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可以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社会建议评论让政府企业等单位看到

在我看来,Social Enterprise与NGO的区别在于以下两点:&br&&br&&b&1. 可持续 - Sustainable&/b&&br&&b&2. 可扩展 - Scalable&/b&&br&&br&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在这里讲一个亲身经历的小故事...&br&&br&在波士顿的时候,很有幸与我的合伙人一起深度参与了MIT的&b&Pure Home Water&/b&项目。&br&&br&这个项目的发端其实是一个很简陋的发明专利,简单的说就是用土烧制成陶器,而这个陶器是可以渗水的,可以作为净化水的滤芯。(如下图所示)&br&&br&&img src=&/v2-d6e5f168b8c01444fd59_b.png& data-rawwidth=&280& data-rawheight=&41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0&&&br&可惜这种发明在美国是没有任何实用价值,不过当时MIT的一个老师(不是教授)Susan Murcott看到其能帮助非洲极穷国家解决饮用水污染的问题,决定以慈善(NGO)的方式向她比较熟悉的一些非洲国家提供这项技术。&br&&br&这个技术看似很简陋,但是其实在非洲很实用。由于非洲的饮用水源缺乏保护,水源地常常遭到粪便和动物尸体严重污染。居民又没有将水煮沸后再饮用的习惯,于是肠道传染病在这里高发,严重影响当地人的生命安全。这里的居民多数属于赤贫,每天的生活费用不足1美元,当地基础设施也非常薄弱,不可能建立大型净水设施(即使有,也没电...),所以这个问题一直能难解决。而这个看上去不起眼的陶罐,却很管用,它可以有效的过滤掉细菌等较大颗粒,是一种很有效的且有针对性的水净化方案。&br&&br&Susan老师很激动,决定发扬国际主义精神,去救助那些饱受肠道传染病摧残的加纳人民。漫漫不归路就按照下面的路径开始了:&br&&br&1. 她与另外一位慈悲为怀的MIT教授一起凑了10万美金。&br&2. 她在危地马拉找了一个现代化工厂,按照要求生产这种陶罐。&br&3. 志愿者们带着这些生产好的陶罐到了加纳开始白送...&br&&br&这时候大家发现了严重的问题...&br&&br&首先,这帮来自Harvard/MIT的精英志愿者们到了加纳才发现,这些陶罐白送都没人要。因为在交通较为便利的港口城市附近,基础设施都还凑合,居民对这些用来过滤水的陶罐没有什么需求。再加上,由于去到内陆地区交通不便,所以绝大部分NGO都在港口城市附近活跃。而他们当中的大多数,就是把从欧美攒来的各种物资在这里发完就了事了。所以志愿者们在摆摊宣传的时候,就受到了很多当地人的奚落,不少人过来瞅瞅,就嘲讽道“下次能不能带点好东西来”。&br&&br&而当大家觉得这不是事儿,需要往北部内陆地区挺进的时候。交通问题扑面而来,没有高铁,没有高速公路,甚至连公路都没有只有土路的地方,如何带着这批陶罐进去呢?唯一的方案是雇佣当地的牛车,结果颠沛流离很多天,打碎了很多陶罐,到了内陆地区。大家又傻眼了,找不到人流聚集的地方...神马?没有集市?看看卫星地图先...&br&&img src=&/v2-e02a3fcce02587_b.png& data-rawwidth=&950& data-rawheight=&6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0& data-original=&/v2-e02a3fcce02587_r.png&&最后备受打击的志愿者们花光了身上的最后一毛钱,也只送出去不到60个陶罐...当初制定的宏伟目标一律抛诸脑后了,唯一彻底完成目标就是把初期募集的10万美金彻底花完了。Done.&br&&br&接下来的两年里,投入的善款是一年比一年增加,但是受惠的加纳民众却没有明显增加,眼看项目就要彻底歇菜了,Susan老师在绝望之际找到了我在VC & PE课上的队友,一个加纳望族的公子Gordon博士。我们俩当时的课堂Project是作为Social Venture Capitalist去寻找一个有前途的公益项目,把它改造成Social Enterprise.于是很快,我俩就作为董事会成员进了Board,接下来就开始了我们对Pure Home Water的彻底改造。&br&&br&&b&那既然要当做企业来做,常识告诉我们,第一件要改变的事情,就是不能再白送东西了&/b&(嗯,我们没有用互联网思维,因为那里也没有互联网...)。那如果要卖的话,用户所要付出的成本就成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对于这些日均生活费不足一美元的赤贫人群来说,你该收多少钱他们才愿意接受呢?不知道...按照当前的运作方式来看,平均一个送达给用户的陶罐的成本超过了1500美元...天哪,在美国喝波兰春能喝1000瓶了...&br&&br&一开始,我们试图跟代工厂还价...结果发现是徒劳的,即使是订货量大幅度提高几个数量级,成本下降也很有限。再者说,制造成本也并不是这200美元的大头...运输和运营成本才是...多希望淘宝能在加纳开起来搞江浙沪9.9包邮...&br&&br&看来直线思维不行了,我们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就是直接在加纳北部的贫困地区生产如何?什么?没有代工厂?呃...土法炼钢行不行呢?于是,我们做了一套手册,教当地的农民企业家建了这样的工厂...&br&&br&&img src=&/v2-eb76ac7c7bd582b47cbf43_b.png& data-rawwidth=&376& data-rawheight=&57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6&&&img src=&/v2-057df8fee85bbf8cfd1cc9_b.png& data-rawwidth=&716& data-rawheight=&6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6& data-original=&/v2-057df8fee85bbf8cfd1cc9_r.png&&天哪,工厂连电都没有也行?周围一条公路都没有,甚至连土路也都是人走的多了一点而已...&br&&br&结果是令人吃惊的。由于我们彻底转变的玩法,由过去的地推送东西的模式,变成了加盟创业的模式,这帮比煤还黑的农民企业家不仅大幅度降低了成本,更是对当地的市场了如指掌。该去哪里卖,卖多少钱,跟什么产品一起卖,用什么样的话术教(hu1)育(you0)用户,那是比我们的白人精英们强多了。最关键的是,我们也从无脑撒钱模式,转变成了兴许可以自给自足的Social Enterprise模式。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写好SOP,再给企业家们一点点启动资金,模式就可以自行运转了。&br&&br&接下来的事情,就是这样的土作坊在加纳遍地开花,后面的几年间,Pure Home Water以这样简陋但可持续可扩展的方式为加纳穷人提供了超过10万个这样的净水设备...&br&&br&&img src=&/v2-4d95e88f8e175a4cb037ad_b.png& data-rawwidth=&402& data-rawheight=&57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2&&而这些还都不是白送的...25美元一套设备哦,有些地方还可以分期...&br&&br&看到了吗?从过去10万美元只能送出去60套,进步到在当地可以自给自足,而且覆盖了10万家庭,约50万民众受益...我觉得这就是NGO与Social Enterprise的最关键区别。&br&&br&&b&1. 可持续 - Sustainable&/b&&br&&b&2. 可扩展 - Scalable&/b&
在我看来,Social Enterprise与NGO的区别在于以下两点: 1. 可持续 - Sustainable 2. 可扩展 - Scalable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在这里讲一个亲身经历的小故事... 在波士顿的时候,很有幸与我的合伙人一起深度参与了MIT的Pure Home Water项目。 这个项目的发…
-&br&&br&很困难,可能性很低,因为薪酬一条就卡死了绝大多数商业人士的兴趣。即便是社会企业,也很难给出与其原行业相比有竞争力的薪资。&br&&br&我的建议是自学一些管理学的基础,找身边从事商业管理的朋友咨询一下经验,试着自行完善一下公司的内部治理。慢慢先把机构规模做起来,至少拿出一两个成功的项目,取得一定的社会影响力。这个社会影响力的高低,是针对商业人才议价时的筹码,也影响员工未来职业生涯的上升空间。&br&&br&之后就是等有没有对社会企业感兴趣的人想要跳槽,这样的候选人基本都有主动降薪的意愿,剩下就看公益机构自身的理念、资源、影响力、未来发展潜力是否足够吸引人了,自己宣传自己也很重要。招不到人的时候,可以反思一下自己的机构可以为员工带来什么价值和成长。&br&&br&其实不妨换个角度来看,不一定非要执着于雇佣全职的商业人才,这事情太看缘分了,一步到位不容易。例如初期可以勾搭一下商界的朋友,请过来做志愿者或顾问,我见过有机构的内控系统全是志愿者帮忙建立的例子。也可以寻求一些孵化机构的协助,没准一下人、钱、公关等等问题就有眉目了。&br&&br&如果社会企业、非营利组织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只考虑资本驱动,等于放弃了自身非营利性的优势,着实没必要把自己放在一个和商业企业完全竞争的市场之中。有效利用社会资源是社会组织的优势,这个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机构的成本控制水平,有困难时可以考虑转换思路看看。&br&&br&NGO 本身应该是开放性的组织,文化应该是多元的才对,我个人一直以为一个健康的机构是应该存在文化冲突的,从矛盾中取得共识是进步的推力。如果机构本身只有所谓「NGO思维」在推动,可能自身的文化有些太封闭了,从管理层到员工可以多走出去 Social 一下试试,参加一些培训和沙龙之类的,从内部改变没准也走得通。&br&&br&-
- 很困难,可能性很低,因为薪酬一条就卡死了绝大多数商业人士的兴趣。即便是社会企业,也很难给出与其原行业相比有竞争力的薪资。 我的建议是自学一些管理学的基础,找身边从事商业管理的朋友咨询一下经验,试着自行完善一下公司的内部治理。慢慢先把机构…
-&br&&br&前景阅读:「&a href=&/collection/& class=&internal&&社会企业系列问答收藏夹&/a&」社会企业系列问答收藏夹。&br&&br&&ul&&li&&b&有明确的创业动机:&/b&&/li&&/ul&创业是一个失败的可能大于成功可能的事情,撑过前三年的创业公司不多,再三年之后能实现永续经营的更少。一个人选择创业可能是因为受够了老板的约束,也可能是想赚大钱,也可能是想实现自己的某个理想,甚至是改变世界。无论动机如何,只要明确就好。&br&&br&成为社会企业家,进入社会创业则比一般的商业创业要多考虑一层,因为社会企业可能无法让创办人成为亿万富翁,同时还要面临更大的失败风险,更可能要在许多年之后才能让公司进入良性的运转之中。如果说社会企业家的创业动机,除了财务目标之外,也一定要有对创新、社会公益、社会影响力等目标的追求,才能走下社会创业的路。&br&&br&&ul&&li&&b&能对自己的情况作出评估:&/b&&/li&&/ul&劳心劳力可能是创业者们对创业的共识,平时每天睡三四个小时算多的。有得必有失,创业之前要有准确评估自身情况的能力。我的身体能不能吃得消高强度的工作,我的第一捅金从哪里来,我能否为了创业而牺牲一部分与家人朋友相处的时间,在创业之余我还有没有能力继续保持对业界尖端信息的了解能力。&br&&br&这种评估能力是创业者必备的素质,不仅仅是在开始创业之前,在创业之中也需要时刻对自己的情况进行分析,做出最合适的选择。&br&&br&&ul&&li&&b&充满热情与自信:&/b&&/li&&/ul&认清自己,有明确的动机,也不能少了热情与自信,社会创业要求人对自己做的事情具有强大的信念,相信自己的所作所为可以成功。同时,热情可以帮助创业者找到更多的合作伙伴,还可以激励同行的朋友。而且,热情是保证一个人紧跟潮流的精神支柱,让人充满干劲。&br&&br&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盲目,热情与自信并不是单纯的打鸡血,而是在有清晰认知的基础上打鸡血。创业的路这么辛苦,鸡血多半是要打的,打得好事半功倍。&br&&br&&ul&&li&&b&具备专业性和学习能力:&/b&&/li&&/ul&创业者必须要成为创业领域内的专业人士,自己选择的社会议题,企业所在的地区的情况,相关产业的运营和管理经验都是专业性的一部分。一个创业者一开始可能并不具备以上所有的素质,但是随着公司的发展,公司主营业务本身,以及对公司运营的管理,作为创业者必须要逐渐完善自己的综合能力,此时学习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br&&br&「从做中学」很重要,我们不可能等到万事齐备才去创业,而是在某个自己下定决心,哪怕条件并不完美的情况下切入。很多的能力是需要「在做中学」的,如果在开始之前一味进行利弊分析,那恐怕没有创业项目可以开始。等你发现一个100%成功的创业机会,那多半也早已有人在其中耕耘了。&br&&br&某种意义上讲,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的学习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项目的成败与否。&br&&br&&ul&&li&&b&善于沟通:&/b&&/li&&/ul&最后一点,沟通是极为重要的,创业团队内有良好的沟通是成功的基础,就算创业者自己沟通能力欠佳,团队中有一位沟通能力强的战友也是极好的事情。无论是内部的会议,还是与投资人、客户的沟通,甚至是一些跨领域的交流,都需要考验创业者的沟通能力。&br&&br&能把自己的想法,自己公司的愿景说清楚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社会企业家若能用自己的事业和案例去启发他人,则更符合社会创业的初衷。&br&&br&此外,沟通的价值除了加深彼此的理解、增进共识之外,也会在培训和团队管理中起到有益的作用。有时,一句意见换个形式说就是不一样的体验,忠言不一定逆耳,培训和管理的效果往往和一个人的沟通技巧相关。如果自己不擅长与人沟通,一方面应该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另一方面则可以考虑在招聘时进行团队补充。
- 前景阅读:「」社会企业系列问答收藏夹。 有明确的创业动机:创业是一个失败的可能大于成功可能的事情,撑过前三年的创业公司不多,再三年之后能实现永续经营的更少。一个人选择创业可能是因为受够了老板的约束,也可能是想赚大钱…
-&br&&br&前景阅读:「&a href=&/collection/& class=&internal&&社会企业系列问答收藏夹&/a&」社会企业系列问答收藏夹。&br&&br&&b&一、从各自为战到中介孵化机构出现&/b&&br&&br&早期社会企业的发展相对独立,各自为战,联系不多。近年来最显著的一个趋势是各类中介性的孵化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现在全球约有60%的社会企业是在2006年之后建立的,在这里孵化机构功不可没。孵化机构就是社会创业中的风险投资者,没有投资一切都无从谈起。&br&&br&孵化机构中最切合社会企业家要求的是提供财务支持的机构,这里面分为公益创投和众筹机构两部分。顾名思义,公益创投机构是类似于风险投资公司的东西,比较著名的有「&a href=&///?target=http%3A//acumen.or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cumen Fund&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cgi-bin/iowa/home/index.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New Profit Inc.&i class=&icon-external&&&/i&&/a&」等等,直接为社会企业提供资金。而后就是大家比较熟知的众筹机构,比如「&a href=&///?target=https%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Kickstarter&i class=&icon-external&&&/i&&/a&」和「&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Launcht&i class=&icon-external&&&/i&&/a&」一类,发布项目,之后寻找群众募资执行项目。&br&&br&其次,还有一类提供顾问咨询服务的中介机构,以「&a href=&///?target=http%3A//www.socialenterprise.ne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ocial Enterprise Associates&i class=&icon-external&&&/i&&/a&」和「&a href=&///?target=http%3A//unreasonableinstitute.or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Unreasonable Institute&i class=&icon-external&&&/i&&/a&」为代表。他们可以帮助社会企业家进行战略规划,并且在寻找投资、商务运营、营销推广等方面提供帮助。&br&&br&第三,为社会企业家提供交流、为社会企业提供资格认证的机构也可以算是第三方中介机构的一种,「&a href=&///?target=https%3A//netimpact.or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Net Impact&i class=&icon-external&&&/i&&/a&」是一个发展比较成熟,可以帮助社会企业家建立人际网络的平台。「&a href=&///?target=http%3A//www.bcorporation.ne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B Corporation&i class=&icon-external&&&/i&&/a&」和「&a href=&///?target=http%3A//www.socialenterprisemark.org.uk/&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UK Social Enterprise&i class=&icon-external&&&/i&&/a&」是为社会企业提供资格验证的权威机构,也可以帮助社会企业申请获得政府的政策支持。&br&&br&最后,高校的专业课程和社会上的各种竞赛也是推动社会企业进步的重要第三方力量,杜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等等著名高校都有社会企业的相关课程,在华语地区台湾辅仁大学也有社会企业的硕士学位课程。商业竞赛则以「&a href=&///?target=http%3A//gsvc.or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GSVC&i class=&icon-external&&&/i&&/a&」和「&a href=&///?target=http%3A//www.hultprize.or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ult Prize&i class=&icon-external&&&/i&&/a&」最为知名,中国大陆也有许多本土的社会企业创业大赛,GSVC这几年也在大陆办的有声有色。&br&&br&&b&二、北美的垂直运营和欧洲的加盟扩张模式&/b&&br&&br&由于社会性质、意识形态上的差异,欧美之间的社会企业发展显露出许多有趣的差异。美国、加拿大的社会企业以小规模独立运营为主,数目多,但是规模都不大,普遍采用垂直式的直接运营模式,深耕某个领域,海外扩张也是垂直管理。&br&&br&相比之下,欧洲的社会企业则更多采用了加盟制,比如德国著名的 「&a href=&///?target=http%3A//www.dialogue-in-th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Dialogue in the Dark&i class=&icon-external&&&/i&&/a&」,在香港已经成为了景点,他就是采用加盟制的运营模式。而英国的「&a href=&///?target=http%3A//www.bigissue.tw/&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he Big Issue / 大誌雜誌&i class=&icon-external&&&/i&&/a&」也在全球许多国家落地生根,报道社会企业相关内容,同样采用加盟制。&br&&br&由于社会主义在欧洲的普遍接受,就英国一国而言,截至2013年的社会企业约有七万家,雇佣了接近一百万名员工,贡献英国1.5%的GDP,已经成为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而且,社会企业由于在经营中更多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在经济危机之中依然蓬勃发展,所受影响很少。&br&&br&2013年,英国正式成立了「社会股票交易所」,向有资金需求的社会企业可以向社会投资人公开募资,利用资本市场的力量是社会企业发展扩张、募集资金的新阶段。&br&&br&总的来说,欧美的社会企业已经开始「走出去」的阶段,但是扩张方式有所差异。&br&&br&&b&三、在亚洲地区可以借鉴的社会企业发展模式&/b&&br&&br&在亚洲,第一个为社会企业立法的国家是韩国,2006年韩国政府便出台了「社会企业促进法」以扶植社会企业的发展,2013年更推出了「第二次社会企业培育基本计划」计划在2017年前培育超过三千家社会企业。总的来说,台湾的社会企业发展模式和韩国比较类似,也是采用政府主动推动促进的模式。&br&&br&孟加拉则是以社会企业影响政府政策的代表,尤努斯以乡村银行为基础,创立了格莱珉电信(Grameen Telecom)和格莱珉达能食品公司(Grameen Danone Foods)等社会企业,深深影响了孟加拉社会的各行各业,政府也不得不调整产业政策以扶植社会企业的发展。可见,社会企业和非营利机构做得好,也是可以赢得政府的支持和配合的。&br&&br&香港和新加坡的思路则是利用资本市场,在民间自由发展。作为金融枢纽,香港和新加坡有众多公益创投基金的加持,可以利用成熟的金融体系为社会企业创造发展空间,这个思路跳出了政府的支持,而是要用民间力量来促进社会企业的发展以及社会问题的解决。&br&&br&一句话总结,就是「被政府推动」、「推动政府」和「抛弃政府利用民间资本」三条道路。&br&&br&&b&四、中国本身的社会企业发展现状&/b&&br&&br&中国的非营利组织发展起步较晚,但社会企业的概念发展并不晚,这两者几乎是同时在中国大陆出现。但是由于中国国民普遍缺乏对非营利组织的认知,也就更难搞清楚社会企业是什么,以及社会企业和非营利组织、工商企业之间有什么不同。近年由于公益机构丑闻叠出,事实上这也是非营利组织发展过程中很难避免的一个阶段,社会群众对公益机构,尤其是国营公益机构的质疑越来越多。这种社会质疑对社会企业的发展是帮助也是阻碍,一方面群众会对私营机构产生好感,但又会对非营利机构产生总体的不信任。&br&&br&中国对非营利组织的立法尚不健全,而在官方口径下「非政府组织」也常常与「反政府组织」相混淆,就更不用谈对社会企业的立法支持。不过北京方面今年愈发重视非营利组织和社会工作在解决社会问题的力量,也在逐渐完善法律环境。不过,中国的社会企业普遍还是以工商企业的形式注册,并不能享受政策税收方面的优惠。&br&&br&无论是第三方中介机构的发展,还是自身运营管理的垂直式或者加盟式,在宏观层面是推动政府还是被政府推动或是利用民间资本的力量,世界各国对社会企业的发展经验都可以被中国所借鉴。前人的经验不能照搬,我个人认为中国社会企业的发展,政府只要在政策层面放松管制即可,之后走利用民间资本的道路最合适,也最可能发生。&br&&br&感谢阅读。
- 前景阅读:「」社会企业系列问答收藏夹。 一、从各自为战到中介孵化机构出现 早期社会企业的发展相对独立,各自为战,联系不多。近年来最显著的一个趋势是各类中介性的孵化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现在全球约有60%的社会企业是在200…
谢邀。如果政府这么做,它可以运行,但绝不可能正常运行,这是砸盘冲跌停板的节奏,天朝为此支付过高昂学费,1984年财政部从央行拿走刚出炉的260个亿,引发五年通货膨胀高烧不退。直觉认为印钞和加税短期内都可以迅速增加政府收入,从央行搬到财政部是左手换右手,其实不然。 简单说明一下两者的区别: &br&&br&1.税收是政府资产,印钞是政府负债。负债要想转化为资产,就必须投放流通。货币作为经济活动的润滑剂,央行每投入流通领域一元钱通过拉动全社会的生产与创造,再产出再收上来其实际价值很可能大于一元,如果财政部不通过税收而直接把这一部分从央行拿去,这些超发的货币就失去了对应实体,也不能产生乘数效应,成为凭空产生的货币,走到哪里必然为祸哪里。&br&&br& 2税收调节是财政手段的一种。货币发行量的调节只对总体经济规模、扩张速度、物价水平起到作用,而具体到地区差异、收入差距、行业发展不均衡、产业结构调整,税收调节仍然不可替代。对资金依赖度高的房地产行业,央行出台措施效果是立竿见影,却容易导致大起大落。而税收调节的影响是间接的,温和的。&br&&br&3通常情况下央行要提前至少6个月对经济形势和发展水平作出预测来决定货币供应,而税务等部门却可以对资金流向、资金占用或使用情况及时反馈,有利于政府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略过税收环节,加大了政府部门调控风险,也加大了央行操作难度。&br&&br&以上三点决定不能通过简单粗暴的印钞来替代税收。但凡事总有例外,朝鲜自上世纪60年代起实行国有化,除对外资开放的两个经济区外,对内不再征收。然正当苦税久矣的国家向朝鲜投以歆羡的目光,专注打脸60年的韩国朝鲜日报爆料据称朝鲜已成立集金所(税务局)挨家挨户征税了。
谢邀。如果政府这么做,它可以运行,但绝不可能正常运行,这是砸盘冲跌停板的节奏,天朝为此支付过高昂学费,1984年财政部从央行拿走刚出炉的260个亿,引发五年通货膨胀高烧不退。直觉认为印钞和加税短期内都可以迅速增加政府收入,从央行搬到财政部是左手…
&p&在社会影响力基金和商业VC都工作过,说说自己注意到的一个趋势:&b&B型企业(B Corp)的兴起。&/b&&/p&&p&2015年,&b&B 型企业得到&/b&美国资本市场更多关注。包括:&/p&&ul&&li&&b&坚守匠心手作的社区电商Etsy&/b&在纳斯达克上市,估值近10亿美金
&/li&&li&&b&培养创业创新精神的新型学校Altschool&/b&融资1亿美金,投资者包括硅谷起家的慈善家如Mark Zuckerberg and Priscilla Chan’s Foundation,以及美国最顶尖的VC如Andreessen Horowitz、Founders Fund&/li&&li&&b&买一捐一的眼镜电商Warby Parker&/b&融资1亿美金,投资者包括企业如美国运通(America Express)、时尚品牌J.Crew;私募基金如老虎全球基金(Tiger Global Management)、T. Rowe Price;风险投资基金如General Catalyst Partners、First Round Capital(关于Warby Parker商业-公益模式的具体分析,详见&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有没有公益组织进行商业化运作获得成功的案例,它们具体是如何运作的? - Jade Cheung 的回答&/a&)&/li&&/ul&&p&这些企业的共同特点是,在作为营利性企业(for-profit business)的同时将社会使命融入公司基因,通过定量评估对企业产生的社会、环境影响进行严格把关,愿意为长期(与商业利益一致的)社会效益,而牺牲短期商业利益。&/p&&p&目前,全球50个国家共有1700家获得认证的B 型企业,其推动立法的共益企业(benefit corporation)形态已在美国31个州获得法律地位,并有3000多家企业注册为共益企业。&/p&&img src=&/ff73a78d558ac8a1f9038dafaddc600e_b.png& data-rawwidth=&916& data-rawheight=&6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16& data-original=&/ff73a78d558ac8a1f9038dafaddc600e_r.png&&&br&&br&&p&那么,&/p&&blockquote&&b&什么是B型企业?&/b&&/blockquote&&p&B代表Benefit,具体指的是公共利益(public benefit)。B型企业不是单独的法定企业形态,而是指通过B-Lab认证、获得B型企业证书的营利性企业(不适用于NGO)。换到中国语境,有点类似于免检产品、绿色食品的概念。
B型企业认证更像是一种社会理念从民间实践到获得法律地位之间的过渡性安排,因为要推进立法进程,不仅在美国从0到1很艰难,从美国到海外从1到100更加困难。
这个运动背后的推动者,是一家叫B-Lab的NGO。&/p&&blockquote&&b&B-Lab是谁?&/b&&/blockquote&&p&2006年在美国成立的一家非政府组织(NGO),致力于推动全球企业用商业的力量改善社会(business as a force for good)。&/p&&p&B-Lab的主要工作包括:&/p&&ul&&li&通过进行&b&认证工作和活动宣传&/b&,建立全球性的B型企业社群(a global community of Certified B Corporations);&/li&&li&&b&推动当局立法&/b&,使同时考虑私人与公共利益的企业形态获得法律地位,以保护公益投资者的利益,让公益创业者面对商业压力能够坚守自己的使命;&/li&&li&&b&建立影响力评估和数据分析工具&/b&,帮助企业衡量自己的影响力,提高更多企业的公共利益意识和影响力管理能力;&/li&&li&通过&b&公关和营销活动&/b&,让更多人知道B型企业的故事,加入这场运动&/li&&/ul&&p&2014年,B-Lab获得斯科尔社会企业家奖(Skoll Awards for Social Entrepreneurship,类似于社会企业界的诺贝尔奖),评语是Redefining Success in Business as Best FOR the World,即将商业的成功由成为“世界上最好的”重新定义为“对世界最好的”。&/p&&blockquote&&b&如何成为B型企业?
&/b&&/blockquote&&p&有几步:&/p&&ol&&li&&b&通过审核:&/b&在网上提交申请,填写问卷后上传相关文件进行证明,然后会有工作人员打电话进行复核(重点考察企业的商业模式),最后根据得到的信息对企业对环境、员工、顾客、社会的影响以及自身的管理情况这5个方面进行评分。&/li&&li&&b&修改公司章程:&/b&如果分数及格,则算通过评估,然后公司需要修改章程,将其对社会使命的承诺纳入公司章程,并调整涉及股东、员工等内部利益相关方的条款。&/li&&li&&b&交费挂牌&/b&:最后,向B-Lab缴纳会费,就能获得正式认证。根据企业的营收水平,会费从500美金(收入50万美金以下)到5万美金以上(收入10亿美金以上)不等。&/li&&/ol&&p&通过认证后,还会有每两年一次的重审,并且B-Lab每年会抽取10%的企业进行随机的实地考察检验。&/p&&p&认证过程中,最关键的是通过B-Lab的定量审核,总分为200分,要到达平均分80分才算及格。&/p&&img src=&/4de858ffd3b289f6decb30_b.png& data-rawwidth=&545& data-rawheight=&3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5& data-original=&/4de858ffd3b289f6decb30_r.png&&&br&&p&作为参考,开头提到的Etsy分数是127分,Altschool是125分,Warby Parker是112分……远超平均分,优等生有木有。&/p&&blockquote&&b&B型企业与共益企业有什么区别?
&/b&&/blockquote&&p&最关键的区别就是共益企业是受&b&法律&/b&认可、保护和约束的一种企业形态,而B型企业是由B-Lab这样的&b&民间组织&/b&认证的,对企业的保护和约束都缺乏法律强制力。
但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共益企业立法本身就是由B-Lab推动的,B型企业认证更像是一个过渡性的安排。
在美国,由于州有立法自治权,所以共益企业的立法是以州为单位逐步进行的,而非一上来就推动联邦立法。当B型企业所在州通过了共益企业立法之后,B-Lab会要求该企业在指定时间内(一般是4年)正式注册为共益企业。
而对于非B型企业(包括新注册的和已有的企业),可以直接找当地政府注册或申请变更,并不一定要获得B-Lab的认证(当然,这样也享受不了B型企业的相关福利)。
自2010年马里兰州首次通过共益企业立法之后,现在美国共有31个州通过相关立法,有7个州正在推进法律进程,共有3000多家正式注册的共益企业(注意比1700多家认证B型企业多,因为门槛不一。)&/p&&blockquote&&b&为什么企业愿意成为B型企业?
&/b&&/blockquote&&p&B型企业证书其实是面向投资者、顾客、员工和潜在合作方的一个信号,证明自己是被第三方认可的、具有社会使命的企业。&/p&&p&成为B型企业的好处包括:&/p&&ul&&li&&b&更容易融资&/b&:可以扩大潜在融资对象,吸引对社会使命感兴趣的投资者,比如影响力基金、公益基金。同时,B型企业一般在管理上更加透明,更少法律风险,对于传统商业投资者来说也是积极的信号。目前,成功上市的B型企业包括美国的Etsy(2015年)和Rally Software(2013年,后2015年被CA Technologies收购)。&/li&&li&&b&更好的营销公关&/b&:西方有不少消费者非常重视产品的社会效益,会联合抵制作恶的企业(比如以前用血汗工厂的Nike),并偏向于购买有更强烈价值认同感的产品。其实不难理解,罗胖的粉丝不也是认可罗胖的价值观么。这可能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优秀的B型企业都有很强的社群属性,毕竟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价值观高度一致。成为B型企业对营销公关有大大的加分作用,想想要是百度要是拿了个B型企业的认证,好歹显示改过自新成效显著不是。&/li&&li&&b&降低成本:&/b&有大量重视CSR的企业与B-Lab合作,如果是B型企业可以打折甚至免费使用其服务,比如Salesforce的CRM系统、Intuit的财务管理系统、Inspire Commerce的支付系统服务等。&/li&&li&&b&坚持使命:&/b&不少有公益精神的创始人,在坚守社会使命的时候,会因为牺牲了短期商业利益而承受来自投资者的压力,而如果多数股东通过公司让成为B型企业,则可以通过适当的退出和妥协安排,提高社会使命在董事会上的话语权。另外,可以通过定期的考核、评估和社群内的相互学习,在商业模式上做出调整和创新,提高企业实现社会使命的效率。&/li&&li&&b&吸引更多优秀的员工&/b&:有实质上的激励,比如耶鲁大学管理学院对于毕业后在B型企业工作的学生,有免除助学贷款债务的政策。还包括精神上的激励,用自己的价值观吸引到更优秀的人才,通过价值观的认同提高员工忠诚度,这对年轻员工来说可能比薪酬更加重要。比如,德勤对5000多名80后(Millennials)的调查显示,36%的人认可企业的主要目的应该包括改进社会(第一)。而约50%的人在进行职业决策时,认为企业与个人价值观/道德观的匹配非常重要(也是第一)。&/li&&/ul&&img src=&/fc4c2c2fa2_b.png& data-rawwidth=&879& data-rawheight=&3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79& data-original=&/fc4c2c2fa2_r.png&&&img src=&/eb3fd4a657aee0003aa7_b.png& data-rawwidth=&844& data-rawheight=&5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44& data-original=&/eb3fd4a657aee0003aa7_r.png&&&br&&br&&blockquote&&b&B型企业和社会企业是什么关系?
&/b&&/blockquote&&p&根据当地对社会企业的定义,会有所不同。&/p&&p&比如在社会企业发展比较成熟的英国,英国社会企业联盟(SEUK)的解释是:&/p&&ul&&li&基本精神一致,都是通过商业的力量改进社会。&/li&&li&B型企业不完全符合SEUK对社会企业的定义,两者的评判标准有很多并不重叠,比如社会企业要求将大部分利润用于与社会使命相关的用途,而前者没有这么严格的限制。&/li&&li&在英国,共有7万多家社会企业,其中有1.1万家是获得法律地位的社区利益公司(Community Interest Companies),但只有60多家B型企业,而且尚未得到立法认可。&/li&&li&但是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也鼓励社会企业获得B型企业认证。&/li&&/ul&&br&&blockquote&&b&中国有B型企业吗?
&/b&&/blockquote&&p&这就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了。如果在B Corp的官网上搜索,用China进行筛选, 结果只有一家叫Insight Robotics的香港科技公司。但是……&/p&&ul&&li&首先,中国对境外NGO本来就不太友好(见&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法》出台后将会对国际 NGO 在中国的发展造成什么影响? - 法律&/a&);
&/li&&li&其次,2014年6月开始,B-Lab陆续认可了9家台湾的B型企业,归类在Taiwan下……&/li&&/ul&&p&也就是说,这里涉及到第三部门立法和领土主权争议的双重问题。
考虑到B型企业是一个从美国发起的全球性运动,这两个问题会始终存在……&/p&&p&在短期(3-5年内),B型企业作为一项运动,要落地中国会有巨大挑战,除了法律政策问题以外,中国大多数消费者和投资者也没有准备好将社会利益摆在决策的优先地位。让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为了企业的社会使命而付出溢价,让投资者在投资决策时,为了企业的社会使命牺牲财务回报,甚至因为企业的恶性影响而拒绝投资,这样的社会条件在西方都谈不上成熟,何况中国。毕竟,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先把自己的日子过好才是最现实的。&/p&&p&但是,这并不妨碍中国企业,特别是有公益之心初创企业借鉴优秀B型企业的做法(best practices),毕竟要将社会使命融入本已复杂的商业关系,在商业模式创新上会有更大的挑战,学习先驱或先烈,可以少走弯路。&/p&&p&另外一个可以借鉴的是,在商业中融入公益,而非从公益转型商业的思路。成功的商业企业,实际上在通过解决用户问题、满足用户需求创造价值,并将这种价值规模化、货币化。那么,只要满足的需求及其方式是正当的(不做杀手),只要在货币化的同时考虑定价的梯度性,甚至对弱势群体进行负定价(补贴),那么企业自然能创造正向的社会效益,甚至能摆脱模糊定义和法规束缚,更快地规模化和实现社会效益。&/p&&p&-----&/p&&p&【招手贴】目前Base搬到北京,平时工作主要是战略分析和投资执行,但工作本身离公益和公益圈都越来越远,希望能在私人时间多参与一些有Social Impact的项目,欢迎大家私信交流~&/p&
在社会影响力基金和商业VC都工作过,说说自己注意到的一个趋势:B型企业(B Corp)的兴起。2015年,B 型企业得到美国资本市场更多关注。包括:坚守匠心手作的社区电商Etsy在纳斯达克上市,估值近10亿美金
培养创业创新精神的新型学校Altschool融资1亿美金,…
-&br&&br&前景阅读:「&a href=&/collection/& class=&internal&&社会企业系列问答收藏夹&/a&」社会企业系列问答收藏夹。&br&&br&面对出现的社会问题,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可能是政府的福利部门,也就是所谓的「第一部门」。居民是政府的纳税人,遇到问题政府自然有义务去帮忙解决,也就是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等制度层面的设计。但是不同国家的政府部门解决问题的思路不一样,欧洲比较偏社会主义,他们的「福利国家」涉及往往提供从生到死的福利。而美国则偏重个人主义,对私人部门的要求高一些,强调个人的力量。总的来说,政府福利部门仍旧是解决社会问题最主要的载体,不过政府部门的效率偏低,也无法涵盖到所有的人群。&br&&br&我之前的文章谈过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简称CSR),指的是传统工商企业在财务利润之外也追求创造部分社会价值,将自己的营业利润投入公益事业之中,回馈社会。CSR包含的内容很多,除了直接的经济资助,企业自身的福利制度、解决社会就业等等也都是传统工商企业对解决社会问题作出的贡献。但是,工商企业虽然利润较多,但过多投入社会事业有违为股东创造价值的本意,也不可能把大量精力投入社会服务之中。&br&&br&之后是现在经常提到的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这里面包括基金会、合作社、各种协会、民办机构以及各类公益服务组织。非营利组织一般依靠捐赠和政府补助生存,独立组织对社会问题的解决。非营利组织的宗旨就是解决社会问题,服务提供相对专心且专业,但由于经济不独立,导致财务自主性低,组织的长期发展无法计划,而且许多服务会受限于经济问题无法开展。同时,由于非营利组织多是从事解决问题的直接服务,往往无法从社会结构等深层次的角度改变问题。&br&&br&总结一下,政府部门资源最多,但是效率低,细节问题常常无法兼顾;工商企业有钱,但是不可能全身心投入社会服务,不专业;非营利组织以社会公益为宗旨,但是财务不独立,能力有限。&br&&br&那么,有没有可能有一种形式的组织,尽量去融合以上三种社会部门的优势,避免其中的缺点,提供更有效率的社会服务呢?这个答案就是社会企业。&br&&br&&img src=&/e755af41bda3f4d60acb5_b.jpg& data-rawwidth=&573& data-rawheight=&2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3& data-original=&/e755af41bda3f4d60acb5_r.jpg&&&br&我们可以从上图中简单了解一下社会企业的设计宗旨,首先他和非营利组织一样追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同时又吸收了工商企业中自给自足经济独立的特性,可以说是专注于以商业思维解决社会问题的社会部门。它一方面力图改善社会,一方面又能保证自己的可持续发展。&br&&br&举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子,社会企业在全世界最著名的代表,穆罕默德·尤努斯在孟加拉创立的「格莱珉银行」。当我们看到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社会,会想到的第一点是什么?大概是政府不作为,社会福利制度的落货,或者应该发展工业促进就业,又或者是应该由非营利组织来介入解决当地的社会问题。但事实上,独立依靠第一、第二和第三部门的力量都不能彻底解决一个地区的贫困,而尤努斯的「格莱珉银行」,事实上是综合了三个部门的力量,成为了真正的「穷人银行」。&br&&br&农民需要从事农业生产,但高质量的农业生产需要一笔启动资金,用来购买种子、肥料、机械等等。由于农民贫穷,信用差,传统商业银行不会给穷人提供需要的贷款。而尤努斯的格莱珉银行正是贷款给无法在银行开户的穷人,并且无需任何抵押,银行的办事处还专门往越穷越偏远的乡村设点。这在正常思维看来无异于天方夜谭,几乎是注定失败的一笔笔不良贷款。&br&&br&但尤努斯自己是经济学教授,他设计了一套符合当地思维模式的经营模式,以团体借贷的监督模式保证还款,同时又给农民提供金融理财的培训课程,让穷人们可以互相监督并且学会管理财富,用贷款的资金促进自己的生产,甚至将贷款的资金用于自己和子女的教育。&br&&br&格莱珉银行已经提供了超过五十亿美元的「小额信贷(Micro-Credit)」给孟加拉的穷人,帮助超过一亿人解决贫困难题,是个不折不扣的奇迹,但返溯根源,这个奇迹也不是那么神奇。&br&&br&传统的商业模式和传统的社会服务模式都不可能在社会企业的思维中照搬,社会企业也不是这两者的简单组合,而是用商业和非营利组织的两种思路发展而成的另一种解决方案。&br&&br&商业世界在几百年的竞争之中产生了无数精华,也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而若能将商业智慧与解决社会问题的良知相结合,无疑是一条社会发展的新道路。这种事说起来可能是幻想,不客气的说,创立一家社会企业的难度比传统企业只高不低,那为什么有人愿意少赚钱,去追求什么社会价值的实现呢?&br&&br&社会企业解决社会问题的思路,与传统社会福利机构的不同之处就在于,社会企业家是综融了商业智慧和社会责任的人,他们试图以自己在商业领域积累的经验、资源、思维模式来解决社会问题。以实现社会价值的最大化,而非经济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将自己赚到的钱,最大化的回馈社会,而不是装进自己的腰包。社会企业是赚钱的企业,只不过他是在帮穷人赚钱,是帮穷人依靠自己的能力去赚钱。&br&&br&尤努斯曾经说过,推动世界进步的从来不是某个领域的专家,却一定是梦想家。人类因为对海洋的梦想发明了船,因为对天空的梦想而发明了飞机,因为对宇宙的梦想发明了火箭。这些发明的出现不是为了发明某种东西,而是为了实现某种梦想。试图用商业力量去改善社会问题,就是社会企业家的梦想,也是尤努斯的梦想。&br&&br&不过,社会企业并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万能药,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用社会企业的思路去解决。整个社会环境的整体改善,还是需要政府、工商企业、非营利组织,以及新兴的社会企业这四股力量共同努力,才能达成的目标。&br&&br&新年快乐!感谢阅读!
- 前景阅读:「」社会企业系列问答收藏夹。 面对出现的社会问题,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可能是政府的福利部门,也就是所谓的「第一部门」。居民是政府的纳税人,遇到问题政府自然有义务去帮忙解决,也就是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等制度层面…
-&br&&br&前景阅读:「&a href=&/collection/& class=&internal&&社会企业系列问答收藏夹&/a&」社会企业系列问答收藏夹。&br&&br&社会企业的具体定义在世界各地还有争议,如果从指导策略来分,其中美国社会企业更强调社会和经济目标的融合,可以分为「非营利创业」(Enterprising Nonprofits)和「社会投资」(Social Investment),欧洲则兼顾政策、经济和社会效益三大目的为一体,可以分为「工作整合」(Work Integration)和「社会创新」(Social Innovation),字面上我们可以看出来其中的细小差异。&br&&br&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把「社会企业」理解为一种非营利组织的商业化形态,面对社会问题的时候,社会企业会通过以社会价值为导向的商业活动来解决问题。相比于过去公益组织偏向「先污染、后治理」的因应模式,社会企业更强调一种对社会责任的主动承担,会自发去发起一些运动来解决社会问题。某种意义上说,社会企业可以起到整合非营利机构和商业企业两方面资源的作用,一方面给需要帮助的群体带来需要的帮助,也可以帮助公益从业者提高薪资待遇,同时保证自己的高度独立。&br&&br&还有一种定义,认为充分实现自身企业社会责任的工商企业也可以被称为「社会企业」,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社会企业的实现形态应该是工商企业下设基金会,由基金会指导非营利机构实现社会价值,而出资的企业则成为「社会企业」,但此处我们不探讨这一类非主流的「社会企业」。&br&&br&从经营角度说,社会企业首先是一个合法的组织,以非营利机构或工商企业的姿态存在,强调利润收益不分红,但可以用利润进行重新投资以实现企业的社会目标。社会企业的经营目的并不是带给股东经济回报,而是带给股东社会价值的回报。与传统非营利机构相比,社会企业以企业精神为主导,坚持社会创新的道路,具有自负盈亏的经济自主性,并不依赖外界的捐赠而生存。&br&&br&总而言之,社会企业是一个在非营利机构和工商企业中间地带的概念,所以也受到很多质疑,第一是法律上的监管问题,是被非营利机构和工商企业的某一方,还是双方监管。第二是本身性质的定义问题,如上文所说定义比较模糊,而且本身的性质和与传统非营利机构的互动性还有待验证。第三是制度上的政策问题,由于社会企业还在初创阶段,各方面变数很多,未来的政策取向还是未知。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试图促进社会企业的发展,我到台湾的这一年是台湾地区的「社会企业元年」,政府正式开始以一个三年计划推动社会企业,未来几年我也将在知乎带来第一手的报告。&br&&br&社会企业的例子最著名的就是尤努斯的格莱珉乡村银行(Grameen Bank),以小额贷款(microcredit)概念给孟加拉穷人提供第一桶金,最后收回贷款的利益滚出雪球,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这一方式已在全球一百多个国家推行。更多的案例我在「&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有没有公益组织进行商业化运作获得成功的案例,它们具体是如何运作的? - 徐博聞的回答&/a&」这里有所论述,烦请点击移步阅读。&br&&br&最后,我想介绍几个了解社会企业的途径,首先,英文互联网世界的「&a href=&///?target=http%3A//www.socialinnovationexchange.or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ocial Innovation Exchange&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learlySo | Home&i class=&icon-external&&&/i&&/a&」和「&a href=&///?target=http%3A//www.i-genius.or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ocial Entrepreneur Business & Enterprise Community&i class=&icon-external&&&/i&&/a&」是值得阅读的几个网站,中文互联网则是台湾地区的「&a href=&///?target=http%3A//www.seinsights.asi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社企流 |&i class=&icon-external&&&/i&&/a&」,此外知乎和 Quora 也有一些讨论,只需要搜索关键词即可。&br&&br&除此之外,世界各地有不少针对学生的社会企业相关竞赛,其中最有分量的是「&a href=&///?target=http%3A//www.hultprize.or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ult Prize&i class=&icon-external&&&/i&&/a&」,去年我在巴黎高商(HEC Paris)的挚友海涛和他的团队在欧洲区脱颖而出,得到竞逐全球冠军的资格,除了海外留学生,中国内地的大学应该也有资格参加这个比赛,你的对手将会是世界顶级商学院的学生。除此之外,「&a href=&///?target=https%3A//i-lab.harvard.edu/&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arvard Innovation Lab&i class=&icon-external&&&/i&&/a&」的比赛和「&a href=&///?target=http%3A//www.socialinnovationaward.asia/index-chi.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亞洲社企創新獎&i class=&icon-external&&&/i&&/a&」也值得参考,即便不参加比赛,看看案例也十分有参考价值。中国大陆铺得比较开的是「&a href=&///?target=http%3A//www.gsvc-china.org/Index.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GSVC全球社会企业创业大赛中国赛区&i class=&icon-external&&&/i&&/a&」的比赛,这个可能大家比较熟悉。&br&&br&感谢阅读。
- 前景阅读:「」社会企业系列问答收藏夹。 社会企业的具体定义在世界各地还有争议,如果从指导策略来分,其中美国社会企业更强调社会和经济目标的融合,可以分为「非营利创业」(Enterprising Nonprofits)和「社会投资」(Social I…
晒书单!晒书单!晒一多半没看的搬运来的书单(/ω\),欢迎补充或重点推荐~&br&书单只是简略介绍,具体评论请到各大购书网或豆瓣上看看,当然重要的是自己体会。&br&&br&愿广大公益行业同仁同能够更好、更快成长,建设公益领域的知识结构!&br&&b&非公益行业的&/b&我知道你们没兴趣看书哈,拉到下面,有有趣的TED演讲视频哦。&br&&br&修改、整理也很累的~点收藏外再加点个赞吧。?(?ω??)&br&&br&&br&&b&【非盈利组织管理类】&/b&&br&&br&彼得·德鲁克 《非营利组织的管理》 &br&作者从NGO、NPO基于使命而生存的目的这一观点出发,围绕个人的精神、修养、道德、信任等核心价值,与组织结构、民主意识、领导力和制度等方面相结合,系统地整理出了一套清晰的管理哲学。&br&&br&彼得·德鲁克 《21世纪的管理挑战》&br&本书从6个方面深刻分析21世纪管理者面临的挑战:管理的新范式;战略——新的必然趋势;变革的引导者;信息挑战;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自我管理。&br&&br&《海外NPO丛书:美国非营利组织》&br&系统介绍了美国非营利组织的历史与现状,有助于读者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为我国当前的社会转型与非营利组织改革发展提供借鉴。&br&&br&《海外NPO丛书:日本非营利组织》&br&通过对日本NPO法制定的背景、制定过程、法治理念、管理体制以及NP0与政府的关系等进行了全面的信息收集和比较研究。实地考察了日本NP0的活动现状以及各级政府机构对NPO活动所实行的促进政策。与日本NPO界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对话和交流,从多角度多侧面对日本的NPO展开了调查与研究。使大家了解日本在建设市民社会的过程中NPO所发挥的作用&br&&br&《战略营销:非营利组织的视角》&br&本书开创了非营利组织战略营销领域,体系完整,实用性强,在充分融通营销学精髓的基础上,根据非营利组织的特点,结合大量案例,详细地阐述了非营利组织的营销理念、战略规划、资源开发、战略控制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等问题。本书受到了全球营销领域和非营利组织的广泛关注,获得了广泛的赞誉。&br&&br&&p&《非营利组织管理系列o企业型非营利组织》&br&&/p&&p&本书从社会企业的角度,探讨了企业型非营利组织的使命、宗旨及其运作方法,全书内容包括了社会企业家与社会企业家精神,社会企业的使命、风险管理、顾客团体、财务管理和商业规划等内容,为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者提供了许多实用且有效的经验与启示。&br&&/p&&br&&p&《群:凝聚政府、企业和非营利组织力量的新模式》&/p&&p&第一本讲述如何凝聚政府、企业、非盈利组织三方力量的著作!&br&&/p&&br&&p&《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研究:中国与全球经验分析》&/p&&p&本书总结了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总体情况和实际案例,分析了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政府机制、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有机结合的特点,针对性地提出了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理念、政策和方案。&/p&&p&同时,本书针对社会组织在承接和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分析了其客观体制根源和主观能动原因,提出了加强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发挥社会组织功能与优势的努力方向和具体建议。&/p&&br&&p&《中国社会创业案例集》&/p&&p&本案例集借鉴国际顶尖商学院创业的案例模式,汇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智慧,总结出了开发社会创业教学案例的一整套思路和方法,以此模式开发的案例集为业界首创,具有里程碑意义。&br&&/p&&br&&p&《非营利创新管理》&/p&&p&本书介绍了非营利组织如何表达组织需要、传达信息,如何使组织的活动与众不同,如何募款,如何使董事会有效运作,如何寻求企业的捐助,如何用商业模式运作非营利组织,如何获得社区对组织的资源投入等内容。&br&&/p&&br&&p&《社会部门中的企业家精神》&/p&&p&本书介绍了社会企业的一系列活动,重点关注社会企业家精神的形成过程。同时如何将该种精神作为解决慈善困境的途径,详细讲解了社会企业家精神在现实层面的可行性。&br&&/p&&br&&p&《基金会:美国的秘密》&/p&&p&本书有两大主题贯穿始终,其一可称为“效力和效率”问题。建议慈善基金的所有人对资源进行战略性安排,重点关注时机成熟和有待解决的问题,但还需具备迅速应对突发问题的灵活性。另一主题是公共政策。主张基金会不应对决策制定过程的公开透明化有所抵触。&br&&/p&&br&&p&世界基金会案例丛书:美国家庭基金会&/p&&p&包括《美国家族基金会》、《美国企业基金会》和《美国社区基金会》3册&/p&&p&《美国家族基金会》简述了美国家族基金会的历史,并且对美国家族基金会的现状进行了概述——有哪些影响力强的家族基金会,它们的规模如何,它们资助什么样的项目等。本书对于国内对基金会感兴趣的读者有较大参考价值。《美国企业基金会》简述了美国企业慈善组织的历史,并且对美国企业基金会的现状进行了概述——有哪些企业基金会,它们的规模如何,它们资助什么样的项目等。本书还回答了中国企业将面临的关键问题:为什么要建立基金会?从美国公司的经验来看,中国企业将很可能发现这种决策背后的许多有价值的原因。&br&&/p&&br&&p&《马修·比索普《慈善资本主义》:富人在如何拯救世界》&br&&/p&&p&这是一本论述慈善的历史、发展以及在当今社会中作用的书,兼述了慈善运作与国家、市场的关系,认为慈善在当今世界应当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慈善需要一个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它需要与心理、教育、社会深度契合,本书在此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br&&/p&&br&&p&《公共与非营利组织战略规划:增强并保持组织成就的行动指南》&br&&/p&&p&为组织发展提出了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全新的战略规划模型,并收集了丰富的案例。&br&&/p&&br&&p&《第三力量:美国非营利机构与民间外交》&br&&/p&&p&本书基于大量的背景研究和第一手的采访资料,以生动形象、清新平实的文笔,记录下作者在美学习和工作生涯的亲身经历。&br&&/p&&br&&p&《改变中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在华百年》&/p&&p&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口号是“在全世界促进人类福祉”,这种改变世界的热情令人敬佩,但在“改变中国”的过程中,洛克菲勒基金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洛克菲勒基金会在现代中国的成败得失,为我们认识近代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也能映衬出中国当代基金会和NGOs在运作、管理方面的不足,以及可能的发展方向。&br&&/p&&br&&p&《志愿服务研究学术文库:志愿者》&/p&&p&本书讲述了:谁愿意做志愿者,为什么?什么原因吸引了特定类型的志愿者? 又是什么激励人们做志愿者? 怎样说服志愿者继续他们的服务?作者通过一系列的调查信息对当今世界的志愿者做了详细的描绘,并且利用最先进的视角收集了美国以及世界各地的数据来进行分析,对志愿服务的因果进行综合检验。 《志愿者》一书为当今社会每一位志愿工作者和志愿者组织提供了重要且有价值的信息!&br&&/p&&br&&p&《财富的归宿:美国现代公益基金会述评》&/p&&p&本书作者搜集了大量的数据、资料和珍贵的图片,在书中评述了美国现代公益事业的历史渊源、兴起的社会背景及其特点,探讨了基金会所代表的思想理念、基金会的动机和效果。书中列举了20世纪初、中、后期约20家各种类型有代表性基金会的发展历程、思想理念和运作方式。作者还集中论述了美国基金会与中国的关系,概述了近年来中国公益事业发展的状况。&br&&/p&&br&&p&《善款善用——聪明慈善的战略规划》&/p&&p&如何为组织做战略规划、如何选择合作伙伴、监测评估&br&&/p&&br&&p&证严法师《慈济心灯》&br&&/p&&p&证严法师的人生哲学。以深入浅出的智慧话语,解除了无数烦恼心灵的苦痛与焦躁,深受读者的喜爱。&br&&/p&&br&&p&《台湾最美的人:证严法师与慈济人》&/p&&p&通过阅读证严法师的个人传记,了解慈济会如何做慈善&br&&/p&&br&&p&何日生《一念间:我所体悟的慈济思维》&br&&/p&&p&书中谈到他作为一个慈济人,在面对人生与世界的种种矛盾冲突,有着怎样不一样的思维。慈济人如何处理诽谤自己的官司,慈济人如何应对印尼排华事件,慈济人如何处理与基督徒、穆斯林的关系……&br&&/p&&br&&p&尤努斯:《穷人的银行家》&br&&/p&&p&这是一本记录银行家尤努斯个人经历及他所创办的格莱珉银行发展历程的自传。没有创业的轰轰烈烈,但你能体会出他为自己能给穷人带来福祉的喜悦。&/p&&p&穷人的银行家的事迹当能对目前的扶贫工作有所启示:穷人需要的是一个机会,并且不是为他们设定一个路径,而是通过发展他们自己最擅长的能力来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p&&br&&br&&p&尤努斯 《企业的未来》 &/p&&p&尤努斯展示了公益是如何被企业家、社会活动家所采纳,把公益理念融合到企业文化中,进而帮助企业实现永续发展,实现企业社会责任。&/p&&br&&p&戴维·伯恩斯坦:《如何改变世界》&/p&&p& &这本书是社会企业领域的权威经典著作,激励着一代人点燃社会变革的火花。社会企业家开创了解决问题的新模式,这将重塑21世纪。书中这群社会企业家来自不同的民族和国家,背景迥异,所关注的社会领域亦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都同样地拥有对人类尊严的信仰,对对象全然的信任,以及对未来坚定的、无以伦比的信心。&&/p&&br&&p&葛瑞格·摩顿森 / 大卫·奥利佛·瑞林《三杯茶》 &/p&&p&&一个登山爱好者,因为一次意外,撞进巴基斯坦一个深山小村落,乡民们对他的悉心照料,促使他励志帮助这里的孩童,更提醒世人重视女孩的教育。&/p&&p&一个葛瑞格并不能改变世界,并不能阻止战争和仇恨,但是,他传播了爱和希望的种子,他改变了一些穷苦的中东人的命运,也改变了一些美国人和穆斯林对对方的看法,这颗种子终究会生根发芽&&/p&&br&&p&彼得·德鲁克《行善的诱惑》&/p&&p&这是德鲁克生平写的两本小说之一,它有畅销小说的所有元素,但又不是一般的小说,它像商学院期末考试或咨询公司桌子上摊的一个大型案例,它邀请读者一起思考,试着破解难题。&/p&&br&&p&杰奎琳·诺佛葛拉兹《蓝毛衣》&/p&&p&年仅二十六岁的作者放弃了自己在国际金融领域的金饭碗、投身于了解全球贫穷,召唤大家一同行动,为全球贫民争取生命尊严。呼吁我们通过帮助他人(公益),重新思考我们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关系。&br&&/p&&p& &“聪明人基金”创始人杰奎琳·诺佛葛拉兹的回忆录,记录了她成为社会企业家代表人物的生命历程,并给现代慈善带来了最深刻的启发。&/p&&p&假如您也有改变世界之愿望,或者曾有过类似的想法,或者您正在从事慈善活动,甚至是在从商,假如您真的希望听到世界向好的一种故事,这本书会给您带来很多启发。&&/p&&br&&p&康纳·葛瑞南《我亲爱的小王子们》&/p&&p& &这本书记叙了作者2004年在尼泊尔一家孤儿院做志愿者服务并最终创立“下一代尼泊尔”公益组织的过程,是一个年轻人在尼泊尔创造出的不可思议的感动。&/p&&p&本书是作者的心路历程,也是他对志愿者认识的升华过程,正是这个过程,将他由一个有哗众取宠念头的冲动年轻人,变成了一个脚踏实地的公益实践者,成为这一群体真正的脊梁。&&/p&&br&&p&埃里克·莱斯《精益创业》 &/p&&p&&精益创业代表了一种不断形成创新的新方法,而该书明确地将此方法提炼为一个反馈循环:想法—开发—测量—认知—新的想法。&/p&&p&精益创业的提出真正的核心是只有两点:创造价值和以客户为中心,“精益创业”不能成为销售和营销不力的借口。而精益创业给创业以外的生产、管理、行销带来的启示也同样不可估量和值得深入研究,这正是打动我的美妙之处。&&/p&&br&&p&理查德·布兰森《当行善统治商业》&/p&&p& &这是一本别具一格的经营书,内容涉及商业模式创新,借由这本书布兰森要传递这样一个信息:传统的商业规则已经过时了。&/p&&p&为了更好的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作者认为应改革原有的商业模式,提倡新型的商业模式。这本书传播的这种企业家,都有责任关爱其他人和地球的理念很值得鼓励。&&/p&&br&&p&谭建光:《志愿服务理念与行动》&/p&&p&本书对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进程、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走向,进行了较为系统和完整的阐述,对于人们全面了解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状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不足:偏理论,可操作性不强。&/p&&br&&p&《探求社会企业家精神》&/p&&p&领会社会企业家精神定义、结构、方法等方面的多样性是一项杰出的任务。本书创建了一门社会企业家精神的短期课程——一门凡是将参与到勾勒未来世界的领导人必读的课程。&/p&&br&&p&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p&&p&作者通过深入河南地区的田野调查,实证考察。描述中原乡村社会事实的同时,着力反映社会转型过程中小农阶层的利益、情绪与态度。读此书对了解如何透过社会现象看中国,并开展志愿服务有一定帮助。&/p&&br&&p&温洛克非营利组织管理参考资料系列 &/p&&br&&p&如何做好一个小型NGO&/p&&p&&a href=&///?target=http%3A//article.yeeyan.org/view/37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译言网 | 《如何做好一个小型NGO》●手册介绍&i class=&icon-external&&&/i&&/a&&/p&&br&&br&&p&&b&TED系列演讲&/b&&br&&/p&&br&&p&价值理念 &/p&&p&Dan Pallotta: &a href=&///?target=http%3A///movie/2013/3/Q/K/M8P07RHSI_M8PAKTKQK.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我们对慈善的理解大错特错&i class=&icon-external&&&/i&&/a&&/p&&p& Michael Sandel:&a href=&///?target=http%3A///movie/2014/2/E/L/M9HHIVU4O_M9HN5JEEL.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为什么我们不能把公民生活托付给市场?&i class=&icon-external&&&/i&&/a&&/p&&p& Bill Gates: &a href=&///?target=http%3A///movie/2014/3/K/A/M9L5OHQ9T_M9L5OUCKA.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比尔盖茨隐退_比尔盖茨隐退&i class=&icon-external&&&/i&&/a&&/p&&p& Chip Conley: &a href=&///?target=http%3A///movie//N/M78CRKESV_M78CRTP9N.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衡量生命中有价值的东西&i class=&icon-external&&&/i&&/a&&/p&&p& JacquelineNovogratz:&a href=&///?target=http%3A///v_show/id_XNzI0MjQ0NDk2.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ED talks:JacquelineNovogratz:关于给予,尊严比财富更重要&i class=&icon-external&&&/i&&/a&&/p&&br&&p&社会创新 &/p&&p&Michael Porter:&a href=&///?target=http%3A///v_show/id_XNzIxNDgwNzUy.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迈克尔·波特TED演讲:商业如何帮助公益?&i class=&icon-external&&&/i&&/a&&/p&&p&Elon Musk:&a href=&///?target=http%3A///movie/2013/4/J/T/M8SI0TJOK_M90T68BJT.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2013大会精选_埃隆?马斯克谈太空旅行&i class=&icon-external&&&/i&&/a&&/p&&p& Toby Eccles:投资社会变革:&a href=&///?target=http%3A///movie/2014/2/K/5/M9HKSKIFU_M9HNAR8K5.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投资社会变革_投资社会变革&i class=&icon-external&&&/i&&/a&&/p&&br&&br&&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原作者信息:
该书单整理过程中,感谢北京十方缘公益组织、友成基金会、福建同心基金会的推荐
湖南省娄底市慈善会
&/code&&/pre&&/div&
晒书单!晒书单!晒一多半没看的搬运来的书单(/ω\),欢迎补充或重点推荐~ 书单只是简略介绍,具体评论请到各大购书网或豆瓣上看看,当然重要的是自己体会。 愿广大公益行业同仁同能够更好、更快成长,建设公益领域的知识结构! 非公益行业的我知道你们没…
我感觉你问得挺杂,又在问公益项目商业模式,公益营销,又在问NGO管理类书籍。实际上,社会企业性质不同,发展模式相应的也不同,那么相对应的书籍也会不同,以上书籍知识其实是有相对应的社会企业的。为了更好地回答你的问题,我们需要对社会企业进行分类,主要根据盈利模式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三种&br&1。政府购买服务模式&br&2。企业以及基金会赞助模式&br&3。企业自身商业以及增值业务&br&这三种模式并不是什么类型的社会企业都采用的,根据企业三个要素 social programmes, enterprise activities, and organization.
也就是根据各个企业商业运作和社会项目占比关系有三种社会企业:: embedded, integrated, and external (Nicholls, 2006). 这三种类型的社会企业具体来说是:(1) business enterprise传统商业性持续支持社会项目的(通常具有专门做公益事业的部门), (2) NGO/NPO, 还有就是严格意义上讲的(3) 社会企业 purely social enterprise, 受益人可以是企业职工、或者shareholder或customers. (Alter, ).&br&对于ngo/npo来说,政府购买服务模式更为普遍,同时他们也接受第二种盈利模式,即企业基金会赞助,当然少部分会有自身产业的保值增值,如办公室租赁,或人员租赁等,不过目前占比不大。&br&对于business enterprise,基本上是以自身的商业模式赚钱支撑社会公益事业,而两者之间关系很小。拿我这个暑期调研的一家社会企业来说,就是这种情况。企业自身是建筑装修、投资业务为主,应该是高技术含量,也是很profitable。而企业自身做的social mission是关于当地贫困儿童就学和贫困人群的住房问题。&br&对于最后一种社会企业,也就是purely social enterprise,严格意义上的社会企业。在我们国家最接近或者就属于这一范畴的社会企业的就是社会福利企业,也就是残疾人企业。比较出名的有深圳残友集团。这类企业盈利模式主要以第三种也就是企业自身商业以及增值业务为主发展,同时由于这类企业的特殊性,相比传统企业来讲,可以享受部分税收减免。一般这种企业的目的是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工作并为他们提供一个可持续的医疗和生活保障。在这个暑期,我还接触到一家剪纸企业,企业员工除会计外,皆是白血病人。通过剪纸销售,实现企业盈利,并为企业白血病人提供可支付的医疗保障,更重要的是,白血病人在那里感到自己劳动受到了重视,实现了他们的社会价值,所以在那里的白血病人都不会感到被社会歧视,相反感到自己也为社会做了他们的贡献,很有存在感,相应的,心理疾病也会少很多。&br&关于书籍的推荐,当然第一个肯定是社会企业的带头人,小额贷款创始人穆罕默德.尤努斯的一系列书籍,包括前面知友们提到过的《穷人的银行》《企业的未来》《新的企业模式:创造没有贫困的世界》&br&国内关于社会企业的文献,说实话有是有,但是很凌乱不系统,毕竟社会企业这个概念是自2006年才引入我国的,不过还是有一些比较好的文章,浅显直观的有包括英国大使馆2008年的Social_Enterprise_Research_Report,还有FYSE和瑞银集团出的China_Social_Enterprise_Report_2012。学术性强一点的包括Social enterprise in China driving forces, development patterns and legal framework(一个中国人写的,应该有中文版本,建议自己去搜搜看),Social Entrepreneurship in China: Trends and Strategic Implications,etc.&br&最后,推荐你一个网站:&a href=&///?target=http%3A//www.socialenterprise.org.uk/&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socialenterprise.org.uk&/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上面有目前英国或者世界上关于社会企业一些最新的动态和案例。所以你最好根据自身企业性质和发展模式选择对应相应的板块进行阅读,这样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希望我这个答案能够对你对社会企业的认识更深一步。&br&PS。本人目前在英国做这方面的研究,希望能够找寻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群策群力,让更多人知道并且了解社会企业,并贡献自己的力量(不仅仅是volunteer精神,也包括自己的专业知识,如会计,建筑,设计,市场等等)参与到其中来。社会企业是一个综合性的大工程,不像在学校那样搞个打扫卫生或帮老奶奶过马路的那种活动,当然我不是贬低那个活动的意思,我指的是社会企业需要的知识和资源更多,更需要社会的重视,才能好好地做起来。毕竟social enteprise可以创造social economy,并最终达到你我所共同期望的civil society. &br&I wish we will not wait it comes too long.
我感觉你问得挺杂,又在问公益项目商业模式,公益营销,又在问NGO管理类书籍。实际上,社会企业性质不同,发展模式相应的也不同,那么相对应的书籍也会不同,以上书籍知识其实是有相对应的社会企业的。为了更好地回答你的问题,我们需要对社会企业进行分类…
去HKUST参加过一次关于social enterprise的交流学习……&br&社会企业这个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广泛认同的定义,个人比较倾向于认为社会企业是指为达到一定的社会目的,通过企业和商业的手法(管理、营销、财务等)来运营这样一个公司或组织。社会企业大多有明确的目的去推动解决某个社会问题,手段可向消费者提供服务或产品,通过追求财务的自给自足并盈余来实现其社会目标。&br&&br&&br&社会企业有多方的参与,有传统的NGO在做;有政府和政府基金,比如香港政府就有一个几百亿的基金会来扶持初创的社会企业;也有商业公司支持,例如汇丰银行有一个社企商业中心(social enterprise business centre)来帮助和服务社会企业,更广的看,企业内部的企业社会责任部门也可以认为在做类似的事。&br&&br&相比之下,传统的NGO不以追求盈利为目的,不靠经济利益来驱动,更多的依赖外部的募捐或帮助。&br&NGO只是社会企业的一种组织模式,它和社会企业有交集。&br&&img src=&/16cf5b0ebbc72bb_b.jpg& data-rawwidth=&1037& data-rawheight=&6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37& data-original=&/16cf5b0ebbc72bb_r.jpg&&&img src=&/ad29c1d6a6ede49b8ef7_b.jpg& data-rawwidth=&1037& data-rawheight=&6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37& data-original=&/ad29c1d6a6ede49b8ef7_r.jpg&&
去HKUST参加过一次关于social enterprise的交流学习…… 社会企业这个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广泛认同的定义,个人比较倾向于认为社会企业是指为达到一定的社会目的,通过企业和商业的手法(管理、营销、财务等)来运营这样一个公司或组织。社会企业大多有明确…
-------------------------------更新9月20----------------------&br&这几天忙晕,上来一看新增了好多答案呐,可以贴出来的都不用我更新呢,其余的信息太敏感不能贴上来,对不起各位大大了,采纳友友们的建议,对本答案做了修改避免些麻烦。&br&&br&另外早先联系过我的知友私信我有公益圈和媒体的知友注意到这个问题,希望能联系以便了解。个人在北京谢绝采访哈,尤其是来自深圳的媒体朋友,除了原始录音和一部分照片外,大量资料来自网上,自己搜索搜集好啦&br&&br&谢谢所有热心的小伙伴,万能的知友,爱你们,木啊&br&--------------------------------更新9月15----------------------&br&&img src=&/13dffcce628c37a3a16e0acac0d38fb8_b.jpg& data-rawheight=&152& data-rawwidth=&8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8& data-original=&/13dffcce628c37a3a16e0acac0d38fb8_r.jpg&&&br&&br&&br&&b&说明一下,我和该公司没有任何交集,也没有利益纠纷,这个答案我不会删除,要删帖随他们去好了,公关删贴是心虚的表现,小朋友都知道的,谢谢各位好心的小伙伴提醒,匿了。&/b&&br&&br&&br&各位也可以看下隔空喊话的那位匿名知友的答案,她写了一些我原本没打算写的东西,大家看看就好啦,有种内部知情人士的赶脚-_-!&br&---------------------------------------------------------------------&br&&br&这家公司,我了解一些,先占一个位置,抽空写长文,后面慢慢贴上。&br&&br&我们公司14年了解到这家单位,他们的宣传做的挺激动人心的,我们老板动心想跟他们合作一部分项目,给更多有才华的残疾人一些施展的机会,老板自己觉得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对我们的也有很大的帮助,能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br&&br&后来,我们实地考察了这个公司一段时间,合作意向被终止。原因是我们的调查结果,太出乎我们预料,准确的说呢,是我们boss觉得不值得投资和合作。以下具体说一些我们考察得到的信息和结果。写一些印象比较深的把,语言比较乱,将就着看咯&br&&br&我们一共去了四次,一次在CY集团,记得在深圳福田,另外三次都在残友软件公司,那个公司在一个U型楼里,一次正式参观,两次是义工形式考察。我们的信息数据来源渠道,有网上媒体报道,离职员工,在职员工,义工,还有这家公司周围的一些居民。&br&&br&相关调查方向,主要集中在公司创始人背景,社会影响力,公司性质,规模,业务领域和公司盈利能力,员工人员结构,员工职业化水平和职业能力,管理层人员结构和管理水平等。时间有限,考察了CY集团,CY基金会,CY软件公司三个机构,在CY软件公司花的考察时间比较多。&br&&br&先说CY集团,CY集团股权结构高度集中,这家公司是一家政府背景很浓厚的私人企业,残友控股和下属的子公司,股权高度集中在他们的老板手里。这与他们的宣传不符合,他们老板宣传,公司都无常捐赠给了社会,属于公益性质,然而工商局查到的资料并非如此,股权仍然高度集中在他们老板手里。资料来自工商局网站&br&&br&2012年还发生了另一件事情,CY集团靠发展残疾人就业的名义,以很低的价格在政府手里买了一块地,交易金额好像3000多万,经过内部人士证实,购买土地的钱,是CY公司创立以来,员工低低薪酬高工作负荷下所积累的原始血汗资本,购买的土地计划盖公益大厦。到现在的结果是,这块地开发和运作以善友股份公司的名义进行,善友股份实际上是一个空壳公司,工商又可以查到资料(注册资金1000万),&a href=&///?target=http%3A///gongsi/renmai/202303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深圳市善友股份有限公司(残友集团)&i class=&icon-external&&&/i&&/a&,这个连接可以看出善友股份和CY集团有着某种联系。这块地的股东,公司实际老板郑某控股六七成,而且是以自然人身份,这块地到此就和他们CY公司的所有残疾人没有关系了,沦为了老板郑某个人获益的资产。&br&&a href=&///?target=http%3A//.cn/c//.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将建员工持股“卫宁大厦”&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关于创始人,打搜集到一些资料和信息。2013年,据闻CY公司老板郑某的原配妻子跳楼自杀,&a href=&///?target=http%3A///news/content//content_8524988.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残友”董事长之妻跳楼身亡 夫妇伉俪情深曾被传为佳话&i class=&icon-external&&&/i&&/a&&br&媒体报道说是其夫人得抑郁症自杀而亡,经过我们向多位知情人士求证,郑某夫人跳楼,是因为郑某在外搞外遇。有多位曾在软件子公司工作的知情人士证实在其夫人跳楼自杀当晚,该公司进行了紧急公关,混淆事实真相,同时要求封锁消息。随后其夫人自杀不到一年,老板郑某,近60岁的年龄,和一80后年轻女子结婚,随后生孕一子。这个结果让人嘘嘘。&br&&br&我们实地考察过福田总部和莲塘分部,福田总部是残有集团办公的地方,进门往里走有一大块活动板牌,上面挂着他们宣传的30多家社会企业和社会组织,还看到了一个CY在全国的分布图。经过仔细考察,仅仅8家机构存在,其他的机构和单位都是虚假宣传。这八家分别是CY集团,信息无障碍研究会,ZWN慈善基金会,CY软件,CY科技,CY电子善务,喀什CY,海南CY研究所。至于北京CY,香港CY,澳门CY,河南CY,台湾CY,都不存在。还有的已经破产,如CY动漫,珠海CY,山东CY,所以在宣传上,他们就有虚假宣传的嫌疑。这些单位的规模,CY软件和CY善务规模最大,其他机构和单位规模几人到10多人不等,因为规模稍大,软件公司和善务公司在其他地方办公,不在CY集团总部。&br&&br&莲塘分部,是他们的软件子公司所在地,这个地方,也是我们花时间最多的,一男一女两位小伙伴以义工的身份“潜伏”在那里两天,我们也是醉了!!!!&br&&br&带领我们参观的是基金会的刘姓经理,还有一位于姓副总,整个介绍过程我们有原始录音和照片,总体感觉华而不实,有说大话的感脚!!!&br&&br&关于这个公司的报道,网上能搜到很多信息。最多报道的就是CY软件公司的CMMI5级认证,CY软件在2012年取得了CMMI5级的认证,这个当时有好多新闻报道过,轰动一时,现在还查得到,经过我们核实,这个CMMI5是靠关系取得的,他们搭上了QAI咨询,QAI的一个咨询师帮他们做了这个CMMI5级认证。这个咨询师和总经理占某某一样,都是佛教徒,平时来往甚密。所以CMMI5级,对于这样一家小私人公司而言,即使通过认证水分也是极大。&a href=&///?target=http%3A///content//content_7227179.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深圳残友通过CMMI5级认证&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另外这个软件公司,有国家高新科技企业资质和双科软资质,经过知情人士证实,这两个资质也是通个政府官员打招呼,托关系运作取得的。&br&&br&这家公司业务方向涉及软件行业,主要做外包,可能比较赚钱。我们去实地考察发现,规模在100人左右,楼道走廊有大量的宣传资料,有很多和政府官员的合影,还有很多志愿者活动的宣传资料。据该两位公司在职5年的员工透露,这家公司的管理层结构较为混乱,管理层出现寡头,各个部门职责交叉,所有大小事务由经理一人决策。行政,人力,商务,技术等部门的负责人听命于占姓经理,让我们感到意外的是各个部门负责人全部是佛教徒,据称这些人和占姓经理私下以师兄师弟相称。这些人构成稳定的利益体,各部门领导按经理吩咐行事。参观时,在六楼办公点,我们看到了佛堂,感觉有些奇葩。&br&&br&经过证实,员工离职率很高,而不是像宣传的那样团队高度稳定,离职率为零。员工结构以新人和领导为主,中间层做为生产力输出的人员较少,除领导外,在职的基本是1-3年工作年限的员工。技术人员并不受重视,善于讨好经理的往往能得到较好的待遇,比如加入信佛团体,顺从不提反对意见等,可能这也是为什么各个部门领导都是佛教徒的原因把。整体人员结构显示利益集团盘踞高层,下游员工无法通过晋升上流,软件子公司实际控制人员是占姓经理一人,管理岗位人员比例较高,管理结构呈底边极短的金字塔型。&br&&br&这么一家百人规模的公司里,基层员工中有大量的夫妻档,不象一个健康的组织体,倒有点像家族式的作坊经营体。据称,这家小公司有不少通过关系进来的员工,人员良莠不齐,有一些中专和初中学历的员工,这些人通常是“家属”。这家公司不仅解决员工个人的就业问题,还有解决家属的就业问题,这点让我们很是敬佩。&br&&br&我们考察时有意打听了这家公司的待遇,与外界相差巨大,而且被证实该公司加班严重,日工作时间每天10-12小时。普通员工平均待遇3000左右。技术岗位略高于平均薪资水平,管理层薪资是普通员工的3-7倍,我们很难相信作为一家以公益和情怀作为宣传基线的公司,内部薪资差异如此巨大,不能理解。。。。&br&&br&关于软件子公司年生产总值和盈利能力,涉及商业机密,我们没能得到有效的资料。但是我们推测,这是一家生产能力远低于同规模友商的软件公司,员工待遇低,也是预料之中。这家子公司据说是残友公司存活的的5家子公司中经营最为良好的,我们老板对这家公司的评价是“形式大于实际,按实际公司的发展阶段来看,这家公司仍然是创业型,但是管理层团队已经有明显的供养需要,高层管理策略是出于个人利益需求,而非公司 发展需要,管理层纠缠成利益体,小团体利益得失已经严重阻碍了公司的发展”。&br&&br&写的好累呀,先写这么多把,我们考察阶段搜集了很多这家企业的资料,有空再更。。。。。。该滚去减肥了&br&&br&------------------------华丽的分割线-----------------------------------&br&有几个知友私信我,问这家公司的事情,我知道的就这么多啦,加微信神马的,不可以噢。对了,基金会和那个公益大厦的事情,我们也有调查,我要找找材料,不知道还在不在,有空再更,爪机写的好累。。。。
-------------------------------更新9月20---------------------- 这几天忙晕,上来一看新增了好多答案呐,可以贴出来的都不用我更新呢,其余的信息太敏感不能贴上来,对不起各位大大了,采纳友友们的建议,对本答案做了修改避免些麻烦。 另外早先联系过我…
-&br&&br&前景阅读:「&a href=&/collection/& class=&internal&&社会企业系列问答收藏夹&/a&」社会企业系列问答收藏夹。&br&&br&不见得每个人都要投入社会企业,也没有这种需求,产业需求就没有这么大。而且,想要参与社会创新也不用一定非要全职进入,甚至连兼职进入都不需要,在各个岗位都可以为社会创新做出贡献。同社会企业一样,一般的公益事业也是同样原理。&br&&br&如果您现在有在职工作,也非常希望为了改变社会贡献力量,同时愿意动用自己的资源来支持社会企业,我为您推荐几个参与的方式。&br&&br&首先,您可以通过网络和媒体加深自己对社会企业的理解,让自己对社企的认知更加深入。充实自己是参与社企活动的第一步,如果能从您现在从事的行业出发则更好。例如,您是会计,就多去了解社会企业的财务管理。您是金融从业者,就去考虑怎样帮助社企融资。您是程序员或互联网从业者,就想想有没有从网络进行介入的方式。您是工业、医学从业者,就不妨想想自己的行业中有哪些和社企相关的切入点。&br&&br&之后,您可以分析自己手上握有的资源,比如一两个创业点子,或者有意向的投资人,甚至是可以开沙龙的场地,乃至一手调酒做咖啡的技术,或者是写一千行代码无Bug的能力。思考如何将这些资源和现有的社企创业者进行整合,如何把自己的想法推广出去,介绍给别人使用,或者是自己创业。您可以考虑在网络上和社企创业者沟通,询问他们的需求,提出自己可能提出的帮助。也可以参加线下的聚会活动,说出您的看法,成为现实生活中的朋友。&br&&br&第三,您可能是某个公司的职员,或者自己有一家公司,而这家公司又有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意向。您这时有两种选择,第一是将公司的资源引入需要的社会企业,比如您一家会计师事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对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