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婚迁户口流程到梧州市要多久

灵山(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 - 搜狗百科
&&历史版本
该版本已锁定
,您可以选择查看以下:
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
灵山(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
  灵山县是 壮族自治区所辖的一个县。位于广西南部,钦州市东北部。县城距150公里,距钦州市100公里,距150公里,距500公里。是著名的“中国奶水牛之乡”和“中国荔枝之乡”。
  灵山县位于南部美丽富饶的湾畔,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沿海核心工业城市--钦   灵山县六峰山州市的东北部,北临南宁市、邕宁区,南接合浦县,东邻,西连钦南、。县历史悠久,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始置南宾县,唐贞元十年(公元794年)易名灵山县,因县治有西灵山(今称六峰山)而得名。原属,1965年划入广西至今,现属钦州市。全县辖18个镇,面积3550平方公里,总人口156.5万,为广西第三人口大县。2012年底,灵山县城镇化水平33.6%,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县城人口21万,城市规模迈入中等城市行列。县内交通十分便利,钦州至陆屋,209国道、308和310省道、和在建的六景至高速公路等贯穿县境;县城距南宁市150公里,距钦州市100公里,距北海市150公里,距500多公里,具有“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
  灵山县位于广西南部,钦州市东北部。县城距南宁市150公里,距钦州市100公里,距北海市150公里,距广州市500公里。地处以南。北临横县、,南接合浦县,东邻浦北县,西连钦南、钦北区。具有“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的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地理坐标为:东经108°44&&00&—109°35&&00&,北纬:21°51&&00&—22°38&&00&。
  灵山县地形为中低山丘陵地区,县境内有罗阳山、泗洲山、文笔山、六等山及其山脉,山峰绵亘,山峦起伏。罗阳山为全县最高峰,海拔869m。
  属热带季风气候,四季温和,年平均气温21.7℃,年平均总时数1670小时,1649毫米,利于农作物生产。
  灵山县 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今灵山县境属百越地。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今灵山县境属象郡地。   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今灵山县境归管辖。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今灵山县境属南粤王辖地。   汉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今灵山县境属合浦郡地。汉建安八年(公元203年),今灵山县境属交州合浦郡地。   三国时期,今灵山县境为辖地。五年(公元226年),今灵山县境属合浦郡地。黄武六年(227年),今灵山县境属交州合浦郡地。   晋,今灵山县境属交州合浦郡地。   南朝时期。 宋泰始七年(471年),今灵山县境属越州;齐属交州;监一年(502年),今灵山县境属;陈仍梁制。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设南宾县,县治设于南宾寨(今旧州圩西南侧)。南宾县为灵山县最早县名。属钦州。   隋大业三年(607年),南宾县属。   唐武德五年(622年),南宾县属总管府。   唐贞观十年(636年) ,南宾县县治移至峰子(今三海镇棠梨村境内)。同年,钦州州治从钦江县迁至灵山县旧州圩南宾寨(钦州州治遗址)。   唐贞元十年(794年),南宾县改名灵山县, 因境内有西灵山(今称六峰山)而得名。   五代时,灵山县属钦州。钦州领五县:钦江、保京、内亭、、灵山。   宋开宝五年(972年),废遵化、钦江、内亭三县,以其地并入灵山。灵山县仍属钦州,隶。二年(1065年)二月,诏徙灵山县县治于石六峰下(今六峰山东面),即今县城所在地。   元代,灵山县仍属钦州。至元十七年(1280年),灵山县隶属湖广行中书省南道钦州路总管府。   明二年(1369年),灵山县属钦州府,隶。洪武九年(1376年),灵山县属廉州,总属雷州府,隶广东。洪武十四年(1381年),改廉州为府,灵山县属廉州府,隶广东。   明正统五年(1440年),海北道兵备副使甘泽始筑灵山城。   清承明制,灵山县属廉州府,隶。   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清政府将县属秋风练(今钦州市钦北区的平吉等地)、博莪练(今钦州市的那丽、那彭、那思等地)、菩提练(今钦北区的那香、等地)、青塘练(今钦州市钦北区的青塘等地)拨给钦州。   民国时期,灵山县先后隶属广东省钦廉道、广东省钦廉绥靖区、广东省南路绥靖区、广东省第八。   解放后,日成立灵山县人民政府。灵山县时属广东省南路专区。日属广东省钦廉专区。 日,经政务院批准,将钦廉专区所属钦县、 防城县、县、灵山县、北海市委托广西省代管。日,钦州专区正式划为广西省建制,灵山县属广西省。日,经国务院批准,钦州专区的钦县、合浦县、灵山县、 防城县、浦北县、北海市又划归广东省建制,灵山县属广东省。日,灵山县属广东省合浦专区。 1959年1月,灵山县属广东省专区。经国务院批准,从日起, 广东省湛江专区的灵山县、浦北县、合浦县、钦县、各族自治县和北海市从广东省湛江专区分出划入广西 ,设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专区;灵山县随属广   西壮族自治区钦州专区。   日,灵山县属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至今未变。
  县长:苏英权   职责:   领导县人民政府全面工作,负责机构编制、人社、监察、财政、审计工作。   主管县人民武装委员会、机构编制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监察局、财政局、审计局。   常务副县长:吴楷堂   职责:   负责县人民政府常务工作,协助负责机构编制、监察、财政、审计工作,负责发改、工业和信息、金融、保密等方面工作。   分管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展和改革局(物价局)、工业和信息化局、统计局、监察局、财政局、审计局、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机关服务中心(机关事务管理局)、金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业区管理委员会、工业区投资有限公司、广西灵山县农垦新光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联系协调国家税务、地方税务、国家统计局灵山调查队、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灵山管理部以及金融机构等有关工作。   副县长:宋光毅   职责:   负责教育、文化、体育、卫生、人口计生、食品药品监管等方面工作。   分管县教育局、文化和体育局、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卫生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播电视局、政府督查室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议案工作。   联系协调广西广电网络灵山分公司、中波转播台等有关工作。   副县长(挂职):韦加饰   职责:   负责科技、粮食、旅游等方面工作。   分管县科技局、粮食局、旅游局、档案局。协助分管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副县长(挂职):宋建元   职责:   负责商务、外事侨务等方面工作。   分管县商务局、外事侨务办、东风华侨林场、市场开发服务中心。   联系协调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烟草、石油以及华山农场、新光农场等有关工作。   副县长(挂职):邓敏   职责:   负责林业、水利、司法、法制、移民等方面工作。   主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分管县林业局、水利局、司法局(调处办)、法制办公室、灵东水库管理局、水库移民工作管理局、平山林场。   联系协调气象局、钦廉林场(武利、文利、升平、伯劳分场)等有关工作。   副县长:黄为政   职责:   负责国土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安全生产、地震、应急管理等方面工作。   分管县国土资源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房产管理局、人防办、供水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地震局、应急管理办公室(县委县政府总值班室)、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及民兵工作。   联系协调县人民武装部、法院、检察院、公安消防大队、武警中队、消防中队、预备役三团二营、地震台及政法等有关工作。   副县长:韦大器   职责:   负责农业、交通、环保、水产畜牧等方面工作。   分管县农业局(扶贫办)、交通运输局、水产畜牧兽医局、环境保护局、农业机械化管理中心(局)、水果局、龙武农场。协调武利、陆屋蔗区的甘蔗种植和砍、运、榨管理工作。   联系协调供电、公路、铁路、航道、邮政、通信、无线电、泰禾运输集团灵山分公司等有关工作。   副县长:徐光荣   职责:   主持县公安局工作;分管打击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行为工作。   副县长:沈芳   职责:   负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民政、招商、信访、民族等方面工作。   分管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民政局、招商促进局、信访局、民族事务局、接待办公室、县志办、台湾事务办、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二轻联社、物资供应总公司。   联系协调宗教事务以及各人民团体等有关工作。
  (一)负责办理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和钦州市人民政府、钦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的文电。   (二)负责县人民政府会议的准备工作,协助县人民政府领导同志组织会议决定事项的实施。   (三)协助县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审核或组织起草以县人民政府名义发布的公文。   (四)研究各镇人民政府和县人民政府各部门及有关单位请示县人民政府的问题,提出审核处理意见,报县人民政府领导审批。   (五)根据县人民政府领导同志的指示或办理文件的需要,组织协调县直有关部门的工作,对有关问题提出处理意见报县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决定。   (六)督促检查县人民政府各部门、各镇人民政府对上级文件和各项决议、决定、重要工作部署以及县人民政府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的贯彻执行情况,并及时向县人民政府领导同志报告。   (七)协助县人民政府领导同志组织处理需由县人民政府直接处理的突发事件和重大事故。   (八)收集、编辑县内外重要政务信息,组织开展有关调查研究、政策研究,及时反映情况,提出建议,为县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决策服务。   (九)办理或指导督促政府其他部门办理县人大议案、意见、建议和政协提案以及有关的文电。   (十)办理县人民政府领导同志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一秘书股   负责县长的政务活动安排,处理和督办县长的文电、信函、批示;起草和整理县长讲话稿和调研报告;起草县人民政府综合性材料和年度工作计划、总结;负责县人民政府全会、常务会、党组会及全县经济运行分析会会务安排、会议记录、会议纪要整理和决定事项的督办落实;组织开展有关调查研究、政策研究,及时反映情况,提出建议,为县人民政府领导决策服务;负责综合性的文电处理及相关工作,办理县人民政府及办公室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办理机构编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监察、审计等部门(单位、行业)的文电和督办工作。   第二秘书股   负责对应副县长的政务活动安排,起草和整理对应副县长的讲话稿、调研报告和综合性文件;处理和督办对应副县长的文电、信函、批示及其交办的各项工作。   办理发展和改革(物价)、工业和信息化、财政、金融、统计、保密、政务服务、机关事务管理,以及税务、统计调查、住房公积金管理、银行、保险等部门(单位、行业)的文电和督办工作。
  2009年辖18个镇:、   、、、、、、、、、、、、、、、、(据当年广西行政区划代码整理)
  灵城镇
  辖:六峰、中山2个社区;附城村委会双鹤社区;梓崇、前进、白水、三多、十里、三海、三勤、棠梨、白木、谭礼、新垌、那银、黄膳、英爪、新大、大塘、苏屋、枚埠、梓木、旺圩、流屋埠、独岭、石龙23个村委会。
  新圩镇
  辖:新圩社区;元屋岭、邓家、萍塘、梯始、稔坡、漂塘、尧家、洲塘、官屯、沙路、独树、白坭岭、秦屋山、急水、夏村、那东、渌一、渌二、大里、蒙塘、秧地塘、塘排、容家、六峰、新院、佛垌、上塘、晏村、平王、茶田、古文31个村委会。
  丰塘镇
  辖:丰塘社区;潭龙、沙塘、丰塘、平岭、睦村、大丰、陂塘、修竹、榃朴、大湴、石陂、友僚、高华、川心、桥笪、六颜、礼回、董永18个村委会。
  平山镇
  辖:平山社区;平山、大路排、汉垌、山秀、山村、高塘、灵家、夏塘、新庄、思林、同古、古朴、插花、龙垌、里村、贾村、平坡17个村委会。
  石塘镇
  辖:石塘社区;石塘、塘美、苏村、兆庄、俄境、大化、镇安、白花、木山、红星、上流、廖村、垌心、平历、深水、东安、吉安17个村委会。
  佛子镇
  辖:佛子社区;佛子、桂山、大坡、新塘、五一、元眼、清湖、辣了、大芦、睦象、新村、将加、象山、泗洲、芳兰、龙渊、府灵17个村委会。
  平南镇
  辖:平南社区;新魁、鲁塘、岭平、杨梅、勒菜、桃禾、白花、古僚、硖木、金银、驾马、三里、大山塘、大宾、塘肚、大洋、石基、北峡、平南19个村委会。
  烟墩镇
  辖:烟墩社区;烟墩、古榕、三联、六加、邓塘、长麓、莲塘、六局、佳平、司练、西冲、峡口、大远、那合、茅针、六凤、妙庄、三岔、凤山、石堆20个村委会。
  檀圩镇
  辖:檀圩社区;檀圩、石球湖、沙井、东岸、龙屈塘、谢赖、茶亭、塘坡、村心、湴山、见田、牛路、桥梓、黄楼、社岭、竹围、大垌田、甘梅、华屏、保子、三合水、大水垌、四联23个村委会。
  那隆镇
  辖:那隆社区;高兰、方塘、长福、新田、陈垌、西岸、峡岭、思法、充头、尤甘、龙屈、水冲、路司、枫木、马槽、塘表、茶子、高埠、清水降、上江、江东、灵二、灵一、那垌、六安、中安、大平、大山、坭桥、斌屋30个村委会。
  三隆镇
  辖:兴隆社区;大田江、龙山、关塘、罩云、鲁塘、上楼、石碑、大马、三隆、下埠、陈屋山、石梯、横岗、龙楼、金东、金西、蚌降17个村委会。
  陆屋镇
  辖:陆屋社区;陆屋、罗屋坪、石子、南湖、杨屋、华麓、那檀、新坪、马安、古城、富久、申安、坝基、教坪、企石、陆东、新营、连塘、王猛、水茫、新村、福星、沙塘、广江、广隆、卢屋、沙田、松木山、广笪29个村委会。
  旧州镇
  辖:古城社区;双凤、狮岭、双金、长基、六额、塘僚、旧州、民主、樟木、六华、古修、张高、大岭、西屯、青松、石桥、石柱、下浪、上耕、北龙、围屋、上井、沉木、兵马、教马、长安、那良、新湾、横塘29个村委会。
  辖:太平社区委会;太平、枫木、镇南、佳芝、九冬、那沙、那驮、思明、谭有、永安、清水、大塘、千里、华楠、那案、立石、茂萱、、那璞、那隆、稔老、西华、六谭、那马、公家、那谐、那廉、那线、屯仁29个村委会。
  沙坪镇
  辖:沙坪社区;沙坪、旧圩、井冲、双六、七里、思榜、金科、榃璞、那琅、桂塘、旺屋、龙门、苗实、古天14个村委会。
  武利镇
  辖:武利社区;龙塘、长岗、龙舞、大黎、三角、安金、教塘、汉塘、望坪、后背、鱼良、大沙、高李、叉口、珠里、桥山、明山、竹坡、新亮19个村委会。
  文利镇
  辖:文利社区;文利、公服、黎头、南城、驲面、马达、东冲、甲叉、香山、谷埠、横山、升安、升平、升和、搭简15个村委会。
  伯劳镇
  辖:伯劳社区;伯劳、埤肚、邓阳、伯凤、大路、新禾、彭屋、万利、淡屋、盆山、六槛、宦楼、燕坪、新民、箔竹、木棉、平心、良坪、灵塘、山塘、红坎21个村委会。
  灵山县已发现和探明27个矿种。
有色金属矿产
  铜、铅、锌、铝、锡、锑等;
稀土放射性元素矿产
  钇、铀;
非金属及建材矿产
  黄铁矿、石膏、重晶石、磷、水晶、白、毒砂、明矾石,石墨、石灰岩、粘土、、饰面花岗岩、、红柱石、耐火砂岩等;
黑色金属矿产
  铁、钛、锰;
贵金属矿产
  矿泉水。
  灵山县商贸、饮食、金融、等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不断扩大。、农副产品市场建设、综合治理工程、工业化建设、、农业产业化建设等倍受重视 灵山县,发展迅速。科技、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灵山县致力于发挥资源、政策优势,不断改善投资环境,正日渐成为投资、合作的热点。   2009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02亿元,增长14.1%;财政收入6.3亿元,增长15.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7.86亿元,增长51.2%。我县荣获“全国第二批流通领域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体系项目重点推进县”,再次入选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中国西部百强县”、第四届“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并获得“全区科学发展进步奖”和“全国水利建设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引进桂合丝业丝绸纺织工业城、兴莱鞋业等14家生产性企业,合同投资额12.97亿元;工业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1.9亿元,增长38.5%。全县工业总产值84亿元,增长15.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8.2亿元,增长28.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90家,新增31家;产值超亿元工业企业达到7家,新增3家;完成工业技改9.6亿元,增长 灵山县55.6%。   2011年全县生产总值135亿元,增长8.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3.3亿元,增长45.8%;财政收入6.06亿元,其中税收收入比重占82%;工业总产值120.3亿元,增长21.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5.5亿元,增长3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8亿元,增长18.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79元,增长10.9%;农民人均纯收入5969元,增长13.7%。人口自然增长率、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上级下达指标以内。10项为民办实事工程全部完成。去年,我县再度荣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并荣获“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茶叶科技创新示范县”、“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县”、“全区城镇化示范县”、“全区双拥模范县”、“全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15项国家级、90多项自治区级荣誉称号。
  灵山地处亚热带,盛产、龙眼、、香蕉、、桃、李、柑、橙等多种水果,一年四季都有鲜水果上市。灵山现有水果面积115万亩,其中被誉为“中华珍品”、“果中之王”的荔枝是灵山的特产,品种多,生产期长,从每年五月上旬到七月下旬都有荔枝鲜果上市,其中优质品种主要有三月红、黑叶荔、、桂味、糯米滋等。
  灵山县把发展作为壮大工业总量、优化经济结构、增加财政收入的“重头戏”来抓,促使一批企业扩张,呈现了企业产销两旺的良好势头,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增长。   2008年以来,灵山县紧紧抓住国务院批准实施《》和设立钦州保税港区的历史性机遇,贯彻落实市委“以港兴工,三化互动”的发展路径,克服了50年来最严重的冰冻灾害等各种困难,通过政策上引导及放开放活,落实投资优惠政策,加大工业技改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强合作等措施,湘桂生态复合肥项目、混凝土公司等多家工业项目建成投产;百强乳业奶酪加工项目等10大工业项目建设顺利推进,累计完成投资1.045亿元。而陆屋欧亚糖业等10多家规模企业,通过加大技改投资,产品的科技含量得到不断提升,完成工业产值大幅度增长,产销良好,强劲驱动了全县经济发展。目前,灵山县已形成了以工业为主要经济增长动力的新格局。上半年,国税口收入达8307万元,同比增长48.45%。   2008年以来,灵山县着眼打造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基地的目标,从不断优化软硬环境入手,为工业经济扫清,使之取得长足发展,通过组织开展了企业提速增效活动,全面协调配置生产要素,确保了工业企业电、油、运等的供应。加快了建设步伐,成立了灵山县工业区管理委员会和工业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编制灵山县工业区30平方公里发展和14平方公里,积极构建“一区三园七片”工业经济新格局。同时,全方位、多形式开展持之以恒的引资活动,积极组团参加各类经贸洽谈活动,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先后吸引回广东、福建、等地一批客商前来投资考察。上半年,全县共新引进国内协作项目19个,到位资金5.12亿元,同比增30%。一批上规模、上效益、上档次的骨干企业落户,有效推动了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灵山县积极开展“重大项目建设年”活动,对重点推进的63个超千万元重大项目,强化了项目的协调、跟踪、督查、推进等制度,促进了重大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1-6月全县新开工的项目38个,完成投资2.1亿元;续建项目完成投资5.09亿元。同时,在扶持和壮大规模企业、支柱产业的同时,努力提升县政务服务中心的各项工作,落实劳动、工商、卫生等部门的优惠政策,整合县域内行政资源,阳光下行政,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培植特色财源。多方引导民间资金投资能源、建材、加工和特色种养等优势产业,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形成了一个干部促创业、部门助创业、政策扶创业、人人想创业、行行有创业的良好局面。上半年,该县新发展个体工商户发展到2000多户,新增从业人员超过3.5万人。
十里工业园
  灵山十里工业园位于县城郊区,距县城5公里,国道209线、省道20124线等公路从该园经过。该园规划建设面积4.03平方公里,目前已经开发2.3平方公里,其中已建成厂区和土地平整1.3平方公里。主要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城市工业园,主要布局纺织服装、制鞋业,同时布局家用电器、农副产品深加工等无污染环保型产业。园区的供电、通信、道路、给排水工程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以桂合丝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缫丝纺织,以龙三钱食品有限公司、百强乳业有限公司、宇峰保健食品有限公司、名香园食品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食品工业,以天山微电子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电子产品制造业,以兴莱鞋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制鞋业成为该工业园的主要支柱产业。目前园区在建的重点项目有总投资12亿元的灵山工业区十里工业园威龙标准厂房暨配套设施项目,总投资1.6亿元的柳州延龙汽车有限公司灵山汽车改装及物流商贸投资项目。正在办理项目前期工作的重点项目有计划投资4.5亿元的广西钦州天山微电子有限公司天山光电产业园建设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的灵山县有能皮具有限公司生产线建设工程项目。
武利工业园
  武利工业园位于武利镇,距县城40公里,国道209线、钦浦二级公路等公路从该园经过,距钦州港和钦州保税港区、北海港1小时路程。该园规划建设面积2.19平方公里,目前已开发0.73平方公里,其中已平整土地0.46平方公里。主要布局木材深加工等项目。园区主要依托广西钦廉林场木材资源,形成以生产中(高)密度纤维板、胶合板、锯材、中高档板式办公家具和套房家具为主的木材深加工产业集群。目前正在建设的重点项目有总投资3.83亿元的灵山工业区武利木业产业园开发建设项目,项目共引进14家企业建设经营。
  灵山县位于钦州、北海、防城港的“金三角”腹地,距南宁约150公里,距北海、钦州和玉林市均为100多公里,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黎钦铁路与1998年12月建成通车,初期有车站6个,现有车站10个。经过灵山县西部的沙坪、旧州、陆屋三镇,在沙坪、陆屋镇分别设有沙坪火车站、灵山县火车站。
  209国道和2省道贯通全境,与众多的县道、乡道组成便利的公路运输网络。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122公里。19个镇、389个村民委员会均通汽车。
  水路运输有沙坪港和平南镇鲁塘码头,船只可直通、、等地。
  2007年以来,灵山县整合教学资源和师资资源,利用县、镇、村党校,职业学校、科技信息网等资源,建立一支400多人的党校教师、科技专家、乡土人才等专职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投入206万元经费对全县农村党员开展科技大培训,致力于打造社会主义党员。
  灵山县按照“农村党员现在从事什么培训什么,市场热门什么培训 什么,当地优势产业是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进行科技培训。灵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严崇修:“我们针对农村党员从事不同的产业、项目,对不同技术的需求,灵活确定培训的内容。主要有、茶叶的种植,还有养鸡、养牛等几十项。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实行课堂培训与基地参观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远程教育与播放科教片相结合。讲课做到通俗易懂,一学就会,确保了大培训质量。”   为了增强农村党员学习、创业、致富的信心和决心,灵山县切实加强培训后的跟踪服务。县委组织部组织科副科长黄平忠:“我们对参加培训的学员建立档案,组织科技人员回访,帮助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下派科技特派员,让他们驻点指导学员应用技术,发展生产。另外呢,还强化资金帮扶,利用党员发展扶持基金去扶持困难党员和示范户发展生产。2007年以来,我们扶持62户发展种养业,扶持资金总共42.3万元。”   大培训取得了显著效果。2007年以来,灵山县1万8千名有劳动能力 的农村党员通过培训掌握了1至2门实用致富技术。其中有5000多名获得了“绿色证书”,有1500多名被县命名为2007年度科技示范户。2007年全县达到3820元,比上年增长15.06%。灵山县因此而荣获“全国科普示范县”称号。
话说灵山旅游
  灵山县 灵山夜景历史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具有大人种特征的“”就已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开始设县,初名南宾;唐贞观十年(636年),改称灵山县。自古以来,灵山县就拥有丰富的和物产资源,堪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为此,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欣然题词盛赞:“灵山秀水,水秀灵山”。
  灵山四季如春,风光旖旎。青山秀水之间,风景名胜星罗棋布,仅县城和城郊,就有自治区级管理的六峰山风景名胜旅游区和一同列入的灵东水上游乐避暑风景区,以及、龙武鸣珂荔香生态观光旅游区;有广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海岩和原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灵山人”遗址。
  灵山的岭头调广为民间流传,有独特的传统唱本,唱调以跳灯、三师、跳大红、四师为主,用灵山话和官话演唱,没有乐器配衬,只是用长鼓、大锣配衬,主要唱法是唱一次上下句过一次锣鼓。   烟墩大鼓灵山县烟墩镇有“击鼓迎春”的风俗。春节期间,那深厚洪亮、极具震撼力的大鼓声如春雷阵阵——响彻云霄!烟墩镇现存最高的大鼓,有近3米之高,击鼓人要站在两层板凳之上,才能敲打到鼓面;最大的鼓鼓面直径达1.8米,重达350多公斤,要七八条大汉才能抬得动它。最古老的是十六年(公元1890年)制造;这些“鼓中之王”,擂动时发出排山倒海般巨响,将“”的独步天下的气势发挥到极致。每年期间,烟墩镇都要举行大鼓比赛:数十乃至上百面大鼓列阵以待,一齐擂响,鼓声轰然震天动地,势如万马奔腾,极其壮观,上万名欢呼雀跃,在震耳欲聋的鼓声中如痴如醉……   大鼓,以及用来伴奏的铜锣、铜钹,是烟墩人崇敬的圣物。在过去,大鼓只有在春节期间才能打,其他时候和场合是万万不能随便打的,否则被视之为大逆不道,要受严厉惩罚的。这代代相传、约定俗成、神秘莫测的打鼓规矩,越发增加人们对烟墩大鼓的好奇。   烟墩大鼓及其大鼓风俗文化的又一奇特之处,就是它们仅仅存在于灵山县烟墩镇范围内。与烟墩镇相邻的灵山、横县的几个乡镇,都没有这一风俗。没有人能解释这一民俗现象,也没有任何文献记载过这一地域习俗。正因为如此,独特威武的大鼓,赋予了家乡人阳刚勇武的性格和特质,鼓声一响,大家便精神抖擞,不分老少赤膊上阵,人换鼓不停。这也是烟墩大鼓特别引人入胜的地方之一。   古老的风俗,总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向前发展的。灵山县十分重视发扬光大“烟墩大鼓”这一传统民俗,推陈出新,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涵。现在,烟墩大鼓除了用于传统的春节喜庆之外,灵山县还将其应用到大型的文体活动及庆典中:在灵山县举行的钦州市“三运会”开幕式上,烟墩大鼓首次威风亮相,便轰动全场,给各地来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了开幕式一大亮点。
  灵山地处,盛产荔枝、、芒果、、西瓜、桃、李、柑、橙等多种水果,一年四季都有鲜水果上市。灵山现有水果面积115万亩,其中被誉为“中华珍品”、“果中之王”的荔枝是灵山的特产,灵山荔枝品种多,生产期长,从每年五月上旬到七月下旬都有荔枝鲜果上市,其中优质品种主要有三月红、黑叶荔、灵山香荔、桂味、糯米糍等。
  灵山地处沿海、沿江、沿边,交通便利,交通运输以公路运输为主。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121.84公里,18个乡镇、389个行政村均通。209国道和2省道贯通全境,与众多的县道、乡道组成便利的公路运输网络。
  六峰山风景名胜旅游区 六峰山夜景   位于灵山县城之内,共有包括六峰山及其一脉承的花   石山、、翠壁峰,以及六峰公园、环秀公园、环秀桥等。   三海岩
  三海岩位于六峰山西侧的校园内,它由龟岩、钱岩、月岩   三个洞组成,又取沧海桑田三变之意,故名。   灵东水上游乐避暑风景区   灵东水上游乐避暑风景区位于县城以东14公里处,主要以五六十年代建成的蓄水而成的灵东湖为中心,有“灵湖茜苑”、“天湖岛”等景点   大芦村民俗风情旅游区 大芦村   大芦村民俗风情旅游区位于灵山县城以东8公里处,素以其规模恢宏的   建筑群、流传数百年楹联文化及其“三月红”荔枝、   “大芦”而享誉四方。   鸣珂荔香生态观光旅游区   龙武鸣珂荔香生态观光旅游区位于灵山县城以西10公里处,主要由龙武农场和龙武庄建筑群组成。沿鸣珂畔的公路往西走,沿路可领略到灵山现代的气派。
  是从灵山县地方优良肉用土种鸡中选育而成。该品种分布于灵山各乡、镇, 灵山香鸡农家饲养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优质型肉鸡,体态优美,体重适中,肉质细嫩,皮薄光亮,骨细味香。具有原始肉鸡的纯正香味,适合家庭消费及宴席佳肴,是白切鸡制作的上等选择材料。该品种在广西区内的、柳州、桂林、、钦州;区外的广东、及港澳地区广受市场的青睐,竞争于南方高档次肉鸡消费市场。
灵山四棱豆
  四棱豆又叫 灵山四棱豆贡棱豆,别名:龙豆、翅豆、杨桃豆、热带大豆,本地方言称六簇豆。富含维生素及多种营养元素,具有降压、美容、助消化等令用和药用价值,被誉为“豆中之王”、“绿色黄金”。灵山县四棱豆种植历史悠久,目前面积近万亩。所种植的四棱豆豆夹大、肉厚而脆,十分适宜加工。其中腌酸四棱豆最为著名,畅销全国各地,与钦州皮一样,是钦州别具特色的地方风味小吃。
  果实近圆形,单果重18-20克,果核小或退化,肉厚质实,爽脆而清甜,香气浓,可食率75%,品质上等,七月成熟。灵山县所产桂味荔枝曾获“中国名牌荔枝”称号。
  主产于灵山县,为该县特产,果实扁圆形,单果重20.4克。肉较厚,核小,可食率76%,汁多,肉质爽脆,甚甜,有香气,品质上等,6月下旬成熟。
  灵山县是中国著名的“中国荔枝之乡”、“中国奶水牛之乡”、“中国养蛇之乡”和西部,2004年被评为广西文明县,2005年县城灵城镇获“全国小康建设明星乡镇”称号。2006年全县实现78.3亿元,财政收入首次突破4亿元。在第六届“中国西部百强县”评比中,灵山县再次入选。荣获了“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全国‘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先进县”等一系列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灵山县198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县,享受国家给予的对外开放优惠政策,并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地区的特殊政策。   现在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僳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其中少数民族占到约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