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军事历史上最强的五名士兵牛士兵是谁?翻阅古今中外历史名人。我们认为史上最牛士兵应该是四川南充市阆中市阆中历

人类历史上单兵作战能力最强的人选除了他们还可能会是谁?
导读:首先,强调一下大家要讨论此话题的规矩,仅限于军事爱好的讨论,人身攻击和喷子误入!骂人者,还望自觉绕道。
1942年报名参加海军陆战队时年方16,身高5呎5吋(约1米65)体重110磅(将近100斤)。他们当场嘲笑他。于是他又报名参加空军,他们也大肆嘲笑他。然后他又报名参加陆军,他们觉得多个大头兵挡子弹也不算多,于是就收了他。他表现不算好,有一次还
在训练中昏倒了,这使得他们打算让他去当炊事兵。他仍然坚持要上战场,于是他们把他送上了前线。
在攻占意大利的过程中,他因为射击技术
RT,人类历史上单兵作战能力极强的人选可以有谁?首先,强调一下大家要讨论此话题的规矩,仅限于军事爱好的讨论,人身攻击和喷子误入!骂人者,还望自觉绕道。[地面战篇]莫非无敌(Audie Murphy)奥迪·莫非1942年报名参加海军陆战队时年方16,身高5呎5吋(约1米65)体重110磅(将近100斤)。他们当场嘲笑他。于是他又报名参加空军,他们也大肆嘲笑他。然后他又报名参加陆军,他们觉得多个大头兵挡子弹也不算多,于是就收了他。他表现不算好,有一次还在训练中昏倒了,这使得他们打算让他去当炊事兵。他仍然坚持要上战场,于是他们把他送上了前线。在攻占意大利的过程中,他因为射击技术高超晋升为下士,与此同时感染了疟疾,直到战争结束前一直患有该病。最好记住这一点。他于1944年被派到法国南部。他遭遇的一个德国机枪小队诈降后打死了他最好的朋友。莫非无敌在暴怒下变身升级,干掉了机枪工事里的所有敌人,然后用他们的武器消灭了半径100码范围内的所有坏蛋,包括另两个机枪工事和一帮狙击手。他因此获得铜十字英勇勋章,晋升为排长,之前所有肆无忌惮的叫他“矬子”的人都向他道了歉。大约半年之后,他的连队受命保卫科尔马口袋(Colmar Pocket),一个法国的战略要地,尽管他们此时只有19个人(一开始有128人)和几辆M-10坦克歼击车。德军派出了一大坨士兵和六辆坦克。因为援军暂时来不了,莫非无敌和他的士兵们隐蔽在战壕里,让M-10去硬碰硬。它们被炸成了碎片。他身量确实不高。然后,这个有疟疾的5呎半高的小伙儿跑到一辆无法移动的M-10旁,跳进去之后操起点五零口径的机枪开始扫射视野里的所有东西。要知道,着了火、加满油的M-10基本上就是个死亡陷阱。他身量确实不高。他在里面打了将近一个小时,直到子弹用完为止,然后走回那帮震惊的士兵旁,此时那辆M-10在背景中以《疯狂麦克斯》(Mad Max)的风格爆炸。不夸张的说,他们授予他所有勋章(总共33枚,其中有几种勋章他得了两枚,还有5枚法国的,1枚比利时的),包括荣誉勋章。战后,他罹患弹震症,处方开的是抗抑郁剂乙氯维诺。他在药物成瘾后,不是像个娘们儿那样加入什么戒瘾计划,而是一下发狠,把自己锁在一间汽车旅馆的房间里一周,然后就戒掉了。他写了本自传,名为《百战荣归》(To Hell and Back),后来还当了演员。==================地面站第二人选登场==================海西摩(Simo Hayha)海西摩(Simo Hayha)海西摩的芬兰生活乏善可陈。他服了一年义务兵役,就回家种地去了。但是在1939年苏军入侵他的祖国时,他决定站出来保家卫国了。因为战斗主要是在森林中打响的,所以他发现阻止敌兵入侵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扛起那杆可靠的步枪,带上几罐吃的,躲进树林整天打苏联人。周围是六呎厚的雪。和零下20到40℃的气温。你看见海西摩了吗?苏联人也没看见。当然了,苏联人听说他们一下损失好几十人,而且都是被一个拿步枪的哥们儿收拾的之后,也他妈吓坏了。他因为所用的白色伪装,得了一个“白死神”的绰号。苏军只为了杀他一个,的的确确发起了好几次作战行动。他们派出一支特种部队去侦查、消灭海西摩。他把他们都干掉了。他们又组织了一支反狙击部队(基本上就是一些专杀狙击手的狙击手),派他们去消灭海西摩。他又把他们也都干掉了。 在100天的时间里,海西摩用步枪一共干掉542人。他还用冲锋枪消灭了大约150人,把自己的杀敌纪录提高到了705。因为手下已经没有足够的胆量或脑袋再去靠近海西摩,苏联人开始对他可能藏身的所有区域进行地毯式轰炸。据推测,他们有一次还是炸对了地方的,那次一片弹片云炸坏了他的大衣,但是没有真正伤到他。他他妈可是白死神啊,我靠。最后,在日,一个走运的杂种射出的开花弹击中了他的头部。当他被战友发现,带回基地时,他“脑袋只剩半个了”。白死神终于停下了……差不多一周。除了有点儿严重的脸部中弹综合症以外,他活得好好的,在3月13日这天恢复了意识。就在同一天,战争结束了。西蒙海耶于2002年去世,享年97岁,他也是世界著名狙击手中活得岁数最大的人。另外不要因为这个人的存在而觉得全苏军都是渣渣,毕竟世界十大狙杀人数最多的狙击手除了这个芬兰哥们,九到十都被苏军狙击手包揽了。年轻时被苏军爆头后晚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小看弱小民族,侵略者总是没有好下场的....=====================================================================================================================[空战篇]奥迪·墨菲和西蒙·海耶这两位神人都是地上的,再来个天上的。既然枪械坦克都算做单兵作战,那飞机也可以吧。埃里希·哈特曼(Erich Alfred Hartmann),纳粹德国空军超级王牌飞行员,在仅仅两年半的二战生涯中击落了352架敌机,创造了几乎不可超越的纪录。要知道,国际公认的“王牌飞行员”标准,是击落5架敌机。二战中苏联头号王牌的记录是62架,美国是40架(不过这跟美国飞行员只要执行一定次数的战斗任务就可退役或回国担任教习有关)。而哈特曼空前绝后的战果均是在他20~23岁这段时间内取得的。他是德国人眼中的战斗英雄、金发骑士,而被苏联人称为“来自南方的黑色魔鬼”。除了身为纳粹军人这一污点之外,他的人生简直就是美国大片的主角模板。20岁的埃里希·哈特曼生平回顾:哈特曼从小不爱读书,却爱好各种体育活动,而且极有天赋。小时候就自制滑翔伞、未经训练就参加跳台滑雪、年仅15岁拿到滑翔机驾驶证书并担任青年飞行团教员。高中毕业后就加入了空军。他第一次进行空中拖靶射击时,50发机枪子弹竟命中多达24发,吓得后来的靶机飞行员纷纷拒绝任务,担心会被他打下来。尽管训练成绩卓越,但哈特曼的淘气本性不改。在一次特技飞行表演中玩了个美国大片中学来的惊险动作,从基地上方仅10米处低空掠过,事后被罚关禁闭一周;但正是这次胡闹救了他的命:第二天,由于他还在禁闭中,自己的飞机被别人开走执行任务,结果引擎故障导致机毁人亡。(幸运光环)第一次正式出战时,初出茅庐的哈特曼兴奋过度,擅自脱队追击结果陷入苏军机群包围,只得躲入云层暂避。从云中钻出后慌不择路,居然把前来接应的队长当成了敌机,拼命加油逃窜,最后燃料耗尽迫降在公路上;事后被及时赶来的步兵拖回机场,挨了队长一顿痛骂后终于痛定思痛开始变得冷静、学会观察分析局势,逐渐从愣头青成长为可靠的飞行员。(标准的新人主角进化流程,第一次总要犯错误)首个战果来的并不晚,1942年11月,他的中队4架飞机遭遇苏军28架机群。哈特曼迂回到侧翼,从100米近距离直射对方一架伊尔-2,结果子弹全被厚重的装甲弹开,他又急速俯冲到对方下面,猛烈射击防御薄弱的机腹,终于将敌机击坠。哈特曼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独特的战术,不同于当时教科书上主流的“盘旋—远距离开火”,而是以“观察—判断—攻击—脱离”为核心的近距离闪电突袭。超高命中率的秘诀是“在敌机填满我驾驶舱的窗口时再开火”。(主角天赋:打破常规,独创一格)1943年3月,他的击坠记录已经提升到15架;8月初是50架;10月底达到150架,获得了铁十字勋章;由于一头金发和娃娃脸,他在战友中的外号是“小孩”,但苏联人则称他为“来自南方的黑色魔鬼”,这名字来自他机头的黑色郁金香花蕊图案;苏军只要一发现哈特曼的飞机马上掉头就跑,导致他几周都没有击坠一架;后来他把飞机送给别的中队,自己开新机出战,可是那个中队倒了大霉,战果急剧下降,最后只好把图案涂掉。1944年,虽然第三帝国的战线开始收缩,但哈特曼的战绩仍不断上升,三次被元首接见并授勋;最后一次是在8月,由于希特勒刚刚险些被暗杀,安保措施格外严密。当要求哈特曼交出佩枪才能授勋时,哈特曼万分不爽,声称元首如果不信任前线卖命的军人,那自己宁可不要这勋章,吓得党卫军官脸色发白,商议之后终于让哈特曼带枪面见希特勒。(主角气场)授勋仪式后,哈特曼在回乡探亲时与自己的女友乌尔苏拉·佩奇匆匆结婚。乌尔苏拉是他在17岁时交往的女友,两人是同学,一见钟情并成为终生伴侣;刚满22岁的哈特曼原本不打算这么早结婚,但他与元首会见后感到帝国时日无多,决定将自己的终身大事定下来。婚后几天便又匆匆赶赴战场。(更重要的是躲过了“战争结束我就回老家结婚”的死亡禁句)日纳粹德国正式投降,哈特曼作为战俘被移交苏联。审讯方想从他口中撬出军事技术机密但一无所获,愤怒地判处他25年劳役。哈特曼拒绝劳动,称自己不是战犯,并引用列宁“如果6个月还不释放战俘,那它一定是个堕落的帝国主义国家”的话来反击,让负责看管他的军官大吃一惊。经历了十年牢狱生涯之后,经济复苏的西德和苏联签署了贸易和外交协议,其中一项即是释放当年的俘虏。哈特曼终于重返祖国,在机场得到了凯旋英雄般的欢迎,并和妻子在教堂补办了盛大的婚礼;但这十年中,他的老父亲因病去世;而自己的长子出世后刚刚三岁即夭折,从未见上一面。(人生悲喜起落两重天)回国后哈特曼重新加入了西德空军,但看不惯官僚气息和政治斗争的他并不得志。而且由于极力反对引入有问题的F-104系列战机而得罪了上司,最终以上校身份提前退役。1993年病逝,享年71岁。与妻子合葬的哈特曼哈特曼的生涯是一连串难以置信的奇迹组成的:共出击1404次,空战825次,击坠敌机352架,史上排名第一;获得勋章无数,且在半年内连续获得橡叶、带剑和钻石这三枚铁十字勋章;从未被击坠;从未弃机跳伞;从未在空战中受伤;从未失去僚机;唯一一次遇险是迫降在苏军控制区后被俘,假装身受重伤麻痹看守,趁机逃脱并归队;(超级主角光环!)而且:我们可能看过很多英雄故事。真正的英雄,就连他的敌人也不得不佩服。当然,这些英雄都是正面人物,而佩服他的则是那些反派。但哈特曼则相反,他身为纳粹德国的头号王牌,不仅是自己国家的英雄,同时也受到了同盟国的尊敬。麦克阿瑟亲口称他为伟大的飞行员,对他独创的战术大加赞赏;而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正式撤销了当年对他的非法审判结果,包括诬指他袭击平民的罪行,洗清了战犯的污名。以上即是埃里希·哈特曼,史上最强王牌飞行员的故事。==============空战二人选登场==============纳粹空军飞行员汉斯·乌尔里希·鲁德尔汉斯·乌尔里希·鲁德尔在汉斯·乌尔里希·鲁德尔的飞行生涯中,他执行了超过2530次战斗任务(大约400次是在福克尔-沃尔夫190战斗机上,同时他赢得过11次空战胜利),他摧毁了150个各类炮兵阵地,519辆坦克,将近1000辆各种车辆,70艘舰艇,2架拉沃切金-3战斗机,1架伊尔-2强击机,击沉了战列舰“马拉”号,击沉了2艘巡洋舰和1艘 驱逐舰。他一共在战斗中飞行了60万公里,用掉了500万升汽油;共投掷了100万公斤的炸弹,发射了100万发机枪子弹,超过15万发20毫米炮弹以及超过5000发37毫米炮弹。他是如此重创了苏联红军,以至于斯大林悬赏十万卢布要他的脑袋!鲁德尔认为美国按租借法案提供给苏军的坦克比起苏军的T-34来更容易摧毁,但他讨厌那些坦克的防空机枪,因为有一次他就是被这种机枪击落的。鲁德尔是一个杰出的、有丰富经验的飞行员,他热爱飞行和摧毁。他讨厌回家探亲和因病停飞,甚至在截肢以后他仍然毫不沮丧,凭着假肢继续他的最爱——飞行和摧毁。在鲁德尔的生涯中展示了令人惊讶的力量、坚韧和无畏,无以伦比的决心和傲慢。从他的照片上你无法找到一丝对战争的畏缩和恐惧。凭借他个人令人难以置信的勇气和战绩,他将理所当然的在世界军事史上占据一席之地。他曾经32次被击落(有几次是深入敌后),据说苏联甚至为他悬赏100,000卢布,但是不知什么原因鲁德尔总是能从敌后摆脱抓捕安然脱身。他的大多数飞行任务都是驾驶不同型号的容克87型俯冲轰炸机完成的,在战争的晚期,他开始驾驶新型的对地攻击机福克尔-沃尔夫190。鲁德尔最著名的一句话是 "Verloren ist nur, wer sich selbst aufgibt" ("只有那些放弃自己的人才会失去信心")。汉斯·鲁德尔并不是象米歇尔·魏特曼和厄斯特·巴克曼一样的“装甲王牌”。但他击毁的苏联坦克超过了二者的总和。他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Ju87“斯图卡”飞行员,他的特长就是从空中摧毁敌人的装甲车辆。他击毁的敌人装备数量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包括了519辆(一说530辆)苏联坦克(足够组成5个完整的苏联装甲师!)和不计其数的其他目标(包括“马拉”号战列舰!他还击伤了“红色十月”号战列舰。),这仅仅是他一个人的战绩!(细节见后)。他的战绩包括摧毁了足以组成5个完整苏联装甲军的519辆坦克,还有150个炮兵阵地,近1000辆其他车辆,70艘登陆舰,2架La-3战斗机,1架 IL-2强击机,击沉了战列舰“马拉”号,击伤了“ 红色十月”战列舰,还击沉了另外2艘巡洋舰和1艘驱逐舰。同时他还被击落过32次,拥有2530架次的战斗出动记录(6年中平均每天出动一次以上,没有休假、没有休息!)。 鲁德尔上校的传奇纪录令人瞠目结舌:出击二千五百三十次,击毁坦克五百一十九辆,击沉大中型军舰三艘,击落敌机九架,另外还有难以数记的卡车、火车头被他收入囊中。但他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一共被击落三十次,负伤五次,失去右脚,视觉也受到影响。人生经历1936年他参加了德国空军,同时作为一个军校学生继续发展他的体育才能。通过飞行训练课程后成为一名飞行员,他递交了学习俯冲轰炸技术的申请但被退回。作为替代,他接受了侦察机的飞行训练。1939年9月的波兰战役中执行长距离侦察飞行任务。日,他被授予二级铁十字奖章。同时他继续申请Ju87“施图卡”俯冲轰炸机的飞行课程。日被授予二级铁十字勋章。1940年5月得到了Ju87“施图卡”俯冲轰炸机的飞行课程批准。训练结束后,鲁德尔中尉被派往斯图加特的“施图卡”训练学校,所以在法国战役中他未执行战斗任务。之后,他被调往第2俯冲轰炸联队第1中队。1940年5月被批准进行斯图卡俯冲轰炸机训练,训练结束后鲁德尔被派往位于斯图加特的斯图卡飞行联队。鲁德尔中尉虽然随后参加了入侵法国的战役,但却是置身事外的角色。1941年5月对克里特岛的空降入侵,但仍未执行战斗任务。作为对“巴巴罗萨”作战的准备,鲁德尔的联队随后被调往东线。日早上3点,执行了他第一个飞行俯冲轰炸任务。在接下去的18个小时内,他一共执行了4次战斗任务。日赢得了一枚一级铁十字勋章。日鲁德尔在列宁格勒地区对喀琅施塔得港的一次空中打击中,击沉了苏联战列舰“马拉”号。 在袭击中,鲁德尔用1000公斤炸弹击沉了苏联战列舰“马拉”号,炸弹命中了她的弹药库并把她炸成了两截。“我们打中她了……你一定命中了他的弹药库……他爆炸了!”(引自鲁德尔的后座机枪手斯哈诺夫斯基的通讯记录)。日,鲁德尔在圣诞前夜执行了他的的500次飞行任务。日,他从里希特霍芬将军(一战中著名的飞行英雄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的兄弟,也是二战中的德国空军元帅)本人手中接过了金质德国十字勋章,然后鲁德尔被派往格拉次去培训新的“施图卡”乘员。日,他被授予骑士十字勋章。在他自己的要求下,1942年6月他回到了东线。1942年9月,鲁德尔接受了第2俯冲轰炸联队第1中队第一分队的指挥权,在斯大林格勒地区执行战斗任务。那时他的分队经常被派去对付苏联坦克,尽管大家都已经认识到了炸弹并不是一种适当的反坦克武器。日,汉斯·鲁德尔执行了他的第1000次飞行任务并且成为了德国的国家英雄。随后他被派往在布良斯克新组建的特别的空中反坦克单位,试验改进过的Ju-87 D-3型(坦克破坏者)。新的Ju-87 D-3型在机翼下挂载了两门37毫米反坦克炮(从高炮改进而来,装有特殊整流罩并且每门炮配有6发弹药),是德国空军实验局对东线严峻的坦克战形势作出的反应。原型机首先被用于在黑海上攻击苏联登陆艇,鲁德尔在三周内就摧毁了70艘。1943年3月,在贝尔格诺德的一次坦克战中,鲁德尔用他的新型Ju87击毁了第一辆苏联坦克。“……我的后座机枪手告诉我他看见坦克象颗炸弹似的炸开了而且他看见有些碎片撞上了我们的飞机……”(汉斯·乌尔里希·鲁德尔)之后,更多的Ju-87 D-3被改装成坦克破坏者。1943年10月起,新设计的Ju-87 G-1(在德军中呢称Panzerknacker - Tank Buster or Kanonenvogel - Cannon Bird,可以理解为带大炮的小鸟) 开始陆续抵达东线。日,空军上尉汉斯·鲁德尔获得了银橡叶骑士铁十字勋章。他的分队共有9架Ju-87 G-1,被指派在“堡垒”作战(库尔斯克会战)中支援第3党卫军装甲师(骷髅师团)。在会战的第一天,鲁德尔在第一次出动中就击毁了4辆苏联坦克,到那天结束,他的战绩达到了12辆。“我们都知道每一辆击毁的坦克都意味着更多的德国兄弟被拯救了。”(汉斯·鲁德尔)同时,鲁德尔分队的战绩也促使了新的“坦克破坏者”分队(Panzerstaffels)的组建。根据他的经验,鲁德尔为“坦克破坏者”分队发展出了新的攻击战术。他发现对付坦克的最佳途径是从后方或侧方袭击它们(T-34的后方安装着引擎和冷却系统,不能安装重型装甲板)。有趣的是这就意味着飞机为攻击敌坦克必须从敌方向我方飞行,不过这对在攻击中受伤的飞机来说却是一个巨大的优点。日,汉斯·鲁德尔被授予双剑银橡叶骑士铁十字勋章。1944年3月的早些时候,他完成了第1500次战斗任务并被晋升为少校。3月晚些时候,在一次任务中,鲁德尔的分队遭到了一个分队的La-5战斗机的攻击。一架“斯图卡”被击伤并迫降在地面上,乘员安然无恙。汉斯·鲁德尔决定降落并把他的同志们从敌占区救出来。降落很顺利,他把乘员们从损坏的飞机中拉了出来,但却发现由于地面过于松软,飞机不能起飞了。他们被迫向着德军战线步行前进,同时逃避着俄军的追捕。鲁德尔和他的同志们到达了德涅斯特河并在冰冷的河水中游了600米,在即将上岸时,他的后座机枪手淹死了。最后,受了伤的鲁德尔是唯一一个成功回到德军战线的人。随后他返回了他的分队,受到了他的同志们的热烈欢迎。日,由于他的勇敢,少校汉斯·乌尔里希·鲁德尔被授予当时德国最高军事荣誉——钻石双剑银橡叶骑士十勋章。1944年11月,在布达佩斯附近的一次战斗中,他的大腿中弹。不过几天后,他带着腿上的石膏回到了部队。日,鲁德尔被授予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骑士勋章,成为唯一一名这个德国最高军事荣誉的获得者(也可以说这个荣誉是为他个人创立的)。在2月,鲁德尔在法兰克福附近的一次战斗中飞机被地面防空火力击中,右大腿又一次严重受伤,他挣扎着回到了德占区,很快被送往野战医院,并被截肢。然后他被送到柏林的医院,在那儿装上了假肢并很快回到了部队。在战争的最后日子里,空军上校鲁德尔指挥着德国空军的第一个也是最著名的一个“施图卡”近距离攻击/支援联队——第2俯冲轰炸联队“殷麦曼”(殷麦曼是德军一战中著名空战英雄,“殷麦曼跟斗”由他创立,直到现在仍然是空战基本战术之一),他指挥着联队奋斗在东线直到最后的时候。战争结束时,他想带着他的分队进行一次自杀攻击,但被他的上级阻止了,理由是:“在未来的日子里,祖国有可能还需要他。”这也是他唯一不进行自杀攻击的原因。1945年初,他在德国被授予象征最高战斗荣誉的德国空军镶钻石金质飞行员/侦察员联合勋章和镶钻石金质空军对地支援勋章以及白金制成的2000次饰物,也是唯一的骑士十字勋章上的金橡树叶、宝剑和钻石饰物(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骑士勋章)的持有者。1945年2月,他的右大腿被防空火力击伤,随后被截肢。虽然他在装上了假肢以后返回了战斗岗位。1945年3月他也曾自愿要求飞往被苏军包围着的柏林以救出希特勒。日德国投降时,鲁德尔上校在波希米亚进行了他在“施图卡”上的最后一次飞行。他与美军接触以安排他和他的队伍一起从苏占区飞往美占区并最终获得了成功。投降了美国空军。后来,他先在英国接着又在法国接受了讯问,并最后被送往巴伐利亚的医院以彻底康复。1946年,鲁德尔离开了巴伐利亚的医院,成为了一名公路运输承包商。1948年,移居阿根廷。鲁德尔成为阿根廷总统胡安·贝隆的密友。在失去一条腿以后,他仍然是一个体育活动的热衷者,他打网球,滑雪,甚至在阿根廷的时候去攀登美洲最高的山阿空加瓜山[6,959 米 (22,831 英尺)],还3次登上安第斯山脉上全球最高的火山“尤耶亚科”。他为阿根廷国营飞机制造厂服务,同时也参加了一个由逃脱的纳粹分子组成的类似于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的组织。1951年,鲁德尔出版了两本书:《我们前线将士对德国重整军备的看法》和《戳进梦想的匕首》。在第一本书里,鲁德尔认为前线将士是为了反对布尔什维克和东方的“生存空间”而战;在第二本书里,鲁德尔不仅谴责那些企图刺杀希特勒的人为叛徒,而且认为国防军的高级军官们也要和叛徒们一起承担失败的责任。鲁德尔谴责那些企图刺杀希特勒的人是因为他们造成的混乱使盟军入侵欧洲成功,谴责那些国防军的高级军官们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希特勒的军事天才而且总是在背后反对他。这两本小册子也说明了一些他对战争的看法。汉斯·乌尔里希·鲁德尔在50年代早期回到了德国并在1953年出版了他的战争日记 Nevertheless (意为尽管如此)。对于是否允许日记出版曾引起一场争论,因为他是一个著名的纳粹分子,1953年正是大多数人民试图忘记过去的时候,纳粹分子们成为了政治家和企业家,日益增长的工业生产和经济活动是人们首要关注的。最后日记还是出版了,鲁德尔也继续着他的体育活动并曾担任过一个极端保守党的政治代表,但总的来说,他的政治生涯是不成功的。1953年,鲁德尔回到了西德并参加了一个名为德国帝国党的政党。他曾是战后德国的一个成功生意人。1982年逝世于罗森海姆,埋葬在多恩豪森。1984年他的日记再版,两位伟大的盟军飞行员道格拉斯·巴德和皮埃尔·克劳斯曼为之作序,给予了他极高的评价。本文内容于
10:08:05 被加特林转管编辑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
24小时热文中国历史上死得最窝囊的十个名人
我的图书馆
中国历史上死得最窝囊的十个名人
中国历史上死得最窝囊的十个名人
1.齐桓公。一代霸主,竟然被自己的宦官饿死在宫中,窝囊吧。
【原文】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诗》云:'人而无良,相怨一方。’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译文】齐桓公问管仲:“当君王的人,应把什么当作最宝贵的?”(管仲回答)说:“应把天当作最宝贵的。”(于是)齐桓公仰起头望着天。管仲说:“我所说的'天’,不是苍苍莽莽的天。给人民当君主的,要把百姓当作天。(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百姓亲附,就可安宁;百姓辅助,就能强盛;百姓反对,就很危险;百姓背弃,就要灭亡。《诗》中说“做人如果不善良,一个地方的人都会怨恨他”。 百姓怨恨他们的君主,而最后不灭亡的政权,是从来就没有过的。”
2.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发起者,富于冒险和创新精神的一代君主,曾经冒充使者亲自前往秦国勘查地形,准备攻秦。没想到被自己的儿子发动叛乱,困死在行宫。否则,秦国没那么容易做大。
一代圣君之死
&& 一提起,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胡服骑射,使强盛,和秦国相抗衡。他甚至打算灭掉秦国。但是在这个关键的时刻,赵武灵王蹦了,死的是那么的无助、死的是那么的悲哀。成为中国历史的悲剧……&&&&&赵武灵王18年(公元前308年),他推行了胡服骑射(共两次)。但是在公元前299年,正值他政绩卓著,身强体壮的时候他却突然选择了退位,而且废掉了太子(封到代地),禅让给小儿子赵何(十岁)。在古代废长立幼的事情,是很多的,一般都是废掉长子的太子,立小儿子为太子,完后在升为皇帝,需要一个过程。而赵武灵王让赵何()一步到位,这就是必给长子赵章充满仇恨,寻找机会东山再起。&&&&&那为什么赵武灵王会在这个时候,把王位禅让给赵何呢?辅佐幼子。这就说明他对这个小儿子有着特殊的感情。赵武灵王16年,他夜晚做了一个梦,梦见了一个美少女,又唱歌、又弹琴,所以第二天醒来,对这个梦印象特别深刻,在和大臣们喝酒的时候,反反复复地说他头一天晚上做的这个梦,说的多了,被一个大臣吴广(此吴广非彼吴广)在意了,他和赵武灵王的妻子(正妻)商量,把自己的小女儿(孟姚),献出来,给了赵武灵王,而且把这个孩子姓改为赢(赵武灵王梦见的美少女也姓赢)。赵武灵王在得到这个女孩子后,他觉得这个女孩真像他梦中的那个美少女,非常宠爱她,第二年,就生了儿子,就是赵惠文王赵何,但是赵何的母亲短命,赵武灵王十六年遇见的她,到赵武灵王二十五年就病死了。赵武灵王为了怀念她,所以就废了长子赵章的太子,把王位禅让给赵何。给他派了一个相帮(肥义,三朝元老)。&&&&&赵章一直在等,等待东山再起的机会。但是他的这个密谋,被一个人发现了,他叫(赵武灵王的重臣)。李兑就去找肥义,告诉他你快写个病假条,回家吧,把你的权利交给公子成(赵武灵王的叔叔),让他处理。但是肥义不同意,肥义说我受赵武灵王的嘱托,我受人之托,得忠人之事,我现在把权力交出来,不是辜负了赵武灵王的一片托孤之愿,对我来说也是一个不忠,我宁可死在岗位上,也不做乌龟。李兑看第一个办法行不通,就采取了第二个办法,去找公子成,告诉他这个情况,公子成就做了预案。&&&&&赵武灵王在退位四年之后,事情终于爆发了。在朝会以后,父子三人(赵武灵王、赵章、赵何)一起到沙丘宫游玩,到了沙丘以后,三个人住在三个宫殿里(一人一个),这个时候长子赵章知道机会来了。晚上,他派人悄悄的跑到赵何的宫殿里,假传命令,说赵武灵王让你去一趟,他的真实目的,是在半路上把赵何杀掉。结果赵何的相帮肥义发觉情况有些不对,肥义对他手下的将军说,我先去,我去了没事,在让赵惠文王过去,如果我去了不回来了,你千万要保护好大王。结果,肥义一去,立即被刺杀。这个大将发现事情不对,立即就重兵保护了赵惠文王,这个时候赵章就带领他的党羽和赵惠文王手下的部队,双方就在沙丘宫打了起来,而预先有准备的李兑和公子成率部到达,平定了这场叛乱。赵章,只能跑到赵武灵王的宫殿里,赵武灵王居然接纳了他,公子成和李兑把赵武灵王的宫殿围了个水泄不通,非要抓住赵章,派人到赵武灵王的宫殿把他抓住杀了。&&&&&本来这个事情该结束了,但是,又一个麻烦来了。公子成和李兑两人商量,咱们固然是平定了叛乱,可是,咱们把赵武灵王的宫殿围了个水泄不通,重兵围主,而且去抓了人,还杀了人,咱们要是一撤兵,赵武灵王再一出来,你说咱两这叫做的什么事。是被杀头的,连咱们家里的人都要灭族。怎么办呢?咱们一不做二不休,继续围主,把赵武灵王也给灭了。你不灭他,他出来就把咱们灭了。开始对里面喊话,就一句话,谁最后一个从宫殿里出来灭谁的族,里面的人争着往外跑,都跑出来啦,只有一个人被困在里面了,那就是赵武灵王,杀的就是他,他能出得来。孤零零的沙丘宫就赵武灵王一个人,吃的喝的都没有,赵武灵王掏鸟窝、吃幼鸟,找所有能吃的东西充饥。坚持了三个多月,活活的被饿死了……&&&&&李兑和公子成在确定赵武灵王死后,向天下发布布告,赵武灵王蹦了……&&&&&赵武灵王的死,是中国历史的悲哀,赵国在崛起的路上倒下了……&&&&&如今,赵武灵的躺在山西大同,为了纪念赵武灵王当地取名灵丘(取赵武灵王的一个灵字,因为赵武灵王的墓是一个大大的土丘,再取一个丘字)。
赵武灵王,埋葬在哪里
赵武灵王身后的陵寝究竟在哪里呢?这个问题,两千多年以来一直存在着争议,困扰着人们。按照唯物的观点,当然有待于用考古手段才能作最后的确定。但这不妨碍我们从各方面的因素作作分析:
从文献上讲,一是东汉史学家应劭为《汉书·地理志》〈灵丘县〉所作的注释:“武灵王葬此,因氏焉。”《史记·赵世家》〈集解〉亦引:“应劭曰,武灵王葬代郡灵丘。”此后的《水经· 滱水注》、《括地志辑校》、《元和郡县志》以及山西、大同、灵丘等的地方志,均持此说。另一种记载是其它多处墓葬:《太平寰宇记》、《沧州志》记载两处,其一是河北灵山,其二是河北沧州旧城内;《大清一统志》、《畿辅通志》除了记有沧州墓外,还有河北邯郸旧城西以及平山县之墓,即五座赵王墓。
单从文献看,山西灵丘赵武灵王墓的资料来源比较早,河北诸墓的资料来源较晚。应该说前者的可信度要高,比较有权威性。
从墓丘看,灵丘之赵武灵王墓的规模、形制,不仅符合战国王陵的规制,而且与邯郸赵王五陵墓基本相似。而沧州之墓,不仅现在不见封土,当地老者及文物部门都称没有见过;灵山之墓则已明确是中山王陵,而非赵武灵王墓;邯郸、平山之赵王陵呢?邯郸文物部门通过文物调查,初步分析为敬候、成侯及后边的惠文王、孝成王、悼襄王陵。上述排除如果可信的话,那末,灵丘之赵武灵王墓就成了唯一。
历史上人们对灵丘之赵武灵王墓的怀疑,主要的理由是,灵丘距离赵武灵王饿死之沙丘宫,距离赵国首都邯郸太远了,千里迢迢,不太可能。可我们知道,赵武灵王的丧事,虽然邀诸侯国公开发丧,隆重举行,但举丧之人,如前面讲到的,正是制造饿死武灵王悲剧的人。惠文王年幼,公子成、李兑专政,他们对武灵王既怕又恨,也无法逃避朝野的强大压力。尽快消除这次事变对赵国政治生活的冲击,最大限度地降低赵武灵王对以后行政的影响,是他们的首要选择。把赵武灵王埋葬的距离远一点,把事变的影响尽量淡化一点,不正符合他们的政治要求吗?!不也摆脱了日后祭礼的政治尴尬吗?!而灵丘已经有了“赵国城”,也是赵武灵王生前经常活动的地方,还有比这里更为合适的选择吗?!
赵武灵王是中华民族的大英雄。著名史学家翦伯赞沿着赵武灵王的足迹走了一段,便满怀清深地赞曰:“英雄莫过武灵王”!作为赵国腹地的河北人民,当然更不可能忘记他。以墓葬、庙宇等多种形式,纪念、缅怀这位伟人,难道不也是很容易理解的吗?!
3.李牧。一代名将,秦国统一的最大障碍。率赵军抗击秦国时,却被奸臣陷害。李牧当机立断,连夜挂印出走,使得来抓他的人大吃一惊。不可思议的是,李牧竟然被那些人又追上杀死了。一代名将,居然也不会使用反跟踪法什么的。
&李牧(?-前229),嬴姓,李氏,名牧。,时期赵国柏仁人(今邢台隆尧),战国时期的赵国,战国四大之一。李牧显赫,生平未尝一败仗。李牧生平事迹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在赵国北部,抗击匈奴;后以抵御秦国为主。与、、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并得到武安君的封号。前229年,赵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听信夺取了李牧的兵权,不久后将李牧杀害;3个月后赵国即灭亡。
李牧(?-前229年),嬴姓,李氏,名牧,柏仁人(今邢台),战国时期的赵国,与、、并称“”[1]。
李牧生平事迹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以抵御为主,因在宜安之战重创秦军,得到的封号。公元前229年,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听信夺取了李牧的兵权,不久后将李牧杀害。
李牧是赵国北部边境的良将。长期驻守代地雁门郡,防备匈奴。他有权根据需要设置官吏,防地内城市的租税都送入李牧的幕府,作为军队的经费。他每天宰杀几头牛犒赏士兵,教士兵练习射箭骑马,小心看守烽火台,多派侦察敌情的人员,对战士待遇优厚。订出规章说:“匈奴如果入侵,要赶快收拢人马退入营垒固守,有胆敢去捕捉敌人的斩首。”匈奴每次入侵,烽火传来警报,立即收拢人马退入营垒固守,不敢出战。像这样过了好几年,人马物资也没有什么损失。可是匈奴却认为李牧是胆小,就连赵国守边的官兵也认为自己的主将胆小怯战。赵王责备李牧,李牧依然如故。赵王发怒,把他召回,派别人代他领兵。[2]
此后一年多里,匈奴每次来侵犯,就出兵交战。出兵交战,屡次失利,损失伤亡很多,边境上无法耕田、放牧。赵王只好再请李牧出任。李牧闭门不出,坚持说有病。赵王就一再强使李牧出来,让他领兵。李牧说:“大王一定要用我,我还是像以前那样做,才敢奉命。”赵王答应他的要求。[3]
李牧来到边境,还按照原来的章程。匈奴好几年都一无所获,但又始终认为李牧胆怯。边境的官兵每天得到赏赐可是无用武之地,都愿意打一仗。于是李牧就准备了精选的战车一千三百辆,精选的战马一万三千匹,敢于冲锋陷阵的勇士五万人,善射的士兵十万人,全部组织起来训练作战。同时让大批牲畜到处放牧,放牧的人民满山遍野。匈奴小股人马入侵,李牧就假装失败,故意把几千人丢弃给匈奴。单于听到这种情况,就率领大批人马入侵。李牧布下许多奇兵,张开左右两翼包抄反击敌军,大败匈奴,杀死十多万人马。灭了襜(dān,丹)褴(lán,兰),打败了东胡,收降了林胡,单于逃跑。此后十多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城镇。[4]
李牧到朝中任职,约在前246年以后。他曾因国事需要调回朝中,以相国身份出使秦国,定立盟约,使秦国归还了赵国之质子。[5]
公元前245年,赵孝成王逝世,悼襄王继位。
公元前244年,让代替廉颇大将军之职位,廉颇一怒之下,领军攻击乐乘,乐乘逃走,廉颇也就带领自己部下,投奔魏国去了。当时,、已死,李牧成为朝中重臣。
公元前243年),赵王派李牧进攻燕国,攻下燕国的武遂(现在河北省徐水县西北的遂城镇)、方城(现在河北省固安县南)。
公元前242年,赵王派将军再次进攻燕国,杀死燕将剧辛。
公元前235年,悼襄王逝世,即位。
公元前234年,秦大将攻取赵的平阳(今河北省邯郸市磁县东南),武城(今山东省武城西)杀赵将扈辄于,斩杀赵军十万。
公元前233年,桓齮又乘胜进击,率军东出上党,越太行山自北路深入赵国后方,攻占了赤丽、宜安(今河北蒿城西南二十里),进攻赵的后方,直向邯郸进军,形势危急。赵王迁从代雁门调回李牧,任命其为大将军,率所部南下,指挥全部赵军反击秦军。
李牧率边防军主力与邯郸派出的赵军会合后,在宜安附近与秦军对峙。他认为秦军连续获胜,士气甚高,如仓促迎战,势难取胜。遂采取筑垒固守,避免决战,俟敌疲惫,伺机反攻的方针,拒不出战。
桓齮认为,过去以坚垒拒,今天李牧亦用此计;秦军远出,不利持久。他率主力进攻肥下,企图诱使赵军往援,俟其脱离营垒后,将其击歼于运动之中。李牧洞悉敌情,不为所动。当赵将赵葱建议救援肥下时,他说“敌攻而我救,是致于人”,乃“兵家所忌”。秦军主力去肥后,营中留守兵力薄弱;又由于多日来赵军采取守势,拒不出战,秦军习以为常,疏于戒备。李牧遂乘机一举袭占秦军大营,俘获全部留守秦军及辎重。李牧判断桓齮必将回救,遂部署一部兵力由正面阻击敌人,将主力配置于两翼。当正面赵军与撤回秦军接触时,立即指挥两翼赵军实施钳攻。经激烈战斗,大破秦军。李牧因功被封为武安君。
公元前前232年,秦王再次派秦军入侵,秦军兵分两路攻赵,以一部兵力由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北上,准备渡漳水向邯郸进迫,袭扰赵都邯郸,自率主力由上党出井陉(今河北井陉西北),企图拊邯郸之背。将赵拦腰截断,进到番吾(现在河北省平山县南),因李牧率军抗击,邯郸之南有漳水及赵长城为依托,秦军难以迅速突破。李牧遂决心采取南守北攻,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方针。他部署司马尚在邯郸南据守长城一线,自率主力北进,反击远程来犯的秦军。两军在番吾附近相遇。李牧督军猛攻,秦军受阻大败。李牧即回师邯郸,与合军攻击南路秦军。秦南路军知北路军已被击退后,料难获胜,稍一接触,即撤军退走。李牧击破秦军的同时,南距韩、魏。[6]
公元前229年,由于连年战争,再加北部代地地震,大面积饥荒,国力已相当衰弱。秦王嬴政乘机派大将王翦亲自率主力直下(今河北),杨端和率河内兵卒,共领兵几十万进围赵都邯郸。赵王任命李牧为大将军,司马尚为副将,倾全军抵抗入侵秦军。
王翦知道李牧不除,秦军在战场上不能速胜,遂禀告秦王,再行反间故计,派奸细入赵国都城邯郸,用重金收买了那个诬陷过廉颇的赵王迁近臣,让郭开散布流言蜚语,说什么李牧、司马尚勾结秦军,准备背叛赵国。昏聩的赵王迁一听到这些谣言,不加调查证实,立即委派宗室赵葱和齐人投奔过来的颜聚去取代李牧和司马尚。一直信守“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重视独立行事权的李牧接到这道命令,为社稷和军民计而不从,赵王暗中布置圈套捕获李牧并斩杀了他,司马尚则被废弃不用。赵国临战而亲佞臣诛无辜忠诚良将,只过了三个月,到了公元前228年,王翦乘势急攻,大败赵军,平定东阳地区(约今河北邢台地区),战死,颜聚逃亡。秦军攻下邯郸后,俘赵王迁及颜聚。赵国公子嘉逃代(今河北蔚县东北)称王。
公元前222年,秦灭代,俘虏公子嘉,赵国最终灭亡。[7]
武安君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杰出的将领之一。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着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战中,他屡次重创敌军而未尝败,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尤其是破匈奴之战和肥之战,前者是中国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后者则是围歼战的范例。他的无辜被害,使赵国自毁长城,也使后人扼腕叹恨。[8]
战国四大名将
李牧&( 赵国)
4.韩信。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用兵鬼神莫测、战无不胜的大将,政治大方向上却设总是犯错误。被刘邦玩弄于股掌之中倒也罢了,最后居然被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人设计捕杀,真是窝囊!
韩信(?-前196年),淮阴(今江苏淮安)人,秦末汉初军事家,汉初三杰之一。楚汉战争期间,韩信指挥、淮水之战和等著名战役,辅助灭楚兴汉,先后被封为齐王、楚王,继又黜为淮阴侯。公元前196年,与诱韩信至,以谋反罪名杀之。韩信著有兵书三篇,已失传。
刘邦死前跟吕后说(刘邦知道吕后在他死后肯定要杀),“如果你要杀,第一,不要用金属。第二,不要男人。第三,不要让他看到是谁杀他。”后来,刘邦死后,被吕后召见进宫,被她算计并装在了麻袋里,然后叫了班宫女用削尖头的竹子乱竹插死。
是刘邦的大将,为汉朝大业的开创立下了。据《史记·卷九十二》记载,起初在项羽手下当一个小官,屡次向项羽献策,都未被采用。于是就从楚军逃亡至汉军,做了一名小小的治粟。几次与谈话,发现他是一个奇才。汉军到达南郑时,很多将士都逃跑了。韩信见自己仍不受重用,便同大家一起逃跑了。听说,未及禀明刘邦,连夜把韩信追了回来。刘邦还以为也逃跑了呢,原来是去追一个微不足道的韩信,不免有些生气。萧何述说了追韩信的理由,说韩信不是一个普通的人才。在萧何的大力推荐下,韩信从一名小军官,一下子被刘邦拜为统率全军的大将。在韩信的指挥下,汉军果然节节胜利。攻下齐后,韩信被立为;最后终于打败了项羽,又被迁封。 韩信任时,谋士就鼓动韩信造反,背汉自立,韩信不忍。刘邦平定天下后,便更加对韩信不放心了。有人告韩信谋反,刘邦就用计逮捕了韩信。后虽赦免,却由降为淮阴侯。韩信由此也便开始怨恨刘邦,常称病不朝。后守将陈郗造反,韩信已事先与之达成默契,愿为内应。刘邦亲自率兵前去平叛,韩信借病不从,却秘密聚集一些亡命之徒欲袭击吕后和太子。不幸事泄,吕后用萧何之计,假称皇上已平定陈郗,让群臣皆来拜贺,骗韩信入朝。韩信一来便被武士捆绑,吕后命在前将他斩首。 韩信的成功是由于萧何的大力推荐,韩信的败亡,也是萧何出的计谋。所以民间就由这个故事概括出“”一句。宋人洪迈的《容斋续笔》记录下这句话,并简单探讨了它的成因。
参考资料:
是被吕后害死的。
当初,为刘邦立下了十大,刘邦曾给许下“三不死”的承诺,即:见天不死,不死,见兵器不死!吕后要乘刘邦外出杀害韩信,于是,由向吕后献计把韩信引入后宫,由抓获。又献计用麻袋捆住韩信于悬锤之室,把竹竿削尖了,乱枪把韩信扎死,死状是残忍至极、惨目忍睹,既做到了刘邦的三不死条件,也杀死了韩信!
所以才有了“、败也”的成语。是西汉初年政治家。沛(今江苏)人。早年任县狱吏。秦末佐刘邦(见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他收取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并知民间疾苦,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刘邦为,以为丞相。是刘邦的大将,为汉朝大业的开创立下了。据《史记·卷九十二》记载,起初在项羽手下当一个小官,屡次向项羽献策,都未被采用。于是就从楚军逃亡至汉军,做了一名小小的治粟。几次与谈话,发现他是一个奇才。汉军到达南郑时,很多将士都逃跑了。韩信见自己仍不受重用,便同大家一起逃跑了。萧何听说,未及禀明刘邦,连夜把韩信追了回来。刘邦还以为萧何也逃跑了呢,原来是去追一个微不足道的韩信,不免有些生气。萧何述说了追韩信的理由,说韩信不是一个普通的人才。在萧何的大力推荐下,韩信从一名小军官,一下子被刘邦拜为统率全军的大将。在韩信的指挥下,汉军果然节节胜利。攻下齐后,韩信被立为;最后终于打败了项羽,又被迁封。 韩信任时,就鼓动韩信造反,背汉自立,韩信不忍。刘邦平定天下后,便更加对韩信不放心了。有人告韩信谋反,刘邦就用计逮捕了韩信。后虽赦免,却由降为淮阴侯。韩信由此也便开始怨恨刘邦,常称病不朝。后守将陈郗造反,韩信已事先与之达成默契,愿为内应。刘邦亲自率兵前去平叛,韩信借病不从,却秘密聚集一些欲袭击吕后和太子。不幸事泄,吕后用萧何之计,假称皇上已平定陈郗,让群臣皆来拜贺,骗韩信入朝。韩信一来便被武士捆绑,吕后命在前将他斩首。 韩信的成功是由于萧何的大力推荐,韩信的败亡,也是萧何出的计谋。所以民间就由这个故事概括出“”一句。宋人的《容斋续笔》记录下这句话,并简单探讨了它的成因。关于,用当事人的话就是:'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亨!”。用普通话就是:居人臣之位,主之威,挟不赏之功。刘老三赏无可赏,所以只有死路一条。这两种观点合二为一。也是最普遍的看法。千百年来得到千百万人的热烈拥护。
《》:高祖已从豨军来,至,见信死,且喜且怜之。
刘邦知道死讯以后情感反映也很能说明问题。且喜且怜之!喜从何来?为何而怜? ,项羽想杀刘邦,但不屑杀之。刘邦对也有这样类似的心理。刘邦是想杀韩信,但又因为他的功劳太大太大,不忍杀之,和项羽有点不一样。但既然被杀还是且喜且怜之。是人性最真实的反映。任何潜在敌人的死亡,换了谁都会高兴的。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於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言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韩信被软禁以后,刘邦为了给他解闷,缓解他的心里压力,还时常与韩信聊天下棋。这也很能说明问题。刘邦对韩信是有愧疚之心的,何只不忍杀之呢?
《》: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豨已得死,髃臣皆贺。绐信曰:“虽疾,强入贺。”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遂夷信三族。
明明白白地写着,杀韩信的是吕后,而非刘邦!
吕后也是一政治强人,不下于刘邦。吕后窥测到了刘邦的心里,想杀而不忍杀,那就让老娘来吧!吕后杀韩信并不是拍刘邦马屁,相反的是个巨大的政治阴谋。
韩信创造了两项:
1.韩信是第一。
2.韩信是汉朝第一个被杀的。
吕后杀韩信起到三个效果:
1.杀猴给鸡看,老娘连韩信这样的大功臣都敢杀,小样就更不在话下了
2.吕后杀韩信的方式让人。她采用了的方式杀了韩信并。并且刘邦默认了这样的方式。在众大臣那里产生的心里效果不下美国送给日本的两颗原子弹!它不啻向大臣们说明了吕后是有的权力的。以后还有谁敢得罪吕后?白天刘邦在上班没有机会下手,等到晚上刘邦睡觉的时候,就给处理了,顺便。等到第二天了,再奏报。够恐怖吧!当然吕后也不可能乱杀人,但做大臣的就都得小心翼翼了。
3.这个也是吕后自杀韩信起不断杀功臣的结果,无将可用,只能由陈平通过密谋,祈和。
吕后通过杀韩信起到了震慑群臣的效果,树立了自己的威权。
吕后杀人道理很简单,为了自己的权力,吕后要杀的不是一个韩信而已,而是所有的功臣!
《》 七年秋八月戊寅,孝崩。发丧,太后哭,泣不下。留侯子张辟强为,年十五,谓丞相曰:“太后独有孝惠,今崩,哭不悲,君知其解乎?”丞相曰:“何解?”辟强曰:“帝毋壮子,太后畏君等。君今请拜吕台、吕产、为将,将兵居南北军,及诸吕皆入宫,居中用事,如此则太后心安,君等幸得脱祸矣。”丞相乃如辟强计。太后说,其哭乃哀。吕氏权由此起。乃大赦天下。
大臣请拜吕台、吕产、为将,将兵居南北军,及诸吕皆入宫,居中用事,心安了,也就不杀人了,还是为了权力。
可以这么说从杀韩信开始,吕后放手大杀了。
《》:吕后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 《魏豹彭越列传》:怒其,欲斩之。亡走汉,告与扈辄谋反。彭王壮士,今徙之蜀,此自遗患,不如遂诛之。妾谨与俱来。”於是吕后乃令其彭越复谋反。王恬开奏请族之。上乃可,遂夷越宗族,国除。
在不断杀人中树立了自己的威权!杀到后来权势巡天!
《》四人为寿已毕,趋去。上目送之,召指示四人者曰:“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吕后真而主矣。”泣,上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歌曰:“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柰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歌数阕,嘘唏流涕,上起去,罢酒。
作为一个封建帝王,政治强人,到最后竟然连易太子也无能为力,可见吕后杀人杀出的威权有多大了!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这样的说法是对的。韩信死于吕后之手,而非刘邦。刘邦是想杀韩信,但因其功多不忍杀之。再说韩信已经被刘邦软禁,对那样的死老虎已没有杀的必要了。杀了反而会招致千古骂名。吕后窥测到了刘邦的微妙的心里。放手一杀。并在杀功臣中树立了自己的威权!强化了吕氏!可以说杀韩信是吕后立威的政治需要。作为吕后专权的绊脚石,韩信迟早总是要杀的。。。
中国有句成语,叫做:无毒不丈夫,说的大概就是刘邦这一类人。
但还有一句成语,比男人还要毒,叫做:最毒妇人心,说的就只有吕后了。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汉族,(今江苏省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并列为。早年家贫,常从人寄食。[1]秦末参加反秦斗争投奔,后经推荐,拜,[2]未得到重用,萧何刘邦保举韩信。[3]于是,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对刘邦分析了楚汉双方的形势,举兵东向,三秦可以夺取。刘邦采纳了这一建议,立即作了部署,很快占取了关中。在中,韩信发挥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平定了魏国,[4]又用背水一战打败击代、赵。[5]之后,他又北上降服了燕国。汉四年,韩信拜为相国,率兵击齐,攻下临淄,并在潍水全歼龙且率领援齐的二十万楚军。[6]于是,刘邦遣张良立信为齐王。次年十月,又命韩信会师垓下,围歼楚军,迫使项羽自刎。汉朝建立后解除兵权,徙为楚。被人告发谋反贬为淮阴侯,[7]后吕后与相国萧何合谋,借口韩信谋反[8]将其骗入长乐宫中,斩于钟室,夷其三族。[9]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誉为“”,刘邦评价曰:“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作为统帅,他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作为军事理论家,他与整兵书,并著有兵法三篇 。[10]&主词条:&韩信为平民,性格放纵而不拘礼节。未被推选为官吏,又无之道,常常依靠别人度日,许多人都讨厌他。[1]韩信的母亲死后,穷得无钱来办丧事,然而他却寻找又高又宽敞的坟地,要让那坟地四周可安顿得下一万家。[11]当时下乡南昌亭长见韩信非凡夫俗子,韩信曾经多次前往下乡南昌亭亭长处,接连数月,亭长的妻子嫌恶他,一早把饭煮好,在床上就吃掉了。开饭的时候,韩信去了,却不给他准备饭食。韩信也明白他们的用意。一怒之下,最终离去不再回来。[13]韩信在城下钓鱼,有几位漂洗涤丝棉,其中一位大娘看见韩信饿了,就拿出饭给韩信吃。几十天都如此,直到漂洗完毕。韩信很高兴,对那位大娘说:“我一定重重地报答老人家。”大娘生气地说:“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这位公子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希望你报答吗?”[14]淮阴屠户中有个年轻人侮辱韩信说:“你虽然长的高大,喜欢佩带刀剑,其实是个胆小鬼。”又当众侮辱他说:“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于是韩信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低下身去,趴在地上,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满街的人都笑话韩信,认为他胆小。[15]、起义后,也渡过北上,韩信此时带着宝剑投奔了项梁,留在部队,默默无闻。[16]项梁败死后,又归属,项羽让他做郎中。[17]韩信多次给项羽献计,不予采纳。[18]入蜀后,韩信离楚归汉,做管理仓库的小官,依然不被人所知。[19]后来韩信坐法当斩,同案的十三人都已处斩,就要轮到韩信了,韩信举目仰视,看到了,说:“不打算得天下吗?为什么杀掉壮士?”[2]夏侯婴觉得此人话语不同凡响,看他相貌威武,就放了他,同他交谈,很欣赏他,于是进言汉王。汉王只封韩信一个管理粮饷的官职,没有发现他与众不同的地方。[20]主词条:&韩信多次同交谈,萧何也十分赏识他。[21]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实为排挤到汉中),从长安到达,就有数十位将领逃亡。韩信估计萧何等人多次在刘邦面前举荐过自己而汉王不用,也逃走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走,来不及向刘邦报告便去追赶韩信。军中有人向汉王报告“丞相萧何逃跑了。”刘邦大怒,如失左右手。[22]隔了一两天,萧何回来见汉王,汉王又是生气又是喜欢,骂道:“你逃跑,是为什么?”[24]萧何答道:“我不敢逃跑,我是追逃跑的人。“[25]刘邦问道:”你去追回来的是谁?”[26]萧何说:“韩信啊。”[27]汉王又骂道:“军官跑掉的有好几十,你都没有追;倒去追韩信,这是撒谎。”[28]萧何说:“那些军官是容易得到的,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才,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个来的。大王假如只想老做,当然用不上他;假如要想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没有可以商量大计的人。只看大王如何打算罢了。”[3]汉王说:“我也打算回东方去呀,哪里能够老闷在这个鬼地方呢?”[29]萧何说:“大王如果决计打回东方去,能够重用韩信,他就会留下来;假如不能重用他,那么,韩信终究还是要跑掉的。”[30]汉王说:“我看你的面子,派他做个将军吧。”[31]萧何说:“即使让他做将军,韩信也一定不肯留下来的。”[32]汉王说:“那么,让他做大将。”萧何说:“太好了。”[33]当下汉王就想叫韩信来拜将。萧何说:“大王一向傲慢无礼,如果任命一位大将,就象是呼唤一个小孩子一样,这就是韩信离去的原因。大王如果诚心拜他做大将,就该拣个好日子,自己事先斋戒,搭起一座高坛,按照任命大将的仪式办理,那才行啊!”[34]汉王答应了。那些军官们听说了,个个暗自高兴,人人都以为自己会被任命为大将,等到举行仪式的时候,才知道是韩信,全军上下都大吃一惊。[35]后,刘邦问韩信有何定国安邦的良策。[36]韩信问:“同您东向而争天下的不是项羽吗?那大王自己估计一下,论兵力的英勇、强悍、精良,同项羽比谁高谁下?[37]”刘邦沉默良久,认为不如项王。韩信再拜,赞同地说:“不仅大王,就连我也觉得您不如项王。可是我曾经侍奉过项王,请让我谈谈项王的为人。项王一声怒喝,千人会吓得胆战腿软,可是他不能放手任用贤将,这只算。项王待人恭敬慈爱,语言温和,人有疾病,同情落泪,把自己的饮食分给他们。可是等到部下有功应当封爵时,他把官印的棱角都磨光滑了也舍不得给人家,这是妇人之仁。项王虽然独霸天下而使诸侯称臣,可是却不居关中而都彭城,又违背义帝的约定,把自己的亲信和偏爱的人封为王,诸侯对此忿忿不平。诸侯见项王驱逐义帝于江南,也都回去驱逐他们原来的君王而自立为王了。凡是项羽军队经过的地方,无不遭蹂躏残害,所以天下人怨恨他,百姓只是在他的淫威下勉强屈服。名义上虽为天下的领袖,实质上已失去民心,所以他的强大会很快变成衰弱的!在这种情况下大王如能反其道而行之,任用天下武勇之人,何愁敌人不被诛灭!把天下的土地分封给功臣,何愁他们不臣服!率领英勇的一心想打回老家去的士兵,何愁敌人不被打散!况且三秦的封王、、本为秦将,率领秦国弟子已有数年,战死和逃亡的人不计其数,又欺骗他们的部下和将领投降了项羽,至新安,项羽用欺诈的手段坑杀秦降卒二十余万人,唯独章邯、董翳、司马欣得脱,秦人对这三人恨之入骨。正在这时以武力强封这三人为王,秦国百姓都不拥戴他们。您入武关时,秋毫不犯,废除秦苛酷刑法,与秦民,秦国百姓无不想拥戴你在关中为王 。根据当初诸侯的约定,大王理当在关中称王,关中的百姓都知晓。可大王失掉应有的封爵而被安排在汉中做王,秦地百姓无不怨恨项王。如今大王起兵向东,攻三秦的属地,只要号令一声即可收服。[39]听后大喜,自以为得信晚。对韩信,部署诸将准备出击。韩信的这番议论,实际上为刘邦制定了东征以夺天下的方略。[40]汉元年(前206年)十一月,被封汉王的刘邦乘项羽进攻齐地(山东大部)之机,决计出南郑(汉都,今市东)袭占关中(指函谷关以西地区),东向与项羽争天下,楚汉战争爆发。[41]刘邦拜韩信为大将,以、为先锋,利用秦岭栈道(又名“阁道”、“复道”、“栈阁”。古代在今川、陕、甘、滇诸省境内峭岩陡壁上凿孔架桥连阁而成的一种道路,是当时西南地区的重要交通要道)已被汉军烧毁,三秦王松懈麻痹之机,采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派樊哙、率军万余大张声势地抢修栈道,吸引三秦王的注意力,自己则亲率军队潜出故道,翻越秦岭,袭击陈仓(项羽所封雍王属地)。章邯从废丘(雍都,陕西兴平东南)仓促率军驰援陈仓,被汉军击败,逃至废丘、好峙(陕西乾县东),汉军分路追击,在壤东(陕西武功东南)、好峙两地再败雍军,进围章邯残部于废丘。尔后,连续作战,分兵略地,迅速占领大部,平定三秦之地,取得对楚的初战胜利。[42]汉二年(前205年),汉王率汉军出关,收服、河南王、韩王,殷王降汉。[43]联合齐王田荣、赵王歇共同击楚。[43]四月至彭城,[44-45]汉军大败而还。[46-47]韩信复收溃败之军与汉王在会师,阻击楚追兵,大败楚军于京、索之间,使汉军得以重振旗鼓。[48]主词条:&汉王兵败之时,塞王、翟王叛汉降楚,齐王和也反叛并与楚媾和。[49]六月以探母病为由回到封国后,就封锁了河关,切断汉军退路,叛汉与楚约和。[4]汉王派说服不成,八月任命韩信为左丞相率兵击魏。[50]魏王把重兵布守在蒲坂,封锁河关(黄河渡口临晋关后改名)。韩信故意多设疑兵,陈列船只假意要渡河关,而伏兵却从夏阳以木盆、木桶代船渡河,袭击魏都安邑。[51]魏王豹大惊,引兵迎击韩信,韩信大胜,虏魏王豹,平定了魏国,改魏为河东郡。[52]刘邦采纳韩信“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之粮道,西与大王会于”,对楚实施战略包围的建议,在坚持对楚正面作战的同时,给韩信增兵3万,命其率军东进,开辟北方战场。汉王派与韩信一起引兵东击赵王歇,北击代王,活捉代相、破代。[53]即以俘获之精兵,补充在荥阳对楚作战的刘邦军,支援正面战场作战。[54]韩信、张耳统兵几万欲过太行山井陉口进攻。[55]赵王与成安君陈馀陈兵二十万在井陉口抗击汉军。[56]君说成安君:“韩信渡西河、掳魏王、擒夏说、血洗阏与。现又有张耳加盟,乘胜欲下赵国,军队锐不可当。可是我听说:‘千里运粮,士卒就有挨饿的危险;到吃饭时才去打柴做饭,军队就不会餐餐吃饱!这井陉口,车不可并行,不可列队,行军数百里,其粮草必落在后面,希望您暂拨给我三万奇兵,我从小路截断汉军辎重粮草;您深挖护营壕沟,加高兵营围墙而待。汉军前不得战,退不得回,我的部队断绝汉军后路,荒野无食可掠,不出十日,韩信,张耳的头颅就可悬在您的旗下。希望您考虑采纳我的计谋,否则定被他俩擒获。”[57]成安君是一个书生,认为正义之师不用奇谋诡计,所以表示反对说:“兵法上讲,十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包围它,一倍于敌人的兵力就与之交战。韩信虽号称数万人,其实不过数千人,千里迢迢来奔袭我们,士兵早已疲惫之极,我们却避而不击,若更强大的敌人前来,我们将如何对付?诸侯一定会认为我们胆怯,会轻易地攻打我们。”最终没听李左车的计策。[58]主词条:&派人暗中探听,得知的计策没被采纳,非常高兴。[59]大胆引兵前来,离井陉口三十里驻扎下来,半夜选二千轻骑兵,人持一面红旗,从小路来到山坡上伪装隐蔽起来,窥视赵军,并且告诫将士:赵军见我军出击,一定倾巢而出,你们就乘机迅速冲入赵军营地,拔掉赵国旗帜,插上汉军红旗。[60]同时命令副将传令大家:“今天打败赵军之后会餐。”将士们谁都不相信,只好假意称是。[61]韩信又召集将领们分析认为,赵军已先占据了有利的地势,他们在未见到汉军大将旗鼓之前,定会担心我们遇到阻险而退兵,是不肯轻易发兵攻打我们的。于是韩信派一万人为先头部队,背靠河水摆开阵势,赵军见汉军摆出只有前进而无退路的绝阵,都大笑不已。[62]天刚亮,韩信打起了大将军的旗号和仪仗鼓吹,击鼓进军井陉口。赵军果出营迎击,大战良久,韩信、张耳弃鼓旗,佯装打败,退到河边的军阵之中。赵军见状,果然倾巢而出追逐韩信、,争夺汉丢下的旗鼓。[63]韩信、张耳退人河边阵地,水上军迎战赵军,各个拼死作战,赵军无法把他们打败。这时韩信所派的二千轻骑兵,等赵军倾巢而出追击汉军,争夺战利品的时候,立即冲入赵军营垒,拔掉赵军旗帜,竖起二千面汉军的红旗。赵军久战不胜,想退回营垒,却见营中遍是汉军红旗,大惊失色,认为汉军已经把赵王及其将领全部俘虏了,于是阵势大乱,四散奔走逃告。[64]赵将虽斩数人,竭力阻止,却不见成效。这时汉军两面夹击,大破赵军,在泜水(河北省魏河)斩杀成安君陈余,活捉了。[5]韩信又下令军中不许杀,有能擒者赏千金。不久,擒获广武君,韩信亲自上前松绑,请广武君面东而坐,自己执弟子之礼。[65]韩信大获全胜,诸将前来祝贺,问到:“兵法上说,布阵应是‘右背山陵,左对水泽’,如今将军却,还说破赵军之后会餐,当时我们不服,然而取胜了,这是什么战术?”[66]韩信说:“这也在上,只是诸位没留心罢了。兵法上不是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况且我平素没有得到机会训练诸位将士,这就是所说的‘赶着街市上的百姓去打仗’,在这种形势下不把将士们置之死地,使人人为保全自己而战不可;如果给他们留有生路,就都跑了,怎么还能用他们取胜呢?”[67]诸将听了都自叹不如,更加佩服韩信的用兵之术了。[68]然后韩信向请教攻燕(燕王,都蓟,今北京)、伐齐之事。[70]广武君辞谢说:“我听说,不可言勇,亡国之臣不敢语政。,哪里有资格同你谈论国家大事?”[71]韩信说:“我听说百里奚在时,虞国灭亡,在秦国而秦国称霸,这不是因为他在虞国时愚蠢,在秦国时聪敏,而是在于国君是否重用他,是否采纳他的意见。假使成安君陈余听了你的计策,那我韩信如今已成了阶下囚了。我是诚心向你求教,请你不要推辞。[72]说:“我听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所以说即使是犯人的话,圣人也可以有选择地采纳。不过恐怕我所献的计策不一定值得采用,但我仍愿献上我的愚见。成安君虽有百战百胜之计,可一招失算,军败鄗下,身死泜水。,擒夏说于阏与,一举攻下井陉口,在不到一上午的时间就打垮赵二十万大军,诛杀成安君,名闻海内,威震天下。使敌国百姓放下农具,停止工作,吃好的,穿好的,专心倾听您下令进军的消息,这些是的长处。然而将士疲惫,实际情形是难以用兵。如今将军要率领疲惫劳苦的士卒,停顿在坚守着的城池之下,想战又恐怕拖得太久,力量耗尽而不能攻克,实情暴露,而弱燕不肯降服,齐国也必然固守边境以图自强。燕、齐相持不下,那么刘邦和项羽的胜负也就分不出来。这是将军的短处。我认为‘北攻燕、东伐齐’的计策是失策。善于用兵的人常用己之长击他人之短。将军不如按兵不动,休整士卒,安定赵地,抚恤遗孤,日日牛酒犒赏,摆出攻打的态势。而后遣辩士去燕国,把自己的优势充分显示在燕国而前,燕一定不敢不听从您。燕降服后再派辩士以燕已降汉说齐,齐必从风而服,即使有再聪明的人也不知道该怎样替齐国谋划了。像这样,天下的大事就好办了。用兵之道,本来就有先声夺人,再动实际的策略。”[73]韩信听从广武君的计策,派使者去燕,燕听到消息立即投降。[74]韩信又请求立张耳为赵王,镇抚赵国,刘邦同意,就封张耳为赵王。[75]此时,楚多次派兵渡黄河击赵,赵王张耳和韩信往来救援,行军中安定了许多赵国城池,并发兵支援刘邦。当时楚国正在荥阳围困刘邦,刘邦逃跑到宛、叶间,收服同入成皋,楚又急忙围攻。[76]汉三年六月,汉王出成皋向东渡过黄河,单独与跑到了修武的张耳军中,一大早自称汉使人赵军营。张耳、韩信还没起床,刘邦径直进其卧室,夺取了他们的印信兵符,召集诸侯,调动了诸侯的位置。[77]等张耳、韩信起床后才得知汉王来过,不禁大惊失色。汉王夺了两人的军队,命令张耳备守赵地,任命韩信为相国。收集没有调到的赵兵去攻打齐国。[78]主词条:&韩信引兵东进击齐,未到平原渡口,得知已说齐归汉。[79]韩信想停止,范阳辩士劝韩信说:“将军奉诏攻打齐国,而汉王只不过派密使说服齐国归顺,难道有诏令叫您停止进攻吗?况且郦生不过是个说客,凭三寸之舌就降服齐国七十多个城邑,将军统帅几万人马,一年多时间才攻占赵五十多个城邑,一个将军反倒不如一个儒生的功劳吗?”[80]韩信听从蒯通说法,率兵渡河击齐。[81]这时齐国已决计降汉,对汉军的戒备松懈,韩信乘机袭击了齐驻守历下的军队,一直打到。[82]齐王惊恐,认为是郦食其出卖了自己,便把他煮死了。齐王逃到高密后,派人向楚求救。[83]当韩信袭破临淄时,项羽闻讯遣亲率兵马与齐王田广合力抗汉,号称二十万众。[84]有人前来向龙且献计:汉军远征作战,所向披靡,而齐,楚本土作战兵易涣散,不如深沟高垒,以守为攻。招抚已沦陷城邑,使知齐王存,楚来救,这必定使汉军得不到粮食,会不战自败。[85]龙且轻视韩信,又急求战功,不用此计,率兵与韩信军隔潍水东西(山东境内的潍河)摆开阵势。[86]韩信连夜派人做了一万多条袋子,盛满沙土,壅塞潍河上流。率一半军队涉水进击龙且之阵,龙且出兵迎击,韩信佯装败退,龙且以为韩信怯弱,率军渡江进击。[87]这时韩信命人决开壅塞潍河的,河水奔流而至,龙且的军队大半没有渡过去。韩信挥军猛烈截杀,杀死龙且。东岸齐、楚联军见西岸军被歼,四处逃散。韩信率军急渡水追击至城阳,楚兵皆被俘虏。齐王田广逃走不久被杀。汉四年(前203年)齐地全部平定。[6]韩信一连灭魏、徇赵、胁燕、定齐,齐国平定之后,他派人向刘邦上书说:“齐国狡诈多变,是个反复无常的国家,南边又与楚国相邻,如不设立一个代理王来统治,局势将不会安定。我希望做代理齐王,这样对形势有利。”[88]当时,项羽正把刘邦紧紧围困在,情势危急,看了韩信上书内容,刘邦十分恼怒,大骂韩信不救荥阳之急竟想自立为王。[90]、暗中踩刘邦的脚,凑近他的耳朵说:“汉军处境不利,怎么能禁止韩信称王呢?不如就此机会立他为王,好好善待他,使他自守一方,否则可能发生变乱。”[91]刘邦经提醒也明白过来,改口骂道:“大丈夫平定了诸侯,就做真王罢了,何必做个暂时代理的王呢?”于是派张良前去立韩信为齐王,征调他的部队攻打楚军。[92]齐国失利,龙且战死,使项羽非常恐慌。派盱台人前去游说韩信反汉与楚联合,三分天下称王齐地。[93]韩信谢绝说:“我奉事项王多年,官不过是个郎中,位不过执戟之士。我的话没人听,我的计谋没人用,所以才离楚归汉。汉王刘邦授我上将军印,让我率数万之众,给我穿,分饮食给我吃,而且对我言听计从,所以我才有今天的成就。汉王如此亲近、信任我,我背叛他不会有好结果的。我至死不叛汉,请替我辞谢项王的美意。”[94]武涉游说失败后,齐人知道天下大局举足轻重的关键在韩信手中,于是用相人术劝说韩信,认为他虽居臣子之位,却有震主之功,名高天下,所以很危险。终于说动韩信,但韩信犹豫而不忍背叛刘邦,又自以为功劳大,刘邦不会来夺取自己的齐国,于是没有听从蒯通的计谋。[95-97]主词条:&、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趁无备,楚军饥疲,突然对楚军发动战略追击。[98-99]约韩信从齐地(山东),从梁地(河南东北部)南下合围楚军。五年十月(汉初承秦制,十月为岁首),韩信、彭越未能如期南下。刘邦追击楚军至固陵(河南淮阳西北),楚军反击,刘邦大败而归。[100]为调动韩信、彭越,刘邦听从张良之谋,划陈(河南淮阳)以东至海广大地区为齐王韩信封地;封彭越为梁王,划睢阳(河南商丘)以北至谷城(山东东阿南),为其封地。[101]由韩信指挥此战。韩、彭遂率兵攻楚;韩信从齐地南下,占领楚都彭城(江苏徐州市)和今苏北、皖北、豫东等广大地区,兵锋直指楚军侧背,彭越亦从梁地西进。汉将刘贾会同九江王英布自下城父(安徽亳县城父集)北上;刘邦则率部出固陵东进、汉军形成从南、北、西三面合围楚军之势,项羽被迫向垓下(灵璧南,一说今河南淮阳、鹿邑间)退兵。五年十二月,刘邦、韩信、、、等各路汉军约计40万人与10万楚军于垓下展开决战。汉军以韩信率军居中,将军孔熙为左翼、陈贺为右翼,刘邦率部跟进,将军周勃断后。[102]韩信挥军进攻失利,引兵后退,命左、右翼军继续攻击。楚军迎战不利,韩信再挥军反击。[103]楚军大败,退入壁垒坚守,被汉军重重包围。楚军屡战不胜,兵疲食尽。韩信命汉军士卒夜唱楚歌,歌云:“人心都向楚,天下已属刘;韩信屯垓下,要斩霸王头”致[104]使楚军士卒思乡厌战,军心瓦解,韩信乘势进攻,楚军大败,十万军队被全歼,项羽逃至东城自刎而死。[105-106]刘邦于是还至,驰入韩信军中,收夺了他的兵权,后改封韩信为楚王,都下邳(江苏东)。[107]韩信到楚国后,召见当年给他饭吃的漂母,她千金。[108]轮到下乡南昌亭长时,只赏他一百钱,并说:“你是个小人,做好事有始无终。”[109]又召见曾经侮辱自己,让他从胯裆下爬过去的少年,封他为中尉,并且告诉诸将说:“这是位壮士,当他侮辱我时,我难道不能杀了他吗?杀了他也不会扬名,所以就忍了下来,这才有了今天的成就。”[110-111]项羽兵败后,他的逃亡将领因素来与韩信关系很好,就投奔了韩信。刘邦记恨钟离昧,听说他在楚国,就下令楚王逮捕他。那时韩信初到楚国,到各县乡邑巡察进出都派军队戒严。[113]汉六年(前201年)有人告韩信谋反。[114]刘邦用陈平的计策,说天子要出外巡视会见诸侯,通知诸侯到陈地相会,说:“我要游览。”其实是想要袭击韩信,韩信却不知道。[7][115]刘邦将到楚国时,韩信打算起兵谋反,但又认为自己无罪;想去谒见刘邦,又怕被擒。这时有人向韩信建议:“杀 了去谒见,高祖必定高兴,也就不用担心祸患了。”[116]于是韩信把此事与钟离昧商议,钟离昧说:“刘邦之所以不攻打楚国,是因为我在你这里,如果想逮捕我去讨好刘邦,我今天死,随后亡的定是你韩信。看来你也不是位德行高尚的人。”结果钟离昧自杀而亡。[117]韩信持钟离昧首级去陈谒见刘邦。刘邦令武士把韩信捆绑起来,放在随从皇帝后面的副车上。韩信说:“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118]高祖说:“有人告你谋反。”就给韩信戴上械具。回到洛阳,赦免了的罪过,改封他为淮阴侯。[119-120]韩信被贬为淮阴侯之后,深知高祖刘邦畏惧他的才能,所以从此常常装病不参加朝见或跟随出行。[121]韩信由此日益怨恨,在家中闷闷不乐。对于和绛侯周勃、颍阳侯等处在同等地位感到羞耻。[122]一次韩信去拜访樊哙,樊哙行跪拜礼恭迎恭送,并说:“大王竟肯光临臣下家门,真是臣下的光耀。”韩信出门后,笑道:“我这辈子居然同樊哙等同列!”[123]皇上曾经悠闲地和韩信谈论各位将军才能的高下,认为各有长短。皇上问韩信:“像我的才能能统率多少兵马?”[124]韩信说:“陛下不过能统率十万。”[125]皇上说:“你怎么样?”[126]回答说:“我是越多越好。”[127]皇上笑着说:“您越多越好,为什么还被我辖制?”[128]韩信说:“陛下不善于统领士卒而善于领导将领,这就是我被陛下辖制的原因。况且陛下是上天赐予的,不是人力能做到的。”[129]陈豨被任命为钜鹿郡守,向淮阴侯辞行。淮阴侯拉着他的手避开左右侍从在庭院里漫步,仰望叹息说:“您可以听听我的知心话吗?有些心里话想跟您谈谈。”[130]陈豨说:“一切听任将军吩咐!”[131]淮阴侯说:“您管辖的地区,是天下精兵聚集的地方;而您,是陛下信任宠幸的臣子。如果有人告发说您反叛,陛下一定不会相信;再次告发,陛下就怀疑了;三次告发,陛下必然大怒而亲自率兵前来围剿。我为您在京城做内应,天下就可以取得了。”[132]陈豨一向知道韩信的雄才大略。深信不疑,说:“我一定听从您的指教!”[133]汉十年,果然反叛。皇上亲自率领兵马前往,韩信托病没有随从。暗中派人到陈豨处说:“只管起兵,我在这里协助您。”韩信就和家臣商量,夜里假传诏书赦免各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隶,打算发动他们去袭击吕后和太子。[8]部署完毕,等待着陈豨的消息。他的一位家臣得罪了韩信,韩信把他囚禁起来,打算杀掉他。他的弟弟上书告变,向吕后告发了韩信准备反叛的情况。[135]吕后打算把韩信召来,又怕他不肯就范,就和萧相国谋划,令人假说从皇上那儿来,说陈豨已被俘获处死,列侯群臣都来祝贺。[136]萧相国欺骗韩信说:“即使有病,也要强打精神进宫祝贺吧。”韩信进宫,吕后命令武士把韩信捆起来,在长乐宫的钟室杀掉了。[137]韩信临斩时说:“我后悔没有采纳蒯通的计谋,以致被妇女小子所欺骗,难道不是天意吗?”于是诛杀了韩信三族。[9]高祖从平叛陈豨的军中回到京城,见韩信已死,又高兴又怜悯他,问:“韩信临死时说过什么话?”[138]吕后说:“韩信说悔恨没有采纳蒯通的计谋。”[139]高祖说:“那人是齐国的说客。”[140]就诏令齐国捕捉蒯通。蒯通被带到,皇上说:“你唆使淮阴侯反叛吗?”[141]回答说:“是。我的确教过他,那小子不采纳我的计策,所以有自取灭亡的下场。假如那小子采纳我的计策,陛下怎能够灭掉他呢?”[142]皇上生气地说:“煮了他。”蒯通说:“哎呀,煮死我,冤枉啊!”皇上说:“你唆使韩信造反,有什么冤枉?”蒯通说:“秦朝法度败坏,政权瓦解的时候,山东六国大乱,各路诸侯纷纷起事,一时天下英雄豪杰象乌鸦一样聚集。秦朝失去了他的帝位,天下英杰都来抢夺它,于是才智高超,行动敏捷的人率先得到它。跖的狗对着尧狂叫,尧并不是不仁德,只因为他不是狗的主人。正当这时,我只知道有个韩信,并不知道有陛下。况且天下磨快武器、手执利刃想干陛下所干的事业的人太多了,只是力不从心罢了。您怎么能够把他们都煮死呢?”[143]高祖说:“放掉他。”就赦免了蒯通的罪过。[144]的评价:韩信即使在一介平民时,志气也是和平常人不一样的。那时,他的母亲过世,家里贫穷,韩信无办法按照当时的礼节安葬母亲。但是,他却寻找到一个风水宝地——地势高并且宽敞平坦,可以容纳上万户人家居住的地方作为母亲的墓地。假使能够让韩信修学道德,养成谦让有礼的品格,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自恃自己的功劳,那就可以功名与福禄齐全了。那么,他对于西汉王朝的贡献,简直就可以和周代的、和齐名,而他的后代子孙也可以长久地祭祀他了。可是,韩信没有花时间去改变自己,反而在天下都已经统一,人民得到安定的时候,阴谋造反,结果全族受到牵连而被诛杀,这,难道不是天意吗?[145-146]的评价:一般人可能认为韩信是最早提出统一天下的伟大战略的人,他和刘邦一起在汉中起事,平定了三秦之后,就和刘邦分兵攻取北方,擒了魏王,夺取代国,打败,威胁,乘胜向东攻击并占领了齐国,往南又在垓下消灭了,汉朝所以能够得到天下,大抵说来都是韩信的功劳。看他拒绝的游说,在陈迎接,怎么会有反叛的心呢?!实在是因为他失掉了王爵而心里不快,才做出背叛谋反的行为。以不过是刘邦的邻居这种故旧恩情,还能够被封为燕王,而韩信却只能够以列侯的身份按时晋见国君;这难道不是刘邦也有亏待韩信的地方吗?我认为汉高祖用欺诈诡谋在陈把韩信捉到京城,谈到亏待韩信方面不能说没有;不过,韩信也有过错,从而导致了这个下场。当初,汉和楚在荥阳相对抗之时,韩信正好消灭了齐国,但他并不立即回辅刘邦,反而自请立为假齐王;后来,刘邦率汉军追逐楚军一直到固陵,跟韩信约好时间一起攻打楚军,届时韩信却失约不到;当时,刘邦就有杀掉韩信的念头了,不过是力量不够,而不敢动手罢了。等到天下已经平定,韩信还有什么可倚仗的呢?![147]历代学者评价刘邵:“胆力绝众,才略过人,是谓骁雄,白起、韩信是也。”[148]何晏:“此两将者,殆蚩尤之敌对,开辟所希有也,何者胜,或曰:白起功多,前史以为出奇无穷,欲窥沧海,白起为胜,若夫韩信,断幡以覆军,拔旗以流血,其以取胜,非复人力也,亦可谓奇之又奇者哉,白起破赵军,诈奔而断其粮道,取胜之术,皆此类也,所谓可奇於不奇之间矣,安得比其奇之又奇者哉。”[149]:“抱王霸之大略,蓄英雄之壮图,志吞六合,气盖万夫。”何去非:“言兵无若孙武,用兵无若韩信、曹公。武虽以兵为书,而不甚见于其所自用。韩信不自为书,曹公虽为而不见于后世。然而传称二人者之学皆出于武,是以能神于用而不穷。窃尝究之,武之十三篇,天下之学失者所通诵也。使其皆知所以用之,则天下孰不为韩、曹也?以韩、曹未有继于后世,则凡得武之书伏而读之者,未必皆能办于战也。”[150]陈亮:“汉高帝所籍以取天下者,故非一人之力,而萧何、韩信、张良盖杰然于其间。天下既定,而不免于疑。于是张良以神仙自托;萧何以谨畏自保;韩信以盖世之功,进退无以自明。萧何能知之于未用之先,而卒不能保其非叛,方且借信以为自保矣。”[151]洪迈:“汉高祖用韩信为大将,而三以诈临之:信既定赵,高祖自成皋度河,晨自称汉使驰入信壁,信未起,即其卧,夺其印符,麾召诸将易置之;项羽死,则又袭夺其军;卒之伪游云梦而缚信。夫以豁达大度开基之主,所行乃如是,信之终于谋逆,盖有以启之矣。”[152]杨维桢:“韩信登坛之日,毕陈平生之画略,论楚之所以失,汉之所以得,此三秦还定之谋所以卒定韩信之手也。”[153]唐顺之:“孔明之初见昭烈论三国,亦不能过。予故曰:淮阴者非特将略也。”[153]王世贞:“淮阴之初说高帝也,高密之初说光武也,武乡之初说昭烈也,若悬券而责之,又若合券焉!噫,可谓才也已矣!”董份:“观信智略如此,真有掀揭天下之心,不但兵谋而已也,所以谓之‘人杰’。”李贽:“信与沛公初见,凡说项羽处,字字拿着沛公,沛公卒受其益。”茅坤:“太史公传淮阴,不详其兵法所授,此失着处。”“予览观古兵家流,当以韩信为最,破魏以木罂,破赵以立汉赤帜,破齐以囊沙,彼皆从天而下,而未尝与敌人血战者。予放曰:古今来,太史公,文仙也;李白,诗仙也;屈原,词赋仙也;刘阮,酒仙也;而韩信,兵仙也!然哉!”王鸣盛:“观信引兵法以自证其用兵之妙,且又著书三篇,序次诸家为三十五家,可见信平日学问本原。寄食受辱时,揣摩已久,其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皆本于平日学问,非以危事尝试者。信书虽不传,就本传所载战事考之,可见其纯用权谋,所谓出奇设伏,变诈之兵也。”徐经:“史公为淮阴惜,实不仅为淮阴惜。”王志湉:“气盖世力拔山,见公束手,歌大风思猛士,为之伤怀。”梁玉绳:“信之死冤矣!前贤皆辩其无反状,大抵出于告变者之诬词,及吕后与相国文致耳。史公依汉廷狱案叙入传中而其冤自见。一饭千金,弗忘漂母;解衣推食,宁负高皇?不听涉、通于拥兵王齐之日,必不妄动于淮阴家居之时;不思结连布、越大国之王,必不轻约边远无能之将。‘宾客多’与‘称病’之人何涉?‘左右辟’则‘挈手’之语谁闻?上谒入贺,谋逆者未必坦率如斯;家臣徒奴,善将者变复布置有几!是知高祖畏恶其能,非一朝夕。胎祸于蹑足附耳,露疑于夺符袭军。顾禽缚不已,族诛始快。‘从豨军来,见信死,且喜且怜’,亦谅其无辜受戮为可悯也。”[154]韩信熟谙兵法,自言用兵“多多益善”,作为战术家韩信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战术典故: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临晋设疑、夏阳偷渡、木罂渡军、背水为营、拔帜易帜、传檄而定、沈沙决水、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其用兵之道,为历代兵家所推崇。作为军事家,韩信是继孙武、白起之后,最为卓越的将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用兵,是中国战争史上最善于灵活用兵的将领,其指挥的井陉之战、潍水之战都是战争史上的杰作;作为战略家,他在拜将时的言论,成为楚汉战争胜利的根本方略;[156]《咸丰·清河县志》第十三卷“艺文”中记载:“韩信三篇”其小注云:“汉成帝令任宏论次兵书,为四种,其权谋中有韩信三篇。前后汉书艺文志皆载之。且云汉兴,张良、韩信序次兵法,凡百八十一家,删取要用,定著三十五家。诸吕用事而盗取之。盖淮阴人著书之最古者。”由此得知,韩信曾有三篇军事著作,这是淮阴人著书立说的最早记载。韩信在被软禁的时间里与张良一起整理了先秦以来的兵书,共得一百八十二家,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兵书整理,为中国军事学术研究奠定了科学的基础。同时还收集、补订了军中律法。著有兵法三篇,已佚。[157]《韩信庙》·《却过淮地吊韩信庙》·《中吕·卖花声·客况》·《猛虎行》·《赠新平少年》·《韩淮阴侯庙》·《乞食》·韩信纪念馆位于淮安市。景区占地10万平方米,是古代建筑艺术与历史文化的有机结合,既再现秦风汉韵,又展示韩信文化遗迹,让您感受历史文化的沧桑,领略一代英雄韩信的盖世武功。韩信故里广场,占地面积6400平方米,取意八卦。广场大门前的是两座石阙,它是从烽火台、?望哨演变而来,是汉代将军威严的象征;大门两侧的石柱,如同两列勇猛威严的士兵,寓意将军统帅千军万马。故里大门形状上部呈八字型,寓意大将军威风八面,韩信故里喜迎八方来客;大门内侧形状象庙宇,寓意韩信用兵变化莫测、神机妙算。大门上“韩信故里”鎏金大字是百岁老人、国民党元老陈立夫99岁高龄时题写的。[158]主词条:&韩信的墓地有三座。一是,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南焉乡高壁村的高壁岭山的“山西韩信墓”;二是,位于西安市灞桥区新筑镇新农村的“陕西韩信墓”;三是,淮阴的“江苏韩信墓”。[159],刘邦建立汉朝后对韩信的评价,指的是打仗没有不取得胜利的。形容力量十分强大,百战百胜。,萧何在向刘邦推荐韩信是说他是国士无双。指一国独一无二的人才。,韩信落魄时曾对施舍给他的老妇说以后定当后报,韩信衣锦还乡时并她千金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刘邦和韩信有一次对话,刘邦问韩信“你能带多少兵”韩信回答说“多多益善”形容一样东西或人等越多越好。 又有多多益善之意。,韩信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项羽。指周围布置了重重埋伏。,在韩信攻打赵国的时候,他采取背水一战的计谋,赢得了战争胜利比喻在艰难情况下跟敌人。,韩信北上灭赵的一个计谋,拔掉别人的旗子,换上自己的旗子。比喻取而代之。,韩信北上灭赵的一个计谋,原指作战把军队布置在无法退却、只有战死的境地,士兵就会奋勇前进,杀敌取胜。后比喻事先断绝退路,就能下决心,取得成功。,韩信为了东进中原,采取麻痹敌人的办法,让士兵去修理栈道,而却领大军从陈仓出来,占领了关中。在上的含义是:从正面迷惑,用来掩盖自己的攻击路线,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这是声东击西、的谋略。,比喻韩信出神入化的用兵艺术。,韩信落魄时,一个同乡人欺负他,让他从自己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果真从那个人裤裆下钻过去。指极大的侮辱。,韩信说刘邦把穿着的衣服脱下给自己穿,把正在吃的食物让自己吃,形容对人热情关怀。,刘邦建立汉朝后,夺去了韩信的兵权,而韩信从此称病不朝,闷闷不乐。也指的是因不平或不满而常常郁郁不乐。,指的是韩信功劳太大,使君主地位受到威胁而心有疑虑。,武涉曾经劝说韩信自立,说道:你和汉王刘邦的关系这么好,但是最终还是被他所擒的。指的是如同金石般坚不可摧的交谊。,张良和刘邦的一次谈话中,张良对韩信的评价。指的是单独负责一个方面的工作。,指的韩信的功劳很大,天底下没有人可以与他比的,后用于夸奖人等。,说的是韩信在战争中功劳,后形容功劳极大。,指不用智谋,单凭个人勇气行事的行为。,韩信在和刘邦的一次说话中,评价项羽,说项羽是妇人之仁,指的是妇女的软心肠。旧指处事姑息优柔,不识大体。,当年刚投奔时,刘邦让他管理粮仓,韩信提出了"推陈出新"的管理理念,即把粮仓开设前后两个门,把新粮从运送进去,把旧粮从运出来,这样可以防止粮食在蜀中炎热潮湿的环境下腐败变质。从而使蜀中粮仓不再有变质浪费的现象。指的是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三杰指的是萧何、张良和韩信。意思是说,三杰之中,韩信的功劳最大。,司马迁对韩信的评价,指吹嘘自己的功劳和才能。形容居高自大,。,指刘邦伪游云梦,诈捕韩信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韩信当年说的一句话,指的是坐人家车子的,要与人家共患难;穿人家衣服的,要替人家的事担忧;靠人家养活的,要为人家的事拼命。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李左车在和韩信谈话中,李左车提出的这个观点。指的是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韩信北上灭赵的时候,说与陈余两人为,后两人翻脸。人的内心难以探测,喻指人的心思难以揣测,多用于。亦做“人心莫测”。,楚汉相争,韩信屡建奇功。刘邦称帝后,封信为淮阴侯。因遭吕后忌,被斩于长乐宫悬钟之室。,成事由于萧何,败事也由于萧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参见: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楚汉相争的时候,韩信协助汉王刘邦同楚兵作战。韩信为出奇谋袭楚,绕道而行。然而道路方向未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历史士兵铠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