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不回头拜普陀山观音菩萨转运

头图加载中...
计划要去的景点:、、慧济寺、观音、不肯去观音院、南、西天景区、珞珈山。
选去:桃花岛(本来打算去桃花岛的,可是时间上比较紧,就没去成了,下次有空在去吧)!
到达火车站后旁边有个汽车南站,有到沈家门的中巴车,票价49元。大约2个小时后到达沈家门长途客运站。沈家门车站的外面有直达的班车(我当时不知道,坐了车站里面的观光车,车票10元)。观光车上也有卖香的,于是我就花了30元买了一筒香。大约40分钟吧,就到了南沙沙雕广场,于是就打电话给农家乐的老板娘,她出来接我到了住的地方。住的地方离沙雕广场走路大约只要5分钟吧。放好行李后就步行前往沙雕广场。南沙沙雕广场的门票是75元,有导游证、记者证等可以免门票哈。(17:30点以后沙雕广场可以免费进的哦!)因为本人有导游证,所以就大摇大摆的走进了景区里。放几张沙雕广场的图片吧。
因为那边只有沙雕广场可以玩,其他也没什么好玩的了所以晚上很早就睡下了。
第二天5点多起床,洗漱完毕后出发前往。住的地方离公交站大约有100米的距离,公交首班车是6:15分,于是在那吃了早餐就坐公交到慈航广场(蜈蚣峙码头)坐船前往。
Day2(5月31日,天气多云):&
(蜈蚣峙码头)——景区——(蜈蚣峙码头)——&南沙(轩)
景区路线:
上午:————午餐
下午:慧济寺——紫竹林——不肯去观音——观音——南
公交到达慈航广场(蜈蚣峙码头)后还要走一段路程到码头客运站。到的船票为25元。买好票后排队等了一会儿后就登船了。
十几分钟后就到了了
的门票价格为160元,导游证、记者证等都是免票的。于是直接朝着检票处走去。进了里面,码头旁边有景区交通可到达各个景点。
景区内交通:
景区内设有旅游专线,站点分别有码头、观音、、大乘庵、、索道、梵音洞、(西天渡口),票价为5或10元,依站点距离计算车票。
景点tips:
九大景区,分别是:宝陀讲寺景区、梵音洞景区、景区、慧济寺景区、景区、西天景区、紫竹林景区、南景区、景区其中景区、景区、慧济寺景区、紫竹林景区为热门景点,一般游览这四处就可以领略的海天佛国景象了。
到了后,就奔向了。
&&是著名的佛教圣地&&三大寺之一,俗称前寺,位于&&市区&&白华顶的灵鹫峰南麓,创建于后梁贞明二年(916年),后屡兴屡毁,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南巡时下诏重建寺庙,后又赐题额“普济群灵”。占地面积26000平方米,整组建筑坐北朝南&&,寺前有石牌坊&&、照壁&&、御碑亭&&、八角亭&&、瑶池桥、海印池&&附属建(构)筑物等,沿中轴线&&依次筑有正山门(御碑殿)、天王殿、圆通殿、藏经楼、方丈&&殿等。主殿两旁有钟楼、鼓楼&&、配殿、客房等。
进要买香花劵,5元一人。因为有导游证,所以就直接进了。(有导游证在可谓是畅通无阻啊!)
香火很旺,烧香拜佛也是有讲究的,不会的也可以再外面请个导游,会教你如何烧香拜佛。(当然了,我没请导游。虽然不会,但是进去听听别的导游讲也是不错的。)
因为寺庙里是不能拍照的,所以照片很少,望蜂友们见谅啊!
来介绍下吧。俗称前寺,为三大寺庙之一,始建于后梁年间,屡经兴毁,现存的为清代的建筑。的前身即为不肯去观音院,后来扩为寺就改迁于此(一说原址即为此处)。
越过,再走几分钟就来到了百步沙。因为家人说烧香最好要再上午烧香,所以再烧完香后就前往了。
也是要买香花劵进去的。5元。
烧完香后在里吃了斋饭。5元一位。的斋饭是最便宜的,至于菜怎么样吧,就不说了。。。毕竟才5元钱。
俗称后寺,为三大寺庙之一,创建于明万历年间。熙年间兴建大殿,赐天华法雨匾额,故得名。
吃完斋饭后就前往。
为了表示虔诚,于是就步行上,一共有1068级台阶。
在的旁边就可以步行前往。(坐索道的话要做景区的交通或走一段路程。)
爬的途中能遇到三步一拜的上山的信徒。
大约半小时后就到达了。(年轻人嘛,走的快一些啦。其他人的话一般40分钟也够了。)
终于来到,为主山,慧济寺即在此顶。
到了就直慧济寺走去。
慧济寺,为三大寺之一。
慧济寺的香花劵是5元一位。
到了慧济寺又开始烧香了。。。
三大寺庙烧完香后,下一站就去了紫竹林观音
不肯去观音院
传说,公元916年,僧人慧锷在修习佛法。一日见到一尊檀木观音大士像,神圣庄严,自感东瀛并不曾有此圣像,不禁泪下。慧锷想要把这尊观音像请回东瀛,让东瀛的信众也能一睹的圣颜。但是转念一想,方丈一定不意自己请走观音像。于是便想,自己也是出于对的一片虔诚仰慕之心,便不顾佛门的不予而取之戒,连夜把观音像偷出。星夜赶往海边,采办船只一切,准备东渡。等到船行至一带海面,突然狂风大起,大浪滔天,海面上长满了铁莲花,使船不能前行,如是三日。慧锷无奈,便跪下祷告,向天诉说心愿。下拜时突然看见了船上的观音像,于是突然领悟,一定是怪罪自己不予而取。便又向祷告,若肯东去,便止住狂风,放他东去,若不肯去,他一定就近找处地方供养圣像。话音刚落,海风便止,铁莲花也褪去,小船自行开动,停到了一处崖洞边。慧锷领悟到,最终还是不肯东去。那个年代的并没有居民,只有一些打渔的渔民会住在岛上。正好被一个渔民看到,便问明了慧锷的来意。那渔民当下便让出了自己茅草屋来供奉,并且劝说慧锷不要回东瀛,留在岛上,他立刻就去找人来,要一起供养慧锷。于是众人便在那茅庐处盖起了寺院,便是不肯去观音院,慧锷便是的开山祖师。
很多人在不肯去观音院不远处的海边礁石上抓螃蟹呢!
真的有螃蟹哦。
从不肯去观音院出来后就步行前往观音了(不肯去观音院离观音很近的)。
为了尊重所以没在观音拍照,就放几张去往观音路上的风景照吧。
观音景区门票价格为6元!
观音边上的广场
去完观音后就步行前往了南。南有座小寺庙,拜完后就步行去码头。南离码头很近的。
第一天的行程就告一段落了。本来想第二天住在岛上的,因为平时的话岛上的房价还是挺便宜的,可是想到我还有东西放在那家宾馆里,反正有导游证可以免费进,就多了来回的船票而已。所以经过再三考虑后还是选择继续住在南沙沙雕广场。
因为蜈蚣峙码头到南沙的公交末班车是17:45分,所以为了能赶上末班公交车17:00后就到码头买去往的船票。
候船大厅还有鸽子呢。
从码头出来后,就步行到码头停车场的对面坐去往南沙的公交车。
在等公交车期间还看到了几架飞机飞过呢。
到了南沙后,觉得这么早回宾馆太无聊了,于是,又一次去了沙雕广场溜了一圈。
反正17:30后没人检票可以免费进,为什么不进去溜溜呢。
溜了一会儿后,就回酒店休息了。
经过一天的行走,脚疼死了。。。
Day&3(6月1日,天气多云):
(蜈蚣峙码头)——珞珈山——景区——沈家门(半升洞码头)
景区深度游路线:
上午:珞珈山——短姑古迹——午餐
下午:西天景区——梵音洞——善财洞——沈家门(半升洞码头)
第三天早早的起床前往。因为今天要去珞珈山,所以要早点去。
到达后还要走大约100M到短姑码头坐船前往珞珈山。
提示:对礼佛的人来说一定要去,且一定要赶早,遇到7-8级风就会停船,如果近期天气有风还是选择先去的比较好。但是如果只是观景,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不可错过:十二景之洛迦灵山
游程:1.5km&&用时参考:1.5小时
游览路线:&闻思亭——石碑坊——妙湛塔——伽蓝殿——圆通禅院——圆觉塔——大觉禅院——水晶宫——灯塔
交通:需要从短姑码头坐船前往,轮船一天有三班,分别为7:00,8:00、13:00三班船,航行时间约为30分钟,在上停留时间为1.5小时,需坐同班船返回。
门票:洛伽山景区门票70元(包含往返船票52元和18元景区门票)因为有导游证,所以免了门票18元钱。只花了52元往返的船票。
到达短姑码头后,就马上到售票处买了8:00的船票(7:00的船票赶不上了)。大约30分钟不到,就到了珞珈山。
位于东南约5.3公里处,远观如海上睡佛。传为观世音发迹、修行之圣地。自古以来,、珞珈融为一体,有“不到珞珈山就不算朝完”之说。后为使二岛分别,遂一称,一称珞珈山。山上嘉木成荫,庵院鳞次栉比,洛迦灵山又为十二景之一。
&由到珞珈山航程约30分钟。据传“须经过二十四个莲花浪方能得渡彼岸”。岛南、北&有三处码头供香客渡航,并建有磴道3000余米,名“香道”。恰如“四十八愿&塔”有联云:“寂灭道场常乐我静,洛迦胜境花木幽深。”。
船行莲花洋,远望珞珈山酷似一尊大佛安详地仰躺在烟波浩渺的莲花洋上,头、颈、胸、腹、足均分明可辨,故有“海上大卧佛&”之称。&
登上珞珈山极目远眺,南望、怪石嶙峋,北眺淡浮数山,是为&;西望,逶迤起伏,紫竹林、梵音洞、千步沙……尽收眼底。
据说当年观音大士就是由此跨越莲花洋去开辟道场的。志载,明万历年间,有僧在山中结茅。至清末,山上有妙湛、圆通、自在、观觉四座茅篷。“文化大革命”时遭毁。
1980年,佛教协会开始整修珞珈山,先后创建五百罗汉塔,土地祠&、伽蓝殿、圆通禅院、大悲殿、大觉禅院、圆觉塔、妙湛塔和大型石雕“观音事迹故事碑廊&”等名胜,从此珞珈胜境更是名不虚传。
小岛实为一幽静之所在,充满野趣,到了冬天还可看到凌波仙子(水仙花)开遍山野。
到达珞珈山后,工作人员就回提醒大家10:00随船返回。大约一小时后就能拜完珞珈山的寺庙了。于是就回码头准备前往。
到达后,就去了附近的短姑古迹。
话说,古时候有姑嫂二人来拜,不巧的是小姑来例假,自愧不洁,不敢下船入山。其嫂便短她无福,让她在船中等候,便独自一人进山朝拜。时值中午,潮涨,使小船远离岸边。小姑肚饥而不得食,正在此时,见一村妇提着食盒来到岸边,把几块石头投入海中,踩着石头过去,放下食盒,说是其嫂让她转交的,说完便走了。不久其嫂进香回来,问起前事,不禁愕然。一回想,突然想到拜时,发觉像的裙摆处有水迹。突然领悟,原来是显灵,慌忙又重新入山朝拜。
去完短姑古迹后就坐景区交通车前往(因为昨天路走多了,今天脚疼死了,所以只能多花点交通费坐车了)。
之所以去是因为有人说的斋饭挺好吃的,所以就专程前往吃午餐了。
的斋饭10元,比贵。不过饭菜的确比的好吃那么一点。
吃完午饭后,就去了西天景区。西天景区离很近。
很快就到了西天景区了,看到了西天景区的导游图后,原来西天景区还要上台阶啊,还挺远的路程呢。今天脚还疼呢,怎么办呢?硬着头皮上吧。
路上还能看一些小景点呢。。。
二龟听法石,据说二龟受龙王之命来探听观音说法,结果听得入迷,忘了归期就被变成了石头。上面的一只回首顾盼,似有等待之意,而下面一只昂首急进,尽显着急之态。他们似乎是发现误了归期,在拼命地往海里赶,落后的那只一个劲向前,打头的这只在回头催促。二龟相呼应,极为传神。&
从西天景区下来后,就去的停车场坐景区交通前往梵音洞。
到达梵音洞的停车场后还有走一段路才到梵音洞景区。
梵音洞烧完香后还要走大约400M到善财洞。
善财洞烧完香后的寺庙就算都拜过了。因为剩下的香不能带回去,于是把剩下的香都扔进了香炉里。
善财洞出来后,之旅算是告一段落了。就坐车前往码头,坐船前往沈家门,然后打车前往沈家门长途汽车站坐中巴前往南站。
可是到后发现赶不上我之前订的去的高铁了。。。于是,就去东转高铁去。回程的路程可谓是一波三折啊。终于,10点半顺利抵达南站。
就此,我的拜佛之旅就顺利结束了!!!
本篇游记共含5396个文字,93张图片。帮助了名游客。
京公网安备号
京ICP证110318号
新出网证(京)字242号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史上最全普陀山攻略(一)
史上最全普陀山攻略(一)
(作者牛牛,转自蚂蜂窝,经作者同意转载,部分图片补充自网络。图片可点击放大。)
一、景区概况
二、宗教礼仪
三、交通信息
四、分区导览
& - 1 -南天门景区
& - 2 -普济禅寺景区
& - 3 -法雨禅寺景区
& - 4 -慧济禅寺景区
& - 5 -宝陀讲寺景区
& - 6 -梵音洞景区
& - 7 -紫竹林景区
& - 8 -西天景区
& - 9 -洛迦山景区
上图拍摄于2014年11月,南海观音像。
【景区概述】
普陀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国家5A级旅游景区。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
曾有人说:“以山而兼湖之胜,则推西湖;以山而兼川之胜,则推桂林;以山而兼海之胜,当推普陀”。
普陀山梵文“Potalaka”,译为小白花(观世音菩萨所住之处,一座开满小白花的山)。全称应为普陀洛迦山、补怛罗迦、布怛落伽等。普陀洛迦原为一山之名,因习惯简略,或单称普陀或单呼洛迦,久之遂成为“普陀”、“洛迦”两个山名。
【历史传承】
普陀山四面环海,风光旖旎,幽幻独特,被誉为“第一人间清净地”。
相传,普陀山是观音修身得道处,其宗教活动可溯于秦,从山上原始道教、到仙人炼丹遗迹随处可觅,而其作为观音道场则初创于唐代,鼎盛时期全山共有4大寺、106庵、139茅蓬,4654余僧侣,曾有诗描述“山当曲处皆藏寺,路遇穷时又遇僧。”俗语说:“人人阿弥陀,户户观世音”,观音信仰亦被称为“半个世界的信仰”。
普陀山寺院无论大小,都供奉观音大士,可以说是“观音之乡”,史称“震旦第一佛国”。
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年),有梵僧(又说西域僧)来山礼佛,传说在潮音洞目睹观音示现。
唐咸通四年(公元863年),日僧慧锷大师从五台山请观音像乘船归国,舟至莲花洋遭遇风浪,数番前行无法如愿,遂信观音不肯东渡,乃留圣像于潮音洞侧民宅中供奉,故称“不肯去观音”,观音道场自此始;
宋乾德五年(公元967),赵匡胤遣内侍(太监)王贵来山进香,并赐锦幡首开朝廷降香普陀之始;
元丰三年(公元1080),朝廷赐银建宝陀观音寺(即今普济寺)。当时,日韩等国来华经商、朝贡者,也开始幕名登山礼佛,普陀山渐有名气;
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宝陀观音寺(即今普济寺)主持真歇禅师奏请朝廷允准,易律为禅,山上700多渔户全部迁出,普陀山遂成佛教净土;
嘉定七年(公元1214),朝廷赐钱万锣修缮圆通殿,并指定普陀山为专供观音的道场,与五台山(文殊道场)、峨眉山(普贤道场)、九华山(地藏道场)合称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
元大德三年(公元1299),敕封宝陀观音寺住持一山为妙慈弘济大师,带着国书到日本去弘扬佛教,与日本通好,从此,普陀山知名度日益远播。
清朝,康熙皇帝赐“普济群灵”额于前寺和“天花法雨”额于后寺,“普济禅寺”、“法雨禅寺”各由此而得。
【门票信息】
上图拍摄于2014年11月,普陀山游客码头售票大厅的大顶。
初到普陀山的船舶均停靠在普陀山客运码头,游客可于朱家尖客运中心购买普陀山门票,也可到普陀山码头大厅购票。
上图拍摄于2015年6月,朱家尖客运中心全新售票大厅。
截至2014年底,普陀山门票政策如下:
& 1、旺季(2~11月):160.00元;淡季(12~1月):140.00元。
& 2、正月初一至初五、五月一日至三日、十月一日至五日门票价格为200元。
& 3、年票300元每人每年,凭此卡本年度内进山次数不受限制。
& 4、洛伽山:18.00元。
& 5、寺院香花券:普济寺:5.00元;法雨寺:5.00元;慧济寺:5.00元;紫竹林:5.00元;大乘庵:2.00元;南海观音:6.00元;西方净苑:2.00元。
& 6、五一、十一、三大香会期(香会节期间的农历十七、十八、十九各三天)、春节(指大年三十晚上至元宵节正月十五)期间,寺院香花券免费。
& 7、减免政策:1.2m以下或6周岁以下的儿童免票;1.2m—1.5m或6周岁—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半票;现役军人、记者、僧尼、导游、劳模、道德模范、残疾人、离休干部、革命伤残军人、烈士家属免票;在校学生半票;七十周岁以上老人免票;六十周岁至六十九周岁老人半票;教师在教师节当天免票。
上图拍摄于2012年12月的不肯去观音院,香炉内燃起三只清香。
每年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诞辰日”、六月十九“观音得道日”、九月十九“观音出家日”,四方信众聚缘佛国,普陀山烛火辉煌、香烟燎绕。
上图拍摄于2014年11月,善财洞前礼佛的香客。
进山礼佛,最好是先沐浴,三天内不同房。但是以佛法恒顺众生为先,圆融通达,方便为要旨,不要因为诸多禁忌而使初闻佛法者却步。
基本礼仪如下:
香不能叫“买”,该叫“请”。香要自己请,不能由他人代付香火钱。
请香三支为宜,一支敬佛,一支敬法,一支敬僧。
手要洗净。
进门时不走正门,那是方丈走的,而该从偏门进。不可踩在门槛上。不可在寺内吃荤食。
在寺庙内有很多菩萨,如果愿意,可逐一拜,如果时间不允许,只需在大雄宝殿前进香,每经过一座佛堂时,合掌拜三下就可。
不可站在正在上香的香客前面。
燃香应去专用的点香处(多在香炉附近),不可去香炉内取火。
宜用左手上香(因右手杀生,左手相对平和),燃香后香头朝上,用右手把火轻轻扇灭,不宜用口吹灭。
面朝大殿大门,用左右手食指把香杆夹住,以左右手的拇指承托着香的尾端,使香头平对佛像,然后举至齐眉高度,闭眼许愿,然后三拜。然后右转,面朝东方举香三拜,再同样朝南、朝北。
拜完后应用左手取一支先上中间,供养十方一切佛;然后用右手取第二支上右边,供养十方一切法;再用左手将第三支上左边,供养十方一切僧。三支齐排插好,然后礼佛三拜。若香火太旺不便直接插到香炉,就用左手把香火直接平扔到火炉中即可。
上图拍摄于2014年11月,法雨禅寺香火兴盛。
不可随口许愿,一年愿望实现后回来还愿。如果没许愿光是拜佛,就不用还愿。
上图拍摄于2014年11月。
入殿时,应靠在门的一边,切忌踩踏门槛。
不可用手指点佛像,不可在庙堂内大声喧哗或讲不敬的话语。
中间的蒲团是方丈用的,香客男人跪拜用左边的,女人用右边的,不可跨过蒲团。
凡有人礼拜时,不可在他的前头走过。
拜佛应先拜中间主佛,然后沿顺时针方向依次拜其余佛像。
拜佛时应面向佛像,念所拜佛像名号。然后报自己的姓名、地址,随后拜下去,双手手心朝上(手心朝下是拜祖先的),表示接佛两足,如此三遍。
拜完后右手撑起身体,右转离开。
帽、手套等物拜佛时须拿下收好,不可往佛案及佛桌上放置。
佛门中的钟鼓不可擅敲,袈裟、海青等物不可乱动,切忌摸佛像。
不可不经寺院同意采摘寺院管理范围的花果,私自拿供品等物。
如请了念珠,一般请带在手上。
寺院通常有经书赠送的,可以请。请的经书、念珠、护身符等不可随意放置,应该取干净的书柜放好。
同房时,房间内切不可有佛经、护身符等法物。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可以往功德箱中放点功德钱;如果困难,不放无妨,拜佛一样有功德。对出家众供养饮食衣服、医药卧具为宜。
佛前供灯,灯表智慧。
寺中若有公开阅览的经典,端坐阅读。须先净手,放案上平看,不可握着一卷,或放在膝上。
衣帽等物,不可放在经上。
【10】听经
随众礼拜入座,如已后到,法师已经升座,须向佛顶礼毕,向后倒退一步,再向法师顶礼。
入座后,不向熟人招呼,不得起坐不定,咳嗽谈话。
如不能听完,但向法师行一合十,肃静退出,不得招手他人使退。
【11】见僧
与僧人见面常见的行礼方式为双手合十,微微低头,或单手竖掌于胸前、头略低,忌用握手、拥抱、摸僧人头部等不当之礼节。
对寺庙的僧人、道人应尊称为“师”或“法师”;对主持僧人称其为“长老”、“方丈”、“禅师”。忌直称为“和尚”、“出家人”,甚至其它污辱性称呼。
与僧人交谈,不应提及杀戮之辞、婚配之事,以及提起食用腥荤之言。
向他顶礼时,假若他说一拜,不必再继续强拜。凡礼佛、坐禅、诵经、饮食、睡眠、经行、入厕的时候,俱不可向他礼拜。
上图拍摄于2014年11月,善财洞前点香的香客。
【外部交通】
普陀山机场位于朱家尖岛,距离朱家尖蜈蚣峙码头约3.6公里,从机场到朱家尖有班车可搭乘,约10分钟可达。
现开通的六条空中航线有北京、上海、泉州、厦门、武夷山、广州、大连等大中城市。
舟山普陀长途客运中心位于普陀区,落成于2011年1月,距离蜈蚣峙码头9.3公里,有公交车可达。
目前票价130元/人,约50分钟一班。
朱家尖蜈蚣峙码头有大规模停车场,自驾车可导航前往,上海出发大约4-5小时可达。
上图拍摄于2014年11月的朱家尖客运中心停车场。
【1】朱家尖——普陀山
蜈蚣峙客运码头位于朱家尖街道蜈蚣峙,经营朱家尖至普陀山快艇航线,现已成为舟山旅游集散枢纽中心。目前朱家尖到普陀山票价25元/人。
上图拍摄于2014年11月的蜈蚣峙码头边。
【2】沈家门——普陀山
半升洞码头位于沈家门渔港,主要经营沈家门至普陀山、东极、枸杞岛的航班线路。目前沈家门到普陀山票价22or28元/人。(班次较蜈蚣峙码头少)
上图拍摄于2012年12月的沈家门海边。
【3】上海吴淞客运中心——普陀山
吴淞客运中心(上海市宝山区化成路271号)至普陀山有慢船“普陀山号”,旺季每日一至两班开航,淡季周一、三、五就特殊假日发船。
贵宾仓2人间,主甲板上,电视、空调和独卫,499/人
特等仓2人间,主甲板上,电视、空调和独卫,449/人
二等A,4人间,主甲板上,上下铺,空调、洗手池和公卫,289/人
二等B,4人间,主甲板上,上下铺,中央空调,洗手池和公卫,269/人
三等A,8人间,主甲板上,上下铺,中央空调和公卫,199/人
三等B,8人间,主甲板下,上下铺,中央空调和公卫,159/人
四等A,12人间,主甲板下,上下铺,中央空调和公卫,139/人
【4】上海小洋山——普陀山
上海黄浦旅游集散中心(外马路1588号)有快艇“宝陀号”可达普陀山。
早8:00左右由南浦大桥乘大巴至芦潮港/小洋山,然后转乘快艇前往,车船上海黄浦旅游集散中心,08:30免费班车送至小洋山,小洋山10:20开船,
12:40左右抵达普陀山码头。
普陀山码头13:30开船,15:20抵达小洋山,17:30
免费班车送至上海黄浦旅游集散中心。
标准仓258/人;上等仓302/人;贵宾仓352/人。总耗时约4小时。(旺季最好提前购票,淡季现场购票即可)
【5】上海金山卫——普陀山
金山嘴车客渡码头有“嵊鹰号”可达普陀山。
金山嘴车客渡码头,8:45出发,11:30抵达普陀山;普陀山码头,13:45出发,16:30抵达金山。
标准仓238/人;上等仓268/人;贵宾仓398/人。
市区出发可先乘坐城际铁路抵达金山火车站,再转车到达金山卫海上客运站。
【内部交通】
【1】接站车
岛内禁止私家车行驶,即使酒店车辆也是严格控制数量的。岛内酒店、客栈都提供码头接客服务的,上船后可以和酒店联系一下,会有人在码头出口迎接。
普陀山有两条旅游专线,每隔10分钟有一班。夏秋季节的运营时间是6:00-18:00;冬春季节运营时间是7:00-17:00。票价一站5元,两站及以上10元。
& A线:百步沙(普济寺)、百步阁、紫竹林、入三摩地、码头、海防新村、海鲜园、宝陀饭店、西天渡口(香会期及特殊节假日停驶)。
& B线:百步沙(普济寺)、朝阳洞、大乘禅林、法雨禅寺、飞沙岙、宝月庵、古佛洞、佛顶山索道站。
旺季、节假日期间有机动车,上车前告知司机目的地即可。
全岛仅有一条索道,由位于宝陀讲寺附近的佛顶山索道下站到佛顶山上慧济寺附近的索道上站,7:00-16:30运营,单程30元/人,双程50元/人
每日两班,上午8:00,下午13:00点各一班。旺季、节假日或者香会期间会加开班次。
船行单程20分钟左右,船票及门票一并购买,共64元/人,其中船票46,门票18。
普陀山位于杭州湾南缘、舟山群岛(共有岛屿1390余个)东部海域。西南距沈家门渔港6.5公里,南距朱家尖岛2.5公里,东濒瀚海。
南天门景区
全区以自然景观为主,游客较少。南天门特殊的位置是他成为全岛即可观日出,又可观日落的景点,虽说视线部分受阻,但聊胜于无。这里是岛上极少能够找到的不用登高即可守候日落的位置。
现有客运码头新建于2002年,航线主要通往上海、宁波、朱家尖、沈家门、定海、乍浦、岱山、福州、马尾等地。
上图拍摄于2014年11月。
最早的民间客运码头就在不远处的短姑道头,但一有风浪,船只就无法靠岸,交通相当不便,所以就建成了现在规模的码头。从码头通往游客大厅的通道常年挂满巨大的帐幔,颇为壮观。
上图拍摄于2012年1月
距离客运码头不远处便是货运码头和前往洛迦山的小码头,岛上民居、酒店的生活用品和饮水食材多由此处登岛。
上图拍摄于2012年1月。
【朝圣门】
“普陀圣境”门阙位于迎宾广场的东侧,筒瓦飞檐,斗拱承托,称朝圣门。门阙高7.5米,宽18.5米,进深6.7米,额题“普陀圣境”四个字出自当代书法家沙孟海先生之手。无论是朝山进香,或者是览胜旅游,一踏入此门,就算是真正进入了“海天佛国”。
“阙”是指用于标识入口的标志性建筑物,能够起到显示威严、区别地域的作用,门阙背面书“观音道场”。
上图摄于2012年1月。
【短姑道头】
短姑道头是普陀山最早的民间码头。在古文中“短”是“责备”的意思。
如今的短姑道头似乎更像一个景点了,码头的作用早已被新建的码头所取带。
上图摄于2012年1月
此地旧时原为海滩,滩上有“阔十余米,长百来米,小石自相零附,两侧错列巨细不一形状各异的岩石”,有些石上镌有“短姑古迹”等字样,出没于潮汐浪涛之中,成为旧时的天然船埠。船到短姑道头边,可是靠不了岸,还得用长不过一丈、宽不过三尺的小舢板摆渡。&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普陀山住持了余、莲禅二僧因潮落潮涨,往来船只靠岸不便,遂募资用巨石垒成长达11米,宽8米的石条道头。在未建普陀山客运码头之前,凡前来普陀山参札进香、揽胜观光者,都得由此登岸。
相传有姑嫂二人渡莲花洋来朝山进香,船靠码头时,不巧小姑“天葵”来潮,她认为身子不洁,不敢下船进香,她的嫂嫂埋怨小姑无福理佛,叫她呆在小船中等她,便独自进山拜佛去了。到了中午,潮水大涨,小船与岸相隔,小姑坐在船中,饿得发慌。正在此时,只见一村妇拎着饭篮走到码头边,向潮水里投下一些石块,踩着这石块来到小姑船,说是她嫂嫂托她捎来的米饭,便离船而去。过了不久,她嫂子进香回来,问起这件事,感到奇怪。忽然想起刚才拜佛时,发现莲座上观音大士的裙子湿了一片,心里马上就明白了,原来这是观世音菩萨做的善事。后来因为嫂子曾在这里责备小姑,从此,姑嫂停船的地方被后人称作“短姑道头”,观音大士给小姑送饭时投向潮水里用以踩脚的石块,称为“短姑圣迹”。&
【海岸牌坊&】
海岸牌坊位于短姑圣迹上方,建于1919年。四柱三门,翠瓦飞檐,气势雄伟。刻有“南海圣境”、“同登彼岸”、“宝伐迷津”、“金绳觉路”、“回头是岸”五重匾额,是北洋政府黎元洪、徐世昌、冯国璋等人所题。门柱上刻有楹联:“有感即通,千江有水千江月;无机不被,万里无云万里天”,“一日二度潮,可听其自来自去;千山万重石,莫笑他无觉无知”,“圣迹著迦山,万国生灵皆乐育;佛光腾海岛,千年潮汐静波涛”,“到这山来,未谒普门当先净志;渡那海去,欲登彼岸须早回头。”
上图拍摄于2012年1月。
【&慈云禅院】
位于海岸牌坊西侧,明万历年间创建,清光绪年间改建。禅院体现了佛家山门的清净和佛教文化的浮动。
上图拍摄于2014年11月,码头停车场远眺。
解放初,慈云禅院因香火清淡僧众离散,改作“普陀山粮站”。1988年重建,1993年大修,规制胜昔。大殿供奉观世音菩萨,庭院南筑女儿墙,濒临莲花洋。
【妙庄严路】
此路自古以来从码头步行到普济寺的必经之路,意思是循此路便可进入妙法庄严的佛国。&
从短姑道头沿着山坡弯曲向上,路面都是由石板铺成的,每隔一定距离就会出现雕刻莲花的石板。经白华庵、正趣亭、三圣堂,至普济寺牌坊,全长约1200米、宽约3米。在妙庄严路前段入口处,有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董其昌题写的“入三摩地”石刻和“金绳开觉路,宝筏渡迷津”石刻对联。&
【白华庵】
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是普陀山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庵中曾有一处“真歇泉”,并有宋代文学家史浩题写的石碑。现在“真歇泉”古迹仍在,但泉已废;碑则存于一居民处,为普陀山现存最古老的碑刻。
【隐秀讲院】
客运码头旁雨华峰岙口,有石阶通道直达。原名隐秀庵。据记载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当时神宗皇帝敬仰观音大士,下拨巨资,派督造内官张随来普陀山重建普济寺。普济寺的监院如秀禅师在建寺中“监造勤劳”,出力甚多。寺建成后,他因年高请求退居,在此建庵隐居,故名隐秀庵。&
今庵拆旧重建缘起于170多年前。当年台湾香客从普陀山隐秀庵请走三尊观音佛像,后供多次来普陀山寻找隐秀庵未果,遂募捐重建。1997年奠基时更名为隐秀讲院。&现主奉佛之法、报、化三身及仿宋十二圆觉,并有康熙、乾隆、净空师、张大千等名家题匾。
上图拍摄于2012年12月。
【佛香阁】
佛香阁是南天门附近的商业街,有各种佛像制品及手工艺品出售。街对面有水潭,其间散落亭台楼阁。
【南天门】
南天门位于南山,短姑圣迹的对面。南山原来是海中的一个孤岛,和普陀山本岛隔着一条水道,后来建了石桥,因为桥身像龙,所以叫环龙桥,又叫大观桥,从此两山连接相通。&
上图摄于2012年1月。
两堵石壁相对立,像一扇天然的石门,因为地处普陀山最南端,&所以叫南天门。石门旁边,有清代总兵蓝理题写的“山海大观”四字。日落时分,HDR下的南天门,如梦如幻。
上图摄于2014年1月。
南天门内有一巨石,名狮子岩。沿着石阶可攀上顶段,便可看见两处小水潭,潭水清澈,旁边有题刻“龙眼泉”。岩石上还有“龙华大会”、“砥柱南天”、“海岸孤绝处”等石刻。
传说这里是八仙过海的地方,普陀山禅宗始祖真歇禅师曾结茅于此。茅篷名大观篷,原来是清康熙年间普济寺主持通旭所建,后倒塌,1996年重建。其中供奉观音菩萨,两旁有关公、韦驮的塑像,还有八仙造像和太白金星、太上老君。
因普陀山全岛游览区域基本都是面朝东方的,所以南天门凭借其独特的位置,成为岛上少有的几处可以拍摄日落的景点。以下照片均拍摄于2014年1月。
【龙湾村】
观音跳和南天门之间这处地方叫龙湾,湾后是民居龙湾村,现多为家庭客栈和海鲜排档。
上图拍摄于2012年1月。
上图拍摄于2012年1月。
观音跳和南天门之间叫龙湾,湾前金沙铺地,长570米,过去这里沙质很黄,不见寸土,日光照耀,金光灿灿,佛家称此为佛经所言“金沙布地”处,所以这里被称为金沙。
相比于千步沙、百步沙,金沙并不起眼,由于疏于维护,沙滩也并不整洁。好在少有人驻足,尤其是旅游旺季,此地到算是一处清净之地。
上图拍摄于2014年1月。
普济禅寺景区
地处全岛核心位置,是每个上岛游客必到之处,旺季时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区域内有全岛第一大寺普济禅寺,历史悠久的海印池、妙庄严路、多宝塔,有可观海岛风景、海上日出的百步沙、朝阳洞。夜晚的香华街也是全岛少有夜间可以游览的景点。住宿、餐饮选择丰富。
上图摄于2014年1月的御碑亭,图为永寿桥。
【普济禅寺】
又名“前寺”,位于普陀山白华顶南、灵鹫峰下,前身是“不肯去观音院”,是普陀山中供奉观音菩萨的主刹。普济寺后有一石,宛如三扇门板并竖,状如宝鸟,叫“灵鹫石”,又名“慈云石”,上刻明朝会稽人陶望龄的题词:“鹫岭慈云”。
普济禅寺可谓整个普陀山香火最盛的寺院,也是上岛之人必经之地。无论季节和天气,寺院中总是香烟缭绕,人声鼎沸。
圆通宝殿是普济寺的主殿,相当一般寺庙的大雄宝殿,殿内供奉观音菩萨。圆通即观音的代名词,其意是“不偏倚”,“无阻碍”,即圆满通达之意。圆通宝殿有“活大殿”之称,“百人共入不觉宽,千人齐登不觉挤”。大殿匾额是宋嘉定七年(公元1214年)皇帝所赐。
殿前平台周有石雕栏板,台中有钢鼎炉,高约4米,上铸,“普济禅寺”、“千秋宝鼎”、“光绪辛丑(即1901年)冬月吉旦”等字样。
上图拍摄于2012年1月。
殿内正中端坐着高达8.8米的观音菩萨,是国内唯一的男身男像。在观音的正身像两侧是观音32化身,而观音正身像的背后则是汉白玉制成的自在观音。据佛教说,观音是耳根通,她听到苦难的呼救声便能眼观,所以称为“观音”。她又名“观世音”,“光世音”,人们说因为观世音与李世民的世冲突,为了避讳改名为观音。&
圆通宝殿的左边是文殊殿,右边是普贤殿。寺院西门处有一株600年树龄的香樟树,树上有松鼠居住。
唐大中年间(公元847—859年),日僧慧锷从五台山请得一尊观音像归国,遇狂风险浪阻隔,且有铁莲花围船,无法航行,只得上岸,与山民张氏在潮音洞建此院供奉观音。
后梁贞明年间(公元915—920年),扩大为寺。宋朝先后改名为“五台圆光寺”与“宝陀观音寺”,香火始盛。
宋嘉定七年(公元1214年),皇帝御书“圆通宝殿”匾额,定为专供观音之寺院。
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实行海禁,朱元璋命汤和进山烧殿毁佛。
明孝宗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迎佛回山,重建寺院。
明孝宗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普陀山寺院再次被毁,宝陀观音寺也未能幸免。
明神宗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朝廷派太监张千来山扩建宝陀观音寺于灵鹫蜂下,并赐额“护国永寿普陀禅寺”,寺院规模宏大,一时甲于东南。
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荷兰殖民者入侵普陀,该寺除大殿未毁外,其余均荡然无存。
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修建护国永寿普陀禅寺,并赐额“普济群灵”,始称“普济禅寺”。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扩建殿堂及用房,寺院因之规模宏大,前所未有。
普济寺的正门是关着的,人们都是从东山门入内的。相传,清乾隆皇帝微服夜游普陀山,游至佛顶山,游兴起,忘了归程。返回普济寺时,寺院大门早已被关,乾隆皇帝要求开此门,却遭到拒绝。把门的小和尚说:“国有国法,寺有寺规。”乾隆只得遵守,经东山门入内。回宫后,乾隆下圣旨:从今以后,此门不能开。现在只有国家元首、寺院菩萨开光或方丈第一次进门时,正门才开。
上图摄于2014年1月。&
【万寿御碑亭】
普济寺山门原为万寿亭,建于明万历年间,后倒塌。清康熙皇帝亲笔御书记述普陀山发展史文,于清雍正九年(1731年)立碑竖于殿内,“万寿亭”因此改为“御碑殿”。亭中植有汉白玉御碑一尊,上镌雍正帝所书记载普济寺兴建和普陀山历史的御书。御碑亭、八角亭、普济寺古刹建在同一条中轴线上,将海印池一分为二,隔为东西莲花池。原本这块碑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要被摧毁,只是当时有个人在碑上写了“毛主席万岁”五个字才被保留下来。后因普济寺扩大规模,把御碑殿圈入寺内,做正山门。
【海印池】
“海印”,佛所得三昧之名,如大海能印象一切事物,佛之智海湛然,能印现一切之法。海印池面积约十五亩,始建于明代。又喻为海印定,比喻释加牟尼佛的心像澄清的水一样,至明至清。这个池又叫放生池。池周围设有古色古香的石雕栏。
上图拍摄与2014年11月。
池上筑有三座石桥,中间一座称平桥,北接普济寺中山门,中有八角亭,南衔御碑亭。
池西一座为长堍桥,四隅镂有龙首,逢雨则有雨水从龙嘴喷出。
池东一座为永寿桥,系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所建,桥上石栏柱头刻有石狮子40座。
上图摄于2014年11月
上图拍摄于2009年2月
永寿桥前的林间藏有巨大的影壁,上书“观自在菩萨”五个大字,字超过一人高。
上图摄于2012年12月。
【石碑坊】
在海印池南面,“观自在菩萨”照壁西面的妙庄严路上,建有一座四柱三门,花岗石雕凿的石碑坊,它高9米,宽12米。柱上横楣雕刻云纹与石葫芦。碑坊前有步行通道到普济寺,过去朝山者多把此坊进入普济寺作为正道。
坊里面侧立一石碑,上面写着:“文武官员,军民人等到此下马”。据说这是皇帝立下的圣旨,凡官员到这里,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以表示对观音大士的崇敬。
上图摄于2012年12月的石碑坊附近。
【天华禅院和百子堂】
天华堂原为静室,称青莲台。清咸丰年间僧福珍修建为庵,光绪二十五年(1899)毁于火灾。后徒月德修建,规制胜过旧庵,主殿大雄宝殿供奉释迦如来、文殊、普贤华严三圣和佛的十大弟子圣像。解放初修田、慧祥、静煜、静乾等8僧居住。“土改”后僧俗同住,1960年后由当地52户农民居住。
百子堂原是一所茅蓬,名为“六合庵”,清康熙初为心一禅师初创,取名“六合庵”,&康熙未徒孙广博、续静等增建大悲阁,改名“柏子庵”。光绪二十七年(1901),僧极得建外山门。民国十二(1923)春,增建送子殿、楼房,改名百子堂。主殿大悲宝殿供奉千手千眼广大灵感观音大士和二十八部众。主佛像后壁,供奉冥阳救苦两利大愿地藏王菩萨宝像。送子楼恢复原貌供奉送子观音。送子楼楼下为“三宝佛殿”,天王殿供奉百子弥勒佛和童子仁王二位护法尊像。&解放初正慧、静清、永斌等六僧居住此庵,“土改”后僧俗同住,1960年后由当地40户农民居住。
上图拍摄于2014年11月。
百子堂正殿后面的一个殿,也就是第二个殿,笔直走到最后,从旁边的楼梯上二楼,这里供着一尊送子观音像,这个楼被称作是“送子楼”。但二楼的送子观音是不对外开放的,通过玻璃看到里面有很多锦旗,据说这个百子堂里的送子观音也是很灵的。能不能进要看缘分,不可强闯,如果不让进,在门外礼拜即可。
【多宝塔】
该塔建于元代元统二年(1334年),系宣让王施钞千锭,命高僧孚中购太湖石建造,故又名“太子塔”。塔四面五层,高18米,双层塔座,三层塔身,有台无檐。
上图拍摄于2014年11月。
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重修,1919年印光法师与住持了余、了清等请无为居士陈性良募捐补修,形成现在的造型。上三层四面均凿龛雕佛,第三层四周的观音三十二应身小像,其独特的宝箧印式造型为全国罕见。佛像的背景为十八罗汉,每层石台置石栏,石栏柱端刻有守护天神、狮子莲花等图案。
石塔底层基座平台较宽,顶层四角饰有蕉叶山花,四周栏下雕有四个龙头,雨天水从龙口流溢。清晨时分,日出海上,站在塔院中闻听普济寺传来的悠扬钟声和百步沙海滩的澎湃潮响,两声互相应和,故得“宝塔闻钟”之美名。
上图拍摄于2009年2月,当年的多宝塔院旁还未建佛教博物馆。
【佛教博物馆】
佛教博物馆位于多宝塔东侧。总高10.8米,宽46米,进深45.2米,设有陈列室、接待室、会议室、售票室、门卫等用房。佛教博物馆不收门票,下午15:00闭馆。博物馆照片均拍摄于2014年11月。
博物馆一层大厅有翡翠观音像,此像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蔚长海设计雕刻,塑像高1.58米,厚35厘米,加上莲花台1.74米,总重800余公斤,历时三年半完成。此观音像通体由一整块翡翠玉雕成,底座莲花台由紫檀木雕刻而成。
【香华街】
香华街位于普济寺与洪阀山庄之间,长约300米,呈“T”字形。现主营旅游纪念品和特色海产干货。
上图拍摄于2014年1月。
普陀山入夜后便少有游客活动,香华街算是岛上少有的几处夜间香客聚集的地方。下三张香华街照片均拍摄于2014年11月。
【法华灵洞】 &
在几宝岭东天门下(几宝岭,因其形状像一个“几”字而得名),出洪筏房左拐登小径拾级而上,过古草茅篷(现为民房),便是普陀十二胜景之一的“法华灵洞”。洞外有“青大福地”、“普陀岩”、“东南大柱”等题刻。
【洗心亭】
息耒禅院往西,西天渡口对面为普陀山邮局,可寄送明信片。继续向下是普陀山政府,有洗心亭。
【百步沙】
百步沙位于宝塔东约百多米处海边,南北长600多米,东西宽200余米。与朝阳洞北的千步沙相对应,故名百步沙,又叫塔前沙。沙滩由花岗岩经海水冲刷上岸而形成。
上图拍摄与2012年12月。
上图拍摄于2014年11月,从朝阳洞可远看百步沙海岸全景。
百步沙中间有一小岩坡伸向海中,将百步沙一分为二,俗称“狮子尾巴”。师石东南,有“师石亭”,也有人称其为“侍月亭”,与百步沙北端的六观亭,皆为观日出、聆潮音、赏明月、沐海风的好去处。
上图拍摄于2012年12月。
近沙滩靠水的地方有一块形状像圆台的巨石,名“师石”,由海水冲刷而成的。
上图拍摄于2012年12月。
“师石”二字,意谓此石能磨顽铁,能击怒涛,其精神可为人师。当代诗人季位东以《师石》为题作诗:“百步沙头石可师,回头是岸莫疑迟。涛声终古斜阳里,独立苍茫自咏诗”。
上图拍摄于2012年1月。&
【仙人井】
几宝岭下、百步沙上,有一堵逶迤曲折的杏黄色围墙,里面有一口井,叫仙人井。
上图拍摄于2014年的仙人井,可惜近年来此井已经封闭填埋,只能看到周围的模样了。
墙内老树横卧,冠如华盖,荫蔽天日。上图拍摄于2014年11月的院墙内。
上图拍摄于2014年11月,树下有洞,上题“万福来朝”。
早些年仙人井尚未封闭,洞内共有大小佛像数十尊,总有老妇人在洞内诵经。井旁放一小盆,盛井水。凡进洞朝拜者,老妇人总会劝人喝上一口,沾些福气。据说此井深3米多,旱不减少,涝不微增,暑凉寒暖。相传秦安期生于此汲水制丸,又说西汉梅福、东晋葛洪也曾来此炼丹。这些都是传说中的羽客仙人,古称“仙人井”。
仙人井外有一间民居,门牌为普济路350号。从未见其开门,门口有一石碑书“听雨”二字,姑且称之为听雨居。
听雨居的对面,沿小路向下有一亭,“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观日阁】
观日阁原为朝阳庵,民国初年被毁,1992年原址改建观日阁,又称朝阳阁,建于朝阳洞的上方,阁高18米,长宽各12米,阁内分上中下三层,设购物、休息、观海三个大厅,并设有茶室。
上图拍摄于2012年12月。
观日阁所在的几宝岭正好将百步沙和千步沙隔开,两面为沙一面为海,十分壮观。
上图拍摄于2014年11月,由观日阁沿小道下山,翻过礁石,可抵达千步沙最南端。
上图拍摄于2014年11月,沿观日阁旁的石阶向下,可达朝阳洞。
【朝阳洞】
在几宝岭上往东望,就是朝阳洞,此洞正位于观日阁下方。朝阳洞由于少有香客问津,路牌深埋于灌木之中,难以发觉。
上图拍摄于2014年11月。
早些年朝阳洞和仙人井一样,洞内供奉数十尊佛像,有老妇人常居于此诵经。如今洞内已是空无一物,整个岩壁一片焦黑。
上图拍摄于2010年2月。
沿朝阳洞再往下,可见巨石参差,积叠入海。每当晴天,清晨在此看日出,观海景,景色壮丽,“朝阳洞”因此得名,“朝阳涌日”也是普陀十二景之一。
上图拍摄于2012年12月。
法雨禅寺景区
法雨禅寺景区——片区范围内,有全山极具代表性的寺院法雨禅寺、有海上日出、星空夜色、遥望洛迦山的千步沙,也有大乘禅林、杨枝小院等较为安静的庵院。同时该片区也是普陀山最核心的位置,前接普济寺香华街,后连佛顶山香云路。住宿有雷迪森庄园和杨枝小院。
【法雨禅寺】
法雨禅寺又称后寺,在普陀山白华顶左、光熙峰下,距普济寺2.8公里,为普陀三大寺之一。全寺依山取势,分列六层台基上,入山门依次升级。
上图拍摄于2014年11月。
上图拍摄于2012年12月,雨后。从日莲池到头山门间有长长的甬道,两侧青瓦黄墙,古树参天。
上图拍摄于2014年1月。
玉佛殿原供奉着缅甸的白玉释迦牟尼,故得名玉佛殿,可惜毁于文革,现在供奉的大理石佛像则是从北京永乐宫请来的。殿后月台有24块石栏板,分别刻有二十四孝图。
& &圆通宝殿,又叫九龙宝殿,是法雨寺的第三大重殿,也是主殿。殿顶上九龙藻井被称为普陀山三宝之一,是罕见的明代御用文物。背后是大型群雕“海岛观音图”,画面主要表现的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故事。殿中供奉高6.6米高的毗卢观音坐像,后壁为大型的《海岛观音图》及善财童子53参群像,两边塑十八罗汉。&
【杨枝禅林】
杨枝禅林位于清凉冈下,紧邻法雨寺,俗称杨枝庵,因为这里藏有普陀山三宝之一的杨枝观音碑得名。(杨枝禅林照片均拍摄于2014年11月)
杨枝观音碑系明代万历三十六年根据唐代名画家阎立本所绘杨枝观音像拓本所刻,数百年来,杨枝禅院几经兴废,但观音碑依然保留完好,被誉为镇山之宝。
【大乘禅林】   
大乘禅院位于玉堂街中段象王峰下,原为茅篷,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慧济寺僧庆祥联络海外侨胞集资,改庵为慧济寺分支。大乘禅院前后两重,就占地规模来说,堪称普陀山庵院之冠。(大乘禅林照片均拍摄于2012年1月)
大乘禅林圆通宝殿里供奉“水月观音像”。卧佛殿中的释迦牟尼佛涅盘塑像,长7.6米,为普陀山寺院最大一尊卧佛,原卧佛系用檀香木精雕而成,现为香泥重塑贴金。正中供奉由缅甸请来的白玉卧佛像。  &
卧佛殿楼上为千佛楼,千尊小玉佛从缅甸仰光龙华寺请来,十年浩劫中散失殆尽,现供的千佛是1981年后用香樟木新雕。
【双泉禅院】  &
位于普陀山象王峰东北麓,千步沙西上。据传,此庵建成开光不久,即开《华严经》期间,八方信士前来朝圣,因人多而乏水,众僧精进祈福,未久即于殿侧岩石下有双泉涌出,泉水上乘,清冽甘甜,众皆称奇,感叹观音菩萨灵异,所以,称此庵为“双泉庵”。
上图摄于2014年1月,双泉禅院外。
【千步沙】
千步沙位于普陀山的东部海岸,南起几宝岭北,东北至望海亭,南面过朝阳洞为百步沙。
上图拍摄于2012年12月。&
千步沙因其长度近千步而得名,长约1750米,沙滩由花岗岩经海水冲刷上岸而形成,为普陀山上最大的沙滩。  &
沙面宽阔平缓,沙质柔软细净,北端有一巨石植根沙间,水落则石出,上书“听潮”二字,向上有石阶通往望海亭。
慧济禅寺景区
全岛海拔最高的位置,也是唯一既可以观日出,又可以观日落的景点。整个区域自然风光类似西天景区,但没有众多庵院,而是由全岛第三大寺慧济禅寺取而代之。由于地理位置较偏,游客不多,周边住宿也不多,建议前往游客注意控制时间,如拍摄日出日落,最好携带手电筒。建议天气晴好的日子选择前往。
【海天佛国石,云扶石】
“海天佛国&”题刻于普陀山香云路旁巨石上,每字一米见方,出自明代抗倭名将侯继高手笔,书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石因题得名,后来便成了普陀山的代称。其上有“云扶石”,石上有一小潭,承受天露。石旁有“云海”“别有天地”。
上图拍摄于2014年1月
相传1962年,郭沫若游山,至佛顶山,信口而出“佛顶山顶佛”,并向同行者征下联。郭的秘书出“天一阁一天”以对,郭不以为佳,一姓郭的当地公社干部出“云扶石扶云”以对,郭沫若颇为赞赏,传为佳话。
【香云古道】&
从法雨寺到佛顶山的石板路叫香云路,它有1088级石阶,全长约1公里。原为羊肠小道,道光绪三十年(1904年)慧济寺主持文正和尚同监院庆祥和尚募化砌石而成。1982年重修,路旁有铁栏杆,为游人攀扶、歇息提供方便。以下照片拍摄于2014年1月。
香云路有时能看到磕长头的僧人。
【佛顶山】
佛顶山主峰名白华顶、又名菩萨顶,为普陀山最高峰。山分支脉,分别向南、北、东伸延,主峰海拔288.2米,从远处眺望,诸峰若拱,峰顶垒垒如杯瓢,覆于积水之上。峰巅方圆平坦,宽广约20余亩。白华顶时有云雾缭绕,誉称为“华顶云涛”,为普陀山十二景之一。
上图拍摄于2014年1月的佛顶山山门。
【慧济寺】
慧济寺位于佛顶山上,因处佛顶山中间谷地,俗称佛顶山寺,为普陀山第三大寺。原有石亭、供石佛。
上图拍摄于2014年1月,图为慧济寺入口处。
上图拍摄于2014年1月。&&
因为山势的限制,慧济寺中轴线上仅有两进大殿,两侧有一字排开的大悲楼、地藏殿等。
主殿天王殿傍山而建,与普陀山其他寺院不同,主殿大雄宝殿供奉释迦牟尼,两边由阿难与迦叶侍之,大殿两厢各有10尊塑像,是传说中的“二十诸天”,后两侧供奉千手观音木雕像。
上图拍摄于2014年1月。
寺内还保存有御印三枚,分别为明万历年间铜印,清乾隆六年(1795)金印,嘉庆元年(1796)玉印。寺院入口处题刻“入三摩地”四个大字,系1982年庆华法师临董其昌字迹所书。
明朝(年)僧人圆慧初创,名慧济庵。
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僧人能积扩庵为寺,建圆通殿、玉皇殿、斋楼等。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僧人德化请得《大藏经》,又经僧人文正大力建造,遂成巨刹,与普济寺、法雨寺并称普陀山三大禅寺。
解放初,僧善余等居之。“文革”期间,被拆去禅堂700余平方米,殿宇荒芜,佛像被毁,寺由部队进驻,至1979年撤出。
& & 1980年开始,由本山佛协集资全面修复,重塑佛像。
& & 1988年、1989年间,新建观音殿,精塑2.7米高观音菩萨像,又在四壁嵌雕观音菩萨石刻像,汇集唐、宋、元、明、清等历朝名画家所绘的观音宝像,由当代雕刻大师杭州黄良起德行制作。
1991年至1997年期间,观音殿镌刻历代名画观音圣像123帧,建汉白玉莲花池,翻建大悲阁和西厢楼。
&新建发电间、梅檀阁,拆建斋堂,重建阅藏楼。
1998年,监院戒忍发起錾刻西院壁间释迦佛应化事迹浮雕32帧,雕琢山门口龙宫。
【普陀鹅耳枥】
普陀鹅耳栎是一种高大的落叶乔木,位于慧济寺后园,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树种。此树在1930年5月由我国著名植物学家钟观光首次发现,1932年经南京林科院院长陈万钧教授鉴别定名为“普陀鹅耳枥”。树龄约为200年,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树种,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发现第二棵。这棵树高13米,雌雄虽然同株,但花期不同,极难繁殖。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自然繁殖的幼树。年,舟山林科所采用有性和无性繁殖培育500多棵幼苗并进行迁地保护。普陀鹅耳枥被誉为“普陀三宝”之一。
【刀劈石、猴子岩】
慧济寺后门向西,对面上坡上耸立一石,石中一缝自顶到底,如刀切豆腐,一分为二,即刀劈石。传说孙悟空与二郎神斗法,一个筋斗翻落在佛顶山上,变成这块大岩石。二郎神举刀猛劈,一刀下去,石分两半,却不见孙悟空的影子。原来他早已遁去,在不远的下坎另化一石,形似猴头,正笑着目视二郎神刀劈山石的愚态,后人称此石为猴子岩。
宝陀讲寺景区
区域内主要为宝陀讲寺和万佛宝塔,建筑多为近年建成,故并无太强时代感,但视觉效果十分壮观。因地理位置关系游客数量不多,建议喜欢建筑和安静的游客前往。区域内有五星级的祥生大酒店和家庭客栈。
上图拍摄于2012年1月,图为宝陀讲寺天池石窟全景接片,后极坐标特效图。
【宝陀讲寺】
位于普陀山东北隅的龙头山麓,客运索道斜对面,为庐干庵旧址,1999年11月6日奠基兴建,为普陀山第四大寺。
上图拍摄于2014年1月。
宝陀讲寺坐北朝南,主体建筑为仿明清皇家宫廷风格,轴线依次由照壁、牌坊、山门、钟楼、鼓楼、天王殿、圆通宝殿、普门讲堂、天池石窟、大宝楼阁等九组殿堂构成,沿山递进,廊道环抱,殿阁巍峨。
上图拍摄于2014年1月。
其中琉璃照壁仿北京北海公园照壁建造;京式牌坊七彩斗拱、彩绘贴金、群龙盘绕,色彩华丽。
上图拍摄于2014年1月。
圆通宝殿仿北京紫禁城太和殿建造,三台汉白玉栏杆环绕,内奉观音大士主像。
下图拍摄于2014年1月。
高15米、宽48.8米的天池石窟是参照洛阳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群像精雕而成,藏于宝陀讲寺深处。
上图拍摄于2012年1月,天池石窟正向全景接片。
宝陀讲寺的最高处是大宝楼阁,它的西北侧建有江南第一大戒坛,圆顿戒坛。寺内的左右两边厢房为江南园林风格,依山而建。
宝陀讲寺的建筑规格与普济禅寺相当,与普济、法雨、慧济三寺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寺院功能以讲经弘法为主。
采用歇山式风格的普门讲堂,宽敞明亮,气势恢弘。内设讲经堂,可容纳信众800余人听经说法。
讲经堂上为藏经楼、五百罗汉堂,香游客休憩茶室。
宝陀讲寺外是前往佛顶山的索道站,2010年11月和2014年1月两侧乘坐索道下山,从高空俯拍整个宝陀讲寺和万佛宝塔,两张照片景象时隔三年多。
宝陀讲寺前的小沙滩
【普门万佛宝塔】
位于宝陀讲寺对面,是目前浙江省最高的佛塔。下三张照片均拍摄于2012年1月。
万佛宝塔背靠佛顶山主峰,采用八角重檐楼阁式,蓝琉璃瓦攒尖顶,塔分九层十三檐,层高按每层等距离缩进,形成宝塔整体空间变化的韵律美。从天池石窟远眺万佛宝塔。
此塔全名为“普门万佛宝塔”,因其内供奉由金、银、铜贴金的毗卢、水月、自在、月光、骑龙、净瓶、听潮、合掌、岩户、如意十种造形各异的观音佛像1万尊而得名。九层之势,以符“至尊”之意。
塔前有瞻礼平台、登山石阶,及仿五台山龙泉寺之精雕汉白玉牌坊,塔后有单檐硬山式正殿和塔院。
通往宝塔的台阶,以大理石铺就,栏杆扶手由汉白玉大理石铸成。
上图拍摄于2014年1月。
梵音洞景区&
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梵音洞片区游客数量相对较少。在此可观海岸风景,看香客虔诚祈愿求观音显身,亦可观日出景象。片区内住宿较少,推荐喜欢自然景观和安静的游客游览。
上图拍摄于2014年11月的梵音洞,图为众信徒透过窗口对着梵音洞诵经,祈求观音显身。
【梵音洞】
普陀最东部的青鼓垒山直插普陀洋,常年惊涛拍崖,潮声撼洞,昼夜轰响,宛如擂鼓,故又称“惊鼓擂”。在青鼓垒山东南端有一大然洞窟,高约60米,纵深约50米,峭壁危峻,两边悬崖构成一门,称梵音洞。梵音洞的“天门梵音”是普陀山十二景之一。
上图拍摄于2010年2月。
距崖顶数丈的洞腰部,中嵌横石如桥,两陡壁间架有石台,台上筑有双层佛龛,名“观佛阁”,前可望海,后可观洞,相传为观音大士显身处。以下梵音洞照片均拍摄于2014年11月,沿阶梯向下便是观佛阁。
凡欲观览梵音洞者,先要从崖顶迂回顺着石阶而下,然后来到观佛阁。
佛家信众至此,多喜在洞口膜拜,祈求见到观世音菩萨的现身法相。观佛阁有两处可观佛,上层为窗。
下层为露台,众香客将其围的水泄不通,洪亮的诵经声不绝于耳。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皇帝御书“梵音洞”额赐挂于此处。观佛阁前可观普陀洋,门前大帐上的佛字足有两人多高。
由观佛阁向下通向大海,涛声拍崖,日夜不绝。香客络绎不绝的向观佛阁走去,以求得见观音显身。
【梵音洞庵】   
梵音洞庵建于明崇祯二年(1629),庵内飘海观音像,手持净瓶,脚踩鳌鱼,“瓶中甘露常遍洒,手中杨枝不计秋”。甬道照壁书有“嗡嘛呢叭咪吽”六个大字,是佛教观音菩萨的六字大明咒,称有祈祷智慧,获得解脱,成就道果之功用。
上两张照片拍摄于2014年11月,梵音洞庵前的“瞻圣”和“觉路”。&
【飞沙岙】   
法雨寺至梵音洞中途,有一山岙,黄沙遍地,长3里许,宽约1里,行人途经其中,如入沙漠瀚海。无风时沙静石平,风起时则沙飞石走,黄尘蔽日,无法行走,故称飞沙岙。&
【古佛洞】   
位于飞沙岙西侧庵中,清光绪年间僧仁光结茅于洞中,后因他坐化圆寂洞中肉身不腐而出名。民国7年(1918)僧开明与一张姓商人建庵于洞侧。解放时住有2僧,1960年2僧遗散后此庵作为企业用房,直到2005年底才正式归还给普陀山佛教协会。2006年初原址修复,此处古佛洞庵坐西朝东,揽大海于庵前。&
【善财古洞】   
出梵音洞庵逆时针前行,便到善财古洞。此洞位于青鼓垒的西北麓,因观世音菩萨的左胁童子善财而得名。称其为洞实为夸张,不过是一条石缝,缝侧石壁上刻一释迦牟尼立像。
正殿旁边就是善财古洞,说是洞,其实也不算洞,只是一条深约1.5米,宽约4米的石缝,顶覆巨石,平整如盖。这里排队的人特别多,可以事先准备号码吉利的100元的新票,在洞口石壁上摩擦,留着拿回家可以聚财。有的人用一张,有的人拿一把,也有的人直接拿钱包摩擦,呵呵,各取所需吧。
我的更多文章:
( 12:30:38)( 12:12:28)( 12:10:15)( 12:15:43)( 12:19:50)( 13:23:19)( 12:43:10)( 15:33:32)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观音菩萨在普陀山显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