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物流重卡保有量车辆保有量有多少,重卡车辆保有量

重卡场市增势不减 为何牵引车独得市场恩宠?
重卡场市增势不减 为何牵引车独得市场恩宠?
时尚疯汽车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日前发布的5月产销快讯显示,国内重卡5月销量9.77万辆,同比增长50.71%;1~5月,重卡销量累计48.61万辆,同比增长73.02%。这是今年重卡市场连续5个月销量呈现增长态势,同时也创下最近7年来(年)同比销量的历史新高。而且,这也是近3年来市场表现最好的一年,各细分领域都表现出强劲的市场潜力。在重卡销量增长的趋势下,牵引车尤得市场青睐:5月,牵引车销量4.73万辆,同比增长40.75%;1~5月累计销量27.2万辆,同比增长98.3%,几乎翻了一番,涨势迅猛。从市场占比来看,牵引车在重卡市场中的份额达55.96%。为何牵引车独得恩宠?重卡市场近来一直增势不减,牵引车的贡献度不小,功不可没。为何牵引车在重卡市场遥遥领先?“重卡市场中,牵引车细分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得益于去年9.21治超及新国标GB1589政策带来的红利。”商用车行业专家杨再舜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分析了牵引车市场销量大增的主要原因。他认为,治超政策的实施刺激了一部分在用车的淘汰更新;大宗商品市场供需变化等因素带来购车的刚性需求;每辆车的载货量相对减少五六吨,就需要采购一定数量上的车来填补治超方面带来的空缺。“物流、电商的高速发展,也带动了牵引车市场需求。”杨再舜表示,对重卡行业而言,当前最大的细分市场与“电商”和“物流”有关,这也是牵引车蓬勃发展的基础。对此,段恒永持相同的观点。在段恒永看来,治超新政及GB1589新国标实施是牵引车表现良好的主要因素。同时,由于货运市场扩大,煤炭、钢铁等货物的需求日增,所以对运输车辆的需求也相应增长。段恒永介绍,新版GB1589国标和治超政策的实施,让双排轿运车走向终点,为牵引车带来很大的市场需求。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曾表示,全国共有约4万辆商品车运输车(轿运车),其中90%以上是违规超标车。交通运输部今年4月25日发布的《关于做好车辆运输车第二阶段治理工作的通知》提出,确保2017年底前完成60%的不合规轿运车更新改造目标,到2018年6月底完成全部不合规轿运车更新改造的目标。大量不合规的轿运车将被淘汰,对于牵引车市场来讲,是一个重大商机。同时,公路运价的上涨也是1~5月牵引车销量增长的因素之一。乔波是陕西榆林市的一名重卡用户,他向记者反映,与去年上半年相比,他们的运费有所提升。当地煤炭等资源丰富,那里从事干线运输的用户越来越多,对牵引车的需求也随之增加。“目前,仅我们神木县的重卡保有量有两万多辆,其中大多数运输车都是牵引车。”乔波说,由于运价有所上涨,同时油价连续下调,这些因素都有助于刺激用户对车辆的需求。牵引车作为公路物流用车,其市场表现与公路物流运价息息相关,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显示,从去年9月至今,运价指数一直都在历年基础之上,这也从侧面证实了牵引车需求量提升的原因。另外,上半年国内消费增长,带动了物流运输车的更新换代,再加上400马力以上大马力牵引车走俏,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老用户的换车潮。“得牵引车市场得天下”?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牵引车市场会一如既往的增长吗?在全年的销量占比中,是否仍会占据市场第一的份额?让市场和时间来验证。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时尚疯汽车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这里是属于玩车人的乐园
作者最新文章导读:但重卡出口市场却持续火爆,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称“中汽协”)统计,据中汽协发布的9月全国汽车行业产销数据,今年国内商用车市场持续呈现产销低迷的状态,上半年卡车行业共实现92.7万辆的销量,今年以来重卡市场的下滑甚至拖累了整个汽车市场,很可能使卡车对汽车市场增速的拖累延续,这是今后汽车市场增速降低的因素之一,商用车老大东风汽车(3.81,0.01,0.26%)的重、中卡1~7月海外销量则,福田国内重卡企业危机重重 走出去遭遇走进来
第一财经日报微博
尽管国内市场继续萎靡,但重卡出口市场却持续火爆。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称“中汽协”)统计,今年1~9月,国内商用车产销分别为297.62万辆和309.57万辆,同比分别下降7.37%和4.79%。然而不少重卡企业出口却如火如荼,海外销量呈现不同幅度的增长。以中国重汽(16.33,0.16,0.99%)为例,今年前9个月,该公司重卡国内销量同比下降5.78%,但出口达到1.65万辆,已超过去年全年出口量的12%。
业内人士认为,出口市场的增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受到打击的重卡企业的压力,但在海外市场与斯堪尼亚、沃尔沃(微博)等国际大品牌同台竞技,亦暴露出不少问题;另一方面,近两年,国际重卡巨头争相入华,中国商用车版图有望重构。
重卡拐点未到
据中汽协发布的9月全国汽车行业产销数据,9月份,商用车生产32.7万辆,环比增长18.39%,同比下降10.29%;销售32.6万辆,环比增长14.23%,同比下降5.92%。其中,9月份,货车产销分别为21.9万辆和21.7万辆,1~9月份累计产销200.69万辆和207.54万辆,同比累计下降4.48%和2.36%;半挂牵引车分别产销2.46万辆和2.35万辆,1~9月份累计产销18.86万辆和19.86万辆,同比累计下降31.39%和28.09%。
今年国内商用车市场持续呈现产销低迷的状态,受优惠政策退出、银根紧缩、物流成本提高等影响,上半年卡车行业共实现92.7万辆的销量,同比下滑7.1%。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饶达认为,今年以来重卡市场的下滑甚至拖累了整个汽车市场。“随着节能减排政策的推进,国家必然加速铁路货运主干线建设,另外我国卡车保有量过高,很可能使卡车对汽车市场增速的拖累延续,这是今后汽车市场增速降低的因素之一。”饶达认为。
而招商证券(12.18,0.04,0.33%)(微博)一份研报亦指出,“4万亿”刺激逐渐退出、偏紧的资金面和过低的回报率压抑了重卡需求,固定资产投资未来将出现回落、地方政府项目建设将出现滞后,虽然重卡销量在底部,但距离拐点仍需时间。
出口市场可期
与国内整体重卡车市的低迷截然不同的是,今年以来商用车企业出口势头强劲,不少重卡企业的海外销量都呈现大幅度的增长。
以中国重汽为例,今年三季度中国重汽重型卡车产量合计1.17万辆,销量为1.82万辆;1~9月累计销量7.99万辆,同比下降5.78%。而随着出口尼日利亚三批共计1500辆重卡的交付,今年前9个月,该公司重卡出口已达1.65万辆,超过去年全年出口量的12%。
今年1~7月份,中国重汽已接受海外重卡订单1.5万辆,实际销往海外1.08万辆,实际销量同比增长20%;而出口量位居第二的陕汽重卡前7个月的海外出口量也达到6000辆,同比增长10%~20%;商用车老大东风汽车(3.81,0.01,0.26%)的重、中卡1~7月海外销量则为4700辆,同比增长约9%。此外,二三线的江淮、北奔、华菱以及上汽依维柯红岩的海外销量也呈现增长态势。
但在与国际品牌同台竞技时,国内重卡企业的短板暴露无遗。产品缺乏实力、品牌、技术、网络的核心支撑,难以进入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消费市场,即使在发展中国家市场也只能与欧美、日韩等高端国际品牌的二手车竞争。此外,目前国内重卡企业出口基数仍相对很小,且企业之间存在相互压价现象,导致秩序混乱,难以形成合力。
“中国商用车企业真正发展的时间还比较短,中国重汽等企业都是2000年左右才开始发力的,要让这些企业在短时间内在国际市场上建立品牌,具备与世界企业竞争的实力,是不可能的。”对于我国重卡企业在出口方面的前景,业内人士宇辰表现乐观,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每个市场对产品的需求是不同的,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是中国商用车企业的乐土”。
对此,市场分析人士杨再舜亦认为,在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中、重型商用车市场发生了较大变化。原先欧美、中国和新兴市场国家各占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而现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占到了全球的50%以上,尤其是新兴市场经济的快速恢复,导致这些地区的需求量快速增加。当下排名前十的商用车厂商有五个都是中国本土厂商。
福田汽车(7.54,0.01,0.13%)(微博)海外事业部副总经理万旭军则认为,近年来国内商用车企业在“走出去”当中面临的人民币升值以及贸易壁垒等问题日益突出。但“最大的挑战是本地化,如何利用当地的资源去做好当地的市场,从产品、人员管理上,真正实现从‘走出去’到‘走进去’是国内企业成功的关键”。
新一轮合资潮
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内重卡企业纷纷“走出去”的同时,近两年间,几乎所有著名卡车品牌都在争相入华。
从福田与德国戴姆勒奔驰合资公司正式挂牌,到美国纳威司达宣布与江淮的合作;从今年4月,美国佩卡集团达夫卡车宣称将在18个月内在中国寻找合作伙伴,以实现本地化生产,再到此前一直坚持在华不设合资厂的斯堪尼亚再传出有意在华“找伙伴”。种种迹象表明,庞大的中国重卡市场对于这些“巨鳄”来说,仍具有极大吸引力,新一轮的重卡合资潮或将到来。
杨再舜认为,当前中国重卡市场,欧、美、日、韩等世界著名巨头卡车品牌登台角力,与上一轮纯用技术换市场的合资方式不同,采用新合资方式纷纷联合国(微博)内重卡生产企业,通过产品与技术导入等合资、合作形式参与本土市场的竞争,已成为整个商用车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杨再舜认为,随着跨国巨头纷纷入华,国内重卡企业无疑将受到更大的压力,尤其是联合卡车、长安重汽、大运汽车等弱势品牌和小企业将受到明显的威胁,甚至面临被淘汰的命运;另一方面,“应看到国内重卡市场仍有很大的空间,今年仍将达到百万辆的规模,而斯堪尼亚、佩卡以及沃尔沃等国际品牌在加速入华的过程中都在寻找合资伙伴,这对国内重卡企业来说也是一个机会。”
“如通用与一汽重卡、欧曼与中国重汽、戴姆勒与福田、江淮与纳威司达公司等,国际巨头已经与本土企业实现了联合研发、生产与销售。并且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卡车大鳄已不再强势强调单独品牌运作,而是可以中外方双品牌运作。”在杨再舜看来,对于国内重卡企业来说,通过与外资品牌合作,可望快速提升产品竞争力,实现比较好的市场收益,避免被兼并重组的“厄运”。
对此,万旭军认为,国际巨头卡车品牌的入华将为国内重卡企业带来技术及管理等多方面的提升。“实际上,中国商用车市场具有自身的优势和特点,虽然外国企业进来的不少,但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取得成功,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坚持‘高质高价’的路子,二是国内的政策环境决定了中端重卡的潜力仍很大,用户习惯决定了产品需求仍以性价比取胜。”
“现在这些商用车巨头采取合资合作、开发新产品的模式,较此前坚持‘高质高价’是一种更聪明的做法。而这种方式对中国商用车企业和行业来说,后果更可怕。”宇辰认为,“由于技术能力不足,商用车企业纷纷与国外企业合资,国外巨头用技术扼住了中国商用车企业的咽喉。所以,归根结底,自主品牌企业还是要做自主研发,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做集成研发,特别是在节能和环保问题上。” 首条单线5万辆重卡总装生产线在包头投产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我国首条单线5万辆重卡总装生产线投产仪式22日在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所属内蒙一机集团北奔重汽公司举行。一辆北奔V3重卡缓缓驶下生产线,标志着北奔重汽自2010年起投资建设的5万辆总装基地正式投产。自此,北奔整车制造能力达到10万辆。
据了解,北奔重卡5万辆总装生产新线项目位于内蒙古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项目主要包括总装车间、检测调试返修车间、公用配套设施(车间变电所、空压站、集中供液站)、工艺停车场及整车成品停放场。
北奔重汽公司副总经理苏日图介绍说,该生产线为一条U形总装配线,总长为760米,是目前国内最长的单线产能达5万台的底盘装配线,同时作为国内首家采用车架翻转机的生产线,其优势是车架在运行的过程中能直接完成翻转,节约了生产时间,提高了装配效率。(新华社电) 重卡市场加速下滑 北京多家4S店7月交白卷
第一财经日报
李绍仪 王丽歌
与2010年产销增速双双达到60%的红火相比,今年的重卡市场可谓坐上了“过山车”。
受消费提前释放、宏观调控进一步收紧、“治超”越发严格等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国内重卡市场已经连续三个月销量低迷,自5月份以来的累计同比降幅更是持续扩大。7月份,国内重卡(含半挂牵引车、非完整车辆和重型货车)销量约为4.79万辆,比去年同期下跌31.8%,月,重卡总销量约为59.13万辆,同比下降9.6%。惨淡的市场表现,使重卡行业的累计同比降幅创下了新高。
《第一财经日报》在走访市场时发现,上汽依维柯红岩北京4S店从今年3月至今,仅销售不足15辆车,7月份更是交出了“白卷”。
降幅持续扩大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称“中汽协”)的统计数据,2011年上半年,卡车市场整体产销双降,分别下降7.36%和5.03%。其中,重卡6月销量同比下降31.90%,累计下降7.04%,成为各种卡车产品中产销下滑幅度最大的品种。
中汽协指出,导致今年重卡下滑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是因为去年重卡爆发式的增长,大量释放了用户今年对重卡的需求。“销量来源于相应市场的需求,而今年以来受各种因素影响,无论是工程建设还是物流用车,并没有明显的拉动。”
“国家从7月1日开始治理公路超载,再加上高昂的过路过桥费和油耗使用成本居高不下,都会导致消费者倾向于选择省油车型。而北汽福田和重汽以前生产的车型大多强调高承载、高吨位车型,在今年这样的消费市场就比较吃亏。”北汽福田一位市场分析师告诉记者。
而高盛发布报告称,料销售至第四季度才会回升,而重卡市场本年度将下跌12.4%至85万辆。此外,在交通运输部发出汽油效益标准的同时,工信部表示也正在制定相关标准,而这将进一步影响重卡市场。
在降幅进一步扩大之下,重卡市场上亦开始掀起一轮促销大战。自7月份以来,层出不穷的重卡产品促销信息,铺天盖地抢占了各大卡车导购网站的重要位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场上,中国重汽(16.32,0.15,0.93%)、一汽解放、陕汽、福田欧曼、北奔、华菱及红岩等重卡企业都在局部市场进行较大幅度的降价促销。
“根据1~7月份市场占有率来看,东风商用车和北汽福田欧曼的市场占有率分别增长超过3%和1%,陕汽则和上年基本持平,但是中国重汽和一汽解放的市场份额则出现下滑。在适应市场变化的过程中,有些厂家对产品的调整速度比较快,有的则反应比较慢,在市场占有率上的表现就比较明显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师告诉记者。
弱势品牌步履维艰
日前,记者来到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的重卡经销商集中地看到,北京地区各大重卡品牌均在做降价促销,部分品牌降幅已超过万元。市场调整期,弱势品牌所受影响明显大于强势品牌。
“今年整体情况比去年要差,降价等促销活动肯定都在做,加上现在是淡季,促销是免不了的。”据庞大集团(10.55,-0.10,-0.94%)北京庆华兴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销售经理透露,由于上半年重卡销量滑落明显,目前厂商正联合经销商推出司机培训、产品巡展等多样化的促销活动。上述销售经理告诉记者,目前该店中通用型重卡库存约为20辆,仍属正常水平。
较之处于品牌上升阶段的欧曼而言,传统“重卡三强”的解放和重汽经销商日子则没有那么好过了。
在中国重汽北京广龙济斯太尔4S店内,在销售服务台正中的一块小黑板上,关于2011年销售目标及完成情况统计显示,截至8月18日,该店今年仅销售了不到160辆,占全年目标的24%。而记者在该店仓库统计,目前该店的通用型重卡库存已经超过50辆,搅拌车亦有10辆左右。尽管该店销售人员表示,上半年的销售情况“基本还可以”,而库存情况亦能控制,但在对比去年有大幅滑落的情况下,他们表示,对于市场前景“很难说”。
与重汽情况相同的是,一汽解放环岛4S店亦表示,该店去年共卖出约900辆重卡产品,但今年上半年的销售情况较冷,较去年同期有明显下滑。据记者现场统计,目前该店的库存亦超过50辆。该店销售人员表示,厂商从7月份开始政策放宽,估计8月份还将出台更多的促销支持政策,希望9月份市场能逐步回暖,否则,前景亦不容乐观。
至于红岩及联合卡车等弱势及新生品牌的经销商,今年以来的销售更可谓“步履维艰”。
上汽依维柯红岩的北京4S店表示,从今年3月份至今,只卖了不到15辆车,尽管推出“最低首付10%,只要3万多,红岩开回家”等活动,7月份以来仍然没有卖出一辆车。
而剑指高端的联合重卡,更是一出道就遭遇市场“滑铁卢”。据业内人士透露,联合重卡自去年上市至今,除了中集集团(17.28,0.03,0.17%)的采购以外,对外销量很可能仅有百余辆。该品牌一位负责北方区域的销售经理甚至表示,“联合卡车的销售让我留下了人生中第一滴痛苦的眼泪”。
北京邓白氏慧聪市场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汽车事业部研究经理刘t男分析指出,由于重卡企业对今年的市场预期普遍较高,经销商亦太乐观,因此在市场急速下滑之下,部分经销商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而导致对市场表现出悲观情绪。他认为,随着各大厂商应急政策的出台,经销商库存问题将在未来2个月通过“甩货”得到解决,展望明年重卡市场将有小幅提升。
经销商面临淘汰
“目前重卡企业尚未进入盲目降价的地步,而国内重卡整体偏低端的价格空间,并不支持大幅降价。假若经销商价格战进一步扩大,对品牌影响力较小的企业来说,下半年市场亦将变得特别困难。”行业评论员夏树认为,目前国内重卡行业正在经历一个调整期,过去“以量取胜”的大规模扩张增长方式将被取代。
“未来3~5年,国内重卡面临的是技术和服务水平的提升,拼的是综合实力,未来单靠拼量,不会再有大的扩张期。”夏树强调,不但重卡企业要适应这一种调整,连卡车运营企业和经销商也将面临变革。过去经销商光靠卖车拿返点的增长方式已经过去,未来要打开市场,经销商的思路也要更加开阔,“关键是有没有勇气去改变。如果没有,就会被淘汰。”
为应对市场下滑,适应重卡市场的变化,夏树建议国内重卡经销商和厂商应向国外重卡品牌学习,从做好服务上下手,在售后服务之外,还可通过提供专用车司机培训、车队管理等“前市场”服务,拓展空间。
而刘t男则建议经销商在处理完这一批库存之后,在今年年底前都要避免再形成库存,否则资金链压力将增大很多。
汽车业:下半年看好重卡和行业整合
理财一周报
华融证券/李振宇
按照中信的板块分类,汽车板块(一级)指数在今年上半年先涨后跌,且波动大于沪深300(.12,0.31%)指数,而跌幅较大的月份恰恰是汽车销量同比下滑的4月和5月。
供需因素导致上半年销量下滑
可以说汽车股的表现很好地反映了今年上半年的汽车市场情况。从2009年和2010年的火爆车市中走出后,购置税优惠政策的按时退出和北京的限购政策已给了市场各方今年车市增速减慢的预期。3月的日本地震则让中国的车市雪上加霜,除需求下降外供给也开始出现问题。
车企经营有所恶化,表现在收入、利润的下降和库存水平的上升上。2011年前4个月汽车企业收入和利润分别增长17.2%和14.5%,与去年相比增速有较大的下滑。
上半年影响汽车市场需求的政策性因素,一是优惠政策的退出,二是限购政策,三是货币紧缩政策。
2009年和2010年的购置税优惠政策极大地激发了消费者的购车激情,表现在这两年的乘用车销量偏离趋势线。需求提前释放后销量回落实属正常,也在市场各方的预料之中。
另外在市场预期中的需求下降是北京的限购政策。由于北京地区汽车销量较大,北京限购拉低全国前5个月汽车销量增速2.8个百分点。
货币紧缩政策也抑制汽车需求。受货币紧缩影响更大的应该是商用车,因为相比于乘用车,商用车更依赖于消费信贷,信贷紧缩直接影响了使用消费信贷购车的用户,另外货币紧缩还从工程建设方面对商用车有间接影响。
对于乘用车潜在用户来说,在通胀使其实际收入下降的前提下,一旦油价上涨增加使用成本,对作为可选消费的汽车的购买需求会首先受到压制。对于商用车潜在用户来说,成本提高的同时如果收入没有增长,购车也是不划算的。
日本地震虽然对日本的汽车工厂影响较小,但由于核电站事故使得日本电力紧缺,包括汽车在内的很多工厂都被迫停工。日本地震拉低我国前5个月乘用车销量增速2.5个百分点。
下半年汽车销量将略有回升
随着日本电力供应的恢复,其本土汽车工厂逐步复产,我国日系合资厂的零部件短缺情况也将得以缓解,丰田(中国)和本田(中国)分别宣布其中国工厂在6-8月份将正常生产。
在需求趋弱的条件下,供给端的好转可能会增加一些销量,但对产品价格而言是不利的。由于地震,中国的日系合资厂商在年度任务的完成进度上大大落后。
除东风日产已完成全年销量目标的近40%外,其余日系厂商完成全年销量目标的情况均不理想,压力巨大。为了将已丢失的市场抢回来,日系厂商很有可能率先打响价格战。
另外一个支撑销量上升的因素是上半年北京摇号中签者的购买率比较低,在期限为6个月的条件下,从6月份开始迎来前期中签者实现购买的高峰。
重卡的使用周期一般是两年左右,这意味着2009年下半年到2010年上半年购车的用户将有可能在今年下半年重新购置新车。
日起实施的《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加大了对超载超限违规的打击力度:一年内超载超限违规超过3次的货车将被吊销营运证,货车司机也将失去营业性运输资格;擅自改装运输车辆的企业,最高将处以20万元的重罚。在货运周转量保持稳定的条件下,超载减少必然将增加运输车辆的需求。
在日政策实施前,交通运输部公告8批共计2476个达标车型,而在政策实施后,交通运输部又公告了5批共计12587个达标车型。达标车型的增多改善了商用车的供给。
预计2011年汽车销量增长5%,达到1896万辆。其中乘用车1464万辆,增长6.4%;商用车432万辆,增长0.5%。而商用车中的重卡108万辆,增长5.9%,增速比前5个月加快8个百分点。
下半年投资以重卡和行业整合为主
我们沿着受益于重卡销量增长和行业整合两条路线来挖掘下半年投资机会。
包含总结汇报、外语学习、旅游景点、办公文档、考试资料、党团工作、人文社科、出国留学、工作范文、IT计算机以及汽车哪边拐(行业资料持续更新)(2011)等内容。本文共2页
相关内容搜索卡车_新浪汽车_新浪网文章频道:
卡车论坛:
微信扫一扫下载
微信扫一扫关注
您的当前位置:
【卡车之家 原创】徐州重工作为国内工程机械制造企业的巨头,近年来在商用车领域也是大力发展自己的业务,徐工漢風就是一款徐工在卡车领域中的杰作。10月18日,徐工漢風G7 LNG牵引车首批300辆交付九江集团仪式在河北迁安...
10月18日,“十九大”召开的同一天,以“领秀巅峰合作共创绿色钢铁”为主题的徐工重卡——九江物流300台漢風LNG牵引车交车仪式在河北迁安隆重举行。徐工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杨东升、徐工集团总经理助理、徐工汽车事...
随着各类车辆保有量的快速增长,交通事故越来越成为威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公害。所以,设计一款更安全的卡车,成为卡车企业越来越重大的责任;选择一款更安全的卡车成为广大卡友越来越关注的重点。卡车的安全性分为...
【卡车之家 原创】2016宝马展已经与日开幕,在室外展区,我们见到了徐工的展品,可谓是过足了眼瘾。徐工在现场不仅展出了其1200吨的全地面起重机(汽车吊),还展出了最新研发的5轴油气悬架自卸车,以及电传矿...
您还可以浏览[互动]潍柴动力:国内重卡市场保有量300万_全景快讯_快讯频道_全景网
<meta name="description" content="&&&&全景网12月1日讯 潍柴动力(000338)周一上午在全景网互动平台向投资者介绍,目前中国重卡市场保有量约300万台,物流用车更新周期为4至5年,工程用车约为2至3年。&&&&潍柴动力主要从事研究、生产及销售发动机及" />
[互动]潍柴动力:国内重卡市场保有量300万
&&& 全景网12月1日讯 潍柴动力(000338)周一上午在全景网互动平台向投资者介绍,目前中国重卡市场保有量约300万台,物流用车更新周期为4至5年,工程用车约为2至3年。
&&& 潍柴动力主要从事研究、生产及销售发动机及其零部件、重型汽车、重型汽车车桥、变速箱及其他汽车零部件等业务。(全景网)
注:本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主办方欢迎投资者的广泛意见,但为了共同营造和谐的交流气氛,需提醒投资者的是,投资者提出的问题内容不得含有中伤他人的、辱骂性的、攻击性的、缺乏事实依据的和违反当前法律的语言信息,相关重复问题不再提交。
(请登录或输入用户名提问,并遵守相关规定)
正在努力加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均车辆保有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