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举报黎平肇兴侗寨住宿寨村委

梧寨村介绍_贵州黔东南州黎平县敖市镇梧寨村资料简介
贵州黔东南州黎平县敖市镇梧寨村
地名:梧寨村隶属:行政代码:代码前6位:522631长途区号:0855
邮政编码:557300车牌号码:贵H行政级别:村 梧寨村相关网站:???????????????
  梧寨村座落在敖市镇政府的南部,距镇政府4公里,在黎、锦公路沿线,全村辖梧寨、詹家屯,天堂、铺子、新寨、老寨6个自然寨,7个村民组,283户,1289人,是侗、汉聚集的地方。耕地面积1016.55亩,其中熟地面积47.6亩。
  农业主产水稻、包谷、薯类、优质大米是梧寨村的一大特产,不管以前的常规稻和现在的杂交稻,生产出来的大米煮成饭后纯白清香,油质重,口感好。相传清朝时间,乾隆皇帝下江南,微服私访,与一个侍卫走到梧寨村的铺子,口干腹饥,坐在寨门口的石拱桥上,此时,正逢村中一少妇送饭给在田中犁田的丈夫,经过石拱桥,乾隆皇帝向少妇乞讨水喝,少妇把水和饭送人了乾隆皇帝吃后,又回到家中煮饭送给自己的丈夫,丈夫看到自己的女人把水和饭送给陌生人吃,非常生气,于是打骂自己的女人。少妇回到石拱桥上,乾隆问妇女,是不是你把饭给我俩吃,你的丈夫打你。少妇回答说:“我丈夫讲,远方的客人来到我地,你不留他们进家坐,怎么在外边吃饭呢”,乾隆皇帝听后非常感动,这里的人好客仁义,真是难得,于是他写了一张字条,盖上钰玺,交给村妇,说:“你拿这字条交给当地官府,今后你地免征皇粮税,并把铺子、新寨、老寨赐封为御田湾(玉田湾)。自从乾隆皇帝赐封以后,该地水稻年年丰收,米质光滑圆颗,白里透仁,他是我镇优质稻的生产基地。梧寨村的稻田均在田坝和山冲,他们有稻田养鱼的习惯,经济作物主要种植:油菜、大豆、辣椒等。水果有:梨、桃、李、柿、杨梅、板栗,还有野生猕猴桃和天堂寨上的老冲两百多亩的油奈果园。林木以杉、松为主,经济林有油茶林、桐油林、楠竹林、木姜林、五倍子林和青杠麻栗树,村寨边还有风景林、百年桂花树、枫树、松柏等。梧寨村的畜牧业发展很快,据2003年统计,全村饲养生猪耕牛户均5头。年末存栏数869头。
  一九三四年,中国工农民红军长征路经梧寨时,遭受地方土豪劣伸劫杀红军14人,经调查仅7人归骸,其姓名不祥,为纪念革命先烈,日,天堂人民公社全体贫下中农在玉田弯坳上立红军烈士纪念碑,并建有红军烈士纪念亭一座,1978年,共青团员梅承敏(新寨屯人)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英勇杀敌,不幸壮烈牺牲,天堂公社党委、革委、人武部也在此立梅承敏烈士纪念碑,以供后人儋仰,每年清明,敖市镇中、小学全体师生前往扫墓和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
梧寨村网友签到处↓ 元芳,你对梧寨村怎么看? ---说两句吧!
3楼 网友223.104.94.60于 7:57:55发表:梧寨村全景图片
2楼 网友111.85.228.64于 22:00:26发表:如果能更好的利用资源就好了
1楼 网友111.85.228.64于 21:57:40发表:还行吧
全国地名搜索
区划: ? ? ? ?
敖市镇行政区划: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贵州黔东南州黎平县洪州镇垒寨村
您当前的位置: & 欢迎光临
  垒寨村位于镇政府所在地西南20公里,原名救寨村,海拔530米,地处黔、湘、桂交界的三省坡南面,东邻三团村(垒寨),南与广西三江县林略村交界,西靠九江村,北抵平架村。辖1个自然寨,4个村民小组,2005年有207户、905人,侗族聚居,有石、陆、吴等姓氏。国土面积10.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86亩。森林覆盖率70%。1976年广西三江县与黎平县联合在垒寨村大塘坳修建大塘水库一座,大塘水库风光秀丽,有“天湖”之美称。  设村小学1所,2005年有教师3人,在校学生113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2001年完成农村电网改造。
名称:贵州黔东南州黎平县洪州镇垒寨村黎平坝寨“红军村”:环境卫生成美谈
&|&&|&&|&&|&&|&&|&&|&&|&&|&&|&&|&&|&
黎平坝寨“红军村”:环境卫生成美谈
&&&热&&&&&★★★
【字体: 】
黎平坝寨“红军村”:环境卫生成美谈
作者:&&&&文章来源:&&&&点击数:155&&&&更新时间:&&&&
&好厚的泥巴,终于清理干净哩。”
“在劳动中让妇女们学会用消防器材…”
“红军传统不能忘,爱民为民记心间。有了这个微信群,大家都看到了我们高场人民的团结和进步……”
近日,在一个名为“高场为村”的腾讯“为村”开放平台里,几个网友聊得特别火爆。
据介绍,由于前段时间一直下雨,黎平县坝寨乡高场村的花桥两头冲进很多淤泥,群众出行很不方便,也严重影响全村的整体环境卫生。于是,刘欢欢等几个高场村妇女自发组织义务清扫花桥淤泥,上寨寨长杨宗烈拉来抽水泵抽水清洗,大家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奋战,原本淤泥成堆的花桥焕然一新。
“前两天和村主任才在桥头谈到花桥下河边的步梯及花桥的保护之事,今天乡亲们打扫得干净整洁、清爽亮丽,相信不久,高场村在大家的努力下定会大步提升的。在此代表村两委谢谢大家!”高场村“第一书记”杨昌龙回家乡看到了乡亲们的团结后,很是感动。
据悉,黎平县高场村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侗族同胞与红军建立了深厚的鱼水之情,留下了收养小红军、安葬红军烈士等故事,其中流传最广的是“红军锁”的故事。
82年来,红军留下的精神,从未在这片土地上离去。
文章录入:龙泉&&&&责任编辑:龙泉&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贵州省黎平县水口村村志  中华民国  民国2年(1913)  3月1日,洪州分县县府驻水口,首任县长侯成道(湖南人氏),其到任即改称水口分县。其管辖覆盖面为:东至水口与广西交界的牙双,西至与从江临近的肇兴、新平一带,南至龙额、下地坪一带地区,北至洪州整个地区。  民国15年(1926)  9月上旬,黎平县各地发生急性疟疾、霍乱、黄病等病疫。水口村这一时期,亦遭受疟疾、霍乱疾病,死亡45人。  民国19年(1930)  12月15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七军第19师、20师共3000多的指战员,由广西三江富禄镇经龙额进入水口。在水口期间,创建临时“怀公平乡苏维埃政府”。因奉党中央指令,由水口取道经广西三江、湖南通道等地,直达江西瑞金与中央红军汇合。  民国20年(1931)  3月上旬,水口正式成立6年制小学(国民小学校),首任校长邓德舆(永从人)。  民国22年(1933)  11月下旬,水口坳上街被火烧,烧毁民房24栋,烧死生猪6头,耕牛2头,粮食1万多斤。  民国25年(1936)  12月25日,废县设区,水口隶属黎平县第四区,区公署仍驻水口,其管辖覆盖面仍照水口分县时期的管辖面。首任区公署区长廖耀南(中潮廖家湾人)。  民国26年(1937)  6月,水口国民小学校第一届高小毕业生52人。  11月下旬,惯匪杨培华,带领250余匪众,进攻水口街。当时,由于国民党水口区公署与地方自卫队仅50多人枪,无力抵抗,不战而退。杨培华顺利占领水口街。杨匪烧毁区公署3栋房子,民房2栋,还掳抢去一大批富商财物,打死一名群众老人。  注:杨培华,广西三江县孟江人,于1930年底,红七军由水口出发,路经三江时,杨匪带领200余众,在三江县境贡山(地名)伏击红七军尾队,造成我红七军战士伤亡5人。  民国28年(1939)  6月上旬,黎平县县长张止爰制订发展种植桐林办法,开展种植桐,水口地区种植桐树共50余万株。仅水口村完成2万余株,分散种植在5个点上,最集中且面积较大的一处——今称的桐油山。桐油山长期由水口桥头街士绅郭逸群掌管(解放后,这些桐树逐渐枯死、烂掉,早已绝迹)。  民国29年(1940)  11月下旬,王松林带领200余众,并唆使高岩寨苗族青年100多人一道进攻水口。他们挑箩筐、扛扁担等,为进攻水口街得逞,即进行掳抢财物做准备。当时驻扎水口的县保警队、区、乡、地方自卫队总共500余人枪,利用碉堡(6座)、围墙、障碍设施等优势与王部激战7小时,王部被击溃,死亡6人,其中击毖王部重要骨干戴胜荣(苗族头领),王部各自逃命,王本人逃回高安。此次战斗,黎平县保警队死亡4人。  注:王松林(广西三江县高安人),1于1950年2月被编入广西匪首伍英部任第4纵队司令。人枪500余,活动于三江一带。2伍英,广西三江县人,国民党旧军官,匪专员,“黔、湘、桂”边区救国军兼游击军党政军委员会主任,“三抗军”(抗粮、抗税、抗大军即解放军)司令。1950年5月被编入杨标部任第11纵队司令。于日三江县万人公审大会,被枪决。  民国30年(1941)  3月下旬,德国牧师佛尔特等一行5人,到水口街李献光(水口街士绅)住宅厅堂驻扎,以宣传“基督教”(又叫“耶苏” )为名,设立“福音堂”。专请李献光为“传士”,每天下午摇铃过街,通知水口街群众,晚上到“福音堂”听取传教,其宗旨主要是宣传信仰“耶苏”,即苍天是救世主,人类生存靠苍天保佑等维心主义理论,迷惑群众。他们还带来一些常规药品,如盘尼西林(青霉素)、复方阿斯匹林,还有一些外用药品以及一些接种牛痘药品等。(二战后,于1945年9月,德国牧师一行,被遣返回国。在水口传教期间,德国牧师死去一小孩,埋葬在水口关山外的小坡上。)  12月8日,吴老盖带领180余匪众攻打水口街。水口街内早已派兵把守,总共400余人枪,双方交战5小时左右,吴被击溃,死伤5人,逃回独峒,水口街自卫队死亡1人。  注:吴老盖,又名吴天德,广西三江县独峒人,1950年1月编入伍英匪部第16纵队副司令。  民国31年(1942)  11月下旬,惯匪李通光,带领200余众,围攻水口时,水口驻有保警队,区、乡自卫队、地方民团等共有400余人枪,与李部交火6小时,李被击溃,死伤2人。逃回三江孟寨。  注:李通光广西三江县孟寨人,于1950年2月被编入广西伍英匪部任第七纵队司令。1950年5月被编入杨标部任第14纵司令,人枪200余,活动于同乐独山月一带。  民国32年(1944)  1月上旬,水口村新寨被火灾烧毁18户,生猪7头,耕牛3头,粮食5000多斤,原红七军指挥部在新寨社稷坛边的木瓦房三间被烧毁。  8月上旬,国民党省保安团陈精亮(省保安第二团团长)带领该部第1营,第2营共800余众,到达水口驻扎。任务是铲除罂粟烟苗(鸦片)。因水口地区所有村寨,均系杨标发动种植的,保安团进驻水口后,采取四处搜索,铲除烟苗,凡有抗拒者,格杀勿论。  10月8日,陈部派遣一连人马到达已流、迫东、花柳、青榜等村寨搜索时,残忍地将石大贤、吴明道、龙登义等无辜农民在己流鼓楼内的坐凳上砍下人头,并提到水口街,县挂在街边的木柱上。与此同时,保安团先后在水口周边村寨残酷地杀害无辜农民多人,将10人的首级分散悬挂在水口街边的木柱上以示众。保安团所到之处,见物掳物,见钱抢钱,滥杀无辜,草菅人命等强盗行径,极端恐怖,广大人民群众深恶痛绝。  11月下旬,杨标为抵抗黎平县禁烟委员会铲除罂粟烟苗行动,指派其兄杨国参、主要骨干钟英、得力干将宋立朝等带领700余众,围攻水口。当时水口街早有重兵把守,保安团、保警队、区、乡自卫队总共1200余人枪,凭借碉堡(6座)、战壕、围墙以及障碍设施等诸多有利优势与杨部熬战一天一夜,结果杨部被击溃,死伤80多人,其中击毙干将宋立朝于二号碉堡城墙上。此次交战,双方规模最大,兵员最多(),双方共死伤100余人的一次激烈、残酷的战役。  注:1、杨国参,铜关人,侗族,杨标的兄长,1950年5月任黔、湘、桂三省联防办事处主任。杨标的高级参谋。  2、钟英,铜关人,侗族,原杨标属下第一支队支队长,1950年5月改称独立支队支队长,系杨标的亲信与主要干将之一。  3、宋立朝,黄白人,于日,杨标带领数百人夜袭攻县城时,宋与同党亲手活捉、扣押国民党独立专区专员张策安、县长谢钟良等人的首要分子。宋的尸体埋在水口井水冲的荒草坡上。  民国34年(1945)  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按照国民党中央规定,当时由国民党水口区公署区长王明远在水口小学操场上集会庆祝抗日战争胜利的会上宣布免征田赋1年,免征军粮1年。  注:王明远,黎平县城关平街人,国民党水口公署第三任区长,于日当选国民党黎平县参议长。因王曾告发、揭露杨标在黎平县境内广泛种植罂粟(鸦片)与大肆贩卖鸦片生意,致使杨标对王恨之入骨,决心将其除掉。于日,杨指派得力干将赖之信(榕江人)亲手将王明远残酷的杀害于城中。  12月下旬,莫御带领300余人枪,进攻水口街,当时水口驻扎有县保警队400余众,加上水口区公署、水口乡公所、地方自卫队200多总共600余众,双方交战6小时,莫部被击溃,死亡2人,逃回从江。  注:莫御,从江县宰便人,1950年5月被编入杨标部第6纵队司令。人枪600余众,活动于从江一带。  民国36年(1947)  3月上旬,由黎平县县府指派王勤远(女)、赵永平、陈女士等3人到水口建立卫生所,临时驻址在水口街士绅李献光宿宅厅堂,设备极为简陋,药品极少,仅一般常规药品,如感冒、肠炎腹泻以及一些外用药物等。  12月上旬,杨春带领号称游击军200余众,进占水口街,当时水口区公署、乡公所、自卫队总共仅50余人,闻风而逃,杨春顺利进入水口街,此次未发生交火,也未遭到掳抢等行为,杨春在水口住了一夜,杨春曾受到当地富商、土豪、士绅的热情招待,他们端杯把盏,高谈阔论。第二天清晨杨春带领200余众返回板江。  注;杨春,广西板江人,民国中期曾一度在水口街做过缝纫生意三联单年,与水口街多数群众交过朋友,有一定的人缘关系。  民国37年(1948)  12月下旬,莫虚光带领200余人农民自卫军进入水口街,当时国民党区公署、乡公所以及地方自卫队退出水口。此次未发生交火,也未发生掳掠等行为。到水口的当天,莫还接见了当年(1946年)就读于桂林大学的3位同窗学友,他们是水口街的首富王华兴的长子王富林(周仲良的侄女婿)、宁作民、王庆汉等富商子弟。莫在水口住了一夜,第二天早上带领所部人马返回良口。  注:莫虚光(广西三江县良口人),1949年12月,广西解放时,莫将所部200余众改编入三江县人民政府自卫总队,莫任总队长,积极参加解放时期的各项工作。1950年2月广西三江县土匪暴乱,三江匪首伍英与贵州的杨标沆瀣一气。当时三江匪首非常狂妄,到处杀人放火、暗杀、伏击解放军,形势非常严峻,莫虚光积极配合,与解放军并肩作战,直至剿清三江全县境内土匪,莫在剿匪期间,负过伤。历任三江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县长,柳州专区副专员、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已退休,迄今健在,已85岁。  民国38年(1949)  6月28日,水口国民党区长石竹修与伪县长刘开铭、伍明远等人,出席在广西三江县富禄镇召开的广西三江、贵州从江、黎平三县联防会议,会议主要商讨关于加强三县边区联防办事处力量,以利清剿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  11月1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兰州部队天津支队解放黎平时,伪县长刘开铭带领所有保警队500余众,并携带眷属退出黎平县城,而杨标带领所部300余人枪,逃到水口躲避。当时,由于解放军急于深入广西、四川追歼国民党逃敌,未立即成立黎明平县人民政府,只根据新解放区“先接后分,自上而下,原封不动”的缓进政策,以当地人士为主的成立1个支前性质的临时治安委员会。12月11日又成立了1个军事性质的“民众自卫总队”。杨标以缴获国民党残军1个连的武器为资本,趁机混入黎平县临时治安委员会,充任总队长。  1950年  2月下旬,奉贵州省委命令,独山军分区(原51师)卫生处政委宋茂玉带领部队接管黎平,并担任黎平县首任县委书记兼县长。此间,水口地区仍处于国民党区公署、伪水口乡公社控制。不愿接受共产党新政权的领导。3月下旬,杨标公开叛变后,形势更加严峻,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势力以及顽匪、土豪劣绅气嚣尘上,抓兵派款,欺压百姓,民不聊生。  8月下旬,正当解放军186师进剿雷山谢世钦匪首期间,杨标立即调整防务:1、将主力直属第一落千丈支队,支队长钟英带领的400余人枪,由从江、三江等地调到水口,驻扎水口街;2、伪区长石竹修(副总指挥)带领所属3个大队400余众,镇守三江县富禄、高安一带。  10月10日,水口街以蔡尧楷(地主,国民党区党部书记),赖树祺(地主)、欧家福(伪乡长)、李伯麟(石部第一大队长)、曾颖(第二大队长)、田仰三(第三大队长)、聂齐政(地主,区党部监察委员)等7人组成“反共委员会”。蔡尧楷任主任,赖树祺任副主任。其宗旨是:“坚持反共到底”。在水口地区,采取四处询查、搜索有无有共产党、解放军秘探,一旦发现,即进行暗杀。先后暗杀了无辜人民孟绍安、陆焕生、杨进财等人。  注:上述7人,欧家福、李伯麟、田仰三,于1951年12月先后在水口处决。蔡尧楷、赖树祺、曾颖、聂齐政等于1951年1月中旬在黎平中黄桥处决。  10月中旬,中国人民解放军186师正在开展“黎、榕、从”合围,先剿清盘踞在雷山地区的匪首谢世钦后,紧接着解放军很快就要解放黎平县城,兵临城下,此时此刻,周仲良指示杨标作好顽抗准备:  1、布置精干兵力防守,阻击解放,以免回颓局;2、加强城防执行联保联坐;3、在水口组织第二线兵力和指挥部,以防万一。周仲良计划移居水口,转入幕后指挥。  10月24日,周仲良到达水口,住进水口街首富王华兴家(周与王是亲家)。10月27日,杨标因重新部署防务,与其秘书长谢树勋、参谋长杨树勋一同到达水口,在王华兴家与周会晤后,当即在水口街匪大队长李伯麟家召开应急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周仲良、杨标、石竹修、谢树勋、杨树勋、钟英、李伯麟、曾颖、田仰三、欧家福、蔡尧楷等。杨标主持会议,周仲良训话。周对众党政军要员打气说:“蒋介石不久要打回来的,蒋介石的计划是:一年起事,二年反攻,三年计划,四年成功。”会后,周仲良及时拟致蒋(介石)电文。  电文是:  台湾蒋总统:  密。黎平杨标奉白总司令崇禧委为“黔、湘、桂边区游击总指挥”。伊在加入第三党后,还是重要分子。特电代致。请钧饬主管予以补给为祝祷。  周仲良
于水口  12月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186师557团在三江县富禄镇打垮了石竹修所部,100余众被俘,生擒石竹修后,正迅速进入龙额、水口。周仲良一看大势已去,立即请水口村对门江的谢老贵引路,逃向中寨的杨泽祯处(杨泽祯,中潮佳所村小寨人。1943年曾任过水口乡一届乡长兼水口国民小学校校长,与王华兴是故交。当时杨在中寨私熟教书)。不久,又到吴国全(旧保长,国民党区分部书记)家。此时,解放军557团1营3连已解放水口,正紧张地在各村、寨进行清剿,追捕土匪。周仲良坐卧不安,生怕被擒,东躲西藏,由中寨跑到唐俾、美要、美老以及高坡牛棚、深山等处,频频挪窝。最后由美老寨的韩老吉送到布新村(广西三江县所辖)隐瞒身份,住进了龙明财家,假报户口,周得以在此住了4个多月。于日被捉拿归案。  注:1、周仲良转移布新村时,临行前将一些财物,枪弹等托交杨泽祯代管,后被查出。杨以包庇窝藏反革命分子等罪被处决。  2、在吴国全家时,周特送一支美制派克钢笔,全金壳瑞士手表一只。于1963年5月因包庇罪和窝藏反革命分子罪,被判刑劳改,1970年8月释放,1980年病故。  12月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186师557团1营3连全体指战员,在连长李文清(山西省临汾人),指导员文志新(山西省长治人)率领下,经广西三江县洋溪战斗后,立即行动,神速地于9日拂晓时分进攻水口,包围了国民党乡公所,活捉了作恶多端的伪乡长欧家福(水口街人)。在扣押期间,文志新指导员(水口乡临时人民政府乡长)到县城开会,当时186师政委胡立声在黎平,文请示胡立声政委后,同意将欧家福在水口处决。于12月16日全乡各村工作组长与保甲长带领群众参加公判大会,在李家大田,由557团1营3连北方籍老战士承担此任,就地将欧家福枪决。  12月21日,将扣押称霸一方的匪大队长李伯麟(李体瑞),由文志新乡长发动群众检举揭发其罪恶后,于当天中午在李家大田就地处决。  12月24日,将扣押匪第三大队长田仰三(永从人)在水口小学操场,经公判大会后,在李家大田就地执行处决。  1951年  2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186师557团在贵州黎平水口地区与广西三江县富禄一带,剿匪基本结束后,正准备清剿最后逃出黎、榕、从合围的主要匪霸杨标与其高级顾问周仲良的时候,部队突然接到党中央指令,命令186师全体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至于围剿、捕捉杨标、周仲良的任务,交给广西军区,贵州军区的部队去完成。经过一个多星期的移交,安排各项事宜等结束后,我557团还招收水口村15名青年分别编入各营、连,他们是孟明兴、宁家模、陈家和、吴启华、吴邦义、杨国钧、龙金玉、黄昌瑞、杨金贵、吴明德、吴启祥、唐鸿德、欧安乐、廖珑玲、韦贵友。队伍离开水口时,群众自发地组织了盛大的欢送仪式,为557团1营3连(孟明兴、宁家模两人被编入1营3连,其余的在其他营连)送行。欢送气氛如过节一样热闹非凡。在乡亲们悠扬的芦笙声、鞭炮声的伴送下,队伍依依不舍的告别了水口人民,踏上了新的征途。
楼主发言:3次 发图:0张 | 更多
  就是杀去杀来的故事而已…只不过我党杀赢了  
  @邻山故道 1楼   就是杀去杀来的故事而已…只不过我党杀赢了  -----------------------------  应该说,是土匪、军阀杀来杀去,直到解放才终结这一切
  @yshimin 2楼   应该说,是土匪、军阀杀来杀去,直到解放才终结这一切  -----------------------------  噗、换个组织能终结还不是可以这么说、
  回复第2楼,@yshimin  @邻山故道 1楼   就是杀去杀来的故事而已…只不过我党杀赢了   -----------------------------   应该说,是土匪、军阀杀来杀去,直到解放才终结这一切  --------------------------  国民党真的垃圾  
  @邻山故道 3楼   噗、换个组织能终结还不是可以这么说、  -----------------------------  依然终结不了,如果不去台湾,蒋无法解决桂系、阎锡山、西北马家等各地军阀,还是依赖战争。  蒋的军队,嫡系和非嫡系互相敌视很大,大家都互相提防,所以在战场上互相配合基本不靠谱,君不见整编74师是就是这样被灭的。  蒋的手法,总是用新的军阀来代替旧的军阀。就算搞得好也就是如今缅北的那个样子。
  @yshimin 5楼   依然终结不了,如果不去台湾,蒋无法解决桂系、阎锡山、西北马家等各地军阀,还是依赖战争。  蒋的军队,嫡系和非嫡系互相敌视很大,大家都互相提防,所以在战场上互相配合基本不靠谱,君不见整编74师是就是这样被灭的。  蒋的手法,总是用新的军阀来代替旧的军阀。就算搞得好也就是如今缅北的那个样子。  -----------------------------  小兄弟、我没有说蒋能终结。中国本来就是成王败寇而已
  莫御是我外公的亲爹。。后来他杀了杨彪
投了中共 文化大革命曾多次被押到断头台,但因他手下有个姓李的副将 后任职昆明军区副总司令,一直在力保他
最终归属-贵州省黔东南州政协副主席。。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贵州黎平肇兴侗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