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供养佛菩萨法的思想特点

文殊菩萨的事迹与思想_新浪佛学_新浪网
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究竟圆满
文殊菩萨的事迹与思想
文殊菩萨的事迹与思想
  (一)文殊的事迹
  文殊师利,梵文manjusri的译音,略称文殊。新译‘曼殊室利。’汉译为妙德,义为万德圆明,皆彻性原。又译妙吉祥,因他出生时,家里出现十大吉祥瑞兆:
  (一)天降甘露,(二)地涌七珍,(三)仓变金粟,(四)庭生莲花,(五)光明满室,(六)鸡生凤子,(七)马产祥麟,(八)牛生白犊,(九)猪诞龙豚,(十)六牙象现。
  西元前六世纪(与释迦佛同时代)生于舍卫国。多罗聚落、婆罗门族姓中,父名梵德,从母右胁而生,身紫金色,堕地能言,如童天子,有七宝盖,随复其上,文殊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与佛相同。
  在《华严经入法界品》,弥勒菩萨对善财说:‘文殊大愿,非余无量百千亿那由他菩萨之所能有。其行广大,其愿无边,出生一切菩萨功德,无有休息。常为无量诸佛之母,常为无量菩萨之师,教化成就一切众生,名称普闻十方世界。在大乘佛教里,文殊是诸菩萨上首,常与普贤侍佛左右,所有的佛弟子,都把文殊当成智慧的化身,如说般若为诸佛之母,文殊为七佛之师。常见的文殊像,顶有五髻,表示五智无上无得之相。五智:法界体性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左手执莲花。花中安放《般若经》一部,表示般若一尘不染,如大火聚,四面不可触,触之即烧。右手执宝剑,表示大智,能断一切无明烦恼,喻金刚宝剑,能斩群魔。或坐莲花台,表示清净,或乘狮子或孔雀,表示威猛。
  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中,始自华严,终于涅盘,凡是大乘法会,皆有文殊参加。在辅助释迦牟尼佛,宣传大乘佛教思想,文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宝箧经》里记载,佛在舍卫国时,有一年,一连下了七天大雨,许多农田和住宅都被洪水所吞没,祇园有八百比丘,万余菩萨,面临著饥饿的惨状。阿难请求文殊设法予以救济,文殊使众多佛弟子都得到饱足,安心于道。说明文殊在物质方面给予释迦僧团以很大的帮助。在释迦僧团成份中,婆罗门种姓占有绝对优势,他们多数人是厌离心切,习惯于苦行,如迦叶等。对大乘法,行于世间而不为世间法所染,与外道和睦相处而不为其知见所动,虽断烦恼而不舍菩萨行,虽不住有为亦不住无为。文殊协助释迦做了大量工作,使许多声闻众回小向大,接受大乘教法。如灵山会上五百比丘,得通未得忍,以宿命智,各见过去杀父害母及诸重罪,于自心内,各各怀疑,于甚深法,不能得入,于是文殊仗剑逼佛,佛说:‘文殊住住!吾必被杀。我被害矣,谁害吾子。’于是五百比丘,自悟本心,了法如梦,皆得法忍说偈赞曰:‘文殊大智士,深达法源底,手自握利剑,逼持如来身。如剑佛亦尔,一相无二相,无相无所生,是中云何杀?’文殊用杀佛的办法,来教育五百比丘,使之悟解大乘宗义,证得法忍,堪称释迦得力的助手。又一次文殊对众生宣讲大乘空义说:‘不用见佛,不用求法。’时有二百比丘,以为错乱说,舍佛而去。文殊于中途,化作大火,比丘欲以神足飞空(跳过去),上见铁网,生大恐怖。回视祇园途径,遍布青莲。比丘即至佛所,白上所见。佛告比丘:‘内火未尽,欲度外火,无有是处。汝诸比丘,堕在见网,欲度铁网,亦无是处。……此之爱见,无所从来,亦无所至。从妄想生,无我,无我所。’二百比丘,听到佛的教导,余漏永尽,成阿罗汉。可见文殊不仅是一位深解大乘空义的智者,对神通幻术的运用,也十分熟练。二百比丘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得回头,心中的火气冷静下来,接受佛的教导,使他证得罗汉的果位。还有一次世尊自恣日,文殊三处过夏,违反了僧制,迦叶以长老的身份,想拿起槌子把文殊赶出去。当迦叶刚拿起槌子时,见千百亿文殊顿时出现,迦叶这时用尽一切力气,拿不起槌子。佛此时对迦叶说:‘迦叶,这么多文殊,你要摈除那一个。’迦叶顿感自惭,觉得不是文殊的对手。还有舍利弗,在释迦弟子中,也算是个佼佼者,一次文殊与他游诸佛土,有一佛土,到处都是大火弥漫,人行其中,顷刻化为灰烬,舍利弗见之惶恐万状。文殊以神力令无数莲花遍布其中,踏上而行,如履坦途。舍利弗此时在文殊面前感到矮了半截。
  以上这些例子,生动地讲明了文殊和释迦在教育声闻,萌发大心上配合得十分默契,得心应手。所以《法华经安乐行品》,文殊启请末世持经之方,佛特为说曰安乐行,便于后世护持,读诵是《法华经》。文殊遵照释迦的嘱托,于佛灭度后,和阿难、弥勒在铁围山结集大乘经典,使大乘佛教赖以住世和发扬光大。近人不察论述印度佛教史,认为大乘空有二宗肇始龙树、无著,斯乃枝末之见,实际上印度大乘佛教有空有二宗的源头,佛在世时,文殊、弥勒是空有二宗佛教的杰出代表,他的思想在佛学体系中,一直享有崇高地位。
  在《文殊般涅盘经》里说:佛灭后四百五十年,文殊到雪山,为五百仙人宣扬法化。最后诸有缘者悉皆得度,与五百仙人同到自己的家乡舍卫国多罗聚落于尼枸树下,结跏趺坐,入首楞严三昧,从周身毛孔,出大火光,铄金色身,成琉璃像。琉璃像内有真金像,正长六尺,坐莲华台,了了分明,五百仙人,皆入涅盘。时有八大王,将琉璃像,置金刚山顶,起塔供养。
  (二)文殊的思想
  第一大乘经的发起和组织者:大乘经里称文殊为‘法王子’、‘导师’。这一尊称在佛弟子中是少见的。汉地流传的一些重要的大乘经,基本上都是文殊发起的。在《华严经》里,文殊是青年的导师,他教育青年不要像舍利弗比丘等那样,整天坐在大树下面。要学习佛陀那样至高无上,修集善根,见佛闻法,学六波罗密,在学习上要永不满足。要不尽有为,不住无为,处生死海,去教化众生,行菩萨道。他引导六千青年比丘,从事利他的普贤行,向印度的南部宣传大乘佛教。在福城(孟加拉湾西岸)的大塔寺开讲《普照德界经》。这里的居民多数是龙族,文殊的传教,使龙王、龙子、龙女,归信了佛教。文殊行的历史功绩,开辟了大乘佛教的根据地。后来的龙树在这里读了许多大乘佛经,经过整理,使之流传于世。善财童子在大塔寺听了文殊的说法,发菩提心,立志学习大乘佛教的普贤行。文殊指导他求见善知识,进行参学,是入普贤行的不二门,这就是著名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在《圆觉经》里,文殊是发起人。他第一个发问,如来本起因行,为全经的开端。《维摩诘所说经》维摩诘生病,释迦牟尼派一个大型的代表团前去慰问,派谁当团长?派舍利弗等十六弟子,个个都不敢承当,都说自己曾被维摩诘呵斥过,派弥勒等大菩萨,他们也是不能堪任,都说自己挨过维摩诘的批评,最后终于派出以文殊为首的八千菩萨,五百声闻的庞大代表团,承佛委托,到毗耶离城,维摩诘宅舍,前来问候。一部《维摩诘经》,基本上是文殊和维摩诘之间的对话。《楞严经》以阿难遭到摩登伽女大幻术,摄人淫席,将毁戒体,佛派文殊前往救护,将阿难,摩登伽女二人带回佛所,佛对阿难进行教育,是为本经发起的原由。《法华经》是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入无量义处三昧,放眉间白毫相光,照遍东方百千万亿佛前,弥勒对此不甚理解,请示文殊,以何因缘佛出此瑞相?文殊答复说:如我惟忖,今佛世尊,欲说大法,降大法雨,吹大法螺,击大法鼓,演大法义。欲令众生咸得闻知一切世间难信之法。故现斯瑞。文殊的话发起了释迦演说斯经。
  一行三昧:文殊是以修一行三昧著称于世的。有一次他问佛:什么叫一行三昧?佛答: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一行三昧的要点,是在观察事物时,要从规律或法则的总体上著眼,不是就事论事的去分别它的差别相,如此才能居高临下,高屋建瓴。
  如何修一行三昧?第一,要从善知识处,听闻般若波罗密,对事物的总相有一个深入理解,这样的人才能从事物的千差万别中,发现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对待真理,还要做到,不退、不坏、不思议、无碍、无相。第二,要在一个安静的地方,排除种种私心杂念,收摄心猿意马,于一切事物,不产生混乱的思绪,不去追逐尘境。第三,在净化思想的基础上,系心一佛,专持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亦如无量诸佛功德无二。这一不可思议佛法,等无分别,皆乘一如,成最正觉,悉具无量功德,无量辩才。如是入一行三昧,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又有一次,佛教文殊入不思议解脱三昧。文殊回答:‘我即不思议,云何更入不思议也。’这里的不思议,是教人们不要舍本逐末,在事物的差别相上打转转。唯有据事物的总相,才能明察一切差别相。
  不二法门:文殊是大乘空义的奠基人,他的大乘空义特点,是不著空不执有的‘不二法门。’‘不二’与‘无二’离空有二边的含义相同。文殊的这一思想,集中反映在《维摩经》《思益梵天所问经》里,《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维摩诘问法自在等三十二位菩萨,如何入不二法门,法自在等菩萨皆以二说明不二。最后维摩诘问文殊,文殊答说:‘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文殊答完,反问维摩诘什么是菩萨入不二法门?此时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叹曰:‘奇哉奇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引文俱见《维摩诘所问经》卷中。《思益梵天所问经·菩萨无二品》文殊认为无二是指一切法性没有二相,接著他给二与不二这两个概念,下了严格的定义,什么叫二?凡夫贪著我故,分别二耳。什么叫不二?虽种种分别为二,然实际无有二相。这里文殊清楚地指出二是分别的核心,是指著我。无我即无分别,不二的境界则坦露现前。从此出发文殊答复梵天一些重要问题。什么是修道?答不分别是法是非法,离于二相,名为修道。什么叫道?是一切法不可得,名为道。道不能令人离生死至涅盘,不离不至,名为圣道。什么叫解脱?答言不坏缚著。什么叫得度?答不住生死,不住涅盘。什么叫漏尽?答言:若有所尽,不名漏尽,知诸漏空相,名为漏尽。什么叫涅盘?涅盘无来处,无去处,不可得至。实际上文殊的不二法门,是离二边的即有而无,即无而有,亦有亦无的中道观。如善现问出世间法,文殊答曰:‘我觅世间相了不可得,子欲谁出?贪嗔痴,即平等法界,我于是中非已出离,非未出离。若出不出,则堕二见。文殊的离二边中道思想,为后来的龙树及中国佛教各宗所遵循的重要原则。
  有关文殊的传说:大乘佛经的人物有两个特点,一、在时间上通三世,对一个人的研究,要从三世的角度上来考虑。二、在空间上遍十方,要将他方世界与娑婆世界结合起来探讨。对文殊的研究,亦不能离开这一原则。关于文殊的传说约有以下几种:
  《首楞严三昧经》佛告迦叶: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于此南方,过十万国土,有国名平,地平如掌。有佛名龙树上如来,于彼国土,得无上觉,即今文殊也。这一传说,可能与《华严经入法界品》文殊去南印度龙族地区开辟大乘佛教根据地有关。《处胎经》说:‘昔为能仁师,今为佛弟子,二尊不并化,故我为菩萨。’文殊自称在过去世,他曾是释迦的老师,因为一个世界里,只能有一个法王,所以这位老师也只有权居他的弟子之下。
  《央掘经》说:北方常喜国,现今有佛名欢喜藏摩尼宝积佛,即是文殊。
  《悲华经》说:‘阿弥陀佛为转轮王时,第三王子,名曰王众,于宝藏佛所发菩提心,愿于来世,行菩萨道,无有期限,庄严佛刹,令三千大千世界,恒河沙等十方佛土,为一佛刹,大宝填厕,又无恶能,及诸女人,及其名字,亦无声闻、辟支佛。一生菩萨,充满其间。佛号为文殊师利。于未来世,南方世界,名曰清净无垢宝藏,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普现如来。值得注意的是文殊佛土,是一个统一的大佛国。到那时将消除一切佛国之间的差别。由菩萨上首的文殊,彼时将为诸佛之上首了。
  《华严经》说:东方世界十佛刹,微尘数世界,有菩萨名金色,其佛名不动智,文殊大士,将十万菩萨,从彼而来。
  《文殊般若泥洹经》说:文殊住三昧力,能于十方世界,化现诸形,教化众生,偈云:‘文殊大菩萨,不舍大悲法,变身为异道,或冠或露体,或处小儿丛,游戏于聚落。或作贫穷人,衰容为老病,及现饥寒苦,四方而求乞。令人发一施,与满一切愿。令发信心已,为说波罗密。’
  《宝藏陀罗尼经》佛告金刚密迹主言:‘我灭度后,于南瞻部洲东北方,有国名文震旦,其中有山名曰五顶,文殊童子,游行居住,为诸众生,于中说法。’此五顶山,即我国山西五台县的五台山。当汉明帝时佛法初来,摄摩腾、竺法兰、以天眼通,看文殊菩萨住于此山,奏帝建寺于灵鹫峰,即今大显通寺。自此以后,五台山即为文殊道场。又《华严经》说:东北方有处清凉山:‘往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
文章关键词:
11:16 10:57 10:53 13:49 10:54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佛教万年历查看: 1801|回复: 17
散多苦劳菩萨供养法
我一开始还寻思这个散多苦劳是哪尊呢,后来一看,哇哦,原来是他~
昏 圣诞老人??
圣诞老人,或者说其原型,倒确实是天主教里的一个叫圣尼古拉斯的菩萨级别的圣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此中提到“本地 地藏菩萨”“摩尼部”什么的,是不是此中说其为地藏菩萨之化身呢?
最后还有一段“台湾”哇啦哇啦哇“关圣帝君”哇啦哇啦哇啦的,是不是说圣诞老人就像关圣帝君什么的被佛教接纳呢?
那个片段明显是搞笑示范而已嘛。
这个貌似也是此师之作,也是动漫之类的曲子改的
[ 本帖最后由 新华字典 于
15:06 编辑 ]
回复 6# 的帖子
这个曲子还真不错
很有意思哎O(∩_∩)O
明天我也写黑猫警长供养略仪
原帖由 新华字典 于
22:26 发表
明天我也写黑猫警长供养略仪
如果有天突然报道了黑猫警长养情妇并受贿,被双规了你还对他有信心吗?:lol
内容换成柯南还可以继续用嘛
原帖由 新华字典 于
14:53 发表
此中提到“本地 地藏菩萨”“摩尼部”什么的,是不是此中说其为地藏菩萨之化身呢?
最后还有一段“台湾”哇啦哇啦哇“关圣帝君”哇啦哇啦哇啦的,是不是说圣诞老人就像关圣帝君什么的被佛教接纳呢?
 關於本地這個概念,請參考百度或google一下日本的「本地垂跡」一詞。
 這個「儀軌」設計的原理,貌似把散多苦勞"菩薩"當成世間護法,以地藏為其本地身。按《十輪經》中云:「此善男子,於一一日每晨朝時,為欲成熟諸有情故,入殑伽沙河等諸定,從定起已,遍於十方諸佛國土,成熟一切所化有情,隨其所應,利益安樂。」以之跟聖誕老人到處送禮物來作聯想。「儀軌」後面還有提到「應身大黑天」,在日本,大黑天的世俗造像是一位富泰的大叔背著一個大袋子,跟聖誕老人不是一個樣麼。
 雖然是搞笑視頻,但裡面的梗都還有典故的,然後"散多苦勞本尊像"後面的佛畫,看不清楚是閻羅王還是泰山府君之類的題材。
 至於"散多苦勞"的讀音,還請津杭師兄解釋一下 
[ 本帖最后由 河流 于
04:01 编辑 ]
原帖由 河流 于
03:38 发表
至於"散多苦勞"的讀音,還請津杭師兄解釋一下  ...
就是来自圣诞老人英文称呼Santa claus而已。
为了积分,顶一顶!
为了积分,顶一顶!
Powered by佛学研究2003年第12期&&
藏传佛教的忏悔思想
——兼论能海上师的忏悔思想
  内容提要&&
本文以忏悔思想为中心,考察了龙树菩萨、寂天菩萨、宗喀巴大师、能海上师的忏悔思想,阐述藏传佛教忏悔思想的源流及其发展。从龙树菩萨《十住毗婆沙论》的“四悔”,发展到寂天菩萨的“七支供养”;同时,寂天菩萨提出“四力”忏悔,和“信解空性”的“理忏”。宗喀巴大师全面继承了寂天菩萨的忏悔思想,在“对治现行力”中概括了寂天菩萨《大乘集菩萨学论》的“对治行”的六个方面,使其忏悔思想更加系统化、具体化,并且将忏悔纳入菩提道的次第。能海上师在阐述宗喀巴大师的忏悔思想时,受到汉地佛教的影响,如将“灭现行罪力”归结为“作法忏”,而将“灭过现罪力”归结为“事忏”和“理忏”,这也是密教在汉地传播过程中所必须和必然的现象。
  关键词藏传佛教忏悔龙树寂天宗咯巴能海
  作者圣凯,1972年生,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
  因此,了解藏传佛教的思想和实践体系,忏悔是不可缺少的一环。我们将忏悔思想的考察置于藏传佛教的大背景中,依次从龙树菩萨、寂天菩萨、宗喀巴大师等几位大师的著作中,分别阐述各自的忏悔思想及其特点。最后,论述能海上师的忏悔思想,说明藏传佛教的忏悔思想在汉地传播过程中的变化轨迹。从忏悔思想的发展和变化,我们可以看出佛教在印度、西藏、汉地等区域的各自形态。
  一、龙树菩萨、寂天菩萨的忏悔思想
  最早出现念佛礼佛而忏除业障的是《三品经》,代表原始重信的法门。《三品经》的内容是忏悔、随喜、劝请,因为没有说“理忏”,所以成立于《小品般若经》以前。“忏悔”中说罪业随心、空不可得的“理忏”,是受到了《小品般若经》的影响。①如《法镜经》中说:
  是以当稽首十方诸佛,亦彼前世求道所行。志愿之弘,愿者其一切成就佛法之德,以思念之,以代其喜。于是昼三亦夜三,以诵《三品经》事,一切前世所施行恶,以自首悔,改往修来,为求哀于一切佛,以法故愍伤之。②
  这是现存最古的文献,“三品”是作为广义的忏悔。对十方诸佛忏悔、悔过,其结果当然除罪恶而得清净,从而生起欢喜、诸福,而且能够请佛久住和请转法轮。从此出发,形成了三悔、四悔、五悔这种独特忏悔法门。
  在佛法中,“有罪当忏悔,忏悔则安乐”,在僧伽中,只是忏悔现在所违犯的,以免障碍圣道的修行。所以,忏悔只是心生悔意,承认错误,接受僧伽的处分,可以称为“作法忏”。如《大毗婆沙论》说:“沙门释子有灭罪法。……若人造重罪,修善以灭除;彼能照世间,如月出云翳”③,“修善以灭除”,就是善力大了,善业成熟感果而恶业不受报了。所以,忏悔无始以来的业障法门,是原始佛法所没有的。而大乘的忏悔法,是忏悔无始以来的一切恶业。业有“定业”和“不定业”之分,说一切有部的譬喻师说:“一切业皆可转故,乃至无间业亦可令转”④;大乘忏悔法,五无间等定业,是可以悔除的,与譬喻师的思想相通。⑤
  从《三品经》开始,《郁伽罗越问菩萨行经》、《菩萨藏经》、《舍利弗悔过经》、《大乘三聚忏悔经》等依次展开。龙树菩萨的忏悔思想便是继承初期大乘佛教而来的,在《十住毗婆沙论》“除业品”中,以引用《菩提资粮论》的偈颂为中心,并加以注释。⑥另外,忏悔、随喜、劝请、回向则引用了《般若经》。⑦同时,《十住毗婆沙论》的忏悔文,与《菩萨藏经》非常相似。⑧因此,《十住毗婆沙论》是依诸经而展开的。
  龙树菩萨将“忏悔”置于修学“方便道”,如《十住毗婆沙论》“除业品”开头说:
  问曰:但忆念阿弥陀等诸佛及念余菩萨得阿惟越致。更有余方便耶?答曰:求阿惟越致地者,非但忆念、称名、礼敬而已,复应于诸佛所忏悔、劝请、随喜、回向。⑨
  龙树菩萨认为求佛道的“方便道”,除了忆念、称名、礼敬以外,还应该在诸佛面前忏悔、劝请、随喜、回向,忏悔法门毕竟只是修行的方便,这是佛教实践体系所共同的。
  对于“忏悔”,龙树菩萨引用偈颂说:“十方无量佛,所知无不尽,我今悉于前,发露诸黑恶。三三合九种,从三烦恼起,今身若先身,是罪尽忏悔。于三恶道中,若应受业报,愿于今身偿,不入恶道受。”忏悔,是要向佛及众僧前举行的。但释尊已经涅槃了,因此忏悔缺乏佛及圣僧的证明,因此十方佛现在的信仰,为忏悔展开新的方式。身、口、意所造恶业,无论是自作、教他作或随喜作,本应受现报、生报或后报,受欲界、色界、无色界的系缚,堕入三恶道受苦,但是发愿今生对诸佛菩萨发露忏悔,不敢覆藏,从而能够不入恶道。
  劝请,即请佛住世、请转法轮,龙树菩萨说:“十方一切佛,现在成道者,我请转法轮,安乐诸群生。十方一切佛,若欲舍寿者,我今头面礼,劝请令久住。”[10]此土佛法由于种种因缘,逐渐在衰微,因此希望十方一切能够转大法轮,不入涅槃,多多安乐、利益众生。
  随喜即是“他人作福,心生欢喜,称以为善”,是对他人所作的种种功德,心生欢喜,加以赞叹。龙树菩萨说:“所有布施福,持戒、修禅行,从身口意生,去来今所有。习行三乘人,具足三乘者,一切凡夫福,皆随而欢喜。”[11]从身、口、意三业所生的布施、持戒、禅定、慈悲等,修行三乘与成就三乘的圣者,乃至一切凡夫所修的功德,都能心生欢喜、赞叹。
  回向,是与随喜相关连的,龙树菩萨说:“我所有福德,一切皆和合,为诸众生故,正回向佛道。”[12]合集自己所有福德,布施一切众生,令众生都能成佛,便是“回向”。所以,论说:
  随喜已,以是随喜所生福德,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未来、现在诸佛亦如是。是三世诸佛福德及因诸佛所生福德,心皆随喜。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13]
  随喜与回向相连,是以随喜福德回向一切众生同成佛道的。因此,《十住毗婆沙论》的“四悔”,是“三品”的展开。这是大乘佛教中,最通俗、最一般的行法,许多大乘经都说到这样的行法。[14]
  《十住毗婆沙论》现唯存于汉传佛教文献中,印度、西藏未见此论,对中国佛教影响极大,天台忏法的“五悔”即是依《十住毗婆沙论》的“四悔”而成立的。[15]中国佛教界一直认为《十住毗婆沙论》作为解释《华严经·十地品》的注释书,是一部不完整的论著。近年来,日本学者研究指出:《十住毗婆沙论》是龙树菩萨为阐述在家菩萨与出家菩萨的菩萨道思想而著的,从这个观点看,应是一部完全的论书。[16]因此,《十住毗婆沙论》的忏悔思想作为龙树菩萨的思想应该对印度后期的中观家及西藏应该有所影响。从思想体系来说,龙树菩萨的忏悔思想着重于“四悔法门”,并且没有罪性空的“理忏”思想。
  中观学派自从龙树菩萨、提婆以后,相继出现清辨、佛护、月称、寂天菩萨等大师。在这些大师中,在忏悔思想方面对藏传佛教影响较大的是寂天菩萨。寂天菩萨是八世纪左右的印度中观派论师,其著作在中国赵宋时代便传译,有《菩提行经》、《大乘集菩萨学论》、《大乘宝要义论》三部,但是未传其名。除上述三书外,《西藏大藏经》另收有《俱生歌》、《圣命终智经注》二书。吕先生认为,寂天菩萨对佛学的贡献表现在对学风的转变上:第一、守约,由博而约;第二、见行相应,他的著作都是从实践方面来的,他的理论观点就完全贯穿在他所讲的实践之中,从而使理论观点显得很突出。[17]寂天菩萨的这种学风,被阿底峡尊者传到西藏,宗喀巴大师大加宣扬而发生深远的影响。
  寂天菩萨的忏悔思想主要在《大乘集菩萨学论》和《入菩萨行论》(赵宋天息灾译为《菩提行经》,梵文本为《入菩提行论》)。《大乘集菩萨学论》第八品为“清净品”,梵文本称为“罪障清净品”(pāpa-′S1odhana)。[18]该品开头便说:“云何谓己身受用清净,俱获安隐。若人于身,示现净饮食,成熟正等菩提。”[19](相当于梵文第十七偈)强调身体清净,便能够成就菩提。接着,引用《秘密大乘经》说:
  复次菩萨于大城邑、大圹间,以无数百千众生充满其中,而菩萨摩诃萨示死灭相,现旁生趣大身众生,乃至令食身肉。于命终时,得生天界及余善趣。以是因缘,乃至最后入于涅槃。[20](相当于梵文第十七偈)
  因为菩萨的宿愿清净,依其宿愿作种种利益众生事业,现死灭相及旁生恶趣,乃至食众生肉,但是菩萨却能得生天趣乃至入涅槃。因为宿愿的清净,从而最后获得身体清净。
  对于“身体清净”,《大乘集菩萨学论》加以具体说明:
  此身清净义者,譬如苗稼为草所覆而不滋茂,是菩提芽为烦恼覆,亦不增胜,若不行对治思惟求,何容解脱令彼增长。汝诸世间一心伺察,罪业清净则身器清净,说为正觉。[21](相当于梵文第十八偈、十九偈)
  其实,所谓“身体清净”就是“罪业清净”,由于对治、思惟烦恼的过患,烦恼与罪障的清净,成就正觉,菩提芽得到成长,于是成就“身体清净”。
  如何获得“罪业清净”,《大乘集菩萨学论》引用《四法经》说:
  复次罪清净者,《四法经》云:佛言,慈氏!若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灭先所造久积过罪。[22]何等为四?所谓悔过行、对治行、制止力、依止力。复次悔过行者,于不善业行,多所改悔。二、对治行者,谓造不善业已极,为善业及余利益之所对待;三、制止力者,由读诵禁戒,得无毁犯;四、依止力者,谓皈依佛、法、僧、宝,亦不弃舍菩提之心,由能依止是力,决定灭彼罪等。佛言:慈氏!是为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灭先所造久积过罪。
  菩萨成就以下四法,便能灭除无始以来所积集的罪:1?悔过行(Vidūaā-samudācāra],对不善业生起忏悔改过之心;2?对治行(Pratipaka_samudācāra),造不善业之后,努力造善业来加以对治;3?制止力(Pratyāpatti_bala),严持禁戒(梵文本的意思),达到毫不毁犯的地步;4?依止力(ā′sraya_bala),皈依三宝,不弃菩提心。
  《大乘集菩萨学论》接着引用《金光明经》的忏悔偈,并且引用大约十种经、律文字来说明悔过行,尤其提到在三十五佛前忏悔。对治行,读诵甚深经典,消灭罪业,引用《金刚经》的原文。接着,《大乘集菩萨学论》提出“信解空性得罪业清净”,引用了《如来藏经》、《净诸业障经》、《底哩三昧耶王经》、《尊那陀罗尼经》、《花积陀罗尼经》、《药师琉璃光王经》、《文殊庄严佛刹功德经》等七经来说明“罪业清净”。但是,“信解空性”不但要求在事相上忏悔,更要求在理上通达罪性本空,这便成为“理忏”。如论中引用《如来藏经》说:
  若一众生具足如是十不善业道大罪者,如来以是因缘,宣说法要。为令悟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命者、无作、无受,是行、是造作是幻化。然诸法性即烦恼性,入解诸法自体明亮,信解诸法种种清净,我不说有众生堕恶趣者。[23]
  “信解空性”表明能具足般若空智慧,悟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命者,知诸法幻化,明了烦恼本性空寂,证入诸法本性,于是真正成就罪业清净。而且,“对治行”还强调观诸佛菩萨形像、诵百字明咒、诵经、供养、念诵诸佛名号等法门。这样,真正从事相、理性上达到忏悔。
  论中对悔过行、对治行论述极其详细,而对制止力、依止力则相对较为简略。四法中,悔过行、对治行则是重点。因此,要成就菩萨的宿愿,必须忏悔灭罪,成就具足四法,这样才能“身体清净”,这是“罪障清净品”的意趣。同时,论中提出“信解空性”的“理忏”,这是与龙树菩萨《十住毗婆沙论》明显相异之处。
  寂天菩萨《入菩萨行论》(或称《入菩提行论》(Bodhi_carya_avatāra)第二品为“罪障忏悔品”(pāpa_de′sanā),汉译为“施供养品”,藏文汉译本为“忏悔品”或“忏悔罪业品”。[24]依藏文汉译本,本品分为四支:供养、顶礼、皈依、忏悔。供养又分为无主执持物供、自身供、心力变现供三种,心力变现供的“有上供”包括浴具、天衣、庄严、涂抹、花蔓、薰香、肴馔、灯明、无量宫、伞盖、音乐、供品恒时不断之加持等十二种供养。供养之所以具有忏悔的作用,《入菩萨行论》说:“我由诸尊咸作摄持故,饶益有情不怖生死轮,往昔众罪清净得超脱,别余罪垢此后不再生。”[25]因为供养诸佛菩萨的缘故,所以得到诸佛的加持摄受,能够作种种利益众生之事,不怖畏生死轮回,这样往昔众罪得到清净超脱,不再生起其他的罪垢。
  第二、顶礼,不但顶礼诸佛菩萨及贤圣僧,并且顶礼菩提心所依的大乘经典等及塔庙,还要顶礼和尚、阿?黎、持净戒者。顶礼并不限于身业,而且应该口中赞叹,这才是真正的顶礼。
  第三、忏悔是本品的重点,仍然引用《四法经》的“四力”,即摧坏遍行力(即悔过行)、依止力、对治遍行力、遮止罪业力(制止行)。《大乘集菩萨学论》是引用经典客观地描述忏悔,而《入菩萨行论》用充满感染力、优美的偈颂来表达忏悔的真情与悲切。对于摧坏遍行力,主要强调因无始以来的无知,自作、教他作、见作随喜种种罪,乃至于三宝、父母、师长等殊胜境前造种种罪;思惟如此众多罪恶必将感不乐果,恐惧会带罪而死,从而生起忏悔之心。追悔过去无知,不知眷属、身体、财宝等不可信,这些东西死时仅成忆念境,既然现见如是不可信之物而仍为它们造罪;同时,追悔自身死期不定,生命无常,必将带罪而死,生起恐怖、忏悔之心。第二、依止力,从今时起依止皈依三宝、具足愿力菩萨,而且在皈依之后,如教修行。第三、对治遍行力,对烦恼的过患,生起恐惧心,唯有依教修行,才能对治。第四、遮止罪业力,受用、亲眷既然不可信,便不应贪著,所以应该日夜勤修脱罪之道,这是追悔先罪防护未来;同时,对所忏悔之事,进行忏悔的方法:“今对依怙圣目前,合掌思维诸苦怖,数数皈命恭敬礼,一切诸罪皆忏悔。”[26]最后,应该启请导师誓愿遮止罪业。
  《入菩萨行论》对“四力”的论述,明显偏重于“摧坏遍行力”;而《大乘集菩萨学论》的“对治行”中的“信解空性得罪业清净”,对信解空性思想的论述则是《入菩萨行论》第九“般若波罗蜜多品”的内容。[27]同时,《入菩萨行论》第三品为“受持菩提心品”,在加行法中说明随喜、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回向的内容。因此,合第二品与第三品的内容,便是顶礼、供养、忏悔、随喜、请佛住世、请转法轮、回向七支供养,这是藏传佛教加行法的重要内容。
  因此,从龙树菩萨《十住毗婆沙论》的“四悔”,发展到寂天菩萨的“七支供养”;同时,寂天菩萨提出依“四力”忏悔,并且提出“信解空性”的“理忏”,表现了印度中观学派忏悔思想的发展历程。藏传佛教的忏悔思想直接继承了寂天菩萨的“四力”忏悔和“理忏”,宗喀巴大师加以完善并且纳入菩提道的次第。
  二、宗喀巴大师的忏悔思想
  龙树菩萨、寂天菩萨的思想随着阿底峡传入西藏后,被宗喀巴大师大师所继承,而成为格鲁派的重要思想。格鲁派在见、修、行三方面,较其他派别皆为殊胜。[28]宗喀巴大师重视戒律,改变当时僧团生活放荡的情况;在学习、修行上,提倡从显教到密教、三士道的修行次第。同时,宗喀巴大师继承龙树菩萨、寂天菩萨的忏悔思想,将忏悔纳入道次第中。
  首先,宗喀巴大师将礼敬、供养、悔罪、随喜、劝请转法轮、请住世、回向等“七支供养”作为道行基础。为什么需要“七支供养”作为道前基础,《菩提道次第广论》(以下简称《广论》)说:
  自相续中,若无能生道之顺缘、积集资粮,及除逆缘、净治业障二助缘者,唯励力修所缘行相之正因,亦难生起。是故次应修习七支以治身心,摄尽集净诸扼要处。[29]
  因为菩提道的修行,需要各种助缘和积集资粮,以及需要除却逆缘、对治业障,仅仅努力修行止观,则很难成就。所以,需要修习七支,用来对治身心的罪业,积集善缘、资粮。
  《广论》在阐述“七支供养”时,引用了《普贤行愿品》的偈颂,并且加以解释,有时还引用其他论师的注释。第一、礼敬支,以至诚心,以身、口、意三业敬礼十方诸佛。第二、供养支,以最殊胜、微妙的花、伎乐、香、伞盖、灯、烛等庄严具供养诸佛如来。第三、悔罪支,《广论》说:
  依三毒因,身等三事,其罪自性,谓我所作,此复具有亲自所作及教他作,或于他作而发随喜,总摄一切说“诸恶业”。应念此等所有过患,悔先防后,至心忏除。则昔已作,断其增长;诸未来者,堵其相续。[30]
  依贪、、痴三毒为因,身、口、意三业所造诸罪,无论是自作、教他作、见作随喜,统摄为“诸恶业”。忆念所有罪业的过患,追悔以前所作,断除不再增长罪过;防备以后再作,截断罪业相续,所以至心忏悔。
  第四、随喜支,对于众生、二乘有学、无学、如来、菩萨等所修习善法都能生起欢喜心。第五、劝请转法轮,对于十方世界之中,现证菩提,获得无著、无障碍智者,都能劝请说法。第六、请住世,于十方刹土之中,诸佛若欲示现涅槃,为了令发起一切众生的究竟利益、现前安乐,所以变无量身,劝诸佛住世,不般涅槃。第七、回向,上面六支所代表的所有一切善根,愿意与一切众生共同拥有,共同成为大菩提之因。
  分别叙述了七支各自的修行方法,那么七支具有什么作用呢?《广论》接着说:
  此中礼敬、供养、劝请、请白、随喜五者,是为顺缘,积集资粮。悔者是除违缘,净治罪障。随喜支中一支,于自造善,修欢喜者,亦是增长自所作善。其回向者,是使积集、净治、长养诸善,虽极微少,令增广多;又使现前诸已感果将罄尽者,终无穷尽。总之,摄于积集、净治、增长无尽三事之中。[31]
  在七支中,礼敬、供养、劝请(即请佛住世)、请白(即请转法轮)、随喜五支,是作为菩提道顺缘,具有积集资粮的作用;悔罪是除去逆缘,具有净治罪障的作用;随喜中的一分,如果对于自己所造善法生起欢喜,即是增长善法;回向就是对所积集资粮、净治罪障、长养善法的,虽然极其微少,但是能够令增广、变多;同时,回向亦能使现前已经所感果报将要穷尽者,变成无穷尽。所以,七支具有积集资粮、净治罪障、增长善法的作用。因此,能够作为道前基础的加行法。
  宗喀巴大师不仅将忏悔等“七支供养”作为道前基础的加行法,而且在下士道中将《四法经》所说的“四力”统摄进来。如《广论》说:
  第二、特以四力净修道理者。如是励力,虽欲令其恶行不染,然由放逸、烦恼盛等增上力故,设有所犯,亦定不可不思放置,须励力修。大悲大师所说,还出方便,此复堕罪还出之理,应如三种律仪别说。诸恶还出者,应由四力。开示《四法经》云:慈氏,若诸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则能映覆诸恶已作增长。何等为四?谓能破坏现行、对治现行、遮止罪恶及依止力。作已增长业者,是顺定受,若能映此,况不定业。[32]
  宗喀巴大师将“忏悔”纳入下士道的“深信业果”中,引用《四法经》的说法,认为通过四力忏悔,能够对治已作的定业,何况不定业。
  第一、破坏现行力,《广论》说:“谓于往昔无始所作诸不善业,多起追悔。欲生此者,须多修习感异熟等三果道理。修持之时,应由胜金光明忏及三十五佛忏二种悔除。”[33]即对过去无始以来所造诸恶业,生起追悔之心;同时,要生起破坏现行力,在思想方面要多修习异熟果、等流果、增上果等三果道理,在实践方面要依《金光明忏》和《三十五佛忏》加以忏悔。
  第二、对治现行力,《广论》从六个方面加以说明:1?依止甚深经,即受持、读诵《般若经》等经典文句;2?胜解空性,即悟入无我法性之理,深信忍可本来清净;3?依念诵,即依仪轨,如法念诵百字咒等诸殊胜陀罗尼,并且引用《妙臂请问经》和《准提陀罗尼经》,说明念咒的作用及净罪相;4?依形象,于佛法中生起信心,为诸佛菩萨造立形像;5?依供养,即于佛所及佛塔、庙等,以种种微妙物供养;6?依名号,即听闻受持诸佛名号、诸大佛子所有名号。从这六个方面可以看出,宗喀巴大师大师概括了寂天菩萨《大乘集菩萨学论》“对治行”的内容,加以系统化、具体化。
  第三、遮止罪恶力,即指忏悔之后,必须有防护之心,使后不更作。第四、依止力,即皈依三宝、发菩提心。
  《广论》中强调,虽然佛说种种断除恶业的法门,但是具备四力,即能圆满一切对治。但是,在具体断烦恼的过程中,存在种种差异:
  恶净之理者,谓诸能感于恶趣中极大苦因,或令变为感微苦困;或生恶趣,然不领受诸恶趣苦或于现身稍受头痛,即得清净。如是诸应长时受者,或为短期,或全不受。此复是由净修之人力之大小,四力对治,圆不圆具,势猛不猛,及时相续恒促等门,故无定准。[34]
  四力断除恶业的情况,是通过异熟果的差异而说的,如本为感恶趣的苦因,但是最终感微苦;虽然生在恶趣,但是不领受恶趣的痛苦或变现稍受头痛;本为长时受苦,变为短期受苦,或者全不受苦。这些差异的原因在于,修习四力的行者的心力,是否四力全修,修行的精进程度等,所以并无定准。
  同时,《广论》引用了《八千颂大疏》和《分别炽然论》的说法,指出佛经所说“诸业纵百劫不亡”是指定业,因为未修习四力的缘故;如果修习四力后,则会使异熟果发生变化。《广论》说:
  虽未获得真能对治坏烦恼种,然由违缘令伤损故,纵遇众缘亦不感果,内外因果,多是如是。故虽勤修众多善法,若不防护嗔恚心等坏善之因,则如前说。故须励力防护嗔等,精勤修习,不善还出。[35]
  在下士道,虽然未能真正对治烦恼种子,但是由于修习四力,伤损恶业种子因,因此能使不感恶业异熟果。所以,修行菩提道,应该用四力防护恚心等烦恼,使不善法不再生起。
  因此,宗喀巴大师全面继承了寂天菩萨的忏悔思想,即“七支供养”和“四力忏悔”;同时,在“对治现行力”中概括了寂天菩萨《大乘集菩萨学论》的“对治行”的内容,使其忏悔思想更加系统化、具体化,并且将忏悔纳入菩提道的次第。同时,宗喀巴大师论述了四力忏悔通过异熟果的原理,具有能够对治定业的作用。
  三、能海上师的忏悔思想
  能海上师(年),我国当代著名密教高僧。曾入藏求法,显密兼通,勤修苦学;回内地后,于成都、重庆、上海、武汉、山西五台山等弘传佛教,创建道场,设立密坛,讲经弘法,摄受弟子,翻译藏密著作,为藏密在内地的传播以及汉藏佛教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发菩提心由定生慧,趣解脱道以戒为师”代表了上师的根本佛教思想,他将戒、定、慧三学的次第作为初学者的必修课;显密并传,大小兼弘,说法以显教为先,修持以密乘为主;弘大乘主要是讲授般若法门、《现证庄严论》等,宣小乘曾讲授《法蕴足论》、《舍利弗毗昙》等。[36]上师对宗喀巴大师与格鲁派教法的弘扬倾入了一生的心血,翻译宗喀巴大师的著作,宣讲黄教的教义与修行仪轨。
  他重视戒律,自己持戒严谨,对微细戒亦是严持。他在解释《舍利弗阿毗昙论·禅定品》的“云何爱护微戒,惧如金刚?”时说:
  微戒者,除根本残罪,余皆微戒,亦云枝分戒。又除《辩识阿含》以外,余《根本阿含》诸犍度等种种微戒,如法犍度中客旧比丘法,乃至大小便、浣染法等七法,皆有定则,应当善学,所以断除我执习气之难觉、难知、难改、难断之非威仪行,亦复增长成就佛行之行,入佛后得智之门也。
  复次,云何惧如金刚?金刚者,坚重不可破坏之意,谓此微戒,碍修障行,犹如金刚虽小,坚得不坏,集多不治,必得沉堕,堪畏惧也。而诸行人,多以事属微小,便忽略之,论主警之。
  复次,不知成就威仪微行,即是现身成就佛之外行根本。掘井运石等事,是佛内智方便般若表显之形影。若能藉此微行小事,如法如教作事,则于甚深般若难言之理,可因事以比知,是成佛入道之妙门也。[37]
  能海上师认为既然持戒,微细戒也是戒律,都有一定规则,所以应该善学、善持。这些小罪虽然微小,但是能够障碍修行。而且,微细戒是佛陀般若智慧的表现,严持微细戒就能比量推知般若之理,这是成佛的妙门。
  持戒难免犯戒,犯戒便需要忏悔。能海上师在建立近慈寺的僧团制度时,便设立忏罪制度。由金刚院或加行院的上、中座负责作忏,忏悔者自述违犯情境,自表忏悔,后不再犯,由负责人为作白辞,于忏悔羯磨上,令其向僧众宣读,得僧众默许后,即获还净。[39]
  能海上师在忏悔思想方面完全继承了宗喀巴大师,即“七支供养”和“四力忏悔”。他在解释《菩提道次第科颂》时,便对灭现行罪力、灭过现罪力、令罪不现行力、依止力进行解释。第一、灭现行罪力,指依律制诸法,现前忏除。上师解释说:
  现行罪,谓现前正造之罪,依律制忏除。谓在家菩萨,向在家菩萨或出家者前忏除;若出家人,则向出家人前忏除;菩萨戒犯者,亦可向同受菩萨戒前忏除;别解脱戒者,在七众前忏除,先向比丘前忏除,乃至向优婆夷忏。最好是不覆藏,向众一忏悔,则罪自易消除也。
  能海上师将灭现前罪力归结为依律制忏悔,注重忏悔的对象,这是中国汉地佛教所说的“作法忏”,这与《广论》强调用《金光明忏》和《三十五佛忏》是完全不同的。
  第二、灭过现罪力,也是分为六个方面,这与《广论》完全相同。1?依读诵甚深经典力,上师强调读《大般若经》,般若为佛母,是佛之慧命,能够全部读诵最好;如果不能全部读诵,亦可以读《金刚经》。而且,上师又强调学习《菩提道次第》,也应该读诵《大般若经》,因为《菩提道次第》是依据《大般若经》,密乘的体即为大般若,而密乘是佛上之用,读诵此经,便有法义加持、不思议加持、护法愿力加持。2?依持诵密咒力,强调持诵《百字明咒》,认为此咒通大小显密,而且尤能除灭犯戒之罪。3?依观佛菩萨形像力,强调观佛及菩萨放光加持。4?依礼拜、供养、造塔像及施等力。5?依称赞佛菩萨功德名号力,上师认为称名与持咒功德相同,因为二者都是总持。同时,上师对这五个方面强调指出:
  以上各种既皆能消灭过现罪障,得此殊胜法门,当然每日立为定课,以策励进修,决不可或涉懈怠。所宜注意者,凡诵经、念咒、称赞功德名号及造塔像并布施、礼拜等,皆宜作与父母冤亲六道众生同修的观想,如此不唯属大乘心,其功德亦无量。[40]
  上师强调,既然上面五个方面有消灭过去、现在罪障的殊胜功德,所以应该设立为日常功课,每天精进修行,决不可懈怠。同时,在修行过程中,将所修功德回向给父母冤亲及六道众生。6、真空信解力,这是因为一切法无自性,所以本来是空的。如果能够理解真空道理,有正确的了解和决定的信仰,那么过去、现在罪障则自然能够迅速除去。上师并且引用了《普贤观经》的“罪业如霜露,慧日能消除”,这是天台宗在论述无生忏或理忏时所依的经典依据。
  上师对“灭过现罪力”进行总结,指出在这六个方面中,前五属于事忏,后一属于理忏;而且理忏必须证到真空,同时又有福气,才能容易达成。所以,理忏虽然不可思议,但是事忏也不可废除。
  第三、令罪不现行力,指精严学修戒学。前面事忏、理忏忏悔后,如果没有防护之心,仍然是空言。所以,需要依持戒来防护以后不再犯,令罪不现行。
  第四、依止力,指依止三宝止恶修善。上师解释说:
  三宝即佛、法、僧,师等即僧、法师,依赖三宝师尊,即所谓四皈依也。有形谓身语表业,无形谓加持力,此二者皆能令行者止恶修善也。[41]
  上师强调,皈依应该是四皈依,因为皈依能使行者得到三宝、师尊的加持力,再加上自身的身、语表业,能够止恶修善。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发现能海上师在继承宗喀巴大师的忏悔思想时,受到汉地佛教的影响,如将“灭现行罪力”归结为“作法忏”,而将“灭过现罪力”归结为“事忏”和“理忏”,这也是密教在汉地传播过程中所必须和必然的现象。
  注释:
  ①印顺《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台北正闻出版社1992年第7版,第570-571页。
  ②《法镜经》,《大正藏》第12卷,第18页下。
  ③《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九十九,《大正藏》第27卷,第511页上。
  ④《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一百一十四,《大正藏》第27卷,第593页中。
  ⑤印顺前揭书,第573页。
  ⑥八力广喜《〈十住毗婆沙论〉と〈十地经〉》,《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40卷第2号,39页。
  ⑦详细论述请参考静谷正雄《初期大乘佛教の成立过程》,百花苑,1974年,第118页以下。有关《十住毗婆沙论》的著者,请参考平川彰《初期大乘と法华思想》,《平川彰著作集》第6卷,春秋社1997年第3版,第89-99页。
  ⑧盐入良道《密教の经轨における五悔——天台忏法と普贤十大愿との关连について》,胜又俊教博士古稀纪念论集《大乘佛教から密教へ》,春秋社,1981年,第750页。
  ⑨《十住毗婆沙论》卷五,《大正藏》第26卷,第45页上。
  [10]《十住毗婆沙论》卷五,《大正藏》第26卷,第45页下。
  [11][12]同上,第46页中。
  [13]同上,第46页下。
  [14]大野法道《大乘戒经の研究》列举了四悔、五悔系各种经典,理想社,1954年,第398-401页。
  [15]福原隆善《五悔思想の展开》,《天台学报》第22号,1980年,第118页。拙著《善导大师的忏悔思想及礼赞仪》,《中国佛教学术论典》第23册,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1年第1版,第276-277页。
  [16]平川彰《十住毗婆沙论における出家と在家》,壬生台舜编《龙树菩萨教学の研究》,大藏出版社,1983年,第141-183页。小川一乘《〈十住毗婆沙论〉考》,慧光译,觉醒主编《觉群·学术论文集》第1辑,商务印书馆2001第1版,第340-345页。
  [17]吕《印度佛学源流略讲》,《吕佛学论著选集》卷四,齐鲁书社1991年第1版,第394页。
  [18]′sksāsamuccaya,edited by Cecil Bendall,Bibliotheca Bodhica.Ⅰ,St.Pétersbourg,.
  [19][20][21]《大乘集菩萨学论》卷十,《大正藏》第32卷,第106页下。
  [22]《大乘集菩萨学论》卷十,《大正藏》第32卷,第107页上。
  [23]《大乘集菩萨学论》卷十一,《大正藏》第32卷,第109页中。
  [24]寂天菩萨菩萨造颂、杰操大师注释《入菩萨行论广解》,隆莲法师译。另外,陈玉蛟曾著《入菩萨行导论·译注》,惜无缘拜读。
  [25][26]《入菩萨行论广解》卷二
  [27]山口益《忏悔について》,《佛教学セミナー》第9号,1969年,第10页。
  [28]土观·罗桑却季尼玛《土观宗派源流》,刘立千译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版,第181页。
  [29]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二,法尊法师译,台北福智之声出版社1995年版,第42页。
  [30]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二,第43-44页。
  [31]《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二,第44-45页。
  [32]《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五,第144-145页。
  [33]《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五,第145页。
  [34]《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五,第146页。
  [35]《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五,第147页。
  [36]刘明渊《忆能海法师》,《能海上师永怀录》,上海佛学书局1997年第1版,第86页。
  [37]能海《舍利弗阿毗昙论禅定品学记》,《戒定慧基本三学》(《能海上师全集》第一辑),上海佛学书局1999年第1版,第225-226页。
  [38]《能海上师传》,上海佛学书局2000年第1版,第87页。
  [39]《宗喀巴大师显密修行次第科颂讲记》,《三学讲录》(《能海上师全集》第二辑),上海佛学书局1997年第1版,第52页。
  [40]《宗喀巴大师显密修行次第科颂讲记》,《三学讲录》(《能海上师全集》第二辑),第54页。
  [41]《宗喀巴大师显密修行次第科颂讲记》,《三学讲录》(《能海上师全集》第二辑),第56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唐代彩塑供养菩萨造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