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县各乡镇党委书记淮河镇书记饶涛简历

能人带动 产业拉动——随县淮河镇“乡贤扶贫”显成效
查看: 6516|
|来自: 随州日报
& & 网讯 &记者 黄闯 通讯员 张成友& & 在随县淮河镇西游记漂流景区附近的山岭之间,一条9米宽的山路向南盘山依水蜿蜒,像一条飘带,一头系着西游记漂流,一头系着原生态西沟……这可不是一条普通的山路,这是淮河镇创业成功人士赵伟回乡投资1亿元建设的神农部落项目的进山旅游道路。& & “摘掉淮河镇贫困镇的帽子,不能只盯着‘钱’,更要注重‘人’;既要广纳外地老板来淮河投资,更要遍寻本地乡贤返乡创业,利用乡贤‘亲缘重、情味浓、人脉好’的优势,引领家乡产业发展,带动村民脱贫致富。”淮河镇党委书记饶涛深有感触地说。& & 近年来,淮河镇大力实施“乡贤扶贫行动”计划,即召回一个乡贤、投资一个项目、发展一个产业、带富一方乡亲。目前全镇已有10多个外出成功人士回乡投资旅游项目、开发新型产业、发展生态农业、培育特色庄园。截至上半年,乡贤回乡已创办产业项目15个,发展种植基地5500亩,流转林地12000亩,同时带动1000余名乡亲乡邻就近务工就业,年增收2000余万元。投资亿元融入旅游产业& & 目前,淮河镇已经形成“以西游记漂流为主体、以抱朴谷养生产业园和玉皇顶道教文化园为两翼”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镇委、政府以已经成熟的西游记漂流项目为成功例证,多次邀请随县神农国际大酒店的投资人、淮河镇亮子河村民赵伟回乡考察旅游业,并组建专班帮助项目策划、选址。精诚所至,产业吸引,最终双方达成旅游开发协议,促成了项目落地,赵伟注册成立“随州市神农部落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该项目规划投入3.1亿元,投资期为8年,首期投入1亿元,与随县炎帝故里景区相衔接,打造原始神农部落,再现真实神农生活。现已投入800余万元,编制了项目总体规划,修通了10公里进山道路,流转项目用地1万亩。项目建成后可解决当地400名村民就业。为惠及村民,公司同意村委会以1万亩山场作股,全村村民将永续获得该项目5%的收益分配,做到年年有分成,户户有收入,人人拿工资。科技支撑打造艾炭产业& & “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项目。”村民期盼接地气、有生命力的好项目,希望融入产业,实现永续脱贫。& & 艾草,又称家艾、艾蒿,淮河镇遍地都是,多少年来人们视为野草。可自从王新祥回乡之后,“野草”变成了“神草”。& & 现年40岁的王新祥是淮河镇龙凤店村人,1997年考入湖北农家院,2001年考入西南农业大学研究生班学习,毕业后他赴浙江温州做了八年国际贸易,2012年怀揣硕士文凭和八年国际贸易经验回到家乡,看到艾草药用的广阔前景,他决定进军艾炭产业。& & 他收购少量艾草进行加工试验,逐渐地年加工量由300吨增至600吨、800吨,渐渐地附近野生艾草紧俏缺货了。2015年,他联合几个农户组建“随县蕲艾艾草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 “随州市艾草堂科技有限公司”,无偿提供艾草种子和种植技术支持农民种植艾草。接着,他筹资300余万元建设一个艾炭加工厂,安装两条艾炭加工线、一条艾绒加工线,年可加工处理艾草2000吨,加工艾炭350吨、艾灸条100万支、艾绒400吨,实现产值30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50个。& & 现在,淮河镇艾炭产业已形成种植、加工、销售、出口一条龙,成为全镇精准扶贫的产业扶持项目。全镇有8个村近200户村民种植艾草近1000亩,农民年可创收250万元。吸纳村民发展特色产业& & “一要引贤才回乡发展产业,实施产业扶贫;二要围绕扶贫脱贫发展产业,不能只见项目不见贫困户。”淮河镇镇长沈勇告诫全镇扶贫干部,淮河镇要实现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的紧密融合。& & 29岁的邱波,是龙泉村的一个普通村民,六年前大学毕业后在石家庄溜了一圈,后来盯上了姐姐家养殖的几千对鸽子,因为20多年来姐姐靠养鸽子发了家。2015年9月,他回乡筹资100多万元建起淮河镇第一个鸽子养殖场,首批购进种鸽2000对,现已繁殖至4000多对,净增值30多万元。今年3月,他又与村委会联合投资100万元,以技术和前期饲料费投入入股,共同组建“随县瑞信鸽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吸纳全村53个贫困户入社,合作社收入的70%分配给53个贫困户。合作社现已购回种鸽3000对,明年纯收入可达60万元。& & 王兴敏,一个50岁普通女性,前些年在淮河经营餐饮业,以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口碑获得了名利双收。今年5月,她投资100多万元吸纳龙泉村53个贫困户组建 “随县慈云蓝莓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种植200亩扶贫蓝莓园,贫困户以土地入股,除劳务收入外长期享有30%的股权收益。下一步,王兴敏计划再投入300万元建造木楼木屋,打造高端“蓝莓观光体验园”,把合作社做大做强,让贫困村民永远摆脱贫困。湖北省随州市随县淮河镇玉皇顶
礼物加载异常,请点击重试
礼物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的钱包:
╮(╯_╰)╭还没有人送过礼物呢~
加载异常,请刷新重试
0人正在看,0条互动
发射用户:0数
弹幕上限:3000条
现在还没有弹幕哦!
等你来一发~
(⊙o⊙)…弹幕跑到火星去了
请点击找回
,即可发射弹幕!
\(≧▽≦)/
↖(^ω^)↗
╮(╯_╰)╭
(*  ̄︿ ̄)
(*@ο@*)
┏(゜ω゜)=?
╭Σ( ° △ °|||)
(~﹃~)~zZ
同专辑作品(0)
作者作品(0)
没有数据了
加载异常,请刷新重试
我来说两句...
现在还没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
加载异常,请刷新重试
版权声明:
未经爱拍原创授权,任何第三方不得以转载、修改、复制、出版及其他方式使用本站视频。
首次下载爱拍APP
领百元新人礼包
粤网文[8号
版权所有 广州爱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随州门户网立场。
没有相关评论查看: 1298|回复: 0
随县淮河镇打造生态文化旅游大镇纪实
日报记者 王董斌 包东流 通讯员 张成友
& & 巍巍桐柏文明起点,悠悠淮水生态河流。
& & 在千里淮河之源,鄂豫两省交界处,一个只有3万多人的边贸小镇——随县淮河镇正在绿色崛起,实现向生态文化旅游大镇的跨越。
& & 小镇大视野。淮河镇党委政府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突破性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科学发展一步到位。
& & 小镇大手笔。大力招商引资,五年内先后引进玉龙西游记漂流、抱朴谷养生产业园、玉皇顶道教文化园、神龙部落四个投资过亿元的旅游项目,文化旅游产业风生水起。
& & 小镇大农业。以龙头企业为带动,着力打造茶叶、蓝莓、板栗、牡丹等八大庄园,现代农业、生态观光农业方兴未艾。
& & 小镇大追求。融入淮河经济发展带和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国家战略,申报淮河源国家湿地公园,创建市级“生态文化旅游大镇”、省级“旅游名镇”、国家“生态乡镇”,力争实现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过亿元。
&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经过多年绿色发展,一幅生态文明建设的美丽画卷正在随北山水间徐徐展开。
立足资源优势
超前谋划绿色发展
& & 造化钟神秀,鄂豫青未了。
& & 淮河镇位于桐柏山北麓,千里淮河之源,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上。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这里山环水绕,沟谷纵横,林泉优美,气候宜人。淮源文化、道教文化、桐柏山文化、老区红色文化等文化底蕴深厚。地处鄂豫两省交界处,与河南信阳、南阳相邻,312国道、随岳高速穿镇而过、连接鄂豫,交通区位优越。1997年被省体改委定为“边贸口子镇”,2001年被定为“随州重点口子镇”,是革命老区乡镇。
& & 2011年9月,新一届淮河镇党政班子走马上任后,首先是深入开展镇情认识大讨论,为淮河镇发展找准定位。经过一次次思想碰撞,镇党政班子认识到,淮河镇当前最大的优势是交通区位和山水文化资源优势,应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旅游活镇”战略,突破性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 & 就在当年7月,由湖北玉龙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首期投资1.5亿元打造的西游记漂流景区建成试漂,并创下单日游客量达5000人次的记录。开漂期间,广场里停满了鄂、豫等地牌照的车辆,淮河大小餐馆爆满。这让淮河镇党委政府看到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生机与希望,坚定了绿色发展的理念。
& & 玉龙西游记漂流之后,淮河镇大力招商引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风生水起:近期投资5.1亿元的抱朴谷养生产业园、规划投入5亿元的玉皇顶道教文化园、首期投入过亿元的神龙部落相继动工建设;依托随州市淮源茶业有限公司、随州富仕宝蓝莓科技公司、随州市联创核桃科技开发公司、随州市京龙港农业旅游开发公司等龙头企业,打造茶叶、蓝莓、核桃、牡丹等八大庄园,发展现代农业、生态观光农业等,并以此推动集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建设美丽、幸福淮河。
& &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到新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省委书记李鸿忠提出:“市场决定取舍、绿色决定生死、民生决定目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逐步深入人心,而淮河镇则超前谋划并践行着绿色发展理念。
& & 发展思路更加明晰:建设“生态淮河、文化淮河、美丽淮河、幸福淮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坚持绿色发展,发掘文化内涵,实现可持续发展。
& & 淮河,这座昔日的铁矿开采大镇正在实现“黑色经济”向“绿色经济”转身。
大力招商引资 文化旅游风生水起
& & 从随岳高速淮河出口向淮河集镇方向行走1.5公里,就到达“离高速最近的漂流”——玉龙西游记漂流景区。
& & 眼下虽是息漂季节,但景区内工人正忙着为景区注入文化符号。在景区接待中心广场上,唐僧师徒四人石雕像被涂上色彩,形象更加逼真;9公里漂流河道上“蓝天白云”氛围更加浓厚,沿河道人工打造的蟠桃园桃花寿桃、猪八戒、牛魔王、白骨精等景点栩栩如生,让人在“云彩上的漂流”中感受到浓厚的西游文化。
& & 淮河镇引进湖北玉龙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投资漂流项目后,着力引导景区增加文化内涵,打造“西游文化第一漂”。支持景区举办“中国西游记起源文化研讨会”,打造西游神话地下石窟博物馆,治理漂流河道,改造丰富漂流河道文化。2012年,景区被评定为国家4A级景区。2013年,入围“中国最佳文化体育旅游精品项目”。近几年,每年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日接待游客最高量达1.28万人次,年实现旅游收入3000万元。
& & 一花独放不是春。为做大淮河文化旅游产业,镇党委书记饶涛、镇长沈勇身体力行,带头招商引资,在新班子到任3个月就签下了投资5.1亿元的“旅游大单”——引进河南诚德集团投资建设抱朴谷养生产业园,打造高端休闲养生度假区。
& & 大江大河之源,必有养生福地。获悉河南诚德集团董事长杜天奇有投资养生产业的意向后,党委政府主动与之取得联系,并多次陪同上山考察,最终以真诚和坚持感动老板,选址淮河镇西二道河村,流转山地1.6万亩,建设抱朴谷养生产业园。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淮河镇成立专班搞好服务,积极协调各方关系,使该项目顺利完成“三通一平”工程,成为省市县重点支持的旅游产业项目。目前,该项目企业实际到资近1亿元。如今,进山的水泥路已经贯通,依山就势建设的红墙黛瓦的道医馆、道修馆,装饰一新的养生馆等已经建成;种植各种果木和景观树10万多株,绿化荒山500亩,种植有机药材1000亩。狩猎场项目已获批,体验馆、训练中心、狩猎道等正在建设中。
& & 此外,淮河镇还引进河南农贸林科实业公司投资打造玉皇顶道教文化园。一期投入1.5亿元,目前进山5公里道路路基已完成,下一步将修复玉皇道观,建设玉皇大殿等,形成桐柏山道教圣地。引进随县淮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首期投入1亿元开发神龙部落项目,已落户龙泉村,正在实施景区道路工程。
& & 为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淮河镇成立旅游产业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淮河镇旅游业建设全景淮河的决定》,实行“一个项目、一个专班、一个规划、一流服务、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推进项目建设。目前,该镇正全力打造三个精品景区,形成以西游记漂流为主体、以抱朴谷养生产业园、玉皇顶道教文化园、神龙部落为两翼的“一主两翼”旅游发展格局。
打造八大庄园
现代农业方兴未艾
& & 在淮河镇龙泉村蓝莓示范基地,只见一株株蓝莓苗亭亭玉立、长势良好。夏季来临时,它们的枝头将挂满好吃诱人的蓝莓果。2012年10月,淮河镇引进随州富仕宝蓝莓科技公司投资建设蓝莓种植基地。首期500亩基地的蓝莓已经进入收获期。一座年培育100万株的蓝莓苗圃园建成,已培育蓝莓苗250万株,下一步将建设一座标准的蓝莓深加工厂。目前,淮河镇已在龙泉村、桐桥畈村培育近1000亩的蓝莓庄园。据了解,该公司每年支付农户土地租赁费用,每年还可为每个农户增加管理、采摘等务工收入5000元。
& & 近几年来,淮河镇充分发挥产业特色优势,坚持结构调整、土地流转、生态旅游“三篇文章”一起做,通过引进相关龙头企业,着力打造茶叶、蓝莓、板栗、核桃、油茶、荷花、薰衣草、油用牡丹等“八大庄园”,将发展现代农业与生态观光农业有机结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 & 淮河镇地处桐柏山腹地,是茶叶生长的沃土。种茶历史久远,但分散种植分散加工,无品牌市场优势。2013年,淮河镇引进随州市淮源茶业有限公司投资兴建集种植、加工、出口为一体的深加工厂,于2015年10月建成投产,两个月已实现产值约2000万元。目前,该公司已流转周边茶园8000多亩,预计将带动淮河镇茶叶种植面积扩大到2万亩,实现年加工干茶10000吨,实现出口2000万美元,提供100多个就业岗位。
& & 淮河板栗在河滩生长,以“原生态、不生虫、味道好”而闻名鄂豫。在谢家湾,历经百年风雨的百棵板栗树依然挺立,每年为人们奉献着美味的果实。目前,淮河镇正在谋划以谢家湾板栗园为核心,以“谢家湾”为品牌,打造1万亩板栗庄园。在淮河镇龙凤店村,连绵的小山被开垦成梯田,种上了油用牡丹。这是淮河镇引进随州市京龙港农业旅游开发公司投资建设的万亩油用牡丹基地。此外,引进随州市联创核桃科技开发公司投资开发核桃基地,以桐桥畈村、西湾村为核心的2万亩核桃庄园正在建设中……
坚持五大理念 引领淮河发展未来
& & “十二五”完美收官,“十三五”发展大幕开启。
& & 步入充满希望和梦想的2016年,淮河镇党委政府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市委全会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五大发展”理念,抢抓机遇,提升特色,放大优势,壮大实力,加快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引领淮河发展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 ——坚持创新发展。淮河今天的发展成绩是解放思想、找准特色、创新发展的结果。淮河镇党委政府将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旅游为引擎,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和体制机制,抢抓淮河生态经济发展带、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和国家精准扶贫战略机遇,突破性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科学编制旅游规划,加大项目申报和资金争取力度,强力优化发展环境,加快景区项目建设,把生态文化旅游业培育成推动淮河镇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们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 & ——坚持协调发展。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依托,统筹推进镇村建设。作为 “口子镇”和随州市首批旅游强镇,淮河镇将进一步完善配套功能,扮靓生态淮河;投入资金美化集镇,铺设花岗岩路砖、栽植香樟树、建设社区文化广场等,不断提升集镇形象。同时,以漂流景区临近的龙泉村、桐桥畈村、西二道河村为重点建设淮河镇旅游发展重点村,其他各村围绕“一村一品”,依据优势,建设旅游特色村。
& & ——坚持绿色发展。围绕“全景淮河、四季花海”产业发展规划,继续突破性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围绕“一主两翼”战略推动玉龙西游记漂流、抱朴谷养生产业园、玉皇顶道教文化园、神龙部落四个主景区建设。积极申报淮河源国家湿地公园,策划实施西湾“知青茶园“开发项目、峡石沟休闲旅游区项目、漾水湖农业旅游开发项目、高庄“古寨村落修复”项目等。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生态庄园建设。着力创建市级“生态文化旅游大镇”、省级“旅游名镇”、国家“生态乡镇”。
& & ——坚持开放发展。淮河镇地处鄂豫两省交界处,交通便捷,距离桐柏县淮源风景区、佛教学院仅20公里。两省共有桐柏山,拥有共同的盘古文化、淮源文化、宗教文化与红色文化。淮河镇将抓住淮河经济发展带和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纳入国家战略的机遇,加强与相邻的河南南阳、信阳的合作共建,做好规划对接,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基础设施建设互通、资源互用、产业互补、工作互助,实现借力发展、共同发展。同时,加大旅游招商力度,引进有实力、有热情、有远见的战略投资者来淮河投资开发一批有影响、有特色、有市场的旅游产品。鼓励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广纳民间资本,发展现代生态观光农业。
& & ——坚持共享发展。围绕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不断延伸旅游产业链条,放大旅游产业带动效应。围绕旅游生态廊道抓好交通网络建设,提档升级农家乐。对紧邻景区的村庄进行包装改造,高标准建设并发挥好村级党群服务中心的作用,打造国道、高速连接线靓丽走廊,安装节能路灯,进行环境整治,实现硬化、绿化、美化、亮化。积极争取土地整理、安全饮水、农业开发、水库脱险等国家惠民项目,全面提升教育、卫生及社会管理水平,加大镇区及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宜居村庄及生态农庄建设,不断增加全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 & 山水之间织锦绣,绿色崛起正当时。抬望眼,淮河大地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如火如荼,一个“全景淮河、四季花海”的生态文化旅游大镇正在鄂豫边界绿色崛起,成为淮河源头的美丽“明珠”,神韵随州、灵秀湖北的生动“视窗”。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随县经济开发区书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