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格列佛游记读后感再亲耳听到,长生不老的欲望为之大减

拒绝访问 |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ae901f2f3dd439a-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不娶少妇(1)/李国文-提供留学,移民,理财,培训,美容,整形,高考,外汇,印刷,健康,建材等信息_突袭网
当前位置&:&&&&不娶少妇(1)/李国文
热门标签:&
不娶少妇(1)/李国文
来源: 由用户
编辑:王亮
战国四公子性格李园便谎称"齐国国君闻知家妹国色天香,使人来家中求娶,因此误了归期。"春申君一听就...遂"使人代公子将"。为免杀身之祸,信陵君"谢病不朝","饮醇酒,多近妇女",四年后便"病酒...为什么说宁娶野鸡从良不娶红杏出墙?但是我现在喜...答:宁拆十座庙,不会一桩婚如果你没有足够的能力对她好,提她承担子虚乌有的骂名,劝你在她身后做一个默默付出的男二号请问我四十二岁,娶三十三岁,算不算高龄娶少妇呢?答:爱不需要太多理由,不分年龄,只要你们真心相爱,那些不算什么不娶少妇(1)/李国文(图1)不娶少妇(1)/李国文(图2)不娶少妇(1)/李国文(图3)不娶少妇(1)/李国文(图4)不娶少妇(1)/李国文(图5)不娶少妇(1)/李国文(图6)
“不娶少妇”这句话,出自一位外国大作家之口,是对那些一心想讨个年轻太太的老年男士,所作出的发自肺腑的忠告。直截了当,明确无误,很有点当头棒喝的意思。说这话的江奈生?斯威夫特先生(),是大家都知道的童话故事《格列佛游记》的作者。《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称誉他为“英国最杰出的讽刺作家和古往今来屈指可数的讽刺大师之一”。一个作家在他死后二百多年,还能得到这样的评价,可以说是真正的不朽了。现在文坛上那些自以为或被捧为传世的作品,二百年后能否被人记住,恐怕是大有疑问的。新时期文学至今不足二十年,许多大红大紫过的作品,除了符号意义外,至于写了些什么,大家差不多都忘得精光了。由于斯威夫特写作的讽刺风格,加之英国人天性中的幽默感,对他这份看似语重心长,肯定而又恳切的经验之谈,是不是带有某种反讽意义在内,不禁令人怀疑。这位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居住在都柏林的神职人员,把“不娶少妇”列入他老年自勉十七条的首条位置,开宗明义,言简意赅,颇有语重心长之感。人进入老年,千万别娶二三十岁的女人当太太,大概他是总结了相当多的老夫少妻的例子,认识到太年轻的太太对于太年老的丈夫那种害多益少的作用,才特别强调的。但斯威夫特如是说,是不是有点偏颇,究竟有多大的实践意义,我是不大相信的。我认识的一位年过花甲的文坛男士,终于与发妻办妥离婚,自然是闹了好几年以后的成果了。然后,某一日,在物色新夫人的新闻发布会中声称,做他的未婚妻,条件之一,年龄务必要在二十五岁至三十岁之间,上必封顶,下可商量。这种在斯威夫特看来,大概算得上是赴汤蹈火的勇气,宁陷于水深火热而义无反顾的热忱,恐怕老先生也会动摇他订下的这个信条的。现在要是想找到有关这位作家的传记、书信,除《格列佛游记》外的中文译本,就比较困难。所以,他本人的婚姻状况,是否娶过少妇,是否被少妇蹂躏过,无从知悉,只好付之阙如了。但我们知道,他很长时期当过退休的大臣兼外交家邓波儿爵士的私人秘书,还做过爱尔兰大法官伯克利伯爵二世的私人牧师。也许他的职业,使得他终日与这些年迈的上司,和上司所交往的大概也都是些年迈的老人相处,天长日久,耳濡目染,随而也就熟悉人上了岁数以后的颠三倒四的状况和倒行逆施的行为,才使他把“不娶少妇”放在自我警戒的头一条吧。人是要衰老的,正如一年四季的转换,生命总是要进入冰封万里的冬天,例属正常,秋风萧瑟,寒冬已至,就不宜总做春光乍泄时候的美梦了。少妇对于高龄男士来讲,是否克化得动?是否享受得了?看来,说这句名言的斯威夫特先生,是持否定意见的。他的这种考虑,有些类似法国的卢梭先生论述自由时的看法:自由是一剂浚泻的诸如巴豆霜一类的药物,对于肠胃不好的民族,未必合用。同样,青春美貌的少妇,也许能催发老男人的一些性激素,调动起残渣余沥,发挥一点点作用,但并非就是一剂良方,总是披挂上阵的话,说不定死得更快些。可以不服老,或者不承认老,也可以做美容,把脸皮熨平,甚至改填履历表,使自己晚出生两年。但新陈代谢,是宇宙间生存发展的规则,衰老是谁也不能逃避的现实。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事情都可以通过金钱、权力、名望、关系网等等的精神和物质手段达到预期的改变。当然也包括娶一个妙龄少妇,重新焕发青春。但有一条却是钱也好、权也好都无能为力的事情,那就是无论怎样把头发染得黢黑黢黑也遮挡不住的老糊涂。若干年前,在罗马的一次世界杯足球赛上,前球王贝利对在场上踢球的巴西国脚,不停地发表指摘的、不满的,甚至很挑剔的看法,这也不是,那也不是。他自以为曾经是巴西足球上一代辉煌的代表人物,有这样说三道四的权利。这就是他失去感觉的结果。他忘了一条最重要的真理,过去了,就永远过去了,你曾经是球王,不错,但那已经是历史。著名球星马里奥批评道,贝利“精神上有问题,任何生活在过去的人,都会进入博物馆”,“贝利现在对我们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如今人们踢球的方式同他过去完全不一样了。贝利已成为过去”。于是,那些绝对是他晚辈、晚晚辈的球员们朝坐在主席台上的他,发出了吼声:“你要么闭嘴,你要么回家!”“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要没有这一点看得穿、想得开的胸襟,还在那儿倚老卖老,便不为后人尊敬了。海明威在《非洲的青山》里,就一点也不客气地论说三十年代的美国作家,说他们男的老了以后,就成了婆婆妈妈、唠叨不休的碎嘴子,女的变成圣女贞德,看什么都不顺眼,都是离经叛道。任何人头顶上都不可能有万世辉煌的光圈,要敢于承认才力不逮,要给年轻人腾出位置,要退出舞台甘于寂寞。斯威夫特在《格列佛游记》里,写到了一个叫“拉格奈格”的国度里,有一种叫“斯特鲁布鲁格”的人,在他的笔下,这些无论如何死不掉的,也就是老而不死的人,无论对于自己,对于他人,都是一种可怕的负担,恐怕是嘘也不能解决问题的了。他写道:“他们活到八十岁的时候(在这个国家活到这么个岁数就算到了极点了),不但具备一般老年人所有的缺点和荒唐行为,并且还有许多别的缺点,因为他们对于自己永远不死感到恐怖。他们不但性情顽固、暴躁、贪婪、沮丧、虚荣、多嘴,而且丝毫不讲友谊和情爱,即使有,顶多也只能对儿孙还有些感情。嫉妒和妄想是他们的主要情欲。但是引起他们嫉妒的事情主要是年轻人的不道德行为和老年人的死亡。他们嫉妒年轻人,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已经没有寻欢取乐的可能。同时当他们看到送葬的行列时,他们又感到惋惜,抱怨只有别人才能得到休息,而他们自己却永远不能希望得到。他们除了在青年和中年时期得到的一些经验和知识以外,就什么也记不得,而这一点点东西也是很不完全的,关于任何事实的真相或者细节,我们最好还是相信传统的说法,而不要相信他们的记忆。在他们中间最幸福的人倒是那些年老昏聩、记忆全失的人。因为他们不像别人那样有许许多多的恶习,所以他们还比较能接受人的怜悯和帮助。“他们活到九十岁,头发、牙齿全部脱落,这时他们已经不能辨味,有什么就吃什么、喝什么,胃口不好,吃什么也不香。他们时常患病却经久不愈,病情不会加重也不见好转。他们谈话时连一般事物的名称、人们的姓名都忘掉了,即使是至亲好友的姓名,他们也记不起来。由于同样的原因,他们再也不能读书自娱,他们已经不能看完一个句子,看了后面忘了前面。这种缺陷使他们失去了唯一还可能有的乐趣。“他们是我平生所见最令人痛心的人,而女人比男人更来得可怕,她们除了具有极衰老的老人普遍存在的缺陷以外,还有一些格外令人可怕的地方,那可怕的程度和她们的年龄成正比。”最后,斯威夫特叹息:“读者们不难相信,自从我亲自听到,亲眼看到这种人以后,我的长生不老的欲望为之大减。”所以,在没到四十岁的时候,斯威夫特就如是说:“当我老时,愿望如下……”一共十七条,表达了他将来步入老年后的基本生存原则。除第一条需商榷外,其他诸条,即使在二百年后的今天,也还具有现实意义。“第一,不娶少妇。“第二,不混在年轻人队伍里头,除非他们专诚邀约。“第三,不乖戾,郁闷或猜疑。“第四,不鄙薄当代的作风、情趣、时尚、人物、斗争等。“第五,不爱小孩,并且尽量避之则吉。“第六,不向相同的人复述相同的事。“第七,不贪。“第八,不忘正派、整洁。“第九,不严厉对付年轻人,但接受他们青春的愚昧和缺点。“第十,不听无赖之徒饶舌,也不受他们的影响。“第十一,不随便施教,也不随便麻烦别人,除非对方切求自己。“第十二,盼望有些好朋友在我破坏或疏忽上述意愿的时候通知我,并且指出缺失的所在,使我按此改正。“第十三,不多言,也不多讲自己。“第十四,不夸耀年轻时的英姿,力量或如何受女性欢迎等等。“第十五,不听谄言,也不要设想自己会蒙年轻女子的青睐。“第十六,不肯定事情,也不固执。“第十七,不自负有本事能行列守则,惟恐一条也把不住。”以上这十七条老年自勉之词,出自梁锡华先生的文章《一点子史威夫特》,原刊香港《大公报》一九九六年十月九日。因为这张报纸未必都能看到,所以抄录下来,以飨同好。我记得同时也看到此文的W先生和Z女士,在电话里交谈时,都极赞其棒。尤其一条一条边读边议下来,忍不住发出会意的笑声。这就应了《红楼梦》里的薛姨妈的一句名言:“笑话不在好歹,只要对景就发笑。”因第一条“不娶少妇”,由于乐此不疲,跃跃欲试的老年男士太多,似欠群众基础外,其他各款,不也是我辈年纪一把之人的写照和特别值得清醒的地方嘛!于是相约,要切记切戒的,到了豁牙拌齿,说话漏气,眼神欠佳,迎风掉泪的年纪,就不要捏住小女子的玉手或玉臂不放,从脸看到胸,从头品到脚,而真是应该“尽量避之则吉”的自我珍重。即使学有一点所成,受人稍许尊敬,也无须乎对年轻人耳提面命、声严色厉。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和追求,你不是钦定的标准样板,后人无必要都得以你为范本。即使有些老先生,到了自成一派,门徒甚多,自竖一帜,追随者众的地步,也用不着对不合己意的人,水火不容,非己者诛;尤其要谨防围绕在身边的无赖之徒和篾片小人们的煽动和挑唆,有人冒犯一下你,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你也不是皇上。人老了,应该懂得尊老是中国人的传统,让到为礼,适可而止。大可不必逢会必到,逢酒必喝,逢主席台必坐,逢麦克风必讲。更不宜追逐浮名虚荣,争排座次前后,在乎掌声多寡,计较出镜长短,为得到什么而兴高采烈,为没得到什么而嗟叹哀怨。既不要“老夫聊发少年狂”,让观众大跌眼镜,也不要当老爷子自以为是,惹人烦厌。所以,第十二条所言,有一两个敢向你说真话的朋友,当你背后有人对你啐唾沫的时候,提醒你检点一下自己的言行,恐怕是最重要的了。斯威夫特的这些托己而劝喻他人的睿智箴言,对上了年纪的人来说,真是越琢磨越有道理啊!尽管这第一条,令人有所狐疑。但如果联系起前些日子,一位也是娶了少妇的老作家,把窗子当门走出去而不幸摔死,倒也在某种程度上证实这一条是对的。无论你同意还是不同意,实行还是不实行,他的这种见解,对后人来说,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绝非无的放矢。作家的伟大,就在他总是有话让你好说这一点上。或许,这就是永恒吧!
男孩是娶少妇好还是娶女孩好?问:我22,也不知道是桃花运来了还是什么。本来我在外有一个女朋友,这次一...答:女孩娶个少女和少妇有什么区别问:……答:没什么区别都是女的重点不再这里嘿嘿!24岁小伙娶36岁少妇!行不答:可以的,自己喜欢就行,就是平时少妇的性`欲都是比较强的,就怕你满足不了她,到时还要跟你闹离婚。不过你平时倒是偶尔可以用一下尚苇美的那个男用药的,男人用了会很长很硬的,相信你一次就可以征服那个少妇的。更多精彩 >>>您好,欢迎来到新东方
热门搜索:
格列佛游记 第三卷
勒皮他、巴尔尼巴比、拉格奈格、格勒大锥、日本游记
拉格奈格人受到作者的赞扬——关于“斯特鲁德布鲁格”的详细描写;作者与一些著名人士谈论这个话题。
拉格奈格人是一个既讲礼貌又十分慷慨的民族。虽然所有东方国家人特有的那种骄傲他们不免也沾了几分,但对于异乡人他们还是很客气的,特别是受到朝廷重视的那些外乡人。我结识了不少高官显贵,我的翻译又一直陪在我身边,所以我们的谈话倒还挺愉快。
一天,我和许多朋友在一起,有一位贵族问我有没有见过他们的“斯特鲁德布鲁格”,意思是“长生不老的人”。我说我没见过,就请他给我翻译一下,在凡人头上加上这么一个名称到底是什么意思。他告诉我,虽然很少见,但有时会有人家恰好就生下这么一个孩子来:他的额头上有一个红色的圆点,就长在左眉毛的正上方;这一标记即绝对表明,这孩子将永远不死。他描述道,这个圆点大约有一枚三便士的银币那么大,不过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变大、变色。孩子长到十二岁时,它就变成绿色,那样一直到二十五岁,之后又变成深蓝色。四十五岁时渐渐变成煤黑色,大小如一枚英国的先令,以后就不再变了。他说这种孩子生得极少,相信全王国内男女“斯特鲁德布鲁格”不会超过一千一百个,京城里他估计有五十名,其中有个小女孩是大约三年前生下来的。这类婴儿并非任何一家的特产,生这样的孩子纯属凑巧,就是“斯特鲁德布鲁格”自己的孩子,也和别人一样都是有生有死的。
我坦率承认,听他这一番叙述我真是说不出来的高兴。我的巴尔尼巴比语说得很不错,而跟我说那番话的这个人恰好又懂巴尔尼巴比语,于是我就情不自禁地叫出了几句,未免有些过分。我像发了狂一般地高声喊说:“幸福的民族啊,你的每一个孩子都希望长生不老!幸福的人民啊,你们能享受到那么多古代美德的典范,能有大师们随时都来把所有过去时代的智慧教给你们!但最最幸福的还要数那些伟大的‘斯特鲁德布鲁格’,他们从出生开始就不用受人类那共有的灾难,不用时刻担心死会临头,所以心无负担,精神畅快。”但我表示惊奇,这么一些杰出的人物,我怎会在朝廷里一个都没有见到?前额上有颗黑痣是个非常明显的特点,我是不可能看不到的。而这样一位贤明的君王,又怎么可能不找一大帮这样智慧而能干的帮手在自己身边呢?不过也许是那些受人敬重的圣贤们的品德过于整肃,与朝中亻者待腐化的作风格格不入吧。根据经验我们也常常看到,年轻人总是太有主见,并且意志不坚定,不肯接受老年人认真严肃的指导。但是,既然国王准许我接近他,那么,我决定以后一有机会就要通过翻译就这件事坦率而详尽地向他提出自己的看法。不论他愿不愿接受我的劝告,有一件事我是定了主意的:既然国王陛下一再要我留在这个国家任职,我就感恩戴德接受他的恩典,只要那些“斯特鲁德布鲁格”超人愿意接纳我,我就一辈子住在这里同他们相处。在前边我已经叙述过,我与之谈话的那位先生会讲巴尔尼巴比语。他面带着一种微笑——这种微笑一般都是因为对无知的可怜——跟我说,只要有机会留我下来和他们在一起,他是会很高兴的,他同时要我允许他把我刚才说的话向大家解释一下。他解释过后,他们又在一起用本国话交谈了一会儿,不过我什么都听不懂,从他们脸上我也看不出我的话到底给他们留下了什么印象。一阵短暂的沉默之后,还是这位先生对我说,他的朋友们和我的朋友(指他自己,他觉得这样比较恰当)在听了我关于长生不老的幸福和好处的一番高谈阔论后,都欣喜之极,很想具体知道,如果我命中注定生下来就是个“斯特鲁德布鲁格”,我会打算怎样来安排我的生活。
我回答说,这样一个内容丰富、令人高兴的话题是很容易发挥的,特别是对于我,因为我常常喜欢设想,假如我做了国王。将军或者大臣,我会做什么。就这件事来说呢,我也作过全盘的考虑,如果我可以长生不老,我该做些什么事,我该怎样来渡过我的时光。
我说,如果我运气好,成了“斯特鲁德布鲁格”中的一员,一旦我明白了生与死的区别由此发现自己是幸福的,第一,我就要下决心用尽一切办法发财致富;在这过程中,靠着勤俭节约与苦心经营,大约两百年之后,我就很有可能成为全王国最富有的人。第二,我从小就喜欢艺术和科学研究,这样到最后我将在学问上超过其他所有的人。最后,我要仔细记录下公众的每一项重要活动和事件,公正地根据自己观察所得,将历代君王和大臣的性格描绘出来。我要准确无误地记录下风俗、语言、服装、饮食和娱乐方面的种种变化。有了所有这一切学问,我将成为知识和智慧的活宝库,并无疑要成为民族的先知。
六十岁之后我就决不再结婚。待人好客,但还是要讲节俭。我要培养和教导有希望的青年的心灵,运用自己的记忆、经历和观察并证以无数范例,使他们相信,公私生活中,道德还是非常有用处的。但是我挑选出来经常和我相伴在一起的,却必须是一帮同我一样长生不老的弟兄。我要从古代到我同时代的人中选出这么十二个同伴。如果这些人中有谁没有产业,我会在我自己的产业附近给他准备一处方便舒适的住所。我会请一些和我最要好的朋友一同进餐。至于你们这些凡人,我只能让少数几个最有价值的进来同我交往交往,不过时间一长我的心肠也就硬了,你们死了我也不怎么会惋惜,或者根本就不惋惜;对你们的后代也是一样。这就像一个人年年都在花园里种石竹和郁金香玩儿,前一年种的花枯萎了,他并不会感到悲伤。
这些“斯特鲁德布鲁格”和我会相互交流我们在岁月流逝的过程中观察和回忆起的一切。我们会谈论腐化是怎样渐渐地悄然侵入了这个世界。我们会不断地警示并指导人类,用来阻止任何一级出现腐化。这样,我们以自己作为榜样,就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力,从而才有可能遏止人性的继续堕落;这种堕落每一个时代都在悲叹。
除此之外,我还能看到许多帝国和小邦发生革命;上流、下流社会发生种种变化;古城变废墟;无名村庄变成君王的帝都;著名河流缩成浅水小溪;海洋的一边变成旱地,另一边被海水吞没;许多至今还不为人知的国家被发现;野蛮民族侵入文明国家,最野蛮的人却渐渐文明起来。看到这一切我该有多高兴呢!那时我一定会发现黄经、永恒运动和万应灵药,还有许许多多其他尽善尽美的伟大发明。
在天文学上,我们将会有多么奇妙的发现!我们活着就可以看到自己的预言成为事实;我们可以观察到彗星的运行和再现,以及日月星辰的种种运动变化。
长生不老的自然欲望和尘世的幸福又使我在许多其他方面滔滔不绝地说了如此许多。我说完之后,那位先生又同从前一样把我谈的要点翻译给了其他的人听。接着他们就用本国话交谈了好一阵子,并时不时地嘲笑我。最后,刚刚做我翻译的那位先生说,大家都要求他改正我几点错误;我所以会犯这些错误,都是由于人性中那共有的愚蠢,这样倒也可以不叫我负什么责任。他说,“斯特鲁德布鲁格”这一人种是他们国家所特有的,巴尔尼巴比和日本都没有,他曾有幸受国王派谴在这两个国家做过大使,发现当地人对此事都难以置信。以前他刚开始向我提起这事的时候,我也是惊讶不已,这就表明我当时也是觉得这事非常新奇、难以置信的。他在上面提到的那两个王国居留期间曾和人广泛交谈,发现长寿是人类普遍的愿望。无论任何人,一只脚都已进了坟墓,却肯定还要尽全力保住另一只脚。年岁极高的人依然希望还能再多活一天,而把死亡看作是最痛苦的事;天性随时都在促使他躲避死亡。只有在这位拉格奈格岛上,生的欲望才不那么急切,因为他们的眼前时时有
“斯特鲁德布鲁格”作为儆戒。
他说,我设想的那种生活方式是不合理的、不真实的,因为那必须以永远的青春、健康和精力为先决条件;作为理想,怎么想象都可以,可谁会这样去痴心妄想呢?所以问题不在于一个人是否能永葆青春,永远健康幸福,而在于他在老年所具备的种种常见的不利条件下,如何来渡过他那永恒的生命。虽然极少有人愿意在这么恶劣的情形下长生不老,可是在前面提到的巴尔尼巴比和日本这两个王国里,他发现每一个人都希望把死亡的日期朝后再推迟一点,来得越晚越好;他也几乎没听到有什么人心甘情愿地死掉,除非他受到了极度的痛苦和折磨。他请我告诉他,在我旅行过的那些国家以及我自己的国家,是否也发现了这种相同的、普遍存在的心理。
开场白刚一结束,他给我详细叙述了他们那儿“斯特鲁德布鲁格”的情况。他说,大约三十岁之前,他们一般和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之后就一点点变得忧郁和沮丧,并逐渐加深,一直到八十岁。这他是听他们亲口说的,要不然,一个时代这种人都降生不到两三个,人数这么少,无法进行普遍的观察。当他们活到八十岁时(在这个国家,八十岁就被认为是寿命的极限了),不但其他老人所有的毛病和荒唐行为他们都具备,而且还因为其有永远不死这么一个可怕的前途,而又有了许多别的毛病和荒唐。他们不但性情顽固、暴躁、贪婪、忧郁、愚蠢、爱唠叨,而且什么友谊和自然情爱也谈不上了,顶多不过是对儿孙还有点感情。嫉妒和妄想是他们主要的情感。但引起他们嫉妒的事情,主要是年轻人的不道德行为和老年人的死亡。想想年轻人,他们发现一切的欢乐自己都没有办法享受了;而每当看到一支送葬的队伍,他们就伤心、羡慕,别人进入一个港湾去安息了,自己却永远没有指望。他们除了自己在青年及中年时代学到和看到的东西外,别的全都忘记了,而就是那一点点东西也很不完整;所以任何事实,要想知道真相和细节,安全一点还是相信一般传统的说法,他们最好的记忆也是靠不住的。他们中最不悲惨的似乎倒是那些年老昏聩、完全丧失了记忆的人;这些人因为不像别人那样有许多恶劣品质,倒还比较地能得到大家的怜悯和帮助。
如果一个“斯特鲁德布鲁格”恰好跟他的同类结婚,按照王国的思典,等到夫妇二人中较年轻的一人活到八十岁时,婚姻就可以解除。法律认为这种优惠待遇是很合理的,因为那些无辜受惩罚要在世上永远活下去的人,不应再受妻子的连累而使自己加倍痛苦。
他们年满八十岁,法律上就认为已经死亡,后嗣马上就可以继承其产业,只留极可怜的一点钱供他们维持生活,贫穷的则由公众来负担。过了八十岁,大家认为他们不能再担任任何工作,因为人们相信他们已经无法再为公众谋福利了。他们不能购买和租赁土地,也不准他们为任何民事或刑事案件作证,甚至都不允许他们参加地界的勘定。
九十岁以上,牙齿、头发全脱落。活到这把年纪已不能辨别气味,有什么吃什么,有什么喝什么,没有食欲,不谈胃口。患的老毛病既不加重也不减轻,一直就这么延迟下去。谈话时连一般事物的名称、人们的姓名都忘掉了,即使是自己的至亲好友的姓名也记不起来。由于这同样的原因,读书自娱也是不可能了,因为记忆力太差,一个句子看了后面却把前边忘了,这一缺陷把本来还有可能享受的唯一的乐趣也给剥夺掉了。
这个国家的语言时刻都在变化,所以一个时代的“斯特鲁德布鲁格”听不明白另一个时代中他们同类的话,两百年一过,他们也不能同周围的普通人交谈,顶多不过说几个一般的词儿。因此,他们生活在自己的祖国却倒像外国人一样感到很不方便。
这就是我记忆所及他们给我作的关于“斯特鲁德布鲁格”的一番叙述。后来我见到了五六个不同时代的这些人。最年轻的还不到两百岁,他们都是由我的几个朋友在不同的时间里领到我这里来的。可是,虽然他们听说我是个大旅行家,世界各地都见识过,却一点也不感到好奇,不提出一个半个的问题来问问我。他们只希望我能给他们一个“斯兰姆斯库达斯克”,就是一件纪念品。这其实是一种委婉的乞讨方式,以躲避严禁他们这样做的法律,因为尽管给他们的津贴确实很少,他们却是由众人供养着的。
人人都轻视、痛恨他们生下一个这样的人来,大家都认为是不祥之兆。他们出生的情况记载得十分详细,所以查一查登记簿就可以知道他们的年龄。不过登记簿上记载的还不到一千年,要不就是因为年代久远或者社会动乱,一千年前的记载早都被毁掉了。但是,通常计算他们年龄的方法,还是问一问他们脑子里记得哪些国王或者大人物,然后再去查历史,因为他们记得的最后一位君王,毫无疑问地总要到他们八十岁之后才开始登基。
他们是我生平所见到的最令人伤心的人,而女人比男人还要来得可怕。她们除了极度衰老的人所有的一般缺陷外,她们还有别的一些可怕的地方;这种可怕的程度是和他们的年岁成正比的,实在令人难以形容。我在五六个人当中很快就能辨出谁年龄最大,虽然他们彼此之间相差还不到一二百年。
读者不难相信,自从我亲耳听到、亲眼看到这种人以后,我长生不老的欲望为之大减。我为自己先前那些美妙的幻想感到由衰的羞愧,心想,与其这样活着真还不如死掉,无论什么暴君发明什么可怕的死法,我都乐于接受。我和我的朋友们在这件事上所谈论的一切,国王都听说了,他于是得意洋洋地挖苦我,说希望我能送一对“斯特鲁德布鲁格”回自己的国家,使我国人民不至于再怕死。不过这似乎是这个王国的基本法律所不允许的,否则我还真乐意费些力气花些钱把他们运回来。
我不得不赞成这个王国制订关于“斯特鲁德布鲁格”的法律,具有最强有力的理由,任何别的一个国家处在那种情况下,都有必要执行那些法律。要不然,因为贪婪是老年的必然结果,那些长生不老的人最终就会成为整个国家的财产的业主,独霸全民的权力,却又因为缺乏经营管理的能力,最终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的毁灭。
泡泡少儿热门课程
随机好故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格列佛游记主要内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