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制度是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债务风险凸显的原因吗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及风险防范制度建设研究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及风险防范制度建设研究
上传于||文档简介
&&债​务​风​险​ ​乡​镇​公​共​财​政​ ​乡​村​债​务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9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基于效用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成因分析
一、引言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迅速推进,地方政府投资迅猛增加,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债务水平也逐渐上升,地方债务存量巨大。截至2013年6月底,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亿元,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26655.77亿元。更具危险性的是2014年后大规模的地方政府债务到期,到期还款增加了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地方政府存在债务违约的可能性。合理管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危机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在中央政府不断推出新政策,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同时,学术界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也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管控债务风险提供良策。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形成与积聚衍化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地方政府具备“经济人”特征,与经济人一样,也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董少林、蔡永凤(2011)研究指出地方政府各级机关所代表的利益不仅仅是地方公共利益,还有地方政府自身利益。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地方政府举债投资是否也与地方政府的利益息息相关。因此,本文通过构建地方...&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地方政府债务是指以地方政府为主的债务人依照法律法规及与债权人的协议约定而产生的必须向债权人偿还资本的义务。我国各地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等领域投入了巨大的建设资本,从而促使了地方政府债务的形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就是伴随着政府债务存在的一种风险,是指受其他诸多不可预期要素的变化和作用,对政府自身、社会公众、经济发展水平等多个对象产生的不良后果的可能性,它将会对财政可持续性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一、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现状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从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许多西方国家开始相继爆发债务危机,比较严重的国家债务危机有冰岛危机、迪拜危机、欧元区危机。2011年6月,意大利政府债务问题使欧洲债务危机再度升级,并缓慢的向其它国家蔓延。为应对危机给国家经济社会带来的影响,世界大部分国家都通过举借外债的形式来挽救国家经济,主要经济体的赤字率和负债率均达历史新高,全球主权债务危机呈蔓...&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殯殯)3.政治体制。中央与地方关系扭曲,地方政府不负责任的政绩工程投资和官员的腐败是政府债务激增的原因之一。另外地方行政、事业单位机构膨胀、人员过多,市场经济低迷,乡镇企业效益欠佳,地方收入锐减,也是造成地方政府各项显性债务与隐形债务剧增的原因。除上述原因之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魏加宁指出政府债务的信息披露机制不完善,缺乏对地方政府的信用评估也是造成地方政府债务积累的重要原因。四、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对策1.进一步完善财税改革。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税收划分不均衡是导致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主要原因。我国中央政府应该与地方政府协力合作,根据税收机制,改善税种,调整税收分配比例。2.尽可能地实行地方自治,各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可以自行发债,债务发行可以试点从省级和副省级政府开始,并实行地方政府债务问责制与政府债务硬预算约束机制。3.规范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平台。地方政府应该搭建一些有发展前景的融资平台,清理一些“假、大、空”的融资平台机构,...&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一大难题。在肯定地方政府债务有其合理成分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对政府运行、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的消极效应。在当前不合理的财政体制、金融体制、绩效考核体制、监管体制下,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已然凸显,事实上,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已经威胁到了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管理成为当前我国理论界和实践部门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规避债务风险的消极影响,建立科学有效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机制,首先需要我们对地方债务风险成因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转轨体制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缺失良性生态环境。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成因复杂,既是经济结构失衡与制度不规范的产物,也是体制缺失的结果。具体而言,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源于多重因素。1.不完善的财政金融体制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中央政府占据了全国税收收入的主要部分,实现了财政权力成功上移,中央政府财...&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政府债务风险问题一直是妨碍着世界经济稳定和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原因。在这之中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则是我国政府债务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自2009年以来,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截至到2010年末,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达到了10.7万亿元,而到2013年6月底,债务余额达到了近17.9万亿元,更甚者有学者就此提出引发我国未来经济危机的主要推手很有可能将是地方债问题和房地产泡沫这一结论。地方政府因为受到了原《预算法》的约束,不能凭借发行债务的方式来满足其融资的需要,地方政府为了解决财政收入不能够满足财政支出需求的问题,只能经由各种融资渠道筹措资金,由于缺乏有效的偿还保障和监督管理,形成了巨大的债务风险。如若不尽快防治和管理,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问题将很可能给我国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为了对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问题及其相应对策的解决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全面梳理了我国地方政府目前存在的风险、债务总体状况和风险形成...&
(本文共46页)
权威出处:
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VAR/VEC模型分析孙克竞(东北财经大学地方财政研究中心,辽宁大连116025)研究背景由于我国财政体制改革、政府预算制度转轨的特殊历史背景,有关地方政府债务成因问题的研究颇具中国特色,但从国际范围内的共性视角来看,实现公共服务的代际公平、提高政府投资的资金使用效率、解决地方财’政收支跨期匹配问题、构建清晰的地方政府问责机制等都是地方政府债务形成的支持性因素(Swianiewicz,2004),而体制性的纵向财政失衡,以及由此产生的公共池问题(Ostrom,1990)和预算软约束(Raju&Plekhanov,2005)则被视作引发地方政府债务膨胀的重要动因,因为这些因素的存在将很有可能逆向激励地方政府通过过度举债和扩大财政支出加速实现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而由此造成的大幅地方财政赤字则迫使中央政府出手援助。更糟糕的是,在向上负责的行政框架内,这一过程中地方(打2013036)。政?经谘營理政府有可能更多考...&
(本文共11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为什么要重视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
一、虽然政府已多次强调我国债务水平总体安全,但在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将防控债务风险单列出来,您对此怎么看?
  从全世界范围看,美国的债务水平很早就超过了103%,而日本的债务水平比更是早早超过了230%,从经验教训说一个国家即使债务收入比很高但只要欠的债主要是内债问题就容易解决得多,如果欠的都是外债就容易出现经济金融安全问题,我国政府之所以一直强调债务水平总体安全可控其理论依据也就在这里。那么,为什么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把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作为需要重视解决的一个国家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提出来呢?我想原因不外两点:(1)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是当今中国最能反映公有制经济预算软约束特征的病态经济现象。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地方党政官员都实行自上而下的任命式,有许多地方官员往往在4年或5年一届任期不到时就被升迁调转到其他岗位,这就在地方官员中普遍造成了追求任期绩效的短期行为,即只要在某地当了一把手就拼命融资借钱搞大拆大建,至于还债那是留给后任擦屁股的事儿,他大可不必操心,只是在自己任期内拼命借钱拼命上项目就算政绩突出,而不管留给后任的债务烂摊子到底有多大,这种现象在地方官员中已成了一种流行病传染病,中国目前的重复建设、产能过剩、持续雾霾、房地产降温难等许多经济怪象都与地方官员这种预算软约束行为有或多或少的必然联系。所以,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控制地方债务作为2014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提出非常有必要。(2)从中国财政体制金融体制的制度性特征说,如果某一个或几个省级地方政府出现了债务危机,从政治社会稳定上考虑,中央政府最终还会承担起兜底还债的责任,地方政府高杠杆率行为普遍化、债务危机普遍化以后,肯定会对中央政府的财政安全和全国的金融安全构成威胁,因此,中央政府必须从趋势上对地方政府的过度举债行为进行矫正。
  二、政府究竟应不应该举债?欧美等国已经陆陆续续爆发债权债务危机,这是否意味着我国的债务风险也将达临界点?
  现代经济中的政府都应该是善于利用债务工具的政府,这一点从凯恩斯经济学诞生以来就已经从理论上实践上得到解决了。从上个世纪中期开始,在实践中各个国家对一国的合理举债水平,内债与外债的举债限度等问题认识不断加深。大家得出的结论是政府债务如果升级为主权债务一般都是指的外债,因为内债即政府欠老百姓钱的问题不涉及主权。所以,如果说一国出现了主权债务危机,那通常都是指一国政府欠外国的钱太多到了还不起的地步。用这个标准衡量,我们可以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如希腊、冰岛等国出现的现象),但却不能说美国主权债务危机,其间的道理是,美国虽然对外负债率很高,但由于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特殊地位,美国没有还不起外债的问题,情况甚至是恰恰相反,即不论美国的外债总量有多大,各国还是主动将盈余资本投向美国即主动成为美国的债权人,从这一点可以说美国只要保持美元不倒就永远不会出现主权债务危机。从内债外债及总体债务收入比等几个指标说,中国目前都不存在所谓“债务风险达到临界点”之类的问题。
  三、目前政府债务的规模有多大?转变为真实性债务的可能性有多少?
  政府债务规模的衡量指标有多种,如绝对额、债务收入比、中央政府债、地方政府债、还有显性债务、隐形债务及或有债务等等,我们这里提到的政府债务规模通常是指中央政府负债总额与地方政府负债总额,据统计,中央政府负债与地方政府负债总额约30万亿元人民币左右,其中地方政府负债占比约60%,大致为18万亿元人民币。按照一般规律,地方政府负债总额中银行贷款占70%左右,总额约为11万亿元,其余近7万亿元为其他部门借款。无论以中国经济总量还是以中国银行业总资产作分母,地方政府债务的比值都不是很大。但这18万亿元债务是实实在在的真实债务,没有什么再转变问题。
  四、政府一直沿用的融资方式,为什么存在如此大的潜在风险?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主要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才逐渐凸显出来的问题。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分税制改革时中央政府把税基厚、税源广、易征收的税种划归中央,地方政府保留的则是一些“食之无肉,弃之有味”的鸡肋式税种,地方政府财权和事权严重失衡,很多地方政府在实践中很快发现,靠城市化将农地转变为建设用地、靠卖地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办法最简便最有效。但在城市化过程中,地方政府又必须承担一些公共设施建设职责,在金融资源控制权较为集中于中央的现行融资体制下,地方政府要达成自己雄心勃勃的发展目标就只好借钱。在2008年年末,中央政府4万亿刺激计划出台的大背景下,地方政府的借钱欲望得到充分满足,全国各地兴起的地方性建设项目和融资载体——地方政府平台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2010年,中国银监会急令各商业银行对平台公司贷款进行清查性整理后,那时坊间的说法是全国有8000个地雷,意即全国有8000余家地方政府平台公司。这些公司中财政级次高、项目现金流全覆盖还款来源有保障的只占很少一部分,从比例上说可能只有1/4左右,那么意味着8000家平台公司有6000家左右存在较大的融资风险。2010年在清理调查中,由于当时房价急涨,地方政府卖地收入增加较多,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似乎还不太突出,但随着中央政府对房地产市场泡沫担忧的加剧及抑制购房需求措施的进一步严厉化、明确化,地方政府土地收入的增长受到了明显遏制,这使得许多二三线城市地方政府的平台公司债务问题面临了更大压力,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怪圈:卖地收入减少→地方财政预期收入下降→地方建设资金紧张→千方百计找钱→债务规模越滚越大→更加依赖卖地收入→卖地收入减少??。从这个怪圈的形成说,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观及债务软约束行为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我们说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不是从现有债务总额占GDP的比值意义上说而是从趋势上说,它必须得到有效控制才不致于对中国的经济金融安全构成威胁。
  五、如何妥善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确保地方政府财务收支和资产负债走上稳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第一步是摸清情况。中国最大的问题是不透明,什么事都捂着盖着,有关部门垄断数据使得许多正常的研究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其实,中国的许多问题都不是那么难解决,只要有足够的透明度,只要情况清楚,问题就能看准,疾病就容易诊断了,也才好对症下药。所以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解决的第一步是将各级地方政府的负债情况向全社会公开。当然,只有债务公开还不够,还要有财政情况公开,这样就能比较容易对地方债务进行分类处理。将地方政府债务纳入全额预算只是办法之一,我们还应当考虑如何根据各地经济金融状况设计一个规范化制度化的地方建设资金筹集动员方式,这种市场制度化的地方融资方式一旦形成就将地方债务的形成和偿还情况与地方官员的考评和升迁挂起钩来,用“乌纱帽机制”甚至法律机制来抑制地方官员的借债冲动,这样就从源头上解决了问题。中国地方政府的发展冲动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首屈一指的,这种建设热情应当保护,但在过去35年中,地方政府在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环境破坏、资源透支、泡沫经济等方方面面的副作用我们也必须正视。因此,对地方政府行为也有一个“抑恶扬善”的工作过程,我们经济学家要做的就是设计出一个有“抑恶扬善”作用的综合方案,让地方债务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转自投行同仁。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危机的现状及成因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危机的现状及成因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产生原因及治理路径_思想理论_人民论坛网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产生原因及治理路径
【摘要】《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年)》指明了未来几年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任务、路径及目标,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一系列新的风险与挑战。为进一步化解存量地方政府债务,控制增量地方政府债务,化解财政风险、金融风险、经济风险和融资平台风险,防止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一步加剧,文章梳理了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未来可能存在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务 政府债务风险 新型城镇化 治理路径
【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识码】A
截至2013年6月底,根据最新审计署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已跃升至约17.9万亿元①,债务存量规模巨大。而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的实施与推进,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硬件设施(城镇基础设施)和软件设施(基本公共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②,必然要求地方政府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等的投入力度。同时,地方政府将担负更多的投融资重任,但是我国地方政府现有的财政收入,根本无力承担如此高额的资金需求,因此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地方政府进一步加大举债将再所难免。在历史遗留大量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加大举债进行财政扩张,如果把握不好度,很可能带来一系列更严重的债务风险问题。因此,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对可能存在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进行研究,并提出应对之策,十分必要。
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现状
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存量巨大、风险巨大。截止到2013年6月底,根据最新审计署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已跃升至约17.9万亿元③,地方政府债务存量规模和总额已经十分庞大,且存在规模风险、结构风险和管理风险。
规模风险主要表现在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和负债总额巨大。根据审计署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2013年第32号公告显示,部分地方政府负债率已远超过60%的国际标准警戒线,少数地方政府甚至已经超过了100%。
结构风险主要表现在地方政府债务的借债期限和偿债期限不合理、偿债资金来源不合理和地方政府层级债务结构不合理三个方面。当前,地方政府借款期主要集中于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偿债期70%集中于2011年~2015年的&十二五&期间,30%集中于2016年后④。而地方政府偿债资金的来源主要高度依赖于不可持续的土地财政,一旦土地财政出现任何波动,地方政府偿债能力将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引发政府信用危机。地方政府层级债务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处于中间的县、市两级政府负债总量明显高于省、乡两级政府,地方政府债务层级结构凸显出明显的不合理性。地方政府债务的借偿债期限不合理、偿债资金来源不合理和层级债务结构不合理,无形中增大了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地方政府的偿债压力。
管理风险主要表现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机制不健全,融资平台风险积聚。对于地方政府债务,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机制,更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加以规范,导致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大肆进行违规举债、担保、融资等,再加上政府与融资平台的关系一直不明晰,导致融资平台风险激增。
增量明显、风险加剧。据审计署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2013年第32号公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县、市、省三级政府仅负有偿还债务余额就已达到亿元,与2010年底的统计数据相比,年均增幅达到19.97%。审计署于2013年7月~2014年3月,对全国18个抽审地区地方政府债务进行审计,结果显示当前地方政府性债务增速虽有所放缓,但仍呈增加之势。在当前地方政府性债务存量巨大、风险积聚的基础上,地方政府性债务仍呈增加之势,风险将进一步加剧,情况不容乐观。此外,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性债务将会进一步扩大,增量将进一步增加,表现在:
首先,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巨额融资需求。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2.57%,与%的城镇化比率相比增速明显,但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的距离,未来我国城镇化率还会继续增速,需要的资金也将激增。另外,根据测算,未来十年将新增约4亿城镇人口⑤。随着城镇人口的增加,相应的城镇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都需要投入巨额资金⑥。这些资金大部分依然主要依赖于地方政府投资,而地方政府财力非常有限,巨大的融资需求与地方政府有限财力之间的矛盾将越来越凸显,地方政府将不得不举借更多的债务。其次,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匹配,需要加大财政扩张力度。长期以来,我国地方政府财权不断缩小,而事权不断扩大,常常&入不敷出&,地方政府只能不断扩大财政,大量举债。对于偿债,长期以来,地方财政过度倚重&土地融资&、土地财政,但土地财政将越来越难以为继,再加上目前房地产市场并不景气,导致地方政府&土地融资&困难重重,降低了地方政府偿债能力、偿债违约风险将上升。再次,地方融资平台风险积聚,可能进一步增加地方政府债务,形成新的地方政府债务增量。新型城镇化建设在拉动投资需求、消费需求,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将给地方经济带来巨大挑战与风险。一方面,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地方政府需要金融机构、政府融资平台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以便发展地区经济,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管理不规范、不透明、融资渠道单一,难以积极有效地发挥融资功能,且地方融资平台尚不具备抗风险的能力,一旦风险发生,只能转嫁给地方政府,从而加大地方政府债务,增加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
缺乏债务约束机制。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地方政府债务约束机制。首先,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还没有形成自上而下的监管机制,尚缺乏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集风险预警、检测、监管于一体的监管机制。相关法律法规缺乏,法律法规监管机制尚不健全。其次,未形成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机制。地方政府自我监督意识还不强,地方人大对地方政府举债、融资等监督约束力度欠缺,也没有形成有效的民众监督,未形成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机制。再次,缺乏市场约束机制。《预算法》的修改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地方政府发放债券进行适度举债的权力,但是当前只处于试点阶段,相关的配套措施、法律法规尚不完善,也还没有形成成熟的政府信用评级机构,更缺乏相关的金融中介机构等,因此相关的市场约束机制,如地方政府信用评级机构的约束、投资者的约束、金融中介机构的约束等都还比较匮乏,亟需进一步加强。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产生原因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可能导致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仅从财政制度、经济发展、政府行为、管理制度四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⑦。
基于财政制度视角的分析。从财政制度的视角分析,导致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制度原因在于:分税制财政制度与预算制度存在缺陷。由于分税制财政制度改革不彻底,导致地方政府承担的事权与享有的财权不匹配,使地方政府需要承担大量的事权,而不断缩小的财权却无力应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需求的资金将进一步激增,地方政府出于弥补地方财政赤字、弥补短期资金不足等,不得不大量举债。同时,由于预算软约束的存在,会遏阻正式预算制度的完善,导致政府支出膨胀、债务超常规增长,诱发债务风险。
基于经济发展视角的分析。从经济发展的视角分析,合理的地方政府举债能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经济的良好发展又为举借债务奠定了较强的债务承载基础。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地方政府作为拥有自我发展目标的&经济实体&,出于实现本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地方政府将通过举债寻求财政支出不断扩张,以实现经济发展的需要。当地方政府合理举债时,将促进地区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但当地方政府超出本地区经济承受能力,过度举债时,将不利于地区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甚至容易导致出现债务风险。
基于政府行为视角的分析。从政府行为视角分析,基于公共选择理论,地方政府作为&经济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会追求地方政府自身利益最大化,从而导致债务规模不断扩大,最终导致债务危机出现。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膨胀,一方面在于地方政府扮演着&经济人&角色,另一方面在于地方政府财政&转嫁债务风险&的不负责。同时,地方政府官员出于凸显政绩需要和&GDP锦标赛&压力等,也会大举借债,极力扩大支出,创造设租、寻租。
基于管理制度视角的分析。从管理制度视角分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在于缺乏相应的举债审批、监管、偿还、预警防范、惩戒等管理制度,从而无法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盲目扩张。一方面,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中央政府无法了解地方政府债务的真实情况,无法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监管。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债务缺乏相关债务管理制度的约束,致使地方政府可以毫无约束地大肆举借债务,从而引发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
[责任编辑:张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乡镇债务风险防范制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