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雍滥坝大邱庄2017小城镇搬迁迁补贴政策请问是按人口补贴?还是人户补贴?谢谢

纳雍县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关注:2007
(日在县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纳雍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 高勇强一、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和编制“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一年来,面对严峻的经济下行压力和全省增比进位的强劲形势,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关心支持和监督指导下,全县上下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大力实施开放带动和创新驱动,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充分发挥投资的拉动作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落实推进依法治县,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全县经济呈现“稳中向好、产业优化升级、基础不断夯实、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发展态势。(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生产总值完成171.2亿元,为计划的100.12%,比上年增长13.6%。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6.13亿元,为计划的109.06%,比上年增长6.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7.06亿元,为计划的93.13%,比上年增长12.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8.01亿元,为计划的108.07%,比上年增长18.7%。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5.26 :50.85:33.8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0万元口径)131.7亿元,为计划的95.43%,比上年增长19.2%。全年财政总收入完成17.59亿元,为计划的79.95%,比上年减少9.66%。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6.48亿元,为计划的86.5%,比上年增长0.86%。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3.82亿元,为计划的105.34%,比上年增长11.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566元,为计划的99.94%,比上年增长11.7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12元,为计划的98.55%,比上年增长9.4%。金融机构期末存款余额为92.51亿元,比年初增加16.23亿元;金融机构期末贷款余额为78.18亿元,比年初增加20.31亿元。   (二)农业生产稳步增长。由于各部门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54.08万亩,比上年增长0.5%,粮食总产量26.32万吨,为计划的105.28%,比上年增长2%。其中:夏粮产量9.65万吨,为计划的103.1%,比上年增长6.68%;秋粮产量16.67万吨,为计划的106.59%,比上年减少1%。烤烟种植面积3.12万亩,为计划的130%,比上年减少39.78%,收购烟叶7.042万担,为计划的100.6%,与上年持平。全县大牲畜、生猪、羊存栏分别为10.43万头(匹)、27.73万头和4.38万只,为计划的98.12%、104.17%和103.06%,分别比上年减少7.19%、增长7%和8%,肉类总产量达到3.6万吨,为计划的91.84%,比上年增长6.2 %。蔬菜种植面积29.04万亩,蔬菜产量20.31万吨。新增茶叶种植面积0.5万亩,茶叶产量554吨。新增水果种植面积2.5万亩,水果产量1.4万吨。(三)工业经济稳定发展。一是工业经济总量不断壮大。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不利影响,全县以煤电为中心,下大力气抓扶持、促生产、拓市场,20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52.4亿元,为计划的106.33%,比上年增长14.5%。二是大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标准化厂房建设,园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6.12亿元,新建标准厂房5.5万平方米,园区入住企业7家,建成投产4家,规模以上企业达到7家,工业产值达到65.57亿元。三是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全县民营企业达到2132家,累计实现销售收入66.02亿元,民营经济占全县GDP的比重达到55.36%,比上年提高6.6个百分点。四是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实施城东新区污水处理二期工程,启动龙场镇和张家湾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开展张家湾镇、龙场镇污水处理、阳长镇生活垃圾、全县垃圾收运系统项目前期工作。完成45个新建项目节能审查备案登记。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2.0%和5.34%,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完成:销售原煤388.33万吨,为计划的59.32%,比上年减少31.78%;发电量83.86亿千瓦时,为计划的69.88%,比上年减少19.02%;水泥132.92万吨,为计划的93.61%,比上年增长2.17%。(四)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一是牢固树立抓投资就是抓发展,抓大项目就是抓大发展的理念,着力推进项目建设和管理,投资力度继续加强。2015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万元口径)228.3亿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50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1.7亿元,为计划的95.43%,比上年增长19.2%。实施省、市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71个,计划投资155.19亿元,完成投资177.97亿元,为计划的114.68%。二是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厦蓉高速、杭瑞高速公路纳雍段建成通车、织金至纳雍铁路建成运营,新增高速公路59公里、铁路36.1公里;纳雍至六枝高速、纳雍至六盘水铁路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实施国省干道改造34公里,完成通村油路821.3公里。坪山水库下闸蓄水。完成交通、电力建设项目投资5.95亿元。(五)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一是城市道路网络日趋完善。发展大道、城西路网文昌路、城南路网、城东路网蟠龙大道、中山东路、居仁路、青云大道、前程东路全面建成通车。二是城市综合体建设全面推进。城南综合体完成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投资3.4亿元。水墨国际旅游文化街1—6号楼正在施工,1、2号楼主体完成20层,3-6号楼正在进行桩基施工,综合楼完成主体9层。三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县城污水处理二期工程厂区土建工程除厂区道路、绿化、照明外已基本完成,设备安装并调试成功;110KV、35KV高压电力迁改正在实施塔基工程。新区21地块综合市场完成主体施工,附属设施已建成。四是城市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白水河生态湿地公园蟠龙大道、沁园桥、前程西路已建成通车。全年完成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3.57亿元,新增城市绿地面积0.3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34%。(六)深化改革增活力。一是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各项改革部署,认真推进8大类31项专题改革,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全县民营经济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5.36%。二是深化行政审批改革,进一步取消、下放、合并行政审批事项,减少行政事业单位收费。三是加快注册登记制度改革,由市场监管和税务部门组成的“三证合一专窗”,实现“一表申请、一门受理、一次审核、信息互认、一个窗口发照、档案共享”的登记新模式,办结653户“三证合一”申请。四是加快推进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交流,大力推进与对口帮扶城市的交流合作。全年完成招商引资省外到位资金117.56亿元,为计划的130.62%,比上年增长4.25%。&(七)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成效明显。2015年全县各级各部门紧盯国家政策动向,精心谋划筛选符合中央资金投向的项目,积极上报对接,共争取到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42个,年度计划投资2.47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1.4亿元,地方配套0.47亿元,其他资金0.6亿元,目前到位资金1.4亿元。各项目单位严格按照“四个完毕”的要求狠抓项目投资计划执行,执行情况良好。(八)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加快推进纳雍第四、第五、第六中学、第七、第八小学建设进度,实施城区中小学“大班额”化解工程;推进新一轮学前教育,完成董地等9个乡镇幼儿园主体工程;加快推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完成教育投资2.65亿元。加快推进县医院整体搬迁工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急救中心、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卫生周转宿舍建设进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开工建设纳雍体育场,完成勺窝、新房等7个乡镇灯光篮球场建设。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1064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68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228户。积极推进“减贫摘帽”工作,实现4个乡镇市级“脱贫摘帽”,5个乡镇省级“脱贫摘帽”,37个贫困村出列,全年减少贫困人口5.44万人。开工建设扶贫生态移民安置点11个。接待游客335.3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8亿元,比上年增长18%。深入推进计划生育全程管理服务,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实现“双降”。加强两节期间的市场巡检和价格监管工作,市场价格秩序良好,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诚信政府。“和谐纳雍”建设扎实推进,群众安全感普遍提高。(九)“十三五”规划编制圆满完成。《纳雍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从前期课题调研、资料收集到起草编制历经一年多的时间,反复征求乡镇(街道)、县直部门、离退休老干部、“两代表一委员”、无党派人士、专家学者、知名人士及省发改委相关处室领导意见,凝聚各方智慧,其间数易其稿圆满编制完成。规划立足于纳雍的发展基础、发展条件和发展实际,大力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健康、大旅游“四大战略行动”,突出抓好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做强新型工业、壮大城镇经济、培育主导产业、保障和改善民生、创建法制纳雍“六大重点”,切实抓好重大项目建设、美丽乡村创建、文化旅游提升、教育医疗保障、生态环境建设、多党合作发展“六件大事”,努力实现产业提质、扩大开放、民营经济、精准扶贫、人口控制“五大突破”,把纳雍建设成为绿色产业发展示范区,产城融合、城乡统筹引领区,生态建设、能源建设先导区,确保到2018年实现脱贫摘帽,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来之不易,是县委、县政府统揽全局、科学决策、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与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各族干部群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同心协力、扎实苦干的结果。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主导产业增长乏力,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增比进位压力增大;二是财政收入继续下滑,增支因素多,收支矛盾更加突出,促发展、保运转、惠民生的压力增大;三是投资增速放缓,部分重点项目推进不理想,投资拉动经济增长逐显乏力。四是传统工业生产不景气,煤电对经济增长贡献继续减弱的矛盾进一步加剧;五是园区投资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用地难、融资难、增收难”的问题仍是制约项目建设的瓶颈;六是产业结构调整缓慢,特色农业虽有起步,但还形不成规模,服务业发展速度虽然加快,但总量较小。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和工作重点2016年是实施 “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同时也是“决战贫困、提速赶超、同步小康”的关键一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市委一届八次全会精神,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按照“稳中求进、固本强基”的总体要求,以“项目攻坚年”和“作风强化年”为抓手,突出“主攻重大工程项目、加速城镇开发、统筹“三农”发展、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狠抓执行落实”五大重点,锁定目标抓实精准扶贫,汇集要素突破煤电及煤化工发展,抢抓机遇提质老城区,融合创新建设四在农家美丽乡村,齐心协力抓好招商引资,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和“法治纳雍”创建,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16年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1、生产总值200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其中:第一产业完成24.5亿元,比上年增长6%;第二产业完成104.2亿元,比上年增长16%;第三产业完成71.3亿元,比上年增长16.5%。 &&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口径)完成163亿元,比上年增长24%。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7亿元,比上年增长13%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全省平均水平以内。4、财政总收入完成19.35亿元,比上年增长10%;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7.13亿元,比上年增长10%。5、规模工业增加值(2000万元以上)完成59.8亿元,比上年增长14%以上。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5320元,比上年增长13.5%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7420元,比上年增长13%以上;净减少农村贫困人口4.1万人。7、招商引资引进省外到位资金135.2亿元,比上年增长15%以上。8、常住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6‰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1‰以内;总人口控制在103.2万人以内。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10、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市下达的指标范围内;森林覆盖率提高1个百分点。11、城镇化率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为确保上述目标的实现,我们将努力抓好以下九方面的工作:(一)着力识别贫困对象,夯实脱贫攻坚基础。一是精准识别贫困对象。严格按照“四看法”贫困对象识别经验,认真开展调查摸底“回头看”工作,对贫困人口再次进行精准化识别,再次摸清“两有户”、“两因户”、“两无户”和“两缺户”,确保贫困对象精准、致贫原因精准和贫困程度精准,真正把贫困对象致贫原因和贫困程度搞清楚。依托扶贫大数据,加快建设和完善县、乡、村三级统一联网管理的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数据库,及时完善数据信息,加强对贫困家庭、贫困人口的动态管理。二是加快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纳雍属于乌蒙山片区“中东部整乡攻坚推进区”的主战场,聚焦贫困连片深山区,首先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根本,深入实施脱贫攻坚“六项行动”,着力解决基础设施滞后、发展能力不足、公共服务失衡等共性问题,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积极争取国家和各方扶贫资金、项目支持,加快推进水、电、路、房、讯、寨建设。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人,县乡道路提级改造59.98公里,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35处,解决6万人饮水问题。三是扎实推进攻坚扶贫脱贫。加快推进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有机结合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机制,广泛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建立和完善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驻村包户帮扶工作责任制。健全对口帮扶、定点扶贫、结对帮扶机制,深入开展“百企帮百村”活动。加强贫困户职能技术培训,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扶贫工程,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包装、储运、销售、服务的扶贫产业链条,促进贫困人口增收,拓宽贫困群众增收和就业渠道。确保年内新增4个贫困乡镇“脱贫摘帽”、62个贫困村脱贫,净减少农村贫困人口4.1万人。(二)着力加强项目推进,努力扩大投资规模。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促进投资稳定增长,努力扩大投资规模,确保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3亿元以上。一是大力抓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投资项目建设工作。为确保完成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的目标任务,安排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48个(省级重点项目21个,市级重点项目27个),总投资764.48亿元,其中:收尾项目4个,续建项目10个,新开工项目22个,预备项目12个。按照收尾项目年内完工,续建项目加快建设进度,新开工项目如期开工,预备项目提前实施的原则,加强项目建设管理,确保完成或超额完成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年度投资50.66亿元。二是抓好项目谋划工作。紧紧盯住国家投资政策和产业重点支持方向,精心谋划一批带动性强的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旅游、民生等社会发展成熟度高的大项目、好项目,积极争取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进入国家、省市规划,跟踪衔接并争取获批实施。三是充实完善县级项目库。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规划及我县实际,谋划、包装、培育一批成熟度高、可行性强的项目,充实、更新进入县级项目库。完善和落实项目前期工作,提高亿元项目比重,形成“成熟一批、推出一批、建设一批”的梯次滚动机制。继续抓好县级前期工作经费的安排和市级前期工作经费的争取,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确保我县项目库投资规模保持在698.5亿元以上。四是抓好项目管理和竣工验收。严格项目审批,杜绝政府投资项目的浪费和损失。推进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的督查考核,强化督查检查,提高项目建设实效性。对已完工的政府投资项目,按照谁审批、谁验收的原则,扎实组织开展项目竣工验收,确保政府投资项目的质量,发挥政府投资项目效益的最大化。(三) 着力优化提升主导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坚持“效速兼取、轻重齐抓”的要求,在加快新型工业化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全力保障煤电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加强协调服务,积极推进煤矿产能进程,全面加快在建、新建、技改煤矿建设进度,开工建设2个矿井,推进19个煤矿的复建复产进度,促进17个生产矿井正常生产,确保全县煤炭产量大幅度提升,全力保障电厂用煤需求。同时努力拓展煤炭销售市场,扩大煤炭销售,实现煤矿生产企业量增价稳。规模以上工业(2000万元口径)增加值确保完成59.8亿元,比上年增长14%。二是加快推进新能源化工项目建设前期工作。继续举全县之力,做好纳雍200万吨/年煤制清洁燃料项目前期工作,力争该项目年内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开工建设。抓紧做好水电、瓦斯发电的前期工作,同时加快推进龙场大滥坝等8个装机50多万千瓦风电场基地建设,确保发电量的稳步增长。三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大数据产业发展。努力实施“大数据战略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推进互联网技术与农业、服务业融合发展。深入推进与阿里巴巴农村淘宝网的合作,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建立农产品交易平台,年内建成一批农村电子商务综合网店。加快大健康产业发展。紧紧围绕医、养、健、管,积极构建药食结合、医养互补的产业格局。做大健康食药材产业,积极发展优势中药材产业,大力发展药食两用产品。大力发展休闲养生、滋补养生等行业。加快发展健康运动业,大力发展山地户外和水上运动康体养生产品,建设一批集体育健身、休闲、旅游、娱乐为一体的山地户外基地和水上运动基地。加快旅游业发展。继续抓好白水河生态湿地公园、路尾坝农业观光园建设工作。启动总溪河九洞天旅游景区、大坪箐国家级湿地公园、珙桐省级自然保护区前期规划建设准备工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力争实现旅游总收入21.6亿元以上。四是夯实园区发展平台。完善园区管理体制,强化跟踪服务,落实考核奖惩。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功能齐全、配套设施完善的园区体系。根据园区产业发展定位,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经济实力强的大型企业入驻园区,突出发展新型建材、塑胶、针织等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把纳雍经济开发区建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新型建材产业基地。对园区“跑马圈地”、长期占用资源不用的企业进行全面清理,盘活资产的使用效益。(四)着力推进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坚持以县城建设为重点,同步推进县城、特色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一是加快推进城镇体系建设。加强城东、城南、城西、新鼎大商汇、水墨国际、教育园区等城市新区道路、绿化、供水、供电、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城镇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启动建设文昌森林公园等城市绿色工程,促进产城一体、校城结合、城景互融的城市景观,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二是大力提升特色小城镇功能。小城镇建设围绕交通、资源、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等强化规划引领、政策扶持和市场运作,大力发展交通枢纽型、旅游景点型、绿色产业型、工矿园区型、商贸集散型、移民安置型等“六型”特色小城镇为引领,加强道路、绿化、供水、供电、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城镇功能,形成产业定位清晰、文化内涵丰富、吸纳就业能力和经济发展实力强的小城镇,实现小城镇休闲娱乐、生态、生产力全方位提升。三是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以“六项行动计划”为抓手,整治农村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积极发挥乡镇的主体作用,积极筹措建设资金,发动群众投工投劳,确保全面完成水、电、路、讯、房、寨的各项建设任务,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力争年内完成133个“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的建设任务。(五)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一是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纳雍至六枝高速公路、纳雍至大方高速公路、纳雍至六盘水铁路的前期工作,争取年内开工建设,努力解决交通制约经济发展瓶颈。组织实施好国省干道提级改造工程,改善出行条件,优化发展环境。全力推进在建旅游公路、矿山公路、县乡道路和通村水泥路建设,加快改变发展环境。加快物流基地建设。结合纳雍“两高一铁”建成通车,在铁路火车站、高速公路连接线和县城新区建设适合需求的物流基地、仓储物流中心及配送中心。二是加快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配合抓好夹岩水库枢纽工程建设工作,完成移民安置点选址规划、安置房建设等相关工作。开工建设坪山水库,完成金蟾水库配套管网建设。完成环城、金珠、得勒科、马场、幸福5座中小型水库可研编制上报审批。三要加快推进电网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抓好园区电网配套设施及城乡电网升级改造等项目建设,提高供电调控能力,构建安全、稳定的电网骨架体系,努力提高供电可靠性和抗灾能力,强化用电保障。加快实施数字纳雍等重点信息工程建设,全面推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加快实施宽带入村工程,逐步实现村村通宽带,不断提高城乡通讯网络覆盖面。(六)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一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紧紧抓住“绿化贵州”三年行动计划,抓好石漠化综合治理、植树造林、新一轮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等重点林业工程建设,完成造林16.4万亩,荒山绿化4.9万亩、退耕还林9.02万亩,确保森林覆盖率达到52%以上。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20平方公里。二是切实抓好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主要抓好大气、水体、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重点企业脱硫、脱销设施建设。加强机动车尾气检测,实施机动车污染防治。开展饮用水源地环境污染整治,确保饮用水安全。抓好重点流域污染综合整治,确保水质达标。加强重点行业和领域的污染治理工作,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严格防范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三是加强节能减排。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强指导重点能耗、排污企业做好节能减排目标工作。加强公共节能技术推广应用,加强重点用能单位管理,深入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加强城镇和产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县乡污水处理设施。完善乡镇垃圾收运系统建设,加快推进县级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积极开展节能减排专项监察,确保节能减排降耗指标控制在省市下达的范围内。(七)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保持农村经济稳定发展。一是加快发展特色山地农业。大力推广先进的农业实用技术和科技成果转化,扎实抓好“粮增”工程的实施,全县粮食总产量稳定在26.5万吨左右。加快畜牧业发展,肉类总产量达到3.85万吨。按照“生产良种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的要求,种植烤烟2.6万亩,收购烟叶6.5万担。同时大力发展高山生态有机茶、特色经果林、商品蔬菜、中药材等优势经济作物,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力争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850元以上。二是积极推进农业园区建设。以建设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为契机,秉承“园区景区化、农旅一体化”的理念,推动现代高效农业与乡村旅游高度融合发展。加快推进路尾坝现代高效循环农业示范园等3个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力争年内建成投产。启动建设高山生态有机茶产业园、玛瑙红樱桃产业园等4个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力争我县在高效、高端农业发展方向实现较大突破。三是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继续大力推广优质高产良种、地膜覆盖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绿色防控等技术,通过选用高产品种和提高种植密度、提高土地复种指数等,努力提高粮食作物单产,增加农业经济收入。四是加强品牌建设和创新经营方式。积极开展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建设,依托农村电商平台,搭建纳雍高山生态有机茶外销平台,提高农产品外销率及附加值,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八)着力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扎实办好民生实事。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完善教育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继续实施“9+3”义务教育和三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加强乡镇幼儿园、农村教师周转宿舍、薄弱学校改造、中职基础能力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二是加快推进卫生计生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县医院整体搬迁工程建设,年内基本建成;加快推进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和县急救中心、卫生周转宿舍和乡镇计生服务站建设,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力争取得积极进展。三是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继续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争取建成县体育场;加快推进乡镇和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场地、全民健身路径等基层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抓好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工程建设。四是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不断创新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体制机制和服务管理措施,大力推行“双承诺”、“双诚信”制度,全面落实利益导向机制和奖励扶持政策,确保“双降”目标实现和工作水平提高,稳步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五是大力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千方百计扩大就业,鼓励和支持全面创业,实现城镇新增就业0.5万人以上,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新农合参合率在99.5%以上。努力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认真做好社会救助工作,抓好农村低保户季节性缺粮和特殊困难群众的救助。加强保障安居房建设,建成保障安居住房984套。六是加强价格监管工作。加强市场价格监管,把平抑物价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任务,确保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七是抓好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狠抓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管控,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综合治理”的方针,不断提升安全生产水平。八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力推进“平安纳雍”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建立“多元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新机制,减少群众上访,推进社会和谐,确保社会安全稳定,努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九)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一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深化行政权力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合二为一,进一步规范审批程序和优化运行流程,加快推进“网上受理、联网审批、统一监管”的网上审批制度,努力提高审批效率和管理水平。二是统筹推进农村改革。深化农村集体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以农村不动产登记为契机,切实抓好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权流转,加快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和“四种工程”实施机制改革。三是加快推进户籍改革。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完善户口登记政策,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将农民的户口变动与“三权”脱钩,调动农民进城的积极性。加快研究落实在城镇就业和居住5年以上和举家迁移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政策。四是大力推进对内对外开放。依托民革中央的帮扶优势,大力推进与对口帮扶城市的交流合作,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交流,不断深化与“长三角”、“泛珠三角”、“成渝经济区”等交流与合作,搭建对外开放平台。力争全年完成招商引资引进省外到位资金135亿元以上。各位代表,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开好局起好步十分重要。做好今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们将在中共纳雍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主动作为、科学务实,全力以赴地做好各项工作,为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决战贫困、提速赶超、同步小康”的宏伟目标而做出新贡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滥坝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