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国家补助对结杆利用补助吗

哈尔滨市金马农机配件制造
类型:生产商
联系人:李金奎
本网采购热线:4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中国农机网上看到的,谢谢
主营产品:农机配件,汽车零部件,航空产品
主营业务:
该商家其它产品
其它商家同类产品
您是不是在找基于ANSYS的索杆梁膜结构整体分析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基于ANSYS的索杆梁膜结构整体分析
&&膜结构 刚结构 索结构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99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甘肃法制报
甘肃农民报
甘肃经济报
国家卫生计生委召开全国新农合跨省就医费用核查和结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召开全国新农合跨省就医费用核查和结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司杨青司长受马晓伟副主任委托就新农合跨省就医费用核查和结报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郭玉芬,委机关相关处室、兰州市卫生计生委、省级定点医疗机构负责同志和相关科室(处)负责人、省新农合管理中心全体干部在省级分会场(委机关11楼会议室)参加了会议。各市(州)、县(市、区)卫生计生委和相关定点医疗机构、新农合管理机构的同志在市县分会场参加了会议。
  杨青在讲话中指出,召开新农合跨省就医费用核查和结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主要目的是贯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按照国务院领导同志和2015年全国卫生计生工作会议、全国农村基层卫生工作会议以及《关于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跨省就医费用核查和结报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卫基层发〔2015〕46号)的要求,部署加快推进新农合跨省就医费用核查和结报工作,进一步提升新农合异地就医管理服务水平。他指出,开展跨省就医结报是广大参合群众的迫切希望、是维护新农合基金安全的重要举措、是新农合制度发展与完善的必然要求。各地、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深刻认识新农合跨省就医费用核查和结报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在新农合制度的配合下,大力推进分级诊疗,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推行分级诊疗,更好的服务于人民群众健康。
  杨青要求,要扎实做好新农合跨省就医费用核查和结报工作。要加强部门协调,各省卫生计生委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按照《指导意见》要求,制订本地区跨省就医费用核查工作方案和结报试点工作方案。要强化省级新农合信息平台建设,提升管理服务效率,通过完善高效的信息化手段提供跨省就医费用核查和结报服务。要发挥定点医疗机构的能动性,做好信息报送工作。要坚持属地化原则,提高跨省就医患者管理服务水平。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经办机构要主动转变观念,树立为“全体参合人员”服务的大局意识,为转诊患者提供相应的管理和服务。要狠抓机制建设,务必形成长效,建立健全信息交换机制、跨省协作机制、资金结算机制,建立长效工作机制。要加强监督检查,切实便民惠民,为参合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新农合制度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家会议结束之后,郭玉芬就贯彻落实全国新农合跨省就医费用核查和结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切实加强新农合制度建设、资金监管和推进“一卡通”信息化建设及医师多点执业、分级诊疗等工作作了讲话,提出了具体要求。
  郭玉芬指出,全省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要深刻认识新农合跨省就医费用核查和结报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按照国家要求,结合各自实际,尽快起草实施方案,逐步建立和全面推开新农合跨省就医费用核查和结报工作。要进一步明确就医费用核查和结报工作对象,省级卫生计生部门尽快建立和完善省级结算平台与省级数据库,各市(州)定点医疗机构要配合收集外地就医和外地安置的人员就医信息,为全省全面推开异地结报工作打好基础。要把新农合跨省就医费用核查与结报工作必须与分级诊疗工作结合起来,利用新农合支付杠杆作用,推进分级诊疗、多点执业各项工作和要求落实,将老百姓无序的就医状态改为有序合理的就医状态规范起来,更好的服务于人民群众。
  一是要高度重视新农合工作。自2003年我省新农合制度建立以来,各级财政补助和参合农民个人缴费标准稳步提高,2016年我省新农合个人缴费标准将达到120元/人。老百姓“小病拖、大病扛”,“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有所改善,新农合制度是在医改过程中老百姓“获得感”最强的一项民生工程,得到了民众认可、社会肯定、政府满意。各级卫生计生部门和新农合管理机构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认真总结经验,积极探索方法,着力在完善制度、加强监管、提高保障能力上下功夫,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和质量,切实把新农合工作这一民生工程做实做好。
  二是要大力推进支付方式改革,花好用好新农合资金。2015年我省新农合基金筹资标准为470元,其中中央及地方各级财政补助380元/人,参合农民个人缴费人均90元,原则上将统筹基金总额(去除大病商业保险统筹30元/人)的30%留作门诊统筹基金,其余70%用于住院病人统筹基金。要严格落实门诊按人头报销总额预付制度,参合患者普通门诊医药费报销比例原则上应控制在60%左右,最高不超过70%,防止门诊报销比例过高出现参合农民年底突击取药等不良行为。特殊门诊分为四大类33种疾病,Ⅰ类尿毒症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每人年度累计补偿封顶线为60000元,其他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害)每人年度累计补偿封顶线为20000元;Ⅱ类苯丙酮尿症儿童每人年度累计补偿封顶线为14000元,其他疾病(恶性肿瘤放化疗,精神分裂症,慢性肾炎并发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肝硬化,脑瘫,心脏病并发心功能不全,强直性脊柱炎,重症肌无力)每人年度累计补偿封顶线为10000元;Ⅲ类高血压病(Ⅱ级及以上),脑出血及脑梗塞恢复期,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及肺心病,饮食控制无效糖尿病(Ⅰ型糖尿病),椎间盘突出,慢性盆腔炎及附件炎,耐药性结核病,癫痫,甲亢,克山病,大骨节病,布鲁氏菌病每人年度累计补偿封顶线为3000元;Ⅳ类黑热病,克汀病,包虫病,氟骨症,砷中毒,疟疾每人年度累计补偿封顶线为1000元。各新农合经办机构要经过合理测算,确定人均定额标准,与定点医疗机构签订服务协议,实行“按人头付费”的支付方式预先拨付预算总额的60%,按月预付,次月结算,年底决算。门诊资金拨付按照村上50%,乡40%,县上10%的比例拨付。要认真落实住院按住院病种总额预付制度,住院病种主要是由各统筹地区依据甘肃省卫生计生委分级诊疗政策所确定的县级定点医疗机构100个病种、乡级定点医疗机构50个病种,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分别确定,县级病种不能降低到80种以下,新农合管理机构按各病种的服务数量进行60%的总额预付,定点医疗机构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签约服务,费用在月底结算,多退少补,结余归己,超出自负。如果各地方案与省级方案不一致,要尽快向政府反映问题修改方案,真正实现80%的新农合基金在县域内流动的基层的目标。
  三是要充分发挥新农合支付激励、约束、杠杆撬动作用,大力推进分级诊疗、多点执业,促进优势资源下沉,更好的服务于百姓健康。去年年底,我们出台了一系列包含分级诊疗、多点执业等制度在内的政策性文件,开始在全省范围推行分级诊疗和多点执业,打出了一整套以废除“以药养医”为目的的组合拳,初步建立起了以医疗机构分级分工、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医疗服务保障体系优化、医保支付杠杆撬动、医疗服务监管等“五个医”机制为核心的“以医养医”新机制,在全国引起良好反响,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对我省做法给予了良好评价,并对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提出了期望和要求。省上有关领导也做出了具体指示。目前,从制度的落实情况来看,制度建立了,医生、病人、基金都下沉了,但是也还存在经济激励机制缺乏等困难和问题,影响了工作的落实。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通过新农合这个经济杠杆来引导,确保“以医养医”新机制可持续发展。首先,要通过新农合的杠杆鼓励与约束病人,做到事先告知。要扎扎实实做好政策宣传引导,给所有群众发告知信,详细告知哪些病在乡上看,哪些病在县上看,哪天哪个专家会来到县上坐诊,引导符合分级诊疗病种诊断的新农合患者原则上在参合地相应级别的定点医疗机构就诊,不得越级诊疗。执意要求转诊并经过医疗机构、新农合管理机构审批同意转诊的分级诊疗病种患者,新农合资金2015年按照该病种在转出医疗机构定额标准的50%报销,2016年按照20%的比例报销,2017年不予报销。通过政策规定和新农合经济杠杆约束、引导群众就地就近就医,推进分级诊疗在基层的有效落实。其次,要利用新农合杠杆激励约束医疗机构。通过新农合总额预付制度,按照病种的价格和每月的工作量核定总额的60%支付给医疗机构,老百姓享受“先看病,后付费”的政策,在出院的时候只交自付的那一部分,医疗机构对总额预付的资金有支配权,超支由医疗机构自行垫付,结余归医疗机构,倒逼医疗机构主动规范诊疗行为、对其成本管理和医保控费进行主动约束。另外,为限制医疗机构随意转诊病人,分级诊疗制度对医疗机构签约服务病种进行明确的管理和制约,医疗机构将签约服务范围内病种向外转诊的,新农合管理机构按一定额度扣减医疗机构垫付的新农合补偿资金,其中县级医疗机构每外转一例病人扣减1000元,乡级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外转一例病人扣减300元。第三,要通过新农合的杠杆撬动作用对多点执业专家给予激励与补偿,实现病人、医生、资金下沉。充分利用新农合资金,逐步建立医师在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多点执业的补偿渠道,提高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诊疗费、手术费、护理费及中医特色服务等医疗服务价格,促进多点执业制度的落实。如,一个省级专家在省级挂号费是6块钱,下去以后是30块钱,参合农民自己出5块,新农合基金支付25块,同时对他的手术(麻醉)指导费、处方点评费等都给予一定的补助,通过这种经济杠杆激励专家积极主动服务基层,用新农合县外就医节约下来的钱,给专家补助,提高农村患者的实际补偿比,通过盘活医保基金,调整资金使用份额的办法,政府不用另外投入,就做到了三个下沉“病人下沉、基金下沉、医生下沉”,同时,健全完善相应的保障措施,建立长效机制,推进持续发展。
  四是要切实推进新农合“一卡通”信息化建设。新农合“一卡通”能具有参合缴费、参合身份识别、费用补偿报销、健康档案查询、金融服务等基本服务功能,小小一张卡片,形成了全省各级新农合管理机构、定点医疗机构和患者的互联互通格局,极大的方便了广大老百姓看病就医。新农合“一卡通”全省已累计发卡500多万张,2014年全省统一启用新农合“一卡通”就医、结算,2015年新农合参合农民必须全部持卡就医,通过“一卡通”享受即时结报、省内异地结报、先看病后付费服务。要通过新农合“一卡通”实现网上监管功能,今年全省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与省级平台基本对接已经基本结束,但还有个别定点医疗机构还未完成对接,6月份不能和省级平台完全对接的,8月份不能和健康档案系统完全对接的定点医疗机构将被取消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资格。
  五是要扎实推进新农合网上监管和督查工作。为加强和规范新农合管理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我们建成了新农合网上动态监管系统,贯穿省、市、县、乡、村5级,对其医保基金使用、医疗行为进行动态监管,对22项重点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和红线预警。目前,我省新农合网上监管系统已经在试运行阶段,4月份新农合网上监管系统22项重点指标监测全面启用,7月份将继续添加临床路径及合理用药网上监管模块,进一步完善网上监管系统。对网上发现的问题,要随时点对点解决,同时实行网上检测、网下不定期检查的方式,真正做到医疗行为监管有的放矢。要切实加强督查,全省省级每年要下去抽查一次,市级每季度一次,县级每月两次,乡对村的管理每周两次,对违规行为要严肃处理。我们省内异地结报还未建立,还未与国家新农合平台对接,全国的跨省异地结报就已经开始,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意识到工作的紧迫性,真正做到有效的、适时的、科学的监管。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国家玉米专家组:夏玉米结实性差、空杆、畸形穗调研报告
-24日,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黄淮海区域15个综合试验站针对夏玉米雌穗发育畸形、结实差等问题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黄淮海区域发生特征
目前夏玉米整体长势良好,普遍处于灌浆阶段,但受7月中旬和8月上旬高温天气的影响,部分地块出现“香蕉”穗、苞叶短、雄穗不散粉或者花粉量少、花粒和结实性差等异常现象。多数品种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其中,雌穗苞叶偏短、雄穗分枝少、花粉量少的类先玉335品种畸形穗的发生比率高;6月15日之前播种的田块,穗发育、抽雄散粉与高温干旱相遇,畸形穗和结实性差现象严重;山东省和河南省的畸形穗和结实性差现象较为严重,江苏省和河北省夏玉米整体长势较好,受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影响较小,仅有少量区域出现香蕉穗、苞叶短等异常现象。
15个综合试验站的具体情况
各示范县均有雌穗发育畸形、结实差的现象,其中阳谷县、东昌府区、茌平县均为个别地块、个别品种发病;冠县发生缺粒、秃顶等较普遍但程度轻;高唐县发病地块较多,大约有3万亩(占全县69万亩夏玉米面积的4.3%)出现不同程度的畸形穗、结实差的问题,该县最严重的个别地块畸形穗达50%以上。
部分地块出现空秆、苞叶发育不良、畸形穗、授粉不良(半边脸、满天星、秃尖)等现象。品种之间有差异,同一品种不同时间种植、不同地块种植受害程度也具有差异性。
今年玉米结穗异常现象比较普遍,大面积种植的登海605普遍秃顶5cm左右,个别品种缺粒、无粒甚至空秆现象较往年多20%左右,部分地块发生玉米顶腐病。寿光市夏播玉米部分出现不同程度果穗畸形、裸顶(苞叶短小)、缺粒、秃尖、空秆、穗柄剑叶过长等现象。
各示范县受高温影响导致雌穗异常现象总体上不严重,仅有部分地块发生。登海605、登海618秃顶率严重,对热害敏感,有轻度不结实现象。
除龙口市外,其他四个示范县均有不同程度的雌穗畸形情况发生。其中诸城市玉米结实性差现象最为严重,受害面积大约1-3万亩。
从品种看,几乎所有的品种都有热害发生,但都没有重度发生,多数是轻微发生,只有滑玉130等个别品种在个别田块可以达到中度发生。从区域看,灵璧、泗县两个示范县发生相对较轻,埇桥、泗县、蒙城相对较重,但对生产影响不大。
高温造成雄花不散粉,甚至死亡,导致玉米授粉不良,结实性差,温县发生较重,其他示范县基本上未受影响,仅雄穗分枝少的先玉335、联创808品种的部分田块受到了轻度热害,出现了轻度缺粒现象。
整体发生情况方城最轻,其次是济源,最重的是偃师和灵宝。偃师和灵宝县发生严重主要是由于干旱和高温共同作用的结果。旱地影响最大,可灌溉的地块高温热害问题不突出。据统计,洛阳市玉米受旱绝收面积2.9万亩;灵宝玉米受旱成灾面积7.5万亩,其中3.95万亩玉米基本绝收。济源玉米受旱面积3.5万亩。
各示范县的夏玉米均有玉米缺粒、畸形穗发生,但各示范县发生程度不一,叶县、商水、临颍、项城发生程度相对较轻,西平县发生较为严重。
淇县、滑县和汤阴县玉米抽丝、散粉主要在7月下旬至8月3日,玉米受高温影响相对较轻,浚县和清丰县玉米抽丝、散粉主要在8月上旬(集中在8月3日后),正直当地高温天气,受高温影响较为严重。当地主推品种郑单958、浚单29及近似品种受高温影响相对较小,以先玉335为代表的部分美系血缘品种受高温影响较为严重。
未发现大面积雌穗畸形和结实差问题。其中武安春播玉米大部分在5月24日雨后播种,播种较晚,而且播后降水较少,由于干旱、高温的影响,秃尖严重。永年县个别品种出现“超短裙现象”,但面积很小。
春玉米试验和大田生产7月底授粉结束,到目前玉米病虫害发生较轻,玉米生长发育正常。夏玉米生长发育正常,玉米螟、粘虫、棉铃虫发生较轻,个别地块有瘤黑粉发生;丰南示范县体系试验个别有雌穗畸形、空杆和瘤黑粉发生。
夏玉米总体长势良好,普遍处于灌浆期。赵县、鹿泉和无极三个示范县均未发现玉米雌穗发育畸型、结实差的现象。定兴和行唐两个示范县仅在少数地块发现有个别植株出现3-4个雌穗并排着生的“香蕉穗”现象。
7月上旬和中旬最高气温39℃,8月4日-8月11日,8天中有7天最高气温超过35℃,部分外引系适应性较差,穗畸形,结实性差。
夏玉米整体长势较好,受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影响小,仅有少量区域出现香蕉穗、苞叶短等异常现场。
夏玉米畸形穗和结实性差的影响因素分析
玉米雌穗分化时期遇到35℃以上高温、干旱天气抑制后续叶原基的发育和伸长,造成苞叶短小、果穗籽粒外露等畸形现象。另外,当雌穗发育受到外界高温、多雨等不利环境抑制时就容易发生多穗、雌穗败育(空棵)、苞叶旺长、剑叶丛生等不正常现象。玉米授粉期气温偏高,高于35℃气温天数较多,最高温度达到38-40℃,严重影响了玉米花丝和花粉活性,不利于玉米授粉。
春播、套种地块基本未发生,夏直播(6月10日至6月15日)稍早的地块发生重,而晚于6月18日以后播种的地块基本未发生。即穗分化关键时期遭遇高温天气是主要影响因素。
种植密度大的地块发生重,密度小的则发生轻;且在田间分布也不同,地头地边发生轻,田间通风透光好的地方发生轻;田间郁闭、通风透光不好的地方发生重。
不同品种对环境变化敏感程度不同。类先玉335品种畸形穗的发生比率较大。而雄穗分枝较多、花粉量大的郑单958类型的品种畸形穗的发生比率较小。
为了防止玉米倒伏,种植户在玉米孕穗期过量、过晚(13片叶后)喷施了化试剂,此时恰遇玉米孕穗对药物的敏感期,再加上高温、干旱或高湿等恶劣气候的叠加作用会造成药害;为了防治病虫害,在高温时段过量喷施三唑类杀菌剂或对美系品种比较敏感的杀虫剂也可能会导致苞叶和果穗的不正常发育或发育不同步,同样会引起果穗及苞叶的不正常发育。
应对措施与建议
加强种质资源创新,选育高产稳产综合抗逆性强的品种
目前生产中品种多为郑单9568和先玉335两大类型品种,年先玉335类型品种均出现了高温胁迫导致的畸形穗和结实性差的问题,且2017年明显地较2016年发生严重,亟需加快拓宽和创新种质资源,选育高产稳产综合抗逆性强的夏玉米新品种。
另外,夏玉米品种审定和推广过程中需进一步关注对穗分化和授粉结实期间耐高温特性的选择。
良种良法配套,加强田间管理
选用适宜的玉米品种;合理调整播期,合理密植,提高播种质量,科学肥水运筹,创建高质量的群体,以应对高温、干旱影响,利于雌雄穗分化,促进玉米正常授粉结实。
已发生地块采取相应措施,尽可能减少损失
及时查找田间病株,发生株率较少的玉米田可拔除病株,增加田间通风头光能力,以利于其它健康植株的生长,减少损失;在不影响下季小麦播种的情况下尽可能推迟收获玉米的时间,延长灌浆时间,减少产量损失。
发生几率较高、严重影响产量的地块,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9月上中旬卖作青贮玉米。
文章来源: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研究生国家补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