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大盗刘晓丹 华泰联合 简历被判几年?

第A41版:赚钱
牵涉数家银行 冒用多人身份开卡并使用 信用卡“大盗”刘晓丹神通广大
  王云涛/漫画
  信用卡“黑洞”系列调查  ■专题统筹&新快报记者&王中  ■专题执行&新快报记者&张潇  罗率&邓瑞燕&黄海昀&郭晓燕  实习生&陈颖欣&吴曦  因正常贷款被拒,牵扯出信用污点,而隐藏在个人征信记录背后是数张自己从未听说过的信用卡正在被使用。  上述情节似乎有点匪夷所思,但却是广州市民苏因民(化名,以下简称阿民)过去一周的真实经历:想要贷款买房的阿民因自己信用记录不良被银行拒贷。  一头雾水的阿民来到广州人行打印了一份个人征信记录,密密麻麻的记录让他傻了眼,现实中只有4张信用卡的阿民却拥有12张信用卡的申请和使用记录。更离奇的是,这些如幽灵般的信用卡在过去三年内被申请、核发、消费、还款,甚至销卡,涉及包括中国银行、深发展在内的数家银行。作为卡片主人的阿民不仅一无所知,还正因其中一张卡片的逾期欠款而背上了信用污点。  在看到新快报近期的“信用卡黑洞”系列报道后,投诉无门的阿民选择向本报求助。多日奔走后,掌握了大量信用卡信息的新快报记者又有了更惊人的发现,生活在“幽灵卡”阴影中的受害者远不止阿民一人,而这一切的幕后黑手都指向一位广东籍神秘女性和她身后的数家公司。    信用污点牵出“幽灵卡”  4月初,看中了西关一套洋房的阿民与卖家签下购房合同,并委托中介向邮储银行申请按揭贷款。此前,阿民已在广州拥有两间店铺,但贷款申请却没能通过审批,原因是他存在信用不良记录。虽然手头有四张信用卡在用,但自问从未逾期欠款的阿民百思不得其解,5月19日他拿到了从广州人行查询到的个人征信记录。  “拿到征信记录我都傻了。”在阿民摊开的4页记录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12张信用卡的申请和使用记录。经仔细辨认,除其中4张本人在用及1张已在2009年由本人挂失外,其余7张开办于2008年初的信用卡阿民从未见过,而这些信用卡却如幽灵般被核发、使用、其中4张更已被注销。  征信记录显示,这7张“幽灵卡”分属多家银行,其中中国银行、深发展银行各两张,阿民的信用污点正是来自于其中一张中行信用卡中的263元逾期欠款。在征信记录上,这个信用卡账户已被备注为“呆账”。  “我真的不知怎么办。银行那边因为信用污点不肯批我的贷款,而我已交了10万定金给卖家,如果违约不只这10万元要不回,按合同我还要按总价的比例赔偿卖家和中介,算下来要损失几十万!”阿民不知所措。    身边朋友纷纷中招  “我一不知这些信用卡的卡号,二不知初始密码、查询密码,申请表的信息只有名字和身份证号码是我自己的,电话、地址、单位都不是我的。我打电话到中行信用卡中心,想停掉这些卡都不行。”在接到阿民求助后,记者与其一起来到了中行位于沿江路的一家网点,在那里打印出他名下三张中行信用卡的详细记录:除一张尾号为6519的信用卡为自己申请使用外,还有两张尾号为的信用卡均很陌生,而影响其信用记录的正是尾号为5838的信用卡。  阿民愤然与身边朋友说起此事,结果却引出更惊人的事情:身边几个朋友都回忆起自己曾接到过不同银行的信用卡中心的催款电话,电话中所提到的卡片以及欠款都从未听说过。  第一个发现有同样问题的是阿民老友苏芬欣(化名,下称阿芬),在阿民拿到征信记录前几日,阿芬刚接到一家银行信用卡中心的催款电话,一上来就说她有4000多元的透支已逾期,并登门问其相关情况。两件事联系在一起,阿芬越想越后怕,也立即去打了一份征信记录,记录也同样惊人———手中只有两张深发展信用卡的她却拥有8张信用卡申请及使用记录。  “幽灵卡”受害者的队伍不断膨胀,阿民的朋友杜依娜(化名,下称阿娜)、李眉(化名,下称阿眉)也发现自己陷入了同样的麻烦,而仅涉及上述四人的“幽灵卡”至少有17张。    神秘人物刘晓丹浮出水面  记者统计了阿民与阿芬的个人征信记录中的信用卡信息,发现中国银行与深发展银行是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两家银行之一,调查也由此开始。  在获得个人书面授权后,记者从深发展银行方面调阅了阿民一张尾号为5689的信用卡消费记录。这张在去年9月已被注销的卡片,最早使用于2008年3月底,这些消费动辄七八千元,且基本集中在几家商户,虽然阿民对“自己”名下这张卡的消费商户非常懵懂,但却引起另3位受害者的注意。  “这个宇通票务是阿丹的公司啊,她当年还想转让给我呢?”阿眉看着清单上的刷卡交易商户名称叫了起来。“是啊是啊,这个班得妮也是阿丹的,我们还去过她公司看过呢,专门做情趣内衣的。”阿娜也很快回忆起来。而当看到阿民这些“幽灵卡”原始申请记录上所留的工作单位及地址时,几个老友的怀疑立刻有了一个答案,“广州市剑江贸易有限公司,这是阿丹的公司,真的是她盗用了我们的资料开的卡!”  几位受害人口中的“阿丹”究竟是何方神圣?而她及这些名目各异的公司与4位受害者身上所背负的“幽灵卡”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经过记者连日来的抽丝剥茧,一个围绕阿丹和超过4家公司在内的盗刷卡现象逐步浮出了水面。  (下转A48版-A50版)  欢迎更多遭遇“信用卡黑洞”的消费者提供线索。发邮件至新快报“赚钱”邮箱:或登录微博“新快报赚钱”&/留言 王中
、张潇、罗率、邓瑞燕、黄海昀、郭晓燕、陈颖欣、吴曦
(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金羊网 -- 新快报 ”)“信用卡大盗”刘晓丹昨被广州警方控制
   来源:新快报
■银行提供的阿芬信用卡部分消费记录,同期9笔交易都是通过网上支付完成。
  信用卡“大盗”刘晓丹神通广大 多家银行牵涉其中(图)
  昨日晚间10:50,新快报接获最新消息显示,刘晓丹已经被广州警方控制。
  昨日报道的四名受害者也在新快报记者陪同下,昨晚前往广州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做笔录。记者随后立即致电刘晓丹,其手机已转入“来电提醒”,而就在几个小时之前,刘晓丹还与记者进行过短暂通话。
  由一份银行拒贷书引发的信用卡盗卡事件,昨日又有了新的发现(详见5月26日新快报A41版《“信用卡大盗”刘晓丹神通广大》)。第三名受害者杜娜娜(化名,阿娜)昨日终于拿到了自己的个人征信报告。与此前自己名下有3张“幽灵卡”的猜测相比,阿娜在四页记录中共发现了8张信用卡开卡和使用记录,其中6张并非自己所有。
  至此,四位受害者背负的“幽灵卡”数量已增至20张以上。在长达三年多的时间里,神秘人物刘晓丹到底是如何玩如此多的信用卡?数十万元的盗刷资金又流向哪里?记者在昨日一家银行主动提供的涉案信用卡信息中又发现了新的线索。
  四受害人背负“幽灵卡”已增至20张
  “幽灵卡”还在增加
[责任编辑:刘洋] 1
相关报道:·
一周图片排行榜
光明网版权所有          
数码娱乐DVD导刊双语学习报
当前位置:
一人用20部手机 信用卡大盗已被刑拘
中安在线-安徽商报
  “房客欠我6000元租金,我多次找他,每次都是紧闭房门。 ”3月12日20时许,市民邵先生再次来到合肥市马鞍山路万振逍遥苑小区收房租。跟以往一样,锁芯又换了,邵先生请来锁匠打开了房门。里面的场景令他吃惊:室内有一台无线电接收器,还有20多部老式手机和多个锁芯。 “他不会是在干违法的事吧? ”邵先生报了警。
  邵先生说,该租客姓姚,租房子已有一年。接警后,辖区派出所民警迅速赶到现场。记者看到,床上有各品牌老旧小型手机二十多部,一台无线电接收器放在客厅桌子上,旁边还有一些锁芯。记者拨打姚某电话,无法接通。
  民警辗转与姚某的表哥徐某取得联系,得知姚某今年2月25日因涉嫌盗刷他人信用卡十余万元,已被刑事拘留。经多方核实,姚某确实被关押在看守所。徐某告诉记者,“姚某来合肥前投资失败,欠下近百万债务。巨大的债务压力,让他走上邪门歪道。 ”对于姚某所欠的房租,徐某称家人会尽快交齐。(记者 吴洋)
标签:信用卡大盗 万振逍遥苑小区 盗刷他人信用卡
版权声明:
①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中安在线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须注明来源,如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②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支付稿酬或作其他相应处理。
24小时新闻排行
安徽国内国际信用卡大盗案追踪&36张幽灵卡频繁套现长达四年--财经--人民网
信用卡大盗案追踪&36张幽灵卡频繁套现长达四年
&&&&来源:&&&&&
  琳琳&刘晓丹  ■在事情败露后,刘晓丹发电邮给琳琳称欠款累计8万多元,事实上,琳琳的征信记录显示,其欠款高达16万多元。刘晓丹在被警方控制之前依然还在说谎。  昔日同窗也遭暗算  名下14张幽灵卡欠款逾16万  ■新快报记者&王中&张潇&罗率&实习生&吴曦  四名受害者,被同一个广东女孩冒用,盗办了超过20张信用卡,套现使用长达数年。新快报“赚钱”5月26日、27日的独家系列报道牵出了“信用卡大盗”刘晓丹和她背后的至少三家套现公司。报道见报当天,刘晓丹即被广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控制。本报记者最新获悉,刘晓丹已被正式批捕,移送检察机关提起公诉。但她带来的影响却并未就此终止。远在上海的一位受害者日前与本报联系,讲述了自己的同样遭遇。  这位名叫琳琳(化名)的潮汕姑娘不仅曾是刘晓丹的同学,更曾一起同吃同住。“那时我们无话不谈,她说什么我都信,但没想到自己被骗得这么惨。”电话中,琳琳语态疲惫。个人征信记录上的14张“幽灵”信用卡和逾16万元欠款,让这个2岁孩子的妈妈寝食难安,“昨天我还做了个梦,梦见她变成了一条大蛇……”  被银行追款,牵出巨额负债  “今年5月中旬,远在广东老家的父母接到一家银行的电话,说我信用卡欠款一直没有还,让我还款。”当家人将这个信息告诉远在上海的琳琳时,她感到十分蹊跷。“我从未用过信用卡,怎么会欠款呢?想了很久,唯一能让我和信用卡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她。”  琳琳口中的这个“她”,是自己的小学和初中同学,也正是本报此前“信用卡大盗”系列报道中的刘晓丹。“大学毕业后,我们在广州合租过一段时间,那时她曾说自己在银行工作,要求我帮她办卡冲业绩。”琳琳告诉记者,她马上打电话质问刘晓丹,电话中,刘承认自己确实在使用琳琳名下的信用卡。“她说2007年用我名字办了卡,但之后做生意一直很艰难,为了周转一直在用我的卡而没有取消。”虽然刘晓丹电话中解释,该卡一直都在正常还款,此次出现欠款是因为还款单填写错误,但放心不下的琳琳还是决定自己查清楚。看到本报的报道后,她到人行上海分行打印了自己的个人征信报告,实际情况远非老同学说的那么简单。在她向记者出示的这份征信报告中,共有11家银行的14张信用卡,更令其震惊的是,截至日,这些卡片显示仍有16.0289万元的欠款,其中三张均超过2万元,最多为2.64万元,平均每张卡欠款达1.15万元。  14张信用卡,被盗用四年  新快报记者仔细查看了琳琳的个人征信报告,名下14张信用卡集中开办于2007年和2008年,最早一张开户于日,现时额度为2.5万元,而最新一张开户于日,额度为3000元。  “我于2007年6月在广州读完大学,之前一直自己租房,后刘晓丹一直要求我和她合租。所以2007年下半年,我们就住到一起,一直持续到2008年三四月份。我怀孕后来到上海和老公团聚。”而对照上述“幽灵”信用卡密集开户的时间,正是她和刘晓丹一起合租的时候。  对于自己的资料如何泄露给刘晓丹的,琳琳回忆说,“2006年底我就确定了到广州一家公司工作,所以2007年6月一毕业就去了上海玩,大概8月份回来上班。其间,我单位让我办一些手续,很多资料还是让晓丹送过去,连家都是她帮我搬的。作为同学,我很多信息她都知道的。”不过,琳琳也坦言,自己的确知道刘晓丹曾用自己的资料办过一些信用卡,“我就是为了帮朋友,当时她承诺我,只需要开卡给她冲业绩就行,然后会帮我注销。任何信用卡都没有交到过我手上,没想到也会有问题。”由于过去了四年,琳琳已经想不起刘晓丹到底为自己办过哪家银行的信用卡,直到征信报告的出现。  多次借钱,仍有万元未还  “不止信用卡,晓丹还好几次向我借钱,我想都没想就借给她了。”琳琳告诉记者,从毕业到现在,刘晓丹已跟自己借了三次钱。“前两次都是在合租的时候,大概是2008年初:第一次是她和男朋友在供车,没钱还贷,从我这里借了3000元;第二次是他们在供楼,向我借了5000元。后来还了第一次的3000元,第二次的5000元则只还了2000多,然后又让我买她在做的一些传销产品抵掉一千多元,再剩下的我就说用来做合租的房费,没有要了。”  到上海工作后,琳琳和刘晓丹几乎没再怎么联系,直到今年过年前,刘晓丹再次打来电话。“她说要与男友回清远注册结婚,途中遇到车祸,希望我能借她1万元,年后就还。当时我妈就说她是骗人的,我还说‘宁愿她是骗我的,只要她没事就好了’。我想她能开口跟我再借钱,不管是不是骗,肯定是经济很困难了。”如今说起此事,琳琳直骂自己“太蠢”,“4月份我还打过电话向她要钱,但她说手头紧,能否先还我5000元。我说,那不要了,等以后一起还吧。现在来看,这笔钱也没影了。”  如今,琳琳和老公正计划在上海贷款买房,但自己个人征信记录上的“污点”让她手足无措。“这十几万元欠款,我真的不知道要怎么办。贷款肯定是通不过的了,只能用老公自己的名义来贷款了。”  并非一人操作,专业化管理  对于普通人来说,玩转两三张不同银行、不同还款期的信用卡都不是件容易的事。而新快报记者替刘晓丹算了一笔账,已经确认的36张“幽灵”信用卡分属11家银行,额度从最低1500元至最高2.5万元不等,每张卡片的还款期也没有太多的分布规律。  而最早被盗办的信用卡的开卡时间在2007年初,这意味着,直到今年5月底东窗事发,这些“幽灵”信用卡已被悄然运作了超过四年,而大部分受害者都是直到今年信用卡欠款逾期被银行催款后才如梦初醒。  作为一个大学毕业不久的女孩,刘晓丹如何能在数年中持续使用数十张信用卡频繁套现而不被察觉?在与前后5位受害者的交流中,新快报记者也发现了一些端倪,这些信用卡并非刘晓丹一人在运作。  信息统计&玩转他人卡  在琳琳发现被盗办信用卡后,曾要求刘晓丹发邮件解释,并统计目前还在使用的自己名下的信用卡信息。新快报记者从琳琳保留的这封邮件中看到,邮件发自8366××××的QQ邮箱,而这个QQ号正是此前4位受害人向本报提供的刘晓丹使用的QQ号。  该封邮件只有一个EXCEL附件。看完这个表格,就不难理解为何刘晓丹能在过去数年中玩转如此多的信用卡。  这份表格中,明确列名了卡片所属人、卡片所属银行、卡片额度(已透支额度)、对账日、还款日,并附有备注栏,13张卡片信息一目了然。从卡片信息来看,13张卡片标注的总额度为88100元。此外,其中5张卡片的备注栏中还注明已经过期和分期付款的具体期数。  只要根据表格记录,就可以准确进行还款和再次套现。而对照新快报记者掌握的所有“幽灵”信用卡的消费明细,这种专业化操作确实体现得非常明显。以琳琳名下一张某银行的1.2万元额度的信用卡为例,其还款期在月底,一旦还款,就会在次月月初将所有透支额全部刷出,最多一天刷过20笔,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套现资金的流动性。  今日还款&次日再套现  与前几位受害者相比,琳琳名下的“幽灵”信用卡主要通过两个渠道套现:一是网络支付,二是通过一家名为“宇通票务”的公司来消费。据新快报记者此前的调查,在“东圃宇通票务”的工商登记上,刘晓丹为该公司的经营者。  “我觉得她应该不是一个人来完成所有操作的,这个工作量还是很大的。”在前期的调查中,就曾有某银行信用卡中心风控部的人士对新快报记者表示过,而这一点也得到了琳琳的印证。  “第一次被银行追款后,我曾打电话追问晓丹,她当时安慰我不要担心,说只是还款出了问题。”据琳琳回忆,当时刘晓丹解释“这张卡片一直都在正常使用,之所以出问题,是因为上一次还款时填错了单子,导致还款被退回。但是银行没有主动联系来追款,实际上是银行存在问题。”而在这次电话中,刘晓丹也向琳琳道歉,并坦言“因为这张卡片不是我在操作,所以出现了问题”。&
(责任编辑:杨波)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
发短信上手机人民网信用卡大盗卧底饭店1个月盗刷33万元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曹菁
  2名疑犯先以假身份证入职饭店,然后伺机盗刷客人的,离职后返乡制作克隆卡实施盗窃,涉案金额33万元。记者昨天从清远法院获悉,被告人邵某旭、邵某勇犯诈骗罪,二人被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和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并处罚金。
  去年6月,清远警方接到报案,受害人周某称自己的邮政卡遭到盗取,近两万元在几分钟之内被尽数取光。经查询,这笔钱是在茂名市电白县某银行支取的。令人诧异的是,该卡一直随身携带,受害人并未到过茂名,更未曾遗失或补办,绑定该卡的QQ软件也没有任何异常。
  无独有偶,警方在短短一周内又接到数宗类似的报案。警方对几名受害人的陈述进行了细致分析比对后发现,受害人都曾于去年4月到过清城区人民二路一家饭店进行,并都采用了刷卡结账。警方很快锁定了当时在该饭店做服务员的犯罪嫌疑人邵某旭和邵某勇。
  邵某旭和邵某勇归案后向警方交代了犯罪事实。经审理查明,去年2月,被告人邵某旭、邵某勇在网上购买了读录机、读磁机及一些空白的卡,准备窃取他人信用卡信息并实施诈骗。
  4月,他们入职某餐厅担任服务员。期间趁顾客刷卡消费时,利用随身携带的读录机读取多名顾客的银行卡信息,并偷看顾客银行卡密码。
  5月离职回茂名电白后,利用读取的银行卡信息,通过特殊手段“克隆”出多张信用卡,并实施盗窃,先后盗取共计330000余元。
  法院最终认定被告人邵某旭、邵某勇犯信用卡诈骗罪,二人被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和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并处罚金。
关键词阅读:
已有&0&条评论
24小时新闻榜
理财产品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刘晓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