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格牧师讲道全集,,,婚外男女之事

您当前的位置:&>&&>&
孙八润牧师:上好的福分
路加福音10章38-42节
路加福音10章38-42节这段圣经给人的第一感觉是,邀请耶稣的人受到耶稣的责备,坐享其成的人反得到了耶稣的称赞。忙碌服侍的人耶稣批评了她,什么都没有做的人耶稣竟赐福分与她。耶稣的判断正确吗?听道比服侍更重要吗?更有福吗?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还指望什么呢?我们还做什么呢?
事实并非如此。马大邀请耶稣进入自家,之后就忙于伺候之事,可见马大很重视耶稣的光临,尽可能要使耶稣受到最崇高的待遇。表面看来,用心良苦,值得学习。端详实质,不难发现马大的自以为是之处。从耶稣进入家中后,马大就撇下耶稣,忙于伺候,她希望自己的伺候能使耶稣心满意足。以至事多,心里忙乱,口发怨言。这是不明白耶稣心意的缘故。从圣经所记得以看见,耶稣并非常常去这个家庭,但每次去的时候都有其美好的旨意要成全,对此马大竟全然不知。因此,耶稣责备了她。
马利亚则完全不同。自耶稣来到家中,就坐在耶稣脚前,安静聆听耶稣的教导。虽然马利亚没有讲一句话,没有做一件事,却让主的心得着满足。这种合乎主心意的追求,正是耶稣所要赐予的福分。马利亚对主话语的渴慕聆听成就了她后来超凡的服侍。难怪耶稣称赞其已经选择了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夺去的。
由此可见,基督徒对神话语的态度就是对神的态度。这态度决定着基督徒的其它态度,如:服侍的态度,工作的态度,生活的态度&&;对神的话语持正确的态度能成就基督徒的生命,生活,并服侍的价值。
一、近主脚前-渴慕之心
耶稣去马大之家,这应该是第一次。是在马大的邀请下,耶稣乐意前往,成就了&伯大尼之家&有福的接待。
耶稣在三年多的传道时间中,不止一次被邀请赴宴。无论是迦南婚宴,还是法利赛人设宴,以及马太感恩之宴等,多数是盛宴款待耶稣。不知这是犹太人的待客之道,还是人们对耶稣的特别款待。但从圣经对这个家庭的不多记载可见,这不是一个富裕之家,似乎没有父母亲,兄姊三人相依为命。但在接待耶稣这一件事上,作为一家之主的马大有要尽其所有接待耶稣的倾向。
从接耶稣到家中之后,马大就开始了殷勤的招待,从无空闲歇就知道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接待,马大似乎要用最高,最好的级别来接待耶稣。可见在马大的心里,耶稣是最尊贵的客人,理应受到最崇高的待遇。因着忙里忙外,马大就没有时间听耶稣讲道,也没有要停下来听道的意思,不论马大是第一次有机会听耶稣讲道,还是第二次,这样的情形都是一种危机。如果是第一次,对其认识耶稣,信靠耶稣至关重要。如果是第二次,与其生命成长,生活成圣密切相关。
我们不能否定马大的服侍工作,没有马大的工作,耶稣及这个家庭就会面临无处吃饭的问题。我们也不能怀疑马大的渴慕之心,如果没有渴慕之心,马大就不会请耶稣到家中来,更不会为此不惜仅有。
但我们一点要思想马大因何受责,有益于我们的平衡听道(听话)与服侍的关系。表面看来,马大在此事上没有该受责备之处,事实上,耶稣责备了马大,不是耶稣错怪了马大,而是马大的服侍显出了马大的问题。这问题是什么呢?就是马大从一开始就没有想着要从耶稣的到来得到什么,而是急切渴望耶稣从自己的服侍得到什么。
马大所渴想的究竟是什么呢?就是她要照自己所预想的,所作的,使耶稣受到最佳的招待,这样,她的心里才会感到满足。耶稣也理应享受到满足。否则,她会心神不宁。这就是马大的渴慕。典型的照自己的意愿,方法服侍耶稣的人。这是没有话语指引的结果。也因此,她误以为有服侍就够了,听不听道有什么关系呢?这不是对耶稣的渴慕,乃是对自己的渴慕。
马利亚却有所不同,自耶稣进入家中后,她就放下手中劳作,就近耶稣脚前,听主讲道。有人说,这次耶稣去马大家中,有门徒相随,如果是这样的话,耶稣很有可能是在给门徒讲道,马利亚就挨近耶稣脚前听讲。如果门徒此次没有去,耶稣应该就是要讲道给马大与马利亚姊妹二人听,亦或是耶稣坐在那里,马利亚就到耶稣脚前,因此耶稣道给她听。
不论如何,有一点是很清楚的,就是马利亚就近耶稣脚前。马利亚为什么就近耶稣脚前呢?从后来耶稣的称赞就可获悉,是马利亚主动选择要就近耶稣脚前,听耶稣讲道。可见在马利亚的心里,有着一颗渴慕之心,她渴慕从耶稣脚前得到祝福,这渴慕之心,驱使着马利亚就近主前。显然,耶稣的脚前成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地方,吸引着马利亚谦卑就近。
耶稣的脚前,是一个蒙福的地方。曾是很多有需要的人从这里得着了满足。而得着满足的前提就是心存渴慕。&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太5:6)
二、安静坐下-安息之灵
&坐在耶稣脚前&是马利亚当时的状态。就近耶稣的人状态很多,有的远望,有的近站,有的静坐,亦有的俯伏。由于耶稣在马大的家,马利亚选择了犹太人认为最虔诚的姿态聆听耶稣的话语。
这个姿态的本身,说明了许多问题。首先,能坐着是说明心灵愿意,马利亚不是像五饼二鱼神迹中被要求坐下的百姓一样,无从选择,她可以选择站着,但她选择了坐着,因这是她心中的愿望,她不愿站着听耶稣的讲道,坐着是在家中聆听最虔诚的姿势。
&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了&是耶稣对面临牧人被击打之情形时门徒的形容,门徒的软弱使耶稣落入极其孤单之中,唯一可欣慰的是,他们心灵还愿意。&我坐下,我起来,你都晓得。你从远处知道我的意念&(诗139:2节)。我们的心灵向神如何,神皆知道。&耶路撒冷阿,耶路撒冷阿,你常杀害先知,又用石头打死那奉差遣到你这里来的人。我多次愿意聚集你的儿女,好像母鸡把小鸡聚集在翅膀底下,只是你们不愿意。&(太23:37 )& 主耶和华以色列的圣者曾如此说,你们得救在乎归回安息。你们得力在乎平静安稳。你们竟自不肯。&(赛30:15)&心中安静,是肉体的生命&(箴14:30)。
其次,马利亚愿意放下。第一次了解马利亚,很容易有一种看法,以为马利亚什么都不做。事实上马利亚是在耶稣进入家中后,做完了该做的事情,就坐在耶稣脚前,听耶稣讲道。&在耶稣脚前坐着听他讲道&原文有&也&在耶稣脚前坐着听他讲道。&也&字说明马利亚不是无所事事,只会享受,而是作完一些事情之后来听耶稣讲道。在马大眼里,永远有忙不完的事情,所以才会怨耶稣和马利亚。可见,马利亚是放下了一些事情,因为她要抓住耶稣讲道的机会。满足内心的需要。
&永远有做不完的事情&是对现代人终生忙碌,没有空闲快节奏生活的形容。人毕竟是人,所以神在创造之初就给人定下&有晚上,有早晨&,六日劳碌,七日安息的劳逸结合之规律。特别是在人犯罪之后,人活在罪中没有真正的平安,神藉着耶稣基督把人从罪中拯救出来,使人罪得赦免,得享安息。真正的安息就是认识神,回到神的面前。恢复神创造的起初神人同在的美好福分。这就是为什么基督徒一定要在七日的第一日敬拜神,以及为什么要每天读经祷告的原因,这都是亲近神的方法。没有敬拜神,过灵修生活的基督徒就没有真正的安息。
&能放下&就成了一个基督徒能否安静下来的主要因素。面对做不完的事情,赚不完的钱,尽不完的责任,无休止的工作。许多人在等有一天,可以有时间再来聚会,聆听耶稣的话语。有的人选择了放弃听耶稣的话语。这些都是一种不正常的生命表现。今天基督徒的问题是能否为耶稣有所放下,有所舍弃。给自己到耶稣面前的机会和时间。所罗门说,& 满了一把,得享安静,强如满了两把,劳碌捕风&(传4:6 )。
基督徒要做到静而不僵,动而不乱。才会明白马大为什么会受耶稣责备。无休止的&忙&,其结果一定是&乱&。又忙有闲,才会忙而不乱。这就是正常基督徒的生活,不是静而不动,而是动而不乱。
再次,&马利亚能坐下&。有许多基督徒能放下,但不能坐下。聚会的时候,东张西望,出去进来,来回走动,窃窃私语,瞌睡打盹,手机零食&&,看起来聚会了,但实际上根本就没能坐下,心也不在耶稣面前,这是心猿意马。
来10:12 但基督献了一次永远的赎罪祭,就在神的右边坐下了。从耶稣基督完成救赎复活升天坐在父神的右边可以明白一个道理,能坐下是一种灵命刚强,生命复兴的迹象。我们不能说马利亚没有遇到干扰,才会如此安静。就连马大都怨言连连,不仅对马利亚,对耶稣也是如此。从此可见,我们所能遇到的不论是生活上,还是工作上,以及心灵上所有的阻碍,影响我们安静在神面前的环境,马利亚及所有灵里安息之人都会遇见。不同的是,他们靠着耶稣都得胜了。所以神的话语才会在他们身上产生美好果效。
马利亚能坐在耶稣脚前,不是因为无所事事,或者是缺乏知识造成的。而是清楚知道,却能甘心放下。
三、留心听道-受教之耳
路加用&在耶稣脚前&形容马利亚听道的地方,用&坐下&形容马利亚听道时的姿态,用&听他讲道&形容马利亚听道时的态度。
用一句话就把马利亚的渴慕之心,安静之灵,受教之耳表达出来,真的是很精要。就如浓缩的咖啡,糖精一样,需要许多的水才能把它的味道显现出来。对马利亚的记述也是一样。
&听他讲道&虽然只有短短的四个字,不留意根本看不到什么。不全面的了解马利亚在耶稣面前的追求也无法解读这四个字。
有一句话与一件事能为马利亚留心听道作见证。一句话就是在本段圣经末尾,耶稣在责备马大时提到了对马利亚的赞许说,&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马利亚已经选择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夺去的。
一件事是在伯大尼的宴席上马利亚用香膏浇在耶稣身上,耶稣说是为自己安葬之日预先把香膏浇在身上的。马利亚是从哪里得知此事的呢?就是听道,马利亚是在听耶稣讲道的过程中听懂了耶稣对自己遇难之事的预言,就提前预备香膏,把握机会浇在耶稣身上。再一次得到了耶稣的称赞,并作为明白耶稣心意的榜样,要诉说纪念。
这两次被耶稣肯定的称赞,都说明了马利亚的听道与我们今天基督徒的听道完全不同。今天许多基督徒所谓的听道不过是为了慰籍自己不安的良心,为了证明自己是基督徒,为了过把瘾。并没有明白多少神的话语,认识多少圣经真理,更谈不上把神的话存记在心,反复思想,实行出来。
马利亚截然不同,她不仅在听耶稣讲道,更是在侧耳听耶稣讲道,圣经中的&侧耳&是指人听神话语的态度,唯恐有一句话语被错过。要全部把所讲的话存记在心中。这是侧耳的目的。所以不侧耳的人都属于对神的话语无心要得的人。
&受教之耳&是基督徒所得之福分。律法时代的大祭司任职时,要用羊的血抹其右耳垂上,以示分别。表示从此后,受职之人不能再听人的闲言长语,不再爱听不该听的话语。单单听从神的话语。
箴20:12 能听的耳,能看的眼,都是耶和华所造的。箴28:9 转耳不听律法的,他的祈祷也为可憎。赛50:4 主耶和华赐我受教者的舌头,使我知道怎样用言语扶助疲乏的人。主每早晨提醒,提醒我的耳朵,使我能听,像受教者一样。太13:16 但你们的眼睛是有福的,因为看见了。你们的耳朵也是有福的,因为听见了。
圣经中提到听道很重要,它关乎着基督徒生命的成长。
徒4:4&& 但听道之人,有许多信的,男丁数目,约到五千。
罗10:17 可见信道是从听道来的,听道是从基督的话来的。&&听道可能信道
徒10:44 彼得还说这话的时候,圣灵降在一切听道的人身上。&&听道可能受圣灵
太13:23 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听道明白了,后来结实,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听道可能结实
雅1:22& 只是你们要行道,不要单单听道,自己欺哄自己。雅1:23& 因为听道而不行道的,就像人对着镜子看自己本来的面目。&&听道可能行道
可见听道是基督徒最基本的追求,具备这样的追求,才有可能有所长进。否则,寸步难行。一个基督徒徒如果能有渴慕的心,安静的灵,受教的耳朵就一定能在耶稣面前得到上好的福分。
热门关键词排行榜
&&&&&&&&&&&&&&&&&&&&&&&&&&&&&&&&&&&&&&&&&&&&&&&&&&&&&&&&&&&&基督教是一种公共生活——王怡采访刘同苏牧师 - 信仰人生 - 基督教讲道视频|基督教电影|基督教见证|圣经|福音|十字架|灵修|基督徒|基督网|讲道集|赞美|基督教讲章|牧师讲道|中国基督教|基督分享网|传福音|
||||||||||||&&
10 秒后将自动跳转到新主页,你可以通过搜索功能找到这篇文章。
基督教是一种公共生活——王怡采访刘同苏牧师
分类:| 发布:| 查看: | 发表时间:&&&&&&&&
刘同苏简介刘同苏牧师,北京大学法学院毕业。曾任职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1991年,他应美国福特基金会邀请,赴耶鲁大学法学院从事欧美法哲学研究。法学院旁边就是耶大的神学院。他入住神学院宿舍,在那里接触到基督信仰。随后广泛阅读神学著作,开始自称。他认真研究了洗礼的性质和沿革,确定自己认同洗礼的合理性后,遂于1993年受难日前夜受洗。同年,刘同苏放弃法学专业,就读耶鲁大学神学院。1994年夏,刘同苏在耶大遇见老宣教士宾克汉姆先生,他在事后这样叙述,&我从他燃烧的生命中亲眼见到了活生生的基督,自此我的生命才全然改变&。1995年夏,他的妻子侯君丽在宣道会按牧,他配搭妻子,一起创建了新港华人宣道会。1997&年神学院毕业后,他也在宣道会被按立为牧师,先后创建并牧养过康州新港华人宣道会、纽约新生命华人宣道会、旧金山华人宣道会国语堂。2009年3月起,他在洛杉矶山景城华人教会担任主任牧师。1997年起,他曾任耶鲁大学神学院通讯研究员和宣道会神学院特邀研究员,现任《生命季刊》、《生命与信仰》、《举目》、《恩福》等刊物编委。刘牧师也极有文字事奉的恩赐和负担,在《海外校园》、《使者》、《生命季刊》、《教会》、《橄榄枝》、《蔚蓝色》等各种刊物上,发表诸多关乎神学、信仰与生命的文章。采访缘起刘同苏与妻子侯君丽均出生军队高干家庭,夫妻二人的蒙召信主和全职服侍,&及夫妻二人同被按牧,成为华人教会一段特别的佳话。在大陆背景的北美华人牧师中,刘同苏以牧养大陆移民为主的教会,及对JT教会的深切关注、长期陪伴、研究和对政教关系的神学反思闻名。他的法学和哲学背景,使他在思考JT教会与政府关系、JT教会的合法化、地方教会的建造与治理等时代性的议题与挑战上,成为普世华人教会中一位极具恩赐与负担的牧者。在2003年-2009年大陆JT教会&浮出水面&的历程中,他以大量的调查、评论、研究和现场的服侍,成为JT教会公开化运动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在一个形成当中的、关乎教会的公共舆论界中,刘牧师显然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声音。他也因此成为一位新型的、教会中的公共知识分子。2008年,他出版了论著《上帝与凯撒的疆界:献给新时期的中国JT教会》。在进入讲台事奉和教会牧养的过程中,我有幸认识刘同苏牧师。他也在我们教会短短几年的成长中,数次来成都参与对弟兄姊妹的教导和牧养。在他身上,我第一次目睹了一位全然摆上的牧者榜样。2009年夏天,秋雨之福教会在逼迫中连续举行户外崇拜。他特别飞到成都,与我们同在。在我蒙召成为传道人的历程中,刘牧师在牧养职分与委身上之于我的影响,犹如当初宾克汉姆先生之于他的影响。在成都和旧金山,我有机会数度向他求教,并透过电邮往来,形成了这一篇访谈。就我们在时代异象上相同的看见和负担、及彼此生命中的交接而言,这是过于浓缩的篇幅,以至于我在文字上难以取舍。从&师母&到牧师王-怡:你的信主,很多弟兄姊妹都很熟悉,甚至津津乐道。不过还是请你试着换一个角度,就是与你后来的蒙召服侍、与你对JT教会的负担和对时代异象的看见,特别有关联的部分,再简略谈谈。尤其是在全职事奉上,是怎么被太太拖下水的?刘同苏:我过去是文化基督徒的典型。1988年读过四书。也被耶稣的事迹所震撼,但没有思考这与我的人生有什么关系。1991年在耶鲁大学做访问学者,一个偶然的机会住在耶鲁神学院。神学院的校舍是耶鲁最美的地界。在一个小丘上,名叫科学山。物理系、生物系、林学院啊,都从山脚开始,只有神学院盘踞山顶。礼拜堂就在小丘的最高峰。这个建筑的象征意义,我很久以后才领悟到。我是军队干部子弟,潜意识里,除了知识分子的优越感以外,还隐伏着红色出身的另一种优越感。并不是声色犬马的铺张,而是某种当仁不让、舍我其谁的姿态。所以&我的信仰动因,首先是救国救民。我最初的信,也基本上是读书的结果。甚至受洗的直接原因,也是读书读出来的。很大程度上,我的信仰建立在思辩基础上。就是&我思,故我信&。我的自我期许是&哲学王&。当时的关注点,也是法律和政治背后的深层文化结构。一到神学院,这种探究似乎有特定方向了。我和不少神学生&谈过信仰。那时我正撰写一部关于非暴力不服从的书,我把耶稣作为&非暴力不服从&的最早案例来研究,也把看了一遍。但这次重读圣经并没有更多收获。和神学生的交谈也不得要领。我要探索的,是人类的普遍原则和民族的文化精神,而他们说的往往限于个人和家庭生活,我觉得不对路。那年夏天,我太太从国内来探亲。她倒很快和神学生们熟悉起来,还去了附近的教会。结果不久就信主了,还决定做牧师。第二年她进入耶鲁神学院,她是另一个故事。但在神的计划里,对她的安排就隐伏着对我的安排。后来读田立克的《思想史》,《信仰动力学》,《圣经宗教和探索终极实体》这几本书。影响我开始在理性上接受神了。我承认神是主宰。但以一种喻意释经的态度,把圣经看作一部人生指南。这时,我的信还完全是一种头脑里的观念活动。王-怡:所以信仰只是脑力劳动,还不是体力劳动。所以教会对你也还没有意义。刘同苏:我也没感到对教会的需要。我的借口就是施洗约翰。他既然独处旷野了几十年,可见教会就不是不可或缺的。到秋天,我又读了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和其它一些著作,像特托利安的&Tertullian Against
Praxeas&,巴特的《罗马书释义》,维斯利的《论基督徒的完善》等。自以为搞清了三位一体、一次得救永远得救等问题。后来因为我太太在神学院选了关于洗礼的课程。她常把要求阅读的书带回来要我读。我就对洗礼大感兴趣。在自以为懂得洗礼的意义后,我就在93年复活节接受了洗礼。 & 我读神学院,仍然出于&文化基督徒&的理性决定。初衷不是想做牧师,是既然有信仰了,就要在理性上弄清楚。但读了一年,信仰受到巨大挫折。去教会次数越多,发现教会里样样东西都看不上眼。水平太低。查经没人能说到点上。见证很俗气,会众在灵里都麻木不仁。眼界又窄,自我感觉与他们完全不在一个层次。&另一方面,觉得遇到几个教授和学生做人都很差劲,一时间,理性上的信仰突然模糊了。最大的困惑是,既然这边的教会,和那边的共产党也差不多,我一个那边的 &世家子弟&,为什么要再趟一次混水呢?从少年轻狂,到青年的理性抉择,经过那么长时间的迷惑和割舍,我好不容易才从一种错误信仰和家庭背景中挣脱出来。&而立以后,难道我又要陷进另一种不明底细的信仰吗?王-怡:记得你曾说,&在理性和感性的沟壑里&,你的信仰被撕裂了。刘同苏:这是&文化基督徒&的尽头。一年后,我申请停学,借口有经济问题。我继续思考,但我并没有意识到我的生命成长需要依赖教会,反而认为这边的教会需要我来指导。但真正的收获,不是我那些理性的探索。是牧师介绍我为一位老传教士教授中文。王-怡:宾克汉姆。真希望我也能见到他。刘同苏:你将来当然能见到他。那年他82岁,在欧洲宣教了40多年,70年&代回到美国。我和老人的接触,使我看到原来信仰不是理论,而是生命。信仰就是活着。确切地说,信仰就是活在耶稣基督里。他没有用高深的理论来表述和支持自己的信仰。他的信仰就是他生命中实实在在的耶稣,那么自然的在每时每刻活出耶稣来。我几乎从未见过象他那样集衰老、虚弱和病残于一身的人;但即使在年青人身上,我也很少见过像他那样洋溢着青春朝气和生命活力的人。  他曾经中风,完全丧失过语言能力和行走能力。&医生禁止他食用大多数食品,但他会热情地与花朵谈话,会急切地救护一条蚯蚓,会抓住每个机会向人传讲福音。已经虚弱得谈话中就会昏迷过去,却为我彻夜祷告;已经病残得一年都不能出门几次,却尽力去帮助在洗衣店偶遇的黑人洗衣女工;已如此高龄,还有语言机能障碍,却为了要向附近的中国人,而决定找我&学中文。有个下午,他对我说,&感谢上帝领我来到这个境地,现在我比从前幸福多了&。后来他去了另一座城市,95年,他离开世界之前,给一个朋友打电话,说我要到天父那里去了。朋友说,你怎么知道。老人回答:&因为我感觉到好像回到童年,圣诞前夜一样的喜乐与期待&。因着宾克汉姆的生命见证,耶稣对我不再是田立克书中的抽象概念。信仰就是重生,耶稣的生命开始真正进入了我的生命。但后来又走了很多弯路。95年初,我和太太在耶鲁大学举办了一个面向大陆师生的圣经讨论会。但因为没有教会的依托,主要是我自以为比各教会都高明,几位同工也不愿让这个讨论会和教会挂钩。结果成了一个清谈的沙龙,还是我的&老我&的放大。这个讨论会搞得动静很大,但不久就散了。95年夏天,我太太毕业,成了宣道会的牧师。我就和她一起去了新港。王-怡:就是你做&师母&的那段日子。刘同苏:教会的弟兄姐妹叫我&同苏&,但有时他们也绞尽脑汁想给我按个头衔。叫我&师爹&,&师爷&,&师公&。这一次我进入教会事奉,经历生命的飞跃,完全不是自我可以设计出来的。教会事工需要全方位投入,理念在这里是无力的,只有血肉的生命才算数。生命的事工只能靠生命来推动。在这里,我的信仰从飘浮的玄想,着陆到坚实的地基上,由苍白的理性进入丰盛的生命。我的确是被太太拖下水的。作为她事工的助手,我不得不把生命越来越多地投入服事,直至回首,才发现我的生命已和服事无法分割。到97年夏天,我毕业成了牧师。我在纽黑文市区和耶鲁校园走了几百个来回。反复在电线杆和广告栏上张贴教会单张。有一次被我太太看到了,看我如何用心地贴单张,她感叹说:&同苏真是变了&。我过去是清高的学者,做了十几年法学研究,从不屑于作法官和律师,认为唯有纯思辩的工作才值得我这种人做,更不要说这些琐事。&  王-怡:教会实在是信仰的试金石。文化基督徒,一碰到教会就死。真正的基督徒,一碰到教会就活。你的经历真是神特别预备的。不然我们接下来怎么谈教会观,怎么谈今天JT教会的问题和异象呢。刘同苏:或者这么说,你在教会中死,才是真正死了。你在自己家里死,是不算数的。96年12月,&我们离开原来的会众,几乎是两手空空来到那里。神带领我们开展校园事工。开头,情形只能用&绝望&来形容。我太太一生受到的诬蔑的总和,大概也不及那时所受的千分之一。我们在那里,死得很彻底。我们本是口齿灵利的人,原来的家庭出身和社会地位,也是受不得气的。但我们接触到的人,并不看重我们的爱心。头四个月,新来的人没有回头来第二次的。有的慕道友公开说:&你们哪儿叫教会啊,只是哄着一伙学生玩呢&。他们的流言蜚语,当面羞辱,作为传道人,我们不能还以一言。但两个月后,最后两个基督徒家庭还是离开了教会。聚会人数最后只剩六、七个人。这是我们牧养的第一个教会啊。我的信心动摇,内心凄苦。当时,宣道会华联会的总干事朱文正牧师给了我们鼓励。在祷告里,神让我们看到,来纽黑文的时候,其实我们并非两手空空。我们在心里还带着对自己语言能力和组织能力的自信。但四个月的实践,证明了靠着所谓高超的能力,并不能打开事工局面。在一切自我能力都不能奏效之后,神再次赐下的异象,成了我们唯一的确据和实底。如果你真相信自己的异象是真实的,你就不怕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付给未见之事。若我们是真的信,我们就不要回头张望退路。  我们到纽约中国城,定制了一块教会的牌子。这牌子是我们信心的象征,是决心把自己整个生命交给神的宣告。97年复活节崇拜之前,我们将牌子立在教会前面。在场只有六位大人和一个儿童。要死就在这里死。要活,就和神的儿女一起活。我们完全依靠神,把自己的全部生命交给神使用,神就在我们里面彰显他的大能。就在那个复活节后,人们就开始不断地来参加我们的聚会。&
更多精彩见证:
上一篇:&&| 下一篇:
原创文章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全球基督徒见证分享网 
本文链接:
我要信耶稣岳母和他深聊男女之事
播放下载收听
妻子在加班,儿子在书房写作业,丧偶的岳母跟小易吃过晚饭在客厅的沙发上看电视,一则新闻让岳母很感兴趣,“一位十三岁少女冒充二十岁姑娘先后和两个帅小伙上床。”此刻岳母竟和他探讨起了两性话题,岳母的不避嫌让他有点心惊胆战。
妻子在加班,儿子在书房写作业,丧偶的岳母跟小易吃过晚饭在客厅的沙发上看电视,一则新闻让岳母很感兴趣,“一位十三岁少女冒充二十岁姑娘先后和两个帅小伙上床。”此刻岳母竟和他探讨起了两性话题,岳母的不避嫌让他有点心惊胆战。
确定删除此评论?
您的投诉信息只有考拉君和您自己能看到,其他用户无法获取,请您放心投诉。
赶紧扫码下载考拉FM
您还没有添加节目,去
Update Required
To play the media you will need to either update your browser to a recent version or update your .寇绍恩牧师:什么是真爱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寇绍恩牧师:什么是真爱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督教牧师讲道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