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什么时候去世的在西昌住在什么地

蒋介石在西昌住在什么地_百度知道西昌战役的介绍_百度知道  此文转自麻辣社区。  一篇经过“策划”的作文《泪》,是在凉山就读四年级的柳彝小姑娘的真实经历和心声。在支教老师的“指导”下,它的确字字含悲,催人泪下,也让凉山彝族自治州的贫困状况再次引发关注。它,号称“世界最悲伤的作文”,也成为一窥凉山贫穷的窗口,更成为众多网民反思、发泄、质疑的导火索。  我喜欢读书,喜欢历史,也在凉山生活了12年了,跑遍了全州17县市,对于今日凉山的现状,我用理性和客观的基调为大家梳理、整理下凉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为大家认识大历史背景下的全景、全域凉山提供一些参考。  1、凉山的穷与封建王朝的关系  中国封建社会存在两千多年,凉山奴隶社会与之共存,并在封建王朝消亡后继续保持到20世纪50年代,是毛主席让凉山翻天覆地,奴隶得解放,娃子得翻身。  在历史的长河里,凉山是中国最后消除奴隶制的地方。  什么是奴隶制?就是奴隶主拥有奴隶的制度。劳力活动须以奴隶为主,无报酬,且无人身自由。  虽然凉山地区早在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中央王朝派大军征西南夷,杀邛君、笮侯,正式设立越嶲郡。之后,凉山始终处于奴隶制、农奴制和封建制并存的阶段。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对凉山的少数民族,采取的都是“顺之则抚,逆之则剿”的政策。  自元代以来,中央王朝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册封一些当地首领,世代承袭,作为土官管辖地方,形成土司制度。而凉山彝族将自己的首领称作“兹莫”,而得到封印的“兹莫”即被认为是土司。  彝族的“土司制度”并非是奴隶社会遗留,而是自宋以后,汉文化暗弱,朝廷为控制大凉山地区,通过笼络黑彝族实施的“以土官治土民”的边区政策的制度化呈现。向上,土司也要接受朝廷命官的管理,这应该算作是中国最早的“一国两制”。土司是一个地方的行政首脑,再往下是黑彝头人,头人管着白彝和锅庄娃子。  两百多年前,清朝为了镇抚彝族,长期在大凉山推行汉人移民和“改土归汉”政策,才有了汉族与彝族的混居。  可以想象,在如此不平等的政策环境下,普通阶层连人身自由都无法保障,凉山地区要发展得很富裕,要与成都平原地区、江浙富庶地区媲美,显然是不现实的。  2、凉山的穷与民国政府的关系  土司制度始于元朝,盛于明朝,延续于清朝、民国时期。  到了清末民初,土司势力却衰落了下去,土司的许多势力范围已经名存实亡,大量的地盘被“诺”家支占有。民国年间,兹莫在大部分地区已经被诺合等级所取代。为数很少--约占总人口的0.1%的兹莫,只统治着约占凉山1/10的很小一部分地区。至解放前夕,凉山境内只剩下十多个土司统治区,且范围不大,确切地说,是统治点。主要的土司有越西、甘洛、西昌一带的斯兹土司(兼河东土司、宜地土司);金阳的沙马土司;甘洛的斯补土司和米易的普济土司等。……所有的土司统治、管辖着约4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和10万左右的人口。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西康省建立,凉山划归西康省。2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西昌行辕正式成立。这就是蒋介石将西昌作为陪都的历史。  1911年至1949年,民国统治下的凉山,依然延续千年的贫穷落后。
蒋介石要么忙于应付军阀混战,要么剿共,要么消极抗日,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也是大汉族主义盛行,有很多的不平等。对此毛泽东主席在《论十大关系》中曾经说过“历史上的反动统治者,主要是汉族的反动统治者,曾经在我们各民族中间制造种种隔阂,欺负少数民族。”  所以,国民党对其统治区的少数民族仍然实行大汉族主义民族压迫政策,甚至不承认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这种情境下,凉山如何发展与进步?  3、凉山的穷与党的民族政策的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民族政策上一直是坚持民族平等,帮助落后少数民族的。  毛主席很关心彝族,“夷”后被毛主席亲自改为“彝”,就是现在的彝族。意为房子(彑)下面有“米”有“丝”、有吃有穿,象征兴旺发达。  毛主席在北京也亲自接见了许多彝族代表,大家认为新中国是由兄弟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大家应该平等互爱,更不应该有夷内之分,“夷”不利于民族团结。现在来看,也让人倍感亲切。  1956年,凉山州开展了民主改革运动,成为凉山历史上划时代的社会变革。制度的变迁使凉山彝族人人平等,但经济社会的发展并不能象政治变革那样在一夜之间可以完成。  1986年11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习仲勋就在全国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会议上曾说:“现在有些少数民族群众,连账也不会记。有的不知道什么是商品,还有的只知道以货易货的。汉族同志不要去占人家的便宜,要去帮助他们。特别是做民族工作的同志,要为少数民族服务。”  现在这种种族主义的声音倒好,不但不像习书记所说去“帮助他们”,反而要以落后为名将少数民族抛弃。  凉山的穷是千年的病,期望我们党在短短几十年就全部医好病,大家都脱贫致富,绝非易事。要知道,千里凉山,200多万彝族人民啊,就算一年脱贫10万人,也要20年啊,还不算新出生的人口!  幸喜,在给大凉山扶贫方面,国家一直在努力。一系列的措施,凉山贫困人口二十年来减少了一百多万。到2015年,还有超过50万人没有脱贫。  看看在2010年—2013年间,仅在10个扶贫项目中就投入了83.65亿人民币。而来自凉山州教育局的数据更显示,凉山州教育投入连年递增,一路攀升。2011年至2013年,分别达到49.5213亿元、66.0375亿元、70.8406亿元。凉山州政府2012年的报告显示,年这5年来,累积投入276.5亿元改善民生。  凉山下辖的17县市,几乎是两重天地。安宁河谷地区,特别是西昌市、冕宁县、德昌县、会理县等,工业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各民族的教育水平基本与内地中等县相当,西昌市的发展水平甚至高于内地不少中等水平县或县级市。而老九县地区,特别是昭觉、布拖、普格、美姑等县,社会发展水平远远低于内地的水平,甚至在西部地区都是极为落后的。这是客观事实。  4、凉山的穷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凉山州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200多万彝族同胞。凉山州地处川滇黔交界处,交通不便,地势险恶,高山、深谷阻碍了凉山与外界的交往,境内6万余平方公里几乎都是山地,平均海拔在1500米以上,交通闭塞、生态环境恶劣,州辖17个县市中有11个为国家级贫困县。  当云南、贵州的彝族步入封建社会时,凉山州还是奴隶社会,保留着森严的等级制度和传统的生活方式。地理上,金沙江大拐弯以北、四川盆地以南的地区可以统称为大小凉山。历史政区上来说,1952年成立的西康省下辖凉山彝族自治区,含11县,后改称凉山彝族自治州。1978年,凉山州与西昌专区合并,原凉山州下辖马边县、峨边县划归乐山地区。这样一来,原来老州下有9个县留在了新的自治州:昭觉、布拖、金阳、普格、喜德、普雄(后并入越西县)、美姑、雷波、越西(原称越嶲)。这就是凉山的“老九县”。  1997年,时任国家民委副主任的文精在凉山州布拖县考察扶贫工作时,看到凉山彝族地区的这种贫困状况,沉重地指出:“凉山的贫困还是原始的贫困”!  5、凉山的穷与自然灾害的关系  在大多数彝族聚居的山区,“老九县”均在海拔米的地区,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薄弱,自然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繁。主要有:地震、泥石流、滑坡、崩塌、水土流失等。  如日凌晨,凉山州木里、盐源、冕宁三县交界处因强降雨发生群发性地质灾害。导致锦屏水电施工区职工7人死亡,3人失踪,锦屏水电站辅助洞口炸药库2名职工被困,另外,三县受多点泥石流灾害危害,造成11名群众失踪。  还有一个就是地震:安宁河谷是地震带,近几十年大震没有,小震不断,经常折腾。历史上西昌三次大地震,还有近年的会理地震、盐源地震。  自然灾害,一夜致贫不说,人都没了。  6、凉山的穷与彝族自身的关系  大凉山地区原本是彝族等民族先祖的聚居地,但随着元明时期交通的改进及屯垦政策的实施,汉族移民空前增多并逐渐并成为当地的主要民族,将彝族等民族被迫到了偏远的山区。  随着明清时期土司制度的实行及改土归流的推行,逐渐形成了汉族居住在坝区平原,少数民族在山区、半山区的大杂居、小聚居的状况。当前少数民族地区的居住和生产现状是同历史上汉族的大量移民息息相关的。  这就如同,用生活在华北大平原的人和大别山地区的人比较,前者致富的基础就好很多。  彝族也是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也有很多优秀的儿女。龙云,果基小叶丹,伍精华,吉狄马加……  有人批评凉山的彝族人民“拒绝现代文明,不思进取”,这是是主观臆断的行为。凉山州的严重贫困状况并不是全国贫困地区的个别现象,同所谓的“好吃懒做”的民族性也毫无关系。凉山的经济基础和发展条件这些生产力基础不发生变化,他们的生存环境和状态不发生改变,怎么能苛求彝族人民的风俗文化能够进步和改善到什么地方呢?我相信只要是人,都向往过上好日子,过上幸福的生活。  对于贫困的根源,联合国的定论是:“贫困是机会和权利不平等的结果,是社会缺乏公平和正义的表现”。只要凉山地区的交通,通信、物流等建设没跟上,现代化 的生产力、生产关系还没有进入彝族聚居区,落后的风俗文化就还会存在,永远都会!  7、凉山的穷与农耕文明的关系  彝族群众“人口主要集中在高山偏远乡镇,处于典型的边远高寒彝族聚居区”,从清代光绪宣统时期到建国后50、60年代,绝大部分彝族地区已进入 “半耕半牧的状态”,并且农业比重越来越大,最终农耕成为凉山地区生产的主导性生产方式。但是“由于受到自然条件限制,此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落后,没 有条件将当地的农产品变为商品,只能自产自销,生活艰苦,都是靠在山上种些土豆为生,所有的生活都是在山上转,有就吃,没有就饿肚子。”  传统上,正因为土地肥力低,凉山地区长期采用“轮耕制”:一块土地耕作数年后肥力已尽,便抛荒另开新田,数年后,等土地肥力恢复后,再复耕这块土地。另外,秋冬季气温很低,冬季休耕时间很长。现在不能轮耕,即使使用了化肥、地膜等产品和技术,产量也不再有大幅提升。  土地就这么点产出,不是你辛勤劳作就可以多收三五斗的。  8、凉山的穷与教育的关系  比经济更贫困的是教育的贫穷,由于民族生育政策的宽松,凉山很多家庭都生育了多个孩子,但这些孩子接受教育的却不多。即便众多的公益机构、基金会解决了当地家里没钱、山区没学校的问题,观念的落后,仍然在阻挡着孩子受教育。  凉山解放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普及,真正的普及教育只有短短的20多年,民众对儿童教育的重视程度极低。这里大部分家长认为读书有一定的作用,但不能具体表述出具体有什么作用,还有部分家长认为读书不如务农,他们对教育的认识还停留在认字算账层面上。在贫困的压力下,大多数家庭选择放弃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的教育。另一方面,女孩受教育的权利被剥夺,在男尊女卑思想的深刻影响下,当地女孩受教育程度远远低于男孩。   到目前为止,凉山彝族乡民大多数是文盲和半文盲。而他们都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出生的。乡村学校教学质量极差,乡民看不到受教育的希望,造成了后续一系列社会问题。  凉山2009年才基本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但大量村小年久失修,没有公办教师,靠代课教师和支教老 师维持教学。许多村子甚至没有学校。大多数教师是中专甚至高中文化水平,有个别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的是近三年招考的特岗教师,但是一般待不到两年就调走了,环境和待遇都留不住人。   教育发展落后,可以从每年凉山各县的高考成绩中窥见一二,许多班级高考一个本科生都考不上。  我们说,教育,是治穷的根本出路。但这条路,实在难走。最近这几年,政府加大了对凉山教育的投入,基本完成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乡村的入学率和升学率显著提高。但人口素质低的问题已经不能回避。  9、凉山的穷与毒品的关系  凉山与位于东南亚毒品产地金三角边界的云南省毗邻,此地渐成境外毒品经云南入四川的重要通道和集散地。  凉山一些地区被毒品裹挟多年。2014年上半年,凉山州两级法院审理毒品案件近400件。而2014年全年,凉山州共破获涉毒刑事案件705件,抓获犯罪嫌疑人员881名,查获吸毒人员9971名,逮捕645名,强戒6337人次。其中破获部、省目督涉毒案件26件、缴获毒品350千克,较2013年分别增长62%、85%,创历史新高。  回顾凉山彝区的吸毒史,还发现凉山人似乎并不认为毒品侵害了他们的健康,反而有不少老一代认为吸毒之后让他们神清气爽,工作有劲了。尽管这是吸毒后产生的短期效应,但这种老一辈对待毒品并不十分介怀的态度却对下一代有极坏的影响。1995年左右毒品迅速扩散,当时有个村约1200名居民当中,超过200人吸毒。还有个村78户人家当中,只有3户无人吸毒或贩毒。  调查显示,在昆明的平均价位1公克约100-200元人民币、凉山400元、成都500元、北京和西安800元、内蒙古1000元。除此之外,价格也会受到打击毒品的执法严格与否而波动。举例来说,2005年8月成都的海洛因零售价1公克约为500元,但同年11月由于警方加强取缔,1公克便涨到900元。在毒品价格上涨之后,为了追求这种成瘾品,意味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或者换个角度,就是为了追求毒品带来的同等程度的“快意”,必须要降低吸食毒品的成本。吸食带来等量效用的毒品,需要大概120元;但注射一剂,却只要20元。这样一来,价格更为低廉的注射就成为了选择。  但注射带来了一个很严重的衍生问题,那就是艾滋病的传播。  10、凉山的穷与艾滋的关系  凉山自1995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后,便逐渐成为我国艾滋病疫情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吸毒与艾滋难解难分,艾滋患者的死亡,留下了无数孤儿和孤寡老人,已演变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因此有人就推测,写作文的苦依五木的父母可能死于艾滋病。  在凉山,艾滋病并不被认为是十分危险的事情,对于艾滋病的大规模社会歧视也并不存在。在彝族乡村社会中,艾滋病在当地仍被置于普通疾病范畴,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人与健康村民共同生活在同一社会空间之中,彝族“家支”(血缘群体)的成员以及社区成员,还会共同为病患提供照顾与关怀。因此,甚至出现在照顾艾滋病人期间照顾者不慎感染艾滋病的极端事件。他们并没有将艾滋病看作一个带有道德批判意味或污秽意义的传染病,而是将其与其他该地区常见的疾病一视同仁。  同时,艾滋病往往又会通过母婴传播,这对下一代的健康损伤更大。这样一来,吸毒导向艾滋病,进一步削弱了劳动力供给的数量和质量。根据一项针对四川省多名吸毒者的调查,大部分都是农民和文盲,年轻人居多。而2013年底,凉山童工问题再次进入公众视线。悲凉新闻的背后折射出来的,正是毒品和艾滋病侵害下凉山儿童的困境。  说了这么多,总的意思是:造成凉山的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十点也许不能穷尽所有主观和客观,穷尽所有的历史和现实,但我深信,是接近于全貌的。  最后,来点正能量吧。  我现在还记得,2007年,“情系凉山,抗击艾滋,救助孤儿” 大型慈善义演活动,组织者是侯远高和俄木沙玛这样的彝族知识精英,而参加演出的都是彝族著名的音乐人,山鹰组合、曲比阿乌、沙玛阿果、吉杰、奥杰阿格、阿鲁阿卓……这一天,这些已经走出大凉山的彝族精英们将为凉山孤儿同台祈祷,为成立一个“凉山儿童救助基金”齐声歌唱……真的,我在歌声中看见了凉山美好的未来!  让我们在2020年惊回首!小康凉山,温暖如春!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凉山不穷,西昌就挺富,这儿火把节物价飞涨,米粉都12块一碗了,还叫穷。
  有同感,房价老高,我是买穷了。
  精贴!为了赞专门注册来评论。凉山需要更多客观的文章来消除负面影响。
  2020年,一起奔小康。到时候吃碗粉估计要20元起了。
  写的真叫一个牛逼,写的真叫一个深刻  写的真叫一个客观  写得真叫一个全面  点赞,点赞,鼓掌
  继续吧 凉山,凉
  @看不惯抹黑凉山   必须顶起来
  不错,大多数基本上应该是真实的!不过不好的反面的东西就不可能写了!不好的负面的东西没有人知道,中央不知道怎么能改正呢?而且还可能正常化!这也是遗憾之处!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1950年国共内战幕落西昌的历史考察--《史林》2012年04期
1950年国共内战幕落西昌的历史考察
【摘要】:1949年11月,国共内战已近尾声。第三次下野的蒋介石前往四川视事,由此确立国民政府迁台、反攻大本营设于西昌的方针,随即调派重兵、运输大批军用物资进入西昌,以期建成国民党在大陆的最后军事基地。然而,由于中共军队迅速展开势如破竹的最后攻势,该计划很快被彻底粉碎。本文以台北"国史馆"所藏的大量"蒋介石档案"为主,探寻蒋从入川到迁台、寄望西昌直至迷梦幻灭的历史真相,为国共内战最终幕落西昌提出有力佐证。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K266【正文快照】:
日,毛泽东在北京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命令人民解放军继续前进消灭残敌,国共内战接近尾声。此时,已溃逃台湾的蒋介石提出“政治台湾,军事西昌”作为对策,顽抗到底。①蒋所说的“西昌”,地处西南边陲,当时属西康省,南接云南,西通康藏,是川、康、滇三省重要的交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秀原,刘惠军;[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常保国;[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智丹;[D];吉林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叶永烈;;[J];晚报文萃;2011年19期
陈铁健;;[J];同舟共进;2011年08期
陈红民;;[J];世纪;2011年04期
唐厚梅;;[J];湖北档案;2011年05期
;[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年20期
何立波;;[J];兰台内外;2011年04期
李开周;;[J];视野;2011年19期
;[J];台声;2010年11期
俞风流;;[J];乡村科技;2010年09期
杨静琦;;[J];文史博览;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义彬;;[A];走向近代世界的中国——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建所4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王忠越;;[A];毛泽东思想永放光芒——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论文集[C];2003年
李玉贞;;[A];近代中国(第二十辑)[C];2010年
申明甫;白志钧;苏廷瑞;杨中州;;[A];十七路军军史资料(2)[C];2008年
安成日;;[A];江桥抗战及近代中日关系研究(上)[C];2004年
杨奎松;;[A];纪念七七事变爆发7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罗敏;;[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3年卷[C];2003年
马振麟;;[A];十七路军军史资料(2)[C];2008年
金以林;;[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5年卷[C];2005年
陈铁健;;[A];瞿秋白研究新探[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李战喜;[N];北京科技报;2005年
陈洁;[N];中华读书报;2008年
浙大蒋介石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
陈红民 浙大历史系博士研究生
傅敏;[N];东方早报;2010年
汪荣祖;[N];东方早报;2010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汪朝光;[N];北京日报;2011年
陈菁霞;[N];中华读书报;2010年
马寿春;[N];团结报;2010年
建林;[N];中国档案报;2003年
阎愈新;[N];光明日报;2000年
何立波;[N];南方周末;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郑率;[D];吉林大学;2009年
汪朝光;[D];复旦大学;2009年
宋梅英;[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左世元;[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王玉全;[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温波;[D];复旦大学;2003年
周韬;[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尚红娟;[D];复旦大学;2008年
李延龄;[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曹嘉涵;[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议学;[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刘俊红;[D];西北大学;2003年
余本兰;[D];苏州大学;2008年
顾树卫;[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董家强;[D];河南大学;2007年
王佳;[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段智峰;[D];浙江大学;2009年
宋海儆;[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吴光辉;[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付玉旺;[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西昌-蒋介石特宅探秘
作者:佚名 来源: 时间: 09:00:09 阅读量:
&&& 泸山东麓一隐秘处,西昌烈士陵园南侧的苍松密林下,曾是一个风云涌动的去处。著名的&蒋介石特宅&就坐落在这里。
&&& 日军侵华,国民党政权放弃南京迁往陪都重庆,曾计划进一步西迁而在西昌建&第二陪都&,乃把西昌作为经营重点,打算在重庆难守时,把国民党政府迁往西昌据点驻守,依靠英美继续与日周旋。遂于1939年在西昌设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西昌行辕&,以便直接控制西昌地区;扩建西昌机场,以便于大型飞机起降;限1939年内修通乐西(乐山至西昌)公路,以确保进出畅通无阻;修筑西祥(西昌至云南祥云)公路,使之与滇缅公路衔接;调嫡系部队驻防川滇西路沿线,以加强军事实力;设置广播电台,扩大无线电通讯设施,以保障宣传、联络;辟建泸山新村特区,以应急需,等等。
&&& 新村特区于1939年下半年购地兴工,于成、渝两地调集工匠千人,由西昌行辕督令修建,是当时西康省境内最大的房建工程。至1942年上半年陆续建成四面走廊式平房36幢,即著名的&36宅&,并分别挂上了国民党中央政府各院、部的牌子。蒋介石专用的一幢居中偏后,称&特宅&。
&&&& 特宅是一幢坐南向北,偏东40度的穿逗柱廊式土木结构小青瓦平房,6柱4坡水尖顶平檐,木棂玻璃窗。总建筑面积238.8平方米,6个房间,北边3间为蒋介石的起居、工作室,南边3间为侍卫人员宿舍,向邛海一面有宽阔廊檐。四周花坛曲径,松柏簇拥,十分幽静。附近还修了个防空洞,可从两端进出。汽车从公路驶入特宅,先要经过一道由青砖砌成4根大方柱、有门岗警卫的牌坊。沿曲折蜿蜒的道路上山,过一处警卫室,即到了宅前的停车场。
&&& 特宅旁一棵枝繁叶茂的高大榕树,目睹了半个世纪前发生在特宅里的两桩秘事&&
&&& 日,蒋介石从重庆飞来西昌,下榻特宅,住了9天。当时,抗日战争刚刚结束,国民党一方面忙于重拾山河,另一方面国共两党正举行&重庆谈判&,谈判对手毛泽东还在重庆。这个时候,蒋介石为何跑到边远的西昌来呢?
&&& 原来,西南的地方势力一直很强,特别是云南的龙云,虎踞云南18年,不仅根深叶茂,力量强大,而且桀骜不驯,自行其是,在政治、军事、行政、财政上与国民党中央政府若即若离,世称&云南王&。龙云还与共产党有所接触,并秘密地加入了中国民主同盟,对当时昆明蓬勃兴起的民主运动予以保护,公开与国民党的镇压政策唱反调。蒋介石对他早就耿耿于怀,必欲除之而后快。奈何没有机会,难以下手。这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后,龙云向中央政府提出请求,由他派兵到越南河内接受日本人的投降。蒋介石立即意识到,这正是解决云南问题的一个绝好时机。因为,第一,龙云把他的主力派去河内受降,其据守昆明的兵力将大大削弱,与驻昆明的中央军力量相比,处于劣势,正好乘虚进击。第二,如果此时不解决,待迁都回南京后,势必鞭长莫及,更加费事。第三,全国陶醉在抗战胜利的喜悦中,国共和平谈判正在进行,包括龙云在内,谁也不会想到他会在此时下手,所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蒋介石乃迅速决断,以武力改组云南省政府。为了摆脱重庆繁忙的政务,排除各方面的干扰,也为了绝对保密和就近指挥,蒋介石来到西昌,住进了特宅。
&&& 随行的有宋美龄、俞济时、陈希曾及侍从卫士等30余人。
&&& 当时,国民党中央社散布烟幕说,委员长对西昌的美丽风景心仪已久,因抗战时期国事繁忙,无暇游览,现今还都在即,东下之前到西昌休养数日云云。一时间,西昌也如是盛传。
蒋介石在西昌期间,从9月27日至10月3日,除了29日、30日分别用半天时间游览邛海、泸山外,基本上足不出户,集中精力,遥控指挥远在昆明的李宗璜、杜聿明倒龙。李是蒋介石新委任的云南省政府民政厅长兼省政府代理主席,杜为中央军驻昆明的防守司令,是解决所谓&龙云事件&的主将。国民党高级军政要员宋子文、陈诚、何应钦、戴季陶、关麟征、戴笠、王叔铭及李、杜二人等,则频繁往来于重庆&&昆明&&西昌之间,领受任务。
10月3日,龙云在李、杜枪口下,交出了云南省政府主席、陆军副总司令、昆明行营主任、滇黔绥靖公署主任的大权。并在何应钦的&陪伴&下离开昆明,飞赴重庆&荣任&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院长新职。实际上是被软禁起来了。
心头之患除却,蒋介石一身松快,从10月3日下午起,在公开场合露面,留心眼前景色,不由赞叹:&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现在应改为上有天堂下有西昌了。&
&&& 两天后,在阴云四合中,蒋介石离开西昌,飞返重庆。
&&& 1949年底,在解放军摧枯拉朽的凌厉攻势下,国民党兵败西南。蒋介石决定,中央政府迁往台北,卷土重来的大本营则设在西昌。1949年12月,已去海南岛的胡宗南奉命飞来西昌,同1950年元旦宣誓就任西康省政府主席的贺国光共同收集残兵败将,网罗地方势力,执行蒋介石所谓&固守三个月,以待国际形势变化&的指示。
&&& 时任国防部总政治部作战部长的蒋经国,为顺父愿,于1月29日和顾祝同从台湾飞赴西昌,召开秘密军事会议,与会人员有胡宗南、李弥、余程万、贺国光等,研究部署坚守西昌,制订了《建立滇西反共根据地计划》,即所谓&政治台北,军事西昌&战略。
&&& 这成了国民党在大陆召开的最后一次军事会议。
&&& 在蒋经国带给胡宗南的蒋介石亲笔信中,蒋介石一面表明自己&决不离开台湾逃往国外&,一面严令胡宗南苦守待变。蒋经国亦当面许诺给胡宗南再空运1个师的装备和军费来,以使他能继续撑持下去。2月初,蒋经国回台。2月8日至3月23日,共给胡宗南运来7批40架次军火和金银。
&&& 光运送物资不行,这期间的2月14&17日,蒋介石又遣参谋总长兼代理国防部长顾祝同再来西昌,给胡宗南打气,商定在大陆的行动方案。蒋介石力主固守西昌,但自觉很难再对胡宗南发号施令,只能恳求他勉为其难,拼死一搏。蒋介石在带给胡宗南的信中说:&此时大陆局势,系于西昌一点,而此仅存之点,其得失安危,全在吾弟一人之身。&要胡宗南依凭重重高山,&坐镇其间,挽回颓势&&否则党国绝矣&。心慌意乱中,胡宗南拟了4个方案,却因部属大多倾向于转往滇缅边境(后来有800多残余官兵去了缅北山区),而举棋不定。顾祝同走后,胡宗南眼见大陆局势不可逆转,据守西昌孤点&备极艰危&,一再恳求蒋介石准他率部退往台湾或海南岛,&徐图再举&&&
&&& 只可惜,这一切,都没能阻止住历史的演进,也无法改变必然要发生的社会更迭。
&&& 3月初,解放大军由四川、云南两省,以南北夹击之势向西昌迅速逼近(当年西昌属原西康省)。胡宗南、贺国光不得不于3月26日晚从西昌机场起飞,仓皇去了台湾。
&&& 次日,解放军进入西昌城,宣布西昌解放。
&&& 就这样,一个政权落叶般飘零了,西昌人民有幸目睹了它黯然逝去的背影。
蒋氏父子先后两次在&特宅&的活动,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蒋介石特宅&建筑虽至今无存,但市文物管理所存有相关图纸、图片资料,即便他日需要恢复重建,亦有据可查焉。
一周阅读排行榜
视频关注排行榜
始于2008年 凉山在线 www.ls520.net 版权所有 | 蜀ICP备号
凉山州网监备案号:12
电子邮件: 联系 QQ: QQ:
欢迎商家、企业、单位等社会各界朋友与本站合作,共赢未来! 联系地址:西昌市尤家屯安置小区21单元10-2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蒋介石属什么生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