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怎么选举的是怎么选举产生的

2012年也是法国的总统大选年,但法国的总统选举与美国又有许多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法国总统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美国总统是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的B.法国总统是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的,美国总统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C.法国议会拥有选举总统的权力,美国国会没有选举总统的权力D.法国总统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担任,美国总统由总统选举中获胜的政党担任A浙江省温州中学2014届高三3月月考政治试题答案美国总统怎样产生
天气:晴间多云&&降水概率:10%& 风力:2级& 温度:7-20℃&
明天:晴转多云
您现在浏览的是 五版 新闻
&&&&西安晚报社联系电话
社委办   总编室   要闻部   日报专稿部 社会部   经济部   科教部   文化部   体育部   摄影部   特稿部   
美国总统怎样产生
  ■美国总统选举过程
  美国的总统选举每4年举行一次,主要包括预选、党代表大会、总统候选人竞选和全国选民投票4个阶段。预选阶段通常于大选年2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二在新罕布什尔州拉开帷幕,到6月份结束,主要是民主、共和两党推选参加各自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这些代表将在党代会上提出本党的总统候选人。
  美国两大政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通常在七八月份举行,确定该党的总统、副总统候选人,并通过竞选纲领。大会往往长达数天,投票上百次。代表大会之后,总统竞选正式开始。
  代表大会结束后,选出的总统候选人即开始在全国展开历时数月的争取选票的竞选运动,其中包括到各州作竞选旅行、广泛会见选民、发表电视演说、进行电视辩论等。总统候选人为竞选而耗费巨资,使尽各种招数。
  根据美国宪法,总统不是由国会选举,也不是由选民直接选举,而是由选民选派的选举人选举。每个州的选举人数同该州在国会两院中的议员总数相等。目前全国50个州的总统选举人总数为538票。若要当选总统,至少需要获得270张选举人票。因此,各州选举其总统选举人的日子也叫总统选举日(一般是在选举年的11月)。全国选举后,在大选中获胜的总统候选人要通过各州总统选举人组成的选举人团的投票表决,在一个州中获得选票最多的总统候选人便赢得该州全部选举人票。
  在11月2日选举投票结束之后,大选进入认证选票阶段。每个州认证选票总数的最后期限可能不同,但是所有州的最后计票结果都必须在12月13日前出来。这一天,选举团成员在各自州的首府开会,投票选举总统和副总统。会议结果产生“选举证书”送到国会。
  国会则在日将召开一个特别联合会议,宣读选举证书,并宣布大选的正式胜利者。如果没有一个候选人获得绝对多数选举人票,众议院将选举总统,而参议院将选出副总统。美国历史上只有1824年的大选候选人没有获得多数选票。在1月20日总统任职典礼前的几个星期里,新总统可以敲定内阁名单,连任总统则可以考虑第二届任期的方向。
  ■大选举团制度
  选举团指的是一批“选举人”,他们由各州的政治活动家和政党成员提名,由538名选举人组成,分配在50个州以及首都华盛顿特区。每个州的选举人数和这个州在国会两院的议员人数相同。美国人口最多的加利福尼亚州有55个选举人票,而人口稀少的阿拉斯加州只有3个。除了极特殊的情况外,候选人如果在一个州的普选中获胜,他就会获得这个州的全部选举人票。
  在选举日,这些保证支持某一位总统候选人的选举人经普选产生。在总统选举后的12月,当选的选举人于各自所在州的首府投票选举总统与副总统。获得270张选举人票者方可当选。
  在近代历史上,选举人从未投票反对普选的获胜者。无论其意图和目的如何,实际上选举团的投票有利于普选的获胜者,反映了获胜候选人赢得多数的选票,并使公众的选择合法化。但是,仍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在一次票数接近的选举或多党选举中,选举团投给任何一位候选人的票都不足270张。这时,将由众议院选定下一任总统。
  选举团制是美国宪法第二条第一项所确定的。尽管近年来它曾引起一些争论,但人们还是认为它可在选举制度中发挥稳定作用。
  ■副总统产生过程
  在美国政治中,副总统不担任实际工作。他的公务是担任国会参议院主席,但这主要是礼仪性的,因为他只有在参议院表决时赞成票和反对票相等的情况下才投票。副总统的日常工作通常根据总统的要求而定,一般无足轻重,如代表总统参加外国领导人的葬礼
  活动等。
  根据美国宪法,如果总统去世或失去工作能力,副总统接任总统职位。先当副总统是登上美国总统宝座的途径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有三位副总统在总统任期内接任总统职务。杜鲁门因罗斯福去世、约翰逊因肯尼迪遇刺、福特因尼克松下台而分别继任总统。此外,有几位副总统还
  当过总统候选人,其中包括尼克松、汉弗莱、蒙代尔和布什。
  美国副总统不是由美国公众直接选出的,而是由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挑选并经两党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总统候选人在选择副总统候选人时首先要考虑此人的政治资历和条件,但主要看他在党内代表哪部分势力以便取得平衡,尽可能争取最大多数选民的支持。
  但大选结果不取决于总统候选人对副总统的选择,而是取决于总统候选人是否当选。1988年美国大选期间,许多美国人认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布什的竞选伙伴奎尔太年轻、不老练、不值得考虑,而认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杜卡基斯的竞选伙伴本特森经验丰富、身负众望。但大选结果,布什获胜当上了总统,奎尔自然也成为副总统。
  副总统候选人通常是国会议员,但参议员被挑选为副总统候选人的机会较大。原因是参议员一旦当选副总统,就担任参议院主席,这可加强总统与参议院的联系。美国总统选举并非全民直选
时间: 08:37   来源:中国台湾网
  第五章
  美国总统选举并非全民直选
  原来美国总统不是“人”选出来的
  每四年一次的总统大选不仅是美国政治的头等大事,也是世界政治的焦点,总统虽然是美国的,但是总统管的事情却不仅仅是美国的。一位美国财政官员说,美元是我们的,但是问题是你们的。同样,美国总统是美国选出来的,但是美国总统制造的麻烦却是全世界一起扛。有趣的是,美国总统不是人选出来的,而是选举人选出来的。选举人不是人?确实如此。
  美国总统并不是美国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的,而是通过一个媒介――选举人团选举产生,这种制度也是美式民主的特色所在。2000年美国大选,民主党候选人戈尔比小布什多出50多万选民票,但是却以5张选举人票而落败。这成为美国历史上少数几次选民票占多数的候选人失掉选举的案例。有些人便以此来说美国民主制度存在很大的缺点,比如当选的总统并不是美国民意所在,美国选举制度虚伪。
  要批判或者嘲笑美国选举制度,首先要了解美国的选举人制度,否则,无的放矢又有什么意思呢?不明就里却大放厥词,难免有粤犬吠雪之嫌。
  其实决定美国总统的仅仅是538张选举人票而已,美国大选看上去热闹非凡,最终都要归结到谁能够赢得538张选举人票中的多数,即270票,最先获得270票的候选人就提前出线了。538张选举人票是怎么产生的呢?参众两院共有535名议员,选举人票的分配与参众议员名额的分配一样,参议院有100名议员,50个州,不论大小,每州2人;众议院共435名议员,根据各州选民数量而分配,最大的加利福尼亚州、德州、纽约州、佛罗里达州、宾夕法尼亚州等占据半壁江山。此外,华盛顿特区有3张选举人票。
  简单来说,美国总统选举要在51个战场展开,就好像一个超级NBA比赛一样,共和党和民主党都有自己的主场,如果能在客场取胜,在选民众多的州,拿到的可不是3分,而是几十分。为什么会这样呢?选举人制度规定“赢家通吃”,就像NBA比赛一样,最后一秒钟,投入一球,结果以一分反超,最终的结果是一方完胜,另一方完败。美国总统选举也是一样的,2000年大选,戈尔在佛罗里达州输给小布什不到1000选民票,相比与500多万选票,戈尔输掉了不到0.02%,结果,小布什拿到了佛州的25张选举人票,反超戈尔,获得总统宝座。
  佛州算得上是小布什的主场,因为他的兄弟在佛州当州长,有地利人和之便,戈尔在客场以微弱劣势落败,从而丢掉了总统的宝座,没有能够实现从副总统扶正的愿望。虽然戈尔及其民主党非常不服气,但是大势已成,即使到法院去状告也无济于事,最终只能偃旗息鼓,愿赌服输吧。戈尔成为2000年总统大选的伤心人,而让戈尔欲哭无泪的,就是这该死的选举人制度。
  当外国人在嘲笑美国不民主的选举制度的时候,当支持戈尔的外国人都在为戈尔鸣不平的时候,戈尔并没有沉浸在败选的阴影之中,却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把环保工作搞得有声有色。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包括戈尔在内的众多美国总统候选人及其未来的总统候选人们都是认可这套制度的。在200多年的历史之中,戈尔的遭遇只是一个意外而已。200多年的历史中,美国选举了50多次,与戈尔同样遭遇的只有两个人,任何制度都有意外,戈尔有幸成为检验美国选举制度的“例外”。在逻辑上,澳大利亚黑天鹅的出现彻底颠覆了“天鹅就是白色的”这样的常识,但是在政治制度上,没有这么严格的界线,不能因为出现了一个戈尔,就证明美国选举制度是错误的。
  200多年来,尤其是近代以来,有几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在几百年中保持稳定?除了美国和英国之外,似乎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做得更好,法国从1789年大革命以来,出现了两个帝国,五个共和国,宪法就不知道有多少部了,而美国的选举人制度从1787年制定宪法以来,一直保持稳定。不要看轻选举人制度的规定,当年美国开国元勋们为了这一制度争得面红耳赤,正因为如此,选举人制度是在众多制度中择优选择的,没有任何一种制度是完美的,但是选举人制度在当时来看是缺陷最少的。
  选举人制度充分体现了美国政治中“分权与制衡”的理念。遥想当年,美国独立战争之后,华盛顿、汉密尔顿等开国元勋原本以为能够建立一个强大的新共和国,结果,邦联政府基本没什么权力,为了让新的中央政府不至于关门歇业,1787年开始,13个州派人到费城开会讨论修改宪法。关于最高行政长官的选举,有几种不同的方案:第一,由联邦议会选举产生,这样既省时又省力;第二,由全体选民投票选举产生,体现人民当家做主;第三,间接选举,由各州选民选出选举人,让这些人来选举总统,同时规定选举人不得担任任何官职。
  第一种方案为什么被否决了呢?议会制国家基本都是由议会中占据多数的党团领袖出任行政部门的长官,英国就是这样的,为什么美国不愿意跟着英国学呢?参加制宪会议的代表们认为,如果由议员选举总统,那么总统和议员早晚要勾结在一起,所谓的三权分立也就不成立了,总统会给议员好处,以保持自己的权力,而议员则会巴结总统。富兰克林博士作为会议的主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如果行政权与立法权不能分立,迟早会导致暴政。所以,第一种方案不可行,被否决了。
  第二种方案,为什么也不行呢?直选是贯彻卢梭倡导的人民主权的理念,让人民亲自去选择总统,不是更好吗?启蒙时代,哲学家虽然为人民大唱赞歌,但是政治精英对人民参与公共管理的能力还是表示怀疑的。一方面当时交通不方便,一些选民在深山老林里面,每个人都参加选举的话,总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产生;另一方面,13个州的人口是不平等的,人口众多的州自然会成为总统候选人重点照顾对象了,一些小州的利益会被忽视,它们肯定不愿意。要知道,当时干革命的时候可是13个殖民地一起把英国佬赶走的,现在分配权力和利益的时候也要“均沾”,所以,直选的方案受到了小州的反对。另外,那个时候“美利坚”这种观念并不强,老百姓关心的是州长,而不是总统,任何试图削弱州权的做法必然受到抵制。
  第三种方案,间接选举就成为制宪代表的一种比较“靠谱”的选择了。这种看似复杂的选举制度却避免了以上两种方案的弊端。首先,各个州的权力和利益得以平衡,尤其是小州的利益得到照顾,总统不会轻视任何小州,如果候选人之间势均力敌,不是大州,而是小州的态度决定了胜负;其次,选举人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法人,是法律人格的象征,现在美国大选,选举人只是个符号而已,所以说选举人不是人!法人与自然人最大的不同是,它可以抗拒或者免除各种利益的诱惑,没有哪个候选人能够把分散在各地的选举人给收买了,这就保持了选举的公正性。最后,选举人是选民与总统之间的桥梁,选民是热情的,或者无知的,但是总统必须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他必须冷静、客观。在总统的冷静与选民的热情之间,选举人是一个过渡。
  选举人制度在18世纪产生,一直持续到今天,说明了这种制度是有生命力的,当然它也存在一些问题,除了会发生戈尔赢得了选民却输了总统宝座这样的事情之外,还巩固了美国的两党制度。制定选举人制度的时候,美国还没出现政党,选举人制度中“赢家通吃”的规定,让两党之外的第三种政治势力基本上不可能觊觎总统宝座,即便参选,也很难拿到一张选举人票,为什么?因为两党之外的候选人基本不可能赢得一个州。
  历史上虽然也有第三党赢得选举人票的例子,但是基本对美国总统大选没什么影响,选举人制度提高了第三党参与总统大选的门槛。2012年大选中,茶党也已经证明他们只是个跑龙套的角色而已!也正因为如此,一些小党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会跟与自己政治理念相同的民主党或者共和党合作,而这也不失为一种高明的政治艺术。
京公网安备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总统怎么选举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