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经营者思维思维谈价格

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公益”(48)估值思维与问答
七)估值思维与问答
1、宏观思维(47)
2、思考的逻辑一(48)
A.基础逻辑
B. 投资的基本逻辑
C.投资逻辑哪里有
2、思考的逻辑
A.基础逻辑
01. 网友:请问段总。逻辑是具体的还是抽象的啊?()
段:很具体也很抽象。
段:逻辑本身应该是抽象的吧?可以用来考虑很抽象的问题但也可以用来考虑很具体的问题。
也许初等数学里的平面几何和集合等会对训练逻辑思维有帮助?(博文:CCTV《对话》:巴菲特和芒格)
02. 网友D:领教了。从投资的角度来说确实应该寻找善良的企业。您是个很有慧根的人。谢谢。不过从哲学的角度,我更同意这位兄台的理解:
网友长安:善良的人不一定成功,成功的人不一定善良;
但只有善良的人才会得到幸福。。()
段:我写这一条时就想到一定会有人说很多“不一定”。
什么时候这些朋友能搞清楚“充要条件”啊。这世界没有成功的充分条件。
网友Y:您的意思是“必要条件”吧,就是善良的不一定成功,但成功的一定善良?就好像本分经营的不一定能成功,但成功的企业一定是本分经营?对不?
段:充分条件的意思是:只要有就一定行的条件。
必要条件的意思是:必须要的条件。
记得这是初中学平面几何时学的,很久以后才搞明白。
记得高考时有人说自己数学挺好的,就是语文不太好,看不懂题,所以数学也没考好。现在想起来大概是逻辑不太好。(博文:《成功的组成因素》)
03. 网友Y:股票投资,投资逻辑很重要,最重要是想明白充要条件,不想明白买了也会拿不住的。
举几个例:如果投资万科,一定要想明白房地产行业调控对万科的影响,想不明白拿着是睡不好的。投资茅台,不想明白三公消费对茅台的影响,认为茅台是靠三公消费支撑的,相信是不敢买的。投资苹果,看不懂苹果的ios平台的未来,相信拿着也睡不好。()
段:什么是充要条件?投资的充分条件是啥?
网友Y:不经思考的发言,真是个悲剧(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的区别没搞清楚就说了)。股票投资的充分条件(好的生意模式、好的企业文化、好的管理团队、好价钱)
我上条的表达意思应该是:股票投资最重要的是充分条件(好的生意模式、好的企业文化、好的管理团队、好价钱)。碰到具备充分条件的公司出现好价钱,要想明白导致公司出现好价钱的关键点(例举了三个公司),想不明白买了也会拿不住,其实还是要懂这个公司。()
段:你可能其实还不懂什么是充分条件。基本上可以讲投资里是无法找到充分条件的,你说的这个不是充分条件,甚至也不是必要的。投资里甚至必要条件都很难找到。
段:在逻辑学中:
当命题「若
B」为真时,A 称为
B 的充分条件。当命题「若
A」为真时,A 称为
B 的必要条件。当命题「若
A」皆为真时,A 是
的充分且必要条件,同时,B 也是
A 的充分且必要条件。
充分且必要件,亦可以充要件。
当命题「若
B」为真,而「若 B
A」为假时,我们称 A 是
的「充分但非必要条件」,B是A的「必要但非充分条件」;反之亦然。
段:我觉得搞懂什么是“充要条件”对投资特别重要。
记得第一次接触“充要条件”是在初中平面几何里,当时好像没懂。后来考大学前复习平几时才懂的。
我发现大多数“投资人”对“充要条件”到底是什么意思是没搞懂的,结果就是会有很多逻辑错误。
段:举个例子:为什么说“好的生意模式、好的企业文化、好的管理团队、好价钱”也不是可以买的“充分条件”?因为这样的公司也可能犯致命的错误,只是具备这种条件的公司犯致命错误的概率比没有这种条件的公司低很多,康复能力强很多,所以投资这种公司成功的概率高很多而已。
段:投资里最难的地方就是找不到可以投的“充分条件”,如果有的话,那电脑就可以比人脑厉害了。
“投资界”总是有人试图找出一种不用懂企业就可以在股市上赚钱的办法,他们永远都不会找到的。如果能找到的话,这个办法应该早就找到了,那现在投资界赚钱最多的一定是数学家。
在美国,我确实见过很好的大学里有些教授依然在试图找到通过数学用电脑就可以赚钱的办法,他们的逻辑推理的前提里有些假设是不对的,所以后面的结论不管多“高级”都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果。有意思的是,这些教授大多数都是我曾经的同行---计量经济出身的(我曾经是人大计量经济学的“烟酒生”哈。)
网友T:嗯,段大哥说的这一段很深奥,我没怎么看懂,假如企业的业绩持续上涨就会导致股价上涨,那么业绩不断上涨就是股价上涨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是这么理解吗?另外请教您,这一段是不是还是可以理解为概率,当概率大的时候,就可以重仓。()
段:你好像还是没明白充分条件的意思哦。用平面几何里的东西比较容易看清楚。比如:等边三角形和等角三角形是互为充分条件,意思是等边三角形必为等角三角形,同时等角三角形必为等边三角形。企业业绩的持续上涨未必一定会导致股价上涨,所以他不是充分的。比如有一家公司现在一年每股赚一分钱,股价100块一股。在未来20年里这个公司每年的盈利都有20%的成长,20年后该股价一定会涨吗?
网友Y:前面在不明白什么是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意思就发言说股票投资有充分条件、充要条件。在你回复后,还是思考在股票投资中怎么找出充要条件,所以会得出了很牵强的答案。用功夫熊猫的一句台词来形容股票投资中的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我私家汤的绝密食材,就是…什么都没有。
(说句惭愧的,为了了解什么是充要条件,我去找了一个高中的数学老师,她说:在数学当中如果不是充分条件肯定不是充要条件,如果不是必要条件肯定不是充要条件。)
段:看上去你好像依然不明白。
必要条件容易理解,就是必须要的条件,比如喝水是人能够生存的必要条件,就是没水人就无法活下去的意思。
充分条件的例子现实社会不好找,数学里好找。
投资里没见过充分条件,投资投的是概率。(博文:【转载】关于“善”的十个难题)
04. 网友:“举个例子:为什么说“好的生意模式、好的企业文化、好的管理团队、好价钱”也不是可以买的“充分条件”?”,“投资里最难的地方就是找不到可以投的“充分条件”,等等,既然找不到,那么投资的充要条件到底是什么呢?脑子被转晕了。()
段:投资里没有充要条件,就是没有数学公式可以用的意思,所以不存在投资的充要条件是什么的问题。如果明白什么是充要条件,就会明白我什么意思。(博文:【转载】关于“善”的十个难题)
05. 网友:(借钱、做空、做不懂的)是投资失败的充分条件。其实,要做到不借钱和懂企业也是需要相当的时间(这是开始投资前的必要条件)。好消息是做自己能力圈里的喜欢的事,容易并乐在其中并往往有机会有闲钱,如果有闲钱的同时还喜欢投资(投资成功的必要条件),就有机会弄懂“好的生意模式、好的价格、好的管理人”,段大哥,我这样理解对吗?()
段:借钱、做客、投机都是有诱惑的,未必一定会失败,所以也不是充分条件。看来充要条件的逻辑确实不好懂。(博文:【转载】关于“善”的十个难题)
06. 网友:以前推崇并一直运用“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的理念,10多年来自我感觉很好,只是我没足够的智慧明白,少了“做对的事”为前提,会有付不起的代价在前面等我;上周自驾出游,为了在唯一的好天气前赶到黄山,一路超车,结果在一个弯道右侧上坡超车时,只差一线线就和对向车撞上!!现在想起来还头皮发麻,越想越后怕。误以为自己懂段大哥经常说的“做对的事,并把事情做对”、“从长期看”、“从10年、20年的时间来看”,没想到差点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才懂一点:在安全的前提下开到尽量快。()
段:“在安全的前提下开到尽量快”?说明你依然完全不明白!
我以前说过的是“足够的最小发展速度”。
网友:以事实和逻辑为前提,理性的选择一个“足够的最小发展速度”,最后能以还不错的速度安全的到达目的地,也就是说“安全”是个自然的结果,而不是前提条件和自己的主观判断。(请问段大哥,我这样理解对吗?)
以前犯的那些错误,基本都是屁股指挥脑袋了!谢谢段大哥的指点,把我以后犯致命错误的概率大大降低了。您这两句宝贵的话对我来说是无价的,谢谢您!另外我接受正规教育的时间短,在逻辑这块非常欠缺,请问段大哥,关于这块除弄懂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外,还有别的好推荐吗?()
段:如果能搞懂充要条件的话,就没有更好的了。如果你搞不懂,别的其实也没用。逻辑思维能力大概是可以通过多思考慢慢培养的,所谓的“正规教育”未必就能帮上忙。(博文:《Tesla》)
07. 网友:有一天你就是成功者,你讲任何话都是对的()
段:这个逻辑反了。(博文:《&妙语连珠!马云给正在奋斗中的人的经典语句》)
08. 网友:段大哥,我看到您参加了伯克希尔股东大会后的中欧商学院组织的一次讨论,参会的还有赵丹阳和李路。此外您还参加了芒格股东会晚宴。()
段大哥坚持中国也可以复制出巴菲特。其他企业家持否定意见。()
段:呵呵,这是个逻辑问题。没人问我要多少年。(博文:《巴菲特自述:我的城堡和我投资的5+12+8+2法则》)
09. 网友Q:我不相信一个逻辑思维敏捷的人。可以评判出艺术品的价值?()
网友A:我不相信一个逻辑思维迟钝的人,可以品味出艺术品的魅力。
段:呵呵,我不认为逻辑思维好的人就一定可以品味出艺术品的魅力,反正我不太行(博文:《巴黎》)
B. 投资的基本逻辑
01. 博文:【转载】芒格主义()
(35)”You can progress
only when you learn the method of
learning.”
译文:(35)你只有学会怎么学习你才会进步。
段:虽然投资不需要大学文凭,但上过大学往往还是有帮助的(不是充要条件),因为大学里学到的东西主要是学习方法。
充要条件是什么?那是初中学的吧?反正我是初中学平面几何时学的,但好像是很久以后才真的明白。
充要条件的概念,或者说什么是充分条件,什么是必要条件,什么是充要条件,什么是既不充分也不必要的这些概念对投资很重要。
之所以我认为其很重要是因为我发现大多数人在逻辑上其实是不懂什么是充要条件的,我认为至少有85%的人在投资上不明白充要条件。
02. 博文:《2014年3月3日》(2014巴菲特致股东信:我最好的投资是什么)
现在说回本·格雷厄姆。我在1949年买了本所著的《聪明的投资者》,并通过书中的投资探讨,学到了他大部分的想法。我的金融生涯随着买到的这本书而改变了。
在读本的书之前,我仍在投资的环境外徘徊,鲸吞着所有关于投资的书面资料。我阅读的大多数内容都使我着迷:我尝试过亲手画图,用市场标记来预测股票走势。我坐在经纪公司的办公室,看着股票报价带卷动,我还听评论员的讲解。这些都是有趣的,但我并不为之颤抖,因为我还什么都不懂。
相反地,本的想法能用简练易懂的平凡文字,有逻辑地去阐明(没有希腊字母或复杂的公式)。对我来说,关键点就是最新版第八章和第二十章的内容,这些观点引导着我今日的投资决策。
03. 博文:《巴菲特自述:我的城堡和我投资的5+12+8+2法则》()
我的5项投资逻辑:
1. 因为我把自己当成是企业的经营者,所以我成为优秀的投资人;因为我把自己当成投资人,所以我成为优秀的企业经营者。
2. 好的企业比好的价格更重要。
3. 一生追求消费垄断企业。
4. 最终决定股价的是实质价值。
5. 没有任何时间适合将最优秀的企业脱手。
04. 网友S:我觉得看巴菲特和大道的东西,最重要的是让我树立了正确的投资逻辑,知道什么是对的,应该做的,什么是错的,不要去做。也说一下自己理解中的投资逻辑,有些理解会有错误,如果大道有时间希望帮我指出来。谢谢。
首先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这是后面所有逻辑的前提,没有这一条,其他什么都不是。
那么买什么股票或者说是公司呢?巴菲特告诉我们要买能力圈内的,也就是你能看懂它在干什么,你觉得以后它可能会怎么样的企业。原则上凡是你能力圈内你觉得好的企业都是可以投资的,所以并不是说什么行业就一定不能投资,而能力圈的大小要看你的经历你的知识等等甚至要看机缘,也许你看了10年都没看懂但是某一天突然通了也是有可能的
那么能力圈内的公司要怎么去分析呢?巴菲特也说了好的生意模式,好的管理层,好的价格。可以看到好的价格是排在最后的,至于生意模式怎么理解,引用大道的话——赚钱模式;这3个条件各人有各人的理解,但是能同时满足这3条的很少见,所以大道也说过找到一个能理解的好的标的很难。()
段:理解得很好啊,尤其是投资逻辑的理解很重要。很多人会更多地注意我投什么,但那个真的不重要。
网友X:用同样逻辑,能否用在找工作。比如,你希望你服务的企业有
-好的商业模式和护城河
-好的管理和企业文化
当然,如果你要投身到一家创业公司,盈利模式还没清楚的情况下,这个是不是比较难用以上逻辑难判断呢?
段:这个逻辑用在找工作上会非常好,很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当然,开始找工作时往往人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得很透彻,但起码有这个逻辑的人会多少多花些时间在这方面考虑,而且一旦发现找错工作了就一定要尽快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做对的事情”往往体现在发现是错的事情就要尽快改。
无论如何,在找工作时一定不要仅仅是为了找一份有薪水的工作,一定要有些“利润之上”的追求。我当年去中山工作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自己喜欢玩游戏,现在回想起来当时这个决定对我的后来的影响是非常非常大的。
投身到创业公司的道理也一样,至少你想投身的这家创业公司一定要有什么东西特别触动你才行,要知道创业的过程是非常艰难的,没有利润外的追求很难走多远。我确实看到过一些人进入创业公司是因为创业公司会给期权,但那个东西对没价值的公司而言是完全没价值的。(博文:【转载】盘点8大致癌饮食习惯 90%白领易中招)
05. 博文:《引用
巴菲特名言语录&》()
投资成功的关键是在一家好公司的市场价格相於它的内在商业价值大打折扣时买入其股份。内在价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为评估投资和企业的相对吸引力提供了唯一的逻辑手段。内在价值的定义很简单:它是一家企业在其下的寿命史中可以产生的现金的折现值。
06. 段:dcf是什么?()
网友F:未来自由现金流折现,段老师之前有很精辟的定义:)
网友H:段总估值不用DCF,我想也确实用不着,因为不会准确。用最安全的方法毛估估就可以了,判断肯定低估,段总可以神秘地定义为“估感”,有点“球感”的意思,这就是艺术的成分,呵呵。
段:其实DCF就是毛估估的,所以是一个东西。
网友F:这个说法很到位。巴老说就算他和芒格,同样的公司同样的数据,结果也不尽相同。有意思是的是,巴老有时会说BRK公司股价高过或低过内在值,但从来不直接明说BRK当时的内在值到底是多少。芒格相反,披露年报时会告知WESCO股东内在值是多少,当前股价是高估还是低估了:)
段:反方是什么?我们这不是都是价值投资者吗?反方我根本就没加进来。
我非常同意DCF(生命周期的总现金流折现)是唯一合乎逻辑的估值方法的说法,其实这就是“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意思,不过是量化了。(博文:《关于估值的一点想法》)
07. 博文:《复习一下》<font FACE="仿宋_GB-09-03&)
我非常同意DCF(生命周期的总现金流折现)是唯一合乎逻辑的估值方法的说法,其实这就是“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意思,不过是量化了。对投资,我想来想去,总觉得只有一样东西最简单,就是当你买一个股票时,你一定是认为你在买这家公司,你可能拿在手里10年,20年,有这种想法后就容易判断很多。
08. 网友:段总好!最近正在向您的投资三原则靠拢。不借钱,不做空,不做不懂的东西。前两条已经做到了。在执行第三条时,发现自己之前投资的好多公司自己还没完全搞懂。真正最了解的就身边的格力与苏宁了。我卖了三年前买的中国平安(因为现在发现对它好多东西都不懂)加上自己省下的一些闲钱,放在银行有点难受。我打算跟您买点华侨城,再跟老巴买点比亚迪。我想了很久,觉得这也符合您“不懂不做”的投资原则。因为我对您和巴菲特的投资方法很懂。这样比较容易让自己坚信。把它大致看成是买了巴菲特的BKR股票与您的基金一样。请问段总我的想法对吗?还有想问您,您在09年为什么跟老巴买富国银行(你做过不懂银行的)而不是容易了解的强生,宝洁,沃尔玛啊?谢谢!()
段:首先你一定要明白一个基本的逻辑关系,那就是投资一定要投自己了解或明白的公司,但不是说自己了解或明白的公司就一定要投。你要连这个逻辑都搞不清楚,“投资”会让你吃大苦头的。
老巴很懂银行,而且是WFC的董事,他说很便宜的时候那就是很便宜了。另外,我虽然不如老巴懂银行,但也不是一点也不懂,我看过他说的道理,非常认同。他们有的有些公司我就不太认同,所以不会跟。(博文:《雅虎:未来几年显示广告营收增长率可达16%》&)
C、投资逻辑哪里有
01.网友:我有点感触,芒格说投资要学物理,不知道能不能用得上。()
段:物理里有许多逻辑,有时可以用到投资里。(博文:《招行及其他银行》)
02. 网友:巴菲特有些思想是对的,但并非全部,更不可教条化。()
段:我觉得大家最好能明白什么是思考的逻辑,什么是思考的结果。我们要学的是老巴思考的逻辑,而老巴的错误只是概率上的错误而已。
再烂的球手也有打好球的时候,再好的球手也有打烂球的时候。我们要学的是好球手是怎么打球的。难道我们和教练说“你也有打坏球的时候”对我们有任何帮助吗?
如果学生对老师讲“我要去你的糟粕,取你的精华,不过老师能告诉我哪些是你的精华吗?”大家是什么感觉?这样的话大家常听吗?(博文:CCTV《对话》:巴菲特和芒格)
03. 博文:【引用】巴菲特31年股东信精华---2()
48、所有投资人的目标,应该是要建立一项投资组合可以让其透视盈余在从现在开始的十年内极大化。这样的方式将会迫使投资人思考企业真正的长期远景而不是短期的股价表现,从而藉此改善其投资绩效。当然无可否认就长期而言,投资决策的绩效还是要建立在股价表现之上,但价格将取决于未来的获利能力,投资就像是打棒球一样,想要得分大家必须将注意力集中到场上,而不是紧盯着计分板。(1991)
04. 网友:段大哥:前几天买了本霍华德·马克斯写的书《投资最重要的事》。刘建位在推荐序中说这是一本巴菲特读了两遍的投资书。霍华德在书中说:沃伦。巴菲特教给我耐心和逆向投资。
好像段大哥一般很少说逆向投资。()
段:好的投资大多都是逆向的,但逆向的未必就是好投资。这是初中平面几何里学的逻辑关系哈。(博文:《关于加博友》)
05. 网友J:越来越觉得段总这里是互联网的世外桃源,大家都文质彬彬的谈论技术性问题。也经常看任志强,王石,叶?等人的博客,到处是谩骂声,真替他们揪心。网易的论坛跟贴那更象地域,广告,黄色言论,骂人花样百出。不知道是段总会管自己的花园还是来这花园的人本来素质就高。
很希望段总多讲讲自己人生往事,看见段总以前谈到用麻袋背钱从俄罗斯回来,谈到一个人说因为要了现金而没要股份后悔的把头都抓秃了,感觉很有生活气息。段总也明确说过坚持写这个博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孩子长大了可以通过这个了解老爸,那么多谈谈成长经历就是最好的了解途径。希望这个提议没有唐突到您。()
网友B:回复&网友J:这个世外桃源,正好说明大道的管理水平,这个博客的有些规则,开始不理解,现在慢慢地体会到其中的道理。
段:这几条规矩都是有很强的逻辑在里面的,时间越长越容易明白。(博文:【转载】关于“善”的十个难题)
06. 网友C:完全依赖于他人当然不好。当超出你的领域时,就求助专家建议也许不是最坏的打算。()
段:砖家建议你也敢听?超出领域时最好别碰,除非你能搞懂。当你不懂时,专家帮不了忙。专家只能提供参考意见,你要是不懂还是无法决策的。
网友K:段大哥:您的这句话我看能不能这样说:当你不懂时,专家帮不了忙。当你懂时,不需要专家帮忙。
段:专家可以在细节上帮很多忙,但不能帮你决策。(博文:《Notes from meeting with Warren
Buffett》)
07. 博文:问题和观点()
问提:8959806巴菲特说过中国的上市公司会做假账,您觉得呢?这种现象很普遍吗?我个人感觉平常接触的公司都有两本账以上,那些财务报表根本就不可信.您不投资A股是有这方面原因吗?或者说您移居美国也是因为国内的大环境不好的原因?
观点:我没见过巴菲特这么说,但这么说我也不会奇怪。当然,美国也有公司会做假帐,可能比例会小些,因为监管更严吧?我个人认为除非你很信任一家公司,否则光看报表就投资是很危险的。但是,我们其实又经常不得不信任一些东西,不然很多事情就没法办了。比如,我们坐飞机时不会去查查今天飞行员是不是个好飞行员等等。
所以,我们要去了解我们能够了解的东西。对你不信任的东西就别碰了。
我移居美国是因为个人家庭原因。
08. 网友:在《基业常青》一书中,柯林斯引用了中国二元哲学太极生两仪,同时说高瞻远瞩的公司不会搞平衡,搞中庸,是想出方法,兼容黑白,例如,追求的是短期和长期都有优异的表现。并说:“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在头脑中同时存在两种相反的想法但仍能保持行动能力。”请教一下后面这句话如何理解?谢谢。()
段:我很同意他的说法,没看懂你说的如何理解是什么意思。
段:突然想到一个例子,也许可以解释。
投资其实就是个最好的例子。
我们也许永远都无法找到一个既完美又便宜的公司(股票),我们总是对自己的目标持有两种相反的观点(positive的和negative的),但这并不应该妨碍我们“该出手时就出手”。
网友:又一回检验了您的一流智力。您推荐的《基业常青》的确值得反复研读,能提升对好的企业的理解。希望自己能先知道如何识别好企业,然后再学会毛估估。。。虽然很难,但要坚持。多谢段总!
段:这本书是我的同事的同学很多年前推荐给我的,他是0流的智力。(博文:《巴菲特今年将是常规的年份看好美国地产》)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图文】管理者思维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管理者思维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大小:4.72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文章,免费阅读,不代表它没有价值。你若读完,便是晴天。...
免费思维(理论+评述+案例)
免费思维的本质:在你逛超市的时候,原本想买一双彩色的袜子,可是因为看到黑白袜子免费,所以你最终带着那双黑白袜子走出了超市。“免费”两个字的魔力,在于帮你消除选择难的心理负担,帮你消除怕吃亏的心理压力。
为什么会选择难?当你掏钱的时候,你会反问自己,这家商铺这件产品是否值得信任,你会衡量这件商品的性价比,你会考虑有没有更便宜的价格或者有没有可以替代的商品。免费产品,实现了消费者零风险的获取和尝试。马云说过,最难的事情就是说服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和赚人家兜里的钱,免费两个字让盈利变得没那样难。
电影《硅谷传奇》讲述了乔布斯如何开发出IOS系统,如何设计出用户图形界面,然后走向了事业的第一次巅峰。而比尔盖茨,开发出来的windows系统实则是盗版苹果界面,最终微软同样成就了商业帝国。微软赢在哪里?商业头脑——免费模式。免费卖给系统让你用,当你用成习惯后,那么我开始盈利。
因此,免费模式的盈利,实质上是交叉补贴。或许是像比尔盖茨那样赚取时间上的交叉,前期不需要你掏钱,后期你离不开我了,而且使用人群普及开来了,那么世界就是我的了。
还有呢,就是商品上的交叉,超市用低廉的商品打造免费的噱头,让你进去逛,可能你无意之间买了很多原本没打算买的东西,或者买了并不是自己需求很强烈的东西。最后,你推着满满的购物车离开超市,超市经营者给您致了一个久久的注目礼。超市免费,博的是一个扩大你购买率的机会。
(淘宝背后聚集的一群疯女人,剁手党,常常会告诉自己的老公自己为什么买这买那:不需要花费成本去实体店左走右走,趟沙发上看看手机屏幕,零成本“逛街”,逛着逛着就买了。)
此外,就是第三方交叉。就像我喜欢听喜马拉雅电台里的糗事百科,我是当中女主播佳期的粉丝。她带给了我很多欢乐,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轻松愉悦。我会给她点赞,给她留言,而关注人数、留言、点赞,刷上来的是主播和平台的信任度和美誉度。那么我是不是真正免费听到了这些电台节目呢?电台赚的钱其实来自第三方的广告商,那些商家投入广告进行了交叉补贴。那么商家是不是亏了呢?没有,那些广告成本会附加到我们所购买的商品上面。
免费模式在互联网领域展现得淋漓尽致。这里要插播一个定理:长尾定理。一个商店会有它的商品展示柜,这一个个货柜能够展示的商品有限,因此我们要展示出最有卖点和赢利点的商品。为什么?因为我们的店面租金、水电费、人工成本、资金成本等压在眼下,因此我们要实现最小资源的最大产出。
可是到了互联网时代呢?我们先来看实物,那就是电商平台,比如说贝索斯创建的亚马逊。再也不是书店模式了,在这个电商平台上,我们可以上架无穷尽的书籍。虽然我们购买的大部分书籍,都是热门书籍,但是查一查百度指数和谷歌趋势,查查艾瑞数据,尽量去查一查,你会发现那些冷门书籍同样会有少量的订单。少量订单集群后,就利润不菲了。
这里再插播一个概念:边际成本,指多产出一单位产品所需要耗费的成本。与传统书店不同,在这个电商平台上,多上架一本书籍去卖,其边际成本接近于零。
于是我们看到了,亚马逊某一本书的价格为25元。邮费为10元。但是满40元,就可以包邮。你是不是会选择多买一本呢?自然是的。这就是免邮费带来的订单量的增加,再与近零的边际成本结合,实现了免费模式下的赢利点转移。
再来看数字产品。一个音乐播放器或者影视播放器,可以上架无穷无尽的歌曲,我们免费在听。一个搜索引擎,比如说谷歌搜索。谷歌搜索与百度浏览器不同,百度的前几列应该都是百度推广,里面很多都是营销软文,而且百度还专门做了几个广告位就是为了赚钱。谷歌浏览器版面很简洁,广告也极少,不是说没有,至少让用户心里看着舒服,不纠结。那么音乐播放器和谷歌浏览器的免费使用,他们怎么来盈利呢?
这里引入二八法则,音乐或者说影视播放器里面总有一些产品是限免的,谷歌浏览器也会有其自己的增值服务比如说Goole Email。他们追求的是80%的产品免费,换取20%的支付转化,用那20%的产品转化利润支撑整个平台的运转。注意,因为边际成本的低廉,所以这部分利润足够让平台拥有者赚的盆满钵满。以上所述共同反映了一点,就是免费模式的实质:赢利点转移。
读到这里,我们自然而然不难理解为什么嘀嘀打车和Uber会大肆补贴,美团外卖和饿了么会任性烧钱。破除用户心理障碍,最广泛程度地吸引用户,同时利用时间交叉,希望博取后期的商业帝国。可是,我们横眼扫过去,也看到了互联网投资界的资本寒冬。那时候硅谷出现了一阵网站热,谁成立公司办个网站,就能引来风投,草草上市,股价飙涨,后来出现泡沫引发了经济危机。中国现在同样如此,投资逐渐走向了低潮,移动端应用商店里每年死去多少僵尸般的APP?刚出来的时候,火一阵子,然后用户们逐渐不在上面活跃了,然后逐渐卸载了这些产品。可是在这个免费时代里面,用户是没有付费习惯的。这就引发了互联网领域的一个大话题:某某产品的盈利模式,尚不清晰。
拿中国用户的心理来说:想让爷爷掏钱,你还嫩了点,孙子诶,跟爸爸玩心意儿,那不是点着灯笼去厕所嘛——找屎(死)。 postscript:感觉自己编段子的能力,越来越强了,不过就是风格污了点。
好了,深入谈谈用户对免费的心理。有些东西,我们听到免费后相反不会去买,因为它凸显不出我们的身份,或者凸显不出自己的土豪气质。因此,不是什么东西都适合免费的,特别是实体产业,免费这一模式,需要谨慎布局出招。如果定位在高端品牌,那就尽量不用这招,因为在用户眼里,不用花钱的东西大多数都是垃圾。用户没有付出,就不会重视,更不会懂得珍惜。而中低端品牌,在用免费模式的时候,也要注重成本核算(后文,我会引自家汽贸公司作为案例进行讲述)。
这里且先说完这个话题:有些东西,是半免费,半付费的。为什么?这里插播一个观念:一分钱差别。如果街上某零食店宣布全场免费,那么大家就不会考虑到浪费的情况了,就会一顿海吃豪饮。然后出现的情况就是满地狼藉,很多没吃完的全扔地上了。这是什么意思呢?有些东西是要适当收费的,不收费,那么用户就不会重视与珍惜,他们会觉得产品下贱,于是就糟蹋这些产出物。相反,如果你标上了价格,即使是一分钱,也能一定程度上引发用户的心理负担:“我是付出了的,这件商品到底值不值?我购买了,那么我就要充分利用,至少不能过于浪费”。
这个半免费与半付费,换一种说法,会更加通俗。男孩追女孩,把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奉献给女生。女生觉得一切都理所当然,那么这份爱,就下贱了。为什么会这样?如果我们换一种做法呢?我爱你,但是我并不是完全属于你,爱是对等的,我会给予你一定的爱,但是我会要求你的付出。
引用逻辑思维用过的一个小故事:孔子周游列国后,对民众开放讲学。很多百姓就跑来想看看,看看孔子这个所谓的牛逼人物到底有几斤几两。可是孔子却闭门不开,并告知想学习思想的拿三条腊肉来。弟子问:“您的思想不是免费的吗?”孔子告诉弟子们:“大多数来听讲的,都是空手而来,听一种思想如果连三条腊肉都舍不得拿的人,你指望这种人会传播我的思想?”
我早两天也就此写了这么一段话:“很多人以为自媒体人写点文章,没什么大不了的,他们在那发表各种观点云云,其实就是在给自己吹逼,想成为网红。不否认,有一部分自媒体人是抱着这种心态,但是不论大家是以什么心态在进行着原创笔耕。读者,又是否知道几千字的文章,需要前期读很多书,搜索很多相关资料包括言论观点和数据,而且加上文字排版,图片编辑,最终审稿,一篇文章没有24小时的酝酿,真心下不来。除非,这真的是一篇毫无营养的垃圾文章,或者左拼右凑的搬运式文章。”
公众号【运营狗工作日记】昨天出了新文章《为什么你的运营方法论在工作中用不上?理论和实践的距离有多远》。文章后有一条留言如是说:“我也是醉了,能来点干货不?比如说,方案案例等等,数据分析怎么写来点案例。”作者如是回复:“请取消关注,我不欠你的,你有啥理由用这口气说这话?另外,文章里有一段就是说你这样的人的,理解能力有限,认为别人的内容有问题。”
好了,文风一转,说完用户需要尊重免费模式下的一些劳动产物。我们再来看看,免费模式中,半免半付的另一种玩法。百度阅读用这玩法,实在赚我不少钱。一本书总是让我读到了前面的一部分,核心部分透了那么一丁点,然后就不让读了。我就不得不掏钱买。偶尔抽奖抽到一本免费的书,我就乐呵呵的,心里万分感谢。我知道这是在吊我胃口,可是这种半免费的模式,让我这样的潜在消费者就是心甘情愿付费阅读。
这给我们一种启示:如果我们在时间上做出免费限制,或者内容上分为免费版和专业版,总之通过各种方式给予一定免费从而给予用户一定程度的体验,着实可以吸引到用户来支付核心的那部分价格。以此,获得盈利。
父亲管理着醴陵市鑫鑫汽贸有限公司,金旺汽车服务中心(请叫我少爷,请叫我土豪,请叫我公子哥!我要当纨绔子弟!哦,我兜里还有9块钱。)。在2016年正月的时候,公司做了个店庆活动。活动的大概内容就是折扣,赠送礼品之类的,效果一般般。
我想,可以试试免费模式。
与其打折,让用户感受到你是想通过打折,掏他兜里的钱。咱不如在大海报上标榜出“免费”两个大字。免费的业务点,可以是洗车,可以是全车检验,可以是更换零部件。可以出现在很多成本低的业务上。为什么?公司的钱不是钱?为什么要免费?如果还问出这样的问题,说明脑子里的思路还是没有通。
咱一年花在打墙体广告上的钱多少?花在做那些效果并不明显的活动上的钱多少?如果我们可以换一种战略思想,进行成本的转移,用在补贴用户的身上,那样才能够从长远角度来积累公司的名誉和声誉,换取长期的利益转化。
众所周知,中国实体经济现在很难。一来是国外企业打进来,二来是国内市场自由竞争机制不完善,三来是中小微企业的资金不够雄厚、融资也难。那么公司也好,很多店铺超市也好,与其坐等生意,等到花儿都谢了,还不如调动起全团力量背水一战。公司拼不垮,但是能够被拖垮。鑫鑫汽贸&金旺汽车服务中心暂时的存活依靠什么?靠的是团体单位,说白了就是关系,靠走关系走业务拿团体业务来养活自己。可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呢?事实上,公司要存活在大众的心里,只有大众才会给公司的进退留路,而那些团体业务不会,是说断就断的。
我认为可以试试免费,在醴陵市这座城市里(笔者的家乡),在暂时的经济发展水平下,大众最突出的心理就是:不信任、害怕吃亏、爱贪便宜。那么咱就玩“免费”。整辆车,弄个高音喇叭,这就是很接地气的事情,在这个县级小城里,全城转,满城叫。病毒式的传播两个字到人群内心:免费。一年365天,就像脑白金广告一样,免费,持续免费,不断免费。不但要给予免费补贴,还要很直白地告诉大众:你们在享受免费!如果人家享受完了你的免费,却半天没搞清楚谁是恩人,只知道今天天上掉了饼,那这家公司的管理者要负全责。
当然,这一整套模式具体怎么玩,还有待具体研究。主要是两个点:第一是成本,想清楚如何花最少的成本创造最大的效益;第二是利润的转移,想清楚我们到底在哪个点上赚用户的钱。
好了,今天写到这,写太长的话担心大家看不到下面的赞赏按钮。
感谢读完。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除注明出处的文章外,均为原创,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本公众号 [云思考]
ID : xyq-think
你的赞赏、转发、留言、点赞,会是我写作的持续动力。
小说全文阅读APP
用微信扫一扫关注
要回复文章请先或
用微信扫一扫可以进一步关注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罗辑思维 晓松奇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