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只有汉族才能享受吗?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族没那个待遇吗

关于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几点思考
 来源: 
来源:作者:责任编辑:yfs001
●邹怀民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视察扶贫工作时强调,扶贫开发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下简称《意见》)要求,建立精准扶贫机制,切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自治区党委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新疆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新党办发[2014年]12号)精神。2015年,自治州印发了开展各级干部群众深入基层“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工作方案,明确2015年“访惠聚”工作以做好群众工作、强化基层组织、推进“去极端化”、开展精准扶贫四项任务为重点。州发改委“访惠聚”工作组将精准扶贫工作作为2015年工作组工作的主要工作来落实,按照“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精准到人”的原则,精心谋划、深入调研、反复核查、详细分类,积极探索精准扶贫措施。下面就温泉县安格里格镇本布图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情况谈几点思考。布图村基本情况本布图村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牧业村,全村160户,人口623人,22户蒙古族、1户汉族、134户哈萨克族、1户回族,居民分散,主要分布在四个居民点,少数民族人口达到全村总人口的99.5%以上。2013年末,全村共存栏牲畜11780头只,其中羊11000只、牛530头、马250匹,100头只以上的规模养殖户有55户。全村现有耕地9000亩,其中:责任田1000亩、机动地1660亩、草料地3340亩、开荒地3000亩。2013年,本布图村农牧民人均收入6029元,低于全县农牧民人均收入。目前全村有贫困户家庭119户,占全村总户数的74%,重点帮扶户64户,占全村贫困户户数的53%,属于自治区级少数民族扶贫开发村。贫困主要原因分析——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发展滞后。本布图村自然、地理条件较差,多数牧民分散居住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地,利用天然草场资源安排牧业生产。耕地大部分属于戈壁滩地和开荒地,责任田仅占全村耕地的九分之一。由于历史和社会原因,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条件落后。——受自然灾害影响较重,抵御风险能力较弱。本布图村地处天山西段北麓,紧邻别珍套山,海拔高、土地贫、灾害多,干旱、洪涝、冰雹、霜冻、病虫害频发。2011年和2012年,本布图村连续两年遭受春季洪涝灾害,道路、房屋、农田损毁严重。2013年又遭受历史罕见的冰雹灾害,造成3522亩地农作物绝收,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00万元。——生产经营方式简单,产业结构过于单一。受自然、地理等条件制约和传统生产方式的影响,全村以传统养殖业为主,生产经营方式单一,产业结构调整严重滞后,养殖、种植业未形成优势、特色和规模,效益差。无二、三产业,缺乏致富项目,农牧民增收渠道窄。——残疾人比例较高,因病致贫现象突出。据调查,本布图村共有残疾人员23人,绝大多数属于贫困户或低保户家庭,低保人口58人,约占总人口的9%左右。牧民健康保健意识较差,生病后往往不及时就医,小病搁、大病拖,因病因残致贫现象较为突出。——自我发展意识,发展能力不强。该村多年以来一直是贫困村,各级政府每年都在帮扶,但收效甚微,主要是受传统思想影响,自我发展意识不强,缺乏市场意识,发展能力弱,部分贫困家庭等、靠、要依赖思想严重。精准扶贫的几点思考精准扶贫是指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实施精准扶贫应该注意做好以下几个环节工作。——改善民生,夯实基础是做好精准扶贫的前提。做好精准扶贫工作要提高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人居生活环境。本布图村自然、地理条件较差,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除村委会居民点外,牧民生活用水主要靠冰雪融化形成的涝坝水,两个分散定居点只通简易的砂石路,电信通讯线路不通,网络不通,无闭路电视,生存居住条件较差。因此,必须加大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主要是在水、电、路上下功夫。利用州发改委争取项目优势,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项目资金。一是积极争取70万元安全饮水工程项目,解决本布图村饲料组居民点的饮水问题;二是完成本布图村饲料组2014年70万元农村电网改造续建项目;三是完成本布图村塔布拉哈提2000亩的滴灌项目;四是积极争取农村道路改造专项资金支持,计划改建定居点便民路1.5公里、饲料组便民道5公里、克尔托汗便民道。——精准识别是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基础。 1
[责任编辑:yfs001]
一周图片排行榜
光明网版权所有中央:勿把涉少数民族刑事问题归为民族问题
发布日期: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从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围绕改善民生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高依法管理民族事务能力、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六个方面提出25条意见,旨在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意见》指出,要深刻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我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国家,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各民族共同开发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要全面理解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基本内涵,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基本要求: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维护祖国统一,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坚持依法治国。要准确把握当前我国民族工作阶段性特征,包括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市场经济起步晚、竞争能力比较弱;民族地区经济加快发展势头和发展低水平并存,总体上与东部地区发展绝对差距拉大、民族地区之间发展差距拉大问题突出;国家对民族地区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和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仍然薄弱并存,历史欠账较多,一些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比较落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趋势增强和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上升并存,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更加复杂;反对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暴力恐怖斗争成效显著和局部地区暴力恐怖活动活跃多发并存等。要进一步明确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意见》指出,要明确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思路,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改善民生为首要任务,以扶贫攻坚为重点,以教育、就业、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为着力点,以促进市场要素流动与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相贯通为途径,把发展落实到解决区域性共同问题、增进群众福祉、促进民族团结上,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民族地区特点的科学发展路子。要完善差别化支持政策,进一步完善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增长机制,率先在民族地区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加大银行、证券、保险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支持民族地区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契机,在口岸建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方面给予扶持,完善对口支援工作机制,重点向基层特别是农牧区倾斜,结合&十三五&规划制定,继续编制并实施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兴边富民行动规划、少数民族事业规划。要支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把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作为重中之重。要多措并举扩大就业,支持发展农牧业、农畜产品加工业,鼓励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促进农牧民就业和稳定持续增收。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民族手工业、旅游业等特色产业,努力提升民族品牌培育和企业质量管理水平。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建设交通、水利、信息、能源、科技、环保、防灾减灾等项目。要集中力量扶贫攻坚,坚持民族和区域相统筹,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积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增强自我发展的&造血&能力。
  《意见》强调,要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群众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要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坚持重在平时、重在交心、重在行动、重在基层,注重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突出创建主题,丰富创建形式,扩大参与范围,加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建设,中央和地方主要新闻媒体要持续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推广经验,树立典型,营造浓厚氛围。要坚定不移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全面开设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课程,全面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确保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同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接受教育的权利,不断提高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育水平,并在需要的民族地区加强学前双语教育,制定激励政策,加大师资对口支援力度,做好双语教师招录工作,对双语教学师资培养培训、教学研究、教材开发和出版给予支持,注重培养民汉双语兼通人才,提高少数民族干部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在民族地区工作的汉族干部应学习掌握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意见》要求,要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深刻认识中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国家,中华文化是包括56个民族的文化,中华文明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明,中华民族是各民族共有的大家庭,牢固树立各民族水乳交融、唇齿相依、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观念。要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促进各民族文化交融、创新,把尊重、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传承、建设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有机结合起来。
  《意见》指出,要加强民族工作法律法规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修订完善有关民族工作的法规条例。要做好城市和散居地区民族工作,加强少数民族人口信息资源整合,构建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完善工作机制,推进城市和散居地区民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要依法妥善处理涉及民族因素的问题,坚持在法律范围内、法治轨道上处理涉及民族因素的问题,不能把涉及少数民族群众的民事和刑事问题归结为民族问题,不能把发生在民族地区的一般矛盾纠纷简单归结为民族问题。
  《意见》明确,要完善民族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大胆选拔、充分信任、放手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长期在民族地区工作的汉族干部,保持干部队伍合理结构。要造就优秀知识分子队伍,重视民族地区知识分子特别是少数民族知识分子骨干培养。要加强基层组织和政权建设。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孩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