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我魂魄.英雄吉鸿昌昌被国民党杀死时的品质

铁血聚合阅读 &
吉鸿昌介绍
吉鸿昌日出生于河南省扶沟县吕潭镇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受父亲影响,吉鸿昌幼年即具有爱国思想。1913年秋天,不满18岁的吉鸿昌弃学从戎,投入冯玉祥部当兵。因骁勇善战,屡立战功,从士兵递升至军长。1930年9月,吉鸿昌所部被蒋介石改编后,任第22路军总指挥兼第30师师长,奉命“围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吉鸿昌大义凛...
吉鸿昌新闻
东城区炮局胡同里,现在仍存抗战时期的炮楼。
河南扶沟人,字世五。1913年加入冯玉祥部,曾任宁夏省政府主席。1930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二路军总指挥兼第三十军军长。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
1934年5月,吉鸿昌组织成立了“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注意。他在国民大饭店45号房间与代表会谈,并借打麻将牌掩护研究工作。特务们确定其位置后准备动手,此时恰巧打牌“四圈”结束,调换位置,因此吉鸿昌躲过了特务的暗杀。
不杀同胞撕委任状
吉鸿昌同志是共产党员。在党的领导下,他坚决抗日,尽力为党工作。蒋介石恨死了他,把他逮捕了。
  吉鸿昌从天津被解到北平。刚一下车,敌人就给他看一份电报,上面写着“立刻处决”四个字,妄图吓唬他,要他投降。吉鸿昌看了,平静地说:“行啊!你们什么时候动手?”
  有一次,...
(转帖)吉鸿昌是因为抗日而死吗?
大陆的各种历史读物,包括教科书,想方设法地突出吉鸿昌“我是中国人”的访美故事,刻意将他塑造成一个强硬的、甚至是极端的民族主义者,而且是一个为了抗日而死的民族英雄。
但是,事实上,吉鸿昌当年被国民政府枪毙,并不是因为他的抗日事迹,...
来源:网易历史综合 | 10:40:23
吉鸿昌、方振武,政委柯庆施领着上万大军南下进攻北平,结果在何应钦围剿之下兵败溃散。
央视10套《探索.发现》近日播了纪录片《抗日同盟军》比较客观地记述了长城抗战,察北抗战的历史。
把该片内容...
日,曾经担任抗日同盟军北路总指挥,浴血奋战收复多伦的吉鸿昌将军,在天津国民饭店遇刺。这一消息迅速传遍了全市、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但凶手是谁,不得而知。天津解放后,1951年,天津市人民法院才将真凶吕一民绳之以法。
1930年春,冯、阎、蒋中...
民国爱国将领冯玉祥,长期担任民国政府的要职,为官清廉,出污泥而不染,始终保持平民本色,加之他与众不同的性格和言谈举止,被当时许多官场中人视为“怪物”。
  冯玉祥平日吃饭每顿仅一菜一汤。如有来客,只给客人多加一个菜,自己仍吃一菜一汤,而且从不备烟酒。平日上班,也不坐车...
民国爱国将领冯玉祥,长期担任民国政府的要职,为官清廉,出污泥而不染,始终保持平民本色,加之他与众不同的性格和言谈举止,被当时许多官场中人视为“怪物”。
冯玉祥平日吃饭每顿仅一菜一汤。如有来客,只给客人多加一个菜,自己仍吃一菜一汤,而且从不备烟酒。平日上班,也不坐车...
民国十九年(1930年)3月8日,冯玉祥由太原秘密回到陕西,2天后到达潼关,从而结束了他在山西的软禁生活。
回去后,老冯马上召集高级将领开会,表示要联阎倒蒋,还郑重其事地宣传了一下这样做的伟大历史意义和深远现实意义。
一番热情洋溢的讲话完了,下面却反响平平。...
多伦西南的几个县由于只是由日本人扶植的伪军及民团驻守,应而很快被吉鸿昌率领的抗日同盟军击溃并收复,抗日同盟军也很快便对多伦形成了包围之势。在准备进攻多伦之前,吉鸿昌派姚景川去李守信的刘继广支队里,做团长陈景春的策反工作,因为此二人乃是亲戚。关于此事情,李守信在其回忆录中...
日本有个中级军官,叫石原莞尔,拉着几百号人策划了一起非法侵略,这个事情是没有得到政府首肯的,要是失败了,估计日本政府会把所有的黑锅全扔给他们,他们也会一起切腹以谢国人,但是他的冒险成功了,凭业绩赢得了政府的支持,不过石原虽然表面上成了日本的民族英雄,为日本也带来了一些表...
爱国将领吉鸿昌
吉鸿昌——“恨不抗日死”的爱国将领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名将吉鸿昌临刑前写下的一首气贯长虹的就义诗。
吉鸿昌(),字世五,河南扶沟人,中国抗日将领,民族英雄。吉鸿昌18岁加入冯玉祥的队伍,开始戎马...
 日,曾经担任抗日同盟军北路总指挥,浴血奋战收复多伦的吉鸿昌将军,在天津国民饭店遇刺。这一消息迅速传遍了全市、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但凶手是谁,不得而知。天津解放后,1951年,天津市人民法院才将真凶吕一民绳之以法。
  被迫出洋
吉鸿昌(-1934),原名恒立,字世五。河南省扶沟人。1913年入冯玉祥部,从士兵递升至团长。骁勇善战,人称“吉大胆”。
1926年任第36旅旅长,10月,率部参加北伐战争,由兰州兼程东进,参与解西安之围。1927年任第19师师长,5月...
“抗日英雄”吉鸿昌原来是因为“攻打北平”而被枪毙的!
CCTV10套“探索□发现”节目播了纪录片《抗日同盟军》,这个纪录片的本来目的是宣传中共如何“抗日救亡”,但却在不经意之间泄露了隐藏多年的“秘密”,下面是该片的关键内容:
9、18以后,日...
吉鸿昌(-1934),原名恒立,字世五。河南省扶沟人。1913年入冯玉祥部,从士兵递升至团长。骁勇善战,人称“吉大胆”。
1926年任第36旅旅长,10月,率部参加北伐战争,由兰州兼程东进,参与解西安之围。1927年任第19师师长,5月出潼关占河...
日,在北平陆军监狱被国民政府下令枪决。
  吉鸿昌(-1934),原名恒立,字世五。河南省扶沟人。1913年入冯玉祥部,从士兵递升至团长。骁勇善战,人称“吉大胆”。
  1926年任第36旅旅长,10月,率...
吉鸿昌:蒋介石亲下枪决令
网易历史综合
爱国将军三次兵变反国民政府,被法租界引渡,由北平军分会枪决于陆军监狱。
日,在北平陆军监狱被国民政府下令枪决。
吉鸿昌(-19...
吉鸿昌(- ) 抗日爱国名将,原名恒立,字世五。河南省扶沟人。1913年入冯玉祥部,从士兵递升至团长。骁勇善战,人称“吉大胆”。
  1926年任第36旅旅长,10月,率部参加北伐战争,由兰州兼程东进,参与解西安之围。1927...
热点图文信息柯庆施曾率吉鸿昌等抗日同盟军围攻国民党占据的北京|柯庆施|吉鸿昌_凤凰历史
柯庆施曾率吉鸿昌等抗日同盟军围攻国民党占据的北京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9月初,柯庆施率前委与抗日同盟军,由张北转移到直中、直南,与当地农民运动组织汇合。9月20日、21日,同盟军攻占怀柔、密云县城,直逼北平。
核心提示:9月初,柯庆施率前委与抗日同盟军,由张北转移到直中、直南,与当地农民运动组织汇合。9月20日、21日,同盟军攻占怀柔、密云县城,直逼北平。柯庆施 资料图本文摘自:党史纵览2006年第07期,作者:汪太戈,原题为:《柯庆施的早期军事生涯》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徽州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名人辈出,在近代的徽州名人中,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的柯庆施便是其中一位。 柯庆施出生于1902年,歙县南乡竹溪村(俗称水竹坑)人,他14岁离开家乡,到位于休宁万安镇的安徽省立二师求学;17岁时因参加声援五四运动活动,被校方以&思想误谬&为由勒令退学;1920年他在上海由杨明斋、俞秀松介绍参加了刚成立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赴苏联学习;1922年在上海由张秋人介绍转为中共党员;1923年冬,柯庆施受中央委派在安庆市建立了安徽省第一个城市党支部&&中共安庆支部,并任支部书记;1927年5月,担任第一任中共安徽省临时委员会书记&& 柯庆施有着长期在白区工作的经验,在血雨腥风中同反动派斗智斗勇,从敌人牢狱中解救过一大批党的优秀干部,介绍和组织过大批革命青年和爱国人士赴延安。著名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先生就是持他的亲笔介绍信前往延安,并写出了轰动世界的《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 1947年11月,柯庆施担任了我军在华北解放的第一个大城市&&石门市(12月改为石家庄市)市长,并在恢复生产、发展经济上创造了被刘少奇誉为&新中国的楷模&的石家庄经验。全国解放后,他又相继担任了、上海这两个大都市的市委书记、市长。 但是,确很少有人注意到柯庆施的军事生涯。由于年代久远,这方面的资料留存不多,可是,从仅存的一些资料中,我们还是能看出,他在兵运工作和军队建设上所做出的贡献。 早期的兵运和农运活动 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柯庆施由林伯渠介绍参加了国民党,并由中共中央派到安徽工作,担任国民党(左派)安徽省临时党部秘书长。他利用合法身份,与当时负责中共中央军委工作的聂荣臻默契配合,积极开展兵运工作和武装斗争,同时争取到国民党(左派)的支持合作,加紧培训革命干部和武装力量。 9月24日,柯庆施等在安徽太湖县成功地策动了桂系部起义,随即在太湖成立了安徽省宣慰使署,发动太湖群众响应北伐。反动的安徽督军陈调元出兵太湖,柯庆施与安徽省宣慰使常乐恒率部奋起作战,毙敌80余人。后因众寡悬殊,柯庆施、常乐恒率部转移到湖北黄梅县独山镇。 10月,国民党(左派)安徽省临时党部在武昌开办了培训安徽党务干部的学校,柯庆施任校务委员会委员。这所学校为安徽省培养了一批革命力量。朱德、董必武、邓演达、柏文蔚、李立三、恽代英、施存统、彭湃、瞿秋白、徐谦等都为干部学校百余名安徽学生作过报告或讲过课。柯庆施在回顾这段历史时曾说:&学校在名义上是国民党省党部办的干部学校,但中共的同志占8/10,教员都是我们的同志。当时还在安徽、湖北边境组织了一支五百余人的武装部队,我们占驻过宿松与太湖。我在汉口一直住到汪精卫、唐生智叛变,武汉政府垮台。& 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他下令强占工会,解除工人武装,大肆捕杀工人和共产党员。柯庆施同北伐军第二军第四师政治部主任李六如等人,于4月18日在太湖大河滩召开有北伐军战士、工人、农民、学生、商人等5000人参加的反蒋大会。李六如在大会上揭露了蒋介石叛变革命,屠杀共产党员、工人和革命青年的罪行,指出革命从此要向左转。会上高呼&打倒蒋介石!&、&打倒新军阀!&等口号。当夜,柯庆施、周新民等人在太湖赵旭东家召开秘密会议,柯庆施向大家介绍了国内外形势,指出革命要向左转,不能靠右派。会议研究了太湖县今后斗争的任务和策略。柯庆施离开太湖后又到宿松与北伐军二军六师党代表萧劲光会合,在宿松县天主堂院内召开了千人讨蒋大会。 1927年4月至5月,中共五大在武汉召开,中央指示成立中共安徽省临时委员会(设在武汉,8月后迁至芜湖),批准柯庆施、王贯之(王心臬)、王步文(王华、朱华)、周范文、王履祥(王坦甫,未到职)、李启耕(李宜春)、郭士杰为执行委员,柯庆施、王贯之、王步文、郭士杰为常委,柯庆施为书记。5月下旬,柯庆施在汉口法租界大智门和平里主持召开了中共安徽省临委第一次全体会议,决定努力恢复各地被反动派破坏的党组织,积极开展武装斗争。在省临委的领导下,安徽省恢复了中共芜湖县委、中共宿县临时县委、中共寿县临时县委、中共六安临时县委、中共泗县特支、霍邱特支、庐江特支、安庆特支、南陵特支、旌德特支、凤阳特支、无为特支等党组织,另在凤台、和县、宣城、郎溪设立了党的通讯处,在柏文蔚的三十三军内派出秘密党员。 柯庆施于1940年在《自传》中回顾这段历史时写道:&那时安徽党组织经过反动势力的摧残,各地组织大多无形瓦解,很多同志流亡在外。当时我们的任务,首先是恢复与建立各地党的组织。我们经过多半年的时间,逐渐把安庆、芜湖、南陵、宣城、广德、旌德、寿县、六安、合肥、巢湖、庐江、桐城、宿县的组织恢复与建立起来,而以六安、合肥、寿县、广德的工作为基础,余区有我们同志三两人而已。& 1927年底,柯庆施回到上海,与一些安徽的同志住在浙江路的寿阳公旅馆。当时与柯同住于此的还有蔡申熙、许继慎、熊受宣、王逸常等人,他们经常在一起讨论对时局、对革命、对武装斗争的认识和意见。 红八军政治部主任 1929年12月初,党中央派柯庆施前往湖北省通山县的黄沙镇,担任红五军第五纵队政治部主任、秘书长,并接受一项特别任务,这就是策动和接应程子华的大冶兵暴。 《大冶革命斗争大事记》中这样记载:&10月初,国民党命令独立十五旅开赴大冶、阳新两县进攻红军,中共中央军委得知消息后,从上海派石仲伟、何乃康(柯庆施)、邓乾元到武汉与在敌十五旅任排长的中共地下党员程子华取得联系,决定在大冶实行兵暴。& 柯庆施等与中共大冶中心县委取得联系后,在曹家堍村曹玉阶家举行了扩大联席会议,决定立即与程子华取得联系,里应外合,攻取大冶城,消灭敌十五旅。会议制定出一套周密的作战方案,决定于第三天的黄昏将部队开到韦源湖边开始行动。 位于韦源湖畔的大冶县城,三面环水,红五纵队派兵4000,分乘300余条渔船,在深夜11时悄悄登上湖的西岸。先遣部队潜伏在横堤大桥附近,以截断敌军的退路。程子华在接到红五纵队的行动指示后,组织连队中的共产党员将连里的反动军官干掉,然后在夜色的掩护下,把参加兵暴的士兵们带出城外隐蔽起来,等待红军的接应。天亮时分,我军派出一个排佯攻大冶城。敌军果然中计,仗着兵强势众,出城追击佯攻部队,正好落入了红军的伏击圈。一时间,四边山上埋伏的红军战士枪炮齐发,军号声、呐喊声震天动地。敌军措手不及,被红军一举攻下大冶城,俘虏1000多人,缴枪900多条。 这次兵暴目标明确,行动神速,牺牲少,胜利大,被中央军委誉为&模范的大冶兵暴&。红五纵队将自愿加入红军的俘虏兵编成第二支队,由程子华任支队长,总兵力增加到6000余人。 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在湖北大冶县召开军委扩大会议。会上宣布,经党中央决定,红五纵队扩建为红八军,何长工任军长,邓乾元任政委,柯庆施任政治部主任、军党委委员。 为了扩大根据地,红八军主力移师湘鄂边境(岳州、平江等地)一带。柯庆施当时正患严重疟疾,组织上决定他留在阳新,管理后方,并集合黄梅、广济、瑞昌的地方武装及后方留守部队,坚持武装斗争,保卫根据地。 柯庆施稍休息几天,即前往黄梅、广济一带,整合部队,积极开展群众工作,机智灵活地打击敌人,接连打了几个胜仗,受到群众的热烈拥护。他还积极开展兵运工作,先后成功地策动了驻武穴川军某部和广济保安队的兵暴,从川军中拉出两连人,从广济保安队中拉出一连人。鄂东南人民在红军接连打胜仗的鼓舞下,纷纷加入这支红军队伍。后根据上级决定,以这支军队为基础,组建了红十五军。 柯庆施1940年在《自传》中回顾这段历史写道:&夏季,&&向湘鄂边境(岳州、平江等地)行动,因我正患厉害之疟疾,决定我留在阳新管理后方并集合黄梅、广济、瑞昌及后方留守部队,成立红军第十五军。我稍休息数日后,即前往黄梅、广济一带,整理当地之地方武装,并会同当时长江局军委(刘伯承同志负责)派来的同志,组织住在武穴之川军某某某部的兵暴工作,结果先后从四川军队中拉出两连人,广济保安队一连人,联合广济、黄梅之一部地方武装,及阳新后方所编成之两连,共约近六七百人,枪半数,成立起红十五军。&&在三中全会以后,我于是将十五军交某某某同志&&我则随派来之交通返抵汉口。& 年底,柯庆施到中共长江局工作,并被派往平汉线(河南许昌)组织夏斗寅部、唐生智部的兵暴,以组建红二十九军和红三十军,因时局变动未成,后被调回上海工作。 在察哈尔抗日同盟军中 1933年初,日本帝国主义继侵占了我国东北全境后,又进占了热河全省,接着分兵入侵平、津地区,5月占领察哈尔的多伦和沽源、宝昌、康保等县。华北形势非常危急,而蒋介石仍然奉行&不抵抗政策&,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广大人民群众和国民党爱国将领对此极为不满,抗日呼声日益高涨。曾任西北军总司令的爱国将领冯玉祥于1932年10月离开隐居的来到张家口,与爱国将士们和各界爱国人士一道,策划组建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与此同时,中共中央派柯庆施前往河北,任中共河北省前委书记,并赴张家口帮助冯玉祥组建察哈尔抗日同盟军。 翻开冯玉祥1933年的日记,虽迫于当时的情势,对一些事不便明说详陈,但仍可看出柯庆施帮助他组织抗日同盟军的一些情况: 日,&午后在野外走走,与革命的朋友谈话&。 日,&在野外与张&&同志谈话约一小时&。 日,&同张先生三人谈了两点钟如何能真抗日的事&。 日,&夜,我同张谈二事&,&如下层之帮助,如政见之商量,如款项之帮助&&彼此是无话不说的朋友&。 日,&设计的事今日成了。十点他们已经开始商议,真是有许多道理&。 据后来一些当事人回忆,冯玉祥日记中的张某,指的就是柯庆施。 冯玉祥的女儿冯理达日在北京回忆此事时说:&我父亲跟我讲过柯老去张家口和他一道组织抗日同盟军的事情,我们是随父亲一起从泰山到张家口的。& 日,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在张家口正式宣告成立,冯玉祥任同盟军总司令,方振武任前敌总司令,吉鸿昌任前敌总指挥。为方便工作,冯玉祥也为柯庆施安排了高级军职。1965年,江苏文史研究馆馆员胡锡畴先生在悼念柯庆施的信中说,当时&冯玉祥亦给高级虚衔以维护柯老的地下工作。寄迹张家口,诸须商洽,昕夕过从&。 抗日同盟军成立后,向全国发出通电,主张联合各党各派各军,共同抗日。同盟军部队更是一马当先,奔赴抗日最前线。6月21日,吉鸿昌率军出征察北、察东,前委书记柯庆施随同出征,与抗日同盟军一起行动。 当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的爱国将士浴血奋战在抗日前线之时,蒋介石政府却派何应钦调集16个师的兵力,对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实行全面封锁包围,用武力威逼冯玉祥取消同盟军,停止对日作战。 8月5日,冯玉祥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通电&忍痛收束军事&,9日宣布撤销抗日同盟军总部,14日离开张家口,重返泰山。 8月8日,柯庆施按照中共中央的部署召开了会议,决议反对取消抗日同盟军,并将二、五、十六、十八师等部队以及工会和抗日救亡团体等撤离张家口,转移到张北一带。8月中旬,中共河北省前委与吉鸿昌部、方振武部先后到达张北、康保、尚义一带集结。 8月24日,中共河北省前委在张北县二井村召开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抗日同盟军各部队主要将领。会议决定成立革命军事委员会,由柯庆施、张慕陶、宣侠父、吉鸿昌、许权中、刘振远、柳青等组成常委,领导抗日同盟军,吉鸿昌担任军事总指挥,继续进行斗争。9月初,柯庆施率前委与抗日同盟军,由张北转移到直中、直南,与当地农民运动组织汇合。9月20日、21日,同盟军攻占怀柔、密云县城,直逼北平。 蒋介石气急败坏,勾结日寇和伪军向抗日同盟军发动了猛烈的攻击。同盟军在吉鸿昌、方振武的率领下奋起抵抗,由于众寡悬殊、弹尽粮绝,最后失败。 抗日同盟军虽然在蒋介石和日伪军的双重夹击下失败了,但它唤起了广大民众,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柯庆施在抗日同盟军的组建、发展、斗争的全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为自己的军事生涯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责任编辑:周昂]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播放数:537275
播放数:305120
播放数:227653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蒋介石为什么杀吉鸿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