羯、氐、羌“五胡”内迁中原,民族界限日益缩小。
6.西晋后期以来,北方汉人迁往江南或更南的地方促成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7.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与民族融合。
8.唐朝时,唐太宗设置机构并册封当地首领为最高行政长官进行有效地管辖。唐太宗被尊为“天可汗”。此外,唐朝还同边疆少数民族政权进行通婚。
9.元朝时,大量中原汉人迁居边疆;边疆各族内迁中原和江南;形成新民族――回族。
10.清朝:(1)1662年,郑成功,为开发台湾作出了重大贡献。(2)在西藏确立对藏族佛教首领册封的制度;设置藏大臣,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3)乾隆帝平定回部叛乱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理。
1884年,清朝在新疆设立行省。
(1)建国初,民族区域自治政策。(2)已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等。
二、中国历代政府为加强中央集权和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而作出的努力
(二)西汉时汉武帝巩固统一的措施
(三)元朝
1.实行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省级行政区始于元朝。
2.管辖边疆地区:在中央设宣政院管辖藏族地区,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或“西藏地区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地方行政区”);设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今台湾)和澎湖列岛。 例:【济宁市】元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下列发生在元朝的是
①铁木真统一蒙古 ②马可?波罗来华 ③回族形成 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⑤建立行省制度
B.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
(四)明朝
1.明太祖时期:
(1)政治上:A、加强皇权:废除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B、建立特务机构。
(2)文化思想上:实行文化专制,明朝实行八股取士,为专制皇权训练忠顺奴仆。
2.明成祖时期:
(1)1421年迁都北京,加强对北方的控制。(2)增设东厂特务机构。(3)实行削藩政策。
(五)清朝:
强化君主集权,设立军机处,大兴文字狱。镇压分裂势力,反击外来侵略。加强对边疆管辖。
(六)中华民国时期:
1945年,中国政府收回被日本强占50年的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地,并确立对南海诸岛的主权。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在地区实行省、市、县三级制,并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民主改革,废除封建农奴制,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3.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方向。
4.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的香港特别行政区。
5.日,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的澳门特别行政区。
6.2005年,全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为遏制台独提供法律依据。
例:【天津】1988年著名学者费孝通在香港中文大学发表讲演的时候说:“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列举反映汉朝、唐朝与少数民族关系的典型事件各两例。
(2)说一说汉、唐时期处理少数民族关系的几种方式。
(3)中国共产党一直非常重视民族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施的基本国策是什么?意义何在?
二、边疆重要地区与中央地区的关系演变
(一)台湾
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三国时,卫温。(2)元朝时,澎湖巡检司,台湾正式纳入中国版图。(3)郑成功收复台湾。(4)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设置行省。(5)中日《马关条约》,清政府将台湾割让给日本。1945年,台湾重新回到祖国。(6)国共内战,国民党败逃台湾,造成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
2.台湾在历史上有三次与祖国大陆分离及两次回归祖国
例:【内江】以下史实中,最能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是(
①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
②清朝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伊犁将军
③雍正时,设置驻藏大臣
④230年,吴国的卫温、诸葛直率万人船队到过夷洲
(二)新疆
1.新疆汉朝时称“西域”,张骞出使西域;西域都护,正式成为中国地方行政机构。
2.清朝,平定回部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
3.左宗棠收复除伊犁以外新疆地区;从俄国手中收回伊犁,在新疆设立行省。
4.新中国成立后,在新疆设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例:【江苏无锡】日晚,8名暴徒蒙面持刀在云南昆明火车站广场、售票厅等处砍杀无辜群众。有证据表明,这是一起由新疆分裂势力一手策划组织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的历史可追溯到我国古代(
(三)西藏
1.唐朝时,吐蕃,文成公主,松赞干布;金城公主尺带珠丹,唐蕃“和同为一家”。
2.元朝时,在中央设置宣政院,管辖藏族地区事务,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3.清朝时,确立册封制度;设置驻藏大臣,加强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4.西藏获得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5.民主改革,农奴做主人,设立西藏自治区,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四)香港:
1.1842年,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2.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
(五)澳门:
1.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居住区权,鸦片战争后强占澳门。
2.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1.最早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人工运河是哪一条?为什么?
灵渠。因为秦始皇在统一岭南时,为了运送粮草,下令开通灵渠,最早连接了湘江和漓江,湘江和漓江分别是长江和珠江的一条支流,因此说灵渠最早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例:最早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人工运河开通于(
2.如何看待蒙古统一全国的战争?
蒙古在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争的过程中,一方面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另一方面,蒙古统一全国,有利于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因此,蒙古统一中国属于非正义的进步战争。
例:(江苏苏州市相城区春申中学九年级3月段测历史试卷)列宁说:“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战争,它们虽然像一切战争一样不可避免地带来种种惨祸、暴行和痛苦,但它们仍然是进步的战争。”以下战争中,最符合这一特征且规模最大的是(
A.蒙古统一中国
B.金与南宋之战
C.辽攻北宋之战
D.辽攻金之战
3. 列举我国古代史上少数民族杰出的首领。并写出他们的事迹。
冒顿单于:第一统一蒙古草原;
北魏孝文帝:进行汉化改革,促进北方的民族融合;
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迎娶文成公主,增进汉藏的友好交往;
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
完颜阿骨打:起兵抗辽,建立金朝;
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结束蒙古草原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
4.探究:明清两朝是如何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反击外来侵略: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
(2)镇压民族分裂主义势力:乾隆帝派兵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3)加强对地方尤其是边疆地区的管辖:明太祖在地方废行省,设立直属于中央的三司;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驻藏大臣和伊犁将军等。
例:(广西玉林市玉州区名山初中九年级中考前模拟04历史试卷)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册封五世班禅、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A.社会变革与争霸称雄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1.图示法。如:清朝疆域图四至 巴尔喀什湖北岸
外兴安岭(含库页岛)
葱岭太平洋
台湾及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等附属岛屿
2.列表归纳法。如:列表归纳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首领的主要历史功绩。
专题02 中国的民族关系与祖国统一(对应练习)
一、选择题
1.电视剧《大秦帝国之纵横》风靡大江南北,影片再现了秦国一统中华的历史画卷,最后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是(
2.秦《峄山刻石》中说:“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攻战日作,流血于野??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秦始皇为使“兵不复起”所采取的措施是(
B.推行郡县制
C.实行分封制
D.北击匈奴,修长城
3.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开始对匈奴实施大规模的反击,夺取了(
A、河套地区
B、河西走廊地区
C、漠北西区
D、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4.汉元帝时把王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的原因是(
A、匈奴一部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向汉称臣 B、呼韩邪单于与汉朝订立了友好条约
C、汉元帝时呼韩邪单于入朝请求和亲
D、昭君和亲为汉藏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5.对东北地区的开发作出重大贡献的少数民族有:(
①契丹②女真③突厥④吐蕃
6.与北宋并立的西夏政权是下列哪一个民族建立的:(
7.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到的“成吉思汗”是指:(
C.努尔哈赤
8.陈扬同学在黑板上板书内容,把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
排混了,请你给他纠正一下,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A.②①③④
B.④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①④③
9最能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是(
①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 ②清朝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和
伊犁将军 ③雍正时,设置驻藏大臣
④230年,吴国的卫温、诸葛直率万人船队到过夷洲
10.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下列事件能够体现这一愿望的是 ①郑和下西洋②郑成功收复台湾③设置驻藏大臣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11.历史证明,统一必然促进国泰民安,分裂将导致国运衰退。为了维护国家统一,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A.伊犁将军
C.驻藏大臣
D.乌里雅苏台将军
12.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下面不属于改革开放后创新的措施是(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设立经济特区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国有企业改革
13.历史课堂上,同学们畅所欲言:“它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国策”、“它是邓小平的天才设想”、“它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同学们是在评价(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应用写作文书、外语学习资料、文学作品欣赏、生活休闲娱乐、高等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732016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知识归纳和对应练习(含答案):专题02 中国的民族关系与祖国统一等内容。 
 2016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知识归纳和对应练习(含答案):专题04 中国对外关系史_初三政史地_政史地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一、旧中国对外政策的演变 (一)古代 1、两汉...  2015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02 中国的民族关系与祖国统一(练)(含解析)...(每点,答对任意三点即可满分) (3)基本国策:民族区域自治;意义:对祖国统一、...  2016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知识归纳和对应练习(含答案):专题03 中国科技和思想文化史_初三政史地_政史地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科 技古代部分一、商朝青铜文化灿烂时期...  2016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知识归纳和对应练习(含答案):专题15 历史上的战争与世界格局的演变_初三政史地_政史地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一.古代的战争 1.希波战争、...  2016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知识归纳和对应练习(含答案):专题...战争中国战败的深剧创痛,空前的民族危机,把中国人民...台湾人民掀起了反抗日本统治,争取回归祖国的运动 B...  2016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知识归纳和对应练习(含答案):专题11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_初三政史地_政史地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一.近代无产阶级的斗争 (一)英国的宪章...  备战2016年中考历史 专题突破训练-专题02-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祖国统一、经济发展小题部分专练-基础卷_初三政史地_政史地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备战2016年中考历史...  2016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完整版)_哲学/历史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中考知识点整合 2016 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一 中国古代史 【民族、对外交往、民生措施、三国鼎立...  2016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知识归纳和对应练习(含答案):专题06 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_政史地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近代化探索名称 洋务...秦朝和西汉抗击的少数民族有那些,秦和西汉各是如何处理与匈奴的关系
北方的匈奴族,西北的羌人,东北的林胡、夫余,南方的百越,西南的夜郎.秦朝是循序渐进,以攻为守,武力为主;汉朝是采取和亲政策,然后以武力抗击,恩威并施.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西汉时期北部边境受到哪个少数民族的侵扰
西汉时,北方的主要少数民族是匈奴,侵扰西汉的主要少数民族.完成统一的少数民族首领是冒顿单于.冒顿(mòdú)(?-前174),冒顿是人名,姓挛鞮(luāndī),单于(chányú)是匈奴部落联盟的首领称号.于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杀父头曼单于而自立.他是中国少数民族中第一个雄才大略的军事家、统帅.公元前209年至公元前174年在位挛鞮氏.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汉民族关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