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上述材料物理所学科目和所学知识,说说东西方政治制度各有什么不同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589年.利玛窦结识了儒生瞿太索.他接受瞿太索的建议.儒冠儒服.以学者面目宣传西方科学知识--利玛窦到北京.得到万历皇帝的赏识.赐留北京传教--教士们口说汉语.身着儒服.每人还有中国名字--到1610年.中国内地已有信徒2500人. -- 材料二 --伏尔泰对于中国的传统权威孔子非但不敢小觑.反而推崇至极.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3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589年,利玛窦结识了儒生瞿太索,他接受瞿太索的建议,儒冠儒服,以学者面目宣传西方科学知识……利玛窦到北京,得到万历皇帝的赏识,赐留北京传教……教士们口说汉语,身着儒服,每人还有中国名字……到1610年,中国内地已有信徒2500人。——《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材料二& ……伏尔泰对于中国的传统权威孔子非但不敢小觑,反而推崇至极。他把孔子的画像挂在家里的礼拜堂里朝夕膜拜,并以儒家思想文化为武器,抨击欧洲基督教的一神教专制。他还说中国人是“所有人中最有理性的人”。显然,伏尔泰推崇中国的儒学文化,主要就是看到其中有一种他在当时欧陆现实中难得见到的“自由”精神(其具体表现就是宗教宽容)。……伏尔泰还看到,孔子和西方古代贤哲一样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信条,并“提倡不念旧恶,不忘善行、友爱、谦恭”,“他的弟子彼此亲如手足”。显然,这就是“博爱”的本义,因而也就和“自由”与“平等”的信条息息相通了。——《世界文明史》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方面……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转移。新的着重点对以后几年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影响。——摘编自费正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材料四& (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人意识到)文明现在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了吗?我们不能以我们所有广阔的土地和无数的人口来对付这场斗争。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我们不是在走向胜利,而是在走向失败,我们唯一得到的一点安慰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利玛窦来中国传教的方式有何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学东渐”势头衰落的主要原因。(6分)(2)据材料二,指出伏尔泰等法国启蒙哲人推崇儒家文明的原因。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17、18世纪中欧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6分)(3)根据材料三,举例说明在学习西方文化的过程中,知识界关注重点的变化?(6分)(4)材料四中认为“文明现在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这里的“文明”指的是什么?“停步不前”在克里米亚战争前的突出表现是什么?材料中俄国“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学习的结果是什么?(8分)(5)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到了什么启示?(6分)&
【答案】(1)特点:利玛窦利用知识传授法,以学者面目出现;穿儒服、说汉话,顺应中国习俗;积极在上层活动,使得最高统治者允许其传教;(3分)主要原因:一些传教士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了中国主权;宗教理念的差异;闭关政策的影响。(3分)(2)原因:儒家文明的思想主张可为启蒙思想提供营养;以儒家文明为武器,宣传启蒙思想(3分)意义:中欧文明互补,为中国科技发展注入生机,促进了欧洲文明的进步。(3分)(3)变化:从重视西方科学技术,到重视政治制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事件: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6分)(4)文明:西方主要国家已经建立起资本主义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工业革命。(3分)表现:政治上仍然延续着沙皇专制制度,经济上存在着落后的农奴制度(2分)结果:1861年俄国进行了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促进了俄国经济的迅速发展。(3分)(5)一是世界各地的文明是相互影响的,共同推动了世界的发展和进步。二是一个国家或者民族在学习他国的过程中,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三是先进的文明必然得到广泛的传播,最终一定会战胜甚至取代落后的文明。(6分)【解析】略&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2011年江西省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卷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七月革命时,一个银行家陪同奥尔良公爵前往市政厅,失口说出新王朝的秘密:“从今以后,银行家要统治国家了。”材料二& “我们正睡在一座即将爆发的火山上,你们没有看见大地正抖动吗?”——一位法国议员(1848年1月)材料三& “我们占领第八区市府的公民,要求:民主的和社会的共和国。在国家的扶助下的自由结合的劳动协作社。”——巴黎第八区工人起义宣言(1848年6月)材料四& “共和国号召我们,我们要懂得胜利或懂得牺牲,一个法国人应当为共和国而生存,一个法国人应当为共和国而献身。”——第三共和国时期法国小学的《从军歌》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奥尔良公爵建立的政权采取什么政治制度?银行家的话实际上指出了七月王朝是代表哪一阶段利益的政权?(4分)(2)之后发生的哪一事件印证了材料二中法国议员的话?该事件爆发的原因有哪些?(4分)(3)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法国最终确立了何种政体?材料四说明了什么?(4分)&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解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七月革命时,一个银行家陪同奥尔良公爵前往市政厅,失口说出新王朝的秘密:“从今以后,银行家要统治国家了。”材料二“我们正睡在一座即将爆发的火山上,你们没有看见大地正抖动吗?”——一位法国议员(1848年1月)材料三“我们占领第八区市府的公民,要求:民主的和社会的共和国。在国家的扶助下的自由结合的劳动协作社。”——巴黎第八区工人起义宣言(1848年6月)材料四“共和国号召我们,我们要懂得胜利或懂得牺牲,一个法国人应当为共和国而生存,一个法国人应当为共和国而献身。”——第三共和国时期法国小学的《从军歌》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奥尔良公爵建立的政权采取什么政治制度?银行家的话实际上指出了七月王朝是代表哪一阶段利益的政权?(2)之后发生的哪一事件印证了材料二中法国议员的话?该事件爆发的原因有哪些?(3)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法国最终确立了何种政体?材料四说明了什么?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专项题
题型: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材料二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一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材料三 自1963年至1969年,日本贸促团体在中国举办了三次工业展览会。……中国贸促会先后在东京和大阪、名古屋和北九洲,举办了两次综合性的经济建设成就展览会。……互办展览会对于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起了巨大的作用。……这么多人的互相参观,实际上是一个友好大交流,而且是遍布在各阶层的群众性交流。
——林连德《当代中日贸易关系史》材料四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日本方面重申站在充分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的“复交三原则”的立场上,谋求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这一见解。中国方面对此表示欢迎。……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布结束。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1)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一的观点。&&&&&&&&&&&&&&&&&&&&&&&&&&&&&&&&&&&&&&&&&&&&&&&&&&&&&&&&&&&&&&&&&&&&&&&&&&&&&&&&&&&&&&&&&&&&&&&&&&&&&&&&&&&&&&&&&&&&&&&&&&&&&&&&&&&&&&&&&&&&&&&&&&&&&&&&&&&&&&&&&&(2)驳斥材料二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理由。&&&&&&&&&&&&&&&&&&&&&&&&&&&&&&&&&&&&&&&&&&&&&&&&&&&&&&&&&&&&&&&&&&&&&&&&&&&&&&&&&&&&&&&&&&&&&&&&&&&&&&&&&&&&&&&&&&&&&&&&&&&&&&&&&&&&&&&&&&&&&&&&&&&&&&&&&&&&&&&&&&&(3)依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4)材料四中的“不正常状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依据材料三、四,概括促成中日两国结束“不正常状态”的因素。&&&&&&&&&&&&&&&&&&&&&&&&&&&&&&&&&&&&&&&&&&&&&&&&&&&&&&&&&&&&&&&&&&&&&&&&&&&&&&&&&&&&&&&&&&&&&&&&&&&&&&&&&&&&&&&&&&&&&&&&&&&&&&&&&&&&&&&&&&&&&&&&&&&&&&&&&&&&&&&&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0110 期末题
题型:材料题
城市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西周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现代学者的研究认为:“中国政治性城市之特色,到西周已十分明显,西周所建立之城市,确立了今后两三千年中国城市的基本形态。《吴越春秋》中说:‘筑成以卫君,造郭以居民。’……其[军事]防御性能十分明确。”
——引自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材料二 “英国城市化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是一个突变的过程,不是以封建城镇为依托发展起来的,而是在一些村庄和工矿区发展起来的。”英国历史上进行了长达几个世纪的农业革命、商业革命,不仅为英国的工业化打下了基础,而且为城市化积累了资金、提供了廉价劳动力。18世纪早期,英国城市人口约占总人口的20%——25%,1801年为33%,而到1851年时英国已有580多座城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54%,英国已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材料三 英国国会1836年批准建设新铁路,到1855年其铁路总里程已达12960公里。运河方面,自从1761年开凿第一条运河,到1842年,英国已修建了3960公里的人工运河,曼彻斯特、伯明翰成了著名的运河枢纽;交通运输业的发达极大地加强了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使处于这些交通枢纽的地区迅速成为集商贸、工业和服务业为一体的城市或城镇。材料四 同时城市的新生活方式、新思想观念也在影响农村,城市的比较利益的优势也诱导广大农村的农民逐渐离开了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大量涌入城市。材料五 1860年——1900年,美国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由19.8%上升到39.6%,这一速度在美国历史上是空前的。……美国城市化也面临者一些问题,工业资本按照自己的想象建设了全新的城市,没有规划,管理混乱;……杂乱无章的城市管理加剧了城市建设的无政府状态,导致城市人口拥挤,房屋建设简陋,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如室内照明,通风差;许多地方缺少排污系统又无污物处理设施,导致污水横流。恶劣的环境导致霍乱、伤寒四处蔓延。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出我国古代早期城市的主要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城市化进程的显著特点。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和材料四分析英国城市化迅速发展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材料五概括在美国城市化的进程中出现哪些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城市化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阅读理解
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是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处于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中国,正迈步走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道路上,这是时代和全球化大潮赋予中国的使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所有公职人员从30岁以上的公民中选举产生,各机构内部实行集体负责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材料二 唐朝中央机构图(下图)
材料三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四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族残之,外帮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材料五 美国中央政府机构图(下图)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东西方政治制度的各自特点。试从经济、政治方面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三概况指出黄宗羲提出了怎样的政治设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观点产生的主要原因。
(3)概括材料四的主要观点,并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孙中山与黄宗羲思想主张的不同。
(4)材料二、五中,中央政府的权力结构和决策方式有何相似之处?其本质目的有何不同?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材料3:西方国家的代议制,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1)从两国政府首脑与议会、内阁的关系指出丘吉尔;材料一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1)依据材料一,概括这一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2)依据材料二指出美国独立之初面临什么问题?(;材料三中央对地方实行严格管理,国家官员在君主面前;(3)依据
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材料3:西方国家的代议制,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其核心是经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由于各国的政体不同,议会在国家政权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所不同。 ――人教版教材 请回答: (1)从两国政府首脑与议会、内阁的关系指出丘吉尔言论的依据。(6分) (2)材料2反映了德国政体的什么特点?这一特点给人类历史带来了什么影响?(8分) (3)以英、美、德为例,分别指出三国议会在国家政权体系中的地位。(6分) 75.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如果这一制度被削弱,此国家准出问题。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自《凤凰网》 (1)依据材料一,概括这一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6分) 材料二
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如果不是完全的话)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 ――华盛顿1787年给友人的信 (2)依据材料二指出美国独立之初面临什么问题?(2分)是如何解决的?(2分) 材料三 中央对地方实行严格管理,国家官员在君主面前,永远只能处于被管理被驱策的地位,决不能按自己的意图或根据客观条件运用独立的治理权。 ――摘自《中国政治制度史》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和美国的中央集权制度有什么不同?(4分) 76.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 “本宪法所授予之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众议院以各州人民每二年所选举之议员组织之??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大总统。大总统之任期为四年。同任副总统之任期亦然。大总统与副总统,应依照下列手续选举之??” 材料二 宪法规定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总统任期7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议会采取两院制.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 材料三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四 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首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请回答: (1)上述四则材料分别出自欧美国家的什么政治文献?(8分) (2)以上材料反映了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的哪两种基本类型?(4分) (3)对君主和议会的关系,材料三和材料四的规定有什么不同?(4分) (4)根据上述材料归纳,就大多数国家而言,资产阶级代议制具有哪些特征?(4分) 77.(19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由于东西方历史和文化以及社会现状的差异使其文明各具特点。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试卷第16页,总32页 材料一
中国发展模式的价值内核,源于延续几千年的政治传统。这种传统达到西方难以企及的历史高度:一是历史上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而非欧洲那样由封建领主或教会掌握;二是高度的行政管理体制,官员由公正、普遍的考试制度选拔,而非西方或中东那样由世袭或门第操纵;三是政治对人民负责,体现“民本主义”。 ――俞邃《关于“中国模式”之我见》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中国政治传统的特点。(3分) 材料二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早已为世人所公认。即使在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机构或制度上,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因此,要了解当代西方政治制度乃至现代人类政治文明的来龙去脉,首先必须了解英国政治制度及其历史。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2)材料二中英国“全新的政体”指的是什么?(2分)指出英国有哪些政治制度“已为世人所公认”,并分析其积极影响。(6分)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普选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根据材料三,分析社会主义中国有哪些政治制度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6分)并谈谈你对政治民主建设的认识。(2分) 78.(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三:
美国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肯定了以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规定立法权属于美国国会,并规定了国会的组成;行政权属于美国总统,以及规定总统产生的办法;司法权属于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并规定最高法院的组成;各州的相互关系和义务;这部宪法表明,美国在世界上第一次创造出既不同于英国的民主政治体制,也不同于英国议会内阁制的制度,使美国成为一个具有全国统一的中央政权的联邦制国家。这种政治体制和国家结构形式后来为许多国家所仿效。
――百度百科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一、图二、图三所反映的政治制度的本质特征分别是什么?试卷第17页,总32页 (3分)并归纳中国政治发展的趋势?(1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的“完美”之处。(1分)英国找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3分) (3)材料三中的“不同于英国的民主政治体制,也不同于英国议会内阁制的制度”分别指什么?(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外政治制度不同发展模式的认识?(2分) 79.(26分)法制建设和进步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漫长而艰难的演进过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第三表:此时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但重量最多为十五磅,愿减轻者听便。 第五表: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第六表:凡主张曾缔结\现金借贷\或\要式买卖\契约的,负举证之责;缔结上述契约后又否认的,处以双倍于标的的罚金。 ――《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 若犯死罪,议定奏裁,皆须取决宸(“宸”借指帝王所居,又引申为王位、帝王的代称)衷,曹司不敢与夺。
――《唐律疏议》
材料三:第二条第三款: 总统应经常向国会报告联邦的情况,并向国会提出他认为必要和适当的措施,供其考虑;在特殊情况下,他得召集两院或其中一院开会,并得于两院对于休会时间意见不一致时,命令两院休会到他认为适当的时期为止;他应接见大使和公使;他应注意使法律切实执行,并任命所有合众国的军官。 ――《美国1787年宪法》 材料四:“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十二铜表法》与唐律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的政治体制和宪法坚持的原则各是什么? 并分析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10分) (3)材料四中的“民治”在中国的近现代社会都努力去落实,请写出中国近代至建国初期关于“民治” 的三部主要法律名称及每部法律的特点或原则?20世纪末中国“法治”建设的根本目标是什么?(8分) 8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英法两国代议制发展简要进程(26分) 试卷第18页,总32页
――摘编自《欧洲近现代历史上宪政民主政制的生成、建构与演进》 材料二 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的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二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独立宣言》已宣布:“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于是,美国人民在革命期间和革命之后,通过了旨在使这一宣言不仅在纸面上而且在生活中得到实现的种种法律。他们没收并分配了亲英分子的大地产,将公民权扩大,所有成年男子(但不包括妇女)都拥有了选举权。许多州政府通过了禁止输入奴隶的法律。已建的教会被废除,宗教信仰自由成为国家的法律。十三个州都正式通过了包括人权在内的宪法,这一宪法保证公民天赋的权利。 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在美洲的建立,在欧洲被广泛地解释为: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是切实可行的――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有可能制定一种建立在个人权利基础上的切实可行的政体。于是,美国成为自由和机会的一个象征,作为一块新的、没有历史负担和枷锁的大陆而受人羡慕。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二总统任期七年,连选连任。??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共和国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公布两院所通过之法律,监督并保证其施行。??参议院得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统和部长及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
――摘编自《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法两国代议制民主在发展进程中体现的不同特点并简析其原因。(14分)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材料二中关于美国革命的认识。(6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1875年宪法对法国政治文明发展的影响。(4分) (4)从政治文明的角度,指出17―20世纪初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2分) 81.(11分)古往今来,不同的政治体制体现了政治文明的多样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试卷第19页,总32页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君臣地位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趋势对国家决策机制产生的影响。(4分) 材料二
日,工业复兴法案提交国会。众议院仅作了个别补充,便在一个星期后以325票对76票通过了该议案,虽然个别议员对法案的卡特尔化(注:垄断性企业联合)倾向不满意,而更多的一些议员则不喜欢法案赋予总统和行政当局的独裁式的发放许可证的权力。??6月13日,在罗斯福总统的敦促下,参议院终于以46票比39票的接近票数通过,法案立即被送交总统签署。 ??日,最高法院在审理“谢克特兄弟家禽公司诉合众国”案中,以全体一致的判决,裁定《国家工业复兴法》违宪,从而宣判了该法的死刑。 ――胡国成《塑造美国现代经济制度之路》 (2)材料二体现了美国政治生活的什么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与中国古代政体的根本不同。(4分) 材料三
1953年1月毛泽东亲自挂帅,领导中共中央宪法起草小组进行宪法草案初稿的起草工作。1954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一致通过宪法草案并正式公布,交付全国人民讨论并征求意见。在随后的两个多月里,全国各界共有一亿五千多万人参加了宪法的讨论,又提出许多修改和补充意见。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1197票赞成,全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历届会议资料整理》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具备哪些特点?(3分) 8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政体的确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多数人手中。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 ――伯里克利 材料二 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院权力相当的参议院。??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 ――《美国的历程》上册 材料三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中华文明史》第4卷 (1) 材料一中的“多数人”是指哪些人?从政治、经济、地理环境三个方面,分析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成因。(8分)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建立的背景。指出“新型的共和国”有何具体表现?(10分) (3) 根据材料三,结合史实说明孙中山如何在政治制度建设上“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6分) (4) 以上内容,对于推进当今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有何启示?(4分) 83.(24分)阅读下列材料,探索相关问题。 试卷第20页,总32页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专业论文、行业资料、文学作品欣赏、高等教育、外语学习资料、56西方代议制习题等内容。 
 高考题,模拟题分单元汇编(近代西方代议制)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011-2015高考题,模拟题分单元汇编(近代西方代议制) ...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测试题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测试题附答案...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 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东方的没落...  西方代议制习题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高中历史西方代议制习题西方代议制 1.美国 1787 年宪法颁布时其中并未包含保护公民权利的“人权法案” ,作为宪法主要 起...  专题六 西方代议制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解析版)_高三政史地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专题六 西方代议制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 (2014?福建泉州质检) “我以...  (4 分) 【考点】 (2)工业革命;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解析】 (2)第一小问原因,联系 19 世纪西方国家的背景,可知,经济上工业革命促进 自由竞争,政府实行...  西方政治制度练习题库_文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西方政治制度》练习题库 (400...() 11、代议制政府不是理想上最好的形式,而是现实中的最好形式;共同参与制只...  近代西方的代议制(精品教案)_高一政史地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结合时事精心...我们通过一段视频了解一下: 对应一个练习题。 过渡:英国建立建立了适合于自己...  【推荐】2014年高考历史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06 西方代议制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解析版)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专题六 西方代议制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