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保险旱灾和韩瑜庆 风雹灾后哪个报的多

第A05版:综合新闻
旱灾中的期盼:保险品种多一点儿 保障范围大一点儿
&&&&本报讯(记者刘福国)昨日凌晨虽然下了雨,但平均5毫米左右的降雨量,对瓦房店市各乡镇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旱灾中的农民对农业保险有了更多的期盼。&&&&记者从中华联合财险和人保财险两家公司了解到,瓦房店市大田保险和果树保险都属于政策性保险,到目前为止,已有65亩大田参保。旱灾发生后,中华联合财险瓦房店分公司将参保期限向后延长了5天,以保证更多的农户参保。公司工作人员马上就要分赴各乡镇,查看灾情,确定理赔事宜。果树保险目前只有苹果雹灾险,瓦房店享受政策性保险补贴只有5万亩。据了解,瓦房店市现有3.1万亩果树参保,而瓦房店苹果种植面积达50万亩。&&&&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农户开始主动到乡镇保险公司所设工作站咨询有关保险事项。他们自己承认,平时对农业保险意识不强。但农业保险品种单一、保障低确实也是必须面对的问题。就拿果树来说,旱灾方面的险种目前一样没有。而大田作物保险,也是分苗期、出穗期、成熟期3个阶段动态理赔,保障水平也没有达到农民预期。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农业保险新品种的推出过程比较复杂,与地方政策性补贴的面积、范围有很大关联。要推出更多适合农民的险种,除了努力提高农民的减灾防灾意识,还需要相关部门多做调研,做更多的工作。广西百色市田东县甘蔗旱灾保险赔款现场兑现大会上,获赔农户代表上台领款。韦文孟/摄&&&
罕见旱灾袭击大西南。作为全国最大的蔗糖生产基地,广西甘蔗在此次旱灾中出现大幅减产。颇受关注的是,广西田东县从去年5月开始试行甘蔗种植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截至目前因旱减产的蔗农已获得保险赔付100多万元,大大减少了旱灾损失。
  蔗农受灾农保补偿
  进入2010年4月,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田东支公司的工作人员非常繁忙,几乎每天都会接到蔗农甘蔗因旱受灾的报案电话,每天都要到甘蔗地里现场查看并办理赔付。  甘蔗减产波及整个田东县,蔗农损失惨重。田东县农业局糖办主任苏建新介绍,这个榨季全县36万亩甘蔗入榨总量136万吨,比上一榨季减少了约34万吨;干旱造成甘蔗单产不到3.8吨,至少减产了20%。  广西百色市田东县平马镇怀民村村民黄山领年榨季种了10亩甘蔗,去年8月以来的持续干旱造成大幅减产,只收了约40吨甘蔗,比上一榨季减产近50%,按照目前的甘蔗收购价,他这个榨季至少损失收入1.3万元。  在大灾之年,一些蔗农因为一份保险协议大大减轻了损失。去年5月开始,田东县按照“政府主导、财政支持、公司经营、农民自愿”的原则,从去年5月开始推出了甘蔗、香蕉种植的政策性农业生产保险。  如今,这份保险已经成为农户甘蔗因旱受损后减少损失的一座坚实“靠山”。田东县副县长吴风雷说,“在保险期限内全县蔗农将从保险公司得到赔付数百万元,这大大减轻了农民的损失,对农业风险的保障作用十分明显。”  “请获得赔款的韦定美、廖剑锋等12位农户代表上台领款。”今年4月30日,田东县甘蔗旱灾保险赔款现场兑现大会上,数百名农民朋友兴高采烈地把现场围了个水泄不通。中国人保财险田东支公司经过勘察灾情,确认有9600多亩甘蔗受损,根据严重、中度、轻度三个损失程度,最后确定全县甘蔗赔偿为120万元,最高单笔赔偿为1.3万元。林逢镇和同村568户4387亩获得赔偿6万多元。  林逢镇和同村村主任廖艺荣告诉记者,他家种植了9亩甘蔗,受旱灾影响严重,经保险公司现场核查因灾受损面积为3亩,总共得到900多元的赔付款。  在和同村,村民主要靠种植甘蔗为生,700多户目前有612户参保,参保率达到90%以上。此次旱灾中,保险公司现场核查后核定赔付145亩甘蔗损失,参保农户获得最多的赔付款有3000多元。  “我们这里甘蔗每年都有火灾、旱灾发生的危险,农户每亩地只需要出2.5元,相当于少吃一顿肉的钱,旱灾发生后就可以获得大实惠。”和同村弄拨屯农民黄绍崔说,“我们屯里户户都参保,参保率100%,总共种植300亩甘蔗,一共核定赔付30亩。”
  投保改变“看天吃饭”
  “我们村里的村民向来是看天吃饭,就怕老天不高兴。大家主要种植香蕉和甘蔗,雨下多了不行,下少了也不行。”田东县平马镇怀民村村民黄力强说。  田东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每年洪涝灾害和干旱交替发生,加上农业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农民因灾返贫、因灾致贫现象时有发生。据统计,2005年-2008年,民房家庭财产损失达0.37亿元。因农户自身抗灾能力极其有限,一旦遭遇天灾人祸,几年都不能翻身,很大程度上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记者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田东支公司了解到,此次试点涉及祥周镇、平马镇、林逢镇、思林镇、江城镇、印茶镇等地的蔗田18万亩,每亩保险金额500元,总保额9000万元;保险费率5%,即每亩保险费25元,合计保费450万元,其中财政补贴405万,农户负担45万元。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田东支公司经理凌清华介绍,甘蔗种植保险公司承担的主要保险责任为火灾、冻灾、暴雨、洪水、内涝、暴风、旱灾、雹灾等自然灾害,每亩参保费用为25元,其中自治区财政、县财政和农户自筹资金按照5∶4∶1的比例缴纳,算下来农户只需要每亩缴纳2.5元即可。  去年以来的长期干旱引起田东县甘蔗火灾事故多发,今年2月2日发生在林逢镇林驮村的甘蔗火灾,导致受灾群众达37户,甘蔗受灾面积300多亩。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田东支公司接到报案后,及时组织人力赶赴现场开展查勘理赔工作,最后为受灾蔗农赔付5.7万元。  吴风雷介绍,18万亩甘蔗总的保险金额为9000万元,相当于保费的20倍,是农户自筹部分的200倍。“对蔗农来说,每亩地只需要缴纳2.5元保费,加上财政补贴部分,就可以在遭受灾害之后获得保险公司最高每亩500元的赔付,这是小投入换来的大保障,非常值得。”
  小投入大保障吸引农户
  田东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总人口40.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就有33.2万人,是典型的农业县。作为全国农村金融改革的试点县,2009年3月田东县被列为广西农业保险试点县,按照“政府主导、财政支持、公司经营、农民自愿”原则,当地“三农”保险工作稳步推进。  在甘蔗种植政策性保险之外,实际上去年田东还同时启动了香蕉种植政策性保险,投保面积3万亩,每亩保险金额1200元,总保额3600万元。保险费率10%,每亩保险费120元,合计保费360万元,其中财政补贴90%,农户自负保费的10%。  一份保险为田东县的农业发展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新变化。政策性农业保险也吸引了不少外地老板前来投资发展农业生产。江西老板李国强10多年来一直在海南承包大片土地种植香蕉,饱受自然灾害之苦。去年他已把经营战略转移到田东,在祥周镇模范村租下700亩地种植香蕉。公司工作人员透露,由于田东县有农业保险,而且政府负担了大部分保费,公司正计划扩大种植面积,力争达到3000亩以上。  吴风雷告诉记者,此次甘蔗种植保险的期限是一年,从日零时起至日24时止。“现在我们也正积极发动和引导群众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今年将开办芒果、竹子、水稻等新险种,为种养业系上‘安全带’,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这次旱灾中不少蔗农都从保险公司获得了赔付补偿,因此下一年度的发动引导工作明显顺利很多。”  2009年田东县共实现政策性“三农”财产保险保费收入647.37万元,其中承保甘蔗18万亩、香蕉3万亩,承保政策性能繁母猪2.27万头,承保全县农房8万户。同时,农村计划生育相关保险试点也取得了新突破,为全县4700多名独生子女和1189名村干部、计生干部提供了人身意外综合保险保障,保费纳入了财政补贴范围。  据了解,广西已根据田东经验推广试点范围,在除百色外的13个地市甄选所辖13个县开展农村金融改革试点,进一步建立示范、树立典型、积累经验,继续探索金融服务“三农”的长效机制。
&&相关稿件“鸡蛋大的冰雹”砸出1.41亿元的损失——
雹灾理赔绿色通道等你来
&&&&□记者席韶阳&&&&核心提示|“像鸡蛋一样大的冰雹”!对于很多人来说只是茶余饭后的一项谈资;但是,对于遭受损失的朋友来说,却无疑是一场灾难。&&&&今年5月份以来,河南局部地区出现了强对流天气,遭遇短时强降雨、冰雹、雷电和大风袭击,洛阳、平顶山等地户外车辆与农作物受损严重。在这场天灾面前,现代商业保险悄然发挥着巨大的保障作用。&&&&“鸡蛋大的冰雹”砸出1.41亿元的损失&&&&两周前,河南局部地区出现了强对流天气,遭遇短时强降雨、冰雹、雷电和大风袭击。冰雹从天而降,一时间“鸡蛋大的冰雹”图片在朋友圈里刷了屏。洛阳、平顶山等遭受冰雹天气的朋友纷纷晒出各种冰雹图片,有的图片显示汽车玻璃被冰雹砸坏,有的图片显示农作物被冰雹砸倒。&&&&在这场天灾面前,现代商业保险悄然发挥着巨大的保障作用。据统计,5月份的风雹灾害期间,全省保险业共接报案1.63万件,估损金额合计1.41亿元。其中,小麦保险报损87万亩,估损金额1.08亿元;车辆报损1.32万辆,估损金额2788.36万元;财产险报损64件,估损金额438.62万元。&&&&雹灾之后理赔忙保险公司出动无人机查勘定损&&&&据记者了解,今年5月的这场强降雨、冰雹天气之后,不少财险公司都接到了客户报案。为了积极有效地推进保险理赔工作,河南保监局迅速行动,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全省保险业全力做好灾后理赔服务工作。&&&&在保监局的统一部署下,全省保险业也积极行动,主动采取应对措施,有效开展极端天气期间各项理赔服务。&&&&据记者了解,河南保监局推出的应急预案中,第一条就是统一调配理赔资源,全力保障案件处理。保监局要求各保险公司及时启动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或成立风雹灾案件处理小组,做好灾害理赔案件的指导和监督等工作。同时在全省范围内,紧急调配查勘人员、车辆及设备等理赔资源补充至洛阳、平顶山等受灾严重地区,全力开展理赔工作。&&&&在这场风雹灾害天气中,农作物受损最严重,为此,河南保监局特别要求灾害地区的农业保险承办机构,要及时与各地政府、农业、气象等部门及农业保险专家保持密切联系,确保农业保险查勘工作的顺利进行。据悉,人保财险就推出了总、省、市、县(区)公司四级联动,总公司派人带队赴现场指导理赔的同时,还抽调两架无人机协助开展小麦查勘定损工作,提高小麦保险查勘时效性。&&&&统一部署让理赔更加畅通&&&&这场冰雹给当地百姓造成了不少损失,但很多人并不知道,雹灾也是可以理赔的。下完冰雹后,不少人在朋友圈里相互询问:冰雹砸坏了车,保险公司是否理赔?&&&&为此,河南保监局在部署灾后理赔工作时,特别提到要“畅通信息沟通渠道,提升专业服务能力”。据了解,保监局要求各保险公司保证客户服务电话24小时畅通的同时,积极与客户沟通,通过电台广播、电话、短信、微信等多种途径,向客户和社会大众发出风险提示,协助做好防灾防损工作,广泛宣导大灾理赔流程和注意事项,引导客户快速理赔。&&&&同时,加强与合作汽车修理企业的协调沟通,合理处置灾害受损车辆,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切实维护车主利益。据悉,太平洋产险洛阳中支通过电台广播向社会公众告知保险处理流程及注意事项,并通过官方客服电话95500和微信公布8部固定电话,作为雹灾事故处理临时咨询热线,减轻热线咨询报案压力。平安产险河南分公司紧急推出冰雹天气驾驶微信知识贴,并通过分公司微信、省内主流媒体微信进行广泛转发,提升公众对于灾害天气的应对能力。&&&&及时快赔全省车险理赔已支付1444多万&&&&为了让受灾客户快速拿到理赔款,不少保险公司都简化了理赔流程,同时开通了绿色服务通道。对此,保监局也出台了简化案件理赔流程,开通服务绿色通道的通知,要求各保险公司以客户服务为中心,简化理赔流程,设立便民集中定损点,提高服务效率。对于责任明确、损失确定的案件,现场定损、现场赔付。&&&&记者从河南保监局财险处获悉,大地产险等公司对于灾害案件实行零单证赔付,即免现场、免证明、免发票,只需要客户提供基本资料即可。太平洋产险洛阳中支在市区四个理赔片区悬挂条幅设立雹灾车辆定损点,全员通过微信朋友圈转发定损点位置及定损点负责人电话,引导客户定损维修。阳光产险河南分公司理赔人员积极行动,及时分布各主要定损网点,联合合作车商集中定损,指导客户进行自助理赔。&&&&比如,华农产险河南分公司承保了中垦种业基地的小麦制种保险,约800亩制种小麦损失严重,查勘并预估损失约350万元,为及时帮助企业救灾并恢复再生产,华农产险计划先行预付赔款130万元。&&&&截至5月12日零时,河南全省车险案件已完成赔付支付1444.26万元,农业保险查勘定损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河南保监局将继续关注风雹灾害案件进展情况,督促辖内保险机构认真做好后续相关工作。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全国数字报联盟
----更多媒体----
南国都市报
现代生活报
小龙人学习报
申江服务导报
学生英文报
人才市场报
每日经济新闻
国际金融报
上海证券报
上海环境报
三湘都市报
河南日报农村版
华西都市报
金融投资报
四川政协报
精品健康导刊
连云港日报
安徽日报农村版
安徽法制报
今日生活报  交了钱却得不到赔偿款;邻居都领到了钱,为什么自己却没有;为什么赔偿得这么少……每天的12345市民热线都能接到农户诸如此类的求助电话。农业保险究竟能提供哪些保障?为什么赔付额度比农业产量少很多?赔付情况如何?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农户不解  在理赔范围,却迟迟未发赔偿款  【案例1】三四户受灾,只有一家收到赔偿款  2月27日,家住德州市平原县的张先生拨打12345热线反映,2013年秋季的雨季导致自家玉米7.5亩绝产,当时已经上报村委会,之后保险公司人员与村支书、村主任和村民代表已到村实地查勘过,但至今未发放理赔款。他希望相关部门调查核实,尽快予以督促发放赔偿款。  张先生告诉记者:“去年春天的时候,按照村委会的要求,我们统一缴纳了农业保险费用,没想到秋天玉米就受灾了,而且还那么严重,7.5亩地,全都绝产了!”“去年,我们村受灾并通过保险公司核实后的大概有三四户,但只有一户的赔偿款去年冬天发放下来了,其他的至今没发放。”张先生告诉记者。  看到别人家的赔偿款已经发放下来了,张先生也很着急。他和其他几户到村委会询问,得到的答复是“已经报到镇里了,等待镇里的处理结果”。  又过了一段时间,赔偿款还是不见动静。张先生等一行又到镇里了解情况,镇里让他们自己去保险公司办理。“我们都是普通农民,连保险公司在哪儿都不知道,怎么去找啊?”张先生很委屈。  据了解,农业保险责任范围包括:因火灾、冻灾、雹灾、风灾、旱灾、涝灾、重大流行性病虫害等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对投保农作物造成的损失。  【案例2】两年的赔偿款都没有收到  2月27日,家住德州市陵县的何先生拨打12345热线反映:2013年和2012年自家已经参加玉米保险,2013年12亩减产的玉米理赔款至今未发放,多次联系村委会,但未得到解决。何先生希望相关部门调查核实,给予查明未发放的原因,尽快给予发放赔偿款。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不仅是2013年的玉米受灾赔偿款没有发放到何先生手中,甚至于2012年玉米绝产受灾赔偿款也没有发放。何先生说,2012年,他家的12亩玉米受灾相当严重,其中8.2亩属于绝产,因存折上登记的姓名有误,所以未发放赔偿款,后于2013年6月份已经将存折更改为银行卡(登记的姓名正确),但赔偿款一直没有音讯。  谈及村里村民有没有类似遭遇时,何先生无奈地笑了笑,说:“2012年我们村受灾的有两户,另一户的赔偿款已经发下来了。2013年村里有50多户受灾,我挨家挨户地问了,只有我家的赔偿款没有发放。”“当时,保险公司、乡政府和村委会领导都来实地核实了,我家的受灾情况属于包赔范围。”何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多次去村委会询问,得到的答复都一样,让何先生回家等待。  在采访过程中,他多次表示:“我都这么大年纪了,真的很希望相关部门尽快给我家发放赔偿款,这笔赔偿款对我一家老小来说非常重要!  【案例3】赔付太少,与正常粮食收入相差太多  理赔难让入保农民觉得堵心,赔付少则让不少农民感到失望。去年秋天,齐河的农户高老汉的五亩玉米受灾,当地的保险公司派人查勘之后,他共领到了200多元的赔偿款,高老汉颇感失望。因为玉米全倒了,他的5亩玉米收了不到1000斤;而在正常年景,亩产就近千斤,5亩地至少收入五千元左右。  保险公司  不同阶段的庄稼赔付额度不同  【农保理赔期限有明确规定,跨年度要受罚】  “部分农民抱有侥幸心理,多报灾情能赔款是赚的,不赔款也无损失;有的村庄投保比例严重不足,村民把未投保、且出险的地块指定为参保小麦,“张冠李戴”,给查勘工作带来很大麻烦。”德州人民财产保险分公司农险部经理程学方介绍,全市8000多个村,德州人民财险就占了67%,“面对的是千家万户,如果虚报、错报,查起来会非常艰难。”  在农村有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在农业保险宣传过程中,一家几口投保时登记的是一个姓名,在提供打款账户时有可能又是另一个姓名,这为保险赔付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有时候,农户收不到赔偿款,有可能是名字错了,或是账号不正确。“在赔偿过程中,只要农户信息正确,赔偿会很快到位。”需要农户注意的是,农保理赔期限有明确的规定,小麦最迟8月底前理赔结束,玉米11月20日前,棉花12月底前。一般不会跨年度赔付,赔付慢了保险公司也很着急,工作人员要受到上级公司的考核处罚。  【保险按照阶段赔偿,不是按照产量】  当前,我市一亩小麦、玉米的产量1000斤左右,很多农户在领到赔偿款后发现仅仅是几十元或是几百元,甚至达不到产量的一半。保险公司介绍,农户的保险为政策性保险,即补贴险,按“低保障、广覆盖”的原则确定保障水平。保险金额是生长期内发生的直接物化成本,包括种子成本、化肥成本、农药成本、灌溉成本、机耕成本和地膜成本。粮食在每个阶段的赔偿是不同的,并不是农户理解的按照产量多少来赔付。  小麦保险自返青起至成熟收获,最高每亩保额320元,保险费10元,农民自交保费2元,各级财政补贴8元。越冬期至抽穗前,每亩保险金额× 60%;抽穗期至成熟期,每亩保险金额× 100%。  玉米自保险出苗起,至保险玉米成熟收获完毕时止,最高每亩保险金额300元,保险费10元,农户自交保费2元,各级财政补贴8元。幼苗期,每亩保险金额× 50%;小喇叭口至大喇叭口期,每亩保险金额×80%;灌浆期至成熟期,每亩保险金额× 100%。  棉花自保险棉花出苗起,至保险棉花成熟收获完毕时止,最高每亩保险金额 450元,保险费18元,农户自交保费3.6元,各级财政补贴14.4元。苗期,每亩保险金额×50%;蕾期,每亩保险金额×80%;花铃期至霜降,每亩保险金额× 100%。“宣传、承保、报案、查勘定损、理赔”,如今,政策性保险还处于试验阶段,任务量大,部门多,任何一个部门出错都可能导致农民收不到赔偿款。“在整个理赔环节,数据很多,比如姓名、面积,一卡通上面的十几个数字,有时候一个数字就可能导致整个工作不顺畅,所以每个部门都要承担起责任,认真仔细统计报送理赔信息,保障农户及时收到赔偿款。”程学方说。  农业部门  力争扩大试点确保受灾农户不受损失  德州市农业局把“积极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作为服务全市农民的一件实事。力争扩大试点面积,扩大试点县市,完善试点工作程序,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通过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开展,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对农民造成的损失,保障我市农业生产安全、有序、可持续发展,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农业部门指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险费采取国家财政补贴和农户自交保费相结合的方式缴纳,由政府和农户共同承担。政府对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80%的保险费,其中中央、省级财政补贴60%,市级财政补贴6%,县级财政补贴14%,农户只承担20%的保险费,有效减轻了农户经济负担,农民可放心投保。  农业部门呼吁,农民群众要摒弃侥幸心理,做到足额参保,实事求是报灾,切实把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防范和转嫁农业风险,保护自身利益的有效途径,及时为所种植作物投保,确保受灾不受损失。  记者 王怀贵 实习生 李晓燕 通讯员 曹连杰 制图 刘振兴2015保险代理人考试真题(5)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2015保险代理人考试真题(5)
||文档简介
领先的第三方保险平台DD沃保网|
总评分0.0|
&&2&#03;1&#03;保&#8203;险&#8203;代&#8203;理&#8203;人&#8203;考&#8203;试&#8203;真&#8203;题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迭部舟曲雹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