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杨家坳乡乡征地新建中学是否按实事求是办吗?

最新评论(0)&&
登录后才能发布评论。&&&&思南杨家坳乡办公环境维建工程开工
&&&&来源:&&&&
&&&&&&字号
10月10日,思南县杨家坳乡政府办公大楼维建工程开工,该项目建设预算资金为28.62万元,施工工期为3个月。
该维建大楼系政府办公大楼,共4层,由于线路老化,屋顶漏雨,门窗破旧等方面的原因,对正常办公造成发一定的影响,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该乡党委政府经过调研讨论,决定进行简易改造,已得到了县政府的批复同意。
据了解,该乡办公楼始建于1992年撤并建时期,共4层办公大楼,为全乡办公的主要阵地,通过招投标的形式,由有施工资质的思南腾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建,采取由上至下的施工方式开展屋顶补漏、更换门窗、线路改造和室内室外简易装修。
开工之前,该张与承建方签订了安全施工合同,目前该项目正在安全有序地进行施工。(张绍华 胡小飞)
(责编:刘思博(实习)、陈康清)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贵州频道手机版
官方新浪微博
官方人民微博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杨家坳乡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图
杨家坳乡单位权力运行
杨家坳乡人民政府
1、杨家坳乡全程代理流程图·······································3
&&& 2、杨家坳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征收、待遇审批流程图·················4
&&& 3、杨家坳乡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办理流程图···························5
&&& 4、杨家坳乡社会抚养费征收程序流程图 ····························6
&&& 5、杨家坳乡《生殖保健服务证》办理流程图·························7
6、杨家坳乡育龄妇女再生育办理流程图·····························8
7、杨家坳乡申请低保流程图·······································9
8、杨家坳乡残疾人办理流程图····································10
9、杨家坳乡特困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流程图 ························11
10、杨家坳乡农村承包土地流转管理流程图·························12
11、杨家坳乡民政临时救济费审批发放流程图 ······················13
12、杨家坳乡五保供养工作流程图·································14
13、杨家坳乡耕地占用税征管、减免业务工作流程图 ················15
14、杨家坳乡契税征管业务工作流程图·····························16
15、杨家坳乡村级三项资金发放流程图 ····························17
16、杨家坳乡粮食直补资金、水稻和油菜农资增支综合直补流程图 ··················18
17、杨家坳乡农村村民宅基地用地审核流程图·······················19
18、杨家坳乡农民集中居住村民建房初审工作流程图·················20
19、杨家坳乡农村村民采伐林木许可证审核流程图···················21
20、杨家坳乡林地所有权、林地使用权争议裁决流程图···············22
21、杨家坳乡农民集体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经营的流程图···························································23
22、杨家坳乡行政处罚类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图·······················24
&&& 23、杨家坳乡未依法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乡村建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逾期不改正拆除流程图·································25
&&& 24、杨家坳乡防汛遇到阻拦和拖延组织强制实施流程图···············26
&&& 25、杨家坳乡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处置流程图·····················27
26、杨家坳乡土地权属争议裁决流程图·····························28
27、杨家坳乡制定植树造林规划流程图·····························29
28、杨家坳乡地震、防汛、动物疫情、火灾等突发事件应急征用流程图·30
29、杨家坳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及经营权流转争议调解流程图·····31
30、杨家坳乡劳动纠纷争议调解的流程图···························32
31、杨家坳乡地震应急救援演练及检查处置流程·····················33
32、杨家坳乡犬类管理与捕杀狂犬野犬流程图·······················34
33、杨家坳乡五保对象入敬老院批准流程图·························35
35、杨家坳乡消防、防汛及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流程图··················36
36、杨家坳乡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的救援及应急处理流程图············37
37、杨家坳乡森林火灾的预防扑救及调查核实流程图··················38
38、杨家坳乡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及安置补助费使用情况监督流程图··39
39、杨家坳乡社区戒毒流程图······································40
40、杨家坳乡民间纠纷及社会生产生活矛盾纠纷的调解处理流程图······41
杨家坳乡全程代理流程图
不属本单位受理范围的,告知申请人向有关单位申请办理
杨家坳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征收、待遇审批流程图
投保人持身份证
到村选择缴费档次进行缴费
村根据出生年月编号
携带花名册、保费到乡社保所
开收款收据、填缴费证由村会计交给投保人同时建立个人帐户一式2份
乡社保所将保费上缴社保乡财务科记录卡、明细表各一份交给业务科
投保人年满60周岁持身份证、缴费证
到乡社保所填申请表,代办员进行审核登记
携带申请表、身份证复印件、缴费证、缴费记录卡到社保乡
&根据提供材料和社保乡留存的个人帐户进行核对并计算养老金发放标准
&提供身份证复印件由邮乡开户
法定继承人持投保人死亡火化单或户籍注销证明、缴费证
到乡社保所填申请表,代办员进行审核登记
携带申请表、死亡火化单或户籍注销证明、缴费证、缴费记录卡到农保处
根据提供材料和社保乡留存的个人帐户进行核对并计算退保标准
杨家坳乡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办理流程图
杨家坳乡社会抚养费征收程序流程图
杨家坳乡《生殖保健服务证》办理流程图
孕期登记:根据《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依法取得夫妻关系初次生育的夫妻,在孕期内携带双方户口簿、身份证、结婚证、孕检卡,到夫妻一方户籍所在地村民委员会或居民委员会办理孕期登记。村专干协助填写《生殖保健服务证申报登记表》,村委会加盖印章。
审核发证:由村专干携带《登记表》和有效证件及复印件,报乡计生办审核后,领取生殖保健服务证。
送证上门:由村专干直接入户向育龄夫妇免费发放《生殖保健服务证》,同时做好计划生育宣传教育。
生育登记:育龄夫妇生育后45日内到村委会办理生育登记。
通报情况:夫妻双方户籍不在同一乡乡的,为其办理生育保健服务证的一方乡计生办,应向另一方通报办证情况。
杨家坳乡育龄妇女再生育办理流程图
乡计生办20个工作日内审核,报县计生委审批。
县计生委审核批准,发给再生育证明
杨家坳乡申请低保流程图
困难户本人提出申请
(并附有关证明材料)
杨家坳乡残疾证办理流程图
杨家坳乡特困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流程图
民政办造册,
财政分局打卡发放
杨家坳乡农村承包土地流转管理流程图
建立承包土地台帐
承包土地流出户提出申请
承包土地流入户提出申请
流出流入户签订流转协议
登记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
登记承包土地流转台帐
兑现土地流转费
承包土地流转资料归档
杨家坳乡民政临时救济费审批发放流程图
困难户本人提出申请
村委会审核同意
乡财政分局开具票据
申请人到指定银行领取
杨家坳乡五保供养工作流程图
杨家坳乡耕地占用税征管、减免业务工作流程图
(协助办理)
(财政分局-行政征收)
&&&&&&&&&&&&&&&&&&&&&&&&&&&&&&&&
杨家坳乡契税征管业务工作流程图
(财政分局-行政征收)
杨家坳乡村级三项资金发放流程图
(财政分局-行政给付)
对 象&&& 及相关单位
&&&&&&&&&&&&&
&&&&&&&&&&&
乡财政分局
&&&&&&&&&&&&&
&&&&&&&&&&&&&
政 乡 农 业 科
&&&&&&&&&&&&&
乡&&&&&&&&&&&&&
&&&&&&& &&&
&&&&&&&&&&&&&
及 有 关 单 位
&&&&&&&&&&&&&&&&&&&&&&&&&&&&&&&&&&&&&&&&&&&&&&
&&&&&&&&&&
&&&&&&&&&&&&&&&&&&&
&&&&&&&&&&&&&&&&&&&&&&&&&&&&&&&&&&&&&&&&&&&&&&&&&&&&&&&&&&&&&&&&&&&&&&&&&&&& 一折通&&&&&&&&&&&&&&&&&&&&&&
登记申报&&&&&&&& 上报数据&&&&&&&&&
审核&&&&&&&&&&&
&&&&&&&&&&&&&&&&&&&&&&&&&&&&&&&&&&&&&&&&&&&&&&&&&&&&&&&&&&&&&&
户签名&&&&&&&&&&
&公 示&&&&&&&&&
下拨资金&&&&& &专用存折&&&&&&&&&&&&&&&
&&&&&&&&&&&&&&&&&&&&&&&&&&
&&&&&&&&&&&&&&&&
&&&&&&&&&&
&&&&&&&&&&&
&&&&&&&&&&&&&&
杨家坳乡粮食直补资金、水稻和油菜农资增支
综合补贴流程图
(财政分局-行政给付)
&&&&&&&&&&&&&
&&&&&&&&&&&&&
乡& 财政分局
&&&&&&&&&&&&&
&&&&&&&&&&&&&
及 有 关 单 位
&&&&&&&&&&&&&
&&&&&&&&&&&&&
&&&&&&&&&&
&&&&&&&&&&&&&
&&&&&&&&&&&&&&&&&&&&&&&&&&&&&&&&&&&&&&&&&&&&&&
&&&&&&&&&&
&&&&&&&&&&&&&&&&&&&
逐户申报&&&&&&&& 种植面积&&&&&&&&&&
汇总&&&&&&&&&&&
&&&&&&&&&&&&&&&&&&&&&&&&&&&&
&&&&&&&&&&&&&&&&&&&&&&&&&&&&&&&&&&&&&&&&&&&&&&&&&&&&&&&&&&&&&&&&&&&&&&&&&&&&&
户签名&&&&&&&&&&
&公 示&&&&&&&&&&&
上报&&&&&&& &上报数据&&&&&&&&&&&&&&&&
&&&&&&&&&&&&&&&&&&&&&&&&&&&
种 植 水 稻& 油
菜 的 农 户
政&&& 乡 农&&&
&&&&&&&&&&&&&&&&&&&&&&&&&&
“一折通”
&&&&&&&&&&&&&&&&&&&&&&&&&&&
&&&&&&&&&&&&&&&&&&&&&&&&&&
&&&&&&&&&&&
资金下拨&&&&&&&&&&
&&&&专用存折发放
杨家坳乡农村村民宅基用地审核流程图
杨家坳乡农民集中居住村民建房初审工作流程图
        
 &&&&&&&&&&&&&&&&&&&&&&&&&&&&&&&&&&&&&&&
→&&&&&&&     
    &&&&&&&&&&&&&&&&
杨家坳乡农村居民采伐自留山和个人承包集体林木的
采伐许可证审核流程图
个人申请并提供林权证
不符合条件
村委会勘查、审核
&&&&&&&&&&&&&&&&&&&&&&&&&&&&
&&&&&&&&&&
杨家坳乡林地所有权、林地使用权争议裁决流程图
林地、林权争议单位(人)申请并提供相关材料:1、申请书;2、林地证明;3、林权证明,并注明地点、面积、树种等。
乡林业工作站受理(1日内)
杨家坳乡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经营的流程图
杨家坳乡行政处罚类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图
杨家坳乡未依法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逾期不改正拆除流程图
杨家坳乡防汛遇到阻拦和拖延组织强制实施权力运行流程图
成立乡防汛指挥部
采取的分洪、滞洪措施对毗邻地区有危害的,报上级防汛指挥机构批准,并事先通知有关地区
&&&&&&&&&&&&&&&&&&&&&&&&&&&&&&&&&&&&&&&&&&&&&
杨家坳乡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处置流程图
杨家坳乡土地权属争议裁决流程图
杨家坳乡制定植树造林规划流程图
杨家坳乡地震、防汛、动物疫情、火灾等突发事件应急征用的
杨家坳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及经营权流转争议调解的
杨家坳乡劳动纠纷争议调解的流程图
未达成协议
调查、调解
调查、调解
(提交人民调解申请书)请表
期限:15日内
期限:15日内
杨家坳乡地震应急救援演练及检查处置流程图
地震应急救援演练的宣传与指导
地震应急救援演练日常监督检查
杨家坳乡犬类管理与捕杀狂犬野犬流程图
杨家坳乡五保对象入敬老院批准流程图
杨家坳乡消防、防汛及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流程图
杨家坳乡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的救援及应急处理流程图
杨家坳乡森林火灾的预防扑救及调查核实流程图
杨家坳乡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及安置补助费使用情况监督
&&&&&&&&&&&&&&&&&&&&&&&
乡政府对批准后的征地补偿、安置补助方案
&&&&&&&& &&&&&&&&&&&&&&&&&&&&&&&&&&&&&予以公布并组织实施
&&&&&&&&&&&&&&&&&&&&&&&
被征地农民到乡政府指定的土地部门进行登记
&&&&&&&&&&&&&&&&&&&&
依据登记名册,委托有资质的测量单位进行实地
&&&&&&&&&&&&&&&&&&&&&&&&
测量并逐户登记实际丈量尺寸、面积地表附属物等
&&&&&&&&&&&&&&&&&&&&&&&&&
对丈量面积、地表附属物等情况予以公示一周。
&&&&&&&&&&&&&&&&&&&&&&&&&&&&&&&&&&&&&&&&&&&&&&&&&&&& &&&&&&&&&
公示有异议的,进行复核
&&&&&&&&&&&&&&&&
&&&&&&&&&&&&&&&&&&&&&&&&
公示无异议后,根据测量面积对照安置补助标准,
&&&&&&&&&&&&&&&&&&&&&&
计算农户补助金额并造册,制作安置补助费资金发放表
&&&&&&&&&&&&&&&&&&&&&&&&&&&&&&&&&&&
&&&&&&&&&&&&&&&&&
对安置补助费资金发放表进行公示一周,公示有异议的,重
&&&&&&&&&&&&&&&&&&&&
新复核计算;公示无异议的,有财政专户通过一卡通打卡
&&&&&&&&&&&&&&&&&&&&
&&&&&&&&&&&&&&&&&&&&&&&&&&&&&&&&&&&&& &&& 建档立案,接受专项审计及监督检查
杨家坳乡社区戒毒流程图
杨家坳乡民间纠纷及社会生产生活矛盾纠纷的调解处理流程图
&&黔ICP备&&杨家坳乡_贵州铜仁市思南县杨家坳乡邮编区号人口面积查询
贵州铜仁市思南县杨家坳乡
更新时间:
行政代码:身份证前6位:520624长途区号:0856 邮政编码:565100隶属政区:行政级别:乡 车牌号码:贵D辖区面积:76.03km2人口数量:约1.98万人人口密度:260人/km2 杨家坳乡相关查询:
  (一)地理位置杨家坳苗族土家族乡位于思南县城西偏南,乡政府距县城80公里。乡境地跨东经107°~521°至108°~271°,北纬27°~50°至27°~56°。其界东邻许家坝镇,南与青杠坡镇毗邻,西同风冈县永和镇以河为界.北与亭子坝土家族苗族乡、胡家湾苗族土家族乡隔六池河相望。东西长15.7公里,南北宽9.8公里,总面积76.03平方公里。属思南县边远乡之一。境内山峦叠崦,沟壑纵横,东南面稍低,西面偏高,最高海拔1 1 90米。最低海拔470米,平均海拔在700米左右。(二)基本概况全乡辖邵家渡、关田坝、堰塘、土井、栏杆、王大坪、帅家沟、于家山、岑头盖、水口寺、,.观音山、中城、桅杆坝、小丰溪、青年台、大盆水、。坪上、川塘、安家沟19个行政村,149个村民组。乡政府驻关田坝村。总户数4842户,总人口19809人,以苗、土家族、汉族为主。农业生产以水稻、玉米、油菜为主,近年来,党委政府下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培育起来以烤烟、畜牧业、药材种植三大产业,2004年,种植烤烟4300亩,计划收购烟叶86万斤,药材种植有玉竹、白术、半夏、板蓝根等,全乡现有养殖专业村两个,养殖小区1个,养殖专业户80多户。全乡现有初级中学1所,完全小学5所,教学点14个。到2005年止,全乡有公办教师85人,代课教师44人,在校初中生750人,小学生2850人,入学率达98%,毕业率达97、2%。1999年,“两基”工作顺利通过省人民政府验收,2003年,“两基”复查和普及实验教学经省人民政府验收合格,全乡教育向规模化、信息化发展。(三)气候条件杨家坳乡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型气候。冬、夏日较长;春、秋偏短。冬无严寒,夏无酷热,雨热同季。年平均温度15.7℃,全年积温在6300℃左右。年内最高温度可达38.5℃,出现在7月份。最低温度一6.5℃,出现在元月,无霜期在272天。年降雨量在1266毫米,集中在4至10月,占全年的84%,大于O•1毫米的雨日一般为162天,小于10毫米的雨日34天。全年光照;9小时,太阳总幅射为3534.3兆焦耳/平方米。集中在4至9月。(四)土地资源杨家坳民族乡地形地貌属低山喀斯特溶岩。相对高差在35至215米之间;坡度在8度至40度之间。地貌发育以溶蚀、浸蚀为主。 总面积为114045亩,耕地面积为14486亩,人均0、73亩。有林地面积46312亩;荒坡.全国与杨家坳乡面积相同的有:
杨家坳乡区划 210 关田坝社区
220 邵家渡村
210 岑头盖村
220 堰塘村
220 土井村
220 桅杆村
220 忠诚村
220 观音山村
220 水口寺村
220 青年台村
220 小丰溪村
220 干家山村
220 帅家沟村
220 栏杆村
220 王大坪村
220 坪上村
220 大盆水村
220 安家沟村
220 川塘村
思南县行政区划:
热门城市地名查询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杨家坳乡志
日期: 15:56:00.0
杨家坳乡志编纂委员会
名誉主任:袁智勇(乡党委书记)
主&&&&任:肖汉祥(乡人民政府乡长)
副&主&任:胡国志(乡党委副书记)
委&&&&员:李金凤(乡人大副主席)
编辑人员:沈仁德、李金凤、马国祥
&&&&&&&&&&&&&&&&&&&&&&&&&&&&&&&&&&&&&&&&&&&&&& 2007年3月目&&&&&录
第一章、&政治
第一节、&行政区域设置及变化
第二节、&历届班子领导人名录
第三节、&社会治安
第四节、&民政
第二章、&经济
第一节、&农业
第二节、&林业
第三节、&畜牧业
第四节、&交通、能源
第五节、&财税、商业、金融
第六节、&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章、&教育、卫生、人口与计划生育
第四章、人物、自然景观
&&&&&&&&&&&&&&&&&&概&&&&述
一、地理位置
杨家坳苗族土家族乡位于思南县城西偏南,乡政府距县城80公里。乡境地跨东经107052,,北纬27050,至27056,。其界东邻许家坝镇,南与青杠坡镇毗邻,西同凤冈县永和镇以河为界,北与亭子坝土家族苗族乡隔河相望。东西长15.7公里,南北宽9.8公里,总面积76.03平方公里。属思南县边远乡之一。
境内山峦叠嶂,沟壑纵横,东南北三面稍低,西南偏高,最高海拔1190米,最低海拔470米,平均海拔700米左右。
二、建置沿革
1992年10月,全县进行建并乡撤区工作,以原杨家坳、大盆水、水口寺三乡合并建立杨家坳苗族土家族乡,下设党、政、群、公、检、法、司等办事机构(股、室),原大盆水、杨家坳、水口寺乡设工委、2001年工委改为办事处。
全乡辖关田坝、邵家渡、堰塘、土井、栏杆、干家山、王大坪、岑头盖、帅家沟、观音山、水口寺、桅杆坝、中城、青年台、小丰溪、大盆水、安家沟、川塘、坪上19个行政村,149个村民组,乡政府驻关田坝村。
1978年至1983年,杨家坳人民公社属青杠坡区公所管辖,1984年全县改人民公社为乡,下辖村民委员会,直至撤区并乡。
三、气候条件
杨家坳苗族土家族乡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型气候。冬夏日较长、春秋偏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年平均温度15.70C,个年积温在63000C左右,年内最高温度可达38.50C,最低温度-6.50C,&&无霜期272天左右。
年降雨量在1266毫米左右,集中在4至10月,占全年的84%,大于0.1毫米的雨日一般为162天,小于10毫米的雨日34天左右。全年光照1302.9小时,太阳总辐射为3534.3兆焦耳/平方米,集中在4至9月。
四、物产资源
杨家坳民族乡物产资源丰富,主要是农业、畜牧业、林业、水利资源、矿产资源等。
农业主要以粮食种植为主,主要产品有水稻、玉米、小麦、红苕、洋芋、黄豆、荞子、高粱等。经济作物有烤烟、辣椒、油菜、花生、中药材等。
畜牧家禽种类有猪、牛、羊、鸡、鸭、鹅等,以养生猪、牛、鸡、鸭为主。
全乡宜林地面积为46312亩。现有林地24653亩,其中用材林10568亩,防护林9076亩,薪炭林1300亩,疏林地361亩,灌木林4736亩,森林覆盖率为26.3%。年木材蓄积量300立方米。新营造经济林木1709亩,多为1992年以来营造,新营造的经济林木约占总数的95%以上,其中有杜仲150亩,雪梨150亩,油桐2306亩,板粟1500亩,美国黑李子500亩。其它经济林还有柑桔、桃、橙、枣等。
全乡现拥有山塘6口,浇灌面积300余亩;水库3座(岑头盖),总容量84万立方米,灌溉4个村20个组1427亩农田;灌溉沟渠43条106公里,可灌溉面积约12300亩。另外,在乡境内还有水力发电站一座(邵家渡电站),装机400千瓦。
该乡还拥有煤、冰洲石、铁等矿产资源,但贮存量不大,也尚未正规开采过。
全乡总面积114045亩,耕地面积34187亩,人均耕地面积1.69亩;全乡公路里程146公里,其中干线公路59公里。
五、民族风情
杨家坳民工族乡主要为汉、苗、土家等民族英雄杂居之地。截至2005年底,全乡总人口20189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7817人,占总人口的38.7%,少数民族中有苗族4929人,土家族2560人,仡佬族142人,其他少数民族共计186人。汉族12372人,占总人中的61.3%。
各族群众共同的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月半节、重阳节等。每逢这些节日,各族群众都会以几乎相同的方式进行庆贺。另外,婚丧嫁娶、修房建屋、生儿生女等红白喜事,人们都会摆酒设宴来纪念或庆祝。
六、户籍人口
杨家坳民族乡总人口20189人,其中农业人口1户,非农业人口261人87户,外地籍(指本乡以外)暂住人口地10-50人之间不等。
七、市镇建设
1978年至1992年,杨家坳人民公社及街道几乎是木房或砖木结构的瓦房。1992年10月撤区并乡后,新建了杨家坳人民政府大楼,相继修建了杨家坳财政所、烟草站、信用社、供电所、教办、农业服务中心、国土所、中小学教学楼和宿舍、计生服务站、林业站等。同时,街道居民的小洋房也随之增多,截止2005年底,杨家坳政府所在地和街道共有钢筋混凝土洋房98栋,占政府所在地和街道房屋总数的86.7%。
2005年修建杨家坳乡人民政府新办公楼近400平方米,并硬化政府大院近500平方米。
八、人民生活
截止2005年底,全乡家庭用电率为100%;家庭彩电拥有率为59.7%2648户;家庭冰箱拥有率为9.7%433户;音像设备拥有率为45.5%2016户;家庭车辆(含摩托车)拥有率为11.9%529户557辆;家庭固定电话拥有率为4.2%184户,移动电话拥有率为10.7%2162人;同时拥有上述几种或全部的家庭率为4.6%205户。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全乡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文化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正逐步向小康社会迈进,逐步改变过去交通信息闭塞、生活生产水平低下、人民生存环境恶劣的历史。行政区域设置及变化
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工作。原青杠坡区被撤分为青杠坡镇和杨家坳乡,将原来杨家坳乡、水口寺村、大盆水乡合并为杨家坳苗族土家族乡。下设三个农村工作委员会(后称办事处),19个村150个村民组。
杨家坳办事处辖:邵家渡、关田坝、堰塘、土井、楠杆、王大坪、帅家沟、干家山、城头盖9个村。
水口寺办事处辖:桅杆坝、中城、观音山、水口寺、青年台、小丰溪6个村。
大盆水办事处辖:安家沟、大盆水、川塘、坪上4个村。
2007年1月,撤并村工作结束。由原来的19个行政村合并为5个村,大盆水村(川塘、坪上、大盆水、安家沟),城头盖村(土井、堰塘、邵家渡、关田坝、城头盖),王大坪村(王大坪、帅家沟、楠杆、干家山),水口寺村(小丰溪、青年台、小丰溪),观音山村(观音山、中城、桅杆坝)。&&&&&&撤并建后历届领导人名录
1992年11月成立筹备组
组&&长:&&何能富
副组长:&&干国文、张宁
成&&员:&&黎武强、安科、黄道成、吴春松、吴传强
第一届&&&&&
姓&&名&&&&&&&所任职务&&&&&&&&&&&&&&任职时间
何能富&&&&&&书&&&记&&&&&&&&&&&&&&(93.03-95.12)
黎武强&&&&&&副书记、乡&&&长&&&&&&&(93.03-95.12)
干国文&&&&&&副书记、人大主席&&&&&(93.03-95.12)
安&&科&&&&&&党委委员、副乡长&&&&&(93.03-95.12)
黄道成&&&&&&党委委员、组织干事&&&(93、03-94、04)
张文国&&&&&&党委委员、组织干事&&&(94、04-95、12)
吴传强&&&&&&党委委员、宣传干事&&&(93、03-95、12)
吴清洲&&&&&&人大副主席&&&&&&&&&&&(39、09、95、12)
姓&&名&&&&&所任职务&&&&&&&&&任职时间&&&&&备&&注
何能富&&&&书&&记&&&&&&&&&&&(96、01-98、09)届中调青杠坡
干国文&&&&副书记、人大主席&(96、01-98、12)
刘廷发&&&&副书记、乡&&长&&&(96、01-98、12)届中任书记
袁智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96、01-98、12)
安&科&&&&&党委委员、副乡长&&&(96、01-98、12)
吴传强&&&&党委委员、副乡长&&&(96、01-98、12)
安廷杰&&&&党委委员、武装部长&&(96、01-98、12)届中任副书记
吴仕江&&&&副乡长&&&&&&&&&&&&&(96、01-98、12)
姓&&名&&&&&&所任职务&&&&&&&&&任职时间&&&&&&备&&注
黎武强&&&&&书记、人大主席&&&(99、01-2001、12)
袁智勇&&&&&副书记、乡长&&&&&(99、01-2001、12)
付&&超&&&&&副书记、副乡长&&&(99、01-2001、12)
胡国志&&&&&副书记&&&&&&&&&&&(99、01-2001、12)
肖汉祥&&&&&党委委员、纪委书记&&(99、01-2001、12)
袁宗灿&&&&&党委委员、组织干事&&(99、01-2001、12)
安恩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99、01-2001、12)
沈仕德&&&人大副主席&&&&&&&&&(99、01-2001、12)
安怀扬&&&副乡长&&&&&&&&&&&&&(99、01-2001、12)
唐明娥&&&副乡长&&&&&&&&&&&&&(99、01-2001、12)
姓&&名&&&&&&所任职务&&&&&&&&&任职时间&&&&&备&&注
黎武强&&&&书&&&记&&&&&&&&&&&&(3、03)
袁智勇&&&&书&&&记&&&&&&&&&&&&(6、09)
肖汉祥&&&&副书记、乡长&&&&&&&(6-09)
胡国志&&&&副书记、人大主席&&&(6-09)
袁宗灿&&&&副书记、纪委书记&&&(6-09)
安怀扬&&&&副书记、副乡长&&&&&(6-09)
安恩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6-09)
田仁彪&&&党委委员、组织干事&&(6-09)
蔡&&荣&&&党委委员、宣传干事&&(6、09)
徐大东&&&党委委员、统战干事&&(6、09)
沈仕德&&&人大副主席&&&&&&&&&&(6、09)
王美江&&&副乡长&&&&&&&&&&&(6、09)
唐明娥&&&副乡长&&&&&&&&&&&(3、05)
吴传劲&&&副乡长&&&&&&&&&&&(06、09)
姓&&名&&&&所任职务&&&&&&&&&&&任职时间&&&&&&&备&&注
袁智勇&&&&书&&&记&&&&&&&&&&&(2006、10--)
肖汉祥&&&&副书记、乡长&&&&&&(2006、10--)
胡国志&&&&副书记、纪委书记&&(2006、10--)
袁宗灿&&&党委委员、政法委书记&&(2006、10--)
安恩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2006、10--)
梁国胜&&&党委委员、副乡长&&&(2006、10--)
吴传劲&&&党委委员、副乡长&&&(2006、10--)
李金凤&&&人大副主席&&&&&&&&&(2006、10--)
田仁彪&&&党委委员&&&&&&&&&&&(2006、10--)
梁明忠&&&党委委员&&&&&&&&&&&(2006、10--)
社会治安工作
杨家坳民族乡自撤并建以来,成立了以乡长为主的综合治理委员会,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的安全领导小组。各村成立了调解委员会,各村建立健全人民调解组织,充分发挥其作用,耐心细致地调解好每一件民事纠纷,公安机关对违法犯罪分子实行坚决打击。
全乡共有社会治安工作员10人,设立了社会治安巡逻室,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办公室,平时开展全民普法教育,打击车匪路霸、扫黄打非、禁毒、清除“门徒会”等专项活动。
民政民族工作
杨家坳民族乡认真贯彻执行《婚姻法》和《婚姻登记条例》,坚持婚姻登记原则,严格审查办证条件,依法办理婚姻登记手续。五年来,共办理婚姻登记406对,婚姻登记率达98%,合格率达100%。认真落实“拥政爱民、拥军优属”的优抚政策,把优抚款及时足额发放到优抚对象,五年来,落实优抚款共计194692元,这些款项的落实,解决了他们的实际困难,让现役军人消除了后顾之忧,促进了军民团结。认真落实《思南县农村特困群众救护实施细则》和《贵州省五保供养条例》,严格按照村组民主评议,村务张榜公布,村委上报乡社办,乡级审查报批,县局批复实施,持证享受救助的工作原则,切实做好特困救助工作。2004年来,共争取特困救助群众327户836人,五保供养78户88人,享受低保17户21人。认真做好灾情调查统计上报工作,为受害群众重建家园、恢复生产争取救助。坚持三公开一监督的原则,认真做好救灾款物的发放工作。五年来,共争取到救灾款95850元,救济粮123000斤,灾民建房5000元,衣物20包2550件,组织募捐4216元,衣物11包678件。2004年度“村干部培训班工作”被评为先进单位受县局表彰。2005年度,低保、救灾救济、婚姻登记获县局先进单位表彰。民政民族工作全面获五等奖受县人民政府表彰。
&&&&&&&&&&&&&&&&经&&&&&济
全乡工农业总产值为4201.6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为3121.2万元,占总产值的78.3%;工业总产值为860.1万元,占总产值的22.26%。人均纯收入900元,粮食总产量1033吨,油菜籽产量298.7吨,烤烟产量40万斤,生猪存栏1.02万头,出栏1.202万头,大牲畜存栏0.3万头,出栏0.21万头。肉类总产量1100吨,禽蛋产量230吨。全乡农副产品率较低,多为自给自足型。工业极不发达,仅有个别以家庭为主要的小商业。
杨家坳乡主要以粮食种植为主,主要品种有水稻、玉米、小麦、红苕、洋芋、黄豆、荞麦、高粱等。经济作物有烤烟、辣椒、油菜、中药材、棉花等。
杨家坳民族乡地广人稀,种植面积小,耕作技术落后,种子老化等原因,产量极低,水稻亩产在160公斤左右,玉米100公斤左右。经济作物也很单一,除种植烤烟、中药材、棉花、辣椒外,其他作物几乎无种植。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的发展,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把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来抓,提倡科学种植,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改良品种和改进耕作技术,提倡套种、复种、轮种,粮食和经济作物都边获丰收,水稻单产量最高可达500公斤以上,玉米在250公斤以上,其它粮食作物也有较大增多。另外,烤烟、畜牧成为全乡财政税收支柱。
全乡现有林地22653亩,其中用材林10568亩,防护林9076亩,薪炭林1300亩,疏林地361亩,灌木林4736亩,森林覆盖率为26.3%。
经济林木约占总数的95%以上,主要有桐、棬,其次是桃、李、梨、橙、五倍子等。竹类有荆竹、苦竹、水竹、斑竹等。
动植物资源有兽类、鱼类、鸟类。兽类有狐狸、獾子、獭、野山羊、野兔、野猫、弯狗、果子狸等。鱼类以鲤鱼为主,兼有青鱼、草鱼、甲鱼、鳝鱼、鲫鱼等。以塘库、稻田养殖为主,年产在1500公斤左右。鸟类品种较多,较为珍贵的有白鹤、鹭鸶、画眉、锦鸡、野鸡、金鸡、白头翁、布谷鸟、斑鸠、老鹰等。位于邵家渡村和王大坪上关阡村一片柏树林中,常年有数百只白鹤云集其间,远观如白云暗渡,近看近大雪封林,其景甚为壮观。
植物资源种类繁多,其中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植物有中草药夏枯草、车前草、杜仲、玉竹、白术、金银花、伏苓、木瓜、首乌、桔梗、野烟、独脚莲等;花卉类并可药用的有桂花、菊花、百合、月季花、马蹄花、映山红等。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植树造林工作,组织全民造林、封山育林。
三、畜牧业
畜牧家禽种类有猪、牛、山羊、兔、马及鸡、鸭、鹅等,以养生猪、牛、鸡、鸭为主。改革开放以来,养殖业有了较快发展,2005年争取财政贴息资金62.5万元,扶持养殖户36户,建养殖小区2个,年末实现大牲畜存栏12080只,出栏12251只,家禽存栏92147只,出栏30541只,发放贴息贷款11.97万元。同时还建“两个畜牧专业村”、“两个养殖小区”和“一个种猪基地”,提高了畜牧良种率。2005年,共举办各种科技培训班105期,培训农民2382人次,投入经费4000多元,提高了全乡广大农民对科技的认识能力,为科技推广、产业结构调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水利资源、交通能源
杨家坳乡地势山高谷深,溪沟交错,山泉遍布。虽无河流贯,但有六池河沿西北擦边而过,沿途有9个村部分农田可引水灌溉。全乡水资源较好。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农田水利建设,组织全乡人民兴修水利,开挖沟渠,筑山塘,共筑水库4座。
杨家坳民族乡以陆地交通为主,现有公路干线三条,即杨家坳至青杠坡段,全长13公里;大盆水至青杠坡段,全长20公里;水口寺至青杠坡段,全长11公里。全乡共有19个行政村,90%以上的村都通了公路。
境内地下资源主要有煤、铁、冰洲石等。有水力发电站一座(即邵家渡电站),装机400千瓦,大小变压器21台,总含量670千伏安,有供电高压线路19条,总长37.5公里,受益19个村、150个村民组。
五、财政、金融、商业
杨家坳乡财政税收来源单一,主要靠烤烟税、畜牧税、土地使用税和特产税。2005年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675798元,占任务数892200元的75.75%。其中,烤烟税完成499197元,占任务数的72.22%,畜牧税费完成65900元,占任务数80000元的82.4%。财政总支出2161690元,专项支出235985元,其它支出475724元。
杨家坳民族乡因地处偏僻,交通落后,产业结构单一,没有成规模的集贸市场,乡内主要是小商小贩,摆摊设店营业,每月三、八是乡里场天,每逢场天摆摊设点的客商高达100余家。主要以交易农需粮、油、肉为主。
六、基础设施建设
几年来,乡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多方找出路,引资发展基础建设工作。几年来,争取上级投入300多万元与投工投劳、自筹资金相结合,共改造了四条主干线公路,即“杨大公路”、“小丰溪公路”、“青年台公路”、“川塘村公路”,修建了村个村的人畜饮水工程——邵家渡、观音山和青年台村;实施了两个村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工程,即邵家渡防洪堤、水口寺山渠;兴建了三栋政府及部门办公楼,即政府大会议室、林业站办公楼、计生站办公楼;学校也兴建了5栋教学楼;兴修了两座公路桥,即丁家湾大桥、习家坝大桥;新建了街道;重新安装了乡政府所在地有线电视播放点。配合相关部门修建了两处移动机站,一处联通机站;组织群众自发修建村级公路50多公路,安装简易自来水10000多米,修建沼气池100多个,切实改善了全乡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杨家坳乡学校简介
&&&&&杨家坳乡距县城75公里左右,交通不便。杨家坳乡现有初级中学一所,班级数12个,在校学生842人;现有小学,学校数19所,其中完全小学5所,教学点14个,共有班级数73个,在校学生2474人。民办幼儿园2个。全乡总人口19809人,公办教师86人,代课教师及工人58人,退休教师21人,入学率达98%以上,毕业率达97.2%。1999年,“两基”工作顺利通过省人民政府验收,2003年,“两基”复查和“普实”教学经省人民政府验收合格。杨家坳乡教育系统拥有固定资产264万元,其中中学83万元;小学181万元。杨家坳乡教育系统总占地面积38533平方米。
杨家坳初级民族中学
&&&&&杨家坳初级民族中学,位于思南县西北边陲,与凤冈县接壤,它背靠岑头盖玉石壶,右面临鸬鹚河,这里绿树成荫风光旖旎,是育人的摇篮,是一所人才辈出的学校。
&&&&一、学校简史
&杨家坳中学始建于1965年。1965年至1967年,杨家坳小学附设1班农中,学校共有8个级11个班,有学生513人,教职工14人,1969年至1974年该校附设二年制初中,学生人数达到550人,教师数增至18人,其中有2名是女教师。1975年,正式面名为杨家坳公社中学(校址在现杨家坳小学),那时学生人数达250多人,1975年至1983年该校设三年制初中。1983年初中停办,改为“杨家坳公社小学”。
&1992年,命名为“杨家坳九年制学校”,杨家坳小学又附设初中部,初中部再次挂牌招生,共招两个班级,学生有100多人。1995年乡政府征地重新修建教学楼。到1998年学校第一幢教学楼竣工,并正式面名挂牌面名为“思南县杨家坳初级民族中学”。学校在1997年获县级教学质量三等奖,荣获县级以上教师先进个人5人次,从年,学校向外输送合格初中毕业生203人,其中4人考入思南中学,考入思南师范达15人,普高有41人。1999年,学校开设了10个教学班,学生达500多人,教职工有31人,其中教师25人(本科1人,专科16人,中专9人)。年,2001年学校有教职工23人,2004年,教师28人,学生有706人,考入思南中学12人,2005年,学校人数达869人,创造历史招生之最,共12个教学班,考入思南中学4人。
&&&&二、学校现状
学校占地11332平方米,服务半径16千米,覆盖人口19700人,现教职工29人,其中专任教师28人,有12个教学班,学生842人,有教学楼两幢(计2234平方米),教学辅助用房2522平方米,师生食堂150平方米,课桌凳400多套,还建起了多媒体教室、学生微机室、实验室、学校图书室,藏书达8200多册,可供师生借阅。
&&&&&三、学校业绩及展望
自1992年以来,杨家坳中学共向社会输送了合格毕业生达1500多人,教学质量不断攀升,十多年来,学校共有28名教师受到上级表彰,有58名学生在各种竞赛中获奖,1997年和2005年学校2次获县教育局教学质量三等奖和二等奖。学校规划到2007年占地面积达15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达5377平方米,学生食堂375平方米,藏书突破10000册。
思南县杨家坳小学
一、学校的基本情况
思南县杨家坳小学创建1952年,是杨家坳乡苗族土家族乡的一所乡级完小,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7400平方米,学校现有1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760人,在职教师25人,教师学历达标为97.5%。学校下辖八所村级小学,分别是:&黄家山小学、干家山小学、邵家渡教学点、堰塘教学点、土井教学点、栏杆教学点、王大坪教学点、岑头盖教学点。
1952年至1956年,该校设一至四年级5个班,有学生230人,教师由2人增至6人。经过了5年的辛勤办学,1957年至1965年,该校设了一至六年级7个班,有学生283人,教职工10人。1965年至1967年,该校每年均附设1班农中,学校共有8个级11个班,有学生513人,教职工14人,这期间为杨家坳乡培养了一批农村干部,另有5名继续深造,在教育战线上工作。1969年随着中央教育会议召开,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1969年至1974年该校附设二年制初中,学生人数达到550人,教师数增至18人,其中有2名是女教师。1975年至1983年该校设三年制初中。1983年初中停办,改为“杨家坳公社小学”。
1992年,该校1992年至1995年同时设有小学、初中共有15个班,学生600人,教职工32人。1996年,小学部和初中部财务、业务、行政分开,但未分校,共同使用“杨家坳小学”校章,小学部依然分两处教学。1998年,杨家坳初级民族中学成立。教学楼竣工投入使用,杨家坳中学、小学得以真正意义上分开。
二、学校教育教学及发展状况
学校下设校务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会小组、少先队大队部、语文教研组、数学教研组、仪仗队、舞蹈队。
&&&&1997年下半年,新的领导班子上任以来,学校充分挖掘自潜力改善办学条件。几年来,学校打紧一切支出,把每一分钱都用在点子上,相继投入10万余元,修建了90平方米的厕所,200平方米校园水泥大道,新修建了露天舞台、黑板墙报,添置了200余套套课桌凳,40个腰鼓及大鼓,脚踏风琴,通过这些建设,改变了过去的教学模式,保证了该校教育教学及相关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顺利迎接“两基”、“普实”验收,特别是自2002年“李嘉诚基金会”捐助的现代远程教育的实施,又经过了4年的发展,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初具规模,学校拥有近30000元远程教育设备。
思南县杨家坳乡黄家山小学
思南县杨家坳乡黄家山小学该校坐落在思南县杨家坳乡帅家沟村黄家山组。距乡政府所在地11公里,这里地处多乡镇的多村组交界地。由于这里较为边远,经济落后,加之离学校远,孩子们上学读书极为不便。帅乾能同志为解决乡民子女上学难的问题,于是该校于1983年9月在帅乾能自家屋里办起了学校,取名为“利群小学”。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附近的水口寺、陇水等片区村组小孩就近得以入学。1983年—1985年,该校学生由57人增至161人,教师由原来的1人增加到4人,年级由1个级增至5个级(当时是五年制小学),班由原来的1个班增至5个班。
&&&&1986年9月,学生增至213人,真正成了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师增至5人,帅乾能同志全家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1987年,学生人数增至288人,9月份《思南报》刊登了题为《自费办完小,利群美名扬》的文章对该校的办学模式及教育教学质量进行了宣传,同年9月,学校由“利群小学”更名为“黄家山小学”,报经上级批准,刻制校章一枚。
&&&&年连续3年获原青杠坡区教育教学质量第一名。1985年受县人民政府表彰,1986年、1988年被原青杠坡区区公所评为先进集体,1992年被原青杠坡区区公所评为德育先进集体,
思南县大盆水小学
思南县大盆水小学始建于1949年,依山傍水,地势开阔,开办之初由一座庙宇改建。1951年改名为思南县大盆水小学至今。该校属片区完全小学,辖区内有安家沟小学、川塘小学、坪上小学。
&&&&1951年至1953年张治明任校长开办1—2年级。
&&&&1954年至1964年徐涛、干国顺任教开办1—4年级。
&&&&1965年至1972年干国江任校长开办1—5年级。共有教职工7人,学生150人左右,1972年开设初中班共有教职工9人,学生200人左右。
&&&&1973年至1977年吴治贵校长开办1—5年级,时有学生160人左右。
&&&&1978年至1980年干国兴任校长开办1—4年级,5年级迁居川塘,1979年5年级迁回大盆水小学。
&&&&1980年下半年至1984年干国江任校长,开办1—6年级,有教职工7人。
&&&&1984年下半年安怡年从杨家坳调大盆水小学任校长,干国江任教导主任。1992年学校重建砖木结构教室共6间。
&&&&1995年至1998年梁祖才任校长,有教职工10人,1—6年级6个班共有学生250人左右。
&&&&1999年至2006年8月安毅任校长,有教职工11人,开办1—6年级共7个班有学生300人左右。2005年3月修建480平方米砖混结构教学楼一幢。
2006年9月田云志任大盆水小学副校长,主持工作。
学校现有在职教师7人,代课教师6人,7个教学班级(1个学前班)。两幢教学楼,有办公室、微机室、远程教育播放室、实验室、图书室、学校正日新月异发展,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思南县水口寺小学
思南县水口寺小学是杨家坳乡一所边远的片区中心完全小学,距县城77公里,交通极为不方便。学校占地面积5650平方米,服务范围主要有观音山村、水口寺村、青年台村、桅杆坝村、忠城村等五个村,服务人口4318人,有适龄儿童570人。现有9个教学班学生600多人,教职工15人,退休教师3人,其中高级教师3人。
水口寺小学现有教职工12人,348平方米的教学辅助用房是1896年修建的砖木结构楼房。
1951年4月在人民解放军的协助下,水口寺村公所创建了该地第一所学校水口寺民校,学生52人,教师2人。
1952年随着土地改革,学校迁移到太平山,时称太平小学。
1959年因自然灾害学校停办。
1963年,在观音山村恢复办学,时称观音山民校。
1967年,水口寺公社迁移至观音山,接管观音山民校,扩大办学规模;1971年转为公办小学,同时开办附设初中班学校定名为“思南县水口寺公社小学校”,附设初中班1981年停办。
1986年学校正式定名为“思南县水口寺小学”。
2000年学校发展到6个教学班学生358人,教职工13人,退休教师2人,其中高级教师3人。
学校现有9个教学班学生600多人,教职工15人。
学校办学条件从无到有。1971年以前学校均设在庙宇内,转入公办学校后公社配置教学木房及住宿房3幢共9间,划地给学校11760平方米。1985年,教育局拨款35000元修建354平方米教学楼1幢,1995年新增教师住宿用房150平方米。1996年至1999年,学校多渠道筹集资金5万元,修建厕所46平方米,平整水泥篮球场1个,水泥走道118平方米,花园10个,围墙367米,规划了会议室、工会活动室、少先队活动室、教务办公室、图书室等,布置了陈列室,安装了闭路电视系统、自来水引水工程、开辟学农基地1.8亩。
思南县杨家坳乡水丰小学
思南县杨家坳乡水丰小学是杨家坳乡一所边远的村级完全小学,学校占地面积1730平方米,服务范围主要有水口寺村,服务人口1337人,有适龄儿童116人,现有教职工3人。150平方米的教学楼是一九九五年修建的砖混结构楼房。
1974年7月该校从水口寺街上迁到兰木湾,全村人民自己修建1幢一楼一底的木房,楼上1间办公室,两间教室,底层有三间教室,教师4人。
1975年9月,全公社民办教师进行调整,教师5人,开1—5年级,正式面名为“水丰小学”。
1976年水丰小学附设初中部,调进2名公办教师。
1978年各村教师回原校。初中部撤消,教师只有3人,学生仅50人左右,只有3个班。1979年至1990年间,该校教师对学生采取减、免缓等措施,学生人数逐年增加。
&&&&1992年6月,实行撤区建乡,学校共6名教师,3名民办教师,3名代课教师,开办1—6年级,学生达150人。
1995年10月,该校将木房该为砖房。占地面积达300平方米,6间教室,2间办公室,总投资2万元,其中教师投工投劳300日工,为学校节省资金8000元,同时配齐课桌凳80余套,教师带领学生开挖200余平方米,挖掉土石方100余方的操场,建立一个标准的篮球场。同年底,被县教育局评为“先进单位”。
思南县杨家坳乡小丰溪小学
思南县杨家坳乡小丰溪小学是杨家坳乡一所村级完全小学,学校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服务范围主要有小丰溪村及干家山、帅家沟、青年台三个村的6个村民组等,服务半径2.5公里,服务人口2245人,有适龄儿童248,现有在校舍学生254人,教职工6人(其中代课老师4人)。225平方米的教学楼是一九八六年群众集资修建的砖混结构楼房
思南县杨家坳乡星星幼儿园
一、基本情况
思南县杨家坳乡星星幼儿园创建于2004年,位于杨家坳街上上排街,该园背靠岑头盖风景区著名景点“笋子石”,是具有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办园许可证”的“民办幼儿园”。幼儿园占地总面积250平方米,园舍建筑总面积410平方米,有玩具“宝宝乐园”一套,“单人跷跷板”8个,还有部分自制的玩具。幼儿园总资产近30万元。幼儿园现有小班、大班两个班,在园儿童71人,教职工两名。
邵家渡小学
邵家渡小学在悠悠历史长河中写下了如诗的篇章,清末秀才潘作林先生曾留下诗作“金山三面水回环,山水中林遇学庵。水底有山山进水,山蒸水滴水蒸山。”(注:遇学庵即梁氏宗祠)。诗中生动地阐述了邵家渡小学的优美风景,她依山傍水,东临鸬鹚河河畔,背靠金山子,又一条小河蜿蜒而下,可以说风景如画,让这块净土人才辈出。
民国初期,改学堂为学校,明国5年,各区乡办学,杨家坳区立国民学校成立,校址就在今邵家渡村的梁氏宗祠。教员有梁正修(1927年毕业于绥阳续师班)、梁家玉(毕业于石阡中学)2人,学生近30人。当时学校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梁之模:爱国将领,1937年8月在抗日战争中牺牲;梁加洋:解放后在北京某文工团任团长;梁加章,解放前考入大学等人才)。在解放后,邵家渡小学正式成立。1976年,学校在村党支部的高度重视下,申请办邵家渡完全小学,开办1—4年级,学生有60多人。年,又增加了五年级一个班,学生有72人,成为全乡唯一一个村级五年制完全小学,1984年五年级停办,直到1994年邵家渡小学开办1—4年级。在这期间,邵家渡小学一直在梁氏宗祠,教师是民办教师,共4人。1986年,梁氏宗祠因年久失修,成危房。1997年邵家渡学校重新修建在梁氏宗祠旁,学校开办了1—2年级,学生有50多人。
卫生院发展概况
杨家坳乡卫生院前身是杨家坳公社卫生所,成立之初只有两间旧木房,有两名集体卫生员,只能开展最基本的医疗服务。
一、1992年12月,撤并建后。徐榜朝、张鹏飞从原来青杠坡区卫生院调到杨家坳,徐榜朝任副院长主持工作,何光明从大盆水卫生所调到卫生院。1993后3月开展工作,当时只有从青杠坡区卫生院分给的3000元的药品,30的业务用房。
二、1992年12月至2003年3月徐榜朝同志副院长,主持工作。
1999年12月张鹏飞同志提任副院长。2003年3月至今主持工作。
三、我院现有正式职工5名,有B超一台、400MA照光机一台等设备,县卫生局投资18万元修建综合业务用房280平方米一栋,下辖水口寺片区和大盆水片区卫生所。本院对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能提供优质、价廉的服务。防疫、妇幼方面的工作进一步加强。年年被乡党委、政府评为先进集体。2004年被县委组织部评为非典防治工作先进集体。全院职工将更加努力,让群众满意是我们的目标!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是我们的宗旨!&
人口和计划生育
1950年有识之士积极呼吁控制人口增长。1960年国家提倡并组织实施控制人口计划。1970年政府开始推行计划生育工作。&&&1980年计划生育定为基本国策。1990年国家提倡计划生育优质服务。2000年计划生育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杨家坳苗族土家族乡于1992年撤并建以来,近15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情况:
杨家坳苗族土家族乡共有19个辖村,149个村民组,1992年总人口16623人。
1995年4月,提出计划生育工作实行“村为主”提倡创建计划生育“合格村”,建立建全村级计划生育工作网络,成立人口学校和计生协会。
1996年11月提倡计划外生育费“乡收县管”。1997年起,推行村级上报计划生育报表,各村配齐一名村计生专干负责本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数据的收集整理上报。
2000年全乡推行“计划生育村为主”,成立计划生育常年工作队,以“三为主”为基础,推行“三结合”把计划生育工作让全民参与,共同管理、共同督促。当年修建了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服务大楼。
2001年全乡修建村级计生服务室17个,同年6月省政府出台了《贵州省计划生育管理办法》。
2002年实行了微机管理,配备了专职微机员,当年总人口19140人,人口出生率16.7‰,计划生育率93.8%,计划外多孩率5.8%。
2003年乡财政投入对全乡独生子女和二女结扎户进行减免农业税,对群众进行宣传和诱导,2004年全面落实“村为主”起动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2005年全国开始推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全乡共有12人享受此政策,共发放奖励扶助金7200元,在这样的备件下2005年我乡人口和计划生育情况:当年总人口20069人,出生人口285人,其中男167人,女116人,一孩122人,二孩155人,政策外二孩9人,多孩8人,人口出生率14.3‰,政策生育率94%,自然增长率13.8‰。
2006年全乡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计划生育法》和《贵州省计划生育管理办法》,组成三个工作队,对全乡范围内开展了“集中宣传教育活动”对长期外出的对象户进行了专项治理,严格足额征收社会扶养费。到年末全乡总出生人口20275人,出生人口211人其中:男121人,女90人,人口出生率10.4‰,政策生育率10.35‰,与2005年度相比,自然增长率下降了3.45个千分点。
&&&&&&&&&&&&&&&&&&&&&&梁&之&模
&&&&&&&&&&&&&&()
梁之模、字岱娥、杨家坳乡邵家渡人。贵阳南明中学毕业,继在讲武学校和步兵学校学习。
日,从从家乡去镇远投奔国民党第二十五师师长王家烈,被任命为师副官,后升副官长。1930年11月,下部队在游玉久团任副营长兼任连长不久升营长,后游升师长梁随升任副团长。
1933年,水城龚奎,纠集二千余人,盘据一方,打家劫舍,无恶不作。附近各县人民深受其害,对龚恨之入骨。省曾多次派兵征剿,均未翦除。梁奉命前往征剿,刚到水城,即被龚率众包围,经过三日拼杀才突出重围,将匪众击溃。龚带领少数匪众仓皇逃至一山洞里顽抗。之模围洞三天,活捉了龚奎。
龚被捉后,向梁哀求:“只要不杀,愿以二万大洋和两连人的新俄枪支买身。”之模不为所动,决心为民除害,将龚交师部处置。龚到师部仍哀求用钱买命,师长游玉久接受了贿赂,又杀了龚奎,反向军部诬告说:“梁活捉龚奎,不经请示,擅自杀之”。军长不加调查要撤之模副团长之职。水城人民闻听不服,纷纷向省申诉,要求调查真相。省迫于压力,只得派人实地调查。查清师部报告实属诬陷,遂通电全省,表扬并提升梁之模为团长。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8月,梁之模所在的103师奉命开往上海抗日前线,时任新编613团副团长,部队经过江阴时,被日军阻击。梁之模指挥部队突击时,被日军机枪击中,因流血过多,为国捐躯,葬于镇江城东路侧甘露寺对面。在一木牌上写“梁之模,贵州思南人”字样。
国大代表-----安仕爵&&
&&&&&安仕爵,土井村上土井人,1936年5月生,1957年入党,1958年参加工作,曾任乡文书,公社财务辅导员,县水泥厂工人、班长、车间主任、副厂长、厂党支部书记等职。第四届中共思南县委委员,县总工会第四届常委。1978年被为省劳模,省五届、六届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英&&模&&录
沈应章,男、1926年生、楠杆村沈家寨人,1949年参加革命,中国人民志愿军353团7连战士,1950年11月在朝鲜盘龙镇战场牺牲。
吴朝清,男、1921年生、王大坪村上官阡人,1950年7月参加革命,中国人民志愿军347团战士,1951年7月在朝鲜云山县光荣牺牲。
彭焕乾,男、1931年生、栏杆村汪家屋基人,1950年2月参加革命,中国人民志愿军340团2营通迅员,1952年10月在朝鲜39498高地光荣牺牲。
&&&&&&&&&白号军起义大本营---城头盖
城头盖,又名铁桶盖,位于乡政府西约5公里(其东面紧靠乡政府),海拔900余米,四周峭壁悬崖、耸立于群山之间,地形起伏多变,周长15公里,中部低洼开阔。山顶曾于元代建过“城子寺”,寺前有一天然水池,常年不涸,57年建有三座水库,库容90万立方米,可灌溉面积767亩。
清咸丰七年(1857年)白号军攻破思南城,杀死知府,于次年二月驻进城头盖,修筑了前、后、左、中、右五首营垒和八道卡门,营房3千余间,驻军2万余人。九年(1859年)白号军在此筑堡修垒,建造宫殿、府暑,铸印铸币,发布《誊黄》,提出“反清复明”的政治纲领,是号军前期的政治、军事、经济中心。现山顶上遗存有白号军用过的石碓、石磨、石水缸到处可见,白虎嘴前沿城墙,卡门,点将台至今尚存。
城头盖风景幽美壮观,有“空谷崖钟”、“山巅石鼓”、“天台积雪”、“古洞生风”、“白炼高垂”、“红霞晚照”、“绿池鱼水”、“白果樵歌”八大景观,曾友竹凼人隐居其上,将八景统括呤咏成诗曰“骛湾空谷系岩钟,虎嘴山巅石鼓雄;耸峙山谷寒积雪,广游古洞暑生风;城头凝色高重白,寺顶雪光晚照红;夜半池中渔水绿,樵歌白果日升东”。
1985年12月,城头盖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塔
&&&&文峰塔,文峰塔位于楠杆村沈家寨,塔形五级六方,高12米,底层周长为10.2为,塔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九月二十七日(日)。塔身镶有记叙众民捐助钱资石碑一块。底层在1976年被扑一洞。于日夜倒塌。全县三大塔(鹦鹉溪马河境内的渐鸿塔,城东椅子山顶的中天塔)之一。——责任编辑:——信息来源:
——信息所属: 铜仁 思南县 杨家坳乡
CopyRight 2008 www. All Rights Reserved.主办单位: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贵州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办公室||贵州省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中心 承办单位:贵州省农村综合经济信息中心联系电话:(5 E-mail: 建议使用 IE 6.0以上版本进行浏览,最佳显示800*600 黔ICP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实事求是闯新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