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空军高炮旅旅一五二团三营领导

八路军一二0师七一五团三营大青山发展追踪
&&&&&&&&&&&&&&&&&&&&&&&&&&&&&&&&&&&&&&&
八路军一二0七一五团三营大青山发展追踪&
&&&&&&&&&&&&&&&&&&&&&&&&&&&&&&&&&&&&&&&&&&&&&&&&&&&&&&&&&&&&&&
编著 灵犀一指
史载:在抗战相持阶段,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任务,中央决定120师主力开赴冀中。贺龙命令七一五团留下一个营坚持大青山游击战争,其余全部由王尚荣带领东调冀中。临行前,李井泉对王尚荣提出:从大青山根据地的巩固发展着眼,715团是否可以多留下一些干部?王尚荣随即同政委朱辉照等商议,决定将一批骁勇善战的指挥员,留在大青山。
这个营就是七一五团三营。
这儿请教:
一、这个营后来的发展沿革是怎样的?
二、绥蒙军区的11旅是不是这个营发展起来的?
715团主力东进之后,根据李井泉的建议将留在大青山的第三营和地方武装改建为大青山骑兵支队,骑兵支队到1942年10月撤销建制,和雁门军分区合并成立塞北军分区,45年7月塞北军区又扩编为绥蒙军区,日晋绥军区决定,以绥蒙军区第43、第44、第45团合编为第11旅,归晋绥军区建制。
成立十一旅,晋绥军区第十—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黄立清担任旅长兼政委。绥蒙的43、44、45团。估计这三个团就是11分区的部队吧。
成立十四旅,雁北军区司令员李仲英担任副旅长兼参谋长。第14旅40团:第3军分区43团。41团:绥蒙大左纵队。42团:蒙军区怀仁支队。
这两个旅就是8军的22、23师,后来合并,再后来就补充到志愿军63军等。
后来还以晋绥军区第1团、绥蒙军区丰凉支队、雁北军分区大左支队组成第24师。
奇哉怪也,就是查不到11旅三个团的来历,只知道43、44、45团。裴周玉的回忆,11、14旅和骑兵旅都是715团这个营和警备6团的干部作为骨干的。
&1948年7月,晋绥军区报经中央军委批准,以第3军分区之第37团、第9军分区之第56团、第10军分区之第59团组成第10旅,以第6军分区之第40、第41、第42团组成第12旅,并以第10、第12旅为基础组成西北野战军第7纵队。
看来,绥蒙军区的43、44、45团番号是紧接着吕梁军区第六分区的三个团的。
&&&&&&&八路军七一五团三营抗战期间沿革如下:
&日,中央军委命令,沿大青山建立游击根据地。7月下旬,八路军第120师以第358旅第715团、师骑兵营和战动总会游击第4支队一部,组建第120师大青山支队(又称李井泉支队),辖3个营和1个支队。12月,第715团(欠第3营)归建第358旅。
1939年5月,大青山支队整编为八路军第120师骑兵支队,辖第1、第2、第3营。日,骑兵支队扩编,辖第1、第2、第3团和第4支队(12月,该支队撤销)。
日,中共晋绥分局决定,八路军第120师兼晋绥军区进行精简整编,将大青山骑兵支队与晋绥军区第5军分区合并,成立塞北军分区,辖第1、第2、第3团和雁北支队(12月组成,1944年撤销)。大青山骑兵支队和第5军分区番号撤销。
&1945年7月,中央军委决定,将塞北军分区扩编为绥蒙军区,辖绥中、绥西、绥东军分区和骑兵旅,骑兵第1、第2、第3团,步兵第9团,归晋绥军区建制。8月,以晋绥军区第1军分区为基础,重建塞北军分区(9月,改称第5军分区),划归绥蒙军区建制。
1939年6月,大青山游击支队改为大青山骑兵支队,以原715团第1营3连、第2营6连1个排和第3营一部分及游击4支队第1连组成骑兵支队第1营。1940年年底,1营正式扩编为骑兵支队第1团。后来该团改为塞北分区骑兵1团,绥蒙军区骑兵1团。
4团前身为大青山骑兵支队2团(最早的老底子为715团2营的一个连),以后依次改称塞北军军分区骑兵第二团,绥蒙军区骑兵旅第二团,晋绥军区骑兵第二旅第四团,西北野战骑兵第二师第四团。1950年12月骑兵第二师建制撤销,骑四团保留建制,改称西北军区独立骑兵团移驻宁夏,团部驻吴忠,部队分驻吴忠、中宁、同心、永宁等地。
715团1营3连40多人、2营6连1个排、3营一部,由715团1营副营长邹凤山带领留在大青山游击支队,到绥南蛮汗山一带发展,组成两个大队(连级),后编入120师骑兵支队为第1营。1940年年底,扩编为骑兵支队第1团(当时已发展到4个连)。1942年12月,骑兵支队正式与晋绥5分区合并为塞北军分区,该团为分区骑兵1团。经过几次整编,1943年9月时,该团只剩第1、2两个连,1连的前身就是715团1营3连。
&715团2营5连1个排及大青山游击支队直属骑兵连、特务排、通信排及游击4支队两个连坚持绥中斗争。5连那个排与反正的伪保安队张忠全部合编为大青山游击支队第4大队,直属支队司令部领导。后与5大队(武川三区游击队)编入120师骑兵支队组为第2营。4大队改为4连,5大队改为6连,支队侦察排扩编为5连。1940年年底,扩编为骑兵支队第2团,6连改为1连,4连番号不变,以陶林游击2大队改为第3连。原第5连改为支队直属特务连。1941年春,以陶林地方游击队为基础增编第2连。1942年7月,2连出现叛逃,仅剩20人,于是将其拆散。1942年12月,骑兵支队正式与晋绥5分区合并为塞北军分区,该团为分区骑兵2团。1944年3月,3连又出现叛逃,该连也被撤消。跟1团一样,骑兵2团也只剩两个连,即第1、4连。4连的前身可追溯至715团2营5连。
715团3营留下营部带第9、10两个连及机枪连1个排,到绥西发展。9连不变,10连分散发展,以绥中调往绥西的30人扩编为新的10连,又将蒙古游击大队(40余人)编为第11连。1939年编入120师骑兵支队仍为第3营。1940年年底,扩编为骑兵支队第3团,原第9、10、11连依次改为第1、2、3连,萨托游击队30余人编为第4连。1连不久发生连长带一个排叛变投敌,该连撤消,另调地方武装一个连为1连,2、3连因战斗伤亡严重大量减员,两连剩余人员合并为3连。另调地方武装为2连。1942年12月,骑兵支队正式与晋绥5分区合并为塞北军分区,该团为分区骑兵3团。1943年6月,分区直属骑兵连调给3团,与3连(当时仅剩20余人)合并为新的3连。同年冬,3团教导队改为第4连(30余人)。1944年时,该团有4个连,即第1、2、3、4连,3连为骑兵连,战斗力较强,其余为步兵连。715团3营的连队在该团已无建制分队留存。
综上所述,塞北军分区骑兵1、2、3团均有715团的成分,但都不多。基本上可以说,1团保留了715团1营3连1个排,2团保留了715团2营5连1个排,3团保留了715团3营营部,可惜的是该营第9、10两连一个也没延续下来,编来编去编没了。
43团——前身为1938年活动于雁北地区的6支队2营(基础是地方游击队),1941年3月,6支队机关改为晋西北军区5分区,1942年与大青山骑兵支队合并成立塞北军分区,2营仍在,编入了雁北支队(原5分区部队组成)。该支队在1944年3月撤消后,2营归塞北军分区直接领导。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2营扩编为第2支队。1945年11月,雁门军区5分区(该分区是新的5分区,以前是晋绥1分区。老的5分区已升格为绥蒙军区)第2支队整编为独立第2团。1946年11月,雁门军区撤消,独立2团随5分区归绥蒙军区领导。
44团——前身为1942年成立的晋绥军区第2军分区偏关大队,同年与偏关反正的伪警备队300余人合编为偏清支队。1946年11月,偏清支队整编为5分区独立第4团。此时,雁门军区撤消,独立4团随5分区归绥蒙军区领导。1947年4月,独立4团调归11分区建制。
45团——该团前身分三块,一为抗战时期的绥南第7支队,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与晋绥军区独立第3旅17团留在和林、凉城地区活动的1个连合编组成11分区第1支队。二为抗战期间坚持在归(绥)凉地区的游击队,1945年9月,雁门军区11分区成立,该游击队整编为第3支队。三为抗战期间在托县、和林、清水河一带活动的游击队,11分区成立后,整编为托和清大队。1946年3月,11分区将第1支队、第3支队及托和清大队合并整编为独立第7团。1946年11月,雁门军区撤消,独立7团随11分区归绥蒙军区领导。
1947年7月,绥蒙军区为加强对敌斗争力量,坚持内线作战,组成前方指挥部,直接指挥5分区独立2团和11分区独立4团、7团以及骑兵旅等部队,以集中更大力量打击敌人。10月,绥蒙军区精简整编,撤消了第5、11军分区,所属作战部队全部归军区直接领导。1948年初,晋绥军区各独立团统一编排番号,绥蒙军区独立第2、4、7团依次改称为第43、44、45团。1948年7月,晋绥军区以这三个团为基础,组建晋绥军区独立第11旅,旅部由绥蒙军区前进指挥部扩充而成,所辖第31、32、33团依次由第43、44、45团改称。31团历史最老,战斗力相对较强一些。
11旅后编入西北野战军第8纵队,再后为8军22师,所辖各团依次改称为第64、65、66团。8军与绥蒙军区合编为绥远军区后,22师归其建制。1949年11月,23师部队并入22师。师入朝,补充在秋季反击战中损耗过大的志愿军第20兵团。其中师机关部分人员和第65团编入第68军,补入202师第606团和204师第612团;师直部分干部、部分连队和第64团补入第67军201师;师机关部分干部、部分连队和第66团第1、3营补入第67军200师;部分师团机关干部、部分连队和第66团第2营、师教导队、警卫营补入第67军199师;其余人员补入第67军军直。22师番号、建制撤销。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天山网讯(通讯员贺跃雄 赵兴旺报道)截止5月26日,一五二团3连12名预征青年全部报名参军入伍,率先在全团完成2015年夏季征兵任务中的预征青年报名登记环节工作。
3连在2013年和2014年连续两年被一五二团评为征兵工作先进单位。自5月12日接到该团征兵办公室下达的今年夏季征兵工作任务后,该连除了利用宣传栏、黑板报进行征兵政策的宣传外,每天还在广播上对职工群众进行早、中、晚三次的征兵政策宣传;由连队领导和卫生员组成的征兵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利用晚上时间走访预征青年家庭,了解预征青年的家庭情况、身体状况和对参军入伍的态度,与预征青年家长沟通交流,征求他们对孩子参军入伍的意见和建议。这些预征青年参军入伍的热情十分高涨,他们的父母也挺立支持自己孩子的光荣选择。
[责任编辑:杨若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石家庄27军高炮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