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抗日战争时保卫河南上蔡的国民党南京保卫战部队是哪一支

&&当前所在位置:&&
抗战国民党死了多少人,国民党抗日将军名单
字体大小:[]
&中国国民党(原名罗马化:Kuomintang;简称国民党、KMT;英文亦可直译作&Chinese Nationalist Party&)为孙中山所创建的一个中国政党。中国国民党是中国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亦是中华民国与亚洲历史最悠久的政党之一。其前身最早为成立于1894年的兴中会,而后分别改组为中国同盟会、中国国民党及中华革命党,日经孙中山改组后改为现名。中国国民党从1928年北伐成功、国民政府统一全国起,至1948年改组中华民国政府。于1949年解放战争中失利,从中国大陆撤守至台湾岛,现为台湾省政党。
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在国共战争中节节败退,而中国共产党则于10月1日在北京(昔称北平)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国政府从南京陆续迁至广州、重庆、四川成都及西康西昌,最后于12月9日迁至台湾台北;12月11日,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随政府由成都迁至台北。蒋介石去世后,废除&总裁&制,党的首脑改称中央委员会主席,由蒋经国连任至日去世。其后则由李登辉继任至2000年3月。期间地位为台湾地区执政党。其后台湾地区领导人由台湾民主进步党人士陈水扁继任,在此期间中国国民党成为台湾地区最大在野党,直到2008年中国国民党人士马英九竞选成功,中国国民党才再度成为台湾地区执政党。现任中国国民党主席为马英九。1980年,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台湾、韩国等地区经济起飞,被称为&亚洲四小龙&。1996年,第一次领导人选举李登辉和连战当选第9任正副领导人。2000年,第二次领导人选举败给民主进步党,台湾史上首次政党轮替。2004年,第三次大选再次败给民主进步党。2008年,第七届立委选举获得压倒性胜利,取得81席(71.7%),加上泛蓝盟友则超过立法院3/4席次,创下新记录。中国国民党候选人马英九和萧万长在第四次总统直选当选第12任正副领导人,政党第2次轮替,此时国民党在23个县市中取得15席、2直辖市中取得1席,加上泛蓝盟友共有18席。民国101年(2012年),国民党候选人马英九和吴敦义第五次总统直选当选第13任正副总统并取得连任。中国国民党自立党以来,为因应时势变化,多次实行党的改造。随着中华民国在中国历经革命开国、讨袁护法、二次革命、东征、北伐统一、展开训政、十年黄金建设时期、剿共、八年抗战、参与创建联合国、制宪行宪、直到其后因第二次国共内战中大败,退至台湾。
抗战国民党死了多少人:
中国大陆本土地区:陆军损失:三十八万五千两百人(385200 )海军损失:一万九千四百人(19400 )合计损失:四十万零四千六百人(404600 )&
从日方材料证明,抗日战争日军在中国死亡40万人.&
现在较为流行的说法就是:日本出国作战死亡的总数,减去在太平洋战争中死亡的人数,得到的就是被中国军队消灭的人数,即:1984000名日军被打死在中国战场。&
中华民国政府军发动大型会战二十二次,重要战斗1117次,小型战斗28931次。陆军阵亡、负伤、失踪3211419人。空军阵亡4321人,毁机2468驾。海军舰艇损失殆尽。其中壮烈牺牲在战场上的国民党将军即达二百余位。 军人作战伤亡3227926人(其中死亡1328501人,负伤1769299人,失踪130126人),军人因病死亡422479人,
死亡132万8千5百零1人
国民党抗日将军名单:
国军抗日将领阵亡表&
罗策群 & &
国民革命军第66军159师少将副师长 & &
肖山令 & &
南京宪兵少将司令,追晋陆军中将 & &
刘国用 & &
国民革命军第74军58师147旅少将副旅长 & &
蓝运东 & &
国民革命军预备第10师少将参谋长 & &
庞泰峰1937 & &
国民革命军第91师22旅少将旅长 & &
吴桐岗1937 & &
国民革命军第67军少将参谋长 & &
邓玉琢1937 & &
国民革命军第67军107师少将参谋长 & &
朱之荣1937 & &
国民革命军第67军107师321旅少将旅长 & &
吴国璋1937 & &
国民革命军第75师少将副师长 & &
赵锡章 & &
国民革命军第19军70师215旅少将旅长 & &
刘震东 & &
国民革命军第5战区参谋长,追晋陆军中将 & &
王铭章 & &
国民革命军第22集团军41军122师中将师长,追晋二级上将 & &
赵渭滨 & &
国民革命军第22集团军41军122师少将参谋长 & &
谢升标 & &
国民革命军苏浙皖少将游击司令,追晋陆军中将 & &
范廷兰 & &
国民革命军第一战区游击少将 & &
刘桂五 & &
国民革命军6师少将师长 & &
陈钟书 & &
国民革命军第60军183师542旅少将旅长 & &
扈先梅 & &
国民革命军51军第114师340旅少将旅长 & &
国民革命军第48军173师中将副师长 & &
朱家麟 & &
国民革命军第40军39师115旅少将旅长 & &
李必藩 & &
国民革命军32军22师少将师长,追晋陆军中将 & &
黄启东 & &
国民革命军12军22师少将参谋长 & &
邓佐虞 & &
国民革命军第139师少将参谋长 & &
国民革命军第22军50师少将副师长 & &
马威龙 & &
国民革命军第27军46师136旅少将旅长 & &
方叔洪 & &
国民革命军第51军114师中将师长 & &
陈德馨 & &
国民革命军第55军29师86旅少将旅长,追晋陆军中将 & &
梅一平1938 & &
国民革命军海军少将 & &
钟芳峻 & &
国民革命军第63军153师459旅少将旅长 & &
国民革命军第87军198师少将副师长,追晋陆军中将 & &
冯安邦 & &
国民革命军第42军中将军长 & &
朱炎晖 & &
国民革命军第94军185师546旅少将旅长 & &
张镜远 & &
国民革命军第36军5师15旅少将旅长 & &
范筑先 & &
国民革命军山东省第6区保安司令 & &
郁仁治 & &
国民革命军山东省少将军事特派员,追晋陆军中将 & &
徐积璋 & &
国民革命军第19军70师205旅少将旅长 & &
林英灿 & &
国民革命军第62军152师少将副师长 & &
李国良 & &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训部军训处中将处长 & &
张胥行 & &
国民革命军第一战区中将副参谋长,追击陆军上将 & &
唐聚五 & &
国民革命军东北游击司令 & &
陈安宝 & &
国民革命军第29军中将军长,追晋陆军二级上将 & &
王禹九 & &
国民革命军第79军少将参谋长 追晋陆军中将 & &
王自衡 & &
山东省保安第24旅少将旅长 & &
马秉忠 & &
国民革命军暂编骑兵第1师2旅少将旅长 & &
苏鲁战区第一路游击司令,追普陆军少将,同年追赠陆军中将 &
国民革命军第8军197师中将师长 &
国民革命军第2军中将副军长 &
山东省保安第22旅少将旅长 &
国民革命军第33集团军少将参谋长 &
国民革命军第84军173师中将师长 &
国民革命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陆军二级上将 &
国民革命军53军中将副军长 &
豫南游击第5纵队中将司令 &
国民革命军89军少将参谋长,追晋陆军中将 &
国民革命军第524团上校团长,追晋陆军少将 &
国民革命军第80军27师少将师长 &
国民革命军第80军27师少将副师长,追晋陆军中将 &
国民革命军第80军27师少将参谋长 &
国民革命军第3军中将军长,追晋陆军二级上将 &
国民革命军第3军12师少将师长,追晋陆军中将 &
国民革命军河北民军总指挥部少将参谋长,追晋陆军中将 &
鲁苏皖游击第4纵队少将司令,追晋陆军中将 &
国民革命军第17军少将参谋长,追晋陆军中将 &
国民革命军第43军70师少将师长,追晋陆军中将 &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3师少将副师长 &
国民革命军第57师少将副师长,追晋陆军中将 &
国民革命军第10军190师少将副师长,追晋陆军中将 &
国民革命军98军中将军长 &
国民革命军暂编第30师少将师长,追晋陆军中将 &
国民革命军第5军96师少将副师长 &
国民革命军远征军200师少将师长,追晋陆军中将 &
国民革命军第34军暂编45师少将师长,追晋陆军中将 &
国民革命军山东省第17保安旅少将旅长 &
国民革命军鲁苏战区少将参谋 &
国民革命军第鲁苏战区政治部中将主任,追晋陆军二级上将 &
王立业1943 &
国民革命军第19军70师少将副师长,追晋陆军中将 &
高道先1943 &
国民革命军山东省游击少将 &
国民革命军中国远征军少将参谋长/ &
国民革命军军政部中将 &
国民革命军第44军150师师长,追晋陆军中将。 &
国民革命军第73军暂编5师少将师长,追晋陆军中将 &
国民革命军第10军第10师少将师长,追晋陆军中将 &
国民革命军第第74军58师少将参谋长,追晋陆军中将 &
国民革命军第15军新编29师中将师长 &
国民革命军第15军新编29师少将副师长 &
国民革命军骑兵第8师少将副师长 &
国民革命军第36集团军中将司令,追晋陆军二级上将 &
国民革命军第36集团军少将指挥官 &
周鼎铭1944 &
国民革命军第36集团军少将处长 &
国民革命军第57军8师少将副师长 &
国民革命军第79军中将军长,追晋陆军二级上将 &
国民革命军第31军131师少将师长,追晋陆军中将 &
国民革命军第31军少将参谋长 &
国民革命军桂林城防司令部中将参谋长 &
国民革命军第66军新编38师少将副师长,追晋陆军中将。
国军抗日十大名将VS共军抗日十大名将
国军抗日十大名将:
张自忠:第一名将。国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当选第一名将首先是由战绩决定的,他曾在台儿庄战役中重创日寇坂垣师团,获得临沂大捷;收复枣阳桐柏,获得鄂北大捷;还获得过襄东大捷,被老百姓称为活关公。同时还因为他是抗战时期牺牲的国军最高将领(李家钰牺牲得晚于张)。但最主要的,是因为人们对张自忠悲剧经历的同情,这样一位正直的、人格高尚的爱国者却曾被误认为汉奸而人人喊打,简直是奇耻大辱。最后张自忠为这件耻辱主动选择了牺牲,以生命的代价表达自己的清白,真正是悲剧英雄。
李宗仁:第二名将。国军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有点类似中共抗日名将第二名的林彪,先打出里程碑的一战,然后销声匿迹。台儿庄战役共歼敌两万余人,是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的第一次战役规模的大捷,而且对手是日本的王牌师团,在国际上也被称为是日本建立现代化军队以来遭受的第一场引人注目的大惨败。台儿庄战役后,李虽然又参加了武汉、随枣、豫南等会战,但没出什么彩。后来,干脆被蒋介石高吊了起来,和冯玉祥、李济深等一样,位高权轻。不过,只凭台儿庄一战,李宗仁也可以无愧于抗日名将的称号。
杜聿明:第三名将。第5军军长。参加过古北口长城抗战和八一三淞沪抗战。以桂南会战中取得昆仑关大捷而一举成名。虽然有人认为这次胜利的一个很重要因素,是5军作为中国第一个机械化部队,火力强于日军,但对手毕竟是号称日本钢军的坂垣师团中村旅团(薛岳万家岭战役面对的则是一个二流师团)。42年杜聿明作为远征军副司令出征缅甸,虽然戴安澜在东瓜获胜,孙立人在仁安羌也大败日军,但最终远征军还是失败了。对于这段历史,众说纷纭,功过是非很难说清,因为有些战略决策不经过亲自实践,很难判断对错。
孙立人:第四名将。新1军军长。抗战八年,孙立人在国内除了参加过淞沪会战外,基本上没打过仗,他的功勋主要是在缅甸建立的。尤其是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时,他在仁安羌一战中,以少胜多,大败日军,救出?000多英军和记者,蒋介石、罗斯福、英王乔治都给他授勋章,由此声名大振。他的得票排在第四我想也缘于此。不过,我并不认为英国人的命比中国人的命更值钱。 欣赏孙立人的是他对日本俘虏的态度,对那些曾沾满中国人鲜血的禽兽,尽管成了俘虏也照样格杀勿论,此举大快人心。
薛岳:第五名将。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从抗战爆发到抗战胜利是连年征战,功勋累累,被称为歼敌最多的将领,仅四次长沙会战就歼灭日军十余万。但使他名声显赫、排名靠前的主要还是万家岭大捷,此战全歼日军一个师团,是抗战八年绝无仅有的。叶挺盛赞此战与平型关、台儿庄三足鼎立。有人称薛岳为中国抗日第一战将,就数量而言,薛岳是受之无愧的。不过,薛岳虽军事上成就显著,但治理湖南却颇遭物议,为了谋取暴利,他把湖南大米走私广东,结果使湖南百姓在丰收之年饿死无数,百姓编民谣骂他
卫立煌:第六名将。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排第六基本上是合适的。抗战时他指挥的最著名的是忻口战役,该战役对日军进行了沉重打击,歼敌数万,如果不是刘峙在河北大溃退,使得娘子关门户大开,也许会取得忻口大捷也未可知。但忻口战役毕竟是个不败而败的战役。43年卫立煌担任第二次远征军司令长官时远征缅甸,取得的才是名副其实的胜仗,该战消灭了盘踞缅甸的日军,打通了滇缅公路,成果辉煌。卫立煌是蒋介石的五虎将之一,但其他四将都是空有其名,只有卫是名副其实的虎将,但恰恰是这员虎将最不为蒋信任。
傅作义:第七名将。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北方最著名的国军抗日将领。33年就参加了长城抗战,36年又大败进犯绥远的日军和蒙奸德王的伪军部队,取得了百灵庙大捷。七七事变后,参加了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太原保卫战等。40年,傅作义又歼灭日军和王英的伪军数千人,收复五原城,取得了五原大捷,这是全国抗战以来国民党军队第一次收复失地的战役,影响很大。林彪在平型关战斗后的总结中曾表示了对晋绥军的不屑,晋绥军的战斗力也的确一般,但傅作义显然是晋绥军中的一个异数.
戴安澜:第八名将。第5军200师长。曾参加过古北口长城抗战、台儿庄大战等。在昆仑关战役中,率部与日寇浴血奋战,直至身负重伤才下战场。1942年作为远征军先头部队赴缅甸作战,在著名的东瓜保卫战中,率孤军与数倍于己之敌作战,击毙日寇5000余人,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后又率200师收复棠吉。因上级指挥失误,远征军被迫撤退回国,途中被日军伏击,戴安澜负伤不治,壮烈牺牲。戴安澜与杜聿明的关系颇似张灵甫与王耀武的关系,两位长官的结局相同,两位同为抗日名将的下属结局却大相径庭,令人感慨不已。
张灵甫:第九名将。第74军58师长。张灵甫曾三次闻名,一次是抗战前因杀妻而闻名,再一次是作为解放战争时被我军击毙的为数不多的国军高级将领而闻名(蒋介石曾尊张灵甫为民国第一烈士)。这都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张灵甫一生最光彩的是在抗战八年间,他跟随王耀武,几乎年年对日作战,战功赫赫。尤其是在万家岭战役中,担任团长的张灵甫率一支小部队偷袭德安张古山,随后又坚守该阵地数昼夜,身负重伤,消灭日寇数以千计,对万家岭大捷的取得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事后,郭沫若专门派田汉编剧,歌颂德安大捷,张灵甫在剧中以真名出现,一时间闻名天下。
王耀武:第十名将。第74军长。37年参加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38年参加武汉会战中的万家岭战役。39年参加南昌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41年指挥74军参加上高会战,重创日寇,被誉为抗日铁军。后参加第二次、第三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45年指挥了国军抗战中的最后一次会战&&湘西雪峰山会战。从抗战之初到抗战结束,王耀武年年对日作战,几乎是无役不予,而且战绩颇佳。王耀武精明强干、头脑清晰,被中共高级将领称为国民党内少有的几个明白人之一。
共军抗日十大名将;
彭德怀:第一名将,八路军副总司令。百团大战是抗战时期中共军队发动的最大的一次对日作战行动,消灭敌军25000余人,战果巨大。尽管这次战役有值得探讨 的地方,但它打出了八路军的军威。这一战绩中共其他将领无法比拟,作为这一战役的策划者和总指挥,彭德怀以高票当选第一是理所当然的事。
林彪:第二名将,八路军115师师长。虽然他只打了两仗就出国了,但平型关战斗意义非同小 可,它是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对日军第一次取得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中国军队的士气。这次胜利就如同许海峰在奥运会上取得的第一枚金牌一样,成绩虽不是十分出色,但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刘伯承:第叁名将,八路军129师师长。抗战头叁年,他指挥部队打了一系列对日战斗,大多是伏击战 ,比较着名的有七亘村重叠设伏、黄崖底、广阳、长生口、神头岭、长乐村、香城固等战斗,规模虽不是很大,但积少成多,总成绩也颇为可观。
杨靖宇:第四名将,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在我心中是一座巍然的丰碑,他的伟大不能用数字即打了几次仗、消灭了多少敌人来评价,他代表的是一种精神,一种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当年,我看《黑的土,红的雪》,对这位智勇双全的一代名将大为钦敬,看到英雄末路,叱诧风云的抗联领袖竟然被一个鼠辈出卖,惨死于贼寇之手时禁不住悲从心来、喟然涕下。
粟裕:第五名将,新四军1师师长。韦 岗之战虽然只是游击队级的战斗,但毕竟是江南新四军对日寇的处女战;车桥战役虽然是叶飞指挥的,但毕竟是粟裕筹划的;一师灭敌十万人虽然大部分是伪军,但毕竟有不少是鬼子。
聂荣臻:第六名将,晋察冀军区司令兼政委。主要战绩:配合林彪打平型关战斗,指挥杨成武打黄土岭战斗,击毙日酋阿部规秀中将,多次指挥反扫荡。聂荣臻军事作战战果并不突出,他的主要功劳是建设晋察冀根据地,反扫荡。晋察冀深处日军大后方,牵制了大量日军主力部队,对全局来讲,功劳很大。
陈赓:第七名将,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八路军建立后,129师385旅大部留守陕北,129师打仗主要靠386旅,所以,刘伯承的战绩和陈赓基本上是一体的,刘策划,陈战场指挥。陈赓的军事指挥水平很高,并不亚于一些元帅。
罗荣桓:第八名将,山东军区司令兼政委。前期主要是配合陈光作战,负责政治工作,只有梁山战斗和叁打白彦算两人共同指挥。后期担任山东军政最高领导后,除了反扫荡,主要是消灭伪军。建立我军最大的敌后根据地,功劳和聂荣臻相似。
吕正操:第九名将,冀中军区司令。吕正操抗日很坚决,不仅在八路时期,即便在张学良手下时,也是强硬的反日分子。但冀中军区部队战斗力不强,大多是反扫荡,主动对日作战不多,战果并不十分突出。由于冀中根据地文化人多,解放后描写冀中抗日斗争的文艺作品很多,影响较大,吕作为冀中军区司令,水涨船高,自然名气很大。
赵尚志:第十名将。赵尚志的悲剧色彩比杨靖宇还浓。杨靖宇虽然虽然惨死于日军手下,但在革命队伍里毕竟还是受到尊崇,德高望重。赵尚志则不仅要外抗日寇汉奸,对内还要遭到自己人的怀疑、责难和处分,两次开除党籍,遭苏军逮捕。堂堂的抗联总司令后来只能带一个小分队和鬼子作战,最后和杨靖宇一样,遭蟊贼出卖,被鬼子杀害,令人愤懑。
结果:无论从消灭日军的数量,还是从自身军队和的损失来看,国军都是抗日的主力军,共产党起辅助作用。
1937年 国军800万军队 共军5万红军
1945年 国军430万军队 共军130万
感受如何?
信产部备案信息
Copyright &当前位置: &
& 抗日战争时期的河南
价格(元)
装订:平装
开本:32开
版次:一版一印
装订:平装
开本:32开
装订:平装
开本:大32开
装订:平装
开本:32开
版次:1版2次
装订:平装
装订:平装
开本:大32开
装订:平装
开本:大32开
装订:平装
开本:大32开
版次:一版一印
装订:平装
装订:平装
开本:大32开
装订:平装
开本:大32开
装订:平装
开本:大32开
版次:一版一印
装订:平装
装订:平装
开本:大32开
版次:一版一印
装订:平装
期号:1988年 8期 总8期
开本:16开
装订:平装
开本:大32开
装订:平装
开本:大32开
装订:平装
开本:32开
装订:平装
装订:平装
开本:32开
装订:平装
开本:大32开
装订:其它
装订:平装
开本:32开
装订:平装
开本:大32开
装订:平装
开本:32开
装订:平装
开本:大32开
装订:平装
开本:大32开
装订:平装
开本:大32开
装订:平装
开本:大32开
装订:平装
装订:平装
开本:32开
装订:平装
开本:大32开
装订:平装
开本:32开
装订:其它
开本:大32开
装订:平装
开本:24开
装订:平装
开本:大32开
装订:平装
开本:大32开
装订:平装
开本:32开
装订:平装
开本:32开
版次:一版一印
装订:平装
开本:大32开
装订:平装
开本:32开
装订:平装
开本:32开
版次:一版一印
装订:软精装
开本:32开
装订:平装
开本:32开
装订:平装
装订:软精装
开本:32开
装订:平装
开本:32开
装订:软精装
开本:32开
装订:软精装
开本:32开
Copyright(C)
孔夫子旧书网
京ICP证041501号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
购物车共有0件商品,合计:0元
图书已成功添加到收藏夹!馆藏&110617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抗日剧都在黑国民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