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门俗家弟子,皈依居士和尼姑剃度出家剪发的区别

天珠传奇,杨子藏品,藏传美学配饰品牌旗舰店, 杨子倡导的藏传美学,本朴生活。
什么是俗家弟子?藏传佛教和汉地俗家弟子有区别吗?&&皈依之后, 就是佛门俗家弟子, 就像电视里的少林俗家弟子, 可以结婚。皈依之后, 方丈大师就是你的师父。 你和俗人一样学习生活工作结婚生子, 不同的是, 你是佛门俗家弟子, 不可以杀生, 最多可以吃三净肉。&&什么是三净肉?救一命胜造七层宝塔, 一切有漏善法中. 没有比放生功德大的, 也没有罪障比杀生更大, 活活烹死一命削二十禄 ,放生福善积得最深, 可以圆满人天七德: 出身高贵、形色端严、长寿、无病、缘分优异、财势富足和智能广大, 还可以获得如下福报: 眷属团聚、长寿健康、无灾无病、善神为友、众人恭敬、家门幸福、动物喜欢你、众人恭敬、增长慈悲平等心、未来世证菩提、不受战乱病苦、子孙昌、官禄盛、福常随身、睡梦安乐、天护人爱 。&要真想好好学习佛法, 就应该去皈依佛门,皈依和不皈依的区别是非常大的。不知道皈依是什么, 不知道佛法是什么,,对佛的理解就是寺庙和高僧, 觉得那是离我很遥远的事情, 做一个消极避世的人并不是我的追求。&不要以为&只是一个仪式&,或者认为&一定要皈依仪式就可以了&,为什么呢? 因为里面有祖师的传承在里面, 传承是有力量的 。还是去寺庙,由法师率领作如法归依。&皈依必须到寺院里面举行正式的仪式,由法师传授三皈依,这样才如法,才具佛教在家弟子资格。&如身有疾病等,不能去寺庙,可由法师到家做方便皈依。&千里之内无佛教法师,方能自授皈依。自授皈依是否成功,须见瑞象,一般不提倡自授皈依。&能海上师亦谓:&千里内无僧,得佛前受,后遇僧时,即速补受。&&&皈依的那天带点好的水果和钱供养出家人和师父&皈依的时候供养什么, 修行的路上就不缺什么&少林寺俗家弟子&少林寺俗家弟子初创于大唐,由于少林十三棍僧救唐王立下汗马功劳,李世民称帝后,为报答少林救命之恩,对少林寺大力扶持,并传旨少林寺院招收僧兵为国家培养将士,天下习武者涌集少林,因他们习武的目的不同,把习武者分为:   一:落发为僧,严守寺内戒规。   二:留发者为俗家弟子,但享受同等待遇。俗家弟子艺成后经过严格比武考试,打出木人巷、十八罗汉阵方可下山,因此俗家弟子人才辈出,像武松、岳飞、武当创始人张三丰、一代名将许世友、清代的洪熙官等塑造了少林寺俗家弟子的典范。   自古以来嵩山少林寺俗家弟子都是需先拜师后,方可学艺,即拜师学艺,有师父亲传其毕生武艺。师满、艺成后经过严格比武考试,打出木人巷、十八罗汉阵等方可下山。&俗家弟子和还俗的僧人能穿袈裟吗?&  穿三衣、剃须发、起法号是受戒僧人的标志。因此,佛陀三衣,只有戒行清净的僧人才有资格穿,没有受戒的俗人和只受过居士五戒、八戒的男女居士,以及破了戒的沙弥、比丘都没有资格穿佛陀圣洁的三衣。  藏传佛教宁玛派、噶举派中有家室的修行者只穿白色的袈裟,不允许穿红黄二色袈裟。汉地在家居士,穿红黄袈裟是违律行为,因为红黄袈裟是戒体清净、不沾男女之事的象征。  现在有些人乱穿僧衣,就像小偷穿警察服装一样,是一种亵渎神圣的行为。有些骗子穿僧衣,就是为了冒充僧人,进行诈骗行为,是严重的违律行为。&如何做一个佛门俗家弟子&大乘佛教,振兴于东土.佛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教义,对净化人生,解除人们的烦恼和痛苦,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威力,对人类文明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佛门弟子.统分出家,在家弟子.由于多种原因,和对佛教清规的误解,却有许多人对俗家弟子的注意事项不是很了解.在这里我简要的介绍一下,如果做一个佛门俗家弟子.归依佛门后,须要明了,在家居士的五条戒律,俗称五戒.&第一:不杀生戒.恐怕误会最深的就是这条了.很多人以为是不是不许吃肉啊!完全不是.不杀生是指爱惜众生身命.关于肉类,俗家弟子可以吃一些"三净肉".那么如何才是"三净肉",其一,自己并没有亲自杀害生灵.其二,不失为自己而杀的生灵.其三,自己不能听见,看见被杀生的声音和惨状.明白了这些,减少了对杀生的误解.&第二,不偷盗戒.这一条,原则上不故意侵占他人的财物,包括国家、税务等公私财物,正常工作,经营公司等等都属于合法收入.&第三,不邪淫戒.佛教有遵国法,顺民俗的传统.再中国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的婚姻关系,属于合法公民.遵守婚姻法即可,作一个有道德,守国法的好公民.&第四,不妄语戒.这一条原则上,是有后果,不负责任,伤害人的话尽量不说.并不全指所谓的真话假话.所谓真话假话,往往受当事人的立场、角度、文化修养,人品道德所限,正是真非真,假非假,很难有正确的结论.总而言之,别人的闲言碎语,不说也罢.&第五,不饮酒戒.酒对人体的伤害,众所皆知,在家弟子,自己把握分寸.酒醉伤身,更损形象,不是好习惯,适当饮用,用于应酬,也无可厚非.过量饮用,后果难测,许多疾病,很多来自于饮酒无度。&如何做好一个佛门俗家弟子,应该学习的还有一些佛门常识.日久天长,自然也就熟悉了.&&佛教俗家弟子受戒&佛教俗家弟子可以受五戒、菩萨戒。一、五戒  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杀生是不杀伤生命;不偷盗是不盗取别人的财物;不邪淫是不作夫妇以外的淫事;不妄语是不说欺诳骗人的话;不饮酒是不吸食含有麻醉人性的酒类及毒品。二、菩萨戒  若依优婆塞戒经受戒品,则列六重戒,二十八轻戒,这是在家菩萨戒。  六重戒:1、杀戒。2、盗戒 3、大妄语戒。 4 &邪淫戒。 5、酤酒戒。 6、说四众过戒。  二十八轻戒:1 &不供养父母师长戒 &2 &耽乐饮酒戒3 &不瞻病苦戒4 &见乞不与戒5 &不承迎礼拜尊长戒6 &见他毁戒心生憍慢戒7 &不持六斋戒8 &不往听法戒9 &受僧用物戒10 饮有虫水戒11 险难独行戒12 独宿尼寺戒13 为财打人戒14 以残食施四众戒15 畜猫狸戒16 畜兽不净施戒 &17 不畜三衣钵杖戒18 作田不求净水陆种处戒19 贩卖斗秤不平戒20 非处非时行欲戒21 商贾不输官税戒22 犯国制戒23 得新食不先供三宝戒24 僧不听辄自说法戒25 在五众前行戒&26 僧食不公分戒27 养蚕戒28 行路见病舍去戒  阿弥陀佛!&对于在家信众和俗人,也要尽量用礼节性称谓,但忌用过溢之词和太亲昵的称谓。无论对方身分高低,都要以平等心、爱护心相待,这样于彼有益,于教有利。一般来说,对于到寺院朝礼或参学的在家人,不分男女,都可称为居士、善信,或在其前冠以姓氏,称某某居士;对于来寺做佛事、功德者,称为檀那、檀越,或称某某施主某某功德主;对于关心寺院或在某一方面有功于佛教者,可称为护法;对于信仰虔诚、很有德行者,可称为某某大德或大居士。在书信中,除上述称谓外,还可用某某贤士、某某仁者、某某道友等。当然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社会通行的称谓,如先生、教授、同志等。
本文地址:
关于 天珠传奇
,有一种神秘而纯朴的气质。初见不觉,就看欲让人动容。
在创立之初,我们仅是为收藏和爱好和宣传藏文化,但仿佛在它生产的这段时间里,已经成长为一个品牌。又或者说,天珠传奇,在于我们的日日相处中,已经在我们与“它‘之间构建起一个完整缜密的气场,他一面温和地馈赠我们充满线条之美学态度,哪怕只是以沉默的方式。
最新关注排行榜
天珠云标签
本月热销排别闹了!皈依和出家不是一码事!
(文摘精选)
别闹了!皈依和出家不是一码事!
& & & &连日来,李玉刚出家的音讯在网络上不断转载,台湾著名作词人方文山在微博中祝愿他“皈依三宝”,2日下午,李玉刚团队和他所在的官方单位中国歌剧舞剧院以及他本人都否认了网络上盛传的出家旧事,称禅修只是为了沉淀本人的艺术。李玉刚早在12年前就已皈依,但并不是出家到庙宇里去做和尚,各路明星大多是皈依佛教,如果要正式的出家修行不只要符合一定的条件,而且还要履行一整套严厉的程序和仪式,不是那么容易的。& & & &对于佛教文明,多数网民可能了解不够,听说某某明星皈依佛门,就联想到剃度出家画面。早期疯狂英语李阳皈依佛门,引发网友争议,一度也有网络传闻说是出家。其实,皈依与出家原是两回事,不可混为一谈。皈依证≠出家度牒李玉刚并未出家& & & &李玉刚宣传稿子里所出示的皈依证,是(居士)佛教徒的重要证明,仅代表本人曾经正式皈依到佛陀身边。& & & &方文山发微博称:“滚滚红尘,缘浅缘深,有些人出世入空门,有些人选择放下情仇爱恨……在此祝愿好友李玉刚皈依三宝,欢喜圆满!”从侧面印证了李玉刚已皈依佛门但并未出家。皈依不等于出家& & & &根据《全国汉传佛教寺院管理办法》,出家需本人自愿、六根具足(包括无生理缺陷)、身体健康、信仰佛教,有一定文明基础,父母答应,家庭赞同。寺院考核后,方可接受留寺,经僧团一年以上调查合格,再正式剃度,并按规定的办法和手续发给度牒。& & & &少林寺有关人士早就有解释,佛教是圆融包容的宗教,只需情愿皈依“三宝”,也就是佛法僧,都可以叫皈依佛门。所谓皈依,就是心有所依,给心找一个归宿而已。佛教弟子分两大类,一类是在家弟子,身在红尘中,弘扬佛法,也就是常说的“俗家弟子”;另一类是出家人,也就是放弃红尘和一切俗事的僧人。& & & 因此,皈依不是出家。真正的出家人,男性要经受住250条戒律的考验,女性要经受住380多条戒律的考验。而俗家弟子,只要5条戒律——不杀生、不盗窃、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出家有多难?& & & &在内地,一个人要出家,除了真心皈依佛门之外,还有符合一些条件。想出家必须“证件”齐全,包括“单位引见信,派出所无劣迹证明,所在街道证明,离婚证明,身份证证件,父母赞同出家证明”。在满足这些条件了,才能到寺庙受戒,只要正式受过戒了才能获得真正的僧人资历。& & & &那李玉刚能不能在台湾出家呢?非常难!在台湾,出家更是不容易,台湾的出家人来源次要有几种,一是佛学院的先生;一是经过严厉遴选的社会人士,有一套严厉的制度。当年费玉清的姐姐出家,就是经过考试和层层甄选,才得偿所愿。撇开台湾寺庙能否接纳内地僧侣不说,从实践考虑,李玉刚如果想在台湾的某寺庙正式出家,首先必须长期呆在该寺庙,经过一系列的受戒。作为内地人进入台湾能够停留的工夫是有限的,普通的签证仅仅15天而已。皈依、出家的名人有哪些?& & & &少林寺有关人士引见,名人皈依多是一个套路:& & & &经人举荐,和方丈见面交流。有人早已研习佛法,就是冲着“皈依”来的。更多的则是在和方丈的交流中,产生了对佛教的认同,临时起意而皈依。而有些人,如果对皈依有曲解,方丈也会奉劝他加深对佛教的理解再做决定。这也就是说,名人皈依,没有条条框框的“考试”,方丈经过交流来判断对方对佛教基本的认识,而不是盲目、流于方式的皈依。出家的名人:& & & &黄元申由于演出《霍元甲》在中国家喻户晓,在事业顶峰时出家。& & & &知名歌手李娜在本人最红的时分激流勇退,在五台山出家,法号“昌圣”。& & & &陈晓旭因87版《红楼梦》一鸣惊人后,很快加入文娱圈,2007年,在长春百国兴隆寺剃度出家,法号“妙真”。皈依的名人:& & & &“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在少林寺皈依佛门,师从释永信,法号延依。& & & &林青霞也曾在2000年皈依,法号“常恒”。& & & &刘德华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是台湾灵岩山寺妙莲老和尚之皈依弟子,法名“慧果”。& & & &张铁林法号普觉,10年前是在香港“红勘”与上千位大德一同跪地皈依,师父是星云大师。专家观点延参法师:& & & &有网友来问,今日有音讯说,某位演义知名人士,皈依佛门出家了,法师怎样看?我的回复是,皈依三宝和出家不是等同的,找到本人人生的信仰可喜可贺,至于出家,可没那么容易哦,围观一下,散了吧。& & & &释永信:皈依不同于出家,任何有皈依志愿的人,不论其性别、年龄、学问、知名度、社会背景和个人财富,我们都要满足他的希望。索达吉堪布法师:& & & &更多皈依佛门的明星,他们对佛教的了解并未达到李娜那样的层次,不过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认识到了某种内在的精神、归家的渴望。& & & &校导网编辑、时评作者吴雁:有网友说 ,李玉刚皈依佛门,必将会给他将来的艺术道路带来很大的协助,无论是心境上的变化,还是对人生的感悟上,都会产生巨大的改变。前浩大文学CEO侯小强:& & & &1、是皈依,不是出家。2、舍得的舍。3、和释永信投缘。21年前接触佛法,阅人有数。永信大和尚通达智慧。我不管别人,只跟随本人的内心。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法师:& & & &有出家人住持的寺庙就可以教授皈依。皈依与受戒是两回事。初学者最为保险的方法是依止公认的正法道场和善知识。& & & &皈依是内心对三宝的誓愿,是我们与佛菩萨的生命契约。在三宝地,经过庄严的仪式,在出家法师的见证下,与大众一同皈依,有助于增长我们内心的誓愿力,犹如学校举办开学仪式、人间夫妇举办婚礼等,都是借助仪式来策发内心的形状。皈依后要多去三宝地亲近师友,学习佛法。
TA的最新收藏皈依与出家有什么区别--学佛网
&皈依与出家有什么区别
发布:请南无阿弥陀佛&[ &]&& 日期: 18:40:00&&
凤凰网:谢谢宗舜法师刚才对佛教给我们的解释。社会上很多人可能对佛教还是有误解,不仅仅说是正信还是迷信这种问题,他们可能连一些最基本的概念也会搅混,譬如皈依、出家、剃度、受戒。之前我知道任静和付笛声他俩皈依佛门,然后很多媒体在报道的时候就把它报道成出家。还有很多网友就去猜测他们为什么出家,给的原因也是千奇百怪的。希望在这里宗舜法师和雪漠老师也能把这个这些地方给我们大家解释一下,像皈依、出家有什么区别?
宗舜法师:任静和付笛声老师他们两位是非常虔诚的佛教弟子,而且经常会去参加佛教的各种活动,我们跟他们都是很熟悉的。当时他们在赵县的柏林寺皈依的时候就曾经被媒体一度传为说任静、付笛声夫妻俩双双皈依佛门,出家了,当他们再一次以在家人的形象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时候个别的媒体他们就说你看他们是以这个所谓的皈依佛门作为自己宣传的一个噱头,曾经给他们有这样的一个定位,给他们扣上这么一个帽子。
但是在我看来就觉得是非常荒唐可笑的,因为在现在确实在社会上大家对皈依和出家究竟有什么区别有点弄不大明白,我觉得确实有必要给大家做一个澄清。大家说到的皈依佛门,其实在佛教里边应该确切的称为叫皈依三宝。皈就是回归的意思,依就是依靠,就是我把我的已经迷失的自性重新找回来,以佛、法、僧三宝作为我的依靠,表达希望三宝来救度我,我全心的依靠三宝,按照三宝的所教示的这些原则去实践,它表达这样一种愿望。它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皈依是种宣誓,这是向佛法僧三宝宣誓表明我认同你,并且依靠你这样一种态度,所以他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个是皈依的最通俗的理解。
凤凰网:那么皈依以后我们是说他还是像我们平常人一样是吧,不是像师父您已经剃了头发。
宗舜法师:对,皈依它其实应该是分成两类人,第一类人就是在家学佛的,我们把他成为居士,这些居士们就是居家学佛之士,他们是在家的,他们不用剃发,也不用更改自己的服装。我们叫剃发染衣披上袈裟,袈裟这样的出家的法服,这个是一类。
另一类就是我们所说的要剃发,就要把头发剃去,然后穿上僧服,所以在这个里面,佛教一共是这两类人一共有七个身份。就是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比丘、比丘尼是出家的这两类,然后在家居士男居士、女居士叫优婆塞、优婆夷。这个就是四众弟子,我们常说的四众弟子佛教的就是这四类人。
那么在出家人里面还有三类,一类就是沙弥,一类是沙弥尼,沙弥就是刚刚出家还有没有受比丘戒的,比丘尼就是没有受比丘尼戒的,那么称为沙弥尼、沙弥。还有一个叫式叉摩那他是在沙弥尼正式受比丘尼戒之前有一段学习,学习佛法甚至接受观察的这样一段时间, 合着这样来说,出家人就一共有5类,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再加上式叉摩那也叫学法女,这个五类人是属于出家的,出家众。
另外的两类就是属于居士,在家信佛的,就是叫优婆塞、优婆夷,这些人他不用剃发,也不用遵守出家人的相关的戒律规定。所以把所谓皈依佛门看成是出家这是对佛教的一种误会。
凤凰网:皈依佛门就是只是说我心向佛教这样一个状态是不是?
宗舜法师:是。
雪漠:法师是按照佛教的常识在说。我认为的皈依就是:放下自己,融入另一个世界,或者走进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就是佛教。如果你能够放下自己的一些东西――主要是执著、偏见以及世俗的生活和欲望,尽量能放下它们,走进佛教。当我们发这个心的时候并且走进的时候,我认为这就开始皈依了。即使有那种形式也罢,没有那种形式也罢,当自己有了一种向往的时候,并且付诸行动的时候,这时候真正地开始皈依了。
发心就是不仅让自己用这种方式离苦得乐,而且让别人也用这种形式离苦得乐。我刚才说到了快乐。实际上快乐它是这样的:真的快乐不是一种损人利己的快乐,而是利己也利人的快乐,我们追求这样一种快乐。所谓皈依也罢,实质上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的皈依和精神的向往。打碎自己,打碎自己的很多东西,拒绝一些东西,拒绝自己的欲望,开始走进一种宗教精神的时候,皈依就开始了。
出家就是完全割舍了这样一种世俗的生活――这是在形式上割舍。很多人在形式上割舍之后,心灵不一定割舍。所以说,身出家的不一定心出家,而且有些在家的人他可能也出家了。就是说,这种割舍更多的是从一种心灵上的拒绝和放弃开始的。戒律实质上就是一种拒绝,不去做这个东西,不去做那个东西,把全部的生命投入一种信仰。戒就是这样的。拒绝才叫戒,出家也是戒的一种,就是拒绝的一种。
当然,这种形式上的拒绝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宗教中它包括四个方面,其中一条是宗教礼仪――就是这个形式上的东西。比如以我自己来说,虽然穿着俗家的衣服,但是我几乎是与世隔绝的,就是虽然不出家,但我也许比一些出家人还要出家,因为我几乎就是与世隔绝的。我自己觉得我是皈依了,我自己觉得心灵上出家了。世界怎么样?我不在乎了。为什么呢,佛教的目的就是不在乎世界。如果佛教看别人的眼色,看世界怎么看你的时候这不是佛教,这是演员,在表演。我始终觉得,心里真的得到那种快乐清凉的时候,世界就干扰不了我,这就是真出家,就是一种真成就。当世界老是能干扰我的时候,就没有出家也没有皈依,这是我自己非常简单的一种鲜活的理解。
(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
&&&&&&&&&&&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全部:&&&&&&
点击查看本站五明频道类似内容:
(学佛网公众号:佛教为主)
(净土法门法语公众号)
(无量光公众号:素食、传统文化)
(学佛网个人微信号)
(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ike剃度出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