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完善直播行业的网络直播商业模式式

出错啦 - PMCAFF产品经理社区 中国第一产品经理人气组织
PMCAFF目前不支持IE浏览器, 请用其它的浏览器打开PMCAFF, 如果是双核浏览器, 请选择极速模式《17聊》:在直播产业链上探索新的商业模式
作者:佚名
分类 : 新闻中心
  3·15之后,开始批斗视频直播行业,各路媒体开始跟风报道,似乎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如此同时,巨头纷纷进入直播行业开始跑马圈地。有人说2015年是直播平台的井喷年,而2016俨然就像是15年末的手游产业一样进入寒冬期。但对于真正有才艺的主播正规运营的公会及平台来说,反而是机会。
  《17聊》2015年年末得到了天使A轮,同时也得到了的大力支持,本该是按部就班地发展成为移动直播平台,转而抛出另一种发展策略——打造网红一站式养成平台。
  清晰的商业模式
  据《17聊》的创始人胡寅介绍,2016年papi酱的走红让网红经济迎来了大爆炸时代,越来越多的草根和经纪公司扎堆进入这个行业,市场上迫切的需要一个网红的自媒体平台来承载和培养草根网红;直播巨头竞争惨烈,在培养和挖掘红人主播上投入的资源越来越庞大。
  而目前《17聊》正在与腾讯、斗鱼等行业巨头合作,给这些大巨头输送优质的主播和内容,同时获得大量的流量回馈以及媒体曝光度将极快地吸引行业以及大众的目光。
  优质的输出环境
  网络的风纪状况向来都参差不齐,越来越多的“直播门”让真正拥有主播才艺的人们退却,也让主播门笼罩在另类的目光之下。《17聊》与腾讯签订合约,定期为其游培养主播,让更优质的内容以及主播能够最大化的发挥出价值。新平台的崛起,其实是一场从资源到结构的进步和革命,真正的网红自媒体时代才刚刚开启。
  便捷的体验方式
  《17聊》通过平台自带的几大板块,如主题秀场、人气榜单、热秀等,打破传统直播平台限制,让大众粉丝与网红之间能随时随地更便捷的互动,不仅淡化了传统的艺粉关系,还能通过《17聊》自带的打赏系统给网红补贴一部分收入。
  面对严峻又充满挑战的行业局势,最终能够获得用户青睐的平台应该是更具创新力的平台方。《17聊》正踏足一个全新的领域,结果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 责任编辑:凤城 ]
论坛 17:17:23
带着朋友和机器人上月亮散步
比食人鱼更恐怖:长着人类牙齿的鱼
软件信息化周刊
比特软件信息化周刊提供以数据库、操作系统和管理软件为重点的全面软件信息化产业热点、应用方案推荐、实用技巧分享等。以最新的软件资讯,最新的软件技巧,最新的软件与服务业内动态来为IT用户找到软捷径。
商务办公周刊
比特商务周刊是一个及行业资讯、深度分析、企业导购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周刊。其中,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合力打造的比特实验室可以为商业用户提供最权威的采购指南。是企业用户不可缺少的智选周刊!
比特网络周刊向企业网管员以及网络技术和产品使用者提供关于网络产业动态、技术热点、组网、建网、网络管理、网络运维等最新技术和实用技巧,帮助网管答疑解惑,成为网管好帮手。
服务器周刊
比特服务器周刊作为比特网的重点频道之一,主要关注x86服务器,RISC架构服务器以及高性能计算机行业的产品及发展动态。通过最独到的编辑观点和业界动态分析,让您第一时间了解服务器行业的趋势。
比特存储周刊长期以来,为读者提供企业存储领域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及时、全面的资讯、技术、方案以及案例文章,力求成为业界领先的存储媒体。比特存储周刊始终致力于用户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储业务、数据保护与容灾构建以及数据管理部署等方面服务。
比特安全周刊通过专业的信息安全内容建设,为企业级用户打造最具商业价值的信息沟通平台,并为安全厂商提供多层面、多维度的媒体宣传手段。与其他同类网站信息安全内容相比,比特安全周刊运作模式更加独立,对信息安全界的动态新闻更新更快。
新闻中心热点推荐
新闻中心以独特视角精选一周内最具影响力的行业重大事件或圈内精彩故事,为企业级用户打造重点突出,可读性强,商业价值高的信息共享平台;同时为互联网、IT业界及通信厂商提供一条精准快捷,渗透力强,覆盖面广的媒体传播途径。
云计算周刊
比特云计算周刊关注云计算产业热点技术应用与趋势发展,全方位报道云计算领域最新动态。为用户与企业架设起沟通交流平台。包括IaaS、PaaS、SaaS各种不同的服务类型以及相关的安全与管理内容介绍。
CIO俱乐部周刊
比特CIO俱乐部周刊以大量高端CIO沙龙或专题研讨会以及对明星CIO的深入采访为依托,汇聚中国500强CIO的集体智慧。旨为中国杰出的CIO提供一个良好的互融互通 、促进交流的平台,并持续提供丰富的资讯和服务,探讨信息化建设,推动中国信息化发展引领CIO未来职业发展。
IT专家新闻邮件长期以来,以定向、分众、整合的商业模式,为企业IT专业人士以及IT系统采购决策者提供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包括IT新闻、评论、专家答疑、技巧和白皮书。此外,IT专家网还为读者提供包括咨询、社区、论坛、线下会议、读者沙龙等多种服务。
X周刊是一份IT人的技术娱乐周刊,给用户实时传递I最新T资讯、IT段子、技术技巧、畅销书籍,同时用户还能参与我们推荐的互动游戏,给广大的IT技术人士忙碌工作之余带来轻松休闲一刻。共108个阅读者,0条回复 |
发表时间: 08:38
直播的五大商业化困局如何破? &&
老爷爷吃花生米 发表在
华声论坛 .cn/forum-382-1.html
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随着直播在2016年的疯狂加码,直播迎来最为繁荣的“好时代”。随着资本寒冬的到来,2017年对直播平台来说是最为关键的一年,主要表现在:
1.直播会死掉一批小平台。随着用户热情的离去,直播的使用频率和风投追捧会降低,众多跟风入局不知名的小直播平台开始断粮直至死亡,尽管小直播平台的死亡不会影响行业大势,但心有戚戚的行业从业者仍然会感到凌冽的寒风。
2.直播行业自证潜力的一年。随着互联网的加速,直播作为风口兴起和衰落的速度比之前的视频、团购都快了很多,投资者留给直播平台的时间已经不多。在老二非死不可的互联网时代,直播平台迫切的需要向VC证明自身成长为行业龙头的潜力,无论这个潜力是运营上的还是产业整合上的。
2018年直播平台将迎来死亡潮。
3.直播行业商业化的关键一年。2017年是直播平台商业化的元年,甚至可能是商业化的末年。在原有秀场打赏商业模式基础上能否带来更多的盈利可能性成为判断直播平台生命力和未来前景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所以,我们能看到的几乎所有直播平台都在加速商业化,尝试各种可能的营收模式。
尽管直播不断尝试商业化,并且也获得了不错的进展――淘宝在双11期间以数千万的费用硬生生撬开了包括斗鱼、映客在内的多家直播平台的首次商业化合作。
但不得不说,淘宝这样的瞬时用户覆盖模式不仅抬高了直播行业的合作门槛,也让直播平台在商业化的品牌和转化两种不同的效果营销上纠结。加之直播行业本身的特性,直播平台的商业化处于见不到前方,触不到未来的困局,行业能否走出来还是未知之数。&
&一、最强势的资源被主播掌控,平台缺乏掌控权
直播和微博拥有同样的产品属性,那就是作为平台核心的资源并不掌握在平台手里,新浪微博的核心是一个个包含明星、KOL、草根大号在内的去中心化的账号。
直播同样如此,直播的核心是一个个提供直播内容的主播,而直播平台对主播的掌控力并不强,除了电竞细分领域的头部主播签约机制,其他行业和数量广大的非头部主播几乎游离在平台的体系之外。
而直播平台的核心商业化就必须依赖于这群主播,一方面是直播内容是最好的效果和品牌转化方式,另一方面用户在直播的目标明确,非直播间广告形式关注度较低。所以这就变成了直播平台的商业化势必与主播相关,同时直播平台想要通过商业化攫取利润必须要截流主播私自广告行为同时还不得不和经纪公司保持高度的协同。
新浪微博一直实行的隐藏博主和明星广告未缴纳“买路钱”的博文就是目前促使品牌投放的商业化举措之一,但微博的图文监管机制比视频要简单太多,直播是否能够掌控主播的同时又能一定程度的分羹主播广告收入,成为直播商业化的重中之重。
当然,如果看财报和市值,新浪微博商业化已经比较成熟,但直播却未必能沿用同样的模式,最主要的原因不是二者介质不同导致的商业化差异,而是对内容产出主体的掌控力不同。
在商业化高潮的年度,新浪微博远远领先于其他微博,博主别无选择,但直播目前仍然是百团大战,对主播或经纪公司(公会)的管控超过平衡线很可能将主播推向竞争对手。造成用户和主播双流失,当电竞主播跳槽至新平台时新平台瞬时观众就能破十万就是例证。
用户追逐的是主播而不是平台,孰轻孰重直播平台早有掂量。
二、不可言说的数据之殇
直播平台的数据乱象在2016年被集中引爆。某平台的21人在线定理被描述为减少主播心理落差的运营手段,某平台数据在电竞主播直播室数据显示13亿人同时在线,虎嗅网美女小王发现直播间几百个观众没有一个人说话......
根据现有数据造假的惯例,网上已经有人计算出公式,某大移动直播平台一万人的直播数据,实际在线人数可能只有250人......而直播的DAU和MAU数据主要来自于平台自爆。第三方数据你方唱罢我登场,但除了排名可能有一定参考意义,第三方数据的DAU
和行业覆盖的迥异几乎要让人怀疑这个世界。
在直播平台商业化的进程中,只有极少的平台敢于开放第三方数据供合作品牌监测,背后的原因除了数据机密外,附带水分的用户数据恐怕是平台不愿意开放数据监测的主因。
而对于任何一个成熟化的投放品牌和任何一个成熟化的互联网广告平台,可被第三方监测的、相对开放的、真实的数据才是商业化快速发展和成功的根本。在崇尚一切可被追踪、可被监测的互联网营销世界,无法监测的平台注定会被广告主遗弃,不开放第三方数据直播永远走不出迷雾森林。
三、误入歧途的电视购物模式愈演愈烈
电商+直播被行业赋予了高度的期望,并因为其实时互动和可体验性的展示形态被赋予场景电商的新定义,而品牌明星直播的PR数据让直播卖货成为了平台津津乐道的事:
Angelababy在天猫直播用2小时卖出10000支美宝莲纽约的口红,销售额140万;
吴尊60分钟的淘宝直播,为惠氏奶粉带来120万的交易额,单品转化率是日常转化率的7倍以上;
王祖蓝在天猫直播90分钟卖出2717辆科鲁兹,订单金额高达2.28亿;
大张伟和薛之谦在天猫直播1小时卖奥利奥比平时翻了6倍,活动的粉丝获取是2016年日均的15倍;
张艺兴在天猫直播中卖出5778套汰渍套装……
如果我们把上述的经典直播案例加以梳理我们会发现三个共通的关键词,那就是:超级明星+超级品牌企业+天猫直播。
而经典案例中三个关键词缺一不可,其他诸如映客、斗鱼等专业的直播平台则安全没有销售的成功案例,再对比堪称最强PR团队的淘宝PR和淘宝天猫的顶级流量的背景,你就会明白为什么他们的直播卖货案例无可复制了。与此同时,如果去掉明星嘉宾的出场费、直播推广费、产品打折成本,我们很容易明白电视购物模式是否真的对转化有帮助。
现在大多数的直播平台却开始尝试直播内容的商业变现,其中一个主要的方向就是电视购物,直播电视购物将“内容+电商”直接演变为“直播+购物”,活脱脱一个直播版东方购物。
这样的选择,原因显而易见,口播一次能产生一次转化,那口播十次转化肯定高于一次,再往前推进,全部商品推荐的电视购物当然更加容易出量。直播平台和网红,以及网红背后的公会的部分操盘手是这么认为的。
所以我们能看到前有淘宝、京东主播纯粹的电视购物和主播卖货模式(强烈建议大家看淘宝直播的购物模式,你会回来评论的),后有苏宁易购、聚美优品内嵌的化妆品售卖。
映客上的个人主播也开始做美妆类电视购物,映客CEO奉佑生在第三届网易未来科技峰会上表示:“我们和电视购物的台湾一姐(MOMO购物台孙嘉禾)也一直在做一个尝试,看是否能把电视台购物的模式和现在的直播做一个结合,这里面机会非常大。”
斗鱼3月已经打造了首档直播购物《鱼乐购购购》。
不止是直播平台这么认为,很多企业为了效果产出也这么认为或者不得不这么认为。
但直播和电视购物有最为本质的区别,导致直播+电商的转化模式不可能像电视购物一样获得直观的效果。
1. 人群差异
电视购物的目标客群主要是老年用户,他们预订可选择的渠道相对较小,什么淘宝京东天猫唯品会都不会用,而年轻用户拥有极为巨大的平台选择机会。
2. 观看习惯差异
老年人群的时间相对充裕,电视购物本质是娱乐内容,和年轻人的追网剧是一样的,预订只是内容的副产品,很难想象传统的直播电视购物模式能吸引年轻人的关注,年轻人对内容的需求度远高于老年人,可选余地也较多,综艺、短视频、电视、社交都是可替代直播的方式,直播电视购物想要抓取用户的注意力恐怕很难,所以,以上案例都是用明星来抓取粉丝的注意力。
3. 栏目设置差异
电视购物作为电视带转化的一套成熟模式,频道的设计和消耗常规电视市场的市场补缺,强化固定的内容播出是形成用户观看习惯的因素,同时电视购物已经形成一套完整而成熟的内容制作体系,用什么节奏去吸引用户关注都已经成熟。
直播平台目前还在摸索,而企业合作的单次单主播摸索更加不可能形成这样的栏目设置和专业性的内容制作。
直播+电商有广阔的前景,但这前景是通过直播内容的方式来桥接,还是粗暴的用纯电视购物的模式来展示?谁的前景更广阔不言而喻,同时内容性直播对于品牌的价值也远远高于电视购物,如果将商业化重心过多的倾斜到电视购物上,只会得不偿失,不仅对品牌无益,也会推动用户离开直播间甚至离开平台。
四、品牌还是效果,这是一个问题
品牌和效果转化是品牌投放的两个目标诉求,大多数的平台都以品牌传播作为主要的合作点,能真正实现品效合一的平台少之又少。
在2017年前,直播作为一个全新媒体平台,品牌更多的观望和将其作为品牌传播的平台,但由于互联网迭代的加快,同时直播平台的数据不对外开放,品牌合作除了大部分覆盖全量用户的快消和类似京东淘宝的大品牌,很难有品牌不管数据的投放。
而效果上,直播平台可用的资源相对有限,直播间也仅仅只能开放一个广告位,但很多直播平台仍然担心直播间广告影响用户体验,所以仍然对商业化保持超乎想象的克制。其实在广告模式成为当下的互联网时代,用户对广告模式早已经认可,并不会有极端的负面反馈(B站是特例,B站广告被诟病主要是成立之初将无广告作为卖点,而且年轻的二次元对广告零容忍)。
所以对直播平台来说,要推广企业品牌,还是要为企业品牌带来效果转化送一个向左走向右走的问题,这是必须要决定的关键问题,同时也将影响直播平台的现有运营及商业化策略,品牌和效果的问题不解决,直播平台的商业化将处处受制。&
&五、不可言说、也不得不承认的秀场模式
直播平台最为可持续的模式是什么?毋庸置疑就是用户打赏,秀场模式的年Q3净利润13816.80万元,秀场模式的YY在2016年净利润为15.239亿元,净营收为82.041亿元,还有KK唱响在背后闷声发大财,秀场模式的现金流何其充裕,在荷尔蒙影响下的打赏支撑起了秀场产业链。
但秀场模式一方面涉及低俗色情被国家打压,另一方面很难登上大雅之堂获得资本的青睐,没有资本青睐当然就不可能在2016年获得30多亿的风投,更不可能在直播大战中获得活下来的口粮。
但这就面临一个问题,为了营收就需要纵容或者默认秀场模式,而为了商业化和VC青睐,就必须要将直播引向内容的方向,让直播真正的变成内容性的聚合平台。一个是眼前的苟且,一个是诗和远方,可以预见的是大部分直播平台会不得不苟且,而诗和远方则需要更多的VC输血。
直播行业脱胎于秀场,但直播市场的大多数参与者都处在赔本赚吆喝的高度发展阶段,不得不依赖于资本输血。据不完全统计,在国内300多家直播平台中,已经有数十家死亡,除了最知名的估值5亿元的光圈直播,还有爱闹直播、猫耳直播、微播、网聚直播、趣直播等数十家直播平台悄无声息地死去,尽管死去的都是不太入流的角色。
在资本寒冬的2017年,直播平台的商业化举措直接决定直播平台在2018年的行业格局,甚至是能否在2018年的大洗牌中活下来。
谁能在2017年直播平台商业化中突破迷雾?一切交给时间来解答。video++聚齐直播平台大咖,探讨未来直播全新商业模式
发表于 17:09|
摘要:行业格局群雄割据,互联网俨然已经进入直播时代。 直播和当年的视频点播一样,风浪和风口之上,我们都会想问一个问题:究竟泡沫会持续多久?究竟谁死谁活。预计,2020年直播行业的市场规模将由2015年的120亿增长到1060亿,这些数字的背后,更多隐含的是不确定。不管是娱乐直播、游戏直播、体育直...
&&行业格局群雄割据,互联网俨然已经进入直播时代。
直播和当年的视频点播一样,风浪和风口之上,我们都会想问一个问题:究竟泡沫会持续多久?究竟谁死谁活。预计,2020年直播行业的市场规模将由2015年的120亿增长到1060亿,这些数字的背后,更多隐含的是不确定。不管是娱乐直播、游戏直播、体育直播还是内容直播,百播大战已经上演,但是直播的可持续性仍待考验,直播平台的未来足够美好,但在带宽和顶级主播签约费的压力下,直播平台却面临着严重的亏损,这也使得大直播平台纷纷加速商业化的进程。
目前来说,比较流行的是基于主播倒流的电商模式、虚拟礼物的打赏分成模式。但是这两种模式依然没有充分挖掘直播平台的场景优势,走通商业化是摆脱亡乎宿命的关键,那么问题来了,火热背后,直播领域的聚焦点还有什么?直播时代该如何破局?
10月15日下午,2016云栖大会&Video++直播专场邀请了熊猫直播COO张菊元,龙珠直播CTO谭振林、虎牙直播副总裁张海峰、火猫直播COO叶蕊、软银赛富合伙人映客投资人金凤春、狮吼TV&游戏多创始人陈艺超围绕着最为犀利的圆桌议题&&&探讨未来直播全新商业模式&进行精彩的辩论,探讨直播行业的差异化竞争和变现模式。
&百播大战&,谁将成功活到最后?
在圆桌开始不久,圆桌主持人Video++CMO姜路逐给在座各直播平台的大咖们抛出了一个爆炸性问题:&除了你自己的平台之外,你觉得还有哪一家其他平台能够活到最后?&。这个问题或许是目前关注直播行业的人来说最感兴趣的,所有人都想要知道这些直播平台大咖们心里除了自家还看好谁?果然,问题一出现场炸开了锅,有些嘉宾犹豫不定的写下了自己的答案,每个人都对自己的选择做出了解释。
熊猫直播COO张菊元和虎牙直播副总裁张海峰都选择了一直播(微博),都认为一直播一方面拥有天然优势,自带微博的巨大流量,一方面满足了直播内容迭代飞快的要求。而龙珠直播CTO谭振林选择了熊猫直播,认为内容玩法的影响力能够为熊猫直播带来强大的市场号召力,也是熊猫直播可以跳出整个直播平台同质化泥坑的法宝。火猫直播COO叶蕊选择了斗鱼直播,认可了斗鱼直播在直播圈的优势地位,因为斗鱼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生态链和生态圈,认为斗鱼在两年之内都能够保持优势,并且叶蕊谈到她更想看到在未来的时间里谁能完成直播生态圈的盛况。
软银赛富合伙人映客投资人金凤春则是选择了这次大会的主办方Video++,并笑谈到他是阿里邀请来的而不是托,他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和其他嘉宾有些不一样,他说:我认为谁活谁灭不是最主要的问题,最有价值和最有希望的动就是要突破直播思维框架。Video++做的事情,虽然不是现在的事,但他们是在尝试未来的一些事情。我觉得可能有一波新的商业形态会出现就是开放平台,如果有公司去做这个我觉得它会活的很好。
当他们站在直播风口,他们在谈什么?
无论是移动直播app或是pc端直播网站,分类各异,直播侧重点亦特色千秋,视频直播的大门几乎已向所有互联网用户敞开,并且也是让整个互联网的各大板块都在绞尽脑汁搭上直播的顺风车,那这些造就了直播风口的直播平台大咖们,当他们站在风口上,他们又在思考什么?
熊猫直播COO张菊元问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提到了熊猫直播最重要的人物&&王思聪王校长,在现场独家分享了他为何要下定决心跟着王校长做直播平台,又是如何将熊猫直播一步步做大:&当时想做熊猫的时候,7月底8月初认识校长,当时跟我说一起出来做一个东西,后来带着几个东西开始做一个游戏直播平台,当时名字没有想好,最后校长说就用熊猫,因为他是四川人,他喜欢熊猫比较萌的东西,后来跟老外朋友聊天熊猫这个词确实不错。去年九、十月份是直播平台全面烧钱的时候,映客陆陆续续移动直播火起来以后,直播平台一下子变成200多家,所以2016年才被誉为内容的元年,是大爆发风口的现象。其实我们在内部讨论的时候也思考过,为什么出现就直播火了?在这个现象当中熊猫又起到多大的作用。仅仅只是因为我们站在风口线上,即使是猪也被吹上来了,这一年当中这个变化确实是超过我们的预期,完全颠覆之前整体的设想,包括一开始认为做熊猫的团队到今年底有100个人就不错,但是没有想到整个市场快速的膨胀和发展到现在快三四百人,这一系列变化过程当中也让我意识到一个问题。
直播是一个很好的互联网生意,因为它不是一个行业或者某一个平台或者代表某一个产品,它其实就是互联网的一个工具,各行各业利用直播手段造就新的生意出来,如果把它看成是一个手段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思路非常的开拓,所以才会造就了后来&直播+&风口的现象。但是我认为这种现象仅限于今年,从明年开始其实就有陆陆续续的各种方向不清,意志不坚定的小平台会垮掉,这是互联网创业一个基本规律,所以在这一年当中真的要分享出什么经验来讲,跟在座同行说一句我们只是赶上一个很好的时代,希望是大家能够一起奋斗,创造一个新的互联网流量入口。&
火猫COO叶蕊介绍了火猫直播一开始的发力点是在电竞直播这一块,并且火猫一直以来的强项就是电竞比赛周边围绕的衍生的商业环节。对于如何从众平台中突围,寻求差异化的问题,叶蕊也说出了她的看法:& 我们自己在内部思考跟其他平台优势差异化,以及未来发展路的时候,会以电竞直播作为基础,继续围绕电竞赛事去做,不仅仅是国内赛事版权的购买,还有跟很多海外比赛机构也有合作,比如说它全球性的赛事中国区由火猫来办,这个不像简单的采买,火猫对于电竞比赛的运作,怎么样让主播充分消费起来,以及后面的衍生商业环节,包括赛后的回放,赛后的分析,以及围绕比赛接下来做的节目,这是火猫目前做的拓展方向的事情。刚才提到泛娱乐这一块,我们的理解分两种不同的思路:一种大家现在做PGC也好,这一块的东西像熊猫和斗鱼这种已经很强大的平台来说,他们给直播制定了一个规则,而火猫做的事情就应该想办法说让规则本身更有趣,节目本身它的内容让大家觉得这是有新意的东西,火猫接下来主要围绕主播打造自己的品牌,这是和电商的结合。&
迫在眉睫:如何变现?
尽管现在直播平台像雨后春笋般的涌现,直播&火&了,网红经济也成了新兴的热点,但必须更冷静的思考,直播到底该如何变现?目前直播在变现渠道上仍处在&打赏、送礼物、主播挂支付宝&这几种变现率极低的模式上。如何完善直播商业模式,整合行业资源形成健康的生态,成为今年行业的首要问题。
这一次大会的主题便是探讨如何进阶全新直播商业模式,Video++CEO金证济苍在现场分享了该如何运用深入的直播互动营销改变目前直播尴尬的变现局面。直播最大意义在于互动,而Video++所打造的直播互动玩法就是要让直播内容呈现更多玩法,如边看边买技术的引入,让直播中的商品可以实时进行购买转化;互动投票增加了主播和用户间的交流,甚至可以让用户主导直播的走向;抽奖红包给品牌方带来了屏幕中的营销可能,并提升直播用户的黏着率。互动性,已成为未来直播平台的标准技术思路。
苍老师在现场在现场,诠释了Video++坚持要实现的,视频人工智能与应用场景的创建,解构最新消费级视频互动技术直播变现体系。
直播风口风云变幻,在各种优质内容与用户体验背后,是等待着被市场认证的各种商业模式之战,我们期待这种对于未知的探索,也期待看到直播未来能走出一条完全不拘一格的道路:创造全新的场景,即互联的新世界。
推荐阅读相关主题:
CSDN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向CSDN吐槽
微信号:CSDNnews
相关热门文章BAT无法做到的这些商业模式,却是直播+电商的风口_网易财经
BAT无法做到的这些商业模式,却是直播+电商的风口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BAT无法做到的这些商业模式,却是直播+电商的风口)
从我这样一个创业者的角度来看,秀场的故事,在9158时代就应该讲完了。如果不是广电总局一道又一道禁令拦着,恐怕目前这一百多个靠秀场直播死撑的产品,早就拼个弹尽粮绝,流量枯竭。幸好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不是如何获取流量为秀场模式续命,我们是在讨论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直播是如何成为一个百亿美金的大生意,以及它最有可能首先出现的几个产品形态。一、 淡化品牌:消费升级与反品牌的中产阶级国内大陆地区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次消费结构升级——改革开放早期和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每一次都掀起一场轰轰烈烈蔓延十年的经济大势。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而且这次消费升级将会把那些人推上历史的舞台,塑造那些英雄,我们很快就会得到答案。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中国人均P超过2.5万美元的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出现了一批“反品牌的中产阶级”。他们是经济上的富裕阶层,多数是城市精英,消费心理成熟,无需通过使用商业品牌来标志自身的社会阶层。这些人的出现,似乎人均GDP2.5万美元是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这些人是大众品牌最忠实的追随者,他们通过这些品牌来标志自己的身份。而一旦快过了这个临界点,他们迅速地摆脱了这些大众品牌的束缚,迅猛地成为了大众品牌最残忍的背叛者。而这个分水岭,也许是一个用户彻底摒弃“淘宝货”的分水岭。在消费者的经济能力超越这条“京东淘宝线”之后,我们就会发现,随着经济能力不断上升、眼界的开阔和需求的变化,他们在淘宝的消费频次越见减少,他们出现了大量的非标产品的购买需求。这样的现象在美国也曾出现过甚至更加猛烈——也同样在人均达到2.5万美元的1990年代,出现并兴起了蔓延整个北美与欧洲的“NOLOGO”运动(具体见书:《NOLOGO颠覆品牌全球统治》).这场运动不但迫使大量公众品牌在大众传播领域采取“反品牌”策略。也同时推动了大量的小众品牌出现:它们通过价值观、生活方式来识别和判断用户,一方面在小圈子里被狂热追捧充满品牌溢价,另一方面在圈子之外默默无闻,甚至乙之砒霜。另外一个经典的案例是无印良品。它提供了另外一条降维打击的品牌路径——“品牌-反品牌-反过来做品牌”在上世纪人均GDP最为强大的日本,1980年代早期,日本的东京首都圈就已经陆陆续续跨过人均2.5万美元的门槛,堤清二却(时任西友株式会社总裁)提出了反品牌的观点,83年就在东京青山开设了第一家独立店铺的无印良品。但是无印良品完全没有试图在经济发达地区停留太久,很快他们就带着这个“无品牌的产品”向所有人均GDP即将达到2.5万的地区复制模式,把“没有品牌”做成了最大的品牌。并且,在搜集到足够的用户支撑后,把自己的产品重新工业化批量生产。但这样的小众玩法想要搜集足够支撑商业模式的用户只能选择横向拓展品牌,无印良品最后只能选择重新工业化和品牌化。于是他们的产品线不但涵盖冰箱洗衣机一类的家电产品,还进入鲜花、服饰、家居和食品领域…….甚至,它还造汽车——2001年与日产汽车公司合作,推出了无印良品汽车,“MUJI Car 1000”。无印良品还在全球开了几百家店铺——是的,没有品牌和消费经验的支撑,就意味着你必须要求用户参与体验。当然在那个时候无印良品还没有机会使用互联网来解决长尾问题。所以,时代是公平的,给了先行者这个机会,就一定赋予后来人另一个机会。无论哪种路径,这些故事给那些 “少量的”“定制的”和“不可复制的”的非工业化批量生产的产品描绘了一个脱颖而出的机会,一个可以通过垂直人群就可以建立商业模型的机会,一个真正有机会挑战在大批量工业品生产时代背景下建立起来的大规模电商的机会。二、 直播电商:生活没有重来,每天都是现场直播媒介即讯息(这五个字是互联网行业里最低俗的五个字)。目前国内的硬件水平和网络环境,使得在手机上普及直播技术成为可能,这将会极大的改变我们理解和思考问题的方式。这使得我们在运营一个长尾市场的时候,即使不依靠无印良品那种大量地面店的策略,也能够支撑长尾并兼顾体验。这有赖于直播技术的四个特点:1.连接场景;2.以人为中心组织信息;3.时间也成为可度量的商品;4.强交互。而在这种技术的普及,将会带来哪些产品形态上的变化呢?1. 手艺人电商(定制电商)手艺人最大的优势是定制,“每一款都是现场制作,每一次都是私人订制”,最大的劣势是在有限的生产能力里,过程中的大量价值无法被感知,跟大批量生产的流水线产品相比无法卖出足够支撑成本的价格。直播可以让消费者全程参与产品的生产和设计,看着产品被制作出来的过程,用户和制作者可以随时讨论。- “这个地方要不要加个花纹?制作这个花纹需要再增加两个小时的时间。”- “可以的,那能不能再换一个颜色?这样和我的肤色比较配。”这样的互动过程,将会贯穿整个生产过程。付费的形式也变为“基本费用+成本费+制作时间”的模式。汽车养护和维修,服装定制、家具定制、鞋帽、数码配件、饰品等等都可以引入这样的方式。这些在淘宝和京东上无法真正销售的产品,会以此彻底摆脱平台流量的束缚,摆脱“引流量,洗流量”的传统模式。我个人认为,以女性用户为主的产品会比男性为主的产品更容易出现。2、房地产代购(代购与消费决策电商)将来房地产市场的销售或者租赁。将会打破房产销售公司和中介公司的界限,被“私人房产经纪人”的个人品牌所覆盖。一个明星经纪人会根据客户的需求,提前定制“看房计划”。通过直播,代替业主去现场勘查房源,挑毛拣刺。而代替你去看房子的,有可能是职业的经纪人也可能就是住在这附近的业主或者邻居,他们可能从业经历非常复杂,但是对于你这件事情的决策来说,他们是最专业最有经验最有发言权的。来自这些人的建议,将会代替销售公司或者大规模的广告。这些人的收费方式,来自购房者的服务费,而不再依靠房地产公司的销售提成。房地产销售公司可以收买一两个“私人房产经纪人”,但可能收买整个市场上的所有人。这比让人头晕眼花的VR看样板房,更容易让人信服,也更容易参与。同样,目前的各种代购与消费决策类的产品,会出现真正的买手,比如专门卖内衣的APP氧气,做地面店铺的APP小日子,都是这样的类型。他们为消费者提供决策,获取消费者信任,聚敛了一批在平台上有过消费经历,具备某些相同属性的用户,再以此进入市场。引入直播技术的海外代购或者异地代购的过程,交互会非常强,有讨论和决策等等消费者参与的过程。这是消费经验的一种传播,不但能降低代购市场的门槛,扩群体,还能摆脱低价、卖出溢价,彻底摆脱目前代购市场的窘境。而那个时候的大众点评,会拥有一大批吃货网红,每个用户都可以选择follow跟自己口味相同的吃货网红。中国也将诞生真正的美食评论家。3、旅游、幼儿园、宠物寄养等等场景分离的电商你在去一个旅行地点之前,就已经通过旅游现场的直播看到了现场的情景,你可以付费要求旅行目的地现场的其他旅客或者专职导游向你推荐和介绍一下景点此时此刻的情况。你可以随时打开幼儿园和宠物寄养的现场直播摄像头,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或者或者宠物被照顾得好不好。在我们目前正在做的宠物项目中,我们也试图通过直播视频,让宠物狗和主人在寄养和训练的过程中,有一个良性的互动。并在适当的时候,扩展到面向优质生活的电商领域。而类似虎嗅这样的科技博客,也可以彻底革命掉传统的地面活动,邀请业内专家,定制化讲座,任何企业都可以通过付费,来随时开一场线上的产品发布会,每个用户都可以通过手机分享科技新闻的现场。现在出发所有的这些模式,全部都将以人的个人品牌为支撑。时间,做为最重要的交易成本,也将得到应有的付费。而目前直播平台上的运营思路,基本上是围绕着“讨好没能力消费的屌丝”展开的。这跟这轮消费升级以及品牌升级的历史机遇背道而驰。BAT切入这个领域的方法,还都整个建立在工业化生产模式的上一代产品模式上——已经几乎十五年没有真正进化过了,我们只能把他们当做上一次消费升级浪潮中的胜利者。不过虽然在2C领域中有劣势,而为整个行业提供直播方案的2B路线,却一片坦途。今天,第三次消费升级已经开始,历史又再循环往复。且看,你方唱罢我登场,铁马金戈英雄榜。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本文由 董焘 授权 虎嗅网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虎嗅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article/.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虎嗅网(huxiu_com),定时推送,福利互动精彩多
本文来源:虎嗅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直播平台商业模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