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给全家在香港买保险攻略,请问如何进行品种的配置

想给全家在香港买保险,请问如何进行品种的配置呢?
本人在中国大陆,想给自己、父亲、母亲、女儿购买保险,全家每年可用于购买保险的预算不超过8万元人民币,每个人的情况如下:1、本人,男,32周岁,有大陆省直单位职工医保,有社会养老保险,2013年购买过一份保额为25万元的商业养老保险。2、父亲,58周岁,有大陆职工医保,有社会养老保险,2000年购买过保额为2万元的人寿保险。2015年查出冠心病,平日进行药物治疗。2016年甲状腺曾有良性囊肿,已经手术切除,痊愈。3、母亲,57周岁,有大陆职工医保,有社会养老保险,2013年购买过保额为20万元的理财分红类保险。身体健康,无家族遗传病史。4、女儿,2周岁,有大陆居民医保,2013年起每月为她基金定投1000元人民币用于日后教育等费用,2016年我为她购买保额为50万元人民币的终身重疾险,每年缴纳保费4000元人民币。我一直想把她的保障金额再提升些,感觉在重大疾病面前,50万元不算多。以上就是我家的基本情况了,如果有没说到的地方,大家可以发问,我会留言说明,谢谢啦!
按时间排序
首先要赞赏楼主很有保险的意识,这一点非常重要的。我常常跟我的学生及客户说,买保险有三点要注意: 及时、足够、合适。楼主已经做到了及时一点。对于楼主的问题我有以下意见:父亲方面:由于他之前有冠心病以及甲状腺曾有良性囊肿,所以能投保医疗或重疾的机会较低,但也建议试一试投保高端的医疗险,因为一旦需要治疗,费用肯定非常高。母亲方面: 我会建议投保高端医疗保险,母亲身体情况良好的情况下,应尽快投保。另外,20万的养老保险不足够的,建议可投较短期回本的分红计划。楼主方面:因为你是一家之主,你是全家收入的来源。所以我建议先照顾自己重疾以及人寿的风险,毕竟你有一个小女儿要照顾。女儿方面:可加大女儿重疾至100万,另外,可替女儿买一份医疗计划,因为患了重疾最大的使费是在医疗开支上,所以消费型的医疗险可派上用场。再者,可替女儿投香港的分红储蓄计划,这个到女儿18岁左右时,可提供不错的教育基金给她在国或出国留学,选择可多一点。如有任何查询,可私信我。
你好,按照您的需求,我按照先易后难给您做了个初步计划和费用情况,供您参考和衡量,需要详细咨询可以加我微信:qtdasheng525 ,本人安徽人,已在香港定居六年:1. 女儿:基本保额:15万美金(差不多100万人民币),首十年每年再加送10.5万美金保额,附加住院优惠(可以理解为住院每日补贴)及终身医疗计划(一个实报实销的医疗计划),大约一年需要缴纳14000人民币,缴费20年2. 你自己:基本保额:15万美金,首十年每年加送7.5万美金保额,也是附加一个住院优惠和终身医疗计划,大约一年需要27600人民币,缴费20年3. 母亲:基本保额:5万美金,首十年每年加送2.7万美金保额;无附加计划;大约一年需要21350人民币,缴费15年,且保险公司有可能会要求您母亲体检。4 父亲:有难度,这个预算也不建议在 香港购买保险。所以女儿、你自己和母亲大约一年缴费6.3万人民币,还剩1.7万人民币,当然你要想全部用完,可以考虑给你们自己调高保额就可以了。以上只是一个大致的参考。另外,看您给女儿曾经买过类似教育储蓄,如果你有兴趣及资金充裕,也可以考虑购买我司的分红储蓄计划,特别适合刚出生的孩子,欢迎咨询,谢谢!
首先,给父母做的计划肯定是侧重医疗保障。父母的年龄比较大了,这时候买重疾险保费很高,保险起到的杠杆作用已经很小了。前几天给一个58的男士做保诚储蓄型重疾带我计划,年付2000美金左右基础保额才3万美金。最后他选择的是我给他推荐的pmp消费型医疗保险,年付1900多美金,每年的医疗报销上限最高可达125万美金(自付额是2500美金左右)。不过医疗险的核保比重疾要严格,曾做过一个统计,成人医疗险的核保通过率只有一半,你可以给母亲投一下pmp医疗险,父亲得过冠心病买不了重疾和医疗了。还有一个选择是给母亲投一个储蓄分红型的人寿保险,再附加医疗险。2.您本人的话建议投重疾,基本保额按10万美金算,加上一个癌症全护计划,大概的预算是3500美金左右(交20年)3.女儿建议先投重疾,10万美金基本额度,因为她没有其它商业保险,建议附加一下mlp终身保医疗计划来补充社保,再加上癌症全护,住院津贴,大概一年2000美金重疾和医疗保障一共的预算是五万左右,还剩三万左右可以用来给孩子买储蓄分红险,隽升和守护一生都可以考虑,具体的可以私信问我哈
国内医疗险先搞点
父母年纪大了,建议配置一个低额度的储蓄险做为主险 +癌症险+医疗险。自己配置重大疾病险+医疗险,孩子配置守护X生。具体欢迎私聊
你好,整体分析下来你女儿的保障相对来说比较全面,我们基本把财富管理分为三层,最底层是风险管理,所谓风险就是针对个人的例如患上严重疾病,意外以及住院,当这些风险规避好之后就会考虑客人的资产增值,就是所谓的理财。当我们已经把人生不同阶段准备好之后我们就可以进行风险性投资了,简单来说就是股票基金之类的。正常的顺序是这样的,这种顺序也是最稳妥的。首先检视你的档案,你是家里的经济支柱,承担着最多责任以及日常开支,基本保障你是足够的,医保对于一般小病痛门诊治疗还是完全可以覆盖的,然后你又社会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退休的时候起码有两笔钱可以作为生活补充。我想你也知道自己在家里的重要性,肩负着照顾长辈和女儿的责任,你非常好,考虑到女儿的重疾保障,但是你应该为自己也补充一份储蓄型重疾保障。医保只会实报实销医疗支出。重疾保险的意义就是再投保人不幸患上严重疾病的时候,保险公司提供一笔过赔偿用来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剩下的用来补充因为患病以及康复期间未能工作的生活开支。内地很多保险公司形容重疾是用来支付医疗费用的,其实不是,当一个家庭支柱换上重病,家庭的经济来源就会被切断,很多固定支出却不会停止,例如孩子的教育费,保险费,房子的贷款,以及其他生活开支。很多时候如果没有重疾,积蓄会在很短时间内消耗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因病致贫。重疾就是在保证自己生病时获得最好的治疗,以及在康复期间不会有任何经济压力,保持生活质量的险种。至于我为客人设计保额的时候我会考虑两个因素,一个是医疗开支,另一个是投保人的年收入。根据香港医管局的数据显示,平均治愈一个肺癌所需的费用大概在80万港币左右,加上患病至完全康复,起码有2-3年时间不能工作。依我看,你每年预算8万放在保障理财,加上现有的保障开支,每年约有10万放在理财保障上面,以正常的保先占家庭年收入比例来看,你的年收入约每年50万人民币左右(这个只是估计),所以保额我是建议在15-20万美元比较合适,首十年额外赠送35%保额,每年保费22000人民币左右。当然实际保额还是取决于自己的支付能力以及实际需要,建议仅供参考。香港保险奉行全保理财,意思就是基本所有保险都是储蓄性的,相当于投保人在缴款期内每年把钱放到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带为投资并提供一个重疾保障给客户,交款结束之后客户可以选择把钱继续留在保险公司滚存并拥有保障,也可以随时退保拿回所有本金利息,年化收益大概4%,是一个非常理想的理财计划和保障计划,你到时可以在退休的时候把本金利息拿回来当退休金使用。毕竟你原有的养老金到你退休的时候肯定是不够用的。我先跳开长辈先说女儿,你非常有先见之明为女儿买了全面的保障。没错,重疾保额方面略为不足够,我一般建议小孩最低保额为150万左右比较合适,奈何内地这个保额的终身重疾保费非常贵,而且有的保险公司核保要求还比较严格,你可以考虑为她添加10万美元的保额,首十年额外赠送50%保额,一共15万美元保额,每年保费大约6000人民币左右。你现在已经有帮女儿存教育基金这是非常好的,当然你也可以考虑美元储蓄,为她配置一点美元未来出国读书或者作为你自己的补充。美元储蓄一般收益比人民币要高,首先美元比较保值,其次美元的投资范围以及种类都是比人民币要广的多。年化收益达到6%到8%左右,并且以复利计算。并且香港的美元储蓄具有信托功能。所谓的信托功能是可以设定位年金模式为你和你的女儿提供一辈子的现金流,最后还有一笔钱留给女儿的下一代,年金从第十一年开始每年派发,也可以根据客人在不同时期不同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以你现在每年为你女儿存12000来看,你可以为你女儿开一个美元户口每年存28000人民币,存十年,第十一年开始每年拿14000人民币至你女儿100岁,在你健在的时候年仅会派发给你作为生活补充或者女儿教育补充,当你百年归老之后保单会自动属于女儿,继续领取年金至她100岁,然后还有一笔钱留给他的下一代,实现财富传承三代。目前为止你和你女儿的保障以及理财已经占用了每年54000人民币开支,剩下的26000,我为长辈们分配如下。父母的基本保障医保社保都是足够的,包括人寿也是有,但是我认为爸爸的人寿保额有点低。爸爸的身体状况不适合买保险,因为首先年纪大了价钱一定很贵,第二身体有过状况,不保事项肯定会有,所以买保险性价比不高,还可能做一对身体检查比较麻烦。我建议也是买美元储蓄,和女儿的不一样,爷爷的可以考虑与其回报较为保守,但是分红期比较早的储蓄计划,总的来说比较平稳,从四五年开始每年拿分红,也是具有人寿保额在里面的,可以每年放2000美元,连续放12年。奶奶同理,可以买爷爷相同的储蓄计划,也是每年2000美元。合下来大概就是八万人民币每年的预算了,有问题多交流
我看了一下大概的家庭情况:1、男,32周岁,有医保,有社保,2013年购买过一份保额为25万元的商业养老保险。2、男,58周岁,有医保,有社保,2000年购买过保额为2万元的人寿保险。2015年查出冠心病,平日进行药物治疗。2016年甲状腺曾有良性囊肿,已经手术切除,痊愈。3、女,57周岁,有医保,有社保,2013年购买过保额为20万元的理财分红类保险。身体健康,无家族遗传病史。4、女,2周岁,有医保,2013年起每月为她基金定投1000元人民币用于日后教育等费用,2016年我为她购买保额为50万元人民币的终身重疾险,每年缴纳保费4000元人民币。目标:年保费控制在8万人民币女儿重疾险保障提高分析:1、本人:有基本医疗、养老保险,欠缺重大疾病保障、另外25万保额的商业养老险(我以平安的计算了一下,如果10年缴,应该是年缴2万左右)一家之主,保障最重要。2、父亲:目前保障都齐全,但人寿部分不够高,2万人民币对于目前的消费水平,真的非常少,另外重疾险保障目前应该投保很难,因为心脏类的疾病,大部分保险公司都会拒保3、母亲:目前保障齐全,唯独欠缺一个重疾保障,因为目前身体健康,但是年龄开始增大,患重疾概率增大,因此最好这时间做一份长缴费期,高保障的重疾险,并且此阶段还无需体检!!!这个非常重要4、女儿部分,目前应该是差一份小额的终身重疾险+一份储蓄类的教育金。1000元那个基金,应该是国内很普遍的少儿教育金,这个收益我相信大家都有了解,而且有了3年的分红数据,基本可以看到到了孩子上大学的时候,收益肯定不足以应付日常教育费、书杂费、生活费。另外重疾险部分,因为已经有一份50万固定保额的,我建议可以适当加一份有增长的重疾险,这个保额不需要设置太高。方案:1、个人:重大疾病30-50万保额,年缴左右。2、父亲:不外加其他保障3、母亲:重大疾病30-50万保额,年缴左右4、女儿:重疾险20-30万保额,年缴左右,储蓄类3-5万左右。因为大人我一般推荐长时间缴费年限,孩子就短时间的缴费年限。总的预算不应超过8万人民币,否则负担太大。最后推荐一下目前比较主流的重大疾病保障和储蓄分红险的产品。另外储蓄类还有友邦充裕未来,安盛安进,大都会耀光等等重疾险也很多。由于目前银联卡手足,并且信用卡visa、master今天也传出消息要暂停,所以我建议投保尽早。
按照您提供的资料,建议做为家庭的顶梁柱的您重疾险和储蓄分红寿险一起配置,这样重疾险保障自己健康、储蓄寿险前期保障太太、保障孩子、后期养老。父亲母亲建议配置储蓄寿险5年期的65岁开始领取养老金。小朋友的重疾险和储蓄分红险一起配置,这样保障小朋友健康的同时、读书、结婚、创意、小朋友养老金都有啦!留底做为第三代的礼物哦 !
1,建议先保障自己,再考虑父母子女。毕竟您才是家里的顶梁柱。2,父母年龄已大,特别是父亲的身体状况,要投保保障型产品,估计有难度了!3,宝宝的重疾可以添加,至于教育金,用基金定投做教育金,不太建议。教育和养老是必经的阶段,这笔钱是一定会用到的。您可以考虑香港储蓄分红产品。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20分钟后,男子终于被围观群众和前来交警叫醒。
这种现象已经存在了两周,引得不少村民前去拍照。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看到保险就头痛,完全没有头绪? 产品太多水太深,不知如何选择?
  有没有通俗易懂、化繁为简的系统课程,能够让我早日搞定保险呢?
  从一个完全的保险小白不断打怪升级的奥斯卡,将手把手带你通关保险取经之路!
  第七章前情提要
  在以及中,奥斯卡详细罗列了现在市场上最具性价比的保险产品,并对全家的保险配置做了介绍。
  有小伙伴问,“奥斯卡,现在不是特别流行去香港买保险吗,你怎么最后选的还都是内地的保险产品,当初是怎么考虑的呢?”
  是哦,说起香港保险,还真是有一段经历可以和大家来分享。希望可以从一个保险消费者的角度,尽量客观中立地给大家提供一些信息和帮助。
  内容概要
  如何正确看待香港保险的特点?
  香港保险和大陆保险各有哪些优势险种?
  如何利用两地保险的优缺点,做好家庭整体保障规划?
  一、我和香港保险的故事
  港险初印象,美得像花一样
  “香港重疾险,保障的疾病种类多!”
  “同等保额香港保费更便宜!”
  “投资回报高!理赔容易!”
  ......
  和大家一样,在我刚了解到香港保险相比内地保险有那么多优点时,可以说真的是非常心动的。
  因此在我完成了全家初步的保险规划后,便主动联系了几家知名香港保险公司的代理人,希望她们能够就我家的情况,给到合适的产品推荐。
  虽然我对于港险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但几位香港代理人给我制作的保险方案却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
  香港代理人方案,需求和产品不匹配
  在我的保险规划中,需求可以说是表达的非常明确,
  保险产品:定期消费型寿险+定期消费型重疾
  保障时间:到60岁
  保障额度:寿险50-100w,重疾30-50w (人民币)
  保险预算:1w以内
  而几位香港代理发过来的方案却基本都是,
  保险产品:储蓄型寿险+终身重疾
  保障时间:终身
  保障额度:寿险15w美金、重疾10w美金
  保险预算:3w以上!
  虽然从保障额度来说是基本符合甚至还有一些提高,但问题是远超了我的家庭预算!
  为什么我要的是定期,最终推荐的终身?为什么我要的是消费型,而推荐的变为了储蓄型?是只卖产品,不顾需求,还是背后另有隐情呢?
  其实如果仅是一家给到了我这样的方案,那有可能是保险代理人的因素,但当这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时,那就值得去深入了解一下了。
  探秘香港保险,这些你都知道吗?
  在自己上网学习了诸多资料,以及在和几位香港代理人进行深入交流后我发现,原来高大上的香港保险也有一些并不为人所了解的特点:
  关于寿险
  香港绝大部分的寿险都是储蓄型终身产品。定期寿险虽然也有,但可选范围非常有限,很多只卖给香港本地人。
  关于重疾
  香港卖的最好的重大疾病保险(香港一般称为危疾保险)大多也都是终身型的产品。纯保障型的定期重疾,可选范围同样非常有限。
  关于购买门槛
  如果想给全家配置香港保险,费用一般最少在2w以上,有一定的经济门槛。
  (点击可看大图)
  这下我算是明白了,为何我的保险规划写的那么清楚,但到了香港代理人那里完全变了模样。
  我要定期寿险和重疾,但要么保险公司没定期产品卖,要么可能是代理人主观更希望我买终身产品。
  我的预算低,然而香港保险的最低消费标准高。
  也就是说,我的需求和香港保险产品之间本身就存在差异,并不能很好的匹配。
  这就好比我想吃一碗馄饨面,却阴差阳错跑到一家五星级酒店的西餐厅,牛排才是他们家的主推产品,我总不能硬要他们满足我的需求吧~
  在对香港保险有了理性认识以后,同时也是因为坚持自己的既定预算和需求,我最终便选择了当下更适合自己的大陆纯保障型产品,并完成了全家的保险配置。
  ■■■
  到此,我的故事就讲完了,不知道能不能给大家带去一定的启发呢?当然啦,这毕竟是一个个案,并不会适用于每个想要去香港买保险的人。
  为了能给更多人建议,在这次写保险星体系期间,我对香港保险进行了更多深入的学习,还和大陆的保险做了一些对比分析。
  那么接下来就是我的分享,不论你是正对香港保险长草,或者是想要了解香港保险是否适合自己的,都可以一步步找到答案哦~
  二、四步走,搞掂香港&大陆保险配置!
  第一步 明确自身/家庭需求,有自己的保险规划
  买保险之前,不论是大陆还是香港保险,请先明确自身需求:
  自己买保险的目的,要通过保险解决什么问题?
  当下最需要、最适合自己的是哪些保险?
  分别的保障额度是多少?保障期限是多久?
  自己/家庭经济情况如何(年收入、负债等),购买保险的预算是多少?
  所有决策都基于此, 这永远是你能否选好、选对的第一步!
  话说在看完保险星体系的前五章之后,大家应该都已学会自己做保险规划了吧~
  第二步 多维度对比香港和大陆保险
  保险的种类很多,香港保险和大陆保险有各自的优劣势,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双识别好坏的眼睛,而不是一窝蜂的说哪里好就跑到哪里去。
  接下来呢,就让我们来简单对比一下大陆和香港的产品吧。
  (点击看大图,小伙伴们耐心理解哦)
  由此可见,并不是所有的香港保险都值得购买,而大陆的保险也有很多好的选择,小伙伴们可以从以下四个维度来进一步了解哦:
  一、产品类型
  储蓄型、分红型、终身型产品,香港保险有一定优势。
  基础保障型产品如定期寿险、定期重疾、意外险、医疗险,香港产品优势不明显,大陆选择范围广,可能还更优一些。
  是的,其实对大部分普通人来讲,如果只是搞定基础保障型产品的话,大陆会更适合哦。
  二、产品功能
  1.保障范围:
  过去(大致2014年以前),香港产品相比大陆产品有明显优势,而随着大陆保险的不断发展,现在两者在保障病种的数量上可以说已经非常接近。
  不过呢,不论是大陆70种VS香港80种,对我都是浮云,里已经详细说明了为什么不用太过纠结于疾病的保障数量咯。
  2.疾病定义(理赔条件):
  整体而言,香港保险产品对于重大疾病的定义相较内地要更加宽泛一些的,这就代表香港重疾理赔的门槛更低,更便于理赔。
  比如心脏做支架手术,内地保险要求心血管堵塞1根超过75%或者2根超过60%才可以理赔,而香港保险通常1根血管堵塞超过50%即可理赔了。还有很多其他疾病,中风、失明失聪、昏迷、慢性肝病和末期疾病等都有很大差别。
  话说奥斯卡觉得港险最可爱的就是这点,也最吸引我~
  三、保费
  首先,并非所有香港的产品费率都比大陆来的低。比如“重大疾病险,香港保险费率比国内低两至三成。 ”这句话缺少了很重要的前缀,那就是“终身型”或者”分红型”!而且,现在大陆的保险在互联网化以后进步飞速,保费之间的差距已经没有过去那么大了。
  其次,香港的保险产品区分吸烟体和非吸烟体,对吸烟体会加费10-20%,如果是定期寿险,很可能保费直接翻倍。所以,对于吸烟者来说,选择大陆保险费用上会更便宜。
  最后,还需要考虑购买成本,去香港签单,往返的时间成本、食宿交通成本都比较高。 如果仅仅买一个定期寿险跑到香港,减掉路费成本后,可能价格差异就更小咯。
  四、收益
  普遍来说,香港分红险的收益率高于大陆。
  虽然说红利都是非保证的,但从历史数据来看,香港保险的演示收益还是比较靠谱的,与实际收益不会有太大的差距。并且,香港保单可以用美元结算,更能抗通胀些。
  奥斯卡自己并不感冒,因为不论是港险还是大陆险,我都不(mai)会(bu)买(qi)理财型保险。
  ■■■
  说了那么多,是想告诉大家,香港保险肯定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但内地保险产品现在也已经迎头赶上,在某些方面甚至是优于香港保险的。
  所以,我们在决策时不要被忽悠,充分了解优劣势后,理性选择。一定要选有优势的产品去买,如果大陆比香港做得好,就没必要大老远跑到香港去买啦。
  第三步,视经济情况用两地产品优缺点搭配保险组合
  综合来看,香港保险不是适合每一个人,各位小伙伴们可以参考下表来DIY自己保险组合:
  (点击看大图,小伙伴们耐心理解哦)
  如果是像我一样的普通老百姓,收入不高、保额需求也不是很高的话,就还是先用比较少的钱,在内地买几份纯保障的、消费型的保险,做个基础配置吧。要知道千里迢迢到香港买一份几千元的保险,那路费的画面实在太美....
  如果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小伙伴,除了高额保障需求以外,还有资产多元化配置、全球化配置的需求,那香港保险就比较适合了。
  总之,选择什么险种跟家庭收入息息相关,不论是什么收入水平,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
  买保险够用就行,不是贵的就好,理性投保最重要。
  第四步,知晓投保香港保险的一些风险
  日,内地保监会发布关于内地居民赴港购买保险的风险提示,其中提及了可能存在的五种风险。
  一、香港保单不受内地法律保护
  这就是提醒我们,如果要投保香港保险,一定要到香港签署相关合同。如在境内投保香港保单, 则属于非法的“地下保单”,既不受内地法律保护,也不受香港法律保护。
  二、存在汇率风险和外汇政策风险
  这是提醒我们,保险是长期投入,汇率风险将伴随着保单缴费期及受益期长期存在。香港保单通常以港币或美元计价,在10年或20年的缴费期中,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或者港币的汇率走势如何,港币会不会改变汇率制度一直存在不确定性风险。
  三、保单收益存在不确定性
  这点比较有趣,要知道任何分红保单都存在不确定性,香港分红险相比大陆分红险的收益可还要来的稳定的多。因此,保监会可能是在提醒大家,对香港部分产品(终身分红、投连险)演示的超高收益率,要特别注意吧。
  四、保单前期现金价值低,退保损失大
  和上面一点类似,不论是香港还是大陆理财险,都存在这个问题。
  这其实就是在提醒大家,投保之前因明确自身需求,不要盲目跟风。如果因买错了产品或者超过了自身经济能力而导致需要退保,那就会遭受大的损失咯。
  五、需认真阅读保险产品条款
  最后一个提示真的很重要!两地不同文化和香港保险产品条款使用繁体字,会造成条款的解释不相同。因此呢,请务必让保险公司或者代理人提供简体字的小册子,充分理解保险责任、理赔条件等重要内容,避免因对条款理解不准确而引发合同纠纷哦。
  ■■■
  综上,虽然香港保险有很多优点,但切忌不要“跟风”,在我们作出长达几十年、甚至是一辈子的理财决策时,还是应该理智分析自己的情况和充分考虑各个方面的风险因素,可不要一知半解就冲动购险哦~
  如果在四步走之后,也就是在全面分析香港购买保险的风险和成本的前提下,还是觉得香港保险不错、适合自己的需求,那么就请买买买吧。
  “奥斯卡,那么有没有具体推荐的香港产品呢?”
  抱歉啦,关于具体香港的产品,本文就不做介绍了,一方面是因为篇幅问题,另一方面奥斯卡的信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建议大家还是咨询更专业的香港代理人吧。
  不过呢,如果你有投保终身重疾的需要,可以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查看华夏的一款终身重疾,这算是国内性价比名列前茅的产品了,你可以要求香港代理人拿手上的产品和这款进行一个全方位的对比哦,你懂的。
  写在最后
  奥斯卡的分享就到这里啦,小伙伴们现在对于香港保险是不是有了更多的认识呢?
  相信这不会是你看的关于香港保险的最后一篇文章,甚至你可能会在其他文章里看到完全相反的观点。
  我的建议是,在面对信息的时候先搞清楚写文章人的立场,可不要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请一定要有自己的观点,明确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只有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才能做出对自己最优的选择。
  这样的话,不论是香港亦或是大陆保险,你都会配置的很棒的,加油吧~
  ■■■
  奥斯卡有一个愿望,
  那就是给自己来上全套的香港保险,
  只有这样才够配的上我的身价。
  (别装逼 好好讲话~)
  奥斯卡有一个愿望,
  那就是努力赚钱,尽早厚实家底,
  只有这样才买得起港险......
  ---End---
  如果你喜欢奥斯卡的文章,欢迎转发扩散,
  让更多小伙伴能愉快看故事,轻松学保险。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我要把复杂的理财知识,简单又系统的讲给大家听!从一个完全的...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港买保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