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思想的话语美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大致分为哪四个阶段

我的图书馆
&&&&&&&&&&&&&&&&&&&&&&&&&&&&&&&&&&&&&&&&&&&&&&&&&&&&&&&&&&&&&&&&&&&&&&&&&&&&&&&&&&&&&&&&&&&&&&&&&&&&&&&&&& 山路/摘录 &&&&&& &&&&&&美学不限于研究“美”。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审美活动的本质、特点和规律。美学的体系,不仅包括哲学美学(基础科学),而且包括审美心理学、审美社会学、审美发生学、审美文艺学以及审美应用科学。美学的这些分支学科,有的在古代就已得到相当的发展,有的在古代仅仅有某种萌芽。我们研究美学应当站在时代的高度,把自己的视野放的更宽一些。 &&&&&&美是认识的产物,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审美和需求。美学的完成也是从古到今逐步的认识和发现完成的。学术上的东西在当时就是这个样,没有像现在当有个观念理论的出现就应有不同观念来辩证。结果到后来越来越认识和体会。美是具有普遍性和自身的。对美的需求美学理论也是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发展的结果。&&在古代一个思想家的理论是放到相当高的知道作用的,在一定时期是绝对的权威的,不像现在的博思广义。但也有当时的特殊原因何社会背景,他这个思想不是体现在当时而是后期的延续和发展。孔子的儒学当时也是到处贩卖他的思想的,到后来证实,被实用各个领域。治国平天下,到包括中医的阴阳平衡,社教的中庸之道。连术数也遵循太过着损之斯成,不及着益之则利的中庸之德为主,卦唯中和为美。古代思想家的理论奉为各个领域的圭臬,这就是形成中国的观念的形成。 &&&&&&中国古典美学体系是以审美意象为中心的。包括前面写的,审美文艺学的内容占的比重最大。美不仅仅在艺术中产生,而在其他领域依然有。研究的目的能够从理论中来表现当代的美的意识。在历史当中美在中国不是最高的范畴,认识艺术当中的美学的研究就片面,在理论中研究美的个性和共性的联系。研究每个时代表现的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美学的这个范畴和美学的命题是一个时代的什么意识的理论结晶。就能把握美学史的主要线索及其发展规律。从而使历史和逻辑统一起来。这样做,有助于我们把中国美学史和中国文学(艺术)批评史区分开来。能认识欣赏和表现的不一定是美学家,美学家是站在理论的高度的。一个时代的审美意识,分散在表现在大量的文学艺术作品当中。主要表现就是形象的系列和范畴的系列。 &&&&&&中国古代是不能用阶段来划分的,近代可以划分性质不同的几个阶段。用逻辑发展把中国美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先秦向奴隶过渡的时代,是社会大变动的时代,在这样是时代能产生新的经济、新的人物、新的思想是时代。旧的观念纷纷瓦解,“礼坏乐崩”,出现了新思想,百家争鸣的局面,理论思维十分的活跃。这样的社会条件使得先秦成为中国美学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在这个阶段老子提出了一些范畴,如道、气、象、有、无虚、实、味、妙、虚静、玄鉴、自然等等。老子和孔子谁是美学的开端有争议,史料记载老子比孔子早一百多年。在这个时期最有影响有孔子的儒学思想、《易经》、《易传》、《管子》等。 二中国美学的展开在魏晋南北朝至两代。这是个漫长的时代。一直围绕着审美活的及审美规律展开了多方面、多种方面、多种层次的探讨、研究、分析。他们提出了“意象”、“隐秀”、“形”、“神”、“风骨”、“气韵”、“神思”、“隋”、“景”、“虚”、“实”、“兴趣”、“妙语”、“气象”、“意境”、“韵味”、“性格”、“情理”、……等范畴,以及”得意忘象”、“声无哀乐”、“传神写照”、“迁想妙得”、“澄怀味象”、“同自然之妙有”、“度物象而取其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删拔大要,凝想形物”、“凝神遐想,妙悟自然,物我两忘,离形去智”、“身既山川而取之”、“成竹在胸”、“身与竹化”、“实者虚之,虚者实之”、“无者造之而使有,有者化之使无”……的命题,创造了大量的理论财富。这是在魏晋南北朝的后期是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变动的时代,有是政治大动乱的时代。随着汉王朝的瓦解,儒家思想的统治也宣告崩溃。于是出现了一个思想解放的局面。这事先秦之后的第二度的百家争鸣的时代。理论思维十分活跃。这样的社会条件,使得魏晋南北朝成为中国美学史上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三清代前期。是第三个美学史上的黄金时期。这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总结时期。出现了王夫之的美学体系和叶燮的美学体系。它们是中国古典美学总结性的形态,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高峰。在这个时代出现了石涛的《画语录》,以及较晚出现的刘熙载的《艺概》。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历史进入近代。中国近代美学,主要是梁启超的美学、王国维的美学、以及早期鲁迅、蔡元培的美学。这个时期美学家的共同特点是热心于学习和介绍西方美学。但他们没有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他们也没有能够完成对中国古典美学进行系统的分析、批判、吸收、改造的历史任务。“五四”前后李大钊的美学,是对于中国近代美学的否定,是中国现代美学的真正起点。 &&&&&&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些流行观念的考察。第一种看法,对近代美学的看法。一西方美学重“再现”、重模仿,所以发展了典型的理论;中国美学重“表现”、重抒情,所以发展了意境的理论。这种看法很多人所接受,但是并不符合事实。 中国美学史有重要地位的美学家,他们的美学思想,美学体系都是能归结为重“表现”的美学。先秦老、庄、《易经》讲的是“道法自然“、“观物取象”,显然也不是重“表现”的美学。 &&&&&&魏晋南北朝美学的三大命题;“传神写照”、“澄怀味象”、“气韵生动”。这三大命题都要求艺术作品或审美观照通向客观的“道”、“气”、“妙”。显然不能归结为重“表现”的美学。 &&&&&&唐五代美学家提出的“同自然之妙有”的命题,“为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命题,“度物象而取其真”的命题,宋代美学家提出的“身既山川而取之”的命题,明代美学家提出的“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的命题等等。显然都不能归结为“表现”的美学。 &&&&&&从唐代的张彦远到宋代的黄休复,把绘画中的“逸品”抬到最高地位,这确实反映了一部分画家重“表现”的倾向。这种倾向在元代发展成为很大的潮流。但这只是在一定时期和一部分艺术家的倾向,不能概括为整个中国古典美学的特点。王履、祝允明就表示反对这种倾向。 &&&&&&明清小说家和戏曲家几乎一致强调作家必须“入世”、“格物”、“身经目睹”,强调小说和戏剧必须真实的反映“人情物理”。这样的理论,当然更不是什么重“表现”的美学。 我们在看王夫之和叶燮的美学。这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两个总结性的形态。王夫之认为,诗歌审美意象的基本特质是“现量”。所谓“现量”,就是通过直接审美感兴即瞬间直接把握、显现真实(“貌固有而言之不欺”、“貌其本荣,如所存而显之”)。叶燮认为,艺术是客观“理”、“事”、“情”的反映。中国古典美学 这两个总结性的形态,也都不能归结为重“表现”的美学。 &&&&&&我们不能说,以上列举的这些在中国美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美学理论都不代表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精神,只有那些着重强调表现主观情意的美学理论才代表中国古典美学的精神。因为这样说,等于把还要论证的结论变成了前提,在逻辑上是站不住的。 现在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主张这一看法的同志提出的几个具体论据。 &&&&&&一个论据是典型理论在中国古典美学中一直没有得到发展。由此证明中国古典美学不重“再现”。提出这个论据的同志,对于中国小说美学显然是比较陌生的。在十六章提供的材料足以证明,典型理论在中国古典美学中不是一直没有没有得到发展,而是得到了高度的发展。明清小说家叶昼、金圣叹、张竹坡、胭脂斋等人,对于朔造典型人物的问题,曾发表了一系列深刻的、极有光彩的见解,至今令我们惊叹。因此这条论据是完全不能成立的。 &&&&&&另一个论据是中国古典美学发展了意境的理论。由此证明中国古典美学的特点是重“表现”。提出这个论据的同志,似乎并没有搞清楚“意境”的内涵。意境说确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理论,但是它的独特性并不在于重“表现”。“意境”的基本规定是“境生于象外”。也就是说,在中国古典美学看来,审美客体不应该是孤立的、有限的“象”(谢赫所谓“拘以体物”),而应该突破孤立的、有限的“象”(谢赫所谓“取之象外”),由有限讲到无限。而这这就是取“境”。“境”是象外之象,是有与无、虚与实、的统一(既庄子的“象罔”)。中国古典美学认为,艺术家只有取“境”,创造出来的艺术作品才能“妙”,才能通向作为宇宙本体和生命的“道”(“气”)。这就是意境说的实质。所以中国古典美学不像西方美学那样重视“美”这个范畴,而是特别重视“道”、“气”、“妙”等范畴。中国人称赞一幅画画的好,不是说“这幅画真美”,而是说“这幅画真妙”。或者说这幅画“气韵生动”、“元气淋漓”。“美”,是就刻划一个有限的对象来说的,“妙”、“气韵生动”则是指表现整个宇宙的一派生机。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的这个区别,要比重“表现”。重“再现”这种表面的区别深刻得多。 &&&&&&再一个论据是中国古典美学从先秦开始就强调“诗言志”,“言志”当然就是抒情、写意,由此证明中国古典美学的特点是重“表现”。应该承认,“诗言志”(主要是唐代孔颖达重新解释的“诗言志”)确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命题,但是它并不代表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精神。在中国古典美学看来,诗歌的本体是审美意象,二不是“志”、“情”、“意”。明代王廷相说过;“言征实则寡余味也,情直致而难动物也,故示以意象,使人思而咀之,感而契之,邈哉深夷,此诗之大致也。”清代也强调,“诗言志”,但“志”不等于“诗”。诗是审美意象,是“情”、“竟”的统一。审美意象在直接审美感兴中产生,是对于审美自然的真实反映。所以,代表中国古典美学的特点是重“表现”是站不住的。第二种看法;西方美学偏于哲学认识论,侧重“美”“真”统一,中国,美学偏于伦理学,侧重“美”“善”统一。 这种看法和第一种看法是相互联系的,同样带有很大的片面性。 &&&&&&中国孔子和儒家学派确实强调“美”和“善”的统一。但能不能根据这一点就得出结论,说整个中国古典美学都是偏重于“美”“善”统一而不是侧重“美”“真”统一呢?恐怕不能。拿先秦来说,老子和庄子都是强调“真”。他们说“真”就是“道”,就是“自然”。汉代的王允也强调“美”“真”的统一。五代荆浩给绘画下了一个定义;“画者画也,度物象而取其真。”他说的“真”,就是“一气运化”,就是“自然”。明清小说美学家和明清戏剧美学家几乎一致强调小说,戏剧必须“逼真”、“肖像”、“合情合理”。他们把小说和戏剧的真实性要求提到第一位。清代美学大师王夫子,叶燮也十分强调“美”和“真”的统一。这些都是美学史上的事实。我们还可以举出更多的例子。怎么能撇开大量的历史事实,说中国古典美学只侧重“美”“善”统一而不侧重“美”“真”统一呢?第三种看法;西方美学偏重于理论形态,具体有分析性和系统性,而中国美学则偏于经验形态,大多是随感式的、印象式的、即兴式的,带有直观性和经验性。 &&&&&&这种看法咋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其实也是经不住推敲的。美学就是审美意识的理论形态。如果上述看法真能成立,中国美学真是偏于经验形态,那么中国美学就不是真正的美学。但是上述看法并不能成立。从老子的“道”、“有”、“无”、“虚”、“实”、“涤除玄鉴”等范畴命题的开始,到《易经》的“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的命题,再到魏晋南北朝的“得意忘象”、“声无哀乐”、“传神写照”、“澄怀味象”、“气韵生动”等命题,一直到王夫子、叶燮的美学体系,难道都是什么经验形态的东西吗?难道是什么随感式的、印象式的、即兴式的东西吗?当然不是。他们是理论形态的东西。只不过中国美学理论的形态,有着自己的特点就是了。在中国古典美学家中,有思辨性很强的哲学家,如老子、王弼、嵇康、王夫之。叶燮也十分强调理论思维的重要性。他的《原诗》这部著作,理论性和系统性都很强。在中国古典美学家中,也是不少人本身就是文学家和艺术家。但是他们谈美学,也并不局限于自己的经验,而总是从一般的宇宙观出发。他们并不满足于感性经验形态,而总是力求为自己的主张找到一个哲学的、形而上的说明。石涛的画论就是一个明证。和这种认为中国美学偏于经验形态的看法相联系,还有一种看法;中国美学的概念都是印象式、空洞的形容词,并没有确定的内容。这种看法当然更加令人难以接受。 &&&&&&中国古典美学的概念、范畴却有自己的特点。在中国美学史上,有一些美学家(不得所有美学家)在 提出一个概念,范畴的时候,对这个概念、范畴的内涵往往缺乏明确的界定。还有一些美学家在自己的著作中,对于概念、范畴的使用,往往并不严格遵守同一规律的要求(《文心雕龙》的这个特点就很明显)。后人对于这个概念、范畴的理解、解释、和使用,也并不一定符合这个概念、范畴最早提出时被赋予的涵义(历代画家对于“气韵生动”的理解就是如此)。再说一个概念、范畴的内涵在历史上也会有所发展。在中国美学史上类似的、相邻的概念又特别多,如;风韵、风神、风味、风调、风致、风力、风骨、韵味、韵致、韵度、意象、意趣、意境、意兴、意味、气势、气韵、气象、气格、骨气、骨力、神气、神韵、神味、神情、神骨、兴味、兴趣、兴象、情韵、情味、情致、情理……等等。这一切使得中国古典美学的概念、范畴给人们一种含糊、不确定的印象,给我们研究、把握这些概念范畴带来了困难。但这一切并不等于说,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些列概念范畴没有相对的确定的内涵,也不等于这个概念范畴都是“印象式的、空洞的形容词”,根本不具有理论内容和理论价值。分析、把握这些概念、范畴的涵义,正是我们美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没有对中国古典美学的系统的、深入的研究,也没有对中国古典美学 一系列范畴命题进行认真的分析,就匆忙地对中国古典美学的体系和特点作出总体的概括,是很难得到科学的结论的 。 &&&&&&&&&&&&&&&&&&&&&&&&&&&&&&&&&&&&&&&&&&&&&& 文章来源是叶朗著的《中国美学史大纲》
馆藏&37050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美学简答题-海文库
全站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艺术
美学简答题
第一章绪论1、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答:1)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研究的是人类的审美现象。2)美学与人有密切的联系。研究审美现象的美学离不开对人的研究。即使在研究作为审美对象的美的事物时,也是从人的角度出发加以研究的。3)美学离不开人,美学与人生价值问题紧密相联,美学问题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密切联系。4)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建立必定以人的审美价值论态度为前提。这样,美学从根本上说就是一门关于人的审美价值的学科。2、美学与哲学的密切关系答:美学与哲学有联系:1)在历史上,美学一直被看做哲学的一个分支,美学独立前是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2)美学史上许多著名的美学家同时也是杰出的哲学家。3)哲学为美学提供了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4)哲学中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条对立的思想路线的斗争也会在美学中清晰地得到表现。美学与哲学有区别:哲学研究的是整个客观世界以及人类主观世界的最普遍规律,美学则研究人类审美活动的特殊规律。因此哲学与美学的关系是整体与局部、一般与特殊的关系。4、美学与文艺学的关系:答:1)美学要研究各种审美现象,艺术则是最重要的审美现象。因此艺术既是艺术学的对象,同时也是美学研究的重要对象。2)在历史上,许多美学著作往往同时也是艺术理论著作。如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刘勰的《文心雕龙》。3)美学和艺术学所研究的有关艺术的一些理论问题也往往一致,如艺术典型等。5、美学与心理学的关系怎样?答:1)美感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心理活动过程,诸如直觉、知觉、意象、领悟等等,因此,研究美学也就必然与心理学有关,否则,美感研究也就不会深透。2)美学史上的许多美学家采用心理学的方法来解决美和审美的本质问题,如西方近代美学中颇有影响的“快乐说”、“距离说”、“移情说”、“精神分析说”等等。6、美学与伦理学的关系怎样?答:1)善与恶等价值判断是伦理学要研究的问题,美与丑等价值判断则是美学要研究的问题,两者之间的界线是十分明显的;2)但是,善恶美丑之间的关系也十分密切,比如,美的东西应该是善的,恶的东西往往也是丑的。3)历史上不少美学家如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我国的孔子等往往在研究美的本质、美感等问题时,把它们与善、恶等问题联系起来考察,都强调了美与善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如苏格拉底提出了“美与善相统一”的论断,孔子提出了“里仁为美”的观点。这样就使得美学与伦理学之间发生了密切的联系。7、达尔文的“动物美感说”错在哪里?答:生物学家达尔文认为许多高等动物也像人类一样,能够进行审美活动。他说:“几乎不容Z疑的是,许多动物能够欣赏美的色彩,甚至美的形式,例如,某一性别的动物个体会努力在异性面前展示它们的美,这就是一个明证。”这个观点是不正确的,因为:1)审美不是一种动物性的本能活动,而是一种自觉的精神活动,也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2)美感反应也不是一种生理上的满足,而是一种情感上的愉悦。这些却都是动物所不具备的。3)不少动物虽然会在异性面前展示自己的美,或者会对异性所展示的某种色彩、声音引起特定的反应,但这是一种生理性反应,更确切地说,这是一种性选择,而不是对美的展示或欣赏。达尔文却把本能性的反应说成是美感,这是不正确的。8、自然美是人创造的吗?答:是。我们说世界上一切的美都是人的创造,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自然美当然也包括在内。可是有人却认为社会美和艺术美是人的创造,自然美是自然本身所具有的物质属性,与人的创造无关。这种说法是值得商榷的。我们应该搞清楚下边两个问题:1)自然与自然美的区别与联系。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自然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它不是人的创造。自然美是自然领域中显示出来的美,它当然离不开自然,但更离不开人、离不开社会。它是人的创造,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2)自然美与实践的两种形式关系。A直接的形式,自然美是人类通过实践活动直接整治过的自然所产生的美,这些美都直接地显示了人的本质力量。B间接的形式。是人类通过实践活动改变了与人生对立关系的自然所产生的美。以飞雪的美为例,飞雪的美之所以成为人的一种欣赏对象,与人的实践有关。在原始社会里,人们的实践活动能力很低,无法抵挡飞雪的威胁,这时的飞雪是不美的。随着人们认识自然、驾驭自然水平的发展,生活条件改善了,飞雪对人的威胁也就基本解除,这样,它与人们的关系也由对立转向亲近。再加上飞雪具有一种非常宜人的自然素质,从而具有无比动人的审美属性。此时,飞雪的自然属性仍然没有变,可是,由于人的社会实践,它却成了人的欣赏对象。因此飞雪固然不是人所创造,飞雪的美却是人创造的,一切自然美都是人创造的。9、简述自然美的发展与人的实践。答:1)自然美是人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创造出来的,同样,自然美的发展也是随着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在任何情况下,自然美都是人生价值的具体显示。2)在人类社会出现之前,由于没有人和人的实践,自然界是无 1所谓美与不美的。3)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在人的实践活动还不能很好展开,人的自身价值还没有得到充分肯定的情况下,大自然要成为人类的审美对象是困难的。4)只有通过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人类的各种能力得到巨大的提高,这时,大自然也就从过去令人可怖的对象成为人类可亲近的对象,于是也就成了人们的审美对象。5)历史上,自然界中最早与人建立审美关系的对象是动物而不是植物。这是因为他们实践活动的对象是动物,最能显示他们本质力量的对象也是被他们猎取的动物。只有当他们的生产生活由狩猎发展到农业,他们才与植物打交道,他们的装饰品也随之由动物装饰发展到植物装饰。总之,自然美有一个从无到有、不断拓展的过程,但这种发展都离不开人。离不开人的社会实践,是人类各种主体能力不断发展的结果。10、“环肥燕瘦之美”说明了什么?答:1)“环肥燕瘦”的审美现象十分典型地揭示了女性美的历史变化。这是我国古代形容美女不同体态的一句成语。环肥是指唐代美女杨玉环,她体态丰腴,却有令人销魂之美。燕瘦是指汉代一位名叫赵飞燕的艺妓,她虽身材苗条,但也很美。2)它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人体的美与其他的美一样,与一定的时代风尚有关,唐代以胖为美,汉代却以瘦为美。车尔尼雪夫斯基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美”,这在服饰打扮上尤为明显。这既使生活显得更加丰富多彩,也使美的问题显得更加复杂。3)人体的美在胖与瘦之间确实存在着一个可塑的空间,但这个空间又不是无边无际的,它存在一定的度,一是不能违背生理发展的规律性,二是不能违背人生活动的目的性。美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片面地追求胖或瘦,超过了一定的度,只能走向美的反面。11、《欧米哀尔》何以会美?答:1)《欧米哀尔》(又名《老妓》)是19世纪法国杰出的雕塑大师罗丹所创作的一尊塑像。生活中的欧米哀尔是一名妓女,年轻时十分漂亮,可是,罗丹表现的却是她老年的丑相。当年这尊塑像在卢森堡美术馆展出时,有内行的欣赏者发出“丑得如此精美”的赞叹,这种赞叹是正确的。2)艺术的美不在于对象是否美,而在于艺术家创造得是否成功。生活中的欧米哀尔,其形体无疑是丑的,但艺术作品如果创造得好,作为艺术形象来说仍然是美的,雕像《欧米哀尔》应当是属于这样的作品。3)曾几何时,雕塑艺术只有表现美的对象,而不能表现丑。罗丹的《欧米哀尔》显然是对这种传统观念的反叛。他认为雕塑可以表现丑,关键是艺术家必须掌握化丑为美的“点金术”,这就是典型化。在《欧米哀尔》中,这位老妓的外形虽然还是丑的,但是由于艺术家的创造,使得作品具有震撼人心的强大力量,她的丑成了她坎坷人生经历的苦难印记。面临这部“打开的书”,欣赏者在获得审美愉悦之余必然也会进行深深的思索。无疑这是一部很美的作品,是雕塑领域的经典之作。12、为什么美学研究对象具有复杂性?答:1)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它要研究的是人类独有的审美现象,人类的审美现象涉及的是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然而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是无比广阔和复杂的,从而使得人们对于美学研究对象的把握变得困难起来。2)审美现象不仅十分复杂,而且常常会产生矛盾,更增加确定美学研究对象的困难。3)审美对象受到历史条件、民族和阶级状况的制约,从而具有历史性、民族性和阶级性这样一些重要特征,也是造成在美学研究对象问题上意见分歧的重要原因。4)在审美活动中还存在着美丑转化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属于丑的事物经过特殊的处理就可以转化成美的事物。正是由于上述种种情况,使得美学研究的对象具有十分复杂的特点,从而造成了确定美学研究对象的困难。13、简述我国当代美学界对美学研究对象的几种观点。答:五六十年代,我国美学界对美学中的许多问题展开激烈的争论,关于美学研究的对象就是争论的问题之一。归纳起来,有四种主要观点:1)美学研究的对象应当是美以及美的规律,其理由是a能更好地划清美学与各门艺术理论的界限。B有很大的涵盖面,可把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全部包括进来。C从方法论上看,深入研究生活美,就能更好地理解艺术美。2)美学是艺术哲学,因此,美学研究的对象是艺术。其理由是:a从美学史上看,绝大部分美学家都是联系艺术来谈美学问题的。B艺术在质、量和社会作用方面都要远远超过实际生活中的美。C从方法论上看,理解了高级的艺术美,就会更有助于理解低级的生活美。3)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美感体验,美学应以美感经验为中心去研究美和艺术。这样,既有中心又抓信了美和艺术。4)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强调从审美实践出发,把审美活动看作是审美主体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的自由创造,随着实践的发展,审美活动也不断丰富和扩大。14、什么是“自下而上的美学”?答:1)“自上而下的美学”是一种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美学相对立的美学研究方法。它最早是由德国美学家、实验心理学美学的创始人费希纳于1876年出版的《美学导论》一书中提出来的。2)费希纳把柏拉图以来,特别是以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美学称之为“自上而下的美学”,认为这种美学所采用的是一种思辨演绎的方法,容易产生忽视个别,甚至以一般代替个别的毛病。因此,他觉得美学研究必须另辟蹊径,于是就提出了“自下而上”的美学研究方法,创建了实验美学,并身体力行,积极实践。a他坚持从感性的经验出发,通过大量的具体材料来总结、归纳具有普遍性的美学原理。b他采取观察和实验的方法,主要是对一定人群进行心理测试,以此来测定各种令人愉快的 2审美形式。C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他在实验的基础上,概括出了十三条审美心理学原则。费希纳尽管在具体做法上有些简单,缺乏足够的科学性,理论上的创见也不突出,但是,他所倡导的“自下而上”的美学研究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极大地拓展了美学研究的思路,导致了现代西方美学研究重心从美的本质(审美客体)向审美经验(审美主体)的转移,也促使各种形形色色的审美心理学派别、思潮的不断涌现。费然纳被人誉为“现代西方美学之父”,把他的美学称为“美学上第二新纪元”。15、简述唯物辩证法与美学研究的关系。答: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与美学的联系也十分密切。二者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具有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人类审美活动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这与客观事物和人类思维运动的普遍规律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因此,唯物辩证法对于美学研究就具有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凭借唯物辩证法,可以科学地揭开美和艺术的发展以及人类审美活动的一般规律。2)强调客观,尊重现实。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强调对于客观存在、客观规律的尊重。运用唯物辩证法来研究美学,就必须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从客观存在的人类审美现象出发,来研究审美活动的规律。这也就可以使美学研究避免许多理论上的错误。3)具有鲜明的历史性。人类历史的发展,人类意识形态的发展都渗透着历史辩证法,人类的审美活动也不例外。美学研究不能割断历史,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历史观点就能科学地揭示美学发展的轨迹。16、简述美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特点?答:美学学科的特殊性质,决定了美学学科研究方法的特点:1)多样性。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或者说是一门边缘性学科,它与哲学、文艺学、伦理学、心理学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美学的研究方法不应该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这可以有哲学方法、文艺学方法、伦理学方法、心理学方法等。各种研究方法都可以抓住一个侧面,来研究美学中某一方面的问题。2)各种方法都与人生价值有关。美学研究的各种方法只有与人生价值相联系,把具体的审美现象与人们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联系起来研究,才有可能科学地解释历史的和现实的审美现象。3)多层次性。美学研究可有多种方法,而多种方法间又可有不同层次。A有最基本的方法与具体方法之别。基本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它对各种具体方法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当然,各种具体方法之间也可以相互渗透、相互补充。B各种具体方法在应用中也不能等量齐观,它又可有层次上的区别。17、美学研究方法在具体运用中的基本原则。答:美学研究中可采用各种具体的方法,但在具体运用中,都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这就要求美学研究者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从审美活动的客观实际出发,辩证地分析研究各种复杂的审美现象,从运动变化中,从审美现象的对立统一中,来把握问题的关键和实质。2)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人类审美活动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人类的审美观念同样也在历史地运动着变化着。因此,美学研究必须用历史的眼光来揭示人类审美活动的历史本质。但是,审美活动又是一种现实的、具体的存在,因此,美学研究又要珍视现实贯穿逻辑的方法,也就是要抓住具体的审美现象,深入探究它的奥秘,把历史的方法与逻辑的方法统一起来。3)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美学研究必须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又要从人类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的实际出发,详细占有大量材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从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来。切莫使理论与实践脱节,使美学成为空中楼阁。18、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本体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论的反映论和实践论)和方法论(唯物辩证法),这三个部分是统一在一起的,是不能机械分割的整体。2)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应该是作为整体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而不是其中的某一部分。3)美学中的许多问题,诸如审美对象、审美主体、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等等,这些理论问题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组成部分都有紧密的联系。即使某些问题只侧重哲学中的某一部分,但也不能与其他部分分割。4)从马克思主义美学有关审美欣赏理论中,不难看到作为整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已成了其不可动摇的基石。在其他一系列美学问题的论述中,我们都可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种基石的作用。19、异化劳动与审美活动的关系怎样?答: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劳动作过详尽的论述。他们论述了异化劳动对审美活动的影响。马克思说:“(异化)劳动创造了宫殿,却为劳动者创造了贫民窟。劳动创造了美,却使劳动者成为畸形。”这说明异化劳动具有两重性,既创造了美,又制造了丑。此外,马克思又说:“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也无动于衷。”他尖锐地批判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异化劳动严重损害了劳动者的审美能力。恩格斯也说:“这种强制劳动剥夺了工人除吃饭和睡觉所必须的时间以外的一切时间,使他没有一点空闲去呼吸新鲜空气或欣赏一下大自然的美,更不用说精神活动了,这种工作怎么能不使人沦为牲口呢?”这就是说,劳动虽然创造了美,但这美却与劳动者无缘,因为过度的操劳和贫困的生活,使他们丧失了自由,从而也丧失了欣赏美的兴趣和能力。3第二章美论
1、简述美和美的东西的区别。答:1)美的东西千差万别,各有特点,但任何美的东西只能说明它本身的美,却不能说明其他东西的美。美是从各样美的东西中总结出来的普遍规律。2)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随着人对现实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某一件东西当它与人处在这一特定关系时,它是美的;当它处在另一种关系时,可能变成另一种美或甚至不美了。美却是永恒的,不变的。3)美的东西不仅漫无边际,而且还会自相矛盾。同一件东西可以是美的,也可以是不美的;不同的东西也可以都是美的,甚至相互矛盾的东西,也可以都是美的。美却是固定的、绝对的。4)美不是事物的某种属性,本来就不是一种“东西”,因而不能把美当成是某种美的东西。5)现实生活中,美的东西还往往与可欲的东西混淆在一起,但仅仅是可欲绝对不能成为美。2、简评“美是形式”说。答:提出“美是形式”或“美在于形式”的美学家,主要有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及阿奎那、达?芬奇、荷加斯、费希纳等人。我们认为,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来探求美,是一条历久不衰的求解路径,其最大的合理性就在于抓住了美具有感性形式这一特点,但是这一求解路径还有许多片面性。1)脱离了人类社会生活实践来论述美的本质。要知道美固然离不开物,但更离不开人,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生价值的显示。美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社会现象,孤立的自然形式不论是曲直方圆都是无所谓美与不美的。2)客观事物的感性形式固然是构成美的重要因素,但符合形式美规律的事物并不一定是美的,因为形式总是与内容连在一起,与人生价值有关。3)认为美在事物形式特性的说法也不一定适合一切美的事物,尤其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诸多事物的美。总之,事物的客观物质属性是美的构成因素,但是,如果看不到美与人及其社会生活的联系,只是从客观物质属性中来探求美,或是直接把美看作是事物的感性形式,那是片面的。3、简述美是“理念说”在西方的发展。答:西方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提出的“理念”,就是超乎客观现实之上而独立存在的一种非物质性的精神实体;现实世界中的万事万物都是从理念世界产生出来的,所以,它不属于主观范畴,而是客观范畴,理念说就是从客观的精神世界中来探求美的代表。1)在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美是理念”说的人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他在《理想国》和《会饮篇》中明确把“美本身”说成是“美的理念”。认为现实世界中的一切美的东西之所以美,其原因就在于“分享”了“美的理念”,理念是美的本质,本源。他认为这种美的理念是永恒的、不变的。2)罗马时代哲学家普罗提诺继承了这种理念说,认为“世界事物之所以美,是由于分享了理型”。这个“理型”也即理念。但他又把这理念解释为神,认为世间的事物“由于分享了来自于神那里的理性,而成为美的了。”这样就使理念说更富有神秘色彩,从而成了中世纪神学唯心主义美学的思想源头。3)到了黑格尔那里,理念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他也认为美是来自于理念,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但由于理念是真的,因此美也是真的。由于美必须是“感性显现”,因此,它必须具有放光辉的感性形式。由于理念是在其内部矛盾运动的推动下不断地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并进行自我创造,因此,美也是发展的、变化的。这些都是他远远超越柏拉图的地方,但他也与柏拉图一样,认为美不是来自于生活,而是来自于理念,因此,也就陷入了客观唯心主义的泥潭。4、如何理解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说”?答:这是黑格尔对美下的一个定义。他的理念与柏拉图的理念有共同之处,即都认为理念先于现实世界,是世界万物的源,也是美的源,但他的理论却又要高于柏拉图。他说:“美就是理念,所以从一方面看,美与真是一回事。这就是说美本身必须是真的;但从另一方面看,说得更严格一点,美与真却早有分别的……美因此可以下这样的定义: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是黑格尔对美所作的一段很重要的论述。尽管他的理念是唯心主义的东西,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是头足倒立的,说得也有点神秘莫测,但他对美所下的定义及阐述却有其可贵的长处。1)他认为美或艺术不只是一种形式,而且也是有内容的,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这个内容就是理念,或意蕴、心灵,所谓显现就是现外形、放光辉的意思。当理念通过具体的、放光辉的形式表现出来时,这个理念不仅是真的,而且是美的。2)他认为美或艺术不只是感性的、形象的,而且也是理性的,是理性、感性的统一。因为美或艺术与哲学一样,都具有一定的理性因素,所不同的是,哲学中的理念是通过抽象的概念来表达的,美或艺术中的理念,却要显现为具体的、动人的感性形式,因此,它是理性与感性的统一。3)他还根据这一定义,认为艺术的创造和欣赏是人们为了满足心灵的需要,并通过心灵的实践活动来认识自己、观照自己、实现自己。对待黑格尔的美学,应该扬弃其唯心主义外壳,吸收其合理的内核。5、简述“主观心意说”。答:一些美学家从主观心意方面来探讨美的本质,认为美既不在于客观事物,也不在于客观精神,而在于主观心意。其代表性的学说有美在愉快和美在无意识的欲望等。“美在愉快说”又可以分经验派和快乐派等。“经验派”的基本 4特点是重视感觉经验,认为感觉经验是人类知识的惟一源泉。他们把美的根源也归结为感觉经验,认为外部世界所引起的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反应,如果是愉快的经验那就是美的,反之,如果这种经验是不愉快的,甚至是痛苦的经验,那就是不美的,或者是丑的。美丑的根源不在于对象,而在于主观经验。这就完全抹煞了对象本身的审美属性,“快乐派”所强调的是快乐,美国的马歇尔认为“美就是相对稳定的,或者真正的快乐”。桑塔耶纳也说:“美是在快感的客观化中形成的,美是客观化了的快感。”这就把美完全看成是一种“主观的特性”。“美在无意识的欲望”派以弗洛伊德为代表,他认为美的本质和起源都在于无意识欲望,特别是性的欲望,是人的欲望在审美中得到满足的反应,没有这种欲望的满足,也就没有美。总之,“主观心意说”使美的本质的探讨深入到了人的主观精神世界,看到了美与人的主观世界的联系,这有合理性的一面;但是,这一求解路径会导致两种结果,一是容易混淆美和美感的区别,二是把美看成是见仁见智的东西,完全否认了衡量美的客观标准。6、如何看待弗洛伊德的“无意识说”?答:“无意识”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说的核心,也是他美学思想的核心。他认为美的本质和根源就是人的无意识欲望,特别是性的欲望。人的美感也就是欲望在想象中所得到的满足感。艺术作品之所以美,是因为它们是性的象征。表现了人们无意识中的性本能的冲动,从而补偿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性的满足。我们认为弗洛伊德的这一理论揭开了无意识这个领域的面纱,深入到人类心理结构的最深处,这是他的功绩。但是他片面地夸大了无意识,特别是性本能的作用,却不能不说是他的局限。1)他用性欲和本能冲动来解释美和一切艺术作品,不完全符合事实。不要说许多作品根本与性无关,就是像《俄狄浦斯王》这样的悲剧,也不能完全归结为“恋母情结”。2)抬高了无意识的地位。人是具有自觉意识的,人的很多活动包括艺术创造活动,虽然也有一定无意识的参与,但从根本上说却是有意识的。他把艺术和美以及一切创造活动都Z于无意,是片面的。3)他虽然也说要发展人的理性生活,但他如此宣扬性本能冲动,这在客观上会给生活带来性自由的恶果。7、如何理解从审美实践活动求解美?答:这是马克思主义对美的求解方式。马克思主义认为,美不是主观随心所欲的东西,它是客观的,但是这个客观也不是与人无关的纯粹的物,而是与人的劳动实践分不开的,是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所理解的客观。1)这个“客观”是由人的感性实践活动所创造和形成起来的“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这样,探讨美的本质的逻辑起点就不可能是别的,而只能是社会化了的人的审美实践活动,2)马克思主义还发现,人不仅在劳动中创造了经济价值,同时也创造了人的价值。正是由于人在劳动中能够创造性地把人的本质力量转移到客观世界中去,使客观世界成为人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创造的对象,从而使对象有了美。3)马克思还发现人不仅是自然的人和个性的人,而且还是社会化了的人,是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这种社会化了的人,不是分裂的人、片面的人,而是全面的人、完整的人,它包含以下五个要点:a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b感性和理性的统一;c个性和社会规范的统一;d符合人类本能欲望的需要;e适合社会价值规范的要求。美离不开这种社会化的、全面发展的人,马克思主义的美学理想就是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总之,社会化了的人类审美实践活动,是马克思主义美论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逻辑起点,正是在这个基点上,马克思对美的本质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关于“劳动创造了美”、“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等命题的论述。8、简析“美是完满说”。答:“美是完满说”在历史上不少美学家都有过类似的主张,但内容差异却很大。柏拉图认为“美本身”是一种最完满的美,但这是理念的完满。新柏拉图主义者普罗提诺和17世纪德国理性主义者莱布尼兹主张美是完满,但这种完满却来自于神和上帝。鲍姆嘉登认为“完善就是美”,他指的却是“感性认识的完善”。康德看上去似乎是反对完满说的,其实他反对的只是美与概念的联系,他自己所说的“神美规范”实际上是完满的另一种说法而已。歌德也非常 强调完满,他所指的完满是自然发展的完满,特征和性格的完满。任何事物,符合了自然的目的,健康地发展,这时就是美的。前面几位美学家所指的完满,都是要求美的形象必须符合预定的要领和目的,所以是唯心主义的,歌德主张的却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完满,这是唯物主义的。9、简评“美在愉快说”。答:此说是有一定道理的。1)美总是与愉快联系在一起的,从古至今都是如此。2)由于愉快是一种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感受和体验,于是有人就着重于探讨内心的反应和人的美感体验,这样就有利于补救把美视为纯粹物质属性所带来的局限性。3)从欣赏角度来说,审美的快感是无处不在的,甚至欣赏悲剧时,人们也会一面流泪,一面获得审美的满足。此说也有不少弊端。1)美可以是愉快的,但愉快却不一定美,如某种生理快感。2)主张美是愉快的人,常常要花很大的精力来说明美感不等于快感。3)把美感看成是愉快,容易把美学研究引到庸俗化的道路上去,把对美的追求当成庸俗享乐的追求。我们说美虽然使人愉快,但仅仅是愉快还是不能说明美。我们应当追问:为什么美能给我们带来愉快?什么样的愉快才是美的?510、如何看待“移情说”?答:“移情说”是现代西方美学中代表性的美论之一,它是要把我们人的主观的感情移到外物中去,使外物生命化,具有人的情感,因而使人感到美。这种美论强调感情的外射。经过这一外射,物中有我,我中有物,达到物我同一,从而在物我之间产生强烈共鸣。此类移情现象,在生活中、自然中、艺术中是大量存在的。这一理论抓住了移情现象,强调情感,有其正确的一面,但也有片面性:1)过分强调情感,因审美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部展现,移情论者只抓住情感,而抹煞其他,如认识力量、意志力量等。2)人的本质的力量的对象化是在劳动实践过程中,通过主客体的统一、想象力与理解力的统一、理智与感情的统一、知与行的统一,然后得到实现。移情论者抹煞了实践活动,把人在实践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动态关系简化为静态的观赏关系,这是不对的。3)只强调了情而忽视了物,忽视了对象一定的性质和形式结构,这也不对,为何垃圾不能产生美感,显然与对象的物质有关。4)感情有高尚与卑贱、美与丑、时代、阶级之分,并非一切感情都可移向外物,化为美的形象。移情论者忽视了对感情的具体分析,忽视了美与真、善的关系。11、如何看待“距离说”?答:此说强调人在审美时要在我与物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以审美的态度来观赏外物,美也就在距离中产生。“距离说”由英国学者爱德华?布洛于1912年在《心理距离》一书中提出。他以海雾为例,认为人在海上航行时,看到乳白色的海雾迷迷茫茫,影影绰绰,就觉得很美,但若想到海雾会影响航程,甚至出现海难事故,于是美就消失了。因此,他主张人在欣赏时,必须在心理上与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既不能太近,又不能让距离消失,要若即若离,适可而止才行。美在距离的说法,从欣赏和创作的实践来看,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因为美虽然离不开真,但毕竟不是真,艺术虽然离不开生活,也毕竟不是生活,但“距离说”的根本错误就在于没有从美本身的形成和性质来探求美,而是把美的产生归结为距离,似乎美不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而纯粹是一种欣赏者的态度。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在现实生活中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这就不是要我们和生活保持距离,而是相反地要深入到生活中去,把我们的聪明、智慧和才能在改造现实的过程中显示出来。愈深入生活愈是能按照我们的目的和愿望来改造现实,把现实塑造成我们所希望的形象,这时就愈美。可见“距离说”只看到欣赏和创造过程中的某些表面现象,它并没有抓住美的本质。12、简评“时间距离说”。答:此说由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一书中提出。他认为在文艺欣赏中必须与作品保持一定的“时间距离”,否则,由于时间太近,利害的联系太密切,就很难对作品做出正确的审美评价。如果阅读隔代作品,由于时间的拉开,这样一方面就能不断消除遮蔽13、简述我国美学家对美的本质的几种观点?答: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美学界对美的本质问题展开过几次大讨论,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观点:1)美是主观说。以吕荧、高尔太为代表。吕荧认为,“美是物在人的主观中的反映,是一种观念”。高尔太说:“美只要人感到它,它就存在,不被人感受到,它就不存在。”他们都认为,美是主观感受的产物,事物的美与丑,都是由人决定的。这种观点受到较多人的批评,认为他们否认了美的客观性,颠倒了美与美感的关系。2)美是客观说。以蔡仪为代表。认为美是不依赖于欣赏者的一种客观存在,“美的东西就是典型的东西…美的本质就是事物的典型性”。美感只能反映美,而不能影响美。至于社会事物的美,“未必是不依赖于社会关系而存在,也未必是超时代、民族、阶级的”自然美,与社会无关,人类社会出现以前也就有了,只是没有人欣赏罢了。不少人肯定了客观论者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原则,但也对他们所认为的美不受社会制约的观点提出批评。3)美是主客观统一说。这是解放后朱光潜所坚持的观点。他认为“美是客观方面某些事物、性质和形状适合主观方面的意识形态,可以交融在一起而成为一个完整形象的那种物质”。这种“既有客观性,也有主观性;既有自然性,也有社会性”的“物的形象”就是艺术形象。美是艺术的特性,因此,自然美也“是一种雏形的起始阶段的艺术美”。正因为他用艺术来解释美,那么艺术是一种意识形态,美也是一种意识形态,“美不是第一性的,而是第二性的”。有人批评他否认生活中的美,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也有人批评他不该把自然美等同于艺术美。4)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说。以李泽厚为代表。他一方面认为美是客观的,它可以离开欣赏者的主观意识而存在,另一方面又认为美是社会的,它离不开人类社会,是客观的社会生活的属性,因此,他所说的客观性,是指物的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社会性。他说的社会性,是指客观地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属性。由于社会生活本身是社会的、客观的,所以作为社会生活属性的美,既是客观的,又是社会的,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正因为美离不开人类社会,所以他认为人类社会出现前自然界没有美,正因为美是客观的,任何个人面对 6着美也不能任意改变它、否定它。自然之所以美,关键在于“自然的人化”,李泽厚的观点,得到美学界较多人的支持,却也遭到其他学派的批评。14、美学界何以会出现否定美的可定义性的观点?答:在美学史上,一直存在着一种否定美的普遍性或绝对性的相对主义学说,如我国先秦时代的老庄,古希腊时代的智者派等。文艺复兴后,在西方美学界出现了一股否定美的可认识性和可定义性思潮,如文艺复兴时期的大画家丢勒、18世纪的A?阿里生和托马斯。理德等,他们都认为对美下定义是不可能的。在现当代的西方美学界,何以会出现这种反对给美下定义的倾向呢?原因有二:1)现代西方在美和艺术的观念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艺术出现了越来越明显的反传统倾向,如盥洗器具、尿斗、破布都可成为艺术展品,这种艺术的怪异化,使原先对美和艺术的观念出现了极大的反差。2)现代艺术和美学理论的国际性以及不同文化区域和族群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对话,也促使 人们放弃原先那种给美和艺术下单一性定义的做法。15、为什么说美是可以下定义的?答:我们认为,美是可以认识的,也是可以下定义的。1)从需要上来看。美的问题不仅是学理技术上的分析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到整个人类情感和人生价值的问题,既需要语义化的阐述和结构性的分析,更需要作哲学性的思悟和领会,惟有如此,才能让美这盏人类的心灵之灯永放异彩。尤其在今天这个高度技术化和市场化的社会,我们要努力维护人性的高贵,而美正是人性高贵一面的表现,因此,对美的可定义性既不应否定,也无法回避。2)从可能上来看。对末知世界的探索,对复杂事物的认识,是人类心灵的客观需要和人的精神活动本质,千百年来,人类正是凭着对人生真理的憧憬和对自身精神世界的不懈追求,不断走向自我创造、自我实现和自我解放,因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美的本质问题是可以探讨的。16、为什么说美的观念是一个开放性系统?答:1)社会生活中的美,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变化而变化,自然界的美,也会随着自然条件及其与人的关系的变化而不断地变化。即使是同一个审美对象,也将会随着与人的审美关系的不同而着上了人的品格,从而不断地改变自身的性质与样式,不断以新的面貌呈现在我们的面前。2)在具体的审美活动中,人们总是把自己的人格力量、道德精神或心灵投射到审美对象中去,使审美对象贯着人的品质,着上人的气息,从而使对象成为有生命感的东西。这样,美就不像以往某些人所理解的那样,它是某种物质的属性,或是人的某种主观精神的属性。3)美的形成需要多方面的条件。A必须有客观事物本身的某些品质和条件。B每个人的品质、修养和水平的不同,才形成了个人不同的美。4)美不是一种单一的现象,而是在人与现实之间发生审美关系的过程中,在人品与物品相互感触、交往的过程中,所形成起来的某种具有客观社会性和历史性的价值,是人的自我创造,也是人的自我实现。5)因此,美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它的核心内涵就是:美不仅由多方面的原因和契机所形成,而且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交作用下,处于永恒的变化和创造的过程之中。因此,在探讨美的本质时,我们应当把美看成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充分考虑到美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从多种层次来探险究美的形成和创造。17、何谓“人生相”与“创造相”?答:人生相与创造相的共同点:都是人思考美的问题的立足点或方位。人生相是思考美的问题的第一相,是人思考美的问题的人生立足点,是指人从人生的相位出发提示美与人生之间的本质关系。人生相有三个要点:1)人生的意识;2)人生的反思与反悔;3)人生的价值。创造相是思考美的问题的第二相,是人思考美的问题的创造性立足点,是指从人生境遇出发,寻求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面展开。创造作为人生的真理性事件,本身蕴含着对传统的顺应,又蕴含着对传统和现实人生的否定和批判,从而使人生在价值关系上与现实和传统保持内在的张力,使人生价值和意义的实现处于不断的创造之中。让美的问题始终穿行在人生相和创造相之间,恰恰是让人生和美的问题的求解走向未来的一种象征。18、如何理解在人生相和创造相之间解决美的问题的巨大合理性?答:1)在人类的精神发生史上,艺术、美与与人生之间有着某种永久性的精神纽带。立足于人生的相位来揭示美与人生之间的本质关联,无疑是一个有效的理论视角,而这种理论视角首先就深埋于某种审美人生观之中。“人生”应该是思考美的问题的第一相。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到,既然美是一个动态的开放性系统,那么,我们自然还应探寻“美”在人生的各种条件和情境下得以形成的作用力。由于宇宙人生处在不断的创造之中,美也处在不断的创造之中,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把美得以形成的作用力归结为“创造”。在求解美的问题时,除了驻守于为根本的“人生相”外,还应深入到它的第二相,即“创造相”。2)由于人对现实的的审美关系是美学研究的出发点,而审美关系的特点则在于人是作为一个整体、通过感觉器官来和现实建立关系,现时又是自由的、事情的关系,这样,人的本质力量在审美关系中全面展开的程度,在很大的意义上受制于人的生存状况和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处于审美关系中的美的创造是否充满生机,是否能真正发挥、提高和丰富人的本质力量,人生的境况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规定性力量。3)美的问题上以 7人生为本,并融入创造论的做法,是有其巨大的理论合理性的。在现代人文社会科学中,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创造本质,几乎已成人们的共识。4)创造作为人生的真理性的事件,它本身既蕴含着对传统的顺应,又蕴含着对传统和现实人生的否定的批判,人生价值和意义的实现于不断的创造之中,于是,人生和美才不会流于供于作理性把玩的“对象性”东西,因为人生和美本身就是有待于创造的东西。19、简述审美人生观的基本内容。答:所谓审美人生观,可有三方面内容:1)人生的意识。具有自觉意识,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之一。人不只是生存着,生活着,而且还创造着,欣赏着,不仅有适应环境的快感,而且还有欣赏周围世界的美感。一句话,人的生活应当是一种有意识的自由的美的生活,也是处处与美结伴的生活。2)人生的反思与反悔。人在立足于自己的生存和生活的同时还应该以艺术家的精神气度对人生有所反思和反悔,从而达到对生活的超越,创造出更为理想的、带有普遍性的生活,也就是有意味的生活,美的生活。3)人生的价值。思考人生问题,要有明确的价值观念,这是因为美是人生最高价值之一,最理想的人生,应当是最美的人生。人们只有诚实地为人类的幸福去工作,才能在现实的人生中提升的本质力量,才能真正创造和欣赏现实人生中的美。总之,所谓审美人生观,就是有意识地去思考、追求、创造美的人生,并以此视为实现人生的最高价值之一。20、人的本质属性包括哪些方面?答:1)人本身不仅是自然的产物,而且他本身就是一种自然。因此,在人的本质属性中含有自然的属性,也就是物质性和动物性。2)人之所以为人,主要还不在于他有自然的物质性和动物性,而在于他是一种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人不仅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不仅是动物的,还是社会的。这样,精神性和社会性就成了人的本质属性。惟其如此,人的自然性和动物性,只要是属于人的,也就具有了精神性和社会性的品质。3)无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还是物质性和精神性,它们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地存在于一定的历史条件之中。因此,历史性和历史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又一重要特性。人的本质属性的系统化预设,就表现为自然―精神、个体―社会、历史―文化这样三个主要逻辑层面或逻辑要素之间的整合。而这三个逻辑层面的系统整合,就在总体上显现出人的本质属性。正因如此,作为审美关系主体的人才不是单一的、固定不变的自然存在物,而是具有多层面的结构、发生多方面变化的动态系统。21、为什么在美的本质界定上呈现出集合化的特征?(关于美的本质四个命题的内在关系) 答:由于我们把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作为美学研究的出发点,而审美关系则是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发生了美学上的关系,这样,在美的本质界定上,我们自然就着眼于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两个方面及其内在关系。“人是?世界的美?”和“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两个命题,主要侧重于从审美主体方面来立论;“美是自由的形象”的命题则侧重于从审美客体方面来立论;“美在创造中”的命题则侧重于从美的创造过程来把握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内在关系。因此,我们不是以某种单一性的论断来界定美的本质,而是以几个有着内在逻辑联系的子命题所组成的命题集或命题群来涵盖美的本质,从而在美的本质界定上呈现出集合化的特征。第三章美感论1、简述美感与美的关系。答:1)美感的产生,必须以具有一定审美属性的美的对象的存在为前提,美感是对美的反映,是人的主观对美的一种感受、体验、对照、欣赏和评价。美是客观的,美感却是主观的。没有美,美感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或者说,当你面临美的对象,你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那也不能产生美感。从这个角度来说,美感又是主客观统一的产物。由于时代、民族、阶级以及个人的个性和文化素养等的不同,面对同一个对象,各人对美的感受也往往不尽相同。2)美是人创造的。美的不断创造和变迁,既有对象的客观原因,也有主体的主观原因。美感就是创造美的主观因素之一。一个没有美感能力的人,他也就不能创造美。一个时代的美,总是与该时代的人的美感能力连在一起的。2、简述动物与人在生存欲望与生殖欲望上的区别。答:生存欲望与生殖欲望是人类从动物那里继承下来的最基本的本能欲望;但是,由于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使得人类的这种欲望与动物有了很大的区别,人的美感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由动物的快感进化而来的。1)就生存欲望来说,人与动物都有一个生存问题,动物只能消极被动地来适应环境,并从中获得快感。人的生存却是有意识的。他不仅同动物一样,有适应环境的选择,而且还能通过工具的制造和使用,有意识地来改造环境,积极主动地使环境来适应自己的需要,因此,人不仅与动物一样具有适应环境的快感,而且还有欣赏周围环境的美感。2)就生殖欲望来说,动物与人都会通过“性的选择”来实现这一欲望。动物的性选择完全是无意识的、本能的,没有任何其他意蕴。人也有动物性的本能,也有“性的选择”, 但这在人那里不仅有性爱,而且有情爱,不仅有性的追求和满足,而且有美的追求和愉悦。人的性行为已超越了生理的范围,而与人的心灵、地位、身份、情感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因此,人类的美感,来源于动物性的本能,却超越了动物性的本能。它是人在开始制造工具,从自然中分化出来以后,对自己的生存和生殖活动所采取的观赏的态度。正是由于这种观赏性的态度,使得美感超越了物质的生理需要,而成为一种社会性的心 8理和精神的需要。3、简述美感与社会实践的关系。答:人的美感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都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1)美感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的,首先是在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中产生的。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使人分清了人与自然、主观与客观,从而产生出反映客观世界,欣赏客观世界的主观心理活动,如果他们觉得这个对象好用,这就是实用感,如果进而能在对象中发现自己、观照自己,并产生精神上的愉悦,就是美感。没有社会实践活动,那就既没有人,也没有人的美感。2)审美实践活动不同于一般的实践活动。一般实践活动既不是改变对象的外形,也不是为了实用,只是欣赏它由多种形式所组成的形象。美感所得到的仅仅是种精神上的满足。3)随着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扩大和发展,人类的美感活动也随之不断的扩大和发展,如当原始人的生活从狩猎发展到农业,他们的装饰也从动物装饰发展到植物装饰。在社会实践的推动下,我们所处的社会在不断发展,同样,人的美感也在不断发展,不断地从粗到细,从少到多,从地面发展到地层、海洋和太空。与此同时,人类美感活动的发展也促进人类实践活动向更高级更自由的境界发展。4、什么是“内在感官”?答:“内在感官”是与“外在感官”相对而言的,有人称为“第六感官”。很多人都把审美感官归结为视觉感官和听觉感官。可是,历史上也有人对此提出过异议,如古罗马的普罗提诺就认为,对于“最高的美”,却还必须用心灵去感受,仅仅凭耳目是不足以感受这种美的。到了18世纪,英国美学家夏夫兹博里在1711年出版的〈论特征〉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内在感官”的论断。他把视、听等感官称为“外在感官”,这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审美却是人所独有的一种心理活动,只有凭借视听器官之上的属于心灵和理性的感受器官,即人的“内在感官”或“第六感官”,才能深入地去感受、品赏乐曲所蕴含的内在意蕴。后来,他的学生哈奇生又发展了他的论断,认为“内在感官”“可以接受复杂的观念,所伴随的快感也较强大。”此外,他还把这种感官归结为人的天性。5、简述美感的主导意向。答:美感作为一种感觉,它当然具有一般感觉的共同特点,这就是:1)美感是客观的美的刺激和主观对于美的反应这两方面构成的。它离不开对象以审美特征对感官所进行的刺激。2)美感也离不开刺激感官的光、色、形、声、味、气息等这样一些永远在变化的形式因素,它必须从一定的形式感知入手;但是,美感作为一种特殊的感觉,它又有着不同于一般感觉的特点,这就是美感总是体现了人在审美活动中的主导意向。它是人们根据自己的自由意志的需要,自由地选取来自感觉世界的信息的。比如,“花是红的”和“花是美的”这两个句子,从语法结构角度来说,它们都是判断句,从句子的内涵来说,前者是认知判断,后者却是审美判断。从认知角度说,只要不是色盲,任何人都会觉得这花是红的。因为真理只有一个,认知判断的特点就是强调客观真实。从审美角度说,那就不一定了,因为审美判断的特点就是强调主观感受。你说“花是美的”,我却说“不见得”,而对一朵花,你说“她在丛中笑”,他却说“感时花溅泪”,这就是美感中的主导意向。由于生活中每个人的个人经历、文化、个性等的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并按照自己的审美趣味来从事审美活动。对于这种审美趣味,我们不但要承认它,而且还要创作出各种各样的美来满足各种审美趣味的需要。6、简述形式因素在美感中所起的中介作用。答:一个人之所以被美所打动,归根到底是内容起了作用。但是,从美感的过程来说,审美主体并不是很快就会接触内容的,他总是要通过光、色、声等形式因素所构成的感觉世界,作为中介,进而引发他的心理活动。刘勰说:“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说明欣赏文章的人,是先从形式入手然后进入内容的。我们虽然反对把美仅仅归结为形式,但是,我们却也要非常强调形式的重要。完美的形式是欣赏者进入到美的境界的中介和桥梁,没有完美的形式,美也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前提,如果不让欣赏者从形式上获得快适,也就不可能进一步获得精神上的愉悦。7、从生理机制看美感与动物性感觉的区别。答:1)人在感觉能力上并不一定超过动物。但人的感觉具有动物所没有的社会性特征。所谓“人为万物之灵”的说法,不是指人的感官的自然功能超过动物,而在于人的感觉能力具有社会性的精神品格。动物的感觉器官,只能产生满足生理本能的快感;而人的感觉器官则除了生理本能的快感外,还能产生精神性的美感。2)动物的感觉是一次性的,缺乏积累性,不能逐步完善;而人的感觉可以通过教育和遗传,具有代与代之间的连续性和积累性,因而能逐步完善。人的审美感觉的能力,不仅在生理结构上和动物不同,而且在有积累性和连续性上,在通过种族的遗传不断得到发展上,也和动物不同,正是这种不同,才使人感觉和动物的感觉之间的差距愈来愈大。3)再谈快感和美感的区别。快感是动物性的,是客观环境适应了动物的需要所造成的一种生理上的快适感,快感具有明显的实用功利性,这也是人与动物所共同具有的。美感不只是一种生理活动,更是一种社会活动,它是心理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享受,具有一定的理性内容。美感离不开快感,任何引起生理上反感的东西,就不可能引起人的美感,快感是美感的重量基础,又是快感在心理上的升华,它是人所独有的一种高尚的、文明的行为。98、谈谈感受在美感活动中的作用。答:1)美感是一个过程,感受则是美感的起点。在审美活动中,只有当审美主体有了良好的起点,才能进一步获得情感上的激动和意蕴上的领悟。如果这个起点不好,那么,美感的进程也就中断了。可见,感受对美感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2)审美感受的重要特征就在于有新鲜感。人的心理都有求新、求异的特点。一个美的对象总是能给人以新鲜感,即使是面对同一个对象,常常会因时间的不同、心情的差异,从而会不断地有新的发现,使人获得新鲜的感受。只因有了这种新鲜感,才能使人感到亲切、陶醉。3)审美的感受也应该是一种真实的感受、深切的感受,而不是虚假的、表面的感受。我国古代画论强调“外师造化”,就是强调要直接感受自然,使自己心中有了自然,自然中有了自己,只有这样的感受才能亲切、动人。4)文艺创作离不开感受,艺术家只有在生活中获得真切的新鲜的感受,才能使形象获得活的生命。审美欣赏也离不开感受,欣赏者如果不用自己的身心深入美的境界进行直接的体验和感受,引起感情的荡漾,使之有所发现,有所领悟,也就不能获得审美的乐趣。9、简述直觉及其特点。答:直觉是从形象的角度,在主体与对象直接发生关系中所获得的感受,它不涉及事物之间的关系和概念,只是专注于事物本身外在的形象。比如面对一朵花,他不关心花的生长规律和经济价值,而只是注意花的色彩、幽香以及婀娜多姿的艳丽形态。美感的直觉有以下四个特点:1)感觉的直接性。我们面对美的事物,感觉它们的时候,常常是开门见山,一见钟情的。钟嵘《诗品序》中说“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这是说文学作品的语言要直截了当,才能诚挚感人。2)感觉的突然性。当心与物突然相遇的时候,如同在灯火阑珊处猝然见到了梦中的恋人一样,让人心潮荡漾。3)感觉的专注性。在直觉中我们常常凝神观照,目不旁涉,全身心地扑到了审美对象上。4)感觉的透明性。直觉所面对的,虽然是局部的、个别的、具体的感性对象,但人的感觉却可在直观的感性形式中对对象进行整体的领悟与把握,从而把感性的经验与超感性的经验统一于一瞬,使我们恍然大悟,通体透明。直觉并不神秘,也不是可遇而不可求。直觉的获得虽得于瞬间,其实却是与平时的体验和修养的积累息息相关。10、什么是知觉和表象?答:美感开始于感受与直觉,进而又在知觉和表象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知觉在直觉的基础上产生,把分散的、个别的印象加以区分和概括,获得的是客观事物的综合的、整体的印象。直觉所注意的只是形象,知觉则有了概念的参与,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是概念在感性形象中的活动。但由于知觉始终离不开感性形象,所以它又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认识。当感性的形象从客观的物质存在转向内心的形象的时候,这就是表象。表象是客观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的映现,是物象向心象的转化。例如,面对一棵古松,直觉只是感受到古松的形象,专注在古松的颜色、形状等感性因素。知觉则一方面能有意识地区分古松与其他树种的不同,另一方面又能把古松的各种感性属性、特征等统一起来,使我们不仅感受到、而且意识到这是一棵古松。可是,当我们离开了古松,在头脑中仍然浮现出古松的形象,这就是表象。这种表象又可以侧重于对古松客观状貌的关注,也可以侧重于对主观情感的抒发,这个表象实际上也称为意象,它往往出现于审美的领域。知觉表象是从现实生活通向审美世界的桥梁,由于此,才能把冷冰冰的现实世界转化成充满情感的人的世界。11、知觉和表象怎样实现对客观世界的转化的?答:1)完形作用。完形心理学认为,人们在感受对象时,要通过知觉对客观外物的“形”起到“组织”和“建构”作用。这种组织和建构作用,既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形”的模写,也不是个别的感知的逐渐增加,然后相加或拼凑成整体。这种完形作用是指人在知觉的瞬间,就把握客观事物完整的形象。2)选择作用。知觉本身不是被动地反映客观世界,而是主动地选择客观世界。人的知觉是随着对客观世界不同方面的选择,而构成不同的表象的。3)意向作用。在审美活动中,选择是有一定的意向的。这一意向,虽然与个人先天的气质有关,但更为重要的是,它常常决定于个人的生活经验与爱憎的情感,乃至特定时刻的心情。4)总之,知觉和表象是从现实生活通向审美世界的桥梁。它们把冷冰冰的现实世界转化成了充满情感的人的世界。12、简述想象及其特征。答:想象是人在外界对象和事物的刺激下,在头脑中对原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一种心理活动过程。1)想象必须以记忆表象为基础,如果头脑中只是一片空白,原先没有任何有关记忆表象的储存,想象也就没有基础。2)想象而是结合当下的现实,对记忆表象的加工、改造、增添、组合,其结果是在头脑中浮现出一个新的形象,因此,凡想象都有一定的创造性。3)想象可以使人的精神世界自由驰骋翱翔,而且还可以冲破时空的限制,给审美带来无穷的乐趣。产生美感的生动性、丰富性、创造性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想象。没有想象也就没有审美。科学和审美都要想象,但却有明显区别。1)审美想象旨在精神上的满足,科学想象则要服从功利的需要。审美想象主要遵循情感逻辑,科学想象却要遵循科学规律。2)情感可作为科学想象的动力,在审美中,想象还可把情感灌注到对象中去,使之成为有生命的形象。1013、简述联想及其种类。答:联想是指欣赏者由眼前的人、事、景的触发,进而唤起昔日的相关记忆,使得相同、相关、类似的情景相互交融,形成一个由此及彼、生生不已的审美意象。联想是想象的一种基本形式,它与想象一样,必须有外界事物的刺激和记忆表象作基础,也具有的一定的创造性。此外,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原有记忆表象基础上,沿着相同、相关、类似的原则,一环又一环地联想出去,甚至可以使最后形成的意象与原先的记忆表象完全面目全非。联想的种类:1)接近联想。主要指两件事物之间,在时间或空间上相当接近,人们习惯把两者联系起来。从而一感受到甲便自然联想到乙,并引起相应的情绪反应。2)相似联想。主要指两件事物之间,在性质或状貌上有某种类似,使人们由此物想到彼物,从而形成新意象。创作中的比喻、象征皆属此类3)对比联想。主要指两件事物具有某种截然相反的性质或状貌,因而由此物想到某相反的事物,从而产生新的意象,由于对比的作用,可使人更加鲜明、深刻地去感受生活,认识生活。14、想象与情感的关系怎样?答:想象与情感是审美活动中的两大非常重要的因素,它们之间的关系也非常密切。1)情感通过想象移入到对象之中。人都有情感,当人的某种情感在现实世界中得不到满足时,于是便借助想象力,通过虚拟的手段使情感在幻想世界中得到满足,所谓借景抒情就是这个意思。2)随着情感的变化,通过想象使形象得到改变或夸大。为了适应情感的需要,我们在审美欣赏的时候,常常把普通事物的形象加以改变或夸大。3)情感使幻想具有真意。幻想是想象的特殊形式。幻想有两种:一是设身处地、以假当真。这种幻想虽然是不真实的,但情感的体验却是真的。二是情之所至,化无为有。于事则无,于情则有。深情所至,便能梦幻成真,于事理可能是不恰当的,但在审美活动中,尤其是在爱情和艺术活动中却常常是必不可少的。15、什么是通感?为什么会产生通感?答:所谓通感,是指人在感受事物时,各种感官之间借助想象力的作用所出现的相互沟通、相互挪移现象,致使一种感官的变化,引起另一种感官的变化。产生通感的原因有:1)由于感官的整体作用。一旦人对现实生活发生审美关系时,差不多人的所有感官都会被调动起来。2)由于感官的借助作用。为了更好地欣赏美,一种感官不够用,往往会借助其他感官的帮助和补充。3)美感有时还借助于调动联想或想象的心理活动,由一种感觉器官过渡或扩大到另一种感觉器官。这在欣赏音乐中特别明显。4)在审美欣赏中,各种感官的交互作用,常常可以产生一种特殊的审美效果。当然,在审美欣赏时,各种感官又有各自的特征,通感正是建立在这种差异之上的。16、简述美感中的理解特征。答:美感活动中是有理解的。因为审美不是无意识的,而是一种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精神活动,审美中总会有自觉或不自觉的理解因素。当然审美理解不像学习科学和哲学那样具有明确的意识和抽象的苦思,有其自身特点:1)不由自主自然而然产生的。2)无痕有味,难以言传。3)与感情紧密交融在一起。这是一种意象思维活动。4)在审美理解中,既有对抽象的处理,又作具体的呈现,这种理解是抽象和具象的统一。17、审美欣赏的特点何以会不易把握?答:审美活动是现实生活中十分普遍而又十分普通的事情,生活中的人都会有这方面的经历和感受,可是,审美活动的心理特征,却又偏偏使人很不容易把握,原因何在呢?1)它是隐而不显的。尽管每个人都会觉得这个对象很美,可是对这个美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2)它轻微飘忽,变化多端,具有任意性和模糊性。刚才明明使人觉得很亲切、很美,可是转眼之间,又会给人另一种感受,真令人有“可望而不可即”之叹。3)它的差异性特别大。明明是同一个对象,可是由于各人生活经历、文化素养和个性气质的不同,各人的感受也会很不一样。18、一般品味与审美鉴赏的异同。答:1)品味主要是一种官能上的享受,只要官能受到刺激,它在感觉上就会引起一定的定向反应,而审美欣赏不同。它不仅是一种官能上的反应,更重要的,它是一种精神上心理上的情绪反应。情绪反应没有定向性,它要受人的主观情绪影响。2)味是物理上的事实,虽然有时也难以表达,但通过长期的实践,或者通过物理化学的分析,总可以总结出一套经验来。故而,对于品味来说,不管多么微妙,总有一套经验可以遵循和传授。而审美欣赏却没有一些固定的一成不变的物理规律。3)审美欣赏和品味,都具有主观的差异性。但是,品味上的差异是物质性的,以感官的刺激为前提,不仅有限,而且固定。审美欣赏的差异是精神性的,它是个人本质力量的显现。19、审美欣赏有否规律性?答:有人否认审美欣赏的规律性,这种看法是不对的。1)审美欣赏看似扑朔迷离,但是,它既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心理现象,是主客体之间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交互作用所产生的,那么,它也就必然有其规律可循。2)这种规律性不是科学上的抽象规律,而是以人类社会或某一社会集团所共同具备的心理特征的面貌出现。这种特征是具体可感的,也是富有个性色彩的,既具有个性差异性,又具有社会共同性,这种异中有同,同中有异的心理特征,构成了审美欣赏的特殊规律性,人们可以通过艺术创作和欣赏的实践经验,去加以概括和探究。3)审美欣赏活动确实是一种很复杂的 11心理现象,具有许多侧面和层次,我们要切忌简单化,一定要从心理的表层到心理的深层进行细致的探究。20、简述审美欣赏活动的表层心理特征。答:审美欣赏活动的表层属于表现形式,是审美主体直接面对审美对象时,所产生的一些特殊的心理活动,具体有以下几点:1)形象的直觉性。审美欣赏直接与形象打交道,也直接被形象所征服。欣赏者总是把自己的身心沉浸在具体的形象之中,从形象的状貌、神态、情趣中获得满足,而很少考虑对象的科学意义和经济价值,也不去顾及作者的身份和创作动机。2)注意的集中性。审美欣赏中,主体的注意力往往是高度集中,全神贯注,非常投入,当然在日常生活或科学研究中,注意力也必须相当集中,但它与审美欣赏却有很大的不同。3)感受的完整性。这种完整性是指形象的有机整体性。欣赏中,只有把各个部分融入到整体之中,才能感受到它的美。4)想象的生动性。审美活动离不开想象,自然物,由于想象的参与,便忽然获得了灵性,放出了光辉,从没有生命的自然物质,变成了有情有意的形象。艺术欣赏也是如此,没有生动丰富的想象就没有创造,也就没有审美欣赏的乐趣。第四章审美范畴论1、简述崇高的特征。答:1)在外形上,往往具有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2)在威力上,往往具有强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以及压倒一切的雄伟气势。3)在心理反应上,往往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人惊心动魄、心潮澎湃。4)在精神效应上,总是给人以强烈的鼓舞力量,引人赞叹,催人奋进。2、形体的大与崇高有什么关系?答:一般来说,崇高的对象往往具有比较大的感性形态,细小轻微的事物不能成为崇高,如高山比之于小丘,大江比之于小溪,人们总是把前者视为崇高。但这也不是绝对的,不能说凡是大的事物就一定是崇高了,因为崇高更为重要的条件还必须有非凡的力量、雄伟的气势才行,如果没有后者,仅仅凭着高和大还是不能称为崇高的。雷锋的身材并不高,但他却是崇高的。3、简述美学史上的崇高论。答:崇高的范畴主要是从西方引进的,中国古代相关的概念有“大”、“阳刚”以及类似崇高风格的“风骨”等。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提出 “崇高”这一范畴的是朗吉诺斯,他在《论崇高》中论及了这一美的范畴。博克最早把优美与崇高并立起来加以研究,认为崇高以痛感为基础,是痛感向快感的转变。康德进一步把崇高进行了分类,认为崇高分为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两种。黑格尔则认为崇高是理念压倒形式。4、简述罗马时代的朗吉诺斯的《论崇高》?答:1)正式提出崇高这一范畴,并加以较为系统的探讨的,一般认为是传为罗马时代的朗吉诺斯的《论崇高》2)他认为文学作品的崇高风格包括五个方面的内涵:即庄严伟大的思想、慷慨激昂的感情、辞格的藻饰、高雅的措辞和尊严的结构。而从根本上说,崇高的作品,来自伟大的心灵。3)他还进一步把崇高的范畴拓展到对人格的评价,这就远远超出了文学作品风格的范围,成了现代审美意义上的崇高的先声和萌芽。5、简答博克对崇高的认识。答:1)他明确使用“崇高”一词,并且把它和优美对立起来居为美学上两个基本范畴。2)他认为,人有两种情欲:自我保存的情欲和社交的情欲。其中自我保存的情欲起源于恐惧和痛苦。3)当庞然大物威临我们,我们的心灵为它们所震慑,所占有,使我们被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驱使着,这时,我们感觉是恐惧和痛苦。4)但是,如果我们和这些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些对象并不威胁到我们的安全,这时我们的感觉,就不是可怕,而是惊叹和赞赏。这种感觉就是崇高感。6、康德是如何论崇高的?答:1)美与崇高都能引起我们的快感,但崇高的对象,它的形式不仅无边,而且变化多端,不但我们的理解力把握不了,而且我们的想象力也把握不了,我们只能凭借超感官的理性,在心灵的想象中来把握。2)康德把崇高分为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数学的崇高主要指体积的大,这种体积的大,只能通过目测,从单纯的直观中把握对象的整体。对象在心灵中唤起无限大的观念,才是崇高。力学上的崇高,主要指威力。强大的自然威力使 我们的抗拒力量相形见绌,但是只要我们在安全之境,那么,它们的面目愈是狰狞可怕,就越对我们有吸引力。7、说明黑格尔对崇高的看法。答:1)黑格尔从他的绝对理念发展观出发,把崇高看成是绝对精神运动和历史进程的阶段,认为崇高是表现在作为“艺术前的艺术”的古代的象征型艺术中。2)崇高的象征艺术本质, 在于有限的感性形式容纳不了无限的理念内容,造成感性形象的变形和歪曲,从而在有限的形式中显示了理念的无限的力量,于是引起崇高感。8、优美的本质?答:优美是人类活动中目的和现实的一致,是真与善的统一,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它表现了人和自然的一种和谐关系, 12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最先发现、最常见到的客观世界的一种审美属性。作为美的典型表现形态,优美的本质在于人与世界的和谐共存,是人对这种和谐状态的情感肯定。9、优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和谐。1)优美是建立在人与客体世界的最终的和谐共存关系中。优美与崇高相反,它没有主客体斗争历程的痕迹,不是以一方压倒另一方而达到统一,而是现实与实践、真与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交融无间的相对统一;是一个已经实现统一的形象实体,以比较单纯直接的形态表现了现实对实践的肯定。2)就整体而言,优美对象是内外关系的和谐,是外观形式与美的内容的相互协调,以及个体形态与普遍内容完善有机的结合。3)优美的事物在感性形式方面多具有小巧、柔和、精致、轻盈、绚美、柔媚、安静、秀雅、圆润、舒缓、清新等品格。10、优美在自然、社会和艺术中的表现。答:1)自然境界中的优美,表现为自然景物以光、色、形、音等合规律的组合所呈现出的明暗、浓淡、大小、高低、刚柔在矛盾中的统一,以天然的完美和谐作用于主体的感官,使主体获得安静恬美的心理感受。2)人生的优美具体表现为社会性的人的个体合乎礼仪、道德规范的言行举止及其所反映的一致的思想观念和群体或社会稳定、平和的局面。3)艺术中的优美表现为作品中反映的自然景物、社会人生或营造的氛围以其合规律,合目的性使主体感受到其中的和谐统一。11、简述博克对优美形式特征的认识。答:18世纪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博克认为优美的品质有如下几种:1)比较小;2)光滑;3)各部分见出变化;4)这些部分不见棱角,彼此像熔成一片;5)身材娇弱,不是突出 反革命出威武有力的样子;6)颜色鲜明,但不强烈刺眼;7)如果有刺眼的颜色,也要配上其他颜色,使它在变化中得到冲淡。12、为什么说优美与崇高同属审美范畴?答:1)从心理反应方面看,虽然所引起的反应不同,但两者都能给人以审美的愉快。2)从对象的形态看崇高的对象与优美的对象都可看成是美的,都能让人心旷神怡。3)从人们的审美需要看,人们既需要优美的对象,也同样需要崇高的对象。4)从创作的角度看,优美的作品与崇高的作品都能让人赏心悦目。5)从艺术的效果看,优美的作品与崇高的作品都能寓教于乐,达到美的效果。6)从美的反面看,优美本身排除了丑,崇高本身也未包含丑。13、西方悲剧史上三大悲剧类型是什么?(或:西方悲剧性意识的历史演变)答:由于时代的不同,造成悲哀和痛苦的原因不同,因而悲剧性的性质和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在西方悲剧史上,大致经历过命运悲剧、性格悲剧和社会悲剧这三大类型的变迁。1)命运悲剧产生于古希腊时代,当时希腊的神州和悲剧,认为人生的悲哀和痛苦,都是由神所支配的是与生俱来的、先天的,人是无法逃避的,命运悲剧也就由此而来。如埃斯库罗斯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和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传统思想的话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