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的发展不需要科技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人才吗?

高校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与培养--《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高校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与培养
【摘要】: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高校的青年科技人才已经成为了社会中一股不可缺少的重要创新力量,其用科技来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做国家发展节点的重要突破力量。通过政府的政策激励来帮助我国的青年科技人才快速成长,不仅仅是我国科技发展的宏观要求,也是高校青年科技人才的内在要求,更是未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研究高校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与成功保障,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了解我国高校青年科技人才的现状,并提供政策性的支持和参考,为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提供有力的帮助,为社会的人才发展与服务工作提供更多的效能。高校中的青年科技人才成长能否适应高校的未来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并且高校青年科技人才的成功能否得到更好的保障,都不仅密切联系着高校科技人才自身的知识进步和能力提升,也关系到我国整个国家的科技进步质量,综合来说在研究当前高校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与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科技人才在我国的内涵和重要意义,分析了科技人才在我国的特有定义以及高校青年科技人才的分类与范畴,详细总结了其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青年科技人才的现状及其不足之后,根据山西省的高校调查与数据统计结果,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青年科技人才应当需要怎样的政策培养与保障措施,最后从科技人才的自我修养方面研究了我国的青年科技人才从个人的角度应当具备怎样的素质和情怀。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5【分类号】:G642【目录】:
摘要3-4ABSTRACT4-8第一章 绪论8-16 1.1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8-9 1.2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青年的努力9-10 1.3 加强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刻不容缓10-12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4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14-16第二章 高校青年科技人才的概念及重要意义16-30 2.1 人才及高校青年科技人才的概念16-24
2.1.1 人才及科技人才的概念16-18
2.1.2 高校青年科技人才的概念18-19
2.1.3 加强高校青年科技人才成长与培养的重要意义19-24
2.1.3.1 高校青年科技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9-21
2.1.3.2 高校青年科技人才特有的贡献及其影响21-22
2.1.3.3 世界竞争归根结底是青年科技人才的竞争22-24 2.2 高校青年科技人才的范畴与成长的特点24-30
2.2.1 高校青年科技人才的范畴24-25
2.2.2 高校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特点25-30第三章 高校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现状及不足30-42 3.1 高校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现状30-34
3.1.1 人才建设扶持政策有失偏颇30-31
3.1.2 生存条件与工作环境令人堪忧31-32
3.1.3 重使用轻培养成长条件保障不力32-33
3.1.4 团队建设和拔尖人才扶持不够33
3.1.5 服务社会献身科技信念缺乏33-34 3.2 高校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不足34-42
3.2.1 研究经费不足36-37
3.2.2 独立研究的能力欠缺37-38
3.2.3 评价机制不科学38-39
3.2.4 激励保障措施不足39-42第四章 高校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途径与措施42-50 4.1 完善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政策制度42-44
4.1.1 完善青年科技人才的发展机制42-43
4.1.2 完善青年科技人才的保障机制43-44 4.2 创造有利于人才成功的环境条件44-46
4.2.1 为青年科技人才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44-45
4.2.2 为青年科技人才逐步改善薪酬待遇45-46
4.2.3 优先扶持保障拔尖人才脱颖而出46 4.3 加大创新峰值年龄前端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46-50
4.3.1 加强对青年科技人才的物质资助47-48
4.3.2 加强对青年科技人才信息库的建立48-50第五章 加强高校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自我修为50-56 5.1 树立远大理想筑牢民族情怀50-51 5.2 正确认识自我修为做社会的主人51-52 5.3 敢于担当责任擎起国家栋梁52-53 5.4 乐于吃苦勤于创业做弄潮儿53-56第六章 结语56-58参考文献58-62附录62-66致谢66-68硕士期间发表论文68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付义朝;申富强;;[J];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郭新艳;;[J];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09期
陈德权;李博;王术光;;[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12期
严会超;邵玉昆;;[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06期
刘倬;李济广;;[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23期
杜鹃,李焱焱,叶斌,肖引,桑建平;[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02期
陈红喜;;[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24期
石秀华;;[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24期
郭林;丁建定;;[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01期
区莹;[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章志远;;[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吕清正;;[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李建兴;[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田旭;;[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王秀丽;;[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张舜;;[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9期
臧运平;郑满生;贾文科;;[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5期
马海韵;;[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宁敏;;[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陈壮志;;[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雷绮虹;葛霆;赵连芳;;[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论坛暨第十八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罗依平;;[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罗建文;刘爱辉;;[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李有学;汪来杰;;[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陈建先;;[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胡赛全;詹正茂;;[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李海波;周春彦;李星洲;高晓瑾;;[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王国恩;;[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曹堂哲;;[A];入世与政府先行[C];2002年
张骏生;凌云;;[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武辉;[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卢迎春;[D];苏州大学;2010年
陈丽琴;[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杨云;[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雍冀慧;[D];南开大学;2010年
罗国亮;[D];南开大学;2010年
李慧勇;[D];南开大学;2010年
张健华;[D];南开大学;2010年
周垚;[D];南开大学;2010年
范兴坤;[D];南京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燕;[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王路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马辉;[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刘电光;[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郑益;[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王鹏;[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谢思香;[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马娜;[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阳敏;[D];湘潭大学;2010年
邓瑞芬;[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沈振锋;胡紫玲;赵静;;[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1期
邵铭康,李刚,刘国亮;[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S1期
汪发元;唐春燕;;[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农学卷;2008年02期
刘怫翔,张欣;[J];中国人才;2003年02期
欧阳曦;李勇敢;;[J];创新科技;2009年09期
王强,宋协青,张子睿;[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戴建梅,杨保安;[J];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97年05期
高欣,赵伟;[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3年05期
高欣;[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4年04期
张小菁;周斌;刘峰;;[J];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陈磊;[N];科技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郑林;[D];南京财经大学;2008年
杜林灿;[D];长安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昌明;;[J];科学管理研究;1991年04期
刘绛娜;;[J];科技管理研究;1991年04期
李喜岷;;[J];中国青年研究;1992年04期
杨继瑞;[J];高校理论战线;1993年02期
李艳君;[J];管理科学文摘;1994年02期
李文崇,丁应虎;[J];泸州医学院学报;1995年05期
谭建光;[J];中国青年研究;1998年05期
朱天玉;;[J];中国核工业;1998年01期
张旸;陈媛媛;;[J];现代商业;2013年34期
顾玲;;[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颖;关培兰;李锐;包元霞;;[A];科技支撑 科学发展——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文集[C];2009年
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课题组;;[A];上海科技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才管理研究会论文选编第八辑[C];2000年
;[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胡平;吴善超;李聪;雷瑛;;[A];第五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暨研究会理事会论文集[C];2009年
;[A];中国稀土学会第一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工科分册·上册)[C];1992年
段敦厚;;[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工科卷)[C];2005年
;[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理科卷)[C];2005年
刘志刚;王瑞先;;[A];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马伊文;;[A];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中国科协第三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湘闻;[N];潮州日报;2008年
记者 周化虹 通讯员 杨正聪 钟远才 肖雄帅 陈善杰 黄大宝;[N];钦州日报;2008年
记者 阮春生;[N];丽水日报;2005年
刘国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赵凡;[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张平阳;[N];西安日报;2007年
盛重光 柳萍;[N];三峡日报;2007年
童海华;[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贾婧;[N];科技日报;2008年
黄春梅;[N];三峡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郭丽娟;[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周四根;[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盖文;[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人才如何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人才如何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某同学要探究“在推动社会发展进程中,科技人才、科学技术和社会环
练习题及答案
某同学要探究“在推动社会发展进程中,科技人才、科学技术和社会环境间的关系”。请根据提示与这位同学一起完成这一探究任务。(1)这位同学用表格梳理史实,以奠定探究基础。请完成表格中的相关内容。
(2)史料是探究的主要对象。阅读下列史料(《世界科技通史》,)并回答:
①材料一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主要讲述了哪些物理学定律?材料认为这些成果推动了思想领域什么运动的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材料二中瓦特改良蒸汽机解决了什么问题?在使用蒸汽机后产生了哪一新式交通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材料三反映了美国政府1956年以来科研经费呈现出怎样的趋势?试举这一时期不同领域的两例世界先进科技成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反思是历史探究的重要成果之一。根据上述探究,请回答:①从社会环境和个人品质两个角度,归纳科技人才能够发明创造的主要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间呈现怎样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材料题难度:中档来源:江苏中考真题
所属题型:材料题
试题难度系数:中档
答案(找答案上)
(1)①活字印刷术;②电灯泡、留声机等;③《物种起源》(进化论);④爱因斯坦。(2)①力学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启蒙运动。②热效率或动力问题。火车。③增加。计算机网络技术;航天技术;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等。(3)①社会环境:政府行为、社会观念等。个人品质:潜心研究、提高效率、节约能源、注意环保、大胆实践、关注社会。②社会发展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科学技术对社会的推动程度取决于社会环境。
马上分享给同学
初中三年级历史试题“某同学要探究“在推动社会发展进程中,科技人才、科学技术和社会环”旨在考查同学们对
第三次科技革命、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瓦特与蒸汽机、
火车的诞生(英国史蒂芬孙),汽船,蒸汽机车、
“发明大王”爱迪生、
牛顿与近代科学、
……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关于历史的核心考点解析如下:
此练习题为精华试题,现在没时间做?,以后再看。
根据试题考点,只列出了部分最相关的知识点,更多知识点请访问。
考点名称:
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这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同时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互联网:互联网(internet)或音译因特网、英特网,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定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巨大国际网络。这种将计算机网络互相联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称作“网络互联”,在这基础上发展出覆盖全世界的全球性互联网络称互联网,即是互相连接一起的网络。信息时代:信息时代通常也是指计算机时代或者数字时代。它是指在现时代,个人都有能力去自由传递信息,以及实时获取信息的这种特征,这在过去是很难或者不可能做到的。它和数字时代以及数字革命的概念有关。它是从工业化派生的的工业化革命的这种传统工业经济转变为以信息管理为主的知识经济,亦即信息化社会。原子能科技:原子能又称“核能”,原子核发生变化时释放的能量,如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时所释放的巨大能量。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射线在医疗卫生、食品保鲜等方面的应用也是原子能应用的重要方面。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及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和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为代表,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遗传工程、太阳能、风能等高新技术。1、特点:(1)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2)科学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各领域之间的技术相互融合,同时产生多个边缘学科。(3)科学技术各个领域广泛应用,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2、影响:(1)社会生产力发生飞跃。(2)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第三产业进一步增加。(3)社会生活领域发生变化,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同时造成一些环境污染。(4)社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科技发展带来的生产自动化智能化趋势促使劳动力需求量减少和劳动者素质水平提高。(5)进一步引起世界经济和国际经济格局变化。三次科技革命对比表 第三次科技革命给我们带来的启示: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历史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现在应当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提高科技水平实力,确保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第一台电脑埃尼阿克:广州大亚湾核电站外景:原子弹爆炸瞬间:神舟号飞船:神舟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的飞船。神舟号飞船是采用三舱一段,即由返回舱、轨道舱、推进舱和附加段构成,由13个分系统组成。神舟号飞船与国外第三代飞船相比,具有起点高、具备留轨利用能力等特点。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由专门为其研制的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发射基地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回收地点在内蒙古中部的草原上。迄今为止,神舟飞船共发射10次,杨利伟是我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神舟5号),王亚平是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神舟10号)。
考点名称:
活字印刷术:北宋庆历年间,布衣毕升在雕版印刷术的基础上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将原来的正版雕刻改为胶泥雕刻烧制的单字,再排版印刷,省工省力,成本较低,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所以推广很快。活字印刷术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欧洲直到400年后才开始使用活字印刷。活字印刷术的特点:经济省时节省雕版费用,为近代印刷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活字印刷术的传播和意义:1、传播:东传至朝鲜、日本,西传至埃及和欧洲,逐渐发展成为金属活字印刷。2、意义:(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为近代印刷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为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做用。活字印刷的发明者——毕升: 相比雕版印刷,活字印刷术的优点:雕版印刷刻板费时费工,大部头的书往往要花费几年的时间,存放版片又要占用很大的地方,而且常会因变形、虫蛀、腐蚀而损坏。印量少而不需要重印的书,版片没有了作用。此外雕版发现错别字,改起来很困难,常需整块版重新雕刻。活字制版正好避免了雕版的不足,只要事先准备好足够的单个活字,就可随时拼版,大大地加快了制版时间。活字版印完后,可以拆版,活字可重复使用,且活字比雕版占有的空间小,容易存储和保管。这样活字的优越性就表现出来了。
考点名称:
瓦特:詹姆斯·瓦特()是英国著名的发明家,是工业革命时的重要人物。1776年制造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这也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端,后人为了纪念他,将功率的单位称为瓦特,常用符号“W ”表示。瓦特是国际单位制中间的功率和辐射通量的计量单位,常用符号“W ”表示。蒸汽机:瓦特并不是蒸汽机的发明者,在他之前,早就出现了蒸汽机,即纽科门蒸汽机,但它的耗煤量大、效率低。瓦特运用科学理论,逐渐发现了这种蒸汽机的毛病所在。从1765年到1790年,他进行了一系列发明,比如分离式冷凝器、汽缸外设置绝热层、用油润滑活塞、行星式齿轮、平行运动连杆机构、离心式调速器、节气阀、压力计等等,使蒸汽机的效率提高到原来纽科门机的3倍多,最终发明出了现代意义上的蒸汽机。蒸汽机的发明产生的影响:1.极大的促进了工业生产发展,大工业生产;2.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3.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瓦特设计的改良蒸汽机:
考点名称:
蒸汽机车:蒸汽机车是利用蒸汽机,把燃料(一般用煤)的化学能变成热能,再变成机械能,而使机车运行的一种火车机车。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第一台蒸汽机车,从此开始,人类加快了进入工业时代的脚步,蒸汽机车成为这个时代文化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和关键工具。汽船:1807年9月,美国人富尔顿设计、制造的蒸汽轮船“克莱蒙特”号试航成功,才使轮船开始真正成功为水上舞台的主角。“克莱蒙特”号,全长45.72米,宽9.14米,排水量100吨,船速每小时6.4公里。蒸汽汽车:1769年,法国人N·J·居纽制造了用煤气燃烧产生蒸汽驱动的三轮汽车,想用来代替马为拿破仑的军队拉炮车。但是这种车的时速仅4公里,而且每15分钟就要停车向锅炉加煤,非常麻烦。后来车在一次行进中撞到砖墙上,碰的支离破碎。蒸汽机的发明对交通产生影响的原因:1.伴随着蒸汽机的发明,资本主义工业高速发展,并迅速扩大,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为了满足对工厂资源的供给,交通运输发生了质变;2.伴随着蒸汽机的广泛使用,采矿业日益发展,为了解决资源运输问题,交通工具发生变化;3.随着蒸汽机车、汽船的发明,人类的交通方式发生了转变,铁路交通迅速发展起来。蒸汽机的发明对交通的影响:1.随着机器生产的发展,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革新,人们开始改进运输工具;2.1807年富尔顿制成汽船,1814年史蒂分孙发明蒸汽机车,人类交通运输进入新时代;3.促进了欧洲地区的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史蒂芬孙发明的蒸汽机车:
考点名称:
爱迪生: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英语:ThomasAlvaEdison,1847年-1931年),美国发明家、商人,拥有众多重要的发明专利,被传媒授予“门洛帕克的奇才”称号的他,是历史上第一个利用大量生产原则和工业研究实验室来生产发明专利的人。他拥有超过2000项发明,包括对世界极大影响的留声机,电影摄影机,钨丝灯泡等。被誉为“光明之父”、“现实中的普罗米修斯”、“发明大王”。爱迪生的发明:1879年研制成功碳丝灯泡,正式注册的发明就有1300种,被誉为“发明大王”。他除了在留声机、电灯、电报、电影、电话等方面的发明和贡献以外,在矿业、建筑业、化工等领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创造和真知灼见。爱迪生发明的点灯:
考点名称:
牛顿:牛顿(),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是一位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自然哲学家,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二项式定理》和《微积分》。他在1688年发表的论文《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这些描述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 牛顿像(21张)物理世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他通过论证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与他的引力理论间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体与天体的运动都遵循着相同的自然定律;从而消除了对太阳中心说的最后一丝疑虑,并推动了科学革命。在力学上,牛顿阐明了角动量守恒的原理。在光学上,他发明了反射式望远镜,并基于对三棱镜将白光发散成可见光谱的观察,发展出了颜色理论。他还系统地表述了冷却定律,并研究了音速。在数学上,牛顿与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分享了发展出微积分学的荣誉。他也证明了广义二项式定理,提出了“牛顿法”以趋近函数的零点,并为幂级数的研究作出了贡献。近代科学主要成就:1.哥白尼创立“日心说”,1609年伽利略通过自制的望远镜证实日心说的正确;2.牛顿提出“力学三定律”,发现万有引力;3.波义尔:确立化学学科的基本概念;4.哈维:发现体内血液循环规律;5.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6.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牛顿的力学理论的影响:牛顿的力学理论体系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第一次进行的理论性概括和总结,其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数学的表达为形式。他是近代自然科学理论体系中最先成熟和完善的理论体系。牛顿三定律图解:牛顿“语录”:1.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2.无知识的热心,犹如在黑暗中远征。3.真理的大海,让未发现的一切事物躺卧在我的眼前,任我去探寻。4.我的成就,当归功于精微的思索。5.你若想获得知识,你该下苦功;你若想获得食物,你该下苦功;你若想得到快乐,你也该下苦功,因为辛苦是获得一切的定律。6.聪明人之所以不会成功,是由于他们缺乏坚韧的毅力。7.胜利者往往是从坚持最后五分钟的时间中得来成功。8.我不知道世人怎样看我,但我自己以为我不过像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不时为发现比寻常更为美丽的一块卵石或一片贝壳而沾沾自喜,至于展现在我面前的浩翰的真理海洋,却全然没有发现。
相关练习题推荐
与“某同学要探究“在推动社会发展进程中,科技人才、科学技术和社会环”相关的知识点试题(更多试题练习--)
微信沪江中考
CopyRight & 沪江网2017把你最喜欢的栏目添加到这里来哦
人民日报三问高校:培养的人才是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丁雅诵/人民日报
10:49 来源:澎湃新闻
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日前落下帷幕,不少参赛项目引起了行业企业、创投风投机构的兴趣,可能会在将来得到广泛应用。作为人才和科研的高地,服务社会是大学的重要功能之一。大学如何真正走出“象牙塔”,与社会实现全方位对接?这是高等教育改革必须交出的答卷。一问前提条件● 大学办学定位是否明确清晰?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学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上竟有着惊人的相似;一本以上的大学,不少是研究型高校;二本、三本院校盲目效仿,一窝蜂往综合性大学这条路上挤;应用型高校缺乏发展空间,高水平应用人才严重短缺……求大求全、定位不准、缺乏特色、千校一面,是高校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社会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大学要更好地服务社会,就必须改变同质化趋势。在这方面,国外经验值得借鉴。比如美国的一流高校特色鲜明、风格迥异,既有研究型大学,也有应用型大学,还有如纽约时装学院、美国烹饪学院等专门学院,都培养出了大批人才。在当前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中,引导高校明确自身定位,分清层次类型,办出特色水平,服务经济社会至关重要。怎样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怎样建成一批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地方高校;怎样建立健全高校分类指导、分类拨款、分类评估制度……都是推动高校合理定位、特色发展需要思考的问题。● 大学培养的人才是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服务社会,最根本的是人才培养。但我们现在培养的人,往往存在着“高不成、低不就”的问题。从“高”的方面看,当今大学生对全球性的重大问题关注不够,对科学技术创新有些乏力,对社会发展变革缺乏深刻认识。从“低”的方面看,部分学生眼高手低,实践技能低,工作能力差,小事也做不好。如何通过教育引导学生向应用型发展,达到服务社会的目的,是高等教育需要应对的挑战。“如果通过大学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创新意识、造就创业本领,能够激励和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发展自己,那么未来他们必能成为有批判性思维和脚踏实地解决问题的建设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郑晓静说。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要走的路还很长:比如推动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注重实践,加强高校与产业、行业、企业深度合作;优化人才培养类型,提高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比重;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服务战略新兴产业、重大民生急需等。二问科研转化● 科研成果与社会需求为何容易“两张皮”?一边是大量科技成果“睡大觉”,一边是渴望新技术的企业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如此情形,并不罕见,正折射出当前科技成果与社会需求“两张皮”的脱节现象。高校科研成果只有在生产中实现了转化,才能真正发挥出创新引领的作用,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但事实上,很多高校科研在立项时就出现很多问题,比如选题不够“接地气”、市场定位不明确、考核指标不清晰等,导致项目成果大多停留在纸面上,自然也产生不了经济和社会效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高校科研应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具体说来,就是要求高校加大应用技术研究,要把科研重点放在关乎国家发展战略、关乎人民切身利益、关乎经济社会发展的项目上来。南开大学校长龚克认为,要实现科研成果和社会需求的对接,关键要走好两步:第一步是应用型研究要注重选题的贴近需求;第二步是技术研发出来后,要与产业进行深度的合作研发。● 怎样破解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难题?“从样本到展品,最后成为废品”,对于高校科研成果,这样的说法或许略显夸张,但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高校科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脱节的困境。目前,我国高校在论文数量、专利数量方面有了大幅度提升,但科技成果转化率这一指标却一直处在较低水平。数据显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30%,而先进国家这一指标在60%至70%左右。解决科研成果转化中的“肠梗阻”,关键在于调整“指挥棒”。长期以来,高校的考核评价体系往往“以论文论英雄”,重课题、重论文,轻应用、轻转化。在这样的导向下,许多科研人员倾向于选择容易发论文的课题,而并不在意立项能否实现后期转化。加之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自然更是没人愿意用心于此。所以,调整科研评价标准,激发高校科研人员创新活力,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国家打出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组合拳”:去年,新修订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正式实施;今年上半年,国务院印发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法的若干规定,国办印发《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在下放科技成果转化处置权、科技成果收益留归科研单位、大幅提高科研人员的奖励比例等措施下,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障碍正在逐步破除。三问智库建设● 如何拧干智库发展中的“水分”?随着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推进计划的逐步实施,高校智库迎来了百花齐放的新时代:创办《高校智库专刊》和“中国大学智库论坛”、设立首批42个国别和区域的研究培育基地、累计提交咨询报告4万余篇……然而,在喜人的形势之下,高校智库也存在着一些“水分”,真正有分量、有影响的智库还很少。“看到中央对于智库发展建设的重视之后,似乎在一夜之间,涌现出了众多的智库。一些智库评估机构也纷纷兴起,在还没搞清楚智库的战略定位、运行模式、治理结构的前提下就开始盲目排名。”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认为,高校智库与一般性大学之间是有区别的,“如果图一时热闹,混淆了基础研究和政策对策研究之间的区别,把所有高校都变成智库,那将是智库建设的悲剧。”专家们认为,在智库建设中,百花齐放固然好,但朵朵鲜花还需有特色。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智库应当有明确的自身定位,警惕乱贴标签、一哄而上、只做表面文章的现象。只有站在国家发展的全局,潜心研究国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核心和瓶颈问题,高校智库才能发挥自身优势,为政府提供专业客观、具有前瞻性的政策建议。● 如何实现“庙堂”与“江湖”之间的有效对接?学者们指出,作为国家“智囊团”,高校智库要想真正为改革和发展凝聚力量,提供高质量的咨政服务,其中最重要也是最难的一环,就是如何将“智力”优势转化为“治理”效果,实现“庙堂”与“江湖”之间的有效对接。要实现这样的对接,首先要厘清高校智库的特点。一方面,智库研究不同于纯学术,不能一味依赖逻辑思辨,纠缠理论学理,而是要“接地气”,牢牢把握中国国情和改革发展的具体实践;另一方面,智库研究不同于商业化项目,必须站在服务国家决策的高度想国家之所想,绝不能成为个别利益集团代言人。要让政府对高校智库“信得过、用得上、想得起、离不开”,关键是要坚持问题导向。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创始人王荣华认为,智库研究的问题必须是“真问题”,是党和政府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是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而这种“真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靠的是沉下身子、实践调研,然后进行系统性的思考,最后才能提出具战略性、宏观性与前瞻性的决策建议。(原题为《三问高校社会服务:大学如何走出“象牙塔”》)
责任编辑:李敏澎湃新闻报料:9 &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高校社会服务,象牙塔,研究型高校,人才培养
澎湃新闻APP下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