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各部队36121部队,76分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陆军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陆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陆军是指陆军部队。改革调整主要是以原军区机关部分职能、机构为基础,调整组建战区陆军机关。北部战区陆军机关驻地济南。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陆军基本建制
东、南、西、北、中五大战区的联合指挥部驻地都已确定。其中北部战区机关驻沈阳。
此外,战区军种机关调整组建任务已经完成。改革调整主要是以原军区机关部分职能、机构为基础,调整组建战区陆军机关。
北部战区陆军机关驻地济南。[1]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陆军领导人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陆军司令:李桥铭
李桥铭(1961.4)是河南偃师人,1976年参军。他曾任广州军区第41集
团军军务处参谋、作训处副处长、团参谋长、团长,第41集团军作训处处长等职,后调入第42集团军任职,历任124师参谋长、124师师长等职。[2]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陆军政委:石晓
石晓(1957.11)是云南大理人,1976年入伍后,历任第14集团军31师政委、第14集团军政治部主任,贵州省委常委、省军区政委,云南省委常委、省军区政委等职。2014年12月,在解放军高级将领的例行职务调整中,石晓跨大军区升任原副政委。[3]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陆军副司令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陆军下辖部队
日,解放军陆军以原18个集团军为基础,调整组建13个集团军。番号分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71、72、73、74、75、76、77、78、79、80、81、82和83集团军。
其中第79集团军隶属北部战区陆军。[5]
.凤凰网[引用日期]
.澎湃新闻网.[引用日期]
.腾讯新闻.[引用日期]
.澎湃新闻[引用日期]
.凤凰[引用日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七大特种部队
我的图书馆
中国人民解放军七大特种部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七大特种部队&
“中国飞龙”——南京军区“飞龙”特种大队
1992年岁尾,中国的东南某地,一支担负特种作战任务的部队诞生了。这就是南京军区“飞龙”特种大队。&& “飞龙”特种大队组建之初,其武器装备和人员素质就明显高于一般部队。大队的武器装备,涉及陆地、海上、空中共21大类500多种。仅高新技术装备就有十余类数十种,有战场电视、无人机、雷达、伞具、潜水具等。各营、连,甚至一个排里,战士们的专业也都不尽相同。&& 现任大队长江建雄,在加入“飞龙”大队之前干过23年侦察兵。他在当侦察连长时曾经创下“8米抓绳上6秒3”的军区纪录。像江建雄一样,大队许多官兵都是带着“一根绳子一把刀”创造的辉煌,从侦察兵部队选调来的 .
“黑色贝雷帽”——济南军区“雄鹰”特种大队
这支充满神秘色彩的部队,就是济南军区的“雄鹰”特种大队。&& “雄鹰”特种大队是一支集特种侦察、特种作战于一体,编制精干,装备精良,可遂行陆地、海上、空中三栖作战任务的新型部队。为了成为一名真正的特种兵,“雄鹰”队员个个经历了超常的严酷训练。&& 在这里,每名士兵除每天完成正常的训练课目外,还要进行拉力器、杠铃、哑铃、臂力棒和俯卧撑等各100次的“十个一百”练习。早晚两次10公里武装越野,是特战队员每天的必练课目。特种部队教官制定了一个同中国足球甲A队员体能测试类似的“12分钟跑”,但却大大超过甲A标准。12分钟,3300米及格、3400米良好、3500米才能达到优秀,并且是在阴雨天和泥泞坡陡的山路上测定。&& 首先,特战队员必须学习掌握生存的基础知识,会检验水质是否有毒,能识别植物可否食用,还要学会抗击凶猛野兽袭击等生存本领。每次野战生存训练,特战队员要全副武装,负重35公斤,7天7夜之内在复杂地域行军300公里,同时完成特种射击、敌情侦察和穿越敌人封锁线等20项战斗课目的训练。生存中最重要的物质是水,但每人一天就发1壶水。再一个难题就是解决吃的问题了。自带的两块压缩饼干吃完后,蚂蚁、野鼠、蚯蚓、蛇等便成了“上等餐”。&& 作为一支快速反应、执行急难险重任务的“利刃”,必须拥有与其相配套的一流武器装备。“雄鹰”大队装备有KBU88式狙击步枪、麻醉枪、微声枪、匕首枪等许多鲜为人知的特种枪械;配有82无后坐力炮、HJ-73/PF89单兵反坦克兵器等重火力武器;“凯夫拉”头盔及防弹背心和便携式GPS;最先装备了国产新型无人侦察机;战场电视和传感系统,取代了侦察兵脖子上的望远镜。秘密渗透的侦察兵,只要将远红外夜视系统、热成像仪等先进的侦察设备秘密置于敌后,不管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还是风雨交加的恶劣天气,都能准确地找出敌人的方位和行动方向。情报处理系统一声不响,将战场部署情况展现在身后几百公里外指挥所的电子沙盘上,车辆斗室之间便可纵览天地之间敌我态势。有人形象地把“雄鹰”大队比喻成“小型兵器博览城”,其中有些装备已达国际先进水平,这在全军任何部队都是少见的。
“西南猎鹰”——成都军区特种大队&&& 成都军区特种大队是一支用高科技装备进行特种侦察作战的新型侦察队伍。自1992年组建以来,他们克服了一无教材,二无模式、三无经验等困难,努力探索现代条件、特别是高科技条件下特种部队训练作战规律,不断深化战法研究和训练改革,在侦察引导、空中切入、破袭作战、紧急撤离这四个战场课目上取得了丰硕的训练成果。&& 这支部队现驻守在成都市,现任大队长刘友春、政委孙勇,官兵绝大多数来自西部贫困地区,但装备和人员素质并不差,是成都军区科技练兵的模范单位。电视剧《突出重围》中的数字化小分队,机降作战,战场信息电视传输,红、蓝双方的前沿侦察等很多镜头就是从这个大队平常的训练资料中剪辑出来的。还有剧中真枪实弹对着士兵搞射击训练,预防高技术战争中的电子炸弹,蓝色雪狐小分队等等都是导演从该大队平日训练中得到的灵感。大家有机会可以看看这套片子,一睹他们的风采。&& 他们5次获得特种训练成果一等奖,荣立集体二等功一次,被总部和军区称赞为是“西南猎鹰”。
&“东方神剑”——北京军区特种大队
&& 他们装备有GPS/GLONASS交联卫星定位系统,精度可达3~5米,地面监视雷达、无人驾驶侦察机等先进侦察和定位手段,可在短时机内“透视”方圆近百公里范围内的“敌”导弹发射阵地、指挥控制中心等战略目标。&& 他们还有一支动力飞行伞分队,可远距离飞跃数十千米的复杂地理障碍,隐蔽接敌。每位侦察兵还必须利用携带的迫击炮、火箭筒和喷火器等多种武器,以迅雷之势,将“敌”直升机平台、导弹阵地和侦察雷达预警系统等要害部位,尽数摧毁。&& 拜地理和资源所赐,北京军区的这支特种兵分队在资源分配和人员选拔上有超越其它军区的优势。例如,其它军区大都只有一个甲类集团军,地处偏远地区的军区就是在这一个甲类集团军中一下子挑选几百兵“能文能武”的精兵强将都往往捉襟见肘,而北京军区的这支部队兵源却可以在38军和27军两个甲类集团军中慢慢地挑。在武器装备方面,他们也是全军最先发配新型作战头盔和95式自动步枪的单位。他们在近期又是首先装备具有“强大爆炸力”单兵爆破器和便携式激光致盲器等先进装备的特种兵单位。&& 自组建以来,他们先后完成中央军委、总部、军区赋予的40余项重大军事任务,荣立集体三等功,被总部机关誉为“能侦善打的一代精兵”。
&“东北猛虎”——沈阳军区特种大队
&& 曙光初露,某机场上空,一支特种伞降分队迅速着陆,面涂迷彩的伞降队员迅急扑向“敌”机场要害部位,在我航空火力支援下,对“敌”机场指挥中心、停机坪实施突击;动力翼伞分队、蛙人分队分别对敌防空阵地、警戒雷达实施突击。硝烟弥漫中,破袭成功。我特战队员搭乘运输机,在航空兵、舰艇掩护下迅速撤离。这是沈阳军区某特种大队与海、空军协作,破袭敌机场综合演练的场面。&& 与此同时,一支被称为“海上突击队”的潜水小分队,全副武装潜入“敌战区”,神不知鬼不觉地对“敌”水下目标成功爆破后,又驾驶空中动力翼伞破雾驾风直临“敌”区实施侦察、空降破袭。这就是有“东北猛虎”之称的沈阳军区特种大队。&& 针对执行特种作战任务时部队要天上飞、水中行、荒野生存、小群多路等特点,这个特种大队在演练中注重强化单兵野战自我生存保障能力。他们打破常规,把单兵自我生存能力训练时间增加了2/3,每年都到丛林、高山、沙漠、草原等生疏恶劣环境,进行3至4个月的野战生存强化训练,不住民房,不带食物,先后探索出几十种野外自我生存方法。
&夜老虎——兰州军区特种大队&原属21军的步兵第62师撤销,其第184团被改编为兰州军区特种大队。&& 该集团军组建后于年参加老山地区防御作战,步兵第61师第182团第9连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攻坚英雄连”荣誉称号。&& 赢得惟一国际特种兵最高荣誉的中国军人---兰州军区特种大队。“爱尔纳突击”国际特种部队侦察兵竞赛,中国队夺得全部22个竞赛项目中的9个单项第一、两个第二、3个第三和外国队组团体总分第一名,被举办国爱沙尼亚授予“最佳外国参赛队奖”。面对人高体壮、装备精良的对手,他们最终以绝对优势夺得全部22个竞赛项目中的9个单项第一、两个第二、3个第三和外国队组团体总分第一名,被举办国爱沙尼亚授予“最佳外国参赛队奖”(卡列夫勇士奖)。(最高将项)
“南国利剑”——广州军区特种兵大队
&& 广州军区特种兵大队成立于1988年,是解放军组建最早的第一支特种部队。特种兵大队的成员本来就是“百里挑一”,加上地处开放省份的资源和人才优势,广州军区特种兵大队的个人素质和高科技装备含量都比其它军区的高。“世纪大演兵”中的数字化战士就是这个大队。他们还派遣10名特战队员,代表全军特种部队参加了“2000年国际侦察兵比赛”。&& 他们装备有82无后坐力炮班、榴弹发射器、防化单兵火箭爆破器、四零火箭筒等18种火器。越野、攀登、泅渡和射击是他们的基础课目,此外还需掌握GPS全球定位仪、微光夜视仪、照相侦察、传感等15种高科技特种侦察装备的操作使用。这些特种兵登天、入海,神出鬼没,装备的侦察器材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他们发明的连贯阶梯爆破技术,在部队推广后爆破作业能力成倍增长。他们还开创了特种部队运用直升机降携带重武器单环节下降的先河。&& 近年来,为了未来跨海作战的要求,他们还苦练抢滩登陆和直升机城市机降训练,多次参加联合战役演习,次次打头阵,出色完成任务。他们的座右铭是:“拖不垮、打不烂的优秀特战队员在战火中造就。”&& 今年4月,特种大队奉命为48国驻华武官进行军事表演,只见特种兵司机和炮手独揽一身,单人就可以操作82无后坐力炮。&& 为了确保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今年“八一”前夕,广州军区在原特种大队的基础上扩编为全军首支三军联合的特种作战部队。这支部队可以实现陆海空三栖作战,熟练掌握了驾驶实施远程空降作战、运用全球定位仪等高新技术装备进行远程侦察以及潜水航渡抢滩等现代军事技能。&& 这支部队组建之初,即确定了战士由体能型向智能型转变、军官由技能型向战术型转变、指挥员由单一思维型向综合思维型转变的思想。&& 整个部队的军官队伍100百分号经过军事院校严格培训,60百分号以上拥有大学文凭,并训练出能够驾机降伞、飞车操舟,“全天候”、“全方位”的战术骨干400多名。&& 该部队的战士在服役期间,除要完成陆军部队一般训练课目外,还要涉及60多个海、空军训练课目。按照一兵多用、一专多能的训练计划,每个士兵都进行半年以上的跨专业训练,有的士兵实现了轻武器射击、擒拿格斗、跳伞、潜渡等多项全能。&& 部队还结合未来高技术战场特征,充分运用现代高新科技装备,先后配发了以全球定位仪、无人驾驶侦察机和电视传感系统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装备数百套,目前新装备的利用率保持100百分号,所配发的新装备全部走上练兵场并形成了战斗力。&& 他们还认真研究高技术条件下的作战战例,根据新装备的特点和性能,设计了山地丛林作战、海岛抢滩作战、空降破袭作战等30多个复杂的战术课题、探索出了10多种动用新装备克敌制机的新战法。&&&这支出色的特种部队自组建以来,在质量建军、科技强军的建设和发展以及探索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过程中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硕果,部队在贯彻“一切为打赢”的战略方针,苦练在未来高科技战争条件下执行特种侦察作战任务的各项技能,他们严阵以待,随时准备为祖国而战。
&中国人民解放军特种部队统一臂章标识:
(文章来源:人人网& 作者:& 谨向作者和和文章出处致谢!)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战友情深- 忆中国人民解放军思茅原35203部队67分队战友 - 美篇
你也能发这样的图文
/&&&&战友情深- 忆中国人民解放军思茅原35203部队67分队战友
扫码分享到微信
战友情深- 忆中国人民解放军思茅原35203部队67分队战友
为了谁 - 祖海
  不惑之年,总忆往事,二十八年前,我参军来到西南边陲的小城思茅,并有幸成为14集团军高炮旅一营三连的一名战士。在那个青春奔放激情燃烧的岁月,三年军旅生活,穿梭在红土地上执行各种训练战备任务,虽然那时非常艰苦,却留下了深刻的记忆,锻炼了坚毅刚强性格,终身受益,也把思茅视为我的第二故乡。近三十年来,多少次梦回军营,与昨日朝夕相处的战友们欢聚一堂,举杯畅饮。李嘉林(右一)
X年~X年高炮旅任职政委少将朱汉宾
(X年-X年 任职于高炮旅政委)吴新贵(X~X年历任高三连连长、高炮旅副参谋长、参谋长) 童朝彬油机员任智
邢和平(X~X年任职于高炮旅作训科长) XXX胡炳臣近照(X~X年任职于高三连指导员)司务长吴晓荣
彭晓华(X~X年任职于高三连连长)彦泽民(X~X年任职于高三连四排长)李建松(1991年~X年任职于高三连指导员) 罗爱辉近照(X~X年历任高三连见习排长、雷达站长、副连长、连长)张庆海(X~X年任职于高三连副连长)
刘金荣蒋兵(X年~X年高三连历任见习排长、一排长……)王兴华
光荣的历史
战斗的风采  我连系一九六九年由高炮六十五师六三〇团抽调部分骨干於一九七〇年一月五日在云南椅街正式组建,建制番号陆军十一军三十二师高炮营三连。  一九七六年四月一日调大理组建军高炮团,编号为五七营三连。  一九八五年十一月应中央军委精简整编命令,与陆军十四军高炮团合编为十四集团军高射炮兵旅,历经六天时间,途经临仓、普洱於八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安全顺利到达思茅被旅评为“安全连”驾驶班班长潘华贵同志荣立三等功,调进思茅组建陆军第十四集团军高炮旅后编制为一营三连。老兵分别合影留念老兵退伍留念老兵合影照老兵合影照91年退伍战士分别留念  十九七〇年十一月从临仓奉命出国,执行“援老抗美”任务,参战防区为孟赛、孟夸、南塔一带,一九七一年在孟夸参加了“11.28”对空作战,七二年奉命回国。参天老树-高三连的标志到我退伍离开部队都不知道这棵大树是什么树种,时隔28年后的今天我想问问:有人知道吗?XXX连长罗爱辉和老战士合影86年入伍部分战友留影XXX连领导和指挥仪班战士87年大渡岗打靶指挥排左起、陈胜利、秦先明、李勋、张洪、吴晓荣、余平辉、严可军、郭金禄一营成排的营房
由于战士们每天精心的打理显得那么优美而整洁营房的林荫小道连部营房后的林荫小道
刘刚连长罗爱辉和战士们军容不整的仨老兵后排:李泽太 马文 胡炳臣 罗爱辉 潘光洪 李勋前排:冷毅 谢兴荣 杨春 岳荣  一九七七年和七八年在路南县实弹射击中分别击落拖靶一个,获军区司令部、政治部颁发的优异成绩奖状。  一九七九年一月,在连长杨昌文、政治指导员李顺才、付连长吴新贵、付政指刘洪江的带领下,从大理出发到金平地区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圆满完成了任务,同年五月回防大理,八二年年终被评为“先进党支部”,八六年年终总结被评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炊事班被评为“先进班”,一九八七年三月全旅进行军容风纪、内务卫生大检查,我连夺得“文明卫生流动红旗”这是旅组建以来第一次发的流动红旗。任智
高永生八七年新兵入伍留影一营的几个刁兵,报上名来。梁军
童朝彬和小指导员胡兵胡辽 魏志立 在劈连队炊事班用的烧柴罗德华
90年思茅红旗会堂留影XXX
大家熟悉的六十二医院88年澜沧抗震救灾中 侦察排长夏时作和杨新贵88年澜沧抗震救灾中的艰苦生活88年澜沧大地震抗震救灾纪念册  八七年七月至八月参加“8702”演习,这是建连以来第一次进行的防空演习,无大小事故,在演习场进行的正规化建设中夺得第二名,八七年连队被评为“百日安全无事故连队”、先进团支部,八八年十一月六日参加云南抗震救灾,胜利完成任务,历时一个月,十一名同志荣立三等功,十三名同志受旅嘉奖,连队被旅嘉奖一次,炊事班荣立集体三等功。李勋
杨新贵89年在清水河新兵一连前合影驾驶班战友合影张文康
靶场留影童朝彬 张文康指挥仪班前合影战友们在连队炮场技术骨干们和营连干部合影指导员胡炳臣(右三)和战友们李勋
杨兴贵在清水河89年新兵集训队设在清水河废弃的六十二医院旧址
图为新兵一连部分官兵王兵
谢刚(后到六连)在新兵集训队三台籍马文班长带的新兵12班打靶的间歇
战士们打起了排球
别说还真有那个份儿大伙看
指导员胡炳臣真能搞怪侦察班李勋珙县、邛崃藉战士合影拉练途中
胡辽和冷毅拉练终点站的水库
行军拉练虽说艰苦
但也充满乐趣拉练终点站的水库(右一为指挥排长夏时作)90年西昌打靶途中
指挥仪站部分战士西昌靶场外围的连队驻地
右上小山上为炊事班驻地罗松、贾刚、王兴华、付国洪、王兵90年在西昌靶场外围待命童朝彬
罗连长 90年在西昌靶场营地王兵 刘刚 王兴华 90年在西昌靶场营房西昌打靶条件异常艰苦
记得进入11月
这天刚出太阳王兵 胡辽 张国耀
王兴华就开车上到山上的小溪中清理个人卫生(也只有雷达和牵引车能办到)
不幸那天下到永宁河洗澡的一位战友永远地离我们而去
顺带寄去我们的哀思
愿逝者永远安息
生者祥和安康!
90年西昌打靶场张文康
90年西昌靶场王兴华
张仪平90年在西昌靶场90年西昌靶场三连五七炮阵地,连队成绩--击“落”一拖靶。指挥排朱玉晋、徐朝富、高峰炮三班新老战士合影炮五班连队炮场合影整装待发90年梅子湖泼水节留影梅子湖泼水节当年盛况XXX 童朝彬罗德华
尹胜南雷达站门前留影X年在X地打模型拖靶89年黄喜选(X年-X年任高三连指挥仪站长)和指挥仪站部分战士雷达指挥仪外出集训队战士们的业余生活91年指挥仪班付国洪
王立刚卫生员刘恋
童朝彬文书王兵装B
那年头还没这词
哈哈!?林长河
蒙自机场集训间隙在闻一多纪念广场留照。三连部分战友炮场留影  1992年10月奉中央军委命令,十四集团军高射炮兵旅撤销,同月16日,高三连在连长罗爱辉、政治指导员李建松的带领下从原驻地云南思茅出发历经六百余公里的摩托化开进,一千三百余公里的铁路输送,经过全连官兵的共同努力齐装满员、安全顺利到达新驻地四川德阳东山。九一年拉练途中,魏志立
毛新民莫太军
思茅地区图书馆前留影思茅地区图书馆(高三连共建单位)当年的借书卡90年新兵小聚会两任雷达站长(左一蒋孝高
右一代宏建)欢送退伍战士
有亮点 大家找
哈哈!一连幺排长、三连陈顺云、吴晓荣  至此,原十四集团军直属高炮旅一营三连在营建制内编入第十三集团军高射炮兵旅,序列为十三集团军高射炮兵旅五七炮三营九连。  1995年五月改为十三集团军高射炮兵旅五七炮二营六连,2015年十月成都军区撤销,我连在建制转隶西部战区。编为西部战区十三集团军防空旅五七炮二营六连,驻防绵阳安县。天各一方的战友们
我想你们了!参谋长吴新贵(中)2015年冬摄于贵阳几位一、三、五连战友近照杨新贵(右一)近照
回顾连队光辉的历程,现役全体官兵以及曾经身为本连队一员的我们,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为了早日实现强军梦、中国梦,我们将倍加努力地战斗在各自的岗位上,共同续写连队辉煌的历史篇章……思茅近况1思茅近况2思茅近况3思茅近况4
美篇小程序来啦,在微信就能创作你的图文故事!
&nbsp115686
美篇家书:孩子,陪你慢慢长大&nbsp12607
一袭红裙,万种风情&nbsp18489
时间告诉你,生活会有多美&nbsp12390
一件旗袍穿上身,万种风情入诗来&nbsp18713
东施效了颦 安能叫艺术&nbsp89905
没去过西藏,何言诗和远方&nbsp7190
又是金秋九月时,隔屏犹闻桂花香&nbsp17093扫一扫,下载军视网APP
扫一扫,关注军视网
  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 版权所有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66127部队70分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