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吸引人才的措施用什么吸引高科技人才

第四届“兴滇人才奖”评选活动自今年5月中旬开展以来,经过推荐报名、资格审查、行业评审和评委会初评,产生了30名提名人选。现将30名提名人选名单和主要事迹予以公布,接受公众投票。
马永升(编号01),1965年4月生,回族,中共党员,云南昊龙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工程师。
主要业绩:公司是集铅锌钛矿采选冶、水电开发、房地产开发为一体的集团化民营企业,参股、控股企业50余家,总资产108亿元。2014年,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上缴税金18亿元。累计向各项公益事业捐款3.5亿元,提供了8500个就业岗位,解决了456名下岗职工和100名残疾人的就业困难。包文东(编号02),1960年2月生,汉族,中共党员,云南临沧鑫圆锗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高级经济师。
主要业绩:创新企业发展模式,大力引进各类人才,升级改造生产设施设备,拓展产品精深加工,带领公司从濒临倒闭发展成为行业排头兵。2005年以来,产品销售量占全国近一半,成为业内第一家上市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引入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建成省级技术中心。兰树记(编号03),1981年4月生,壮族,中共党员,云南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主任。
主要业绩:8年来,带领团队为流动人口及贫困社区妇女提供技能培训、维权服务,为从事非正规就业的农民工提供劳动安全教育、法律知识讲座、欠薪、工伤援助服务,为近千户流动人口家庭提供健康讲座、亲子教育、紧急援助及城市适应服务,累计为近10万人次提供服务。宁平(编号04),1958年2月生,汉族,中共党员,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教授。
主要业绩:牵头构建具有云南特色的环境科学教学体系,“黄磷尾气催化净化技术与应用”等多项工业废气净化及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已应用到相关行业,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光雪峰(编号05),1958年2月生,白族,昆明市延安医院心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主要业绩:擅长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国内冠心病介入治疗领域知名度较高。任延军(编号06),1961年5月生,汉族,昆明中铁大型养路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主要业绩:坚持“立足昆明、布局全国、迈向世界”的发展思路,实施“走出去”战略,努力推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拓展大型养路机械产业链,企业各项经济指标大幅增长,产值收入超百亿元,发展成为世界领先的铁路养路机械装备企业,解决就业1500余人。向荣(编号07),1966年2月生,汉族,民盟盟员,云南大学公共管理(社会工作)学院社会工作研究所所长,副教授。
主要业绩:创建了云南大学公管学院社会工作研究所、首家社区照顾服务中心,荣获国家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建设示范单位。带领团队长期对流浪儿童、少数民族农村妇女、外来流动人口开展专业化社会服务与法律救助服务。许再富(编号08),1939年9月生,汉族,中共党员,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终身研究员。
主要业绩: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先后承担国家“七五”攻关、“八五”国家攀登计划、“九五”中科院重点等多项课题及项目,负责或参与从国内外引种6000多种植物,发掘和遴选龙血树、依兰香等数十种经济植物。阮鸿献(编号09),1966年6月生,汉族,民建会员,云南鸿翔一心堂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从业药师。
主要业绩:创新一心堂药业经营模式,大力拓展市场,优化产品结构,企业快速发展,各项综合指标每年以25%以上速度增长,2014年全集团实现收入44亿元,跃居全国零售连锁药店前5位。严伟(编号10),1959年5月生,汉族,中共党员,玉溪花灯戏传承保护展演中心主任,玉溪市花灯剧院院长,一级导演。
主要业绩:长期在地方戏曲导演、理论研究、传承保护发展、文艺院团管理一线工作,先后培养出多名“梅花奖”得主,导演各类戏剧作品一百余部,涵盖京剧、滇剧、花灯剧、歌舞剧等艺术门类,主要代表作有现代京剧《红烛魂》、滇剧《京娘》、话灯剧《古湄歌》等。李开斌(编号11),1958年2月生,汉族,中共党员,楚雄州农业科学研究推广所水稻育种栽培站站长,研究员 。
主要业绩:长期从事“楚粳系列”水稻新品种选育研究和推广应用工作,主持多项省、州水稻育种重点科研项目,育成 “楚粳系列”水稻新品种26个,其中11个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李文祥(编号12),1961年5月生,汉族,中共党员,开远市羊街乡卧龙谷村委会主任,云南红河卧龙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主要业绩:带动村民种植无公害高原特色优质稻7000余亩、无公害蔬菜6000余亩、复种面积10000亩,年产优质稻350万公斤、大棚蔬菜2000万公斤,产值9000余万元。李华春(编号13),1958年12月生,汉族,中共党员,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院长,研究员。
主要业绩:主持国家、省部级畜牧兽医科研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30多项,建立中国蓝舌病等家畜虫媒病监测与研究协作网,推动上湄公河、云南边境动物流动管理和口蹄疫区域控制工作。杨卫(编号14),1974年1月生,汉族,通海县高原农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要业绩:通过提供优质高产种子和推广先进栽培管理技术,带领3万户农户开展萝卜种植加工销售,农户增加收入6000余万元。2010年被认定为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产品加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杨宗祥(编号15),1951年3月生,汉族,致公党员,云南祥丰化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要业绩:企业以生产高、中浓度磷复肥为主,坚持“建一流企业、创百年品牌”发展思路,从十几万元资产的小企业发展成拥有年产240万吨高中浓度磷复肥,并拥有硫酸、磷酸生产装置的非公有制化工企业。何黎(编号16),1962年8月生,彝族,中共党员,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主要业绩:在光线加剧性皮肤病和皮肤癌防治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所在科室相继建设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全国痤疮研究中心、云南省首批协同创新中心、陈洪铎院士工作站和云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宋兴诚(编号17),1966年3月生,汉族,中共党员,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铜业分公司经理,正高级工程师。
主要业绩:主持建设完成我国首座锡顶吹炉富氧强化熔炼工厂、世界首座顶吹炉“一炉三段”直接炼铅工厂、世界最大最先进的“双顶吹”炉铜冶炼工厂等10余项重大工程技术建设项目,是国内外知名的用顶吹炉冶炼多种有色金属的冶金专家。张侠(编号18),1974年4月生,汉族,中共党员,马龙县龙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
主要业绩:作为省、市、县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目前完成田地流转1284.56亩、山林地流转2860亩,拥有200亩鱼塘、400亩优质苹果、200亩优质葡萄、2000亩蔬菜标准园区、10000头规模养猪场、7400平方米现代蔬菜育苗大棚、9000平方米科技培训楼和6000平方米冷链物流中心。陈建发(编号19),1973年12月生,汉族,中共党员,昆明铁路局昆明电务段信号工,高级技师。
主要业绩:牵头完成昆明东站自动化驼峰雷达、推峰无线机车遥控、速度控制柜等设备大修施工任务。范志伟(编号20),男,1960年10月生,汉族,中共党员,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
主要业绩:牵头或参与完成白药集团十余个主要技术改造项目,每年创造直接经济效益30多万元,间接减少潜在损失近百万元。周平(编号21),男,1959年9月生,汉族,中共党员,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系主任,教授。
主要业绩:中国民族政治学的创建者和奠基人,构建了民族政治学理论体系,牵头建立国内第一个民族政治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宗庸卓玛(编号22),1964年6月生,藏族,中共党员,云南省音乐家协会驻会副主席,一级演员。
主要业绩:曾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七一晚会、国庆晚会等百场以上国家级重要晚会。多次担任包括5届中央电视台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在内的国家级各种声乐大赛评委。钟昌标(编号23),1963年12月生,汉族,中共党员,云南财经大学商学院院长,教授。
主要业绩:在云南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点授予权、博士后流动站及云南山地开发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过程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段浩(编号24),1966年9月生,白族,中共党员,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五研究所昆明分部副主任,研究员。
主要业绩:带领团队长期致力于国家船舶科技水下动力输送机械专业技术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科研项目10余项,成功研制出国内第一套以橡胶作为动力元件的水下弹性动力输送系统和以高压冷空气作为介质的3000千瓦水下瞬态涡轮泵输送系统,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宿兵(编号25),1967年9月生,汉族,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研究员。
主要业绩:首次用遗传学方法证实了东亚现代人的“非洲起源”假说和东亚现代人群之间的南北遗传差异,首次提出东亚现代人群史前沿“北线”迁徙的遗传学证据,解析了猕猴属两种重要实验动物中国猕猴和食蟹猴的全基因组结构变异与序列多态数据。舒群(编号26),1963年6月生,汉族,省农科院园艺作物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业绩:长期从事云南高原特色商品水果的选育、开发,围绕红梨系列水果进行新品种研究、基地建设、新技术示范及产业开发推动工作,选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云红梨1号”和系列红梨新品种7个,“滇之红”红梨获中国绿色食品A级认证,中国良好农业认证和ISO质量体系认证。普光跃(编号27),1961年7月生,汉族,中共党员,云南大红山管道有限公司总经理、执行董事,高级工程师。
主要业绩:带领企业坚持走高科技、低污染发展道路,注重经营管理与科技创新相结合,致力打造高效节能和绿色环保运输通道,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雷平阳(编号28),1966年7月生,汉族,云南省作家协会文学院副院长,一级作家。
主要业绩:坚持立足云南地域风土,创作了大量以民族文化为题材的优秀作品。其中《风中的群山》、《普洱茶记》、《云南黄昏的秩序》、《天上攸乐》、《石城猜谜记》、《像袋鼠一样奔跑》、《雷平阳诗选》、《云南记》、《出云南记》等曾在《人民文学》、《诗刊》、《十月》和《新华文摘》等期刊发表,《基诺山》和《乌蒙山记》被中宣部和中国作协列为重点项目。雷进堂(编号29),1970年12月生,拉祜族,中共党员,镇沅县者东镇樟盆村党总支书记,镇沅县顺意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主要业绩:牵头组建顺意茶叶专业合作社,目前拥有293户社员,茶园面积4325亩,有初制所2个,初、精一体化加工厂1个,专销点5个、代销点60余个,固定资产565余万元,2014年实现产值804余万元。任村党支部书记、党总支书记14年,筹资1300余万元,为全村进行道路硬化改造。熊朝忠(编号30),1982年10月生,苗族,昆明市众威拳击俱乐部职业拳击运动员。
主要业绩:出身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凭借刻苦训练,由一名普通矿工成长为职业拳击选手。曾获世界拳击理事会亚洲拳王金腰带并8次卫冕。国际拳击联合会亚洲拳王金腰带得主,世界拳击理事会和国际拳击联合会双料冠军。●投票时间
7月27日~8月2日,共7天。
●投票方式
1. 网络投票
公众登录云岭先锋网(http://ylxf./)“云南省第四届‘兴滇人才奖’评选”专题网页参与投票。每天每个IP地址可以投票1次,每次投票不多于10名候选人,每名候选人限投1次。
2. 手机短信投票
公众可通过省级主要平面媒体公告和云岭先锋网“云南省第四届‘兴滇人才奖’评选”专题网页了解候选人基本情况和编号,然后编辑短信“TP#候选人编号#候选人编号#候选人编号……”发送至短信号码1237125。每天每个手机号码可投票一次,每次投票不多于10人,每名候选人限投1次。手机短信投票仅限云南省移动、电信、联通3家运营商在网用户。
3. 云岭先锋微信投票
公众可关注云岭先锋微信公众号(YNCPC-YLXF01),进入第四届“兴滇人才”奖公众投票专题页面进行投票,每天每个微信号可投票一次,每次投票不多于10人,每名候选人限投1次。
(春城晚报)
点击阅读原文将进入投票页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账号提交,由微信啦收录,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扫码 分享文章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云南省科技人才的整体发展状况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云南省科技人才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云南省科技厅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您的位置:
云南省科技厅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www.  日 10:40:07  来源:云南日报
&&&&云南省积极推进高层次科技人才的选拔培养和引进工作,经过10多年的努力,已形成三个层次、四种类型的人才培养框架,形成了面向全省、覆盖各个学科领域的人才工作体制。全省各个学科和技术领域涌现出一大批带头人及领军人物,864名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技术创新人才、51个省级创新团队及22名高端科技人才已成为提升云南省自主创新能力及学术技术水平的中坚力量,创造出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995年和2001年,省科技厅先后启动了“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和“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引进工作,共遴选出864名后备人才作为培养对象。目前,云南省已有200名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和80名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顺利完成培养期的各项任务,被授予称号。在此基础上,一些学科领域也形成了人才的聚集效应,51个团队成为省级创新团队。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对提高云南省自主创新能力及学术技术水平产生了积极影响。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脱颖而出,成为相关领域科技创新的骨干力量,在推动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创新人才华宏全,在担任项目的技术负责人时,提出了创新性观点,为公司电铜质量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降低作出了突出贡献,为云铜创造了25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这些创新人才通过实施一批重大新产品研发、技术攻关、产业化项目,形成了一批专利及专有技术。据不完全统计,省技术创新人才入选后共开发新产品339个,为云南省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从2008年开始,省委、省政府又启动了“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引工程”,计划用5年时间,吸引50名左右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在各自学科和技术领域内起骨干核心作用,对云南省高新技术产业、重点产业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引领和支撑作用的高端科技人才。该计划自实施以来,已引进22名高层次科技人才,涵盖了分子生物、花卉、生态学等各个领域,都是相关研究领域国内外知名专家。(完)(记者 熊燕)
更多相关的新闻
 |  | 
 |  | 
??????????
??????????云南日报评论员:打造人才“孵化器”
日15:08&&&来源:
原标题:打造人才“孵化器”
省委、省政府《关于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作为今年的1号文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从创新激励政策和引导人才流动两个维度打造人才“孵化器”,体现了云南渴望人才、呼唤人才,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气魄,吸引和聚集人才的强烈愿望;体现了云南打破体制壁垒,扫除身份障碍,培育和造就更多英才的勇气和决心。这必将更加充分地激发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的热情。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第一资源。但与全国各省市区相比,不管是人才资源总量、高技能人才占比,还是专业技术人才数量,云南在人才发展主要指标上差距明显。改革由问题倒逼产生,又在解决问题中进一步深化。我们要正视差距,面向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以改革创新的办法找准人才培养突破点。
从“为人才压担子、搭台子、铺路子”的思路出发,按照《意见》要求,建立政府科技成果转化与创业投资扶持机制,鼓励高层次人才开展科技创业,鼓励各类人才转化科技成果,促进人才“孵化”与经济转型升级深度融合。同时,在人才培养中坚持实践标准,通过建立人才特区、设立专家基层工作站、放宽基层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条件、实施基层人才对口培养计划等人才合理流动机制,树立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权威、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的鲜明导向,让全社会的创新智慧竞相迸发。
新一轮人才工作的改革大潮已经起势。我们要以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的精神认真贯彻《意见》,营造良好的引才育才用才环境,为各类人才健康成长、为云南赶超跨越,闯出一片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新天地。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党员学习微平台”
(责编:姜萍萍、常雪梅)
热点关键词
热门点击排行榜
123456789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吸引高科技人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