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府上清五雷内阁金部尚书是道教张天师五雷符挂件的么品格

[国学宗教]夜读《聊斋》
《种梨》种梨是一个大家都知道的故事,我小的时候就看过根据这个故事拍成的动画片,记忆深刻。蒲松龄老先生其实是一个伟大的预言家,种梨的故事其实应该发生在公元日的下午——此时距离世界末日还有8小时14分23秒。新闻中心的后门依然熙熙攘攘:孩子放学、报纸发行、超市卸货、浴池纳客,还有饺子馆的简易厨房,世界依旧平和恬淡、秩序井然。每天坚持摆摊卖菜卖水果的老头今天来得比较晚,他的车上摆满了梨。在寒冷的冬天,能吃上一口沁透心、甜掉牙雪花梨,我们还得感谢《偷桃》里的魔术师,要不是他率先提出了反季节种植,我们还真享不了这个福。在新闻中心工作的小王正好下班,驾车出门的时候按了一下喇叭,老头不情愿地把车挪了一下:他怎么每天都堵在那呢?小王小心翼翼地驶了过去,对面来了一个人,促使他把车停在路边,走下车来看热闹。反正就还有八个小时的时间,放在哪儿不是放。当今世界什么样的人都有,形形色色,唯独缺六根清净的出家人。今天开眼了,不只是个出家人,还是个老道,难怪快世界末日,大家都出来放风了。老道生活不富裕,衣衫褴褛,棉袍里的棉花都露在外面。老道走到卖梨的老头跟前:我口渴了,能施舍给我一个梨吃吗?这是用来卖的,没钱别吃。快滚,别耽误我做买卖。你这一车,这么多梨,今天也不一定都卖得完。都说晚上就是世界末日了,留着又有什么用,我就要一个,多了不要。不行!我凭什么施舍给你呀!周围围观的人们也都好言相劝,可是老头很讲原则,没钱就想吃梨,门都没装好!小王有点好笑,一个梨能值多少钱。从口袋里拿出两块钱,丢给了老头:我买你一个梨。老人家,这个梨就送给你了。小伙子,你的心真好。你拯救了整个世界呀!莫名其妙。吃梨跟拯救世界有什么关系?大概年纪大了,糊涂了。世界末日了,钱还有什么用,卖梨的老头真是想不开。老道抱着梨不吃,而是对周围的人们说:有的人小气,都世界末日了,连个梨都舍不得施舍给我。可是老道我不是个小气之人啊,大家如果不嫌弃,我请大家吃梨。别逗了,你自己有梨,还跟人家要什么呀?我跟他要的这个梨,其实不是梨,他是一枚种子。我给大家种梨吃。哈哈,这个老头是疯了,还种梨?现在什么时候,寒冬腊月?再说我们能不能度过今晚还不好说呢,还能等到你的梨核长成树,结出梨?明天肯定等得到,世界因善良而存在。老道说话有点不靠谱。说着话,老道就把梨吃完了,手心里攥着梨核。从背包里拿出一个铲子,刮刮了水泥地:我就在这给大伙种梨吃,千万别走呀。大家都在静待世界末日,反正没事,看热闹呗。小王也站在人群之中,仔细品味老道刚才说的话。别看老道岁数大,手劲却不小,楞是在水泥地上刨出一个坑来。他把种子放进去,又把水泥块盖上:浇点水吧。饺子馆的东北老板盛了一碗饺子趟浇在了上面。一群疯子,水泥地上种树?隆冬腊月、水泥热汤,根本不符合植物生长的规律:世界末日把老道都逼疯了。出芽啦!不知道谁喊了一嗓子。还是真的,不仅是出芽,还抽叶了。长高了,分叉了。天啊,这棵梨树吃了瘦肉精了?须臾之间,梨树已经长成了。也不用一夜之间东风来,一眨眼就满树绽放了梨花。梨花一谢就坐果,不一会儿,果实成熟了。大伙都看傻了?新闻中心盖到大粪坑上了吧,怎么肥料这么足!道士一只一只把梨都摘下来,送给周围的人们,直到把梨全部都摘完。老道又从背包了拎出一把斧头,费了半天劲才把桃树砍下来,背在肩上,蹒跚而去。于是大家一哄而散。小王也觉得有点意思,不想花了两块钱,还能看这么场好戏。卖梨的老头在道士作法的时候也一直跟在人群里看,竟然忘了自己还在做生意。等他回头看自己车的时候,梨全都没有了。这个老道拿我的梨请客送礼啊!仔细一瞧,车把也没了,心里边那个气呀。我追你这个老道去,转过墙角,发现断车把就在地上扔着,原来这就是刚才的桃树呀。再找老道,早就没影了。这个卖梨的老头看起来傻傻的,都世界末日了,还舍不得一个梨?现在就有很多富人,亲戚朋友请求帮助,他们总是不高兴,总算计着说:这可是我家好几天的花费啊!或者在他们救济穷人的时候,也会算计着说:这些可以够十五个人吃的了。这些人,甚至父子兄弟之间都会算计来算计去。可是,当他们毫无节制地去吃喝嫖赌抽,就是散尽家财也丝毫不吝惜;自己大祸临头的时候,又会散尽家财赎命。人间善恶颠倒如斯,世界焉有不毁灭的道理。这是一个不眠之夜。所有的人都在等待着世界末日的到来……12月22日,小王乘着晨曦,驾车行进在川流如往常的路上,回味着世界末日的谣言,也回味着道士世界因善良而存在的话……原文:有乡人货梨于市,颇甘芳,价腾贵。有道士破巾絮衣丐于车前,乡人咄之亦不去,乡人怒,加以叱骂。道士曰:“一车数百颗,老衲止丐其一,于居士亦无大损,何怒为?”观者劝置劣者一枚令去,乡人执不肯。肆中佣保者,见喋聒不堪,遂出钱市一枚付道士。道士拜谢,谓众曰:“出家人不解吝惜。我有佳梨,请出供客。”或曰:“既有之何不自食?”曰:“我特需此核作种。”于是掬梨啖,且尽,把核于手,解肩上镵,坎地深数寸纳之,而覆以土。向市人索汤沃灌,好事者于临路店索得沸沈,道士接浸坎上。万目攒视,见有勾萌出,渐大;俄成树,枝叶扶苏;倏而花,倏而实,硕大芳馥,累累满树。道士乃即树头摘赐观者,顷刻向尽。已,乃以镵伐树,丁良久方断。带叶荷肩头,从容徐步而去。初道士作法时,乡人亦杂立众中,引领注目,竟忘其业。道士既去,始顾车中,则梨已空矣,方悟适所表散皆己物也。又细视车上一靶亡,是新凿断者。心大愤恨。急迹之,转过墙隅,则断靶弃垣下,始知所伐梨本即是物也,道士不知所在。一市粲然。   异史氏曰:“乡人愦愦,憨状可掬,其见笑于市人有以哉。每见乡中称素丰者,良朋乞米,则怫然,且计曰:‘是数日之资也。’或劝济一危难,饭一茕独,则又忿然,又计曰:‘此十人五人之食也。’甚而父子兄弟,较尽锱铢。及至淫博迷心,则顷囊不吝;刀锯临颈,则赎命不遑。诸如此类,正不胜道,蠢尔乡人,又何足怪。”
“世界因善良而存在!”有力的声音!顶起!
作者:居原氏 回复日期: 12:00:58 
拜读。相当不错。佩服兄台之勇气。20年读聊斋,一勇也,且在夜间持之以恒地读,二勇也。呵呵——————————————准备在天涯挨砖
呵呵,大家顶啊!
强贴留名。学习了
小新近来渐入佳境,可喜可贺,求更新~
谢谢天马老师呀!!!!还感谢厚爱你我的距离!!!多谢关注 感谢所有 留言的 朋友
浏览的 朋友
没人发个母狐狸
愚人节快乐
谢谢天马老师呀!!!!还感谢厚爱你我的距离!!!多谢关注 感谢所有 留言的 朋友 浏览的 朋友 每人发个母狐狸 愚人节快乐麻烦管理员把有错字的删了吧 呵呵
什么时候能收到母狐狸?正缺一个宠物呢。现在养神马宠物的都有,而狐狸却快成保护动物了。还有,狐狸吃不吃海带?
作者:居原氏 回复日期: 10:57:07 
什么时候能收到母狐狸?正缺一个宠物呢。现在养神马宠物的都有,而狐狸却快成保护动物了。还有,狐狸吃不吃海带?————————————————————快递已经派出 请在4月31日查收
狐狸吃海带
带碘的东西防辐射
作者:海带小新 回复日期: 16:47:07 
作者:居原氏 回复日期: 10:57:07  什么时候能收到母狐狸?正缺一个宠物呢。现在养神马宠物的都有,而狐狸却快成保护动物了。还有,狐狸吃不吃海带?————————————————————快递已经派出 请在4月31日查收 狐狸吃海带 带碘的东西防辐射=================================谢谢!呵呵
准备借书了!
留个记号,楼主写的不错 我也很喜欢聊宅
大家还在看[评论随笔]明清的启迪
你好,新年快乐,感谢支持。今晚恢复更新,欢迎关注。
@虔诚的祈祷未来 459楼
18:33:38你好,新年快乐,感谢支持。今晚恢复更新,欢迎关注。-----------------------------
嘉靖与乾隆(3)嘉靖靠着自己大当家地位,大力提拔自己的支持派张璁、桂萼、方献夫等人,向以内阁首辅杨廷和为首的反对派宣战。几个回合下来,杨廷和就顶不住了。嘉靖三年(1524年)正月,杨廷和辞职。嘉靖在这场斗争中,毫不手软。就在杨廷和辞职的当年,一口气把大臣一百三十四人抓进监狱。一阵廷杖下来,打死了十八个。后来就有人评论:“四十余年间,杖杀朝士,倍蓰前朝”,“公卿之辱,前此未有。”嘉靖五年(1526年),又兴起“大狱”。弥勒教首领李福达(又叫李午)化名张寅,搞地下活动,“诱惑愚民”,被抓进了北京。刑部尚书颜颐寿主张杀掉李福达。但武定侯郭勋不干,为李福达当起了辩护律师。据说,李福达的一个儿子就在郭勋的府上当侍童,李福达本人还进过侯爵府,制过春药。也就是说,这件案子牵扯到了武定侯郭勋。这个郭勋是桂萼的支持者。换句话说,郭勋也是嘉靖的支持者,议礼新贵。所以,嘉靖就认为这帮人把郭勋牵进来,就是要对“大议礼”反攻倒算,搞翻案风。随即命令张璁以兵部侍郎衔署都察院,吏部侍郎桂萼署刑部,少詹事方献夫署大理寺。掌管生死的三法司,都跑到了议礼派手里。主张李福达有罪的可就倒了大霉,刑部尚书颜颐寿、左都御史聂贤、大理寺卿汤木、御史马禄等四五十人,或被打死,或被流放,或被贬谪。关于这件案子,直到嘉靖死后,徐阶才以嘉靖遗诏的形式予以平反。至于真相,还真出来了。不过已经到了隆庆年间,四川蔡伯贯造反。据说,此人就是李福达的嫡传子弟,就属于白莲教。不过,到这个时候,所有的当事人几乎都已经成了地下工作者。经过这两次折腾,大明上下基本再也没有人敢跟嘉靖公开叫板了。用《剑桥中国史》的说法是:“当事情结束时,都察院和各部与杨廷和以及翰林集团有过联系的官员都被清除了。”再看看,从此以后嘉靖朝的首辅们张璁、夏言、严嵩、徐阶,其宦海沉浮,生死荣辱都在嘉靖一手掌握之下。无论你是阴险奸诈还是忠心报国,只要不冒犯皇帝,当众顶牛。就可以稳坐钓鱼台,出没风波里。即使贪污受贿,祸国殃民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你一旦失了皇帝欢心,那可就身死家灭,万劫不复了。轮到乾隆了。乾隆上台时,大环境与嘉靖朝可大不一样。本来,清承明制。清朝的政治制度就是明朝的翻版。不过,清朝自己又做了很大改动。
下节预告:乾隆用人面面观
嘉靖与乾隆(4)清朝也设内阁大学士,但并没有明朝那么大的实权。大学士不过是一种名誉头衔,就是为了笼络汉族官员。康熙时,把南书房升级,成为能草拟诏书的中枢机构。雍正时,又设立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其成员只能协助皇帝处理军国大政,“跪受笔录”。乾隆上台又是父子传承,非常安稳。所以,他上台后的形式就是,“一国之政,万民之命,不悬于宰相,而悬于君者,明矣。”所以,乾隆选择中央宰辅的标准就是忠诚、能干、清廉、恭顺。既要听话,还得把活干了。乾隆即位后选拔的宰辅,讷亲、傅恒、刘统勋、阿桂都是这个样子的。当然,还有虽无宰相之命,但在某个特殊时期地位相当于宰辅的于敏中和和珅。而对于地方督抚的任命,乾隆也是费了大心思。作为中央与地方桥梁作用的督抚大员,作用非同小可。据说,乾隆曾将各省督抚藩臬乃至将军、提督、总兵等人的姓名写在纸上,就挂在宫殿墙壁上。就像研究作战地图一样,研究每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功能特长,然后再进行升迁贬谪。当然,各地的督抚人员相当有讲究。一般说来,陕甘总督、四川总督、云贵总督要擅长军事。因为这几个地方是少数民族,老爱闹暴动。长官要是懂军事,一旦有乱子就可以迅速平定,免得事态扩大。两广总督、闽浙总督要有一定的海战经验。因为这两个地方海盗多,需要连剿带防。另外,闽浙总督还需要对海塘有所了解,浙江一带兴旺发达,全靠海塘保障。两广总督还要善于同外国人打交道,广东有个广州十三行,外国人不少。直隶总督、两江总督要懂得治河。正是在乾隆皇帝精心安排,运筹帷幄之下。乾隆朝一批出色或者比较出色的封疆大吏相继登台:高斌、尹继善、陈洪谋、方观承、高晋、毕沅、福康安……像直隶总督方观承,乾隆十四年(1749年)就任直隶总督,一直到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前后十九年。中间只有一年调任陕甘总督,随即回任。在任期间,修理河道,迎接圣驾,深得乾隆欢心。最后还死在了直隶总督任上,赐谥号“恪敏”,入祀贤良祠。要说这二位上台时,国家开国至少也有一百来年了,官场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运转模式,真能驾驭成功的确不容易。还有一点,这二位即位之初都曾经锐意进取,勤政革新,想依靠自己的力量使国家走上强盛之路。同时,也把自己打扮成青史流芳的“千古圣君”。我想,在这一点上,乾隆应该没有多大争议,嘉靖可就难以服众了。事实上,嘉靖一即位,就裁汰了锦衣卫、内监局等过剩人员148700人,缩减国家开支漕粮1532000余石。还把正德在宣府行宫的金银珠宝,统统运回了京城,存入内库。
嘉靖与乾隆(5)事实上,嘉靖一即位,就裁汰了锦衣卫、内监局等过剩人员148700人,缩减国家开支漕粮1532000余石。还把正德在宣府行宫的金银珠宝,统统运回了京城,存入内库。更重要的是,正德时如日中天的太监势力被压了下去。嘉靖元年(1522年),京师以及各省监督仓场的太监半数被召了回,剩下的十几年后也被免职。嘉靖六年(1527年),负责江浙海上贸易的太监被免职。两年后,这个职务就废了。嘉靖九年(1530年),云南镇守太监被撤回。第二年,四川镇守太监被免职。同年还有7个镇守太监被免职。太监在各省的势力下降不少。当然,也有人说嘉靖初年的改良是杨廷和的功劳。他借着起草新君即位诏书的机会,顺便干的。但当时的社会矛盾的确缓和了不少。因此,嘉靖也被人拍了马屁,成了“中兴圣祖”。乾隆就更不必说了。二十五岁上台,正是年轻力壮、争强好胜的年纪。每天起得早,睡得晚。整天找大臣开会谈话、安排工作。据说,乾隆一上劲,就连大臣们也感觉吃不消。乾隆干了60年,也一直自认为将祖训“敬天,法祖,勤政,爱民”,恪守不渝。不过还是毛领导那句话,“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这句话翻译到成功学上就是:求功易,成功难;成功易,守功难;守功易,终功难。偏偏这两个皇帝都是开头不错,越到后来越犯个人错误。最后都不咋的。当然,在他们前面已经做出“光荣榜样”的还有汉武帝、唐玄宗等一大批帝王名流。而这帮人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生自帝王之家。也就是说,他们都经过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都没经历过艰苦朴素的开国创业。前面省吃俭用闹革命,后面花天酒地毁江山,也就不奇怪了。面对这种情况,人们通常会大骂皇帝本人。说什么平时不注意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不深挖思想根源,被××阶级腐蚀,最终堕落,成为历史罪人。虽然有的皇帝活着的时候没看到报应,但把祸根留给了子孙。等到那时候,可真就回天乏力了。好像历史上只有无产阶级没有腐蚀作用。无产阶级本来就无产,也就没什么拿出来腐蚀别人的。但是有一个问题,为什么皇帝老爱当历史罪人?为什么前面已经有了那么多的历史教训,后面还是不吸取?当然,这里面皇帝有责任,而且是重大责任。这个下面会详细讲。不过还是那句话,人都有惰性,都有犯罪的倾向,皇帝也不例外。单纯骂皇帝无济于事。打个简单的比方吧。好比你是一个初进公司的年轻人。一踏上工作岗位,热情洋溢,任劳任怨,下力气苦干。可干了半天发现,就是得不到领导表扬。还被人挖苦、嘲笑。而有些人,平时偷个奸,耍个滑,弄个虚,作个假,反而很得领导欢心,工资奖金一点不少。
下节预告:聪明人,贪婪心
嘉靖与乾隆(6)这个时候往往会出现两种结果:一,封闭自己。为了老婆孩子死工资,还是忍着干吧。当然起初的热情早就没了,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想撞了就换庙。二 ,改变自己。适应这个规则,利用这个规则。以后翅膀硬了,自己再增加一些规则。这还是一般员工。皇帝更可怜,他们看到的阴暗面更多,却连领导都没有。但是选项却也只有这么两个。前一个的光荣代表就是正德与万历。他们没法跳槽,所以只能一辈子不合作。一个拼命做对,玩世不恭,就是为了让那帮老夫子吹胡子瞪眼睛。一个,爱答不理,死活不见,任凭老头子们哭天抢地。后一个的典型人物就是嘉靖与乾隆。他们都成功的控制了群臣,可与放心大胆的往前走。不过,奸臣也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顺便多说几句,能对大环境做出改变的只有开国皇帝。比如朱元璋、毛泽东。他们都力图建立一个自给自足、万世不变的小农社会,道德高度发达,人心没有贪婪。不过,都失败了。人内心深处的自私和贪婪,他们控制不住。即使对他们自己内心深处的贪婪恋权,更控制不住。要说皇帝个人的缺陷,当然不可不提。嘉靖皇帝爱炼丹修道,道士在嘉靖朝就非常吃香。像著名道士邵元节,从江西龙虎山被请了下来,嘉靖让他求雨求雪,据说还很灵验。嘉靖就赐给他玉带冠服(规格超高),还有金、银 、玉、象牙印各一枚。 每年禄米100石,田地30顷。封他为“清微妙济守静修真凝元衍范致默秉诚致一真人”,统辖朝天宫、显灵宫、灵济宫三个道教庙宇,“总领道教”。为了让他留在北京,还特意给了房子——真人府。还专门拨了四十个校尉,供真人府打扫。这帮牛鼻子还真不是白给的。嘉靖十五年(1536年),嘉靖皇帝有了自己的第二个儿子(嘉靖长子夭折),以后又接连有了几个。这可喜坏了嘉靖,在他看来没有儿子麻烦大大的(自己堂兄正德就是教训啊)。如今,自己有了接班人,道士功劳大大的。官方文件说是邵道士设醮求子,实际上是进献春药。但邵道士仍然被晋级一品,挂名“礼部尚书”,还赐了白金、文绮、宝冠、法服、貂裘。然而这个邵道士没有成仙,先升天了。嘉靖十八年(1539年),邵元节死。嘉靖很伤心,葬礼很隆重。政府出面操办,按照伯爵等级,风光大葬。邵元节之后,嘉靖又信任了另一个道士——陶仲文。这个陶道士原来只是一个七八品的小官(干过辽东的库大使),据说会画符念咒,唬神弄鬼。没想到,竟然糊弄住了嘉靖。嘉靖先封他为“神霄保国高士”,不久又晋封为“神霄保国弘烈宣教振法通真忠孝秉一真人”。
下节预告:乾隆朝的奢华盛世
嘉靖与乾隆(7)两年之内,陶道士就平步青云,被封为少保,兼礼部尚书。又被封为少傅,兼任少保。食一品俸。再后来,加封为少师,兼任少保、少傅。这下不得了了,少师、少保、少傅合称“三孤”,一个人全得了,大明三百年只此一份,别无分店。荣誉还不止。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嘉靖又封陶仲文为伯爵,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兼支大学士俸。总之把一切能给的都给了,但这个陶道士就是不争气,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也升天了。这二位是升天了,但嘉靖为了炼丹修道做法事,耗费的金钱却一点也不少。仅香烛一项,每年就消费黄蜡20余万斤,白蜡10余万斤,香品数10万斤。据说,宫女杨金英等人一心想把嘉靖勒死,就是因为嘉靖听信道士的鬼话,采集宫女经血,把她们祸害惨了,逼出来的。嘉靖沉迷修道,甚至做出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来。嘉靖十八年(1539年),他甚至提出让太子监国,自己好专心修炼一两年。太子时年四岁。太仆寺卿杨最上书劝谏,嘉靖一阵廷杖,把他打死了。不过,杨金英事件之后,嘉靖就搬到了西苑,一住就是二十多年。直到死前才被抬回大内乾清宫。当然,这二十多年他一点也没闲着,净顾着炼丹修道长生不老。也正是这个时候,这个原因,嘉靖手下的宠臣严嵩开始了长达近20年的奸贪生涯,贪污受贿,纵权误国。北边鞑靼连年抢劫,直逼北京。南边倭寇打扰江南,百姓遭殃。整个大明一片狼藉。嘉靖如此,乾隆也好不到哪去。有人说,乾隆有三幅面孔,早年自强自奋,中年自专自断,晚年自高自大。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以后,大清富足,皇帝也日益骄奢。开编四库全书,巡游江南,办庆典过寿诞,打大小金川,平台湾,征越南都是动不动几百万上千万两银子的大手笔。单说乾隆巡游江南吧。每次南巡都带有劲军一千多人,名义上是保护,实际上是炫耀。而因为有这些保镖,就不得不沿途构筑营盘。要构筑营盘,就要征用民田。每亩民田征用费用要白银一两以上,但地方官为讨皇帝欢心,说自己省钱,上报费用只有五百文,连三分之一都不到。当然,最终吃亏的都是老百姓了。早在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第一次下江南时,就发了中央文件:要求所有行营、住宿开销全部自掏腰包(出自内帑),不要扰民,修建道路、桥梁,政府下拨公款,不许勒索百姓。但中国的国情历来就是,文件是文件,执行是执行。比如修建御路。路旁房屋旧的就要扒掉,坟墓扒了填平。本来按规定,对于被拆的瓦房,补助白银一两;被拆的草房,补助白银半两。上边的拨款历来就是唐僧肉,一路走就一路吃。等走到老百姓那里,连骨头都没有了。所以御路两旁被扒了房子,无家可归、四处流浪的人大有人在。
下节预告:奢华下的腐败
嘉靖与乾隆(8)活人的房子都没人管,死人的就更顾不上了。于是更有的人连老祖宗的尸骨都保不住,被野狗拖着满山跑。从北京到杭州,有水路也有陆路。走陆路需要修御路,备马匹;走水路需要造御船,仅随行人员就需要船四五百只,全由江浙两省负责建造、准备。乾隆一下江南,一千多艘船在水面上一字排开,仅拉纤的士兵就需要数千人。两岸彩旗招展,人山人海,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大风光也大消费。这仅是出行,还有饮食。据说连乾隆喝的水也大有讲究。在直隶境内,要北京香山静宜园的水;进入山东,要济南珍珠泉泉水;进入江苏,要镇江金山泉泉水;最后到了浙江,要杭州虎跑泉泉水。御驾到了哪里,那里的水就有人专门负责运送。按时按量,不得有误。单单一个喝水,就这么兴师动众,日常膳食就更不用说了。为了解决南巡途中的下榻问题。从北京到杭州沿途修建了三十处行宫。各处行宫争奇斗艳,古玩、字画、书籍、端砚、瓷器当然是必不可少,此外还有穿衣镜、香炉等日用品。配置相当齐全,相当高级,就是为了那几天。甚至有的时候根本用不着。用不着浪费,用着了更浪费。每到一地,仅随行人员占用的民房就有四五百处。虽然每次下江南前,乾隆都要发文件,要求一律从简。所有的行宫、名胜都不必刻意打扮,打扫干净就好。行宫不要添置一檩一瓦,殿内不设珍玩器物。途中经过大城市,无须张灯结彩。然而,下发这么一篇文件,怎么看怎么像暗示语。乾隆无论走到哪里,街道两旁都搭起彩棚,挂起丝绸帐幔,运河上停满灯船、戏船。在乾隆看来,这简直就是自己治国有方、大清盛世啊,怎么可以不满心欢喜呢?而特别会领会文件精神的地方官们,玩起奢华来自然是一个赛一个。当然,这些钱当官的是不会出的,自然有有钱的主出。比如盐商。事实上,乾隆每次下江南扬州都是驻跸之地,也是必住之地。偏偏扬州又是江苏盐业生产集散之地。所以,乾隆每次来,盐商必定大出血。并且不仅仅是南巡,皇帝要办庆典,盐商要出钱;国家要出兵打仗,盐商要出钱;政府要开工修河,盐商还要出钱。一开口就要上百万两白银。也正因为如此,大清盐业贪污盛行,弊窦丛生。“盐贵私盛,养成枭盗,不知凡几。”官盐价高卖不出,私盐盛行。干一行的私盐贩子们竟然武装了起来,成了“盐枭”,跟盗贼没什么两样。
下节预告:盛世——衰世,罪恶宿命
嘉靖与乾隆(9)更可怕的是,这仅仅是大清乾隆朝贪污腐化一角。著名的大贪官和珅,就是因为对乾隆心思揣摩的最到位,贪污事业也搞得最得心应手。在乾隆朝的最后二十年,大清国上下已经编织好一张网罗全国的贪官网。而贪污网一旦编织完工,再想破是破不了了。越贪越难治,越难治越贪。最后全玩完。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这位皇帝给人的直观印象很不一样。嘉靖朝很烂,乾隆朝很盛。我承认,这种说法很有道理。单说财政状况吧。嘉靖时,国家一年的白银收入不过二百万两,但支出却要四百万两。嘉靖朝最后十几年,政府年年有亏空。为了填补这些窟窿,就加税,主要向江南地区。但江南经常遭倭寇抢劫,再加税其实就是饮鸩止渴。也就是说,大明一直玩着“肾虚”游戏。国家没有钱,就拼命压缩士兵粮饷。那些大头兵头脑一热,就会发兵变。据说,南京戍卫部队发生暴动,就把南京户部侍郎拖出来,杀了。还把尸体脱了衣服挂在牌坊上,射箭泄愤。这个戍卫部队本来是调过来防卫倭寇的,这下可好,先闹起了窝里反。后来,张居正当权,猛玩改革,拼命开源节流,才勉强把大明王朝撑下去。相比之下,乾隆朝就阔绰多了。乾隆初年,户部库存银不过二千四百余万两。等到用兵新疆,动用了库银三千余万两,而户部存银反而到了七千余万两。到了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大小金川用兵,又耗费白银七千余万两。然而,这一年下诏书说,库里仍存余白银六千余万两。四十六年(1781年),诏书又说库存银又增加到七千八百万两。况且又普免天下钱粮四次,普免七省漕粮两次,巡游江南六次,花费不下两万万两。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诏书说国库仍存银七千余万两。九年后归政,仍留给嘉庆白银七千万两。真是越有钱越花钱,越花钱越有钱。想想后来,他孙子道光,拼命玩节俭,却厄运连连,国库亏空。还真是不一般的讽刺啊。这么一说看起来难以理解,其实原因很简单。嘉靖上台时,大明开国已经一百五十年,相当于人的六七十岁,正是疾病缠身,逐步没落的时候。什么南倭北虏、病变兵败、贪污祸国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而乾隆上台时,大清入关仅一百来年,相当于人的三四十岁,正是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黄金时代,偶尔有点小病小灾,一挺也就过来了。自然显得生龙活虎,精力无限。六七十岁的老人再怎么打兴奋剂,也比不过三四十岁的年轻人。有意思的是,等到乾隆退位之时,大清开国正好一百五十来年。正如宿命所安排,大清上下也真正病态来袭,病魔缠身。
下节预告:民风之变
嘉靖与乾隆(10)事实上,自乾隆末年以来,民变已经屡见不鲜。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王伦在山东临清造反,自称清水教,其实就是白莲教分支。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甘肃苏四十三造反。乾隆六十年(1795年),湖南广西边界苗民造反。嘉庆一即位,四川湖北白莲教造反。教徒二百万,波延陕、甘、川、豫、楚五省,前后九年,耗掉白银数万万两。嘉庆十八年(1813年),天理教造反。北京天理教徒几乎攻进紫禁城。大清衰落已成定局。 当然,相比之下更糟的嘉靖朝,就更让人骂得狗血喷头了。后来,就连大明亡国的帽子也来了一顶,“始亡于嘉靖”。明朝人自己也认为嘉靖朝是一个分水岭。就拿风俗习惯来说吧。嘉靖以前,妇女服饰很朴素。嘉靖以后,就变得很漂亮,很讲究了。宴会请客,原先一般是四菜一汤,后来就变成六碗、八碗以致十二碗、十六碗。据山东《郓城县志》说,嘉靖以前老百姓很朴实,也很老实。嘉靖以后,也跟着变了。普通老百姓向官员看齐。要是家里太穷,就是借钱也要讲排场。看人的观点也变了。以前看到一个人很老实,很朴素。大家都竖大拇指,很好,很好。现在再看到老实人,大家都撇大嘴巴,耻笑,耻笑。据《博平县志》讲,过去乡村没有酒店,也没有游民。嘉靖中期也变了,经济发达了,资本主义也萌芽了,到处都是酒店,几星级不知道,但二流子不少。据说,当时还有一种风气。一个人有了名,有了字,还要有号。嘉靖皇帝生前就有许多别号,像著名的尊号:太上大罗天仙紫极长生圣智统三元证应玉虚总掌五雷大真人玄都镜万寿帝君。念下来就累死个人。嘉靖不仅自己有别号,还爱给别人送。比如宠臣张璁就得到了一个“孚敬”的别号,张孚敬就是张璁。据说,连乞丐都赶了时髦,有了别号。嘉靖时代,娱乐圈也变了方向。嘉靖以前,歌曲主要是北曲,嘉靖以后南曲就流行了。南区主要唱的就是男女恋爱,跟现在的流行歌曲有一拼。嘉靖以前,不大讲究修建园林建筑。嘉靖以后,到处修假山,建园林。光南京就建了园林一百多所,苏州也有好几十所。苏州园林代表作——拙政园就是这时候兴建的。明朱元璋规定,禁止官员嫖娼。嘉靖以后,这个规定还有,但已经没人当回事了。文人捧妓女几乎已经成了一种风气。为他们写诗,写文章,还搞了一个“评花榜”。竟然是按照科举考试的功名头号来给妓女排座位,分出一、二、三甲,一甲三名,自然就是“状元”、“榜眼”、“探花”。
下节预告:官场糜烂
嘉靖与乾隆(11)据说,崇祯年间,金陵城曾在侨居水阁举行过一场声势浩大的“评花榜”活动。当时,前来观看的富商文人,车轿挤满了大街小巷,水阁外凑热闹的船只,简直成了一堵墙。梨园弟子则分三班,连场演出助兴。热闹非凡。最终,被评为第一名的王月,封号“状元”。在鼓乐声中,登上百花簇拥的“状元”宝座,用金杯品酒,煞是荣耀。还有人触景生情,当即赋诗:“月中仙子花中王,第一嫦娥第一香。”国破家亡之际,还有如此雅兴。真是超高境界。再说这个戏剧。过去只有男戏,嘉靖以后才有女戏。很多当大官的都喜欢写戏,像《牡丹亭》的作者汤显祖,就在万历年间做过大官。元朝时,戏曲是个代表。但元曲的作者没有高级官员,都是劳苦大众。有的是衙门里的小办事员,有的是医生。但到了明代,戏曲作者大部分是举人、进士还有的是高级公务员。你要非说这是文化繁荣的表现,我也不反对。但这样的繁荣实在结不出好果子。明朝后期还盛行赌博。官员、文人要是不会赌博、打纸牌,那是要落伍的,要被人嘲笑的。这么一来,官场不变味是不可能。要说官场的变味,不能不说嘉靖的模范榜样。嘉靖好炼丹修道,凡是好这一口的都被嘉靖视为同志,节节高升,平步青云,风光无限。凡是反对的,都被嘉靖视为阶级敌人,必将其罢官免职,打入十八层地狱。有了这“两个凡是”,就连同是皇家朱姓人的藩王都得拍马奉承。像徽王朱厚爝,借着贿赂陶仲文,讨好嘉靖,被嘉靖封为“太清辅玄宣化忠道真人”,还赐了金印。死后,又给了一个“恭王”的谥号。又忠又恭的,还真是自家人。这个徽恭王死后,他儿子朱载埨接班。这小子比老子还能搞,竟然让人给嘉靖送去了春药。嘉靖一高兴,封送药大使梁高辅为“通妙散人”,封朱载埨为“清微翊敬辅化忠孝真人”,同样赐了金印,待遇很是不错。还有辽王朱宪节,后来被废。嘉靖道长炼丹,他也来凑热闹。嘉靖也赏了他一个名号:清微忠孝真人。还有一套行头:金印、法衣、法冠。这个辽废王一出巡,就穿上皇帝钦赐的法衣法冠,打扮的像个人似的。尊驾前面打起开道牌,可不是大众化的“肃静”、“回避”,而是“诸神免迎”。估计是怕小鬼挡道,还特意带上了刑具——拷鬼械具。这么一来,比马戏团还热闹。
下节预告:恶败之局
大家还在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五雷轰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