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鎏金佛像拍卖龙泉瓷造佛像价格如何

您当前的位置是:
明代 龙泉菱口大盘
杂项及瓷器
编号:2095
估价:50,000-80,000
编号:2096
估价:300,000-500,000
编号:2097
估价:150,000-250,000
编号:2098
估价:300,000-500,000
50,000至80,000
杭州市世贸大酒店世贸厅
拍卖会名称
拍卖会专场
杭州市世贸大酒店世贸厅
说 明: 龙泉青瓷一直都是青瓷中的精品;此盘侈口,口沿为菱花形,青釉温润如玉,油亮如脂,盘心有划花装饰,若隐若现,制饰精美,实为明代龙泉之精品。
浙江骏成拍卖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初,座落于林木葱茏、景色怡人的吴山脚下,对望风景秀美、闻名中外的...…[]
联系电话:8/831238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延安路126号耀江广厦A座7002室所属地区:杭州拍卖品:
估价RMB 380,000--380,000
估价RMB 3,000,000--3,000,000
估价RMB 6,800,000--6,800,000
估价RMB 5,000,000--5,000,000
估价RMB 5,000,000--5,000,000
估价RMB 8,800,000--8,800,000
估价RMB 2,000,000--2,000,000
估价RMB 2,650,000--2,650,000
估价RMB 8,400,000--8,400,000
估价RMB 157,500--157,500
估价RMB 16,000,000--16,000,000
估价RMB 1,200,000--1,200,000
估价RMB 1,000,000--1,000,000
估价RMB 600,000--600,000
估价RMB 120,000--120,000
估价RMB 250,000--250,000
估价RMB 2,100,000--2,100,000
估价RMB 5,745,283--5,745,283
估价RMB 6,274,800--6,274,800
估价RMB 1,000,000--1,000,000
估价RMB 1,000,000--1,000,000
估价RMB 3,600,000--3,600,000
估价RMB 3,600,000--3,600,000
成交价RMB 660,000
估价RMB 520,800--520,800
估价RMB 250,000--250,000
估价RMB 900,000--900,000
估价RMB 1,800,000--1,800,000
估价RMB 2,600,000--2,600,000
估价RMB 2,680,000--2,680,000
估价RMB 1,200,000--1,200,000
估价RMB 1,200,000--1,200,000
估价RMB 300,000--300,000
估价RMB 1,200,000--1,200,000
估价RMB 1,000,000--1,000,000
估价RMB 500,000--500,000
估价RMB 1,600,000--1,600,000
估价RMB 350,000--350,000
估价RMB 1,680,000--1,680,000
估价RMB 3,000,000--3,000,000
估价RMB 3,800,000--3,800,000
估价RMB 560,000--560,000
估价RMB 980,000--980,000
估价RMB 1,500,000--1,500,000
估价RMB 700,000--700,000
估价RMB 980,000--980,000
估价RMB 1,500,000--1,500,000
估价RMB 3,250,000--3,250,000
估价RMB 5,000,000--5,000,000
估价RMB 1,000,000--1,000,000
估价:估价RMB 6,000--15,000时间:公司:浙江骏成
估价RMB 20,000--40,000
估价RMB 20,000--50,000
估价RMB 50,000--80,000
估价RMB 35,000--55,000
估价RMB 12,000--22,000
估价RMB 45,000--65,000
估价RMB 10,000--20,000
估价RMB 12,000--18,000
估价RMB 6,000--12,000
估价:估价RMB 20,000--40,000时间:公司:浙江骏成
估价RMB 10,000--20,000
估价RMB 15,000--25,000
估价RMB 18,000--28,000
估价RMB 20,000--40,000
估价RMB 25,000--35,000
估价RMB 40,000--60,000
估价RMB 8,000--15,000
估价RMB 40,000--60,000
估价RMB 25,000--50,000
估价:估价RMB 18,000--18,000时间:公司:浙江骏成
估价RMB 30,000--30,000
估价RMB 35,000--35,000
估价RMB 50,000--50,000
估价RMB 80,000--80,000
估价RMB 50,000--50,000
估价RMB 10,000--10,000
估价RMB 5,000--5,000
估价RMB 200,000--200,000
估价RMB 20,000--20,000
估价:成交价RMB 1,000,010,000时间:公司:东方艺都
成交价RMB 883,200,000
成交价RMB 672,000,000
成交价RMB 625,600,000
成交价RMB 474,600,000
成交价RMB 474,600,000
成交价RMB 436,800,000
成交价RMB 425,500,000
成交价RMB 403,200,000
成交价RMB 402,500,000
估价:估价RMB 380,000--380,000时间:公司:香港皇室贵族
估价RMB 900,000--900,000
估价RMB 1,600,000--1,600,000
估价RMB 800,000--800,000
估价RMB 1,500,000--1,500,000
估价RMB 150,000--150,000
估价RMB 2,000,000--2,000,000
估价RMB 3,680,000--3,680,000
估价RMB 2,800,000--2,800,000
估价RMB 1,000,000--1,000,000您的位置:&
&明代龙泉青瓷碗市场价格多少
明代龙泉青瓷碗市场价格多少
&广州恒通艺术品展览有限公司
&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中路418号华以泰国际大厦24楼
&&&&志趣认证
&日(距今438天)
瓷器鉴定|评估|拍卖&请致电&全国征集热线:徐经理&&(同步微信)
&清三代&的官窑受到市场热捧,首先是由于&清三代&的瓷器烧制技术已经成熟,在技艺上无可挑剔,再加&
上康、雍、乾三朝帝王对瓷器的热爱,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心制作,所以烧制出来的瓷器可以说&
是中国陶瓷史上的巅峰之作,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和收藏价值。&其次,&清三代&的御用瓷器必须经过督窑&
官的精心挑选,如有瑕疵立即销毁,所以民间极少流传,存世数量并不多,目前市场价格较高,并且具备一定&
的升值潜力。而作为我国四大名瓷之一的粉彩瓷,不仅是清三代代表的艺术品,也一直是收藏界的一大传&
奇,青花瓷器诞生以后,700年来没有对手,而粉彩出现以后,打破了青花一枝独秀的地位,形成了青花和粉彩&
各占半壁江山的局面。在收藏界中,甚至广泛流传有&御制粉彩现身,必见天价&的说法,
2013年香港蘇富比春季&拍賣&會的&清康熙御制胭脂紅地琺琅彩蓮花圖碗&,刷新了康熙時期瓷器拍賣的最&
高價成交紀錄,使得康熙瓷器實現了突破5000萬元大關的進程2001年蘇富比拍賣會上,&清雍正粉彩蝙桃橄欖&
瓶&被拍至4150萬港元,創當時清代瓷器的市場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佳士得推出的大收藏家張宗&
憲收藏的&清乾隆琺琅彩杏林春燕圖碗&以1.5123億港元拍出,創當時粉彩瓷器的市場價。更有甚者,&
2011年佳士得春拍上最為人所矚目的&清乾隆粉彩鏤空團螭龍紋時時報喜轉心瓶&,估價高達2億元,成為目前&
估價最貴的粉彩瓷。
粉彩是康熙晚期在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烧的釉上彩新品种。因其烧成温度较五彩低,&
而彩色较五彩多,所以色调比五彩柔和娇艳,故又有&软彩&之称。粉彩的烧制到雍正年间极为盛行,逐渐取&
代了五彩的地位,成为釉上彩的主流。其造型、彩绘技法以及纹饰等各方面都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度。如在拍市&
上经常可见的雍正过枝粉彩瓷器,其中的&过枝&技法便是达到了最纯熟的境界,以后再无出其右者。此类器&
物的拍价多能达到百万元。雍正粉彩的品种有白地、珊瑚红地、淡绿地、墨地等各色地绘彩,其胎质薄白、画&
面淡雅柔丽,色彩浓淡适宜,颇有中国画空远、灵动的意韵。雍正粉彩不仅成为粉彩烧制历史上的一个峰&
,在拍卖市场上雍正粉彩的价格也是屡屡创下清代瓷器的拍卖记录。2000年雍正粉彩团花蝴蝶纹碗拍到1054.17&
万元,2002年香港苏富比拍的4399万元的清雍正官窑粉彩蝠桃福寿纹橄榄瓶创下清代瓷器的拍卖记录。
康熙晚期,粉彩瓷器初创,数量不多。至雍正一朝,粉彩瓷器的烧造数量和工艺水平有了极大的发展。而后&
至乾隆朝,由于粉彩瓷受乾隆皇帝弘历本人的格外青睐,景德镇御窑瓷器的生产,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达到&
了历史的巅峰。官窑粉彩瓷器的制作,在保留中国陶瓷艺术精华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西洋工艺美术的优点,烧造&
出许多具有新意的粉彩瓷器,以工艺精细、图案华贵、色彩艳丽而成为这一时期官窑瓷器的特征。
从艺术收藏市场上看,粉彩瓷器较多,其中以官窑粉彩瓷器最受藏家的青睐。2001年苏富比拍卖会上,&清雍&
正粉彩蝙桃橄榄瓶&被拍至4150万港元,创当时清代瓷器的市场价;尤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佳士得推出&
的大收藏家张宗宪收藏的&清乾隆法郎彩杏村春燕图碗&在2006年佳士得拍卖会上以1.5123亿港元卖出,创粉&
彩瓷器的市场价。更甚者:在2011佳士得春拍上最为瞩目的&&清乾隆粉彩镂空团螭龙纹时时报喜转心瓶&&
,该瓷瓶估价高达2亿,成为目前估价最贵瓷器。
广州博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本着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艺术的宗旨,同时为促进港澳台与内地文化交流&
,广州博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是目前内地首个内地民间古玩艺术品藏家和香港、澳门、新加坡以及东南亚实力&
藏家和实力买家交流交易的大型交易平台。
现公司与多家香港一流拍卖公司合作,凭借香港作为自由港和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地位,打造辐射全球的文化&
金融交易平台;重点建立中国大陆、香港、澳门、新加坡、美国、台湾和全球华人及社团之间的紧密联系和深&
度互动;面向全球市场开展资本与文化对接的投融资综合配套服务,博鉴本著&根植中华,和合共赢&的经营&
理念,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世界文化艺术品市场,打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高效的文化艺术品高&
端资本运营平台;并将长期在国际文化交流方面加强合作,形成文化与金融的良性循环和互动,促使中华文化&
发展的绵延流长。
香港、澳门交易市场优势:
1,香港、澳门是文物艺术品交易的港口。在全球华人社会里,香港、澳门的民间收藏可谓是最丰富的。往来世&
界必经的通路便是香港、澳门,因而香港、澳门在这样的交往中成了中国文物的集散地。
2,香港、澳门收藏投资买家丰富:还应运而生了&敏求精舍&、&求知雅集&等收藏家组织的民间收藏团体,&
并涌现了一批享誉海外的大收藏家,如:张宗宪、杨永德、罗桂祥、叶承耀等。
3,买家素质高:香港、澳门人的思维模式、文化背景、意识形态与大陆有所区别,在大陆拍卖会上经常出现的&
举牌成交但不完款的现象时有发生,但在香港、澳门交易市场鲜见。
4,回款速度快,零关税且香港、澳门没有外汇管理局,对货币买卖和国际资金流动,包括外国投资者将股息或&
资金调回本国,都没有限制,资金可随时进出香港、澳门。
5,拍卖会和博览会扎堆交易。每年五一、十一黄金周也是香港、澳门的拍卖旺季,同时还有具国际水准的古董&
博览会开幕,吸引着世界各地的藏家、游人及艺术品爱好者,使买家在一段时间内集中到香港、澳门。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给我留言,我会立即联系您,谢谢!
电话(格式:区号-号码(分机) 如 010-8))
邮箱(强烈建议填写,可跟踪信息!)
留言(1000字内)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
Copyright &
志趣网 版权所有明代龙泉官窑龙纹碗及其相关问题_瓷器陶艺_新浪收藏_新浪网
明代龙泉官窑龙纹碗及其相关问题
图1 明代龙纹碗及其局部
图2 台北故宫藏龙纹碗
图3 台北故宫藏龙纹匜式盂
图4 龙纹高足杯
图5 明龙泉窑 海水龙纹梅瓶
图6 龙纹折沿盘
图7 龙纹敞口盘
图8 白釉红彩龙纹盘残片
  至元二年(1336)元廷下令“禁服麒麟、鸾凤、白兔、灵芝、双角五爪龙、八龙、九龙、万寿、福寿字、赭黄等服。”(《元史·舆服》)自此,特定龙纹成为元明清帝王的专用纹饰,龙纹器被奉为最高等级的御用品。
  2005年,笔者在发现并认定大窑枫洞岩窑址为明初龙泉官窑遗址的过程中,双角五爪龙纹盘残片即是一条线索和依据。后来大窑枫洞岩窑址经文物部门正式挖掘后也出土了少量龙纹残片,除了龙纹盘外,还有龙纹高足杯。在数以吨计的官器残片中,龙纹残片却是屈指可数,其特殊珍贵不言而喻。时至今日,笔者又接触到一件大明龙泉官窑龙纹碗,特对相关问题作一些思考和总结。
  该龙纹碗(图1)直径为18厘米,敞口圆唇,弧腹,圈足,外底环形一圈涩胎垫烧,内壁光素,碗心饰印花龙纹,外壁刻饰双龙,龙呈行龙姿,首尾相逐,环绕器壁,隙地点缀云纹。通体施青釉,釉汁肥腴滋润。此碗造型规整,釉色翠润,纹饰布局严谨,刻工深邃灵动,其胎釉工艺特征均为明初龙泉官器之典型。
  类似龙纹碗还见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的龙纹碗(图2),不同之处是台北故宫所藏的明初官窑龙纹碗外壁光素,内壁刻双龙,内底还饰有十字宝杵纹。与本品龙纹碗装饰风格高度相似的还有龙纹匜式盂、龙纹高足杯。龙纹匜式盂见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图3),龙纹高足杯除枫洞岩窑址所出外,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也有珍藏(图4)。此两种均内外刻花,外壁刻饰行龙。
  此外,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有一件“明龙泉窑海水龙纹梅瓶(图5)”,亦作环壁的行龙式样,该梅瓶式样不见于大窑枫洞岩窑址所出的官窑梅瓶,尺寸亦较小,高度只有21.6厘米,整个造型风格与同时期的景德镇官窑梅瓶相一致。高足杯、匜式盂和梅瓶无疑为酒器,龙纹碗亦有可能用作酒盏。
  龙纹式样差别稍大的是龙纹盘。龙纹盘造型有折沿口和敞口两种,前者罕见,可资参照的器物如伦敦苏富比2009年春节拍卖会0063号拍品(直径40.5厘米,图6)。敞口盘(图7)传世数量稍多,直径有30多厘米、40多厘米等不同规格,北京故宫博物院、英国大维德基金会等均有珍藏,国际大拍上亦有数例。两类盘造型虽不同,纹样布局大致相同,均为内壁刻缠枝莲,内底刻龙纹,龙呈倒挂回升姿势,隙地缀饰云纹,龙的形象气质稍有差异,折沿盘龙纹面目较温和,而敞口盘龙纹多呈凶猛凌厉之态。从处州青瓷博物馆征集到的盘类瓷片来看,折沿盘数量(不包括菱口折沿)也是远少于敞口盘,两类纹饰风格存在一定差异,折沿盘或为洪武或永乐早期之物,烧制时间上很可能早于敞口盘。另,2005年处州青瓷博物馆在整理征集到的明初龙泉官窑瓷片过程中,还曾发现一批“次官窑”残片,五爪龙纹盘数量较多且集中。说其“次”,主要表现为与“正品”相比,胎壁相对较薄,尺寸相对较小,外底涩圈的处理也较随意,刻功相对草率,釉不佳多泛黄泛灰,有喑哑之色,但其造型纹样和龙纹的处理手法和“正品”龙纹盘无异,所以笔者认为此类“次品”或系主要针对龙纹盘的试烧品,龙纹器在制作要求上或高于一般的官窑器。
  比对各例明初龙泉官窑龙纹器可发现,不同器型种类,器物上的龙纹式样虽存小异,却有大同,大部分应制作于同一时代。而其具体烧制时间,笔者认为以永乐朝为主,首先,根据《大明会典》、《明实录》等文献的记载,明初龙泉官窑的始烧时间至迟在洪武二十六年,停烧时间最早在成化元年,永乐一朝无疑为鼎盛期。而更关键的还是与同时期景德镇官窑龙纹器的比较。
  明初景德镇官窑龙纹器,自洪武朝即有烧造,但洪武年间的龙纹器传世较少,最有代表性的是1964年南京明故宫玉带河疏浚工程中出土的白釉红彩龙纹盘残片(图8)。至永乐朝,龙纹器大量涌现,青花器、釉里红器,碗、盘、高足杯、梅瓶、盖罐等均有龙纹的出现,龙纹式样也较丰富,以行龙最为常见。就龙纹特征而言,洪武龙纹基本承自元代,头小,颈细,身细长,周身披鳞片,衬火焰纹,头部和肘部的毛发要比元代少,永乐龙纹总体上形体壮硕,趾爪有力,毛发浓密,形象凶猛威武,颈腹部有横条纹区别于覆盖鳞甲的背部,张口伸舌者上颚比下颚长而突起,头发上竖,有怒发冲冠之势。
  明代景德镇官窑烧制时间长,序列完整,各朝龙纹器特征之异同可考诸于大量实物。通过比对发现,上述几种龙泉窑龙纹器之龙纹与景德镇永乐官器龙纹最为接近,如行龙躯体和四肢的姿势角度大体一致,龙身颈腹部也装饰横条纹,这类横条纹基本未见于元代及洪武龙纹。火焰纹、飘带云也能找出极相似的例子。龙泉器的龙纹头发也呈上竖状,但发较稀疏,向额前倾斜,龙鼻的两侧有对称的长曲须,上颚长,下颚饰疏须,其格局是一致的。不过明初龙泉官窑的烧制时间偏短,综合诸多龙纹器来看,龙纹特征并无大的分歧或变化,其龙纹式样相对单一,如口部均作微闭状,没有景德镇那种张口伸舌的龙,毛发样式上,只有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龙纹碗内壁上的龙纹和伦敦苏富比2009春拍折沿盘龙纹较为特殊。而两者最明显的区别莫过于龙爪的处理,景德镇官器龙纹除五爪之外,还见有三爪、四爪者,趾爪排列多呈风车状,明龙泉官窑龙纹器目前所见者均为五爪,趾爪刻划如鹰爪,有锋利刚劲之感,较景德镇龙爪更为雄健有力。
  上述龙纹器种类,除大盘、高足杯之外,均未见于大窑枫洞岩窑址,所以,明初龙泉官窑的规模应不止枫洞岩一处窑址,肯定还存在其他的烧造工场,而明代龙泉官窑龙纹器或还存在更多的品种。参照同时期的景德镇官窑来看,龙泉官窑与之一致在永乐朝出现诸多龙纹器,此或与朱棣有意彰显皇权,展示开国之蓬勃豪阔气象有关,而此时的龙纹形象自然也是一派威武神气,昂然向上的神态。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广东深圳 叶英挺)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明代龙泉青瓷的特点和鉴定
http://www...cn 
09-12-09 09:45
  明代制作工艺与元代基本相同,但趋于粗糙
  宋、元盛极一时的浙江龙泉窑至明代虽逐渐衰落,但明早、中期制品仍十分精美。明代龙泉窑系的青瓷造型,大体上和元代一致,其风格和宋代的纤巧秀丽不同,而代之以硕大厚重。产品多大型瓶、盘,日用的小件器物较少。釉色已失去南宋梅子青釉、粉青釉那种柔和、含蓄的艺术效果。这时的青瓷釉层薄而透明,光泽度较强。
  从传世产品看,明代龙泉窑的制品有精粗之分。精品胎色白中微闪灰、胎质细腻厚重,制作精湛,造型精美,施满釉,盘、碗器底一般不施釉,也有如元代圈足底部留有刮圈垫烧痕的。釉色青灰,釉薄而透明,釉面光泽度很强,滋润匀净,釉色绿中微泛黄。器物以高足杯、菊瓣纹碗、玉壶春瓶、执壶、盖罐多见,高足杯的足较高,有竹节装饰,一节或多节,挖足粗率且较浅。纹饰有人物故事及花托吉、福、寿、金玉满堂等字。器表多有刻划花装饰,图案构图疏密得体,刻花精细。粗品胎质淘洗不精,质地较粗。制作也不精细,胎体特别厚重,尤以底部为甚。所见多为碗、盘类制品,釉色多绿中闪黄。器皿仍采用满釉刮圈垫烧,但工艺较粗,常见的有直口深腹碗等。装饰以印花和刻划花为主,图案纹样有器外壁的瘦长菊瓣纹,内里的花卉纹,以及颇有特色的印花历史故事、二十四孝人物等。其中人物图多印在器内壁,人像旁根据人物的具体形象分别书“孔子泣颜回”、“韩信武之才”等,由于制作较粗,印花纹样常有模糊不清之感。
  针对不同的釉料性能,明代龙泉青瓷还形成有别宋瓷的装饰特色不以釉色取胜,而以印花、堆贴,刻划花为主。明龙泉青瓷的装饰范围也大大增加。明龙泉青瓷正是利用釉的透明性能,采用刻、划、堆贴装饰,使作品另具一种工艺美。但总的来说,明代的龙泉窑系,大多产品成型草率,器型笨拙,因而到清初以后,就每况愈下。
  从装烧方法认识各时期器底特点
  1.北宋早期用托珠垫烧,器底留有托珠痕。
  2.北宋中期至南宋中期采用圈足内放垫饼垫烧,足端无釉,碗、盘底较厚,与此装烧方法有关。
  3.南宋晚期至元中期采用垫饼托住整个器足垫烧,足端无釉,普遍为“朱砂底”。
  4.元代中期以后采用盂形垫具,器物外底中间一圈刮釉,中心有釉,似涩圈。
  5.明代又恢复圈足内放垫饼垫烧,外底无釉。
::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2002-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浙新办(2003)18号
浙ICP证 040008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联系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明代龙泉青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