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我的申请公民出入境证件申请表的材料己递上四个月了,还在等待中,但我要辞职会

澳大利亚打工度假签证申请条件是什么,是否值得申请? - 知乎1584被浏览255642分享邀请回答border.gov.au/Forms/Documents/1208.pdf54表格,中英各一份,英文大小写无所谓下载地址:如何申请准备好材料之后,就要时刻准备抢名额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签证只接受网上在线预约,在成功预约working holiday visa并获得预约确认信后,需本人持相关材料至预约签证处递交。目前,国内接受材料的澳大利亚签证申请中心的城市有:北京、上海、广州、成都,不在这些城市的朋友们,只能就近选择的预约点提交材料。官方传送门:现在第二批预约结束,第三批申请入口未开放,预计于春节后发放,具体时间还需等待官方公布。点击“预约”选择你要递交材料的签证中心选择Working and Holiday Visa,现在没有开通申请,所以无法提交若预约成功后,会弹出一封的预约信,记得保存,到时候要凭借预约信去递签。2015年度,第一批名额于9月21日早上9点发放,官方微博提前4天公布了申请时间,总计1500个名额,在半个小时内一抢而空;第二批名额于11月9日早上9点发放,官方微博提前3天公布了申请时间,总计1800个名额。预约网站准时9点开放后,瘫痪了半小时,最后第二批名额在一个小时内抢空,宣告结束。第三批名额很可能将于2016年2月份到3月份发放,其中包括第二批没有及时递交签证和拒签的名额,剩余数量将大于1700个。根据澳洲移民局一贯的尿性,时间仍然会定于某周一上午9点整。对于没有语言成绩的同学而言,因为语言考试出成绩时间周期比较长,要提前准备语言成绩!等待受理现场递交申请后,签证中心的说法是14个工作日完成70%的审核,每个人的材料不同,因此下签速度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就算有延误,也不必担心。递交材料后,大家一定要注意查收1208表格留的邮箱,垃圾邮件、广告邮件...每个角落都不要放过,据小编所知第一批有些同学没有收到体检信的,打电话去体检中心找到HAP ID的;还有没有收到下签邮件的同学,硬是问签证中心要到了自己的visa grant number的。所以,如果时间线实在拉得太长,大家一定要致电签证中心仔细确认。查寻签证进度地址:http://Whv不会面签证,只要你的材料不作假,下签几率是100%,第一批有人被拒签是因为材料做假,连带其亲属10年内不能申请澳洲签证,所以一定要诚信。很少一部分人会接到电调,原则是如实回答,明确旅游目的,表明自己一定会回国。获签之后1. 获签后12个月内需入境(境内续签则不需要)2. 从入境第一天算起,有12个月的有效期3. 在澳洲境内,可以为每个雇主最多工作6个月4. 在澳洲境内,可以学习最多4个月5. 在北领地地区工作累计3个月,可以续签一次签证中心联系方式任何问题都可以骚扰她们,客服挺耐心的,但回答都是很官方境内:020-境外:06150北京邮箱 : info.上海邮箱: info.广州邮箱: info.更多详情请看:&如需转载 请联系我&1091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084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  今天我在天涯上开立了我的美国生活帖子。希望和大家分享我在这里的生活和故事。也希望可以帮助到更多的留学生或者是想移民来这里的人。  之前,在天涯上看到很多人移民或留学的故事,很喜欢,每个人都是一个故事的主角,看到很受鼓励,也感觉很棒。今天,我来到美国已经一个月了,希望可以用自己的文字记录我的经历,也希望更多的人可以见证我在这里的生活。
楼主发言:460次 发图: | 更多
  首先说一下楼主的背景。我出生和生长都在帝都,读书和工作都很顺利。出国前是在一个总部在北京的国有银行总行工作,属于高薪,高待遇,低工作量,低压力的体制内工作。楼主很喜欢,当然体制内也有体制内的烦恼,但是哪里没有烦恼呢?虽然很多人不喜欢体制内工作,有些还主动辞职下海,我只想说对于大多数想过一般般生活,稳定,有固定稍高一点的收入,又可以没那么辛苦,照顾到家等等的人来讲,体制内还是很好的。就是因为对于体制内的工作的眷恋,以及对于自己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的恐惧让我迟迟不能下定决心辞职来到美国。为此,我等等3年的时间,也让我的先生等了3年。现在想想还是觉得挺愧疚于他的。但是既然已经来了就要更加珍惜现在,共同开创未来。  楼主大学毕业之后工作性质与外语有关系,所以还没丢了英文。记得刚毕业那会还想考个北外的高级翻译资格,后来就不了了之了。后来在工作和闲暇时我还时不时看看经济学人杂志和新概念英文。06年的时候想去英国读书,所以那个时候报名了一个雅思考试。考前做了一套测试题,发现自己啥都不会,当时就慌了,赶快报名了寰球雅思培训班,因为是在职考试,所以只有周末去上课,这样坚持了3个月,终于结束了培训。现在想想,雅思考试真是很简单。都是纸质考卷,比起后来考的托福简直不知道容易多少了。也许现在雅思也变难了吧,不知道了。总之那个时候觉得难,但是培训下来发现还可以,那三个月是北京最热的时候,还记得楼主每天晚上挥汗如雨的在做练习,现在想想那些苦根本不算什么。最后,我的英语提高了很多,尤其是听力,我用了DICTATION的方法,发现听力一下子提高上去了。雅思最终考了7分,本以为可以申请到英国的理想大学---布里斯托大学,但是最终由于其他原因没有去成,连申请都没有申请,考试成绩也就随后作废了。这其中的原因比较复杂,就不一一解释了,总之也是托了体制内的“福”,让我没能去成英国。回家之后我自然是大哭好几场,觉得命运在和我作对,专门和我过不去。为了这个考试,我又是报名培训,又是报名考试,还请了外教练习口语,现在一直都成泡影了,都是因为“体制”造成,我很伤心,但是也很无奈啊。不过,无论如何,我的这些功夫都没有白做,我的英语还是得到一些提高的,自己也很欣慰了。所以,我们很多时候做的努力,做的功课都不会是马上得到回报,功到自然成,都是一点一点积累的,不能因为自己的努力没有马上得到rewards而放弃,如果那样的话,受伤的总是我们自己。  楼主写这些与美国生活无关的话都是为下文做铺垫啊。因为有了去英国留学的失败,楼主才激发了去美国留学的梦想。当年去英国留学是单位的福利之一,可以报销一部分学费的,自然体制内的各种关系户第一啦,楼主这样的无名小卒自然是没有人罩着,所以就。。。当了分母了。去英国不成,楼主想到去美国啊。那个时候,楼主想申请MBA来着,觉得自己在这么高大上的地方做了很多年事情了,可以去考个MBA提升自己。于是,楼主上了CD,找了GMAT开始复习起来。那个时候,楼主兴致勃勃,意气风发一定要考到700,托福上到105,那个时候,傻傻的我还以为托福像雅思那么简单,GMAT只要拼命就可以到7呢。后来的事情证明,我是totally wrong的。  果然,楼主买了各种复习教材,新东方的东西我都买了,打算先复习GMAT,后考托福。结果,这个GMAT把楼主吓惨了。经过一段时期的复习,我发现自己真正不适合考G,完全不知道在说什么。当时很崩溃,所以就放弃了。加上家人也督促我赶快结婚啊什么的,所以,我就放弃了留学美国的梦想。把复习材料就这样搁置了。  楼主向来觉得自己是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也想过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日子,就像我父母那样过日子就好了。但是楼主在感情上遇到了很大的挫败感。话说楼主相貌中等,智商情商不是太高,但也不至于多低,为什么就遇不到一个自己特别中意的人呢?现在想想这个问题,我只能归因于没有遇到合适的对象。但是当你遇到的时候,那个人就是最合适的。楼主绝对是到了剩女的年龄才嫁人的,而且楼主很不淡定,每天压力很大,大多数来自家人。所以,我想在这里奉劝那些适龄待嫁的女性朋友,不着急是不可能的,但是真的不能太着急,那样只能影响自己的心情,试着多出门,多认识一些人,多结交朋友,思路放宽,眼界放宽,其实,我们的生活很美好。无论单身,或者是已婚都要有自己的事情做,千万不能因为物质条件草草结婚,那样害人害己。
  楼主之所以能到美国就是因为认识了现在的老公,我觉得我们俩人之间没有太多的激情,和我之前想象的爱情完全不一样,但是楼主老公是那种很踏实的人,可以给我很大的安全感,而且他是一个典型的工科男,不太会说话,但是一旦说话就特别搞笑,特别幽默,而且他也事事为我着想,那个时候遇到了这样的人自然就决定嫁了。结婚之后老公决定到美国继续搞研究,俩人商量之后的生活道路,希望可以移民到美国来,如果是那样,楼主就必须做出放弃和牺牲,那就是辞去多年的工作。那个时候,楼主特别不舍得辞职,觉得那是我唯一可以或者唯一有能力去做的事情,没有了那份工作,楼主就是Nobody.楼主简直不能承受失业的“打击”,那个时候的楼主没有尽到一个妻子的义务,没有能够跟随丈夫吃苦,楼主感到很内疚,但是那个时候老公在美国身份不确定,所以也怕我们未来生活颠簸就暂时两地分居了。这样,分居两地的生活开始了。相信很多过来人都知道各种滋味,这样的辛苦楼主就不赘述了。总之,异地生活为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个人空间,但是也带来了很多相思之苦。那时,老公决定为争取在美国的身份而努力,而楼主则开始筹划考托福和GMAT,为留学美国而努力。没想到这样的努力,一等就是三年......
  楼主呢,等看
  今天早上起来看到有人给我回帖说想看我的文章,楼主感到很是欣慰,哈哈。  于是,楼主开始了GMAT复习的漫漫征途中。话说楼主年龄已经不小了,如果打算移民也可以做点小生意,比如代购啊什么的过日子,或许还是可以赚的更多,但是为什么一定要考G,读书呢?原因有三个吧,第一,也算是圆了楼主的留学梦,上面说楼主曾经想去英国留学,但是被体制所束缚,那个留学名额已经被单位内定,楼主只是个打酱油的而已,所以,楼主不甘心啊,还是想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打算在有生之年圆了出国留学梦,第二,楼主觉得到了美国,如果不读书的话好像很难融入当地社会,当然读书了也不见得可以融入,但是读书是最便捷的,快捷的融入美国,了解美国的方法了。果然来了之后发现确实如此,虽然人在美国,但是老公是国人,周围的环境也都是国人居多,如果没有学习或工作环境逼迫你和美国人在一起的话,根本不可能认识美国人,或者很快了解美国,这个是后话了,之后再讲。第三,楼主如果考上美国大学研究生,可以享受资本主义的福利,由于老公是某公立大学工作人员,楼主可以省下一部分学费。这可以不少的钱呢。之前楼主说自己在银行工作,待遇较好,但是楼主曾经很败家,经常买买买,天天淘宝,所以没攒下什么钱,积蓄有限,如果在美国一时找不到工作,或者工作很一般,则生存面临巨大挑战。在国内的时候,经常听人说美国多便宜,但是来了之后才发现那些是片面的说法。奢侈品确实比国内便宜,但是生活费用不便宜呢。这也是后话,之后再讲。基于上述三点,楼主决定开始复习GMAT,考取美国研究生,为将来生活打算。于是,楼主很悲催的又过上了白天上班,晚上和周末复习的苦逼生活。GMAT是美国研究生,尤其是商科研究生入学考试,自然是很难的。国内研究生楼主都没考过,而且工作多年,自由散漫惯了,一下子要我考美国研究生,楼主自然觉得那个目标犹如mission impossible,让我不可企及。楼主很郁闷,怎么才能学好呢?开始楼主也效仿CD上很多人的做法,先把考试时间定了,再逼自己好好学习,后来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别人可以做到,不见得适用于你。楼主在预定的考试时间之前不得不把考试cancel掉,重新开始。这个复习过程对于楼主这个文科生来说简直如同万里长征一样,耗时长,而且辛苦。因为楼主数学不好,所以GMAT这个对于国人来讲不用复习的数学,楼主花了很久复习,而且从最基本定义什么的开始复习。楼主买资料,下载,打印资料就花了很多钱,费了公家很多纸张。这里要感谢体制。总之,GMAT复习过程很熬人,那个时候老公申请工作签证也出了一点问题,导致影响我复习的心情。这里不得不说说美国移民局的低效和不作为了。老公作为J1身份出国,到期之前必须申请豁免,才能申请工作签证。对于很多搞研究的人来讲是很简单和正常的事情。豁免之前需要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出具不反对意见函,然后美国移民局才能继续审查。但是奇怪的是,中国大使馆已经老早就把不反对意见函寄给了美方,美方的网站上一直显示没有收到,我们觉得是不是邮寄出现了问题,因为这个环节中是大使馆和美国移民局交涉,我们就没有办法插手,只能干着急。后来时间过了很久,觉得就算是再慢,也不能老到不了啊,于是写信,打电话给美国移民局。我记得我收到过他们的回复,但是具体内容忘记了。那个时候急得不行了。因为办理不下来工作签证就要回国了,我还复习啥GMAT啊。情急之中只能想办法从大使馆那里入手,大家也是知道的,大使馆也是衙门吧,国内的衙门办事也是很慢的,他们根本不接待来访的人员,就是电话好像也永远打不通的,所以,我们只能干着急没办法了。这时,突然想到了我的一个亲戚在国家政府部门工作,所以拜托他联系了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的一个负责文化的官员,再通过那个官员联系到负责豁免的官员,然后人家破天荒的帮我又出具了一份,寄给了美方,然后美方终于收到了。如果他们再丢,那我真是点儿背了。这次效率很高,没过几天就办理好了。那时,楼主很着急,老公也着急。后来才知道美国官员办事效率就是低,而且据说他们的桌子上文件特别多,如果那个文件掉到地上,他们根本不去捡的,不知道是不是夸张了,只是据说而已。我想说那个文件对于你来讲没啥,可以对于申请人本人来讲就是全部啊,就是命啊。经历这件事情的风波之后,楼主深知不能完全相信美国政府,也不能对他们期待太高了,确实,很多人也讲他们的办事效率和风格有时真比不上国内的衙门呢。这也是后话,回头再讲。
  时间到了2013年下半年,终于在历经了漫长的H1B签证申请和批准之后,尤其是中间的移民局风波解决之后,老公的工作签证终于到手了。我也可以以H4身份去美国了。美国移民政策很复杂,并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可以说清的。对于大多数想通过去美国留学、工作、并且申请绿卡的中国人来讲,这个过程非常漫长,充满各种变数,机会成本很高。可能是因为楼主在国内生活得比较如意,也可能是因为楼主是个不喜欢应对挑战,不喜欢变化的人,楼主一直对于在国外生活没什么向往,曾经想出国留学也只是想看看外面的世界,也是一种对当时国内不如意生活的逃避。所以,当申请到工作签证之后,楼主只是觉得终于舒了一口气,并没有特别兴奋,也没有立即奔赴美国。现在想想当时来自楼主家庭的压力和阻力很大,父母不是很赞成我去美国。这是非常复杂和棘手的问题。后来,楼主接触了一些情况类似的朋友,他们的父母都是很支持的,所以,压力小很多,动力十足。而楼主当时家庭环境不支持,甚至很反对,所以楼主很为难,那个时候楼主只能将压力变化为学习的动力,坚持复习GMAT,同时将复习过程中的压力变为购物的动力和吃东西的动力,所以,楼主又涨了不少分量。哈哈。后来发现人在压力很大的情况下是非常容易变胖的,这可能是体内需要分泌一些东西才能保持身心平衡,才能保持清醒吧。哈哈。后来证明复习GMAT过程是无比艰辛的过程,但也是不断发现自我,坚持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不仅是成绩,而是毅力的养成。
        
  楼主觉得这个帖子实在没啥人关注,就决定放些图片上来,可是这个图片怎么是歪的呢?有谁能帮忙指点一下吗  对了,这些图片是前几天刚到美国拍的,第一张和第二张重复了,是去烧烤,第三张是小区环境,第四张也是清晨的小区,还是很安逸,很漂亮的
  先把图片调正再上传试试?
  期待楼主更新
  我今年也26了,单身理工男,也琢磨要不要去美国呢,挺纠结的。。。  
  楼主在睡觉前发现帖子在有了图片之后有人关注了,一下子就兴奋了,打算再写点睡觉。  谢谢楼上的建议,可是我发的图片原图就是正的,不知道怎么到了天涯就变歪了。我再试试。  楼主接着说考试和申请的事情:  这是一个很长的故事,说长是因为复习考试时间跨度很长,但是楼主想总结说明一下,就不按时间顺序了,想给预备到美国读书的人一些建议,尤其是在职人士。  楼主由于考商科的研究生,所以必须考GMAT。之前说了去英国没成功之后楼主当时想来美国读MBA,就看了一下GMAT,发现其难无比就放弃了。现在,楼主又要重拾GMAT了,自然心中无比紧张和兴奋。楼主简要给大家一些考试和备考建议吧,毕竟这不是重点:  第一,如果你是像楼主这样大龄的考生,请务必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尤其又是在职考试。GMAT可以短平快考试,但是如果你在职就干脆不要这样打算了。确实内容很多,看那么多东西,又要做练习,总结,没有时间的积累再聪明的人也不行  第二,不要以为别人的所谓考试贴适用于自己,不要想当然以为其他人可以3个月考700,自己也可以。经过G的漫长复习,楼主总结的最深入的一点就是世界上一切别人的经验都不一定适用于自己,所以只是看看,借鉴就好,不要和别人比,这点以后说道楼主来美国之后的感受也要重点讲。比如,GMAT数学是很多国人不需要复习的知识点,据说可以秒杀,但是楼主数学奇烂无比,需要从头复习,因此,楼主花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复习数学,最好成绩比较理想,如果楼主也听信了其他人说不用复习数学就考50,51的话,考场上就要傻眼了。所以,任何经验贴都是别人的,只有了解自己的弱点或优点,只要将比尔的经验结合自己的特点才能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永远都不要和别人比。  第三,一定要坚定必胜的信心。楼主是一个特别贪图安逸的人,虽然学习和工作中也很要强,也很负责人,但是楼主还不是一个特别aggressive的人,一定要挑战自我啊什么的,楼主从来不干那种事。但是,为了这个考试,楼主真是拼了。像楼主这样水平,年纪,状态的都可以考到650,那么年轻的你也应该可以。其实,楼主所报考的大学不需要650的,据说600就可以,但是楼主还是不放心,一定要高考出一点成绩才行。  第四,请将这个考试当作是磨练意志力的机会。美国大学,尤其是top的研究生,博士生每年吸引着无数来自全世界各地的人来报考,楼主在美国开学已经2周,深深感到这里大学与国内大学与众不同之处,当然好的地方多于不好的地方。这里后面再详细说。所以,这么难得的就读机会当然要把入学考试设计的很难啦。所以,我觉得美国大学也希望将这样的考试不仅作为测试学生智商水平的门槛,更是测试学生情商水平的门槛,或者是一个机会提高自己的情商。实践表明,通过我2周的课程,我发现这里读书智商水平倒是没那么高要求,一般水平偏上即可,但是情商很重要。所以,就把复习GMAT当作锻炼情商的机会吧。  以上四点是我总结的考试战略。因为这个帖子不是学习贴,所以,楼主只是从如何看待这个考试入手,给大家讲讲我的心得。当然,对于学霸来讲,这些都不算什么了。楼主只是一个喜欢韩剧,喜欢淘宝的小白,对于“征服”GMAT还是感到很“骄傲”的。  GMAT这座大山爬过去了。接下来就是推荐信和个人陈述了。这些传统的东西,国内很多学生和家长都是找中介帮忙弄的。但是楼主想省钱,而且觉得中介不会比我更了解我自己,找他们弄比较麻烦,所以,就全部DIY了。楼主英文写作文笔还可以,托福作文满分(哈哈,很开心的满分),所以,对于写这些东西不是特别头疼。即使这样,楼主也花了很久酝酿,下笔,反复修改,到最后成稿。楼主做事喜欢先调查研究,往往都是上网找模板,看别人的建议,再结合自己的情况下笔。楼主写好第一稿PS之后曾经找在美国度过博士的朋友帮忙改,结果,人家说拿回去重新写,根本不给我改。楼主很生气,因为那个稿已经是楼主全部重新写过的第三稿了,怎么还能那么差呢?原来,我们国内通常能在网上找到的PS,哪怕是最优秀的PS都与美国大学期待的,或者是美国人通常写的不一样。在拿到那位朋友给我的写作大纲后,楼主开始重新思考,重新下笔,花了两天时间完成,这回,那个朋友总算是觉得可以给我改了。这样,PS在反复几次润色之后完成了,楼主自己写了2封推荐信,又办理了大学的成绩单等内容,开始了申请。楼主申请的时候已经是今年6月了,一般来讲大学8月底开学,一般前一年11月开始接受申请,次年4月就基本录取结束了。但是楼主考试考得晚,申请也写得晚,想试试手气还能不能被录取。结果等了3周后拿到Offer,并且还有6000美刀奖学金。当看到Offer的时候,楼主还是小小兴奋的。想到几年前去英国留学被单位当分母,而如今自己考入美国大学研究生,楼主感到很开心,也为自己的坚持感到欣慰,毕竟楼主已经是工作很多年的人了。也许就是这份坚持让楼主走到了今天。楼主也曾彷徨犹豫过,也曾挣扎苦闷过,也曾左右为难过,也曾纠结郁闷过,但是最终还是坚持了自己的梦想。有段时间,楼主总是喜欢看各类鸡汤文字,有些人讽刺鸡汤文字说是没有意义。的确,现实很残酷,社会又很现实,一个人确实不能整天生活在幻想和虚无之中,但是在评估自己的梦想或是幻想的可实现程度之后,我觉得就要义无反顾的坚持。其实,我们普通人中很多普通的梦想都是可以实现的,问题就是不要犹豫,去做就好了。楼主反思自己的过去,纠结太多,行动太少,顾虑太多,行动太少,接口太多,行动太少。一句话,就是没有行动,换个新名字就是拖延症晚期。很多时候,什么时候变得不再那么拖延,哪怕是好一点点也行,我们就离梦想更近一步了。今天晚上的文字献给那些有梦想,敢坚持,或者有梦想,目前犹豫要不要坚持的人们。不管有没有人看我写的东西,哪怕是一个人看也好,也希望楼主的那份坚持能够激励到你,从现在开始改变拖延症的坏毛病,一天一天累计,奔着理想出发!
  感谢楼主的忠告啊,我觉得自己也也有严重的拖延症,典型的有想法没行动那种。。??  
  楼主现在在米国还习惯不?  
  楼主今天忙了一天,现在终于有点时间写写东西了,希望有人看啊。  昨天说到楼主拿到申请的美国大学OFFER和奖学金。这里我想插一句,在复习G和申请的道路上,如果你不是那种目标性很强,行动力很强的人,那么请和你的同伴一起行动,相互可以督促,如果你找不到身边的同伴,那么也请去QQ群啊什么的找找。楼主就是一直孤军奋战,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异类,因为身边的同事没有和我一个想法的,她们最多是鼓励一下我,但没有同伴,感到自己很孤单,有时候难免会觉得太累而想放弃。最终,楼主误打误撞在今年年初加入了一个备考群,群里都是去国外读书的学生党或者在职的人员,无论如何,楼主觉得不再孤单,有种共鸣的感觉,因此,楼主很兴奋,每天也在群里讨论题目,开开玩笑,备考的日子不再孤单了。在压力下,在备考的过程中,得到来自他人的鼓励是最重要的,如果你不是那种很有坚持力,很自信的人,那么最好找个人来鼓励你,你也鼓励他人,在这种相互鼓励和安慰中,我们可以得到压力的释放和解脱,这一点太重要了。不要埋头苦读还是找些同伴吧。后来,我们群里的一些聊得好的人陆续来到理想的国度,理想的大学读书,虽然大家素未平生,也许一辈子也见不能见到,但是还是会感到很欣慰,像是一个遥远的老朋友,因为我们一起度过了最艰苦的日子,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直到现在,我们还会在群里聊天,发照片,分享读书和新生活的感触。真是很好的一件事呢。  拿到Offer之后,楼主开始办理离职前的各种准备工作。包括去医院做做身体检查,尤其是看牙。楼主所在单位是公费医疗,楼主工作十几年,几乎没给单位添加什么医疗负担,现在要离开了,想享受一下最后的公费医疗了。楼主去了口腔医院看牙,补牙,洗牙,镶牙,一共花了2000块钱,公家给报销了大部分,感谢我的前任老板啊。  楼主是个很负责任的人,离职前把各项工作均最大程度的完成好,不让后来接手的人觉得无从下手。所以,交接工作时楼主花了很大的功夫,整理,交接,说明等等。最后终于完成了。接下来,楼主向单位人事部提出辞职申请。那个时候正好赶上同时好几个人申请辞职,大家都觉得为啥会出现离职潮呢。都觉得很奇怪。其实人家那是找到更好的工作,而楼主则是失业。真是不能同日而语啊。  楼主这次去美国不是去探亲或旅游,而是定居,所以把能带的都带了,能拿的都拿了。飞机肯定是要行李超重的,楼主只能想其他办法。这个时候,一个认识的女生告诉我她通过中国邮政陆路运输到美国性价比比较高。于是,楼主就也效仿了。把要寄送的行李带去ems网店,在那里有专门的人给你把东西放在他们的箱子里,箱子不大但是如果码好也可以放很多东西,尤其是床单啊,冬衣啊这些东西。因为美国的纺织品比较贵,所以,楼主特意去小店买了床上用品,当时有个店大降价,楼主的妈妈一下子给买了1000多块钱的床单,被单,枕头套等床上用品,楼主很感动,天下只有妈妈好啊。  最后,楼主还邮寄了一些书籍,书比较沉,楼主邮寄书的箱子是400多元邮寄费,其他衣服类的只要300元左右吧。不过这种方式邮寄太慢了,最快据说也要2个月,所以,楼主的邮寄行李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寄到,不知道在哪个大洋里漂着呢。这个方式是否安全可靠,还要等楼主的东西寄到再跟大家汇报了。就这样楼主邮寄 4个箱子,自己又带了2个大托运箱子,背一个双肩背包,在首都机场t2航站楼告别了父母,姐姐,外甥女和表哥之后顺利登机飞赴大洋彼岸。楼主在西雅图登陆,过海关,进入美国,在西雅图机场呆了8个小时之后来到芝加哥,等候2个小时之后来到了楼主现在生活的地方---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楼主天生爱哭,在机场哭了好几场,真的是忍不住啊。。。父母年纪已经大了,楼主30多岁的人生从来没有离开过北京超过1个月的,楼主很舍不得家人,但是。。。。楼主知道人结婚之后就要离开父母,和丈夫或妻子结合在一起,不然就是去了结婚的意义。那些结婚之后小两口和老人同住的一般都会吵吵吵,很难没有矛盾。这就是我国中国当代社会家庭面对的极大挑战,也是家庭不稳定的诱因。(下次讲到美国之后的事情,终于到正题了)
  学校里的扶桑花,为啥图片还是歪的?  刚才忘说了:  楼主在单位干了10年以上,说道辞职自然是很不难受,前面说楼主单位福利好,性价比高,压力小,属于那种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公司,但是楼主就这样辞职走人,自然得到很多人关注。单位同事给我举办了各种告别Party,又是k歌什么的,又是聚餐,简直把楼主忙坏了,有段时间像赶场子,自己必须排个表,记录各类约会。楼主就这样离开了公司,将来是否会有更好的公司,楼主一点都不确定,但是楼主那个时候就想我一辈子吃糠咽菜,或者锦衣玉食都跟着老公了,哪怕我们在美国混不下去,回了北京,楼主也可以去街上摊煎饼过生活。那个时候,楼主不再贪恋国内高大上的工作,而是将家庭团聚放在第一位。楼主终于自纠结了3年之后勇敢的踏出了这一步,放弃优厚工作,选择洋插队,事实证明美国人的生活习惯,社会运转方式,人的思维模式确实与国内相差很大。所有预备来美的人都应该做好思想准备。
  楼主,想多多了解美国的生活,不要弃贴哦。
  带那么多东西去啊  
  楼主写的真好,流畅生动啊!继续保持,加油!  
  楼主写的真实,赞一笔。  能走出体制,换个生活,不容易。
  今天是美国劳动节,不用上班和上课,但是下周有课堂quiz还有交作业,楼主看了一天的书。很疲劳啊,不过,如果不把上周讲的知识和下周要上课内容都看了,吃苦的是下周呢。  说到去美国。楼主不得不多说两句。楼主放弃高薪稳定的体制内工作来到美利坚,很多人觉得很傻,或者是找罪受。这3年,楼主受到了来自很多方面的压力,父母和姐姐很反对,身边的同学、同事和朋友大多数是反对。这些压力曾经把楼主压得喘不过气来。楼主那个时候想只能通过考托福和GMAT申请到美国读书来证明给他们看,我还是可以在这里活下去的。那个时候,大家把在美国的日子看成是水深火热,主要原因是我们在体制内惯了的人不仅失去了谋生的能力,更失去了再生的能力。楼主曾经想过很多,一个孩子大学或研究生毕业之后来到体制内,平稳的工作环境,受人尊重的社会地位,中等偏上的工资水平,不温不火的生活,然后就一年一年这样下去,其实也是很好的,但是其实这个过程中人是在不断贬值,而不是升值。单单年龄一项就让人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激情。楼主是个很有忧患意识的人,曾经在20多岁的时候就想过这个问题。那个时候,楼主总觉得自己是在杞人忧天,但是脑子里不停的还在思索。如果楼主脑子够好使,够聪明,一定会去学理工科,楼主以为那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终原动力。那些经济啊,市场营销啊,财政啊什么的都是次要的。所以,楼主从小就佩服科学家,觉得他们才是使得社会前进的人才。但是我们很多人没有那个能力,也不喜欢做科学家,这也是很对的,大千世界,如果每个人都争着做一个职业那多没有意思。哈哈,楼主又在绕着说话了,自己绕自己。总之,楼主想表达的是对个人,尤其是年轻人职业选择的一个思考。一个人要有长远眼光,不能一叶障目或者近视眼,只考虑眼前利益和好处。那样,就会错过很多机会。举个别人的例子吧,楼主还在前面一个公司工作的时候认识一个大学教授,是教会计的。那个教授是理工科出身,其貌不扬,大学是学机械的,后来研究生考取了清华的会计,继而博士也是会计专业。那个老师说在国内会计业没有太多的有理工科背景的人,而会计学科虽然被人认为是文科,但是其实有理工背景,尤其是微积分啊什么的背景的话还是很吃香的,所以他选择读会计。在博士毕业后,很多人都去了银行,他的很多同学都当了处长什么的,但是他选择去大学任教,大学老师其实还是蛮辛苦的,而且刚开始工资不高,但是这个老师没有觉得不好,他凭借自己的理工科背景,进行会计学研究,后来当上了教授,到处被请教学,又在外面做银行啊等金融机构的顾问,他说他不坐班,上课不是很辛苦,更多的时间是做研究和去外面当顾问还有就是讲学。这样,他的收入比那些老早就安逸并且高工资的同学多多了,而且他更有发展前途。在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到了一定的职务就没有太大的上升空间了。所以,这个老师看到的未来的现金流。他曾经开玩笑的说他太太说他是家里最宝贵的资产,因为他可以带来“无限”的现金流。哈哈。老师把会计知识融入生活啦。  从这个老师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来,其实我们每个人对于自己,对于家庭,对于国家,对于这个社会都是“资产”,都是可以带来未来现金流的巨大资产,但是对于我们个人来讲如果增值,保值,如何将资产价值发挥到最大化,这就是在于我们年轻时多读书,多思考,爱护身体健康,套用时髦的话就是正能量,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最值得做的事情上去。不要小看自己,我们都是宝贵的资产,有的资产贬值很厉害,有的则变现很快,能带来很多很长的现金流。关键还是看我们自己啊。  不好意思,楼主的楼有点歪了。
  楼主乘坐的是海南航空和美国航空代码共享的飞机,国际航线是海南航空承运的。本来以为在飞机上可以睡得很好,但是这次航行海航每隔一会就广播啊什么的,搞得根本睡不好索性就不睡了,话说经过10个小时的飞行很快就到了。楼主旁边坐着一个很漂亮的中国妹子。之前楼主出国长途飞行都会和旁人聊的很好,但是这次这个妹子没有聊天的意思,楼主就不说话了。海南航空整个飞行除了老开灯广播之外,还在快落地的时候搞得飞机非常颠簸。当然我不能说是航空公司的过错,只是之前飞国外没有这样的经历。落地的之前颠簸得我不得不在landing的时候把吃的所有东西都吐了。这时,好在旁边的妹子给楼主拿塑料袋,楼主才算踏实,不然可就惨了。那个妹子家就在西雅图,好年轻的说啊,看来已经是移民的了。  吐了之后感到舒服多了,因为之前的不适,楼主只能最后一个下飞机了,自然过海关也是排在最后的位置。楼主的下一段航行是晚上12点,所以根本不着急,就算到了机场里也是坐着干等,索性不着急了。这时过关的队伍已经排得好长好长了。楼主就是最后一个,看见旁边有一个妈妈手里抱一个在熟睡的男孩,旁边还有一个拿这书包的小姑娘,是男孩子的姐姐。那个妈妈主动跟我搭讪问几点了,我就告诉她。结果后来才知道她是西雅图转机,第二段航程是1个半小时之后起飞。她很着急,不知道能不能赶上。我说估计够呛啊,这么多人排队过海关,还要拿行李,检查行李,然后还要安检,找登机口,一般国际机场都很大,她带两个孩子,还有行李估计很玄了。她也觉得有点悬。我跟他说假如是一个航空公司的联程机票,因为中途没赶上,他们肯定会负责,但是她说他们不是联程,是分段买的,我就不晓得了。西雅图机场没有芝加哥和纽约机场大。我们是中午到的,排队过海关的人特别多。我们的飞机里大多数是中国人,那个妈妈很着急,我说那你就跟前面的人说说你的情况,看看能不能让你先过呢。她有些不好意思,手里还有一个孩子不方便,于是,楼主就发挥了大无畏精神帮她问了,结果不是受到白眼,就是一脸狐疑,要么就说自己也是赶时间。楼主没辙了,只能跟她说实在不行就找航空公司改签吧,又不是你们的原因。忘了排了多久,到楼主过海关了。以往,海关官员都问我好几个问题,这次还可以,是位和蔼的女士,无非就是一些常规性问题:为什么来美国,住多久什么的。由于楼主是H4签证,是H1B签证的配偶签证,这位官员妹妹问了我老公的生日,我就告诉了她,结果她说:我今天问了好几个H4签证持有人她们老公的生日,目前为止只有我和另外一个说出来,并且正确了。不知道自己老公或老婆的生日其实不算是签证有问题的标志,但是一般情况下也应该知道吧,我知道海关妹妹问这个问题其实是在变相的检查是不是假结婚。海关妹妹给楼主盖了大章之后,楼主就算顺利入境了。这时不由得想起在飞机里看的《北京遇到西雅图》,汤美女就是在西雅图入境的啊,哈哈。楼主拿了行李之后就顺着队伍托运行李了,安检之后就来到了机场里面。这里楼主不得不说说美国机场的两个特点:第一就是特别冷,空调特别足,西雅图虽然在北边,但是楼主觉得大夏天的也冷不到哪里去吧,所以穿着短袖衣服,7分裤,楼主要在机场等很久,所以不一会就睡着了,但是很快就被冻醒了,楼主实在坚持不下去,不得不去买了一件里面带毛毛的那种运动衣,29.9美元,事实证明楼主非常英明,因为之后的飞行里也很冷。楼主一直穿着那件衣服。第二就是机场里的充电器设备特别多。因为现在人出门都带各种电子设备嘛,手机啊,IPAD,电子书什么的,所以,这里的机场到处可见充电器设备。有些是电源,有些是USB插口,特别方便。与此对比的是北京机场,楼主在T2航站楼为了找个插口找了半天,终于找到了,但是由于接触不良无法使用。楼主很是担心手机没电之后在国外不知道时间,因为楼主没有手表。但是,无论在西雅图机场还是芝加哥机场,楼主都可以轻易找到充电设备,根本不费力气。这样,楼主等了10个小时吧(有时差关系),终于等到了晚上12点起飞的飞机。美国人民依然很nice,有问必答,不紧不慢。我在等飞机的时候旁边坐着一对父子,是从中东那边来的,说阿拉伯语,孩子刚来不太会说,爸爸说得很好,还在教孩子。孩子很漂亮,还跟我玩来着。楼主并不是美分,对开本帖的目的也是客观描述这里的生活,并不是对美帝多么的崇拜,但是楼主以为只有对发达国家的发达之处细心发现,虚心学习,才是强我国之本。否则,还是带着意识形态的思想“仇视”西方,只能让我们国家越走越远,让百姓越来越“狭隘”。  楼主经历3个小时航行来到芝加哥,继而飞行1个半小时到达目的地cincinnati.本来想在空中俯瞰辛城,但是没想到这里下大雨。在瓢泼大雨中,我们的小飞机还能飞得如此平稳除了感谢上帝之外还要感谢飞行员啊。
  上图是楼主参加学orientation BBQ的食物,典型的美国食品。
  寻找同在美国生活 或者想要去美国生活的朋友 请加群《美国新生活群》:,群里很多生活在美国各地的华人 没有中介 谢谢楼主的宝地
  特别喜欢美国的农场,正努力赚钱中,将来去美国买一小农场
  楼主的帖子满满的正能量啊!要持续更新哦!  
  楼主到了美国之后和老公甜蜜了一小阵子就开始了紧张的学习了。楼主去年在美国买了房子,是那种condon,房子不大,但是2个人住蛮好,今后有了一个孩子也还可以,如果2个孩子估计有点小了。不过楼主很喜欢这个社区,很安静,绿化的很好,周围住的人素质也较高,唯一的缺点就是离上学的地方太远了。楼主不会开车,只能每天早出晚归和老公一起去学校,他上班,我自习然后上课。  8月中旬,我们迎来了新生Orientation的第一个活动,并由此展开了一系列欢迎新生的活动。楼主当时觉得活动实在太多了,有点吃不消,但是现在回想起来,学校给新生安排那么多活动也是为 大家尽快熟悉环境,交到朋友,融入新生活,学校真是用心良苦了。  美国大学的迎新活动一般分为学校国际部和院系两个系列。在我还在北京的时候就要在学校网站上注册,学校的注册网站设计的不错,一项一项都给学生说明,最后我们收到一封邮件,是到校之后的schedule,我们必须按照这个日程上的时间和地点参加活动。原来以为就这么多活动了,没想到那只是国际部的活动,我们在的自己院系安排了更多的活动。美国大学特别开放,这里的开放不是行为开放,举止开放,而是思想和安排开放,或者叫做灵活。刚开始来,我们啥都不懂,还真不适应呢。比如说,院系会给大家发邮件,告诉大家时间地点活动安排,还有要求,让大家参加。有些活动是分session的,也就是说一个活动分好几次搞,如果你这个时间段没空,可以注册另外一个时间段的。主动权都在学生自己手上。这样,很多活动由于是和一个学院所有学生参加,出勤考核很难进行,加上很多国际学生刚来美国,除了参加学校活动之外,还要有很多宿舍啊,或者租房子的问题要解决,不是每个国际学生都愿意参加。楼主当时觉得既然来了,就要能参加都参加,反正是免费的,有的还提供餐饮,干嘛拒绝呢。于是,楼主参加了几乎所有的活动。我后来听说很多新生几乎没参加任何活动,每天就宅在家里,楼主觉得那样太封闭了,来到一个新的环境最重要是主动融入。学校创造了这么多机会让你融入,你都不参加,那么之后更难融入了。楼主本来内向的性格现在也被迫外向一些了。  第一个是金字塔山的活动。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上,我们坐着之前只在电视里看见的美国黄色校车来到了一个叫金字塔山的公园,那里有个大棚子,我们商学院的所有新生都聚集一堂,刚开始大家都有些拘束,尤其是楼主,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不知道该怎么玩,后来老师介绍了游戏规则:大家在桌子上找出4个可以描述自己的牌子,然后贴在名牌上,名牌上有自己的专业和名字。这时大家分散,在棚子里或者是户外,找到和你牌子一样的人,然后互相介绍认识,并且照相留影。原来美国人都是这样玩的啊,哈哈。楼主开始还有些拘束,毕竟一个同学都不认识,后来,看到大家很活跃也放开了,主动去找朋友,拍照留影,介绍自己,还挺有意思的。如今,我们开始了学业,不同系的同学不太可能一起上课,但有时在教学楼里或者外面看到了那天认识的同学还是蛮亲切的。老师们真是用心良苦了,这个办法真是不错呢。事实证明,如果不是这样要求认识陌生人,我们真是很难有勇气去主动认识陌生人呢。对了,忘说了,我们这里的印度学生特别多,有些专业几乎都是印度留学生。他们很团结,经常聚在一起。而我们中国人则是三三两两的在一起。印度学生很友好,他们英语我只能听懂一些,但是美国人都能听懂,我也是醉了。套用我一个同学的话说:那么多印度人,我还以为自己去印度留学了呢。听说印度人团结到了什么地步呢:我们中国人来这里留学事先会还在国内的时候就联系租房,然后联系接站,来了直接入住房子,有些人因为来的时候房东出远门了,不得不干着急,现去找住的地方。而印度人呢,根本不需要事先找房子,他们都是住在这里的印度人家里。几乎都是同学介绍,同学的同学啊什么的,不见得是直接认识的那种。据一个中国人说他家邻居是印度人,家里天天跟走马灯似的换人住。来的印度新生都是睡地上,男女生一起睡地上,等过三天找到住处就搬家,所以几乎天天有人进,有人出。大家都没有怨言,帮助都是无偿的。试想我们中国人可不愿意这样,扪心自问,我就不愿意让陌生人住。从这点上也看得出两国人观念上的差异之处吧。
  没了吗
还好想看呢
  楼主来美国前就买了房呀?通过国内的房地产网站买的麽?  
  楼主,你有微信吗。我有些问题想咨询一下你。。。。
  楼主我们的情况好像啊,但是我还没下决心迈出出国读书的那一步……求动力  
  喽喽的心态很好,值得推广。
  楼主你好,我是有打算去美国读商科的,但是据说读了也没什么用,对找工作并没有什么好处,而且读完之后也很难实习,是这样吗?
  和你经历类似,考过GMAT和托福、在美国的大学念过书,曾经有一份安逸的体制内工作,马上要以H4的身份过来。看到你的文字,让我回想起这几年的生活轨迹。以前觉得GMAT考点多,自从准备AICPA以后,偶哭晕在厕所~~~~
  @Kelly8209ABC 感觉楼主说的很真实
  今天下课太晚了,楼主就更新一小段吧。  话说楼主报考的时候没有挑选大学的余地,不像很多学生党必须前排名多少多少的学生。楼主的成绩相对还是可以的,虽然TOP去不了,但是70-100名应该也可以挑选的吧,但是楼主到美国不是光留学来的,团聚才是正事,所以楼主只申请了一所大学,然后就被录取了。真是要感谢神!楼主这个年龄到美国读MASTER,总感觉像在“游戏”。身边都是一群90后,甚至95后,楼主....年龄就不透露了,心理觉得能和小朋友们一起读书也是蛮幸福的,哈哈。对了,这里也给在国内所谓大龄的申请人一点信心,楼主之前担心即使成绩够用了,背景也还可以,会不会由于年龄关系不被录取。这点请大家可以放心,绝对不会的,不要以中国人思维想这里的很多事情。对于读书年龄,美国绝对没有任何歧视,不会限制。楼主所在学校还有比楼主年龄还大的人读书,美国人崇尚个人主义,个人奋斗。他们绝对不会因为年龄而拒绝一个合格的申请者,不但不会,而且他们还会认为你比绝大多数年轻人有工作和社会经验,会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而且也会认为你热爱生活,对生活有所追求。就像我之前说的,在美国最快捷的认识这里,融入这里,适应这里的方法就是读书了。所以,如果你是所谓大龄,害怕申请被拒而打退堂鼓,根本不用多想,绝对不可能。希望大家在追求知识,追求理想的路上奋勇前进。
  很勇敢的博主!佩服!
  对了,说到申请,楼主就接着说一些:国内学生申请美国大学大都是冲着排名去的,觉得排名越靠前越好,但是其实这个排名也是很多因素在一起的,而且,我觉得吧,申请大学,尤其是国外读书花那么多钱,投入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我们还是要找个性价比高的学校才是正事,除非你特别有钱,就是想去名校。否则,楼主认为性价比最重要。但是不好的一点是信息不对称,我们在国内看到美国大学的介绍毕竟是有限的,如果是靠中介推荐也有一些不中肯的地方。楼主认为在国内有限的资源情况下,可以通过两条途径认识美国的大学,第一就是口碑,通过熟人,或者熟人的熟人介绍,第二就是亲自参加美国大学在国内的巡展。当然了,巡展也是很有限的资源,各个参展大学当然是自己夸自己了,但是,通过与大学老师的交流也多少可以感受到他们的一些素质和情况。总体来讲,美国大学老师和教职工都非常好,特别敬业,对待学生很友善,会尽量提供帮助。当然,名校有名校的优势,这也是人家出名的地方,但是毕竟我们还是普通人多,对于普通孩子,我们尽可能去一些发展前景更好的学校,即使现在不是名校,但是学校正在往上升通道走,也是会非常重视学生的学业发展和就业情况的。  对于商学院来讲,楼主认为选择商学院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看这个学院是否很重视学生毕业找工作的培训。楼主所在的商学院就是非常重视,刚开学第一周就将找工作,然后让大家写简历,提供专门的职业辅导导师,以及提供相应的课程学习,学校天天push我们networking,internship,co-op等等,虽然很辛苦,又要学习,又要为找工作做准备,但是想想看也是值得的,不要等第二天毕业才想起还没找工作呢。所以,楼主建议大家把学校是否提供专门职业coach,以及职业培训当作选择目标商学院的标准之一,其他专业楼主不知道,没有什么发言权了。希望我的建议对大家有用,不要一味的看排名。就商学院而言,最关键的就是Job job job.大家都为Job奋斗,其实也没啥不好,毕竟我们是国际生嘛,出国不是只为了镀金,而是get a job!
  看了楼主的贴子,满满的正能量,赞一个 !!  本人正在申请商务签证,先去美国看看环境,计划和美国客户一起开办公司,想问一下后面的工作签证好办吗?如果开公司顺利的话,再计划移民过去那边
  我看呢,很喜欢!不懂里面的英语都要在网上查!佩服你的通气!!!支持!!!
  话题还是回到Orientation活动。除了楼主上面提到的金字塔山的活动外,商学院还为我们安排了很多其他活动,比如bb river活动,job search讲座,团队合作活动(类似于国内的扩展训练),还有国际新生大会,商学院bbq,万豪酒店大会等等活动。开学的前两周,楼主基本上天天有活动,都是学校的各种安排。  第一个BB RIVER活动挺有意思的,开始大家还以为是让我们学生去划船呢,后来才知道是乘坐游船在ohio river上吃喝、观光。这些活动虽然是必须要参加的,但是由于没有人记考勤,所以如果不去也没有关系,但是楼主想既然来了美国,又是免费的活动,不去参加岂不亏了,所以一大早上起来去学校坐校车来到了ohio river.俄亥俄河是美国比较重要的河流,在18世纪、19世纪美国内陆大发展阶段起到重要的交通运输作用。当年很多非洲奴隶被贩卖到美洲就是在这条河上航行,到达东部和北部地区。此外,当年,大批物质,包括煤炭、钢铁什么的也是从Ohio river上运到美国北部和东部地区。据说,辛辛那提曾经在美国的作用和地位相当于现在的纽约呢,不知道那是多久之前,看来,不管是哪里,只要发展就必须有发达和便捷的交通啊。现在,OHIO RIVER上观光和游览的船已经私人的游艇多了起来。  我们到达的码头其实不是Ohio州而是与其隔河相望的肯塔基州。上午11点的时候,我们已经被大日头晒了40分钟,终于可以登船了。楼主曾经去过芬兰,当时在芬兰的某个码头登船去了瑞典,那是一艘相当大和豪华的邮轮,在海上整整呆了一个晚上,如今的这个船当然不能与芬兰的游船相提并论,但是也是蛮不错的,相当于我们去桂林的时候做的游船,或者比那个稍微大一些吧。学校为我们包了整个2层,对于第一次参加这种活动的我来讲也是蛮有意思的。游船里有服务员给大家倒水和饮料,我们可以自由组合坐在一起认识,聊天,原来学校组织活动的目的也是让大家social啊。可是楼主英语口语一般,根本不能和美国同学畅所欲言,所以就和几个中国同学一起聊天了。一会儿,船开动了,我们去到了甲板上看风景,那天天气一般,有点晒,我们看到飘着美国国旗的游船在航行觉得很有意思,在甲板上,我们见到了第一个活动时认识的印度朋友就和他们一起聊天,听着听不懂的印度英语,说着蹩脚的中国英语,不知道我们有多少误会和尴尬啊。河两岸是居民房子和森林,美国的绿化很不错,很多富人住在森林里面,就连我们这样的穷人住的地方绿化都相当好。我的深圳同学指着对面的房子说如果这样的风景在深圳,一套房子不知道要多少钱了。哈哈,我们国内的房价绝对只能和纽约、洛杉矶比较,这里相当于国内的四线城市呢。  一会,广播说开饭了,我们回到船舱里吃饭,由于人数比较多,为方便大家就餐,老师要我们分批去取饭,学生们统一听老师的安排。我一直觉得美国人在守秩序这方面做得挺好的。大家都听指挥的,不紧不慢,有条不紊,尤其是人多的时候。对比国内有时候大家没有秩序,哄抢东西,或者开车乱插队,这里确实好很多。游船厨师为我们准备的食物也是传统的美国食物,没特别好吃的,就是有甜品蛋糕还不错,其他都很一般。但是因为是免费的,楼主为了省钱就多吃了一些,哈哈,这样回家就可以省着不做饭了。大家不要以为楼主抠门和爱占便宜,其实很多美国人印度人也是这这样的,以前楼主在国内的时候特别看不起这样,没想到现在也变成这样的了。据说印度人特别喜欢吃免费的食物,一般美国人办学术交流,或者烧烤,或者Party,或者小型演唱会什么的都喜欢摆些食物,批萨啊,汉堡啊,热狗啊,什么的,一看到有免费食物的时候就会看到印度人的身影,哈哈,因为他们第一刚来美国比较穷,能解决一顿是一顿,第二,他们比较喜欢参加活动,因为没有语言交流障碍,他们特别快能融入到美国的生活。这点楼主很是羡慕。如今,楼主也像印度同学一样喜欢蹭免费餐了,开学第一周在学校互动中心,楼主碰巧看到有学生乐队表演,有免费Pizza和饮料,楼主也跟着印度同学一起去吃了一顿,那个场面,只有楼主和一些印度同学....哈哈。楼主如今也变成蹭饭一族了。
  ohio river   
  游船上的食物
  学生演唱会,这个妹妹唱的不错呢。(图片是歪的不知道为什么)
  楼主上面介绍了一下学校orientation活动的情况。很多活动楼主都省略不写了,但是有一个活动,楼主一定要介绍,就是照相的活动。楼主没想到我们大学那么为学生考虑,不知道其他美国大学有没有这项服务,反正我们大学商学院一上来就给大家请专业的摄影师拍找工作的证件照。想想在国内楼主找工作的时候还特意去拍完之后P了很久呢,哈哈。这里的证件照和我们国内的不同,大家有没有看过美国名人政要的照片?那种深底色,近乎于大头照的那种?每个人拍的都跟明星似的,笑得那么自然,姿势也自然。我们这次拍的就是这种。在美国找工作,大家都流行建立自己的Linkedin,学校为大家能找个好工作也是蛮拼的,第一周就安排给大家一个个照相。哈哈。我们要求穿正装,然后自己注册,确定拍照时间。楼主出国的时候死活都不想带正装,以为美国都穿休闲装啊,正装没场合穿,结果楼主的家人一定要楼主带上,楼主就带了一件西装上衣,结果屡次派上用场。幸亏听话了。记得拍照那天楼主还擦了个粉,把眼镜弄干净。进入到拍摄的场地,里面很多器材,跟影楼似的。摄影师是个美国白人老头儿,和国内艺术工作者一样,也留个大长胡子和长头发。拍摄场地有梳子,粉底,毛巾等,摄影师让我把鼻子上的油用吸油纸吸一下,然后把头发梳一下。楼主开始有点紧张,就说自己不太会照相,觉得怪怪的,摄影师为了缓和我的紧张就说:我很专业的,不会让你紧张。楼主就笑了。果然,这个摄影师确实很专业,他告诉我应该怎么摆姿势,怎么微笑,还一个劲的赞美你:very pretty, 让你很舒服,放松。就这样,拍了几张之后就结束了。之后,他拿给我看他的相机,我说:fantastic。楼主很开心的走了。  过了今天,楼主收到摄影师邮件,让我们从很多张照片中挑选自己最中意的发给他,他再给大家做后期加工处理。又过了几天,我们每个人都收到了两张规格不同的照片,经过了加工处理,大家真的都跟杂志名人政要封面上的人物似的了。楼主高兴坏了。  这个摄影师在发邮件的时候特别会说话。他说:你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脸,都展现了不同的风貌,我试图将大家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看到摄影师的邮件,我觉得他真的好专业,好认真,好负责啊。真是很感谢他!  如今,楼主已经把这张照片放在Linkedin上面了,楼主真心感谢商学院,感谢这位摄影师。这段经历真的蛮有趣的
  你们那学校中国人多嘛?  
  楼主加油更新哟,密切关注中!
  关于orientation活动,楼主就先讲到这里。开学前两周楼主就忙着参加各类的活动, 忙得不可开交,基本忘记了还要上课。于是接下来的一周正式开课,楼主已经被打击得体无完肤了。事情是这样的:首先,在美国上课,无论是大学还是研究生,所有的课程虽然是学校安排好的,但是每个学期修多少学分,上什么课等等都是学生自己去做的决定,也是学生自己在学校选课网站上选择的。楼主刚到美国,关于读书啥都不懂,之前又工作了多年,所以对读书上课这件事情已经忘记得差不多了,忘了上课的感觉和节奏,又刚刚经历了2周的各类有趣的活动,基本上玩心已经很大了,结果造成了开课第一周的“崩溃”。  楼主的major是会计专业。楼主选择这个专业主要基于两点:第一、门槛低,不需要学习太多数学知识。前面说了楼主为了考GMAT的数学真是吃不了苦,所以楼主再也不想学数学了。第二、楼主之前的工作经验多少也与会计沾点边,因此,虽然楼主不喜欢背那些会计条规,但是楼主天资有限,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会计专业了。楼主在申请的时候仔细研究过美国很多大学关于会计专业的入学规定。一些很top的大学会计专业需要本科背景也是会计,有一些其他的大学对于本科是不是会计没有规定,但是需要入学后先学习会计本科的课程,另外一些大学有很奇怪的政策,他们要求学生本科不能是会计专业。当然这样的学校比较少,楼主认为他们这样可能是希望多招收一些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这样可以加强大家的diversity吧。总之,楼主报考的大学还可以,不要求本科必须是会计专业,楼主在个人陈述中尽量表达自己的工作经历与会计有关,比如项目评估等等,希望可以提高评估委员会对我的“好感”。不过,后来楼主来了美国之后才知道这里大学招人和我们之前的想法不太一样,很多人大学本科、研究生专业跨的真是非常大,楼主来这里认识一个中国女生,本科是国内大学学韩语,研究生在国内读国际关系,来美国第一个年读了一个MBA,现在和楼主一个学校读经济学的研究生,她说她将来打算考数据统计专业博士。楼主暗自佩服她的勇气,但她很轻描淡写的说这样情况在美国不是很普遍吗?我嘞个去啊。还有一个香港女生在香港读计算机, 来美国之后先读了一个心理学研究生,后来又读了一个好像是文艺方面的博士,楼主简直不敢想象这样的人是怎么做决定的,她一定是特别了解上帝给她的天赋,同时特别坚定的去挖掘和开发他。同时,楼主也看出美国大学招收学生不拘一格的政策。的确,我们每个人同时都拥有上帝赋予的很多天赋,在我们读书的阶段我们不断挖掘出自己的天赋,比如数学,比如语言,比如绘画。但是现代教育体系过多的重视考试、格式化的教学风格把孩子们身上很多的天赋都埋没了。这其实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我们大家从diversity变成了uniform,这也是自我才华的一种浪费,也是社会的浪费。当今国内年轻人被高房价所绑架,不知有多少人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埋没自己的才华,拼命去往高收入,高薪水的行业去挤,我们都在浪费自己的才华,只是自己不知道罢了。。。。楼主认为美国的大学教育招生政策和治理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有更多的弹性,目的就是培养更多diversified的人才。
  楼主加油!
  今天小结一下楼主到美国后的印象吧。虽然这不是楼主第一次来美国,但是之前来的时候都是匆匆过客,而且是属于旅游度假性质,没有特别多的深入社会,而这次来楼主是定居加学习,虽然才一个多月,但毕竟还是有些深入感受的。  第一,美国是个特别安静的国度。哪里都很安静,第一是因为人口相对少,而且楼主所在的城市并不是纽约旧金山等大城市,所以,人口密度小,所以显得更安静。在这里,每个人都是在做自己的事情,没有特别聚在一起聊天的,当然酒吧啊,shopping mall里还是很多人聚在一起吃饭啊,聊天的。不过,即使在那样的地方也比国内安静很多,声音没有那么大,那么嘈杂,这里的人从小就被教导小声说话,如果谁在公共场合特别大声说话会被认为是不礼貌没有教养的,小孩子在公共场合大声嚷嚷会被家长说。此外,安静还体现在马路上没有汽车任意按喇叭,更不会因为堵车时间稍微长一点就出现司机出来破口大骂的情况。楼主早上上学路上遇到过几次由于其他车辆撞车而出现的交通拥堵事件。说实话堵车时间蛮长的,因为要等警察来处理后才能清理现场,但是真的没有出现过后边排队车辆的司机跑出来骂骂咧咧的情况,大家都安静的排队等待处理结束,等待恢复交通秩序。这也是美国人素质较高的表现吧。  第二、美国是个高度自动化的国家。虽然楼主没有参观过工厂或科技公司,单单从日常去的超市、银行、机场等地方就可以体会到这里的高度自动化。比如,每次在美国国内转机的时候,楼主的行李都是自动转到目的地。例如,楼主从北京出发,带行李先到西雅图过海关后拿出托运行李检查,之后,楼主将行李顺着指示拿到一个中转的传送带上就可以安枕无忧,即使在第二站芝加哥也没有必要把行李拿出来,而是在终点站直接拿出托运行李即可。无论是西雅图还是纽约还是芝加哥机场都是非常繁忙的国际机场,每天有很多旅客进出港,行李更是不计其数,不知道他们是如何做到每个旅客的托运行李都安全准时到达的,后来我才知道每个人行李上都有一个条形码,美国机场就认那个条形码,一扫条形码就可以安全无误的将行李托运到正确的目的地。另外,由于美国人人工贵,人又比较懒,所以能自动化做就不需要雇人做。例如,在超市,顾客除了可以排队付费缴款之外,还可以自助扫条形码后付款缴费,然后拿东西走人。这需要第一把所有商品,包括蔬菜瓜果都扫上条形码,第二,付款的地方有非常明显清晰无误的付款流程,而且可以让顾客看得懂。这样做可以减少排队付款的人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有就是美国现在有很多drive through的服务,比如买汉堡可以drive through,洗车可以drive through,甚至在银行存钱也可以drive through, 人们可以不下车,就把事情办妥了,省事又省时间,真是适合懒人。楼主认为这些现代化的设备需要的是标准化流程以及真正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他的设计、研发和使用推广还是挺不容易的。  第三、这里的工作人员都比较认真负责,工作绝不偷懒  楼主在这里读书遇到一些交学费的事情需要找学校的人事部门,接待的是一个日本人,她的英语相当好。我们咨询了一些问题,她很乐于帮助,给了我们很多建议,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办,后来我在处理过程中又出现一些问题给她打电话或发邮件,她都是第一时间回复,而且相当耐心,绝对必须把我教会为止。这里的老师、工作人员都是如此。一次,楼主在学校bookstore买软件,收银员是个印度小哥,他告诉我不用花钱,新生的待遇是免费从学校网站上下载某软件,楼主不会操作,小哥就帮楼主弄,而且特别耐心,直到所有东西都确认没有问题才安心。楼主很感谢他。印度小哥整个过程没有一点不耐烦,让楼主很感激。他只是一个收银员,但是还帮助楼主下载软件并安装,楼主特别感激。还有一次楼主需要到一个公寓参加面试,但是找不到,大街上一个人都没有,楼主怕迟到就跑到星巴克里问人,结果一个女顾客把楼主领到了那个公寓门口,她其实也不太清楚怎么走,也是一边问人一边带楼主找。楼主也是非常感激啊。  第四、这里的人大多比较勤奋,比较上进  美国并不是遍地黄金,那些所谓的好生活也是靠努力和奋斗换来的,这里竞争压力大,很多大公司都采用末尾淘汰制,每年都给每个员工打分,最后一名就被淘汰,很是严格,大学教授这样让我们国人很艳羡的工作也是日子不好过,各种打分,各种fund申请的压力把老师们也压得不敢掉以轻心。也许正是因为工作和学业压力比较大这里的人一到假期就去户外度假,运动,很少有人在家打牌啊或者聊天的。  第五、这里的人专注个人的成长,很少和别人比较  以前在北京的时候,楼主也是经常和别人比,房子啊,车子啊,穿的衣服啊,戴的包包啊,什么的,但是这里真的不比这些。没人在意你穿什么,戴什么包包(也许楼主目前太Low,还没有到和别人比的时候?)或者住什么房子啊,每个人都更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己的兴趣点上,因为并不是富人就一定会去住大房子,有些很有钱的人也会住的很普通。当然了,对财富的渴望和赚取也是很多人的梦想,但是楼主想表达的是和国内富人炫富相比,这里的富人并不怎么炫耀,而且大家对于“有钱人”也并不是特别高看一等,这点比国内好很多。其实,在美国只要肯吃苦和付出,还是会获得与之相匹配的收入和工作的,绝对的公平肯定没有,但是相对来讲还是会有一些给积极上进的人获得好生活的机会的。  第六、这里的人都比较有礼貌  有礼貌肯定是从小的教导,而且是数辈传承下来的。比如,开门的时候都要看看后面是否有人跟着,如果有一定会给后来的人开着门,而不是啪的一声给关上。在比如,男生一般都会给女生开门,让女士先进出,在比如,经常说谢谢,对不起,没关系,不用谢之类的礼貌用语。这些比较基础的素质在很多发达国家都有体现,比如日本和欧洲,但是在国内目前还不是很普遍。国内目前离这样的素质还差距很大,我们经常在说素质教育,我更希望是从孩子小时候就教导他们小声说话、不打扰别人说话、保持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排队不插队、经常说谢谢,对不起,不客气这样的礼貌用语。只有从小教育才能养成民族的习惯。  以上就是楼主分享的初到美国的一些感受,不知道时候不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有所改变,希望到时候跟大家继续分享。
  虽然楼主写了一堆,但其实没什么内容,也没有什么艰难励志的经历,这些年美国经济不好,各个大学都是招生难,给点奖学金让中国人过来是普遍的做法,所以你能申请到美国大学的offer和奖学金是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况且还是那种臭遍街的商科,学不学没大区别。  其实你的经历里面最大的亮点倒是你老公,J1直接转H1B,能被抽中,还能豁免回国服务,说明你老公是真正的人才,运气也超一流,你这辈子最值得骄傲的成功是能找到这样的老公,至于你个人的努力和成绩在你老公面前,简直是一钱不值。
  其实按现在的形势,楼主要在美国上学,根本不需要考什么GMAT、GRE、雅思、托福之类的,直接去想上的大学申请就可以,一般都录取而且给奖学金,因为国际学生是好生源,能及时交学费,辍学率低。而且你是H4身份,在美国住满一年就能按照当地学生待遇交学费,比你按国际生加奖学金还要优惠的多。  但说句实在话,你上学真的没什么用,因为  1. 美国不是中国,不需要双职工,一人上班,一人全职照顾家庭,是最好的选择,否则2人上班,多挣的钱交完税比一个人上班多不了多少。  2. 不要以为你的英语水平有多好,过了10几岁的最佳语言学习年龄,你后来学得再好和native speaker还是天壤之别,除非理工科,否则找不到专业工作的,找到了在单位也会被当地人排挤,被末位淘汰的永远是你。  3. 你早晚不还是要生孩子吗?一生孩子你还怎么工作?美国孩子12岁以前在家必须有大人陪伴,否则违法,而且雇人看孩子的钱比你上班要多多了。这样你学历再好,在家几年下来也都作废了。  所以,还是那句话,你现在与其上学去浪费时间、浪费金钱,还不如老老实实在家造小人儿,生3个孩子,你老公的退税就顶你的工资了。
  好奇有一问:留学读书期间有生小孩的吗?是否有以护养小孩身份留下来的?
  楼主起来看到很多留言,很开心啊。今天楼主没有课可以在家呆着,明天后天各有一门考试,楼主复习得差不多了,可以花几分钟写点东西。楼主昨天说了初到美国之后的一些正面的感受,今天说说负面的。  第一、美国税太高,太重了。楼主目前学会计专业,有门重要的课就是税法。上了三周了吧,楼主感到美国税负重得令人发指了。美国国税局IRS就是为了怕大家逃税每天都在制定各种法律条规规避,美国税法规定任何收入都要征税,除了国会认为不需要的除外,这样,什么交税什么不交税就是国会说的算,当然不是任何收入都交,但是只要他们能想到的都设计到税法里面去了,只是税率不同而已。怪不得很多富人放弃美国国籍或者绿卡,税负太重。  第二、美国到餐馆消费的小费比例太高了。像楼主这样的穷人不太敢下馆子吃饭啊。很怀念之前在北京随便吃饭管的爽快感觉。  第三、美国物价不低啊。之前的“谣传”是美国低物价,这简直就是误导,对于富人来讲哪里都便宜。其实,这里东西不便宜,每次乘以汇率折算之后发现更贵。比如一个上课用的本子,在学校里卖最便宜的那种0.99美元,也算是6.37人民币吧,其实那样的本子楼主在淘宝上看30元6本还包邮呢。楼主打算在淘宝买了,让同学带回来了。还有就是计算器,很简单的那种计算器,最便宜也要7块多,但是在国内也就20多块钱人民币吧,这里太贵了。还有那些上课用的燕尾夹啊等文具用品,我觉得也是国内便宜多了。所以,我觉得对于普通生活用品还是国内便宜,当然国内价格也分很多档次,如果只去那些高档消费场所或者只吃绿色有机食品的话,国内价格当然也不便宜了。所谓的便宜可能是奢侈品或者稍微好一点的牌子吧,大家都知道那些耳熟能详的化妆品、包、鞋子、服装、炊具之类的,这里肯定比国内便宜,要不然也不会催生那么多代沟产业了。但是谁没事天天买包,包衣服呢,所以那些东西不能当饭吃,自然没什么卵用了。  其他关于人情冷暖问题,楼主生活特别单调没有遇到什么经历没有发言权。楼主只是觉得学校老师都挺负责的,一些美国同学也挺爱帮助人的。好人坏人哪里都有啦。  楼主在这里是穷人一枚,而且美国流动性大,虽然我们在这里买房买车,有工作有书读,但不意味着一直住在这里。或许哪天其他地方工作更好,或者这里没工作了,我们就得离开。这样漂泊的人生每个人都要面对,楼主不知道未来会是怎么样,希望过好当下的每一天。
  楼主加油!别听某些人瞎逼逼,做好自己就对了!  
  楼主智商有问题吧?而且你的数学是你姥姥教的吧?  淘宝卖30元6本,5块钱一本的东西,在中国文具店也得7-8钱了吧,给你不远几万里运到美国,交了运费、关税,送到美国店里加上人工、利润才6.37人民币,你还嫌贵?还要别人给你带?你知道机票多少钱吗?你知道托运行李超重多少钱吗?  就你这智商还学会计?那个不长眼的公司会用你呀?
  昨天和前天各参加了一门考试,算是开学以来第一次考试吧。其中第一门中级会计的成绩已经出来了,那位教授真是神速啊。本来以为可以考满分呢,结果还是错了一题,没有满分,有点遗憾了。下周一还有一门考试,比较头疼,这个周末好好复习一下吧。  这里的课程考试安排的很紧,基本都是随着学习随着考试了,这样到期末考试的时候不会太紧张,不会把一个学期的所有内容都考一遍了,我觉得这样也挺好的,平时考试多一点就会督促大家好好学习,不要集中到期末再看书。上了一个月的课了,感觉这里读书必须靠自己自习,光靠老师上课讲根本不可能掌握所有东西。我来这里上学前已经工作多年了,对上课考试已经很生疏了,开学第一周特别不适应,尤其是中级会计课,第一次课就搞测试,我几乎一个都不会,当时很着急。因为摸不清美国上课的规律,也不知道哪里是重点,哪里需要多花时间,看着厚厚的教科书很焦虑。当时放弃的心都有。我之前没有学过会计,都说入门比较难,所以很担心。幸好有教会和团契的兄弟姐妹帮我指点迷津,告诉我如何选课,如何和教授沟通,告诉我他们初到美国上课的经历,在大家的帮助下,我少选了一门课,这样变成3门主要课程,1门比较轻松一点的课程。因为这所大学的要求是每学期至少10个学分才是full time student,所以,我就选了这4门课保持全职学生身份。这里上课,至少是我学的会计课程还是需要自己课前花大量时间预习的,不然自己根本不可能在每周的3个小时内听懂所有知识点。开学的第一周周末,我就在家里看了2天的书,记了很多笔记。因为第一周上课很是糊涂,生怕落下,所以只有课下补了。这里读书环境不错,学校的图书馆很大,设备很好,环境也好,只要想都可以静心读下去。有了周末的补课,第二周上课感觉轻松自如多了。但是这样的效果要保持必须坚持课前预习以及课后复习。之前我说自己智商不高,而且一些人也留言说我确实智商不高,呵呵。其实,智商高不高真不是什么问题,学这个东西不需要太高的智商,毕竟不是物理啊,计算机之类的。智商太高的人往往容易自负,容易清高,而智商不高的人却更容易踏踏实实努力勤勉的埋头工作。楼主确实智商不高,在国内也绝对不是成功人士,但是楼主愿意以不高的智商勤勉的学习,顺利毕业,获得学位。楼主班里有个女生在国内刚刚财经类一流大学研究生毕业,她的感受是这里老师讲课太浓缩了,她之前半个学期讲的内容这里三个小时就搞定了,如果你还不会,就要自己回去啃书本,自己钻研了。所以,这里的学生真的很用功,为了不落下,楼主也将全部精力放入学习当中,至少第一学期看看情况。这里的老师上课会在开学第一周把整个学期的安排告诉大家,包括什么时候讲什么,什么时候考试,总成绩的分布,老师的Office hour,每位老师教学方法各异,考试风格各异,但都挺好的,对于任何提问都耐心热情解答,对于国际学生他们也知道语言障碍可能会导致大家在课上听不太懂,鼓励大家课下多提问,或者组成学习小组共同学习。目前为止,楼主觉得上课确实不能都听懂,大约70%的样子吧。希望可以进步。
  楼主周三参加了这里的校园招聘会,从8月中旬到现在才5周的时间,楼主已经参加了大大小小和找工作相关的活动十多次了,这是之前始料不及的。楼主7月才在前一个单位辞职,总以为先学习着再找工作,没想到这里这么积极的鼓励去找工作,我又开始投入到找工作的大军里了。  首先,学校很重视学生的就业问题。之前一位很喜欢“喷”我帖子的朋友说美国大学就是做生意,没错,这个观点从一定意义上讲是正确的,这里的“生意经”就是以优质的资源招收优质生源,然后把他们“推销”出去,通过校友们的好口碑,学校的优质资源换回来更多的优质生源,这样如果可以良性循环,学校就可以发展得越来越好,当然学校如何有有优质的资源不仅包括充裕的资金,还有优质的老师、硬件设备等等,非常复杂,我不是学教育的,仅能从自己的一点认识中得出浅薄的道理。总之,学校对于毕业生的就业非常重视,因为这也关系到学校的口碑,同时,这也是我们学生很重视的地方。每个人学生无论是美国人还是国际生都希望毕业之际找到一份好工作,至少不会毕业即失业。因此,学校有专门的部门负责学生们找工作事宜。这所大学由于经费有限,career service center人员并不是特别多,有些排名更好的学校他们在这方面投入的经费和人力更多,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无论如何,这里有很多帮助学生就业的老师,他们都是专业学这个的,而且有多年的经验,学生可以咨询、可以寻求帮助。当然都是免费的。就拿我们商学院举例,商学院更注重学生就业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有career coach,她们会帮你改简历,安排模拟面试,也会提供必要的咨询等等。我感觉在这里不能懒,既然有这么多资源就要好好利用,不然等毕业了就不能利用了。  第二、学校安排专门课程教如何找工作。这个课程是必修课,老师是有着多年企业工作经验的老师,因为他们更清楚招收单位想要什么样的雇员。虽然国际生与美国学生有着天然的弱势,语言、文化、身份等等,这些弱势是我们无法在短期内弥补的,但是老师们也不遗余力的帮助我们在渺茫的机会中寻求希望。这里的老师经常用到的一个词就是:试试看。确实,对于当地生源找工作都很难的当下,一个外国人如何能找到工作更需要大胆的尝试。不放弃任何机会,大胆尝试,积累经验,说不定哪天就成功了呢。  第三、学校安排很多找工作的活动锻炼学生面试技巧、帮助学生积累经验。纸上谈兵总是不行的,还是要靠实践。9月是校园招聘季,学校鼓励大家多去参加各类招聘会。招聘会跟国内的很像,大家都穿着正装、面带微笑、拿着简历一家一家看,一家一家做elevator speech.对于楼主来讲,虽然知道没啥用,但是也很积极的去参加了每一次的活动,第一次去参加招聘活动有点紧张,但是一进入会场看见大家都聊得那么HIGH也就放松了。有些公司特别直接,看见你是外国人上来就说你是不是美国公民?你是不是绿卡持有者?楼主说不是,他们就说对不起,我们不提供工作签证的。这样的企业楼主觉得也是挺好的,不浪费彼此的时间,但是楼主还是继续和他们聊了一下,因为楼主不为找工作就为练练口语和胆量嘛。大多数公司招聘人员都很Nice,他们给你讲解公司情况,还问你什么专业,什么时候毕业,还给你公司的简介还有一些小礼品。楼主发了几份简历,拿着一些公司介绍和小礼品(笔啊,杯子啊),跟好几家公司聊了一下就结束了第一次的招聘会。回来后还真的投了几个公司的实习简历,一家已经给我发了据信,另外几家还在等待中.....  第四、实习机会很重要。目前为止已经有很多人告诉我实习机会的重要性了。学习成绩哪怕是4.0但是如果没有实习的话找工作恐怕也有些难度。因此,老师们一上来就告诉我们大家如果课业与实习时间冲突的话请实习为主,课业可以推后。所以,如果你想来美国学习工作,那么毕业前的实习非常重要,有些人有过好几段实习经历,之后才顺利找到好工作。楼主正在积极找实习,但是能不能找到也是未知数啊。  第五、networking很重要。老美很重视Networking,反复强调它的重要性。但是要学习好,GPA高,又要认识人,networking与学习之间好难平衡啊。只能说尽量平衡吧。大家有没有什么好建议呢?欢迎留言啊!  总之,在美国找实习,找工作就要积极,只有态度积极,行动积极才能有机会!不能懒,更不能禁不住失败的“打击”。当然有没有身份差别非常大,很多专业在这里根本不会给国际生机会,比如犯罪心理学,这个专业对口就是去FBI,CIA,工作敏感,根本不会给非美国公民机会的。  对于我来讲,找工作和找实习的道路很漫长,希望我可以如愿找到明年夏天的实习生工作吧。
  主分享的初到美国的一些感受 很好
  楼主别管那些喷子,见喷别回就行,你要回他们他们约喷越来劲!  
  今天楼主想说一下在这里认识的国内富二代。随着美国留学越来越低龄化,留学门槛越来越低,如今国人赴美国留学比起90年代,80年代简单多了。国内中介留学机构,培训的,写文书的,买机票的,各种公司多如牛毛。美国大学想赚中国留学生的钱,也就把门槛相应放低,美国大使馆的学生签证也没那么难获得了。因此,在这里的中国留学生,从本科到研究生到博士生人数比之前几年多了很多,据说楼主所在的学校本科生中中国留学生有1000人左右,楼主不知道比例,也不好说到底是多还是少,但是至少比之前几年多很多了,再加上很多国内2加2项目交换的留学生,中国留学生人数在国际生中仅次于印度是第二大留学生来源。自然,能本科来美国读书的中国孩子家庭环境都差不到哪里去,各个都是“富二代”,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楼主来这里时间不长,但是借由各种机缘也认识了几个国内富二代男生,几个是读本科的,几个是读研究生的。总体来看,国内在这里的富二代男生(就我认识的几个人来看)都挺靠谱的,不是特别作,特别炫富那种。他们虽然住着月租1000多元一套的公寓房,开着奥迪、奔驰这样的高级轿车,穿着近1000元一套的西装,但是人都还不错,很低调,很内敛,也愿意帮助别人。  富二代A君是北京人,家在北京二环。典型的富二代,父亲好像是做官的。他就读电子工程专业。很自信,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做主持人,帮忙迎新,一副很喜欢帮助别人的样子。别看只是大三的学生,已经做代购两年了,还开了一个公司,手下雇了好几个帮忙,据说一年赚100万元民币(不清楚是流水还是净赚)。很能社交,结识各路朋友,人很豪爽,人称一哥。楼主觉得他做生意的能力是一流的,至少目前看挺能闯。  富二代B君是河南人,楼主在迎新活动上认识的。非常内向腼腆的小伙子,本科也是在美国读的,另外一个州上的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先后任职于政府部门和证券公司,由于觉得人事斗争无聊就辞职回到美国读研究生。他有一个双胞胎弟弟,也是同时在美国读大学,但是没有回国一直留在美国读书生活,现已结婚。B君很内向,很宅,住着豪宅,开豪车,但是人很谦和,并不张扬,也不炫富。B君说毕业后肯定回国,但是并不知道回国做什么工作好。楼主觉得B君家里很殷实,否则无法同时供两个儿子出国留学。B君虽是个不错的小伙子,但是少了阳刚之气,好像生活无目标,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不过,B君真心是个不错的男生,肯定也是对父母孝顺,对女友体贴的好男孩。  富二代C君是杭州人。本科就出来读电子工程,非常聪明,记忆力过人,尤其是在专业领域,深受教授的喜爱。C君门门功课拿A,而且并不特别费力气。同时,C君还是一个全能型人才,各类知识都知道一些,尤其擅长历史和地理。C君很有个性,聪明的孩子往往有些自负,虽然不是刻意流露,但是字里行间,坦言举止会流露出“聪明孩子”的特性。但是不招人讨厌,不是特别自傲的人。C君有很明确的发展目标,非常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职业规划非常清晰。还没毕业已经做过很多个实习,深受公司喜爱,都纷纷抛出橄榄枝希望签约,但是C君应该会去一个他认为最有发展前途的公司吧。话说上次在CAREER FAIR上,楼主看见C君和一个世界500强企业招聘的人侃侃而谈呢。C君应该是前途无量的那种优质男,只是太瘦的,该锻炼身体强壮体格了。  富二代D君是北京人,父亲是做生意的,他年龄非常小,不到20岁。虽然家里很有钱,但是据说父亲为了锻炼他让他住在非常破旧的House里,和好几个人合租的那种。D君很有意思,180的大个,也非常瘦,他非常非常非常宅,可以好几天不出门,在家里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他曾经说过:我到美国来就是为了享受的,不然那么辛苦我来这里做什么呢。D君之前在家里就老打游戏,估计家里人希望他去了国外就会“改邪归正”,但是谁知道没人管了就更肆无忌惮的。D君也是老实本分孩子,不炫富,不张扬,就是爱打游戏。有时连课都不上了就是在家打游戏。唉。。。不知道他家里人知不知道他的情况啊。  楼主还认识几个富二代,都是男生,都是踏踏实实在这里读书、谈恋爱、工作的,人都蛮好,毫无不良习气,当然这里的富二代也有不那么好的,也有炫富的,有一次楼主在走廊里等上课,旁边一些中国女生在聊天,无意中听到一个女生说他男友花5000美元充值那个电脑游戏,楼主很错愕,5000元就为了玩电脑游戏,好有钱啊。其实,这样的人在这里挺多的。楼主最近看了一个帖子说是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到美国读书的那些老留学生相比,现在的留学生条件不知道好了多少,但是那些名牌衣帽、高级电子产品充斥的当代留学生们来了美国之后不是每天关家里打游戏,就是血拼商场,要么就是到处吃吃喝喝,享受玩乐,他们的结局就是回国后继续啃老。与那些动不动就背了几万美元助学贷款读书的美国学生相比,那些富二代们真是太幸福了,但也许就是因为幸福感爆棚,让他们不知道珍惜,反而觉得理所应当。
  @Kelly8209ABC   世界上最美的是女人的下面的那个东西
  不错!期待楼主更新!
  感觉楼主的选择会后悔滴~~~
  LZ别更了,继续你的LOWER
  @Kelly8209ABC 出去是好的,移民是不容易的.
  麻烦楼主对比一下中国和美国的不同,优缺点,谢谢。好想知道。
  好样的,楼主!!!  
  楼主写的好详细~喜欢~
  在天涯开这个帖子已经2周了,几乎天天更新,感谢大家的关注,谢谢大家的留言。很多是鼓励我,支持我的,当然也有抱有否定和质疑的声音。我本来是想把在这里的生活在不影响自己和他人的情况下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也是给有需要的朋友借鉴,但是现在看来好像有些困扰。以后我不尽量避免涉及他人,希望那些不喜欢看的朋友不要恶意攻击,不看就是了,很简单的。
  楼主,加油,继续更,持续关注!!!!
  楼主,我借用一下你的经历,已经转发到空间了
  羡慕,坚持,加油!
  其实老实说找到人生伴侣很重要,特别是背井离乡的时候,如果不是楼主老公在美国,楼主肯定不会去啊
  点赞,加油!  
  那么多文章,懒得看了
  楼主,美国能上天涯QQ微信吗?@Kelly8209ABC
  不错。坚持一下。
  赞楼主
  ////////////////
  多上图,少说话
  俺先码一个慢慢看  楼主啊,篇幅太长鸟,你可以多发几顿楼或者分成段落,俺的眼睛已瞎啊  悲催的爬楼中
  今天楼主来说说美国读书的浅显的感受。  在国内的时候就有很多人告诉我美国读书不是那么容易,不能混日子。楼主本来也是一个特别认真的人,经过多年的工作,有些时候会有一些职业病,刻意追求完美,不懂的放松,总是紧绷着神经。来到这里开始学业后我感到深深的不适应,第一周特别难熬,特别想放弃,离开学校多年了,已经找不到学习的节奏。楼主不知道怎么学,到底是什么样的用功程度就够了,所以感觉特别累。但是,楼主生怕考试考不好,毕不了业,所以特别用功。很多人都觉得我太刻苦了,没必要,又不是做研究。可是我觉得既然读书就要好好读啊,考试不求满分,但是也不能都不会啊。楼主始终找不到一个平衡点,现在还特别纠结。开学之初参加各种活动的时候老师、校友都无数次说在这里读书不能只追求gpa,还要积极融入当地生活,参加社团活动,展现和培养自己的leadership,当时楼主意气风发打算参加几个社团活动,多认识些外国朋友,但是一开学就被课业吓到了,对于完全没有会计基础的我上来就讲那么深奥的东西简直把我弄得手足无措。所以,我放弃了之前所有的参加活动的想法,先把功课弄明白再说其他的吧。于是,楼主就这样变成了“酷爱”学习的人。不是我想这样学啊,而是不自己学真的不懂啊。老师讲课特别快,知识点特别浓缩,不可能一点一点掰开揉碎的给我们讲,就靠自己下来复习和预习呢,人的时间和精力那么有限,哪里有时间参加活动?我连周末出去游玩的时间都没有,连商场都没逛过,就顾着看书了。我的这样的生活让老公很不理解,他常常劝我要放松,不要那么在乎成绩,关键是把东西学到了,可能是由于楼主是国内传统教育体制过来的人,真是习惯了这样的学习节奏。楼主之前虽然成绩不是那么出色,但是也是挺优秀的,深以为学习就要这样认真和投入,这样没啥不对的。于是出现了激烈的碰撞。最后当然是我胜利了。记得楼主大学时代那个班人人都是学霸,本以为大学可以轻松,结果大家都是特别喜欢学习的人凑在一起了,一个比一个能学习,没有一个出去耍的,楼主也只能跟着爱学习了。不然,会被大家耻笑,最关键是每学期成绩排名是公布的,如果是最后一名多没面子呢。带着这样的心理,楼主在这里也开始“疯狂”学习,其实我不算疯狂的,据说我们一个同学天天学到凌晨2点,我觉得太过了,不至于的。但是,一个氛围如此,如果你不努力学好像不上进似的。问题的关键是,这里是美国大学,虽然老师也天天督促大家好好学习,但是他们又说不能成为只会学习的书呆子。那些Push大家找工作的老师又天天说gpa4.0根本没有啥意义,要会networking,要social,楼主感到这里的学习真不简单,既要gpa高(很多好公司要有最低pga要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五好小公民材料 删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