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专接本悉尼大学it硕士金融硕士符合上海直接落户条件吗

如果想要进高盛这类的知名投行,本科必须是清北复交吗?需要学什么专业?
之前看到知乎有人写想要进gs这类的投行 本科也得是清北复交 是这样吗?如果要进投行本科以及研究生要读什么专业?金融工程和经济学这两个专业哪个更符合进投行的标准?大一新生一直梦想进投行 本科是一所985重点 但是是理工科强项 经济类并不太好 求助 谢谢!
谢邀。第一个问题,不是。举个反栗子,还可以是非“清北复交”的浙大。摩根士丹利:Firmwide Information Session校园专场招聘宣讲会会去这五所学校(截图来自Morgan Stanley官网): 摩根士丹利在浙大的宣讲会:Zhejiang University Campus Presentation--Morgan StanleyWhy Morgan Stanley?--演讲者是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COO校园招聘宣传主题——“校园招聘宣传主题——“YOU HAVE TALENTS, WE HAVE OPTIONS.”再来看高盛:同样,高盛在浙大也有专场校园宣讲会:(截图来自高盛招聘官方网站)登陆&注册界面,需要选择所在学校的信息,有浙江大学这一个选项,选项中总共包括了世界上百所大学,都是各个国家或地区较为顶尖的大学。一般来说这种注册时的选项单就是该投行的target schools list。举浙大的例子就是想说明非清北复交的学生也是有希望的。如果真有那个梦想的话,不要因为别人的一些传言或者说法就轻易言弃或者是退缩不前。回答第二个问题。专业方面,金融工程和经济学都很符合,如果是衍生品设计开发岗位、涉及到量化投资的岗位、风控类岗位的话,金融工程更适合一些,如果是研究岗位,或者分析师,经济学更适合一些。不过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外资投行不怎么卡专业,理工科背景的也有很多,像在华尔街,甚至有不少学文学学哲学学历史出身的。不会像国内的券商基金等招聘要求上写必须要金融、会计、管理等相关专业。说点题外话,“清北复交”指的是进入外资投行的人数来看最多的四个学校,外资投行基本只有在北京和上海有office,自然地京沪地区的高校有很大的地域优势。目光放长远一点,人生还有很多其他的选择。看中国校友会网对各校杰出校友的统计,各领域杰出校友人数的TOP4就不是清北复交了。我们说投行界是“清北复交”,那政界就是“北清人吉”、学界就是“北清科复”、商界就是清北浙复“。要知道虽然投行民工收入高,工作体面,但和自己拥有企业的成功企业家比起来就什么都不是了,且不说真正的富豪基本都是企业家,企业家至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什么时候睡觉和睡多久。况且,说到底投行民工也是为企业家服务的。
以悉尼大学和墨尔本大学为例,这两所大学校友在香港的分布情况如下:悉尼大学(截图只显示了聘用最多的前几个公司,完整的可以自己去领英找):墨尔本大学(截图只显示了聘用最多的前几个公司,完整的可以自己去领英找):墨尔本大学(截图只显示了聘用最多的前几个公司,完整的可以自己去领英找):可以看到,这两个学校校友所在的前几位的公司包括国际一线大投行(可以看到,这两个学校校友所在的前几位的公司包括国际一线大投行(高盛、摩根士丹利、JP摩根、花旗、美林、瑞银、德银等);四大(PwC、Deloitte 、EY、KPMG);大型跨国商业银行(HSBC汇丰、Citi、ANZ等);也有在大学如香港大学工作的。(完整的统计结果可以自己去领英找,我上面提到的和没提到的都有不少。国内方面,除了金融和四大还有很多去技术类公司如IBM、华为、百度、西门子、联想、甲骨文、思科等)这说明什么呢?最难进的公司都招收了很多悉尼大学和墨尔本大学的毕业生,这些普通人不容易进入的大公司都如此,你还担心什么呢?那些说水的,实际上都是毫无社会工作经验的人凭个人主观感受想当然说的,都没有足够且客观的数据支撑。澳大利亚是亚太地区唯一的西方国家(如果把新西兰忽略的话),同时也是亚太地区人均GDP最高的国家(人均GDP6万4美元,位居世界第五位),大多数西方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在亚太的分区有很多高层都是澳洲人,也是澳洲顶尖大学毕业的,所以澳洲顶尖大学的学习经历在亚太地区绝对是混得开的。来一个墨尔本大学校友的例子现任SWMS公司(Shell与中石化合资公司)CFO,毕业于外交学院(非211,普通一本),获得墨尔本大学应用金融硕士后成功进入JP Morgan,后加入Shell,直到现在成为CFO。现任SWMS公司(Shell与中石化合资公司)CFO,毕业于外交学院(非211,普通一本),获得墨尔本大学应用金融硕士后成功进入JP Morgan,后加入Shell,直到现在成为CFO。我们再具体看墨尔本大学的学生去具体的一个公司的情况,就以金融行业里面竞争最激烈的一类公司——投资银行中排名全世界第一的高盛(Goldman Sachs)为例,数据来源还是世界公认的最大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众所周知,投资银行的进入门槛可以说是所有行业中最高的一类,尤其是像高盛这样最顶级的投行更是如此,投行在招聘员工的时候往往都有一个target schools list来参考,如果毕业的学校不是在list里面的话那么连简历关都通过不了。在国内一般投行最认可的四个学校分别是北京上海最顶尖的top2,也就是俗称的“清北复交”,这个称号最早就是起源于投行的准入门槛,后来被滥用到了其他领域成了中国顶尖大学的代名词。下面我们看看Linkedin上面清北复交外加浙大、人大、南大、中科大、香港大学的在高盛的校友人数情况,并与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做对比。墨尔本大学进入过高盛的校友有96个:悉尼大学进入过高盛的校友有82个:北京大学进入过高盛的校友有125个:清华大学进入过高盛的校友有104个:香港大学进入过高盛的校友有90个:复旦大学进入过高盛的校友有69个:上海交通大学进入过高盛的校友有44个:浙江大学进入过高盛的校友有38个:中国人民大学进入过高盛的校友有18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进入过高盛的校友有28个:南京大学进入过高盛的校友有21个:综上,我们可以排个序,以各个大学进入高盛这个全世界第一的大投行的校友人数情况来看,排序是这样的:北大&清华&墨尔本大学&香港大学&悉尼大学&复旦&上交&浙大&中科大&南大&人大从具体数量来看,清华、墨大、港大人数相近,都在100上下10人区间一目了然了,澳洲大学文凭的含金量都是相当高的。如果是个别人所说的那样,那高盛的HR为什么要从澳洲的墨大招数量和清华、港大人数差不多的毕业生?全世界都公认的各大大学排名榜单(THE/QS/ARWU/U.S.NEWS)上墨大也是领先清北港,国际顶级公司招聘员工的时候也是类似的情况,为什么到了有些人口中澳洲的大学就都变得一无是处了呢?还有,谁说中国的好学生都不会去澳洲的?下面几个中国顶尖大学的毕业生就业去向,就以澳洲的墨尔本大学为例,我截了下图:1.北京大学(截图来自《北京大学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北大2014年一届去墨尔本大学的就有11人;北大2014年一届去墨尔本大学的就有11人;2.清华大学(截图来自《清华大学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清华2014年一届去墨尔本大学的就有8人;3.复旦大学(截图来自《复旦大学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复旦2014年一届去墨尔本大学的就有18人,去悉尼大学的有11人;复旦2014年一届去墨尔本大学的就有18人,去悉尼大学的有11人;4.浙江大学(截图来自《浙江大学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浙大2014年一届去墨尔本大学的就有12人;浙大2014年一届去墨尔本大学的就有12人;转载鸣谢有修改
不一定呀,哈佛耶鲁牛津剑桥啥的本科应该都可以呀
对于很多不了解高盛的人而言,那是个如雷贯耳的地方,在那里工作听上去非常高大上;对于在大多数业内的人来说,那是一个众多不错的选项之一。不过对于个人来说,即便高盛是一个理想的工作场所,它也并非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理想的,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及长处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要进入这家有144年历史的投资银行意味着你要准备好每周工作100到120个小时,而且非常不容易。2012年共有97600人申请高盛的分析师和助理职位,而最终录用率还不到3%,难度是考哈佛的两倍。而要进入中国内地的高盛或者香港地区的高盛竞争不亚于其它任何地方。可想而知能进入高盛的人必须非常优秀,可除此之外呢?我们在领英(LinkedIn)上梳理了26位高盛大中华区初级员工的简历,发现他们都有一些共同点。进入高盛需要来自什么大学?如果你想在高盛谋得一个初级分析师的职位,你需要来自一所名牌大学。至于是哪里的学校并不要紧,关键是学校必须顶尖。如果是欧洲或是美国的名牌大学,则会更有优势些。在我们考察的高盛初级员工简历样本中,如果是留学英国,那么他们读的大学不外乎是剑桥、牛津、伦敦政经学院这几所。比如,一位名叫Vivien Lee的同学,目前是高盛香港办公室的一位研究员,她本科在剑桥就读经济学专业。香港办公室里还有另一位名叫David Zhang的研究员,本科的最后两年也在LSE度过,获得经济学学位。如果是在美国招人,高盛也基本只招一流名校的毕业生,比如普林斯顿、哥伦比亚、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等。还是在高盛香港,有一位名叫Mengjie Wang的经理,就是普林斯顿大学金融专业的硕士毕业生。而同在香港办公室工作的分析师YiChen Wang,本科则就读伯克利分校的经济学与政治经济专业。对大多数在高盛北京或上海办公室工作的年轻人来说,他们的大学时光则在中国的顶级大学中度过,比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他们中的有些人曾去香港留过学,多数就读香港大学。读这些专业,进高盛的机会比较大那么,要读哪些专业,进高盛大中华区的机会比较大呢?答案是金融、数学或工程。但我们也在样本中发现了其它一些专业的毕业生,比如管理信息系统、国际商务,甚至还有材料科学。事实上,高盛似乎对应届生的专业不是那么在意。高盛香港投行部门一位名叫James的招聘经理曾于2013年在高盛的网站上发表过一篇问答,回答了一些毕业生比较关心的问题。在说到专业时,他说:“我们很开放,我们招收所有专业的毕业生,不仅仅是金融……”而且,与人们想象的相反,MBA学位并不是必须的。在我们的样本中,只有三位拿到了MBA学位。他们都是经理级别,这也是MBA毕业生进入投行时通常的起始级别。实习经历必不可少如果你想加入高盛中国团队,那么大学期间的实习经历几乎必不可少。我们样本中几乎所有人都在加入高盛前完成了一到两个实习期。香港办公室有一位名叫Sabrina Chan的分析师最让人惊叹,她在开始为高盛工作前完成了七个实习期!Sabrina 年在剑桥大学读本科,专业是经济学。但她的简历显示,早在2009年暑假,她就在AXA实习了两个月。另有两位分析师Feiran Wang和Chris Chik,则分别完成了六个与五个实习期。对应届生来说,若想进入投行工作,实习是简历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这一点上,高盛同样不例外。以上仅搬砖
都什么年代啦!!!好的学校背景更有可能获得面试机会,最终能不能留下来还得看个人综合素养,值得注意的是投行还是倾向研究生学历以上求职者,
交大很难 一般就是清北复
回楼主 没有 本人技校+专接本学历 一样可以在和GS互相不喜欢的公司做
高盛各高校校友人数。手动查询,肯定有被我漏掉的大学,抱歉。数据来自Linkedin
专业什么的真的不是太重要,重要的是扎实的基础,外语就不说了,数学能力,逻辑思维,沟通能力,时间观念,跨文化能力都很重要。具体业务都是边做遍学,你有潜力就学成,没潜力就走嘛。对了,精力十分有用,时间就是金钱。当然本科可以不是清北复,你是常春藤盟校加有分量的推荐信也可以呀
本科的问题我不太懂了,不过如果你申请香港的好像不需要哦,注意是好像:) 然后专业的话,我觉得关键是看你想从事哪方面的工作。对于中后台来说,如果是想从事tech,那有CS,EE,IS等等工科背景都是好的Ops,什么背景都可以接受:)HR,比较偏向于HR或者心理学,但是也是专业不限Finance,偏向于BBA前台的话,s&t,或者ibd,当然会喜欢本科读金融的人,但我也有见过本科读了机械工程最终去做了trader的,但是人家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做了多少准备我就不知道啦:)反正,关键是看你要的什么,如果找到了你要的,你要知道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挡你,不管是什么学校什么背景:)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图文】CH11 Equity capital and
share market(金融市场学,上海大学,悉尼大学)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CH11 Equity capital and
share market(金融市场学,上海大学,悉尼大学)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113.5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悉尼大学传媒硕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