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东乡镇武装部长长

饶平首任知县杨昱到任
&&绿岛山庄【夜景】
琴峰书院在饶平县三饶镇琴峰山东南麓,因其山形似琴台,故名。建于清乾隆元年门(1736年),座西北向东南,占地近26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依山而筑,前低后高,前厅与两旁厢房是2层木结构楼房,连成凹字形。两廊上下各有厢房10间,为生员宿舍,中间是天井,从天井沿两侧石阶可拾级登上后厅讲堂。前厅楼上题名“雨化楼”,取“春风化雨”之意。院左侧建“义举词”,置曾于此任教的举人名牌;右侧建“先贤词”,塑立关云长、岳飞等神像。迨至清末废科举,琴峰书院改为饶平县立高等学堂。解放后改为三饶镇小学。1988年10月被列饶平县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饶平古县衙
饶平县县衙(在今三饶镇),是至今为止保存比较完整(今经二年时间始修复)的县衙。该县衙独特的把大门顶简陋的谯楼(鼓楼)建成有城堞而宏伟壮观的城楼和门口设置石狮的县衙为别的县衙所无(衙后秀美小山之上筑望耕台也是其他县衙所少有)。故如从这一独有的特点上说,堪称是另一特色的“中华之最”和“天下第一县衙”,也是潮汕地区一处不可多得的胜迹。海山镇景点磐石、古榕,石以榕秀,榕因石奇,浑成一体,成为海山岛上一处名胜—一松磐胜概。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游人为之倾倒。巨石上那雄浑的壁题:“山海奇观”,飘逸的石刻:“海山之雅”,别出心裁的隐语:“虫二”(风月无边之意)……想必就是昔时骚人墨客写在石壁上的感怀吧!关于这处胜概,还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南辰、北斗二仙路经此处,目睹这充满诗情画意的风光,竟被迷住了,于是伫立岩顶,并以指划石为棋盘,在飞岩上面,临风对弈,乐而忘归。至今脚印、棋盘和下坐的地方还依稀可辩。真是神人共赏,胜概确实不同凡响。我想:如果你身临其境,相信你也一定会由衷地赞赏这奇丽景象,油然惊叹大自然造物的鬼斧神工。
海滩岩近照—海山镇“辟龙”
“辟龙”位于饶平县海山镇,属贝壳冲积岩,东西长4500米,宽1150米,後2米至10米,总面积为2875公顷。因裸露在地面部分横卧于海滩,形似长龙,俗称“辟龙”。经专家考证,该海滩岩田是由文石、高镁方解石、有孔介虫、海生贝壳、微体古生物和细砂粒在特定的地址条件下长期堆积、胶结而成,约有五千年历史。现为广东省第三个地质遗迹保护区。
海山隆福寺
位于海山镇烟楼山麓。清代《潮州府志》载:“隆福寺在信宁都黄芒山,晋时建”,宋、明两次重修,后废。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季春又重建,1986年由释光辉、释定因法师等募捐近百万元,全面进行修建。宫殿式结构,主寺三厅大院九天井;后座为两层大厅八房藏经楼。硬山顶建筑,穿斗式梁架结构,整座寺院雕梁画栋,凌角飞檐,为饶平第一大寺院。寺内佛像均塑金身;观音堂古铜匾铸浮雕“玄武飞来”,重140余公斤;还有泰国僧王赠送铜佛;藏经楼藏经数百卷,仅台湾星云法师馈赠(大藏经)100卷,寺正门匾额有“隆福寺”三个大字,苍劲雄浑,相传是晋代王羲之手笔。
野水度假湾
位于海山的东南部,有一条长约四公里的海边沙滩,风平浪静,前无岛屿阻隔视野开阔,少人涉足水清沙白,这一湾清洁的海域无疑是建设海滨浴场的绝佳地点。
位于海山镇浮任村北的候山巅,耸立着一方巨石,石高二丈有余,顶端是两级平台,坐二十余人也不觉得拥挤。巨石来临清池,西傍洼地,南倚民房,北望埭田,历尽沧桑而不变。
就在磐石南侧石壁上,长着三棵姿态各异的古榕。树石相衬,横生妙趣,构成了一幅天然奇观。 宝云名庵
宝云庵座落于海山浮任村东北的“落山虎”山麓,是海山有名佛寺之一。它背倚如猛虎下山的峰峦,面前是浩瀚的海洋(现已围垦成万顷良田和鱼塘)。远处,莲花山缭绕着瑞霭当门而入,左右苍松翠竹环抱,风景幽雅,堪称佛门胜地。柘林镇景点柘林镇“镇风塔”
&&饶平县行政图
饶平县 百科名片
&&饶平县饶平县地处广东省“东大门”,东邻福建省,南濒南海,位于广东省沿海经济带最东端,居汕头-厦门经济特区之间,是连接海峡西岸经济区和珠江三角洲的交汇点。县域总面积2227平方公里,http://147.255.7.203,其中陆域面积169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533平方公里,海岛岸线长136公里。全县辖21个镇、1个林场,总人口102万人。日,饶平被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确认为中央苏区县。中文名称:饶平县外文名称:Jaoping
/JiaoPeng行政区类别:县所属地区:广东潮州市下辖地区:黄冈、大埕、所城、柘林、海山政府驻地:潮州市饶平县黄冈镇河南大道电话区号:0768邮政区码:515700地理位置:潮安县与澄海区交接处面积:2227平方公里人口:102万人(2012年末)方言:主要为潮州话,北部山区说客家话气候条件:海洋副热带季风气候区著名景点:摩崖石刻,三饶镇“道韵楼”,海滩岩近照海山镇“辟龙”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饶永不瘠,平永不乱[1] ——饶平县志
是广东沟通沪、浙、闽经济大动脉的“黄金通道”。北部千峰挺秀,中部丘陵起伏,南[2]部平原沃野,沿海岛屿罗列,港湾众多。全境均属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自然生态环境丰富多样,山、川、湖、海等各类生态资源兼备,高山、深谷、盆地、平原、海岸、沙滩,自然风光旖旎,旅游资源丰富,有“岭南佳胜地,瀛海古蓬莱”之誉。
县名:饶平县 拼音:Rao Ping Xian 经纬度:地处东经116°35&~117°11&,北纬23°28&~24°14&。
代码:445122 县域总面积:2227平方公里 陆地总面积:1694平方千米(占潮州市46.21%)
饶平县风光(20张)日析隆都区(包括现今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汕头市澄海区莲华镇)归澄海县。1950年
饶平县人民政府成立;中共饶平县委委员会成立;中共饶平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等单位。饶平全境解放。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饶平县武装大队。全县划分为凤凰、上饶、附城、浮山、钱东、黄冈、海山等7个区,下设26个乡、21个行政村和2个镇。同年,成立饶平县人民公安局(后改为饶平县人民政府公安局)、人民法院等单位;饶平县国营贸易公司于黄冈镇建立。中共饶平县首次党员代表会议于饶城召开。同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潮汕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正式成立,后更名为广东省人民政府潮汕专员公署。饶平隶属潮汕专员公署。1951年
中共饶平县委机关从饶城迁驻黄冈蟹池、真道医院,后迁至丁未路440号(1953年再迁至西门余厝祠)。全县划分为11个区和一个镇(一区凤凰、二区上饶、三区附城、四区河西、五区浮山、六区樟溪、七区钱东、八区高堂、九区霞绕、十区东界、十一区海山及黄冈镇),辖177个乡,6个办事处。1952年
成立饶平县合作总社。市场交易改为市秤计量,废除升斗制;布匹等商品计量统一使用市尺。1953年
联饶溪整治工程基本完工。对黄岐山深涂桥“九十九曲”长达9000米溪段裁湾取直,为解放后全县第一宗大型治洪防洪工程。同年,县第一个渔业生产合作社——拓林第一渔业生产合作社成立。1955年
饶平县人民政府启用“饶平县人民委员会”印章;本县国家工作人员全部实行工资制;饶平县人民检察院成立。1956年
县黄冈汽车站落成启用。1956年9月析三饶区的土陶、坪石、上围三个村归大埔县;1958年11月,析凤凰人民公社(现今潮安县凤凰镇)归潮安县;1991年
县海内外乡亲中秋联谊会在县城黄冈镇隆重举行;经国务院批准,饶平县划归潮州市管辖。2006年
“珍珠”正面袭击我省粤东地区,给当地海水养殖业带来灾难性的打击,其中省内最大的网箱养殖基地饶平县鱼排受灾2.8万格,损失13260万元,饶平总水产损失接近8亿元。2010年
饶平县被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确认为“中央苏区县”,“红色饶平”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历史地位获得恢复。编辑本段行政区域饶平县辖21个镇(黄冈、钱东、海山、大埕、所城、柘林、汫洲、樟溪、浮山、汤溪、三饶、联饶、新圩、新丰、饶洋、上饶、建饶、高堂、浮滨、新塘、东山),和一个林场(韩江林场)。各镇辖村黄冈镇:居委会:红光、联光、城北、寨上、上林、河南、下市、楚巷、石埕、南门、西门、龙眼城。村:碧岗、碧春、仙春、霞东、霞中、霞西、山霞、新霞、新厝、新合、狮头寨、后港、山美、和石、大澳、碧洲、东峡、屿山、东升、洪西寮、薛厝寮、下埭仔、汛洲。村级场:综合场。
钱东镇:居委会:钱东、大陇、小东。村:李厝、沈厝、施厝、上浮山、下浮山、紫云、钱塘、砚山、径口、西山寨、灰寨、西港、新乡、仙洲、峙头、上黄隆、下黄隆、径新、径南、径中、礼堂、港墘、黄都岭、福仔金、多年楼。村级场:望海岭果林场。
海山镇:居委会:隆东、隆南、隆西、隆北、石头。村:欧石、余厝、上港、达南、东港、坂上、蓬来、美宅、浮任、山下、渡头、陈厝。
高堂镇:村:西林、塘南、前寮、高南、树下、院前、高一、高二、高三、高北、群星、军寮。村级场:高堂果林场。
所城镇:居委会:所城。村:高埕、城南、神前、岭后、龙湾、鸿东、西寨、鸿南、鸿北、南任、北山。
大埕镇:村:上东、东埕、程南、上黄、溪美、红花、田美。 柘林镇:居委会:柘中、海洋。村:西澳、柘北、内里、下岱。
汫洲镇:居委会:汫东、汫西、汫北、汫南、汫和、汫平、港西、东风。村:湖水、东灶、下园、山家、西峡。
联饶镇:村:山门、葛口、胶敦、下寨、后葛、光陇、赤岭、宅畔、高东、下饶、深涂、洋东、凤双楼、春光、星光、赤坑、群力、潮刘、新陂、新寮、古笃、上寨、城岗、暗井。
樟溪镇:村:下院、英粉、上广、下广、烈火、新民、刘厝埔、龙光、锡坑、安溪、山斗、军寮、厂埔、魏厝楼、乌溪、四罗、内庵、青岚、柘林、径北。村级场:高蔡林场、乌石农场。
三饶镇:居委会:三饶。村:南联、南新、溪西、燕坑、在城、溪东、粮田、官田、河口、新塔、马岗、楼园、凤岭、径口、芽坑。
新塘镇:村:饶丰、外宫、南村、西石、顶厝、新楼、东山、新塘、乌洋、下坝、上南、南淳、新寨、溪美。
汤溪镇:村:围罗、花桥、麻寮、半径、乐岛、桃源、桃西、溪头、北坑、吴坑、大门坑、青竹径、居豪。
浮滨镇:村:桥头、竹岭、溪楼、宫下、大榕铺、新埔、虎头山、欧阳山、寨上、大榕、中段、麦园、荆山、五祉、柘林、黄正、石槽、宫边、土坑、大新溪、岭头、上社、夏校、古山、割埔、东里、坪丰、三红、排江、沃潭、下安、径楼。
上饶镇:居委会:茂芝[3]、坝上。村:康西、康贝、康东、輋塘、埔坪、埔中、新埔、蔡子角、西片、许坑、马坑、坑前、上文、柏嵩、柏峻、二善、下善、永善、红岩、上坑、新善。
饶洋镇:居委会:祠东。村:陈坑、赤棠、溪背楼、杨慈埔、陈本、山前、石北、大娄、中先、埔下、南星、安全、龙兴、大埔背、岗下、名扬、祠北、三乐屋、八瓜洋、凤岗、水东、水西、水南、上山、蓝屋。
新丰镇:居委会:新光、丰联、汕水。村:中联、三中、泮洋、新康、锡康、洞泉、上葵、新葵、下葵、大光、扬康、荣东、荣西、新山。村级场:仙坑、坪缺。
建饶镇:村:和里洞、杨梅坪、卓村、黄村、石坛、饶中、中团、秀溪、白花洋、林屋、麻寮、饶南、锡坑、车岭、亚塘。
浮山镇:居委会:浮山。村:坪洋、麻湖、岭湾、大坑、汉塘、下楼、方饶、军埔、玉田、石壁、下塔、灯塔、东洋、东官、荔林、红旗、五联。
东山镇:村:双罗、水尾、红丰、湖岭、西山、长教、大片、东山、东南、东明。
新圩镇:村:永盛、明塘、金背、长坷、龙塘、西坑、燎星、梅林、坎下、下村、南洋、新楼、旧楼、下书、后头、霞光、冯田、南山、左麦、侨光、苗田、田中、锦华、长彬、潘段、豪光、西山、新石、岐山、安民。
韩江林场:村:黄坪、桃园、坪溪。[4]各镇简介黄冈镇 饶平县城所在地,地处粤东沿海,居汕头、厦门两个经济特区之间,东与福建诏安县深桥镇接壤,西邻钱东镇,南连潮州港区,北至联饶镇。全镇总面积96.6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1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678.34亩。辖12个社区居委会、23个村委会和1个村级场。镇政府驻下市居委会。
柘林镇 地处闽粤交界,饶平县南端,与县城黄冈镇毗邻,三面环海,濒临潮州港。全镇总面积12.3平方公里。是大埕半岛上经济最发达的镇。镇政府驻柘中居委会。
汫洲镇 地处粤东沿海,位于三百门港西侧,北临钱东镇、南毗海山镇、东北与县城黄冈镇相接。总面积42.6平方公里,辖地多由填海所得。下辖8个居民委员会和5个村民委员会。镇政府驻汫东居委会。
钱东镇 西与汕头澄海区、潮州市潮安县接壤,东接县城黄冈镇、北邻樟溪镇。紧邻潮州市三百门港,总面积136平方公里。辖地也大部分为填海所得。著名的绿岛山庄位于该镇境内。国道324线、汕汾高速、厦深铁路都跨越该镇,交通发达。镇政府驻大陇居委会。
樟溪镇 处于饶平县中部,西接潮安县,东连黄冈河。全镇面积108平方公里,辖20个村委会、2个村级场,有49个自然村。镇政府驻烈火村。
浮山镇 地处饶平中部山区,总面积71.2平方公里,辖下18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镇政府驻浮山居委会。
三饶镇 位于饶平县中北部的中心,是饶平陶瓷业的中心镇。全镇总面积8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7万亩,山地面积7.3万亩。旅游资源有著名的道韵楼。下辖15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镇政府驻三饶居委会。
联饶镇 地处闽粤交界,毗邻县城黄冈镇,总面积80平方公里,辖24个村委会。镇政府驻深涂村。
新圩镇 地处饶平县中部丘陵地带,镇域面积68平方公里,有山地6万亩,辖15个村委会。新圩镇是著名的渔村“山枣糕”的生产地。2002年渔村镇并入新圩镇成现行政辖区。镇政府驻长彬村。
新丰镇 位于饶平县北部山区,总面积61.5平方公里,全镇辖行政村14个和村级场2个。2004年九村镇并入新丰镇,成现辖区域。经济是饶北山区中发达的镇。镇政府驻丰联社区。
饶洋镇 位于饶平县北部山区,东与福建省诏安县秀篆乡、南与建饶镇、西与新丰镇、东北与上饶镇、西北与梅州市大埔县交界,面积84.7平方公里。辖25个村,1个居委会。镇政府驻祠东居委会。
上饶镇 位于饶平北部,镇域东、西、北三面环山,东与福建省交界,西与本省大埔县接壤,南面与本县饶洋镇相连,全镇面积52.67平方公里,有山地面积4万多亩,耕地面积10670亩。辖13个村民委员会及茂芝一个居委会,茂芝是革命老区,著名的茂芝会议就在这里召开。2004年上善镇并入上饶镇成现行政辖区。镇政府驻茂芝居委会。
建饶镇 地处饶平县北部山区,东与福建省诏安县秀篆镇、霞葛镇交界,西与西北和三饶镇、新丰镇相接,南连东山镇,北邻饶洋镇。经济水平低。镇政府驻麻寮村。
&位于饶平中部,北与三饶镇、新塘镇、建饶镇接壤、东与东山镇相邻、南与浮山镇、浮滨镇相接;方圆7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0.25万亩,境内汤溪水库有饶平“北湖”之称,为潮州市最大水库。辖13个村委会。镇政府驻花桥村。
高堂镇 位于县城郊区,北与樟溪镇接壤、南邻钱东镇、东隔黄冈河与联饶镇相望。面积26.5平方公里,辖12个村委会。旅游景点有金光寺。厦深铁路饶平站即位于该镇境内。镇政府驻院前村。
浮滨镇 地处饶平中部,东与浮山、南与樟溪、北与汤溪镇毗邻,西与潮安县相接。总面积68.55平方公里,辖20个村委会。2002年坪溪镇并入浮滨镇成现行政辖区。镇政府驻桥头村。
新塘镇 位于饶平县西北部,总面积80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0.9万亩,山地面积8.6万亩,辖14个村委会,78个自然村,人口19815人。镇政府驻新楼村。
东山镇 地处闽粤交界、饶平县中部山区,与福建省诏安县接壤,与建饶镇、汤溪镇、浮山镇毗邻,总面积72平方公里,辖10个村委会。镇政府驻东山村。
&位于饶平县东南部,东与福建省诏安县接壤,西与所城镇相邻,北依大幕山,南濒南海,镇域面积32.5平方公里,下辖7个村委会。镇政府驻程南村。
&地处闽粤交界处,是粤东沿海边陲镇之一。东与大埕镇相邻,西接县城黄冈镇,南与柘林镇接壤。北面毗邻福建省诏安县,海岸线全长11公里。全镇总面积50.9平方公里,总人口为41649人,辖有11个村和1个居委会。镇政府驻所城居委会。
&地处闽粤交界的饶平县南端沿海,陆地总面积49.6平方公里,全镇有18个自然村,行政区域设置5个居委会和13个村委会,总人口12万多,是潮州市唯一的海岛
镇。国家一类口岸----潮州三百门港在本辖区内。镇政府驻隆北居委会。 韩江林场&
&位于饶平县西北部。地处饶平、潮安、大埔三县交界处,属市县双重领导单位,面积60平方公里,人口1721人。编辑本段自然地理地质地貌饶平县位于潮汕平原边端,是广东山区县之一。其地形依山傍海,地势北高南低。东、北、西三面环山,中部谷地、盆地、平原交错分布,南临南海。西北为丘陵,间有空谷和盆地,东南部滨海为台地和冲积平原。海域有大小岛屿47
个,最大海山岛面积46.9平方公里,建国后通过大规模的人工围海造田,使海山岛与大陆相连;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7座,最高山峰为西岩山,海拔达1256米。黄冈河自北端发源,作南北走向沿中心迁回出南海,构成黄冈河平原丘陵区。
饶平县境东西狭、南北长,呈马蹄形。大致可分三个部分: 溪头以北(即黄冈河上游)称饶北地区,
以低丘和丘陵为主。西岩山上尖髻为全县最高点,海拔1256米。中心部分的冲积平原为黄冈河冲积物构成,一般高于河面2—5米。溪头以南至赤岭一带(即黄冈河中游)称为饶中地区,以高丘及低丘占广大面积,山间盆地相当发育为特点。赤岭以南称饶南,又称黄冈河三角洲以低丘及河积海积平原为主,沿海岛屿罗列,海岸港湾多。河流水系境内以黄冈河自成水系,发源县境北端的上善镇大岽坪,作南北迂回走向,流经上善、上饶、饶洋、新丰、三饶、汤溪、浮滨、浮山、樟溪、高堂、联饶、黄冈等十二个乡镇,于黄冈东侧的石龟头出海,全长87.2公里。沿途汇入的溪流主要有:九村溪(长23公里)、食饭溪(长23.5公里)、新塘溪(长20公里)、青竹径溪(长17.8公里)、东山溪(长28公里)、浮滨溪(长20.5公里)、大陂溪(长13.5公里)、樟溪(长23.7公里)、新圩溪(长25.2公里)和联饶溪(长15.5公里)等。整个河系集雨面积1256.1平方公里(含境外共1317.5平方公里),占全县陆域的75%以上。此外,在县境边缘地区和岛屿还有一些溪流,如上善溪,坪溪及大埕埭溪、炮台山溪等,分别注入韩江或直接出海。集雨面积约340平方公里,占全县陆域面积的20%以上。气候饶平属海洋性副热带季风气候区。常年光照充足,气候温暖,季风明显,雨量充沛,全年无冬,年平均气温21.4°C,降雨量1475.9毫米,农作物年可三熟,作物生长条件良好。据县气象站1956年、1985年资料,平均年日照时数2114小时,太阳辐射量124.72千卡/厘米,气温21.4℃,最热月为七月,平均温度28.1℃,极端最高温度38.6℃;最泠月为一月,平均温度13.4℃,极端最低温度0.8℃(三饶-3.5℃)。初霜期12月31日,终霜期1月16日,无霜期349天。年平均降雨日129天,降水量1475.9毫米,年际变化较大,最多的1983年达2173.8毫米,最少的毫米;由于地形关系,各地雨量也有差异,南部沿海年均1277.2毫米,北部山地年均1700毫米左右,西北部的新安、坪溪、新塘等处年均达2000毫米以上。降水时间分布基本呈单峰型,上半年逐月增多,6月份最高峰,以后又逐月减少。蒸发量年均2025毫米,气压年均1013.3百帕,相对湿度年均79%,本县常年盛行偏东风,次为偏北风及偏南风,西风极少。
  饶平较常见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台风、“龙舟水”、干旱,低温阴雨、寒露风、低温霜冻等。全县自年,粮食生产因受台风影响造成较明显减产的有1959年、1960年、1961年、1974年、1975年,受“龙舟水”明显影响的有1965年、1966年、1968年、1974年、1976年;晚稻受寒露风与冷害较大影响的有1967年、1971年、1974年、1975年,1976年,受冬寒霜冻明显影响的有1963年、1975年、1981年、2002年;还有一些年份,因倒春寒而造成死秧烂秧现象。海湾海域饶平海岸线长136公里,沿岸所辖海域面积533平方公里,海岸线蜿蜒曲折,构成优良的港湾,浅海伸向大洋,岛屿星罗棋布。有柘林、高沙、大埕三个较大海湾,其中柘林湾面积68平方公里,素有“粤东黄金海岸”之称,是国家对外开放一类口岸。高沙湾东倚海山南北两岛,西对义丰溪,深入笠港,为一般船只避风、停泊之处。大埕湾在大埕前沿,面对南海,东北达福建诏安、东山沿海,西通柘林湾,渔船回转于此,自古交通方便。
岛屿:除碧洲、海山南北岛、汫洲半岛等已与内陆相连外,还有西澳岛、汛洲岛、青屿、虎屿、圆屿、浮屿、乌屿、牛屿、狮屿、五屿、汫洲三屿、赤屿以及其它水面数十处礁 。这些岛屿形势险要、气候宜人,是海上交通的天然屏障,是开发海洋资源的立足点。植被土壤饶平的岩层主要是花岗岩,部分为流纹岩以及砂页岩等。土壤约可分为4类:发育于花岗岩土地薄层红壤,发育于变质岩的粗骨红壤,典型红壤,黄壤。据不完全的标本统计,饶平区系的维管植物共有930钟,共有168科。饶平县盛产陶土。矿产资源有花冈岩、钾长石、高岭土、耐火土、铜、铁、钨、锡筹。[5]
饶平县有较为丰富的海产河山地资源。其中浅海滩共57万馀亩,盛产各类海鱼、对虾、牡蛎等。山地野生动物则有眼镜蛇、金环蛇、腹蛇、穿山甲、石蛤等各种珍禽。编辑本段经济建设近年来,饶平县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夯基础、增后劲、促和谐、优环境为抓手,扎实推进县域经济在转方式、调结构中稳步增长,发展环境在大整治、大建设中加速优化,社会各项事业在惠民生、构和谐中持续进步。2006年我县被国家轻工业联合会和国家陶瓷工业协会授予“中国日用陶瓷出口之乡”称号;以县城黄冈镇为基地的水族机电产业规模和效益不断提高,先后于2007年和2009年被认定为广东省火炬计划水族器材特色产业基地和广东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2012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70.9亿元,增长10.7%;国地税收总收入16.16亿元,增长17.2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05亿元,增长17.92%;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5.71亿元,增长8.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5亿元,增长11.8%,外贸进出口总额18.41亿元,增长3.7%。工业我县充分发挥特色产业资源优势,着力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和转型升级,形成陶瓷(玻璃)、水族机电、食品加工等特色产业。陶瓷(玻璃)方面:全县拥有规模以上陶瓷(玻璃)企业33家,2006年被国家轻工业联合会和国家陶瓷工业协会授予“中国日用陶瓷出口之乡”称号。形成以三元、日用、饶花等企业为龙头的玻璃陶瓷产业,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水族机电产业方面:全县共有规模以上企业10家,其中年产值超亿元企业4家,黄冈镇先后于2007年和2009年被认定为广东省火炬计划水族器材特色产业基地和广东省水族机电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食品加工业方面,全县共有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10多家,其中以钱东镇为基地的盐焗鸡产业规模快速壮大,全县已有盐焗鸡生产企业17家,涌现出无穷、好味来等一批知名品牌,产品畅销全国各地。2012年,全县共有规模以上企业85家,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93.93亿元,增长20.9%,其中陶瓷、水族机电、食品三大特色产业产值分别增长10.7%、16.0%和41.8%。农业饶平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效益农业,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步伐。北部地区重点发展铁皮石斛产业,新丰镇铁皮石斛生产基地已完成高标准种植1310亩,先后被评为“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和“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潜力巨大。中部地区茶叶产业规模和效益不断提高,全县茶园面积6万亩以上,年产量约5000吨,被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
,有“中国岭头单丛茶之乡”之称。位于柘林湾的深海网箱养殖基地累计已投放深水网箱76组304口,先后被评为“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和“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基地养殖的海水活鱼获准直通香港、日本市场。全县海水养殖常年面积15.82万亩,产量16.35万吨,产值20.56亿元。财税金融财税收入创历史新高,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至12月,全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006万元,全县国地二税收入突破4亿元大关,达4亿4千多万元,其中国税收入3.29亿元,同比增长59.2%,增速位居全市县(区)之冠。2006年,全县每万元GDP创税收收入562元,比上年的421元增加141元,经济增长质量有明显提高。社会事业饶平县共有文艺协会8个,各类业余文艺工作者和群众文化活动骨干1700多人。先后出版了《饶平县历史文化丛书》9卷,中、长篇小说3部,诗词集成3部,谜语3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县级建有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镇级有21文化站,村级已建成农村文化活动室220个、配置村级电子阅览室19个,建成配套农家书屋355个,设置基层流动图书馆2个。[6]
近年来,突出以改善民生为抓手,大力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建设,城乡群众生活质量日益提高。教育事业发展。全县现有中小学校300所,在校中小学生13.2万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全面发展,连年来高考连创佳绩。城乡医疗卫生条件改善。计划投资2850万元的县人民医院住院大楼建设进展顺利,镇级卫生院配套建设不断完善,全县355个行政村全部设置卫生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8%。生态环保、双拥优抚、残疾人、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取得突出成绩。先后被评为“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省林业生态县”和“省双拥模范县”,黄冈镇、三饶镇分别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文明村镇”称号,黄冈镇上林社区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基础设施港口资源优势明显。饶平地处华南沿海,柘林湾潮州港位于高雄、香港(深圳)和厦门三大港口“海上金三角”中心地带,拥有海域面积533平方公里,海岸线136公里,可建码头泊位岸线39公里,其中10~30万吨级码头泊位岸线10.4公里。潮州港分为三百门、西澳、金狮湾3个港区,具有风平、浪静、水深、多屏障、多通道、淤积少、腹地广阔、花岗岩岸线等国际深水大港优越条件,是华南沿海一个较完整的海湾型港口和华南地区天然良港,素有“粤东黄金海岸”之称。现是国家对外开放一类口岸、对台直航港口,也是广东距离台湾最近海港,其中至汕头27海里、厦门89海里、高雄177海里、香港198海里、广州299海里。目前港口仓储设施配套齐备,货运、客运可直通世界各大港口,开发潜力和发展空间巨大。交通网络完善。全县现有公路总里程2207.6公里,国道324线、沈海高速等交通大动脉在县城通过,省道柏丰线、坑海线纵贯县境南北。将于年底前建成通车的厦深铁路横穿饶平并在高堂镇设站,建成后饶平到深圳只需2个小时,到厦门只需1个小时。此外,大潮高速、漳玉高速、沈海高速复线等干线规划正在加快推进。供电设施齐全。全县现有变电站16座,其中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6座,35千伏9座,110千伏供电线路74.6公里,35千伏线路143.2公里,电网结构日趋完善,电力供应充足可靠。
2012年,全县境内公路总里程1284.7公里(不含行政村村道)。其中:高速公路25.61公里,国道25.01公里,省道141.66公里,县道175.28公里,乡道917.14公里。全县所有建制镇通三级及以上水泥路、所有行政村通事级及以上水泥路。国省道192.28公里全部为一、二、三级水泥路;县道175.28公里为二、三级水泥路;乡道670.43公里为二、三、四级水泥路,246.71公里为砂土路;村道674.95公里为四级水泥路,453.41公里为砂土路。[7]编辑本段旅游景点旅游概述饶平依山面海,峰峦叠翠,碧波浩淼,自然条件优越,胜景奇观繁多,是陆则现江南山川这美、是水则衔南海碧波之妙,古有“岭南佳胜地,瀛海古蓬莱”之誉。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青岚省级地质公园、“海龙”世界地质遗产奇观、中国休闲垂钓基地柘林湾、千年古刹海山隆福寺、赵朴初题书“粤东一壁”的石壁山风景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饶道韵楼以及“饶平千岛湖”汤溪水库、张竞生博士故居公园、中央苏区县“茂芝会议”红色旧址、孙中山辛亥革命先声丁未革命中山纪念公园、中国兰文化基地云峰兰苑、海上温泉七夕井、天然海水浴场东沙湾、金狮湾、大埕湾、野水渡假村等胜景奇观,还有地方特色文化奇葩中国布马舞、非遗文化三饶彩青艺术等。近年来,饶平县充分整合独有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大力推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加大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配套和开发力度,使文化旅游经济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随着这些独有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整合开发利用,饶平县正日益发展成为旅游新热点。钱东镇“绿岛山庄”荣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潮州新八景的饶平绿岛旅游山庄山环水绕,风景如画,犹如一颗镶嵌在粤东大地上的绿色明珠。山庄原是古代兵家烽火传讯的要塞和饶平通往潮州府的官道驿站所在地,上世纪成为“革命知青广阔天地炼红心”的营地,现已建成一处集地质科普、文物民俗、休闲度假、商务会议、游乐购物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生态旅游度假胜地。
基本概况简介专业镇其他概况其他问题历史沿革古代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各镇辖村各镇简介自然地理地质地貌河流水系气候海湾海域植被土壤经济建设工业农业财税金融社会事业基础设施旅游景点旅游概述钱东镇“绿岛山庄”汫洲镇"永福寺高堂镇“金光寺”三饶镇景点海山镇景点柘林镇景点黄冈镇景点樟溪镇“青岚冰臼”古哨大所城历史文化著名人物展开
编辑本段基本概况简介饶平县
钱东镇:日用陶瓷、羊毛加工生产、石材加工生产、副食品、旅游 海山镇:水产养殖、风景旅游、水果批发 大埕镇:海水养殖、水产加工
三饶镇:日用陶瓷 新丰镇:日用陶瓷 饶洋镇:日用陶瓷 上饶镇:日用陶瓷、米粉、茂芝牛肉丸 高堂镇:菜脯食品、金光寺
汫洲镇:海水养殖、水产加工、
浮滨镇:茶叶其他概况饶平县于明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置县,取“饶永不瘠、平永不乱”之意得名。县域总面积2203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169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533平方公里,海岛岸线长136公里。全县辖21个镇、1个农林场,总人口102万人
3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商末西周时期,饶平境内已有部落聚居,创造“浮滨型文化”。春秋战国时期,饶平为百越地,秦汉时期属南海郡揭阳县,晋时属义安郡海阳县。明成化十三年(1477)从海阳县析光德的弦歌(清代称元歌)、滦州、清远、太平乡的宣化、信宁及怀德乡的隆眼城、苏湾、秋溪等三乡八都置饶平县,总人口92921人,隶属潮州府。县治设在弦歌都下饶堡(今三饶镇),一直至1952年。1953年一月至今设在地处滨海的繁华古城黄冈镇。其他问题由于政府腐败和长期资金不够,该县交通比较欠发达,交通工具多以摩托车为主。外地经济快速发展,大多数青年人外出打工,远赴珠三角各地谋求生存空间。大多数青年人还是不愿意留在这里,将来很有可能成为一个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之县。所带来的后果是不容忽视的。编辑本段历史沿革饶平置县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此前南宋龙图阁学士王十朋曾游历于饶,夜宿双流寺,闻鼓角声,起视四方,见山川奇秀,说此处将来必为城邑。遂题“天下大乱,此处无忧;天下饥荒,此处半收”的碑记,置县时以此寓意取县名“饶平”。盖“饶永不瘠,平永不乱”也。县治设于弦歌都下饶堡(今三饶镇),县名迄今未变,1953年1月县治迁驻黄冈镇。饶平置县后,隶属潮州府管辖。清沿明制,饶平隶属潮州府未变。民国时期(年9月)粤东地区行政区划更名9次,饶平随粤东地区行政区划更名而属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年,饶平隶属先后更动8次:1949年12月属潮汕临时专员公署;1950年2月属潮汕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同年10月属潮汕专员公署;1952年属粤东办事处,同年11月属粤东行政公署;1956年11月属汕头专员公署;1967年3月属汕头地区军事管制委员会,1968年3月属汕头地区革命委员会。1979年后饶平行政隶属又有3次更动。1980年1月属汕头行政公署;1983年12月属汕头市;1991年12月隶属潮州市。
饶平置县时地域广袤,总面积约5000多平方公里,置县后境域多次更动。明嘉靖五年(1526)划出光德乡的州、清远两都置大埔县。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划出怀德乡的秋溪都归海阳县,划出苏湾都凑置澄海县。明万历四年(1576)划太平乡信宁都的南澳4澳(深、隆、青、云)设南澳镇(南澳镇设漳潮协守统管,由诏安县、饶平县共管)。其中青、云两澳属诏安县管辖;深、隆两澳由饶平县管辖。清康熙八年(1669)撤南澳镇,诏安县管的青、云两澳重归饶平县管辖。康熙二十四年(1685)复南澳镇,青、云两澳又归诏安县管辖。清雍正十年(1732)设南澳厅(清代在新开发区的一种政区设置),行政隶属与饶平脱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境先后更动4次。日,县属隆都区(面积65.7平方公里)划归澄海县管辖。1956年9月,三饶区的上陶、坪石、上园3个村(面积10平方公里)划归大埔县管辖。1958年11月,县属凤凰区(面积305平方公里)划归潮安县管辖。1958年11月,南澳县并入饶平县。1959年11月,析原南澳县境域恢复南澳县建制。至2005年底,全县陆域面积为1694.0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533平方公里,合计总面积2227.06平方公里。古代秦汉
始皇帝三十三年(前214年) 秦派兵平南越,守五岭。置桂林、象郡、南海三郡。饶平地域属南海郡。 元鼎六年(前111年)
置揭阳县(属南海郡)含饶平地域。 东晋 咸和六年(331年)
分南海郡置东官郡,析揭阳县置海阳、潮阳、妥安、海宁四县。饶平地域属东官郡海阳县。 义熙九年(413年)
分东官郡,立义安郡。义安郡辖海阳、潮阳、妥安、海宁、义招五县。饶平地域属海阳县。 南朝 饶平地域属义安郡海阳县。 隋朝
开皇十年(590年) 置义安郡,撤消海阳县。于义安郡治所置义安县,属循洲。饶平地域属义安县。 开皇十一年(591年)
始置潮州。领义安、潮阳、妥安、海宁、义招五县。饶平地域属义安县。 大业三年(607年)
罢潮州,复义安郡。领海阳、潮阳、万川、海宁、程乡五县。饶平地域属海阳县。 唐朝 武德四年(621年)
罢郡为州,复置潮州。领海阳、潮阳、程乡三县。饶平地域属海阳县。 天宝元年(742年)
改潮州为潮阳郡。领海阳、潮阳、程乡三县。饶平地域属海阳县。 乾元元年(758年)
罢潮阳郡,复罢潮州。领海阳、潮阳、程乡三县。饶平地域属海阳县。 宋朝 淳祐三年(1243年) 潮州知府郑良臣主持创建黄冈城寨。
淳祐六年(1246年) 潮州知府陈圭捐资建林姜桥、陈塘桥、水磨头桥、百丈埔桥、黄冈五里桥、竹林径内大桥、竹林第二桥等石桥。 元朝
至元十六年(1279年) 改潮州为潮州路。领海阳、潮阳、揭阳三县。饶平地域属海阳县。 至正十三年(1353年)
建柘林镇风塔(石塔),塔高20米,塔基围16米,七层八面。 明朝 洪武二年(1369年)
改潮州路为潮州府。领海阳、潮阳、揭阳、程乡四县。饶平地域属海阳县。 同年,倭寇进犯惠州、潮州。 洪武三年(1370年) 罢黄冈巡检司。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 潮州府于宣化都大埕筑大城,设大城守御千户所(明朝军事组织)。 永乐七年(1409年)
倭寇多次劫掠南澳,并据为巢穴,南澳乡民被迫迁于苏湾都(今澄海县境)。 成化十三年(1477年)
析海阳县太平乡的宣化、信宁二都,光德乡的滦州、清远、弦歌三都,怀德乡的秋溪、龙眼城、苏湾三都,共8都置饶平县。县治设于弦歌都(清时改称为元歌都)下饶堡(今三饶镇),并建筑县城(土城)。
是年,建饶平学官(地址在今饶平一中)。 成化十四年(1478年)
饶平首任知县杨昱到任(另有记载十三年、十五年到任)。改饶平县城(土城)为砖城,设东、西、南、北四门。 成化十六年(1480年)
乡试,饶平首科中举6名,占三阳(海阳、潮阳、揭阳)中举总数三分之一,轰动一时。 弘治八年(1495年)
知县杨宏组织民工开凿黄冈河溪头段河道乱石,后人称为“杨公溪”。 正德十一年(1516年)
福建平和县人曾三秀袭击大埕,杀在籍知县陈南塘。后陈南塘之子请来救兵,曾三秀被俘,解至潮州府城斩首。 嘉靖二年(1523年)
浙江废市舶司,外国商船不能进入浙江海域口岸。日本商人转到南澳贸易,政府严令禁止,日商舶盘旋海上。 嘉靖五年(1526年)
本县出析滦州、清远二都置大埔县,析后本县仅存六都。 嘉靖九年(1530年) 县令许壁创修《饶平县志》6卷(已佚)
嘉靖二十年(1541年) 知县罗胤凯续修《饶平县志》(已佚),仅存其序。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
潮州府于黄冈设海防馆。嘉靖四十年(1561年)改设海防同知。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
置拓林寨。募民兵1716人,大小船45只,设指挥一名,http://147.255.7.206。建衙于天妃宫之东南。 清朝
顺治十三年(1656年) 重建饶平县文庙(前称学宫)。 康熙八年(1669年) 原诏安县管辖的青、云二澳划归饶平县管辖。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 南澳设总兵,再析饶平南澳岛的青、云二澳归福建省诏安管辖。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
知县刘汴篡修《饶平县志》24卷。是为本县现存最早的县志。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
县令王益聪主持兴建饶城文明塔,建四层停工。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县令郭于蕃续建竣工。全塔七层,高五丈。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 黄冈设海防同知,潮州府海防同知由庵埠移驻黄冈。 雍正十年(1732年)
析饶平的隆澳、深澳,诏安县的青澳、云澳等四澳设南澳厅(清朝在新开发区的一种政区建置)。并设海防同知署,第一任同知徐慎于1733年到任。
咸丰九年(1859年) 澄海盐灶基督教(长志会派)在上浮山村设立分堂,为本县最早建立的基督教会。 光绪六年(1880年)
基督教浸信会传入本县。同年在县城(三饶)建立第一所基督教浸信会堂。 光绪九年(1883年) 知县惠登甲续修《饶平县志》25卷。
光绪十五年(1889年) 天主教传入本县,法国人谭立山(神父)于浮滨溪墘楼建立第一所天主教堂。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
动工兴建饶城东门溪桥,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四月完工。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
黄冈设邮局,为清末推行“新政”后本县最早邮政机构。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
日,由孙中山指派许雪秋及同盟会嘉应州主盟人何子渊领导发动的潮州丁未黄冈起义爆发,因寡不敌众,力战6日而败;27日下午,起义军宣布解散,总指挥陈涌波、余既成被迫走避香港。因这一年是农历丁未年,历史上称为丁未革命。中华民国民国元年(1912年)
广东都督府令各县设临时议会,改民政长为知事。饶平首任知事黄荐颚。 民国元年(1912年) 析隆澳、深澳置南澳县;
民国三年(1914年) 改潮州府为潮循道,领25县,饶平县属潮循道管辖,原县临时议会撤消。设饶平县警察事务所,所长由县知事兼任。
民国四年(1915年) 本县第一个商会——黄冈商会成立。负责各商号的货运护航及维持商场治安等事项。 民国五年(1916年)
本县始设电报局,地点在黄冈涂桥茶寮角,名黄冈电报局。 民国九年(1920年)
裁去潮循道,原属各县同隶于广东省。置澄海地方审检厅饶平县分庭,设推事及检察官。1927年改为饶平地方法院,1929年又改为潮梅地方法院饶平分庭。
民国十年(1921年) 广东省省长公署令各县举行“民选”县长及县议会议员。饶平首任县长陈秉元。 民国十一年(1922年)
饶平县设立教育局。 民国十三年(1924年) 创办饶平县立中学(1942年始办高中班)及县立第二初级中学,并首创饶平女子中学。
民国十四年(1925年)
饶平第一个乡农会在道韵乡(今三饶南联)成立。会长黄丽泽,http://147.255.7.205。同年,中华工会饶平分会在饶城成立。
民国十五年(1926年)
中国共产党饶平县支部在饶城成立,书记林琮璜;同年,国民党饶平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在饶城召开;饶平县农民协会于饶城林厝祠成立;共青团饶平县支部于饶平第二初级中学成立;县公署被改为县政府。
民国十六年(1927年) 中国共产党饶平县委员会(下称中共饶平县委)在上饶大坡楼成立;
饶平第一支工农武装——广东工农革命军东路第十四团在上饶祠西成立。 民国十七年(1928年)
民国政府张贞部队架设黄冈至茂芝军用电话线,为本县有线电话之始。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
广东设立东区妥靖委员公署,辖饶平等25县。同年饶黄(饶城—浮山—黄冈)、饶钱(饶城—浮滨—钱东)、黄九(黄冈—九溪桥)、黄诏(黄冈—诏安)公路建成通车。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 本县开始分设区署,实行以县、区、乡、保、甲系列的行政管理体制,调整后,全县分设6个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1年) 黄冈设置海关,征收香港至汫洲的货物关税。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 县城成立“饶平银行”,属官商合办。
创办饶平简易师范学校于饶城,至1949年并入饶平第一中学。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
成立中共饶平县委,县机关设于饶平县隆都的樟籍村。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饶平陆地全部解放。
寺创自宋,从对岸海山岛隆福寺分香火而建。原处于瀛洲岛(今汫洲镇)西南,为一厅二房,仅约400平方米。清乾隆年间(),由乡民集资扩建,增至约1500平方米,分前座、大殿、后花园、两侧通廊,前座供协天上帝,大殿供释迦牟尼佛、两旁阿难、迦叶尊者,十八罗汉分列两排。又有地藏阁、观音阁、僧舍。高堂镇“金光寺”饶平县高堂镇群星管区的大岭山金光寺,自1989年以来重建,由吴楚君女居士为首辛苦筹资,住持释弘广等海内外善信鼎力捐款,辟山修路,削坡筑宇,殿堂众多,规模宏伟,气势壮观,引鹤泉清,为粤东梵宇新秀。
相传在唐朝时建有金光庵,后湮。仅残存墙壁。明初地理师“虱母仙”何野云来此相地,称赞是风水宝地,并留下在附近“鲤鱼上树时下葬必出贵人”之话。自1989年起,由邑人吴楚君女居士等发下宏愿,在此重建大规模寺院。逐年辟山而建,今已颇具规模,为饶邑添一较有气派的崭新寺院。三饶镇景点道韵楼
“镇风塔”位于饶平县柘林镇,地处风吹岭峡谷口。镇风塔始建于元代,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塔高22米,基围16米,七层八面。塔尖为制作精美的千斤石葫芦,塔身周围是石板围成的环形面屏。该塔现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柘林镇“白鹭天堂” 饶平县柘林镇西澳岛上因白鹭成群,而被称为“白鹭天堂”。西澳的白鹭为黄嘴白鹭,是国家二类保护野生动物。 风吹岭石刻群
风吹岭石刻群在饶平县柘林镇东l.5千米的风吹岭。困岭高面海,一年四季风声飒飒,往东眺望,沧海万顷,水天浩渺,闽粤的高峰岛屿如泥丸入海,甚为壮观,历代显官名士纷迭至此观览,吟诗作赋于此,于今留下了许多摩崖石刻。有明万历九年(1581年)闽广副总兵晏继芳题的“闽广达观”,以及来自湖北、四川、贵州、吉林、江西等地文人墨客题刻,有“海阔天空”、“水天一色”、“闽粤一览”、“玉柱天关”、“天风海涛”等。1981年列为县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黄冈镇景点石壁山风景区
位于离饶平县黄冈镇城北的栖云山,又称“石壁庵”,因此山多为石头山而得名。山上有“涑玉泉”、“古雷音寺”、“纳海楼”、“慈悲亭”等景观。其中漱玉泉成于山上天然岩洞,长年清泉不竭。在山的最高点有饶平县电视塔,为饶平最高建筑物,在那里可以一览饶平全景。而纳海楼也能一览饶平县全景、中央电视台“沿海行”节目组到访饶平时,就曾到过纳海楼。
涑玉泉是饶平县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石壁山谷处。周围古树成荫,一巍峨巨石覆盖数石、形成一个石洞。洞口高1米,宽1.7米,向纵横各5米。洞床有一大石,依山势趋前倾斜,两侧各有一道弯弯曲曲小石沟从底端伸出,四时冒出清泉,于洞口汇合流出洞外,如卧龙吐水。明嘉靖三年(1524年)余翁在巨石上镌刻“涑玉泉”3个大字;清乾隆十六年(1752年)许志良题《玉泉留题》诗二首;清同治六年门(1867年)凤冈督军使者张殿雄题五律诗一首,均赞美涑玉泉。樟溪镇“青岚冰臼”饶平县樟溪镇青岚溪谷中分布有两千多个的形态各异的冰臼,是距今约二三百万年前冰川运动时留下的遗迹。冰臼群中最大的一个圆形冰臼口宽六七米,深二三米。冰臼群处于北纬23°12',海拔不到100米的热带亚热带地区,这对广东地区可能在数百万年前曾是冰天雪地的严寒地带说法有重要意义。古哨大所城古哨大所城古称大城所、大埕所。明、清海防军事重地。位于饶平县黄冈镇东南方14公里处(属所城镇),东临南海,北倚大尖山,西连黄冈古城,是潮州府的前卫。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由百户侯顾实创建,呈方形,城垣高2.7丈,周长643丈,厚1.6丈,内外两面用花冈石条丁卯垒砌,中填泥土。设东西南北4个城门,城门上皆建二重楼,城垣四角置设敌台。
全城面积约2600市亩。城内有三街六巷,中心交叉呈“十”字形,街宽1.5丈,外侧四周城池环绕,城池宽2丈左右,长696丈。清康熙三年(1664)曾迁拆,七年展复,八年重建。所城曾称大城所,设正千户2员,副千户3员,百户10员,镇抚1员,旗军1225员;各种军器5457件。目前,四城门尚存,东西城垣尤为完整,是潮汕地区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城堡。1981年被列为饶平县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辑本段历史文化饶平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历代人才辈出。先后走出“中国第一性学家”张竞生博士和“岭南一大家”詹安泰等精英人物。公元日打响的黄冈丁未革命,是孙中山先生亲自领导推翻清朝封建帝制第三次武装起义,比辛亥革命早4年。1926年1月建立了中共地方组织,1927年7月成立中共饶平县委,1927年10月朱德率领南昌起义军抵达饶平并召开茂芝军事决策会议。日饶平县被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确认为“中央苏区县”。近年来不断加大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力度,全县列入国、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4处,其中三饶“道韵楼”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柘林“镇风塔”、黄冈“丁未革命纪念亭”等8处文物列入省级保护单位;饶平布马舞和三饶“采青艺术”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编辑本段著名人物詹安泰:祝南,号无庵,
1902年出生于饶平县新丰镇。著名古典文学学者,文学史家和书法艺术家。民盟民员。詹氏第九十二世。一生从事古典文学研究和教学,发表了几十篇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论文,尤其精于诗词的研究、创作。他的词学专著有独特创新见解,在词坛有较大影响,日本学者有“南詹北夏,一代词宗”的评誉。
麦贤得,广东省饶平县汫洲镇人。1964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入伍后到广东虎门沙角海军联合学校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海军护卫艇第41大队4中队611号护卫艇上,当了一名机电兵。
中共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英雄,海军基地某部副司令员、大校,被国防部授予“战斗英雄”称号。
詹伯慧:笔名柏苇,1931年生。早年受业于王力先生、袁家骅先生,先后在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暨南大学学习和工作,是蜚声海内外的著名方言学家,曾任暨南大学文学院首任院长。现为暨大中文系教授、汉语方言研究中心主任,还担任一些有关学术团体的领导职务,如广东省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副会长、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理事、中国辞书协会理事等,他还是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委员。曾任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副馆长。
陈天资:又名陈汝学,号石冈。生于饶平县宣化都上里(今大埕上东村)。明嘉靖十年(1531年)登辛卯科举人,十四年登乙未科进士,钦选为户部给事中(正五品)。出任叙州(今四川省宜宾市)知府,二十九年升辽东道监察道员(正四品)。在任时曾上疏请开登州海禁,升山东右布政使。后调任湖广左布政使(从二品)。,编纂成《东里志》,手抄本共8册,20多万字,是潮汕地区现存地方志中最早的一部,为史学家所推崇,并为编纂地方志所广泛运用。主要著作有《石冈集》。
黄锦:(),字孚元,号絧庵,饶平宣化都大埕(今饶平大埕镇上黄村)人,官至明朝礼部尚书。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考中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登进士,选进翰林院学馆深造。3年后,由庶常授检讨(史官名,职常修国史),历任少詹、日讲官及分校礼闱等。崇祯十二年(1639年)为知制诰副总裁,后由礼部侍郎调为南京礼部尚书。南明隆武元年为吏部尚书(钱澄之《所知录》)。
张琏:明嘉靖年间(年)三十九年五月武装起事。在柏嵩关歃血为盟,自称“飞龙人主”,国号“飞龙”,年号“造历”。于乌石埔筑围城为大本营,在张巷田建“朱城黄屋”为宫殿,其周围依山筑小寨数百环列,并在饶平、平和和大埔等3县毗邻山丘一带开荒,垦植薯粮,以充军饷。四十年聚集义军10余万人,分3路出击闽、粤、赣和浙等4省。五月攻占平和县城后,六月陷云霄城,趁势打漳州镇海卫。八月破南靖,十二月夺取龙岩。以后又再陷南靖,图永定、连城,绝官军饷道,乘胜取长乐、兴宁以及宁都、瑞金、泰和,直攻浙江的龙泉县。先后陷城数十处。四十一年六月,明朝遣都督刘显、参将俞大猷率官兵20万分6哨围剿。张琏部伤忙惨重,遂率余部由云霄河引航出海,联合海上武装力量,继续对抗明朝政府。以后辗转南下,夺占三佛齐岛(今苏门答腊),自立为国王,占有旧港、柔佛、马六甲等地,垦殖为渔,称番舶长,漳州人和泉州人及海外华裔移民均依附他。据日本人藤田丰八博士考查,三佛齐岛、旧港等地出现很古碑,上镌记“飞龙”年号。经鉴定是张琏当时的国号。
张伟烈:()饶平上饶镇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优秀的外交战士,外交部原驻外大使。192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江西抗日义勇军剧团队长,新四军服务团组织股长、团代表,皖南特委巡视员,铜陵中心区委书记,县委书记,皖南特委委员、宣传部部长、组织部部长、铜繁行政办事处主任。抗战胜利后,任新四军第七师、山东野战军第四纵队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胶东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部长,西海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副政委、地委委员,华东警备第五旅副政委、烟台市委委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广西宜山地委、钦州地委书记、军分区政委,桂北区党委委员,广东省海南岛区党委书记、省委委员,驻苏联大使馆参赞、党委副书记,驻伊拉克大使、党委书记,驻摩洛哥大使、党委书记,驻蒙古大使、党委书记,驻泰国大使、党委书记,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离休后,曾任中蒙、中泰友好协会会长。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按四星级标准配置的度假酒店临湖别墅及主楼可同时接待160位客人,是追求高品位商务度假的理想选择。度假别墅依山临水,庭内花团锦簇,暗香绕径,窗外湖山美景,宛然如画。配套齐全的多功能宴会厅拥山揽湖,静逸典雅,每一个细节都匠心独运,尽显显赫尊贵的极致品味,是举办商务会议、宴会接待和成功人士追求高品质商务休闲的理想场所。使流连忘返的游客能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田园风光,在美丽的乡村绿岛山庄度过温馨惬意的假日时光。
绿岛人以灿烂悠久的潮俗文化为背景,依托近万亩交相辉映的湖光山色,将绿岛山庄打造成令人心旷神怡的自然天堂。这里,百年郁葱的果树硕果累累,新绿嫣红的野花漫山盛开,婀娜多姿的翠竹摇曳起舞,浮光掠影的千竹湖碧波荡漾……,还有那原始古朴的水车石磨和辘轳老井,无不映照出山村昔日农家生活的一抹痕迹。饱览自然美景之后不妨置身古木参天的园林餐厅,品尝野味十足的农家宴席。窑鸡、药鸭、野菜、黑猪肉系列美食可谓别具风味,绿色享受,独此一家。让你深深陶醉于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纯朴的民俗风情。汫洲镇"永福寺广东潮州饶平县汫洲镇永福寺,创于宋(960—1279),移址重建于1991年至2001年,由释光辉住持募资投放3500万元巨款所振兴。1993年获县宗教局登记开放。宏伟壮观,殿堂齐全,金碧辉煌,墨宝荟萃,成为潮汕大寺院之一,系三百门港区一大旅游点。
本土人口:约102万【海外华侨人口:86万 】(占潮州市总人口43.9%) 行政区划:辖21个镇。
经济:陶瓷业和水产养殖业是饶平的经济支柱,茶叶生产是饶平北部山区的经济支柱。 县城:黄冈镇。(旧县城 :三饶镇)
交通:截止至2008年11月,全县共拥有公路972.1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4.96公里(汕汾高速公路饶平路段)、国道25.3公里、省道144.4公里、县道175.8公里、乡道601.69公里。
荣誉:“中央苏区县”“中国日用陶瓷出口之乡”、“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中国岭头单丛茶之乡”、全国最大海水网箱养殖基地专业镇黄冈镇:水族机电、服装、
道韵楼位于饶平县三饶镇南联村,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建,是全国最大的八角形围楼。土楼鼎盛时可容纳600多客家人居住,现尚有100多人居住在土楼中。土楼墙厚1.6米、墙高超过11米。土楼的特色之处在于整个土楼处处与八卦相关,所有建筑的数目都是八的倍数,如水井32眼,天窗16个,房72间,梯112架。土楼中厅有左右两口水井,若八卦两仪。土楼具有八防的功能:防水、防火、防兽、防震、防贼、防旱等。土楼的瓦砖是经土布包好,再经火烧而制成,现尚可分辨出瓦棱上的布纹。土楼全部使用竹钉,历经多年,这些竹钉也无腐朽的迹象。据说在清朝顺治年间,土楼曾经被官府收编的土匪包围三个月而攻不[8]破,据居住在土楼的当地老人介绍,土楼修建成八卦形是机缘巧合,当初设计的是圆形的围楼,不料三建三倒,後来才建成全国少见的大型八卦形围楼。2012年中央电视台“沿海行”节目到访饶平时,就曾到道韵楼采访。
饶平城隍庙
饶平城隍庙位于三饶镇中华路,是饶平最大的城隍庙。三饶城隍庙规模之大,可以用俗语“饶平城隍大过府”来形容。朱元璋为了加强神权的统治,各级官员赴任时都要向城隍宣誓就职。城隍庙规模不小于府县衙门。城隍庙宇之大、品级和某些建筑规格之高,都为潮汕地区古建筑所罕见的。
相关的主题文章: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县武装部长是什么级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