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 互联网金融金融机构

B07:经济新闻·金融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数字版首页 >
第B07:经济新闻·金融
中国人寿成广发银行第一大股东
斥资233亿元增持,收购完成将持有广发银行43.69%股份;国寿筹划转型全牌照金融服务集团
日 星期三 新京报
  中国人寿2月29日晚间公告,将以总计233亿元的价格,从花旗集团及IBM&Credit手中购买广发银行23.69%的股份,收购完成后,加上之前公司持有的广发银行股份,中国人寿共计持有67.29亿股,占广发银行已发行股本的43.69%。中国人寿也将“一家独大”,成为广发银行的单一最大股东。  时至今日,关于广发银行寻求IPO的道路依然不明朗,但有分析认为中国人寿收购股权后将为其上市提供便利因素。而此次交易如能成功,国寿集团的金控平台雏形也将显现。  “交易定价合理”  收购完成后,加上之前持有的广发银行股份,中国人寿持股数将升至67.29亿股,占广发银行已发行股份的43.69%。交易价格为6.39元每股,按照广发银行2015年末的净资产来计算,每股净资产约为6.33元,市净率约为1.01倍。  中国人寿副总裁杨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过往中国银行业并购可比交易来看,本次交易定价合理。杨征称,考虑到收购的股权比例超过20%,且交易后中国人寿将成为广发银行的单一第一大股东,应当合理考虑一定的收购溢价。  根据2014年年报,广发银行零售业务分别占据总收入的46%和总利润的57%。业内分析认为,广发银行在零售业务上的优势,也是被中国人寿看中的重要因素。  华泰证券分析师在研报中表示,1.01倍市净率的价格水平合理评估了广发银行的资产状况。“在资产荒背景下,各家银行往大零售方向转型,供给侧改革结构调整也支持资产优质零售银行的发展。”据华泰证券预计,2016年广发银行将为中国人寿带来约40亿元的投资收益。  中国人寿方面表示,广发银行与其在规模、客户、业务等方面契合度较高,双方将有机会从渠道共享、交叉销售、中后台运行整合等多个方面综合协同发展,优化经营效率,加强客户黏性和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提高综合竞争实力和风险抵御能力。  广发银行IPO加速?  随着中国人寿“入主”广发银行,外资背景的花旗集团、IBM&Credit撤出,市场上出现对广发银行将加速上市的猜测。  大同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胡晓辉表示,上市是广发银行的必然之路,中国人寿收购股权虽然不会带来广发银行的直接上市,但一些变化比如出现单一最大股东,在推动IPO时就更方便。“广发银行是行业内比较优质的股份制银行,上市有利于其快速发展,无论是单一股东还是多股东都会积极支持。”  事实上,关于广发银行谋求IPO的传言由来已久。广发银行董事长董建岳曾在2011年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广发银行有A+H股上市的计划,并将在两年时间择机登陆资本市场。2013年4月份又有港媒称广发银行决定重启A+H股上市计划。当时新京报记者得知,广发银行行长利明献在成都分行开业发布会上表示,广发银行股东大会已经批准董事会的IPO计划,但没有透露具体时间。  广东省办公厅2014年初公布的《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中,“推动广发银行上市”被官方推上议事日程。当时业内纷纷猜测,广发银行的IPO之路到了冲刺阶段。  然而,近些年净利润增速放慢,成为广发银行IPO之路上同行的阴影。新京报记者查询广发银行近几年的年报发现,自2011年以来该行的净利润增速一直在放缓,其2011年至2014年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为55%、17%、3%和4%。该行2015年的净利润仅为90亿元,同比下滑25%。不过,一位银行业分析人士表示,这种下滑与整个行业的趋势脱不了关系,广发银行并非个例。  胡晓辉认为,广发银行没有上市是因为时机不成熟。“因为近几年经济下行之后,银行的估值经历一个整体下移的过程,像广发银行体量这么大的公司在A股上市对市场的压力比较大,监管层也比较慎重。”  险企纷纷瞄准银行  事实上,青睐商业银行,成了险企布局综合金融的着力点。  此前得益于收购深发展银行,中国平安最早实现综合金控平台的构建。安邦保险集团也紧随其后,成功控股成都农商行。而近年来,随着保费规模迅速增长,人保集团、富德生命人寿也通过在二级市场举牌等方式“入主”商业银行。  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认为,保险公司青睐商业银行有多种原因:首先,是出于掌握银保渠道的考虑,没有自己的销售终端不利于险企利润增加;其次,银行的利润和资产都相对不错,对应的投资收益会比较好;另外,可通过银行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既能节省成本,也有利于稳定客户。  一位保险分析人士认为,险企看中银行的主要是银保渠道。现在监管变严后,银保渠道的手续费越来越高,保险公司要是有了银行后可以进行业务协同,发展会很快。  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系副主任宁威认为,近些年国家将经济有效率发展看做重要方向,更加注重资源整合。从金融行业看,综合经营、集团化发展有利于产生协同化效应。  王国军也表示,险企争先布局“大金控”,“是出于多元化经营的需要,有利于公司提供多元化服务,并向多元化发展。”  国寿金控平台雏形显现  事实上,控股商业银行是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国寿集团)多年来的战略目标。据新京报记者了解,自从缪建民在2013年上任国寿集团总裁之后,国寿集团布局“大金融”便开始加速。  在国寿安保基金挂牌之后,国寿电商也于年底成立,而国寿集团又在2014年收购重庆信托23.86%的股份。关于布局金融全牌照,缪建民曾在国寿集团2014年5月召开的内部会议中透露,国寿集团正在筹划拿下支付、证券和银行等金融牌照,实现从大型金融保险集团向全牌照金融服务集团的转型。  从目前来看,国寿集团在拓展金融牌照的同时,金控平台雏形已经显现。成功收购广发银行相应股份后,国寿集团将拥有寿险、财险、养老保险、基金、电商等业务,还通过资本运作参股了证券、信托等金融机构,正向金融控股集团化布局靠近。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交易并不会导致广发银行成为中国人寿的附属公司。不过,有熟悉国寿集团的人士表示,不排除国寿会有进一步增持控股的计划。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陈鹏<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集图文快讯,视频直播,FM和付费频道的移动端产品,永无休止的24小时全球科技金融资讯直播
面向国内投资者,介绍未来汽车产业链投资机会的媒体
Jpm.us海外站
面向美国金融机构和读者的英文资讯站,与华尔街主流金融媒体达成内容交换协议,每日追踪报道美国最新科技金融新闻,由金评媒美国记者站运营管理
手机上的财经电台
优质内容创作共享平台,帮助企业提升品牌公关效率的应用工具
招行、人寿投资滴滴,背后有怎样的互联网+金融逻辑?
【摘要】不论是招行这样的传统银行还是人寿这样的保险公布,在互联网时代,都必须找到一个更为贴近用户和行为、数据的产品展现方式,很显然,传统的金融服务过于标准化,渠道化,线下化,没有体现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大数据、场景化、个性化要求,这也是为什么金融机构纷纷投资像滴滴这样的场景化集成的互联网公司之原因所在。
&·&& 09:00
作者: 陈凯&&&
近期,滴滴完成了一轮45亿美元融资,估值超过250亿美元。在此轮融资中,滴滴吸引了苹果的10亿美元投资,以及中国人寿的6亿美元投资。其他大型投资者还包括多家中国银行和保险公司,每家公司分别投资逾1亿美元。此外,在此前的资本合作中,滴滴还通过债务融资从招商银行筹集了25亿美元资金。对于滴滴出行这样的打车工具而言,为什么能够频繁获得国内外资本市场的关注,让招行、人寿等国内金融巨头纷纷布局?滴滴打车凭什么能估值250亿美金?或许,就目前国内的互联网产业而言,O2O以及伴随着场景化带来的细分垂直市场的开拓也成为一个前景广阔的市场。目前在打车、外卖、团购等领域,用户往往需要一种高频和高复购率的需求展现,而通过滴滴打车这种便捷的O2O工具,则可以达到资源效率的提高和用户个人收益的双赢。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滴滴注册用户数已突破2.5亿。CNNIC近日发布的《专车市场发展研究专题报告》显示,滴滴专车占据了国内专车行业87.2%的市场份额。还有一组数据:作为全球最大出行平台的滴滴去年完成<span style="font-family:&#39;????&#39;,color:#.3亿订单,相当于每个中国人滴过一次车;累计行驶时间<span style="font-family:&#39;????&#39;,color:#.9亿小时,相当于昼夜不歇行驶<span style="font-family:&#39;????&#39;,color:#000年;累计行驶里程<span style="font-family:&#39;????&#39;,color:#8亿公里,相当于环绕中国<span style="font-family:&#39;????&#39;,color:#万圈。那么滴滴凭什么能够获得资本市场高达<span style="font-family:&#39;????&#39;,color:#0亿美金的估值呢,从最新的清单上的投资方列表看,除了现有投资人腾讯、、招商银行和软银外,还出现了苹果(Apple)、中国人寿、蚂蚁金服和其他一些新投资人。可见,国内外主要的一些互联网巨头和金融机构都蜂拥进入,这背后是怎样的逻辑呢?除了严谨的财务投资角度,其实滴滴背后还有更为紧密的可以深度拓展的业务空间,特别是在目前流行的大数据、智能化和信用数据领域。传统金融需要场景,滴滴需要金融服务嵌入从整个互联网化的趋势来看,除了简单的业务电子化以外,目前不论是银行、保险还是基金等传统金融机构,都在逐渐通过这种接触具体业务场景的方式来融入自身的传统金融产品,或者结合金融产品属性和场景特点进行差异化的创新,以希望在移动互联和大数据、场景化时代能够继续延续金融机构服务的优势。或许,对于招行和人寿这些金融机构而言,滴滴出行所覆盖的场景化用户群体和出行需求可以带来更多的金融服务延伸和拓展空间。对于传统金融机构而言,这是在拓展未来金融服务的场景,改变单一的以物理网点和服务机构为载体的线下服务模式,而是从产品矩阵分析和场景化需求出发,根据各个场景的个性化和匹配化需求来提供针对性更强的个性化产品。对于滴滴这样的O2O场景细分的打车工具而言,目前其潜在的业务领域也绝对不仅仅贷简单的出行和打车领域,而是扩展到了出行人群的大数据、征信、消费金融、供应链甚至是广告、营销服务等多样化的互联网金融领域。所以,一方面引入金融机构合作方,一方面开启滴滴出行场景为主的其他衍生金融服务需求,这是一种比较聪明的做法。特别是在大数据和智能化时代下,滴滴出行由于掌握着数亿人群的出行数据和数千万注册司机的收入和现金流水等关键的财务数据,因此针对这些群体开展相对应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信用服务等是完全可以操作的。实际上,目前滴滴也在着手成立互联网金融服务团队,希望能打通滴滴出行这个场景为核心的周边服务,包括出行、休闲、广告、金融等日常需求等。招行做服务嵌入:关键是信用数据,做汽车金融对于招行而言,和滴滴合作不仅仅是简单的银行账户管理、支付渠道和联名卡的服务,更为关键的是能够通过投资滴滴,享受到中国本土最大的出行工具上的用户数据和行为数据,这部分数据具有明显的信用特征,这样就可以依托招行的金融服务产品进行微创新。公开的材料形式,招行将和滴滴合作试水汽车金融,成为滴滴司机购车分期合作的唯一银行,分期购车将对所有司机开放,分期金额依据司机个人信用报告、滴滴的数据来综合评估。此外,招行还将与滴滴在跨境现金池、跨银行现金管理、美元资产管理及汽车贷款等方面深入合作。人寿投资滴滴:获得场景化产品应用渠道对于人寿的投资而言,除了资本层面之外,双方还将在综合金融服务、市场开发、企业用车等方面进行业务模式创新探索,打造更安全与多元的移动出行金融生态。国寿投资公司总裁王军辉表示,将金融保险业务与互联网生态有机融合,是中国人寿创新推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双方合作将有助于优势互补,激发双方网络的协同效应,为"互联网+金融"开辟新的产业发展空间。其实道理也很简单,目前保险领域已经出现了众安在线财险的平台,通过用户数据和大数据分析为用户定制个性化的保险方案。而这次国字头的人寿投资滴滴,很显然是希望借助滴滴出行的数据分析和大数据运营的潜力,将旗下的保险等业务创新地嫁接到了特定的打车出行渠道中,为滴滴司机、乘客以及滴滴公司提供专业化的、场景化、数据化的保险金融服务。拥抱科技金融,传统金融纷纷下水从整个金融行业演变和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而言,这里其实是代表了未来一种全新的科技化金融趋势。所谓的金融科技趋势,很大程度上是指通过大数据、风控模型、人工智能、机器深度学习等互联网尖端技术来进行金融服务的底层架构和要件组合,最终形成一套既能够辅助目前主流的传统金融业务逻辑,又能够产生自己独特的互联网金融服务生态的一种科技术性很强的金融方式。而这种生态化的科技化金融目前又主要存在与互联网化、场景化的渠道之中,正如宝依托的阿里电商,腾讯系列产品依托的社交大数据,以及滴滴出行依托的国内高频的出行需求和用户大数据等。不论是招行这样的传统银行还是人寿这样的公布,在互联网时代,都必须找到一个更为贴近用户和行为、数据的产品展现方式,很显然,传统的金融服务过于标准化,渠道化,线下化,没有体现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场景化、个性化要求,这也是为什么金融机构纷纷投资像滴滴这样的场景化集成的互联网公司之原因所在。
&&&&&&&&&&&&&&&&
以上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金评媒立场,禁止转载。
作者的其他文章
京ICP备号-1
京ICP证150581号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乙10号艾维克大厦1404室
联系电话:010-
微信公众号
金评媒微信公众号
或其它登录方式
输入新密码&:
再次输入密码&:
或者,您可以
重复密码&:
或其它登录方式2016中国保险公司排名 中国人寿排名第一――聚财网
当前位置:& >&& >&& >&
2016中国保险公司排名 中国人寿排名第一
来源:&|& 15:17:30&作者:91jucai
2016中国保险排名,中国人寿排名第一。保险公司是销售保险合约、提供风险保障的公司。是采用公司组织形式的保险人,经营保险业务。保险公司是依照我国保险法和公司法设立的经营商业保险业务的机构。下面我们来看一下2016最新中国保险公司排名。 中国保险公司排名第一:中国人寿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及其子公司构成了我国最大的商业保险集团,是中国资本市场最大的机构者之一。2011年,总保费收入达到3573.75亿元,境内寿险业务市场份额为34.75%,总资产达到1.96万亿元。中国人寿恪守“以客户为中心、以基层为重心、以价值为核心”的经营理念,积极承担行业和社会责任,努力成为“行业领先、客户青睐、最具价值”的公司,奋力打造顶级金融保险集团。中国保险公司排名第二:中国平安中国平安全称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金融公司。是于1988年诞生于深圳蛇口,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至今已发展成为融保险、银行、投资等金融业务为一体的整合、紧密、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中国保险公司排名第三:太平洋保险中国太平洋保险,又称太平洋保险,简称中国太保或太保,前身是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成立于日,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保险公司。2001年,根据中国国务院和中国保监会分业经营机构体制改革的批复,原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更名为“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太保是中国大陆第二大财产保险公司,仅次于中国财险,也是第三大人寿保险公司,仅次于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它本身经营多元化保险服务,包括人寿保险、财产保险、再保险等。
的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大家正在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融街中国人寿中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