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歌曲第一句当忧伤笼罩是什么意思着黑夜你怜悯照亮我心

【主求你怜悯我】_基督教歌曲-主求你怜悯我在线试听,歌词下载,免费无损下载,无损音乐下载,高品质音乐,发烧音乐下载-酷我音乐
主求你怜悯我
下载歌曲需用酷我音乐客户端
基督教歌曲歌榜
该专辑其他歌曲
歌曲榜TOP10
0906直播间性感尤物,大胆秀身材!基督教歌曲永恒的生命
篇一:《永恒的生命》总谱(1)
永恒的生命
中速、稍快
吉中鸣词曲
0 0 0 0 梦
真, 0 0 0 0 ??1 - ?1 - ?1 61 2 - ???1 61 2 -
1 - 055 55 ??1 020 0 0 0 空 就是 空,
1 65 6 - ?
1 65 6 - ?
1 65 6 - ?
????1 1.1 1 0 虚 就是 虚, 梦;
222 22 22 22
6 1 C 5 5 1 5
1 5 1 5 2 7 6 5 1 6 大 ......1 6........2 6 .
小 X X.X X 0
0X 0X 0XX XX 0XX XX XX XX X X X 0 X X X 0 X X X 0
??0 0 0 0 5 611 -
来 一 场 死 就是 虚, 来
匆, 去匆, 0 0 0 0 ??
5 - 55 61?1 61 2 -
??????????2. 3 7 6 1 - 15 61 3 - 31 23 ?????????????????????????2. 3 7 6 1 01 012 22 221 02 021 01 01 ??
0 7 6 5 - 54 321 5 1 5
1 5 6 大 2 6..........2 6...1
小 X X X X X X X 0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生 不是 死 不是 虚,3 45 1 - ??15 61 3 - ?? - 15 - 55 61
?????????????????????????????????????????
101 011 01 01 01 01 2 22 22 012 01 011 02 02 07 07 1 11 005 05 055
05 077 77 77 77 06 06 066 66 06 06 066 66 06 06 05 05
大 .1 6.1 5 1 5 ..X X X 0
1 5 1 5 ..X X X X
2 7 6 5 ...X X X X
.2 6.X X X 0
1 5 6 ..1 X X X 0
2 6 7 5 ...X - X X
1 5 .X X X 0
小 0X 0X 0X 0X 注: 高音指长笛、单簧管、小号、高音萨克斯等高音乐器。第二遍至第36小节时,可以再反复至第33小节,然后至第35小节渐慢直至结束。
篇二:基督教高清歌谱
赞美诗??(1)
附录:经文短歌?(?163) 附录:短歌??(195) 音程练习??(212)
歌 名 索 引
主我渴慕你
一画 主我想问一问你
一切歌颂赞美
主若究查察罪孽
主我愿单属你
二画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3 人们需要主
4 三画 Adonai我等候你
夕阳西沉歌
十字架的爱
171 四画 天国的子民
7 不要为明天忧虑
8 心灵诗歌
井水涌上来
10 从破碎到自由
11 以马内利
12 以爱为翅膀
13 从今天开始
14 不变的爱
15 云上太阳
主你是我的盼望
17 主我敬拜你
18 主我的灵呼唤你
19 主啊我愿一生献于你
主啊我需要你的话语
21 主啊我赞美你
22 主啊差遣我
23 主我相信
生命的执着
26 生命中有你
27 生命河流
主我恳求你
主你是我最知心的朋友
主,你最爱我
168 主啊,照你旨意
平安的君王
六画 有一天
羊啊羊那么多的羊
38 向耶和华唱新歌
39 众山围绕耶路撒冷
40 在神前省察
成为我异象
42 回忆当初蒙召的时候
43 全然向你
44 同心颂扬主圣名
45 那双看不见的手
46 如鹿渴慕溪水
如鹰展翅上腾
172 尽情的敬拜
173 仰望敬拜顺服
仰望神的人
175 自由地歌唱
190 如鹿渴慕溪水(2)
191 七画 我呼求
50 我们呼求
51 我们等候你耶稣
你已将我的哀哭变为跳舞
53 你真伟大
歌 名 索 引
你就是耶稣
55 你爱永不变
56 你遇见主了吗
57 你是医治的神
58 这一生最美的祝福
59 这里有神的同在
60 我要等待耶和华
61 沙漠中的赞美
62 坐在宝座上的圣洁羔羊
63 你的爱不离不弃
64 应当单单仰望主
65 求主为我造清洁的心
66 求主充满我
67 我要起来到我父亲那里去
我知道我的救主活着
69 我灵渴慕你
70 我的神我要赞美你
71 我以祷告来到你面前
72 我心爱主
73 你在哪里
74 你坐着为王
76 我已得自由
77 我心等待
179 我只仰望你
180 我要顺服
181 你给我力量
78 耶和华神已掌权
79 耶稣为耶路撒冷哭
80 耶路撒冷,愿你平安
耶稣,愿你为王
82 耶稣你是我的主
83 耶稣我唯一的热情
84 耶稣是光
85 耶稣基督是主
耶稣我爱你
87 耶稣我爱你
88 苦难的赞美
89 耶稣爱你
90 耶和华是我的牧者
91 奇异恩典
93 拥有主我心满足
94 青春献于神
95 软弱的我变刚强
178 耶和华喜乐灵
184 耶酥掌权
185 耶和华靠近伤心的人
186 宝贵十架
97 看不见的时候
99 神要开道路
100 神大爱
101 神的爱在此显明
102 神爱世人
103 复兴之火
104 轻轻听
105 荣耀啊!
106 荣耀归主名
107 荣耀君王
108 除你以外
109 荒漠甘泉
110 是这份爱
111 祝你平安
112 亲爱主牵我手
113 亲爱的救主
114 亲近你
115 亲近主
116 亲爱的救主(2)
117 亲爱耶稣,医治救主
183 神的宝座
歌 名 索 引
站在主殿中
119 哦到了那一日
120 恩典再现
121 恩典涌流
122 恩典之路
123 恩典的记号
124 恳求圣灵降临
188 颂赞全能上帝
十一画 救赎的恩典
126 唱一首天上的歌
唱哈利路亚赞美主
128 彩红下的约定
129 深深爱你
展开清晨的翅膀
惟有主爱充满在我
134 渴望复兴的火
136 等候神
137 最珍贵的角落
138 赐我自由
139 遇见你们
感恩的泪水
141 感谢主的良善
142 献上感恩
143 跨越时空的爱
想起主的恩典
146 新生王
147 新年祝福
148 新年赞歌
149 新耶路撒冷
150 新造的人
151 罪孽得赦
152 献上自己为祭
愿将我的心给你
154 愿耶和华赐福与你
愿你国降临
156 愿你荣耀国度降临
157 愿为主闪亮
158 十五画 靠主耶酥圣名
159 十六画
160 赞美祭
161 赞叹满载我心
162 赞美的诗歌唱不完
163 赞美之泉
164 激起生命的浪花
165 赞美你圣名
3篇三:基督教歌词共18首
唱一首天上的歌
生命的河,喜乐的河,缓缓流进我的心窝
生命的河,喜乐的河,缓缓流进我的心窝
我要唱那一首歌,唱一首天上的歌
天上的乌云,心里的忧伤,全都洒落
我要唱那一首歌,唱一首天上的歌
天上的乌云,心里的忧伤,全都洒落
自从我认识了主
自我认识了慈爱的主
才感到自己的丑陋
世人虽说我什么都不缺
我在主前却一无所有
荣耀的主,慈爱的主
我要日夜把你歌颂
奇妙的主,永在的主
我要赞美日夜永不休
自我认识了怜悯的主
才知耶稣是我所求
他教导我们怎样做人
引我走上永生之路
荣耀的主,慈爱的主
我要日夜把你歌颂
奇妙的主,永在的主
我要赞美日夜永不休
自我认识了大能的主
救赎的大功传千古
天下万民都归你名下
赞美歌声充满宇宙
荣耀的主,慈爱的主
我要日夜把你歌颂
奇妙的主,永在的主
我要赞美日夜永不休
每一个白天和黑夜
渴望来到主面前
心中唯一的思念
当我安静在主前
当我安静在主前
心中唯一的思念
拿走我的世界
每一个白天和黑夜
渴望来到主面前
心中唯一的思念
当我安静在主前
当我安静在主前
心中唯一的思念
拿走我的世界
拿走我的世界
拿走我的世界
拿走我的一切
从圣山走来
带着谦卑的神采
十架的救赎
展显你无私姿态 你温暖的胸怀
是儿女依赖所在
你的智慧全能让生命从死亡生出来
我们称颂天父
我们仰望天父
你是荒漠的尽头
你是生命的泉源 我们称颂天父
我们仰望天父
你是荒漠的尽头
你是生命的泉源 你亘古存在
使所有奥秘打开
把恩典带来
欢呼歌声如天籁 你流淌的血脉
荡涤着所有尘埃
真理的气势和力量更换了人类未来
我们称颂天父
我们仰望天父
你是荒漠的尽头
你是生命的泉源 我们称颂天父
我们仰望天父
你是荒漠的尽头
你是生命的泉源 我们称颂天父
我们仰望天父
你是荒漠的尽头
你是生命的泉源 我们称颂天父
我们仰望天父
你是荒漠的尽头
你是生命的泉源 你是荒漠的尽头
你是生命的泉源
无论是住在美丽的高山
或是躺卧在阴暗的幽谷
当你抬起头你将会发现
主已为你我而预备
无论是住在美丽的高山
或是躺卧在阴暗的幽谷
当你抬起头你将会发现
主已为你我而预备
云上太阳它总不改变
虽然小雨洒在你脸上
云上太阳它总不改变
哈它不改变
无论是住在美丽的高山
或是躺卧在阴暗的幽谷
当你抬起头你将会发现
主已为你我而预备
云上太阳它总不改变
虽然小雨洒在你脸上
云上太阳它总不改变
哈它不改变
云上太阳它总不改变
虽然小雨洒在你脸上
云上太阳它总不改变
哈它不改变
云上太阳它总不改变
虽然小雨洒在你脸上
云上太阳它总不改变
哈它不改变
主已为你我而预备
生命的执着
你是我心中
我心中唯一的诗歌
我要向你尽情地歌唱
向你献上最真诚的爱
你是我心中
我心中唯一的切慕
我要一生紧紧地跟随
让你牵我走天路
唯你知我的软弱
你知我最深的意念
无论在何时
无论在何处
你亲手领我前行
在天我还能有谁
在地也无所爱 哦
在你荣耀同在中
你是我心中
我心中唯一的诗歌
我要向你尽情地歌唱
向你献上最真诚的爱
你是我心中
我心中唯一的切慕
我要一生紧紧地跟随 让你牵我走天路
唯你知我的软弱
你知我最深的意念
无论在何时
无论在何处
你亲手领我前行
在天我还能有谁
在地也无所爱
哦 我心渴望 我灵切慕
在你荣耀同在中
你是我心中
我心中唯一的诗歌
我要向你尽情地歌唱
向你献上最真诚的爱
你是我心中
我心中唯一的切慕
我要一生紧紧地跟随 让你牵我走天路
唯你知我的软弱
你知我最深的意念
无论在何时
无论在何处
你亲手领我前行
在天我还能有谁
在地也无所爱
我灵切慕 在你荣耀同在中
唯你知我的软弱
你知我最深的意念
无论在何时
无论在何处
你亲手领我前行
在天我还能有谁
在地也无所爱
我灵切慕 在你荣耀同在中
你是我生命唯一的执著
我有一个好朋友
我真的找到了,一个好朋友; 我紧紧拉住了k的手;
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不认识k, 而是k早已知道了我。
(女独):从前无知追求痛苦,从前愚昧伤心哀愁,
是k伸出了慈爱的大手,
引领我走光明路;
是k紧紧的拉住我的手,
因为k知道迷途中的我,
在我生与死、苦与乐中徘徊的时候,是k把慈爱给了我。
我真的找到了,一个好朋友, 我紧紧拉住了k的手,
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不认识k, 而是k早已知道了我。
我真的找到了,一个好朋友, 我紧紧拉住了k的手,
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不认识k, 而是k早已知道了我;篇四:基督教圣诗简史
基督教圣诗简史(一)-黄婉娴
基督教圣诗简史(一)-黄婉娴
基督教圣诗简史
本帖最后由 翔巴德 于
10:39 编辑
出版:哈利路亚圣乐社
特刊:圣乐良友(2008年第二版)
作者:黄婉娴博士
网址:www.hallelujahos.org/
基督徒唱颂圣诗已是信仰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圣诗能帮助我们表达信仰的情感与意念;向神―我们虔诚敬拜,也藉圣诗祷告而与神有密切的契通,向人―我们宣扬福音,向自己―信心得以坚固,并学习基本的真理。
好的圣诗述说有关神的事、传颂源远流长的真理、传承信徒相通的信仰故事,都是历代诗歌创作人经熬炼而体现出的生命历练。在聆听与欣赏圣诗中我们经历并延续了前人的信仰经验与意义,帮助我们在今日的处境中继续领会和经验圣经所言说的三一上帝。
圣诗的起源及其所历经的变化,对现今许多基督徒而言,恐怕是遥远而陌生的。未来三期的文章里,我将化为说书人,带读者穿越时空,一起窥探基督教圣诗的历史源流;流览圣诗如何伴随着教会历史的变迁而变化。期盼透过这一旅程,我们能遭逢各个时代的基督徒,以期论古观今,重整今天我们唱颂圣诗的观念与心态。
(一)基督教圣诗的起源
在远古时候,神使用希伯来诗人,透过诗篇传达深邃永恒的信息。这些在圣殿、会堂并私下灵修生活上常用的旧约诗篇,不但是犹太人的圣诗集,它也为历代信徒与圣经时代群体的信仰经验起着连结的作用。诗篇原文是「以手抚琴而唱」,依照当时的习惯,诗篇是有乐器伴奏的,共有150首之多,写作年期差不多横跨10个世纪。诗篇涵盖三种敬拜的表达:赞美、祈求和感恩,和四种模式:独唱、诗班回应独唱、两个诗班交替轮唱,以及会众参与反复句的连祷诗。
【参普天颂赞:诗篇】
除了诗篇以外,还有以诗歌体裁创作、出自圣经的非诗篇经文歌―颂歌―可使用或不用乐器来伴奏。旧约的颂歌有:摩西的凯歌(出15)、摩西的祷告(申32)、哈拿的颂歌(撒上2)、哈巴谷的颂歌(哈3)、以赛亚的颂歌(赛26)、约拿的祷告(拿2)、但以理的祷告(但2)、火窑中的歌颂(但3)等。新约的颂歌有:尊主颂(路1:46-55)、以色列颂(路1:67-79)、荣耀颂(路2:13-14)、西面颂(路2:28-32)等,内容都论到基督,强调耶稣是所应许的弥赛亚。【参普天颂赞:111,143,186,189,396,397,894-903】
另一种则是不拘性质或题材的灵歌,希腊文意思是「空气的颂诗」或「呼吸的歌」,所以有些人猜测是灵里的歌唱,是一种心灵与诚实的契通,没有歌词或只有「哈利路亚」一词的曲调,多是无伴奏的。五旬宗和灵恩派信徒则主张是一种即兴而亢奋、含舌音的歌唱。保罗强调灵歌是属灵的歌,是与信仰有关的诗歌,除了用灵歌唱也要用悟性歌唱,杜绝紊乱的情况。
(二)希腊圣诗的起源
初期教会受犹太教影响,着重教导律法和先知的讲论,因此发展出以诵经方式来加强记忆的圣咏。它是一种以经文为内容,不讲究押韵和工整的音律,曲调简朴而庄重,只有单音而无乐器伴奏。主前300年,马其顿帝国征服了整个希腊,希腊语成为地中海地区的通用语言。教会除了唱希伯来诗篇,也开始创作非经文诗歌,如:散文诗、古希腊诗体和祷告文。圣诗受希腊文化影响,着重理性和客观的思维,以真理来对抗异端。当代着名的诗人有:
哲学和基督教义,他发展基督教柏拉图哲学,是首位以韵律写圣诗的作家。他写了一首以21个不同词称呼基督的诗歌,并鼓励崇拜唱诗。
2. 叙利亚的以法联(Ephraim of Syria,306-373)是当代着名的希腊圣诗作者和神学家,他写了许多反击异端邪说和阐明正确道理的圣诗,也着作圣经注释书。他组织和训练诗班,也鼓励会众在家唱颂圣诗。以法联的诗歌今已失传,但他竭力维护真理的精神却为后人所记念。
3. 昔兰的辛尼修(Synesius of Cyrene, 373-414)是一位哲学神学家,于410年出任利比亚主教。他擅长写具「新柏拉图哲学」特征的祷告诗,一生创作了10首圣诗,《求主垂怜歌》是其一。
4. 克里特大主教安德烈(Andrew of Crete, 650-740),曾在马撒巴和犹太沙漠修道院修过道,是第8世纪着名的神学家、布道家和希腊圣诗作家。他最着名的作品是以250个诗节写成的《大崇拜乐章》,内容按旧约到新约的年代顺序排列,常用于大斋节期。
5. 大马色的约翰(John of Damascus,676-749)被称为希腊教会最伟大的诗人。他在马撒巴修道院致力于科学、哲学和神学的研究。他最大的贡献是在音乐和圣诗方面,他是当代东方圣乐最杰出的人物。他写的《复活良辰》被誉为「崇拜乐章金曲」。【参普天颂赞:266】
(三)拉丁圣诗的起源
随着君士坦丁于公元313年在米兰发布诏谕,宣布停止对基督徒逼迫,并宣告良心绝对自由,允许基督徒在罗马帝国内和其他宗教一样,可以享受法律前平等地位后,圣诗也随之进入一个新的纪元,拉丁文取代了希腊文成为当时的通行文字。第5世纪开始,基督教已传遍以拉丁文为主的欧洲,拉丁圣诗也应运而生。这时期的唱诗活动和圣诗创作十分蓬勃,出现许多杰出的圣诗作者和优秀的圣诗作品。拉丁圣诗强调主观的救赎经历,注重真情流露,少受格式规律的限制。拉丁圣诗的优美和庄严,奠定后世圣诗审美的标准。这时期的重要诗人有:
1. 曾任坡拉帖主教,人称「基督教圣诗之父」的希拉里(Hilarious of Poitiers,300-368),最先倡导拉丁文圣诗并教人唱颂,是西方歌唱圣诗的先锋。他的诗具有希腊圣诗的风格,坚持真神是三位一体的信条,人称他是「阿流的锤子」(Hammer against Arianism)。
2. 曾任意大利米兰主教的安波罗修(Ambrose of Milan,338-397),为了使会众易学易唱,他创作简短而有规律的圣诗,为西方圣诗的「长乐律」奠定基础。他整理素歌成安波罗修圣咏,创办圣诗作家学校,影响欧洲圣诗千多年。【参普天颂赞:82,132,284,343,405】
3. 西罗马帝国崩溃(476年)后的500年是历史上的「黑暗时代」,这时期的圣诗多出自修道士,尤以罗马教宗大贵格利(Gregory I the Great,540-604)编纂的贵格利圣咏最为着名。他在罗马歌唱学校培养人才、改良圣乐,增强崇拜精神。
【参普天颂赞:208,214,403】
4. 圣伯纳(Saint Bernard of Clairvaux, )是科勒窝修道院的院长,被誉为「世界上最圣洁的修道士」,马丁路德称他为「世上最优秀的僧侣」。他曾为一间女修道院写过圣诗集,长达48段的《耶稣,我心所慕》出自其手。【参普天颂赞:66,251】
5. 克鲁尼的圣伯纳(Bernard of Cluny,12thc)的长诗最为着名。长达三千行的《轻看这世界》,是他一篇激烈的演说,讽刺当代教会的腐败及对天家的向往。【参普天颂赞:621《黄金之邦》为其中一段】
6. 圣法兰西斯 (Saint Francis of Assisi, ) 创办圣芳济会前原是行乞修道士,被誉为「人间最像基督的人」。《和平之子》和《太阳颂歌》为其名着。【参普天颂赞:117《寰宇群生》是《太阳颂歌》中的一段】从14世纪后期开始,在基督教圣诗史上绽放了15个世纪之久的拉丁圣诗逐渐衰弱。16世纪的改革浪潮,为基督教圣诗带来另一崭新的风貌。(下回待续)
基督教圣诗简史(二)-黄婉娴
基督教圣诗简史
本帖最后由 翔巴德 于
10:38 编辑
出版:哈利路亚圣乐社
特刊:圣乐良友(2008年第三&四版)
作者:黄婉娴博士
上一期与读者从圣诗的起源,一直说到中世纪时期圣诗的兴起和发展。这一期,让我们一同乘上16世纪宗教改革这股浪潮,从德国起始,分三条路线展开,到法国、瑞士和英国走一回,认识宗教改革时期兴起的德国赞美诗和韵文诗篇,了解这些诗歌的起源、发展,以及对17-20世纪教会圣诗的影响。
(一)赞美诗(The Chorale)
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也同时激起宗教音乐的改革。1517年在路德(Martin Luther,)的倡导下,教会改变了数世纪以来只许诗班唱歌的惯例,恢复了会众唱诗的制度。路德说:「我为百姓创作德国赞美诗,使神的道能藉着诗歌存在人们心中。」他的「圣徒皆祭司」信仰也落实到会众唱诗,而促进了雅俗共赏的大众圣诗;歌词不再用拉丁文而改用本民族的语言,歌词亦由毫无韵律的经文和祷词改为有韵律的诗词;并把多声部的复调体(Polyphony)改为纯朴的主调体(Homophony)再配以简易和弦,让诗班和会众互补(既是我们今天用的五线谱圣诗版),这是路德对圣诗的一大贡献。路德的圣诗不只影响德语教会,更藉着其它译文影响各地教会,成为当代圣诗发展的典范。路德因以他属灵的见识和魄力被称为「德语圣诗之父」,他一生共出版38首圣诗,有的翻译自拉丁圣诗,有的改编自非礼仪性宗教民歌,有的摘自圣经,有的是新的创作,路德也鼓励信徒创作圣诗。1524年路德出版只有8首圣诗的诗集Achtliederbuch;后来又写了13首,成为新教赞美诗的基础。同年路德的音乐同工Johann Walther()出版38首复调圣诗集,既着名的Wittenberg Gesangbuch。
17世纪的德国历经卅年战争的苦难(),导致当代圣诗从以神为写作对象变为描写和抒发作者或歌者自身的情感。这时期的圣诗从客观转向主观,重悔改、认罪和救恩。继路德之后的伟大德文圣诗作家,人称「德诗王子」的格尔哈特(Paul Gerhardt,),就亲历战争苦难、丧妻之痛和子女夭折,一生坎坷的经历使他写作两千余首圣诗,尤以他与Johann Crüger()及Johann George Ebeling()两位音乐家的合作,佳作不断。
18世纪不可不提的便是受路德影响至深的「圣乐之父」巴哈(Johann Sebastian Bach,)。巴哈一生清苦却虔诚敬畏神,他认真研读圣经并表达在他的作品中,一生共创作四百余首和声化的圣诗。此外,他创作的圣诗前奏曲、圣诗幻想曲、圣诗变奏曲、圣诗赋格曲等,皆以圣诗为主题。在他的清唱剧中,总是以圣诗作为套曲结尾的总结性合唱曲,可见圣诗在巴哈的音乐中极为重要。
这时期另一重要的德国圣诗派是莫拉维亚圣诗(Moravian Hymnody)。莫拉维亚早于1501年就出版圣诗集,这些圣诗兼具波希米亚和德国路德宗的诗歌风格,强调热心事奉、感恩、喜乐的心灵和赤子的信心。而于1531年编纂的德文圣诗,盛行于16-17两个世纪。1722年亲岑多夫(Nikolaus Ludwig von Zinzendorf und Pottendorf,)收纳莫拉维亚弟兄到他的庄园避难,有了安定的生活致使他们更热心广传福音。由于亲岑多夫也是一名诗人,他给莫拉维亚写了两千余首圣诗,他鼓励信徒背颂圣诗,希望他们能体会诗人所经历的信仰。1735年,莫拉维亚才再出版诗集Das Gesangbuch Gemene。历经3个世纪的宗教迫害,使莫拉维亚圣诗独具振奋灵性和脱离罪恶的信息。
到了19世纪,德国的圣诗逐渐受理性主义影响,强调信仰的客观性,有别于之前敬虔主义时期的主观性信仰特色。此外,也努力研究和恢复路德新教的圣诗传统,大量德诗被翻译成英文。这时期的圣诗代表人物有Julius August Philipp Spitta(),Jonathan Friedrich Bahnmaier()和贡献最大的Felix Mendelssohn(),他不但创作圣诗,也改编圣诗和为圣诗谱写和声。
到了20世纪,德国圣诗的代表作家有Hugo Distler(),Jan Oskar Bender(),Dieter Trautwein(),Heinz Werner Zimmerman(1930-)和Rolf Schweizer(1936-)等,而比较有代表性的圣诗集,是多种语言的Cantate Domino。从路德开始的德国圣诗创作,经过四个世纪的耕耘,已广为普世基督教会所传唱。
(二)韵文诗篇(The Metrical Psalm)
第二位最有影响力的宗教改革家,是创立长老宗,以法国和瑞士为其根据地的法国人-加尔文(John Calvin,)。他的改革观念是彻底的改变,举凡崇拜仪式、教堂装饰和音乐均有所规限。当时的圣诗分为圣诗派和韵文诗篇派(Metrical Psalm),加尔文提倡以诗篇和圣经中的颂歌作为会众敬拜诗歌。他极力反对天主教的经文歌,主张废除希腊和拉丁圣诗。他同意路德所言:「音乐是上帝赐给人最好的礼物,是用来赞美上帝的」,但担心过度重视音乐容易喧宾夺主,使人远离圣经。他认为音乐是为人民的,所以必须简单;音乐是属上帝的,所以必须朴素。而达到此目标的最佳方式就是齐唱、一拍一字、没有伴奏地吟唱圣诗。
基于诗篇没有格律及诗韵,加尔文因此请来法国宫廷诗人Clement Marot (),将诗篇译为富格律的法文韵文诗,以配合国家文字的格律。经过年间的努力,Marot完成了50首,却不幸的于1544年去世。Theodore Beza () 接手翻译,分别于和1562年共出三版Genevan Psalter,共125个曲调,其中有70首由 Louis Bourgeois () 作曲。他收集了德、法的世俗音乐、贵格利素歌及自己创作的旋律,为这些韵文诗谱上简单的调子,曲风充满了舞曲的节奏;由于异于传统圣乐而引起人们的喜好。三年后Claude Goudimel (72)谱上和声使之广为流行;此诗集在早期长老宗占据重要地位,奠定新教圣乐的典范;后来被译成欧洲多国语文,成为欧陆、英国、苏格兰和美国各地格律化诗篇的典型。
加尔文的主张导致长老宗于改教后的两百年内,在圣诗的创作上缺席。一直到18世纪长老宗才开始编辑圣诗:1898年出版Church Hymnary,1927年再授权由全世界八个长老增订重编。1927年James Moffatt()和Millar Patrick编写圣诗手册 Handbook to the Church Hymnary,是一部圣诗学很重要的参考书,使长老会在圣诗史上占有一席地位。
英国教会在宗教改革的影响下,也仿效加尔文将诗篇译成英文韵文诗。第一位将诗篇译成英文的是亨利八世(Henry VIII,)和继位的爱德华六世(Edward VI ) 的侍从官Thomas Sternhold()。他于年出版了37首韵律诗篇后便去逝,John Hopkins(-1570)接手后于1551年将之完成,名为The Sternhold and Hopkins Psalter。爱德华六世在位仅6年便去世,继位的玛丽一世(Mary I,)是天主教徒,上任后大肆迫害基督徒,因烧死三百位基督徒而被称为血腥玛丽(Bloody Mary)。大批基督徒因此逃亡到法国和瑞士,因受当地韵文诗篇影响,编印了英文版的日内瓦诗篇Anglo-Geneva Psalter。其中多半出自The Sternhold and Hopkins Psalter版本,William Whittingham()参与七首的翻译。1558年增至62篇,1561年再增至87篇,增加的部份是由William Kethe(-1594)所译。他们在玛丽一世死后将韵律诗篇带回英国,于1562年再出版 The Whole Book of Psalms。这时期其它在出版或写作韵文诗篇献出心力的还有Matthew Parker () ,Thomas Tallis(),John Pullain(),John Day(),William Damon(),Thomas Este(),Thomas Ravenscroft(-1635),Nahum Tate () ,Nicholas Brady () 和William Croft()等。
另一边厢的苏格兰,由于在宗教改革时,受日内瓦的长老会影响,在1564年出版The Scottish Psalter;由曾在德国和瑞士流亡和建立教会的苏格兰新领袖John Knox()回国以后出版。大部份取材自Genevan Psalter,The Sternhold and Hopkins Psalter和新译诗篇。1615年的改版加入了12首「共用调」 (Common Tunes) ,即一调多用(不同诗篇)之意;1635年Edward Miller()再增加至31首,并全部配上四部和声。1650年版则结合Genevan Psalter和苏格兰人Robert Kylpont()及John Craig()的译诗而成。1973年以后,韵文诗篇便不再单独出版了,因19世纪末,圣诗开始在苏格兰出现,教会自此将韵文诗篇和圣诗融合在一起。
美国的韵文诗篇则是16世纪从法国、英国和荷兰过去的新移民带过去的。一直到1640年,他们终于自编一本The Bay Psalm Book,风行了整个世纪。18世纪,美国从唱诗篇跨度到唱圣诗,尤以Isaac Watts() 的The Psalms of David Imitated (1729)和 Charles Wesley的 Charlestown Collection (1737)颇为广传。到了19世纪,Watts-Joel Barlow(),Timothy Dwight()和Samuel Austin Worcester (),分别于和1815年编订新的美国诗集。20世纪出版的Bible Songs(1930年初版/1975再版)以美国原创曲调和福音诗歌的结构占大部分。The Book of Psalms for Singing(1973年初版/1975再版)则以美国原创曲调为主的同时,亦大量调用欧陆传统诗篇韵文,如:DUNDEE,CRIMOND,ST. ANNE,TALLIS’S ORDINAL等。接续下来的世纪,韵文诗篇亦逐渐让路给创作圣诗。
基督教圣诗带至另一新的阶段。我们也将从「基督教圣诗巨匠」Charles Wesley()的诗歌,了解为何他的诗歌是当时教会复兴中最锋利的兵器之一。之后,我们也会发现,美国的圣诗虽然起步较迟,却后来居上,发展迅速,产生了大量的、多元的圣诗,对圣诗的普及化贡献良多。(下回待续)
基督教圣诗简史(三)-黄婉娴
基督教圣诗简史
出版:哈利路亚圣乐社
特刊:圣乐良友(2009年第一&二版)
作者:黄婉娴博士
上一期,我们一同乘上16世纪宗教改革的浪潮,从德国起始,分三条路线展开,到法国、瑞士和英国走了一回,认识宗教改革时期兴起的德国赞美诗(The Chorale)和韵文诗篇(The Metrical Psalm),了解这些诗歌的起源、发展,以及对17-20世纪教会圣诗的影响。这一期,我们将启程到英国和美国,探索英国圣诗在宗教改革影响下的演变与发展,以及起步较迟却发展迅速,贡献良多且普及化的美国圣诗。
(一)英国圣诗(British Hymnody)
在宗教改革的影响下,英国教会发展了两条路线,一是主张中庸保守,保留旧约诗篇的圣公宗。各堂会以1550年版、内附原拉丁曲谱及旋律的英文公祷书唱颂,但因其音律不能完全符合英文的抑扬顿挫,为此改而采用英国通行的曲调、散文、诗篇以及经文,因而产生了安立甘式圣咏(Anglican Chant)。另一条路线是与国教分离的独立宗,他们完全推翻天主教的崇拜形式,以至于在宗教改革的两百年间,崇拜时完全不使用圣诗。有些教会则写作韵文诗篇并以此来颂赞;宗教改革后的第一本《韵文诗篇》,就是由英国教会产生的,由此之后产生了很多不同韵文诗篇的翻译本。
清教徒在17世纪影响了英国教会将近17年之久,他们长期以来偏重于使用韵文诗篇,因而导致英国圣诗在18世纪以前发展非常缓慢。因为,在《日内瓦诗篇集》(Genevan Psalter)的影响下,英国人热衷于韵文诗篇,德国圣诗则无人问津。16和17世纪期间,比较重要的圣诗先锋有George Wither()、George Herbert()、Richard Baxter()、John Milton()、John Bunyan()、Thomas Ken()和Benjamin Keach()等人,历经他们的努力创作,圣诗渐见规模,17世纪韵文诗篇才逐渐式微。
英国圣诗之父Isaac Watts(),是一位由韵文诗篇转到近代圣诗的过度人物。他推动圣诗的改革,从而带来敬拜的更新,更促成了教会的复兴。他认为信徒必须明白圣诗词意,为此,他以当时普及而流行的文学来韵文诗篇,较多使用单音节词和简单乐律。他也为诗篇赋予新约的神学意义,使信徒对耶稣的救赎有更深体会。他的创作不局限于经文,他擅长于将会众的信仰经历纳入其创作中,因此广为各教派吟唱。他一生写作六百多首圣诗,为我们熟悉的有:颂赞父神伟大权力、千古保障、善牧慈恩、普世欢腾、痛哉!主血倾流、奇妙十架、救主权能、若我能拥有全世界。
对英国圣诗大有贡献的还有卫斯理兄弟,他们借着圣诗有效的传扬福音,且带动全英国教会的大复兴。哥哥John Wesley()擅长讲道和组织事工,是布道家。弟弟Charles Wesley()擅长写作,他的诗歌真诚感人,能用来引人归主,内容多以教义为题材,教诲为目的;意译诗篇时加入个人思想、侧重经历、韵律创新、简单流畅。他一生写作六千五百多首,被誉为基督教圣诗巨匠。华人教会常唱诵的有:主爱超越、我们渴望的耶稣、听啊!天使高声唱、基督今复活、乐哉!救主为王、救主升天、耶稣乘着云彩降临、奇异的爱、奉主圣名跑、基督精兵奋起。
18世纪中叶的主要流派 - 福音派圣诗,其代表作家有George Whitefield () 、Thomas Olivers () 和Edward Perronet () 。其他具代表性圣诗作者有John Newton () 、William Cowper () 和John Fawcett () 。18世纪末开始,浪漫主义精神进入音乐界,基督教音乐从此丧失了其作为主流音乐的地位。上帝或宗教主题不再居于音乐中的主体性地位;取而代之的是人的情感、和声的色彩和强烈对比的音乐。这时期的圣诗较重视诗歌的文学。具浪漫主义思想的圣诗作者有Reginald Heber()、James Montgomery ()和Thomas Kelly ()。
19世纪印刷业发达、唱歌学校蓬勃发展、在世俗音乐的效应下,人们要求圣诗有浪漫色彩的曲调,要有丰富的和声和篇五:基督教音乐理论研究
基督教音乐理论研究
论文摘要: 音乐的起源与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宗教的发展壮大又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因此宗教音乐不仅在音乐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对维持统治阶级的统约肮业奈榷ㄓ凶攀种匾淖饔谩
论文关键词:综述 基督教 天主教 宗教音乐
论文摘要:基督教经过两千年的发展,孕育了灿烂的基督教音乐和现代西方音乐文化。进入21世纪后,国内学者片基督教音乐倾注了更大的关注。他们时著名音乐家的宗教音乐作品、时中国地方的基督教音乐及教会早期音乐等等进行了考察和研究,为国内进一步全面研究基督教音乐文化做出了重要的工作。
随着对西方音乐文化了解的逐步深人,人们对基督教音乐文化进行了重新的审视与定位。回顾西方文化,经过千余年的中世纪,基督教完成了从两希文化到基替教文化的过渡,从此后基督教文化成为西方文化的主流,并孕育了现代西方音乐艺术。因此,要了解和研究西方音乐文化就必须了解并研究基督教的文化。基督教在唐太宗贞观年间传人中国,到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就近些年来说,基督教的发展历经波折。在十年文革期间,基督教被禁,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恢复,九十年代后对基督教音乐的研究开始进行,进人世纪以后,国内学者对墓督教音乐更为关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天津音乐学院学报以及中国音乐学等杂志上都先后刊登了对基督教音乐研究的论文。基督教音乐文化出现了逐渐繁荣的景象。在此前景下,笔者搜集1994年到2以抖年有关基督教音乐文化研究的相关论文五十余篇,进行了综合整理。这些论文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对基督教的音乐文化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人们常指的基督教往往是由包括新教、天主教、东正教在内的由耶稣基督所创立的教会的总称。
一、对着名音乐家的宗教作品的研究
在以往国内一些西方音乐史的著作、书籍、论文中,对著名音乐家的世俗音乐作品都很重视,而对其宗教音乐作品却常常是一笔带过或者一字不提,然而在西方国家,音乐家多为基督教徒,因此在他们的音乐创作中始终贯穿着其宗教信仰文化,如果忽略了这个问题,对音乐家的认识就可能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九十年代后随着对西方音乐资料掌握的越来越全面,对音乐家的了解也逐渐深人,出现了一些对音乐家宗教音乐作品的专题研究。
(李斯特的宗教音乐创作)从李斯特的宗教音乐作品人手,通过研究得出了对李斯特公正
而全面的认识,指出以往对李斯特认识的片面性,总结出李斯特宗教音乐创作的特点并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新视点。《勃拉姆斯&德意志安魂曲&的历史价值》一文对勃拉姆斯在安魂曲中融人的他对死的不同信念。作者认为,作曲家虽然受到巴赫,许茨的影响,但是在创作中作曲家融人了个人情感体验和深刻的人生哲理,显示了其不同的关于生与死的信念,认为死亡是劳苦和优虑的人们获得和平与幸福的解脱,它是另一个与上帝同在的永恒生命的开始。《论莫扎特&安魂曲&表现的“死”观和&安魂曲)的悲剧性对于西方音乐的普遍意义》通过对莫扎特的宗教音乐作品安魂曲来分析莫扎特对死亡的观念及其晚期创作思想的发展,对莫扎特晚年的音乐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并由此引申到“死”对于西方音乐悲剧性意义。
二、对墓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及各地方基督教的音乐考察
近年来对基督教在国内音乐发展进行研究的论文虽呈上升趋势但仍然为数较少。一些介绍中国基督教音乐文化及其发展的论文只是在内部发行,而未进行公开发表。《中国基督教圣诗发展概况》一文是一篇系统介绍中国基督教圣诗音乐发展的论文。作者从几个历史时期介绍了中国基督教圣诗音乐的发展概况,其中着重介绍基督教新教的圣诗,对研究中国基督教圣诗音乐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基督教文化对我国音乐发展的影响》一文论述了基督教文化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冲击和影响。
基督教音乐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呈现出了多姿多彩的现象,这是因为中国幅原广阔,各地方言众多,成百上千的地方音乐对基督教的音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反之基督教音乐文化也影响着各地方的音乐文化。这种相互影响产生了多种新的音乐文化现象。对这些新的音乐文化现象进行调查、整理和研究是一项艰难的任务。《近代福建基督教学校音乐教育简况及启示》从近代福建基督教学校音乐教育简况论述了近代基督教音乐传人福建并对福建的音乐教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民族音乐中的天主教音乐―贾后暄村天主教音乐会调查》通过对贾后瞳村天主教音乐的乐器情况、演奏形式与曲目的考察,对音乐会的来源以及是否会继续存在下去进行了探讨,对目前天主教音乐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内蒙古中、西部天主教音乐的历史和现三、对甚督教与西方文化及基督教早期音乐的研究
就基督教与西方音乐的关系上高士杰教授在《基督教与西方音乐文化问题的若干思考》对基督教的西方音乐文化的间题提出了一些思考的动向,在《基督教精神与西方艺术音乐传统》一文中作者进一步指出,在我国对西方音乐文化的研究中,基督教一直未能进人学术视野,是由于唯物主义的原因以及一些对基督教简单化的态度。作者在文中重新对“中世纪”进行了认识,并阐述了中国人引进西方音乐的必然性和基督教对西方艺术音乐的重要影响。《论西方宗教音乐中的情感表现》在论述中认为:宗教音乐不仅表现出对上帝的祟敬和赞美,而且也表现了各个时代的人的情感,更是作为主体的创作者的、观念和情感的一种艺术体现。《基督教中的圣母崇拜与西方音乐文化》一文从有关圣母的音乐人手,认为圣母音乐在西方音乐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从圣母音乐体裁这种特殊的渠道来理解西方宗教音乐的精神。《简述音乐在基督教不同时代的表现》通过对基督教音乐几个时期的表现来了解音乐在宗教中和作用功能等。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在西方宗教音乐发展史上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和音乐实践》公一文资料详实,论述清晰,对马丁?路德的生平、宗教思想、音乐思想和音乐实践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分析了路德教音乐在西方音乐发展史上的意义。
中世纪音乐美学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世纪美学理论与其音乐成就》及《中世纪音乐审美心理浅探》都从音乐美学的角度阐述了中世纪的宗教艺术审美的发展,在美学发展过程中是一段具有重大意义和重要影响的历程。古代传统的哲学在中世纪进行了转型,对中世纪的音乐文化乃至整个西方音乐文化的生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除了对中世纪的音乐美学较为关注以外,对基督教早期的音乐形态如:经文歌、圣咏及复调音乐等音乐形态或演变过程进行了探索和研究,论文通过对音乐资料及乐谱的具体分析和研究,旨在揭示宗教音乐和世俗音乐之间相互融合的音乐现象。这一类的论文有《欧洲早期复调音乐宗教和世俗的融和》《欧洲“古艺术”时期的经文歌》。《从罗马教会圣咏看早期基督教音乐的作用》《欧洲经文歌的产生与发展》《罗马基督圣咏―格里高利素歌》等。
译文《拜占庭音系》系统扼要的介绍了拜占庭音乐,并指出音乐研究的意义并不局限于本身,而应当作为寻求欧洲音乐真正起源的基础,这就对欧洲音乐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视点和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基督教与基督教音乐大事年表》一文,作者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搜集材料,以表格的方式列举了从公元前7年到公元1988年约二千年的时间内发生的基督教大事及基督教音乐大事约二百余件,为我们研究西方基督教重大音乐事件的年代查询提供了便利。
从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近年来对基督教音乐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包括对宗教作品的关注、基督教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对教会早期的音乐形态也有不少的研究成果。基本肯定了基督教对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就基督教与中国音乐文化的关系,基督教传后对中国文化产生的影响等进行了探索。然而,不得不承认我们对基督教音乐的研究尚处在开始阶段。目前,对中国基督教音乐的创作及其理论方面的研究还是个空白。对西方浩瀚如海的基督教音乐作品及理论研究作品翻译和引人太少,这就使得目前国内研究资料遥乏,也导致了研究的内容不够丰富,我们期待这一情况能得到尽快的解决。
相关作文推荐: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作文《基督教歌曲永恒的生命》为爱作文网注册网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作文/文章《基督教歌曲永恒的生命》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本网站一直无私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大量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帮同学们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湘ICP备号-1 CopyRight &
成就未来,请记住本站域名是【】的谐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笼罩的反义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