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安县农村农村二级残疾人补助鉴定哪儿去

蓬安:扶贫解困 1.2万余名残疾人享受个性化服务
  “要不是县残联提供的这些帮助,我不可能过上这么好的生活。”7月1日,记者在蓬安县相如镇清水铺村残疾人李杰文家里看到,双下肢残疾的他拄着一副拐杖,正在新建起的猪舍里忙得不亦乐乎。
  据了解,蓬安县共有残疾人口5.21万,其中,约85%的残疾人生活在偏远农村。自2012年5月中国残联嘉道理慈善基金会社区康复合作项目在该县实施以来,对20个重点乡镇、389个重点村进行了残疾人基本线索调查、健康促进和康复服务、残疾儿童全纳教育、残疾人生计支持等项目试点,12487名残疾人受到不同程度的个性化服务,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个性服务 改善残疾人生活状态
  “现在,我生活上基本能自理了。”6月29日,记者在蓬安县骑龙乡补巴桥村看到,肢体残疾人杨建明正在家门口喂鱼。其动作娴熟,不细看,根本不知道他是残疾人。
  “现在的一切,完全得益于县残联对我的资助。”杨建明告诉记者,前些年的一场车祸使他四肢功能重度障碍,言语受阻。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对生活失去信心,好几次都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中国残联嘉道理慈善基金会社区康复合作项目启动时,该县残联工作人员在基本线索调查过程发现了杨建明的这些情况,多次找专家上门对他进行心理辅导和康复训练。去年底,杨建明已能依托助行器、推着轮椅从室内走向室外,还能独立完成在家门口喂鱼、养蜂等较为复杂的工作。为方便杨建明出行,县残联还为其解决了危房改造资金5000元和生计发展资金3000元,帮他把房屋从山上迁到公路旁,助其发展养鱼、养蜂等产业。
  为了让大部分残疾人的生活都能自理,蓬安县残联为广大残疾人量身订制了很多个性化服务。如,为500余户重度肢体残疾人的家里实施了坡道、厕所、厨房、过道、房门等设施的无障碍改造;发放轮椅、助行器、拐杖、盲杖、坐便器、坐便椅等辅助器具3000余件,开展辅具使用培训班10班次、培训人员1500余人;为残疾人免费订制适用有效的单双杠、吊环、站立架等康复器材,鼓励支持残疾人自制辅助器具等共800余件。
  残健融合 圆残疾儿童 “求学梦”
  从无法独立行走和说话到跟班就读,蓬安县相如镇帽盒沟村的残疾儿童康梓琦有了很大变化。“琦琦是一名脑瘫儿童。之前,他与人的交流只能依靠简单的表情和动作来完成。不熟悉她的人,大多不明白她的意图。”康梓琦的妈妈心里有很多说不出的酸楚,“不要说上学,就是呆在家里也必须得有专人照看。”
  为了让轻度残疾儿童也能享受到应有的教育,该县残联开展了由志愿者和教师送教上门的“双送教”活动,康梓琦就是受益人群之一。康梓琦从南充市康复中心进行康复训练回家后,县残联组织义工对她开展送教上门指导,经过2年服务,她顺利地进入到该县桑梓小学进行随班就读,学习成绩一直名列班级前茅。更为可喜的是,康梓琦已被推荐进入四川省残疾人女子乒乓球队,参加乒乓球训练。
  为促使残疾儿童能全面发展,该县残联开展了“残健融合”活动。与学校建立“一帮一”或“多帮一”的学生帮扶小组300余个;开展大型残健融合活动240余场,鼓励残疾儿童参加各类活动;开展同龄儿童邻居与残疾儿童交朋友活动,吸纳全县2000多名青少年参加。
  “实施不排斥、无歧视、不分类的全纳教育后,全县随班就读残疾儿童从原来的190余人增长到现在的304人,很多残疾儿童在学校里表现优秀。”县残联相关负责人说,通过为随班就读儿童送学习资料、为10余所学校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等方式,该县残疾儿童的入学率正在稳步提升。
  技术扶持 助残疾人创业致富
  “这是我第三次来收黑豚了。”在蓬安县河舒镇九龄村残疾人李丽华的家里,前来收购黑豚成品的某养殖场业主唐铭告诉记者。
  “通过村康复员的辅导及其家庭成员的监督,李丽华的病情逐步稳定,已经能自觉进行服药了。”该村负责人告诉记者,李丽华是一名精神残疾人,县残联康复中心了解到她的兴趣爱好,为其免费赠送了黑豚种苗。在养殖场业主唐铭的指导下,李丽华很快收获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现在,李丽华继续饲养着黑豚,并养起了兔子。养殖让李丽华的心情开朗多了,病情得到缓解,还为家庭减轻了负担。
  该县残联因地制宜,为残疾人提供了技术扶持、物质帮扶和基地建设等服务,让残疾人也能自力更生、创业致富。特别是中国残联嘉道理慈善基金会社区康复合作项目实施以来,县残联为残疾人开设就业初级、中级培训班近20期,让近3000人掌握了一到两门生产技术,实现了自我创业、进城务工和居家灵活就业。为残疾人免费提供生猪、鸡鸭、种子、化肥等,为部分残疾人免费配送修鞋机、电动配钥匙机器等,帮助他们发展生产。在河舒工业园区建立残疾人就业示范园,为有意愿的残疾人提供合适的工作岗位。
  “待康复中心建成后,我们将选聘一批专业人员开展对脑瘫儿童日常训练和脑卒中病人的康复训练指导,结合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服务工作,按照‘普惠+特惠’的要求,将社区康复工作在全县范围内全面铺开,力争覆盖率达到100%,让更多残疾人享受到更好的服务。”该县残联理事长朱晓莲介绍了下一步工作目标。(南充日报  邹文虎)
  原标题:
编辑:任红星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四川新闻网版权所有404missing-搜狐农村残疾人自主创业故事
农村残疾人自主创业故事
学习啦【创业故事】 编辑:隆佳
  ,一定要有激情燃烧的岁月的感觉,或者是万马奔腾的感觉。今天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农村残疾人自主的相关文章,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农村残疾人自主创业故事1:残疾人创业建养殖场,猪和鸭子不愁卖
  清晨,贵贤养殖场的100多头猪在&嗷嗷&地&呼唤&主人来喂食,鸭舍里的几千只鸭也在&嘎嘎&地叫&&在西林县阳光助残扶贫基地&&那劳镇顶蚌村贵贤养殖场,负责人黄贵贤正带着他的3名残疾人员工,喂鸭子、清扫猪圈,忙得不亦乐乎。&我们身体都有残疾,做起工来比较费力,可稍微慢一些,这些小家伙们就会&抗议&,所以一大早就起来忙了。&黄贵贤一边擦额头上的汗珠,一边说起了他的创业故事。
  1 为挣医疗费开始养猪
  因十几年前的一场车祸,黄贵贤落下了四级残疾,之后儿子又患智力障碍,对这个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2001年,为了挣巨额的医疗费用,黄贵贤与妻子放下村里小商店的生意,到那劳镇上租下空置的粮所,专门养猪。因为本钱不多,刚开始只能养30多头,那段时间肉猪价格连连攀升,让黄贵贤夫妇挣了不少钱。&我们家的两层半楼房共350平方米,在2006年是村里最大的房子,都是用养猪赚来的钱建的。&黄贵贤颇为自豪地说。
  可房子建好后,黄贵贤手头上就只剩下2万多元,而且粮所的房子也被征收回去。不能养猪了,还能做什么呢?黄贵贤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之中。&我们家不是有一片地吗?荒着也可惜,你看是不是可以在那里干点事?&妻子看出了丈夫的心思,从侧面&敲了敲&他的脑袋。有了妻子的点拨,黄贵贤重新树立起信心,打算大干一场!
  2 在爱心凝聚中前进
  &开始办这个养殖场很困难,主要是资金缺乏,我借了贷款。后来在县残联的支持下,慢慢改建、扩建,才慢慢还清了贷款,有了利润。&说起当年的经历,黄贵贤依然记忆犹新。
  要办养殖场,地是不用租了,但是建场房,盖猪圈,钱从哪来呢?黄贵贤一筹莫展。后来,黄贵贤了解到为推动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该县县政府通过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技术培训等多种措施,积极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在县残联的支持下,2007年黄贵贤向农行借了6万元,向信用社借了5万元,加上亲戚朋友的支持,他共筹集到了17万元。黄贵贤说,作为一个残疾人,当时能筹到那么多钱还真是不容易,多亏了大家的帮忙。
  2007年8月,场房建好,猪舍盖好,黄贵贤马上引进了50头母猪,120头肉猪。可17万元很快就所剩无几了,后来,连买饲料的钱都没有。黄贵贤穷则思变,当年他带着户口薄、身份证、残疾证和养殖场的相片,亲自到南宁百粮饲料厂求助。作为残疾人,却有如此大的信心和决心,厂方被黄贵贤的精神感动,答应黄贵贤赊饲料的请求,让其卖猪后才付款,这让黄贵贤激动了好几天。可好景不长,由于技术跟不上,加上肉猪价格大幅度下降,2008年,黄贵贤养的第二批猪严重亏本。饲料钱没能如期汇给厂家,十几万的贷款也没有办法还,迫不得已,他只能把大小肉猪连同30多头母猪都给卖了。
  &在最困难的时候,又是县残联向我伸出了援手。给我买猪仔,送鸭苗,选派我到南宁、崇左取经学技术,帮助我走出困境。&黄贵贤感激地说,县里的技术培训,残联每期都让他参加,现在连他自己都记不清期数了。特别是黄贵贤的生态养殖场被定为阳光助残扶贫基地后,县残联给他的扶持力度更大了,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给他建鱼塘、修鸭舍、硬化道路,完善办公室、培训室等设施。在采访中,黄贵贤的手机不停地响。&黄老板,你的猪要留给我10头哦!&、&黄老板,明天我要到你的养殖场买400只鸭子。&&&黄贵贤说养殖场里的猪和鸭子现在都不愁卖。
  3 爱心回报扶持残疾人
  &我家的母猪难产,他半夜就来帮处置;我家的鸭苗,是他帮打的预防针;我家缺饲料,是他先免费提供;我家的鸡卖不出,是他帮联系老板&&&对于黄贵贤的好,周边的群众,特别是残疾人群众总是赞不绝口。
  创业难,残疾人创业更难;搞养殖难,搞生态养殖更难;用工难,用残疾人员工更难。然而,黄贵贤就是这么一个身残志坚、在创业路上迎难而上的残疾人,他搞起了生态养殖,专用残疾人员工,还帮扶周边的村民特别是残疾群众发展养殖业。目前,黄贵贤的养殖场有猪舍500平方米,鸭舍300平方米,年出栏生猪120头以上,麻鸭年出栏27000羽以上,他俨然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
  &养殖场有三名残疾人员工,我每个月发给他们1000多元工资,虽然收入不是很高,但他们已经在我这里工作三年多了。&采访中,黄贵贤告诉记者,残疾人就业创业的难处,他深有体会,他要尽可能地帮助他们。
  近几年来,黄贵贤协助县残联开展党员扶残项目和阳光助残项目,已为300多个残疾户提供种猪,每年发放14吨以上饲料帮助残疾人发展养猪、养鸭项目。未来黄贵贤打算进一步扩大养殖场规模,争取今后让更多的残疾人到他的养殖场就业,帮助更多的残疾人创业。
  农村残疾人自主创业故事2:残疾人养殖獭兔致富年收入40万
  王学成虽是一名残疾人,但他凭借超人的毅力开创了自己的獭兔养殖事业,同时还带动周边的不少乡亲共同致富。王学成从没想到过,獭兔竟然让他实现了从一贫如洗到家产百万的涅槃新生。他的人生犹如一篇童话,我们从他的史中,可以看出努力劳动的伟大价值。
  王学成,今年四十岁出头,初中,右手残疾,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章广镇皇甫村人,人称&獭兔王&。他靠养殖獭兔致富,现有厂房7000多平方米,存栏獭兔5000多只,年收入40万多元。2011年,王学成荣获安徽省残联表彰的&安徽省十佳残疾人创业之星&和&安徽省残疾人自强模范&称号。
  &创业难,残疾人创业更难!回首我的,个人奋斗和政府扶持是我成功的两个重要因素。&近日,王学成在接受采访时感慨地说,&对于伺弄庄稼的农民来说,没了右手手指,干活的难度不言而喻,况且我妻子也是个残疾人。上有年迈的老母,下有两个年幼的孩子,靠种几亩薄地度日,日子过得很艰难。&
  王学成也曾想外出打工,但多因手有残疾而吃&闭门羹&。但是,他不甘心一直贫穷下去,因为他要养家糊口。此后,他处处留心适合自己的谋生门路。200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命运多舛的王学成有了转机。
  事情原委是这样的:王学成在报上看到了獭兔养殖的信息,他觉得比较适合自己,因为投资少、见效快,易饲养,有销路。更重要的是,当地饲料资源丰富,比如花生秧、花生壳、玉米秸等都是獭兔喜爱的饲料。他心里清楚,养殖业虽然风险较大,但要想养殖成功,必须掌握过硬的养殖技术。为了掌握养殖獭兔技术,他先后前往南京农业大学和安徽农业大学等高校拜师取经,并到外地毛皮市场考察。凭借着较强的领悟能力和勤奋学习的精神,王学成很快就掌握了该项技术。
  尽管如此,但王学成的獭兔养殖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07年,王学成东借西凑6万多元,从河北省引进400只兔种,但是没有多久獭兔患病,死的只剩下100多只,损失惨重。投入的钱几乎全打水漂了,他急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天无绝人之路。滁州市、南谯区残联知悉王学成的遭遇后,迅速启动&千元工程&资金扶持他继续养殖,使他当年就获得了养殖成功并实现了赢利。经过几年努力,王学成的獭兔养殖初具规模,现有厂房7000多平方米,存栏獭兔5000多只,年销售獭兔2万只以上,年收入40万多元,成了皖东首屈一指的獭兔养殖专家。
  王学成致富以后,因他深知残疾人之苦,便想方设法带动其他残疾人就业。2009年,在王学成的带动下,本村和相邻几个村20多户村民开始从事獭兔养殖,他主动向他们提供种兔,无偿提供技术支持和他自己研制的饲养配方,大部分养殖户当年就有了赢利。村民刘恩柱便是受帮助的一员。在王学成手把手的指导下,当年,刘恩柱家养殖獭兔收入便超过了1万元,2010年突破2万元。2万元并不是个大数目,但对于刘恩柱来说可谓天文数字了。&他到我家来了几十趟,一口水都没有喝过。&提起王学成,刘恩柱夫妇俩眼角溢出了泪花。
  为了带动更多的家庭养殖獭兔,2009年底,在南谯区残联和章广镇政府的支持下,王学成在镇政府举办了獭兔养殖培训班。王学成在培训班上承诺,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如遇到难题,电话联系,随叫随到,并且免费上门收购商品兔。王学成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日,王学成接到养殖户的求助电话,他二话没说,便骑着摩托车去了。由于积雪路滑,在返回的路上,王学成连人带车摔倒在路旁的沟里,昏迷不醒,幸亏过路的老乡发现了他,连忙把他送到镇卫生院,他的头被缝了六针。&只要能让乡邻过上好日子,我吃点苦、吃点亏、受点累,心甘情愿。&王学成笑着说。
  与此同时,为了形成规模化养殖,扩大獭兔销售市场,2009年3月,王学成登记成立了&滁州市金盛獭兔养殖专业合作社&,并于同年12月注册了&皇甫辉&牌商标,合作社对成员实行&五统一&,即统一供种、统一防治、统一饲养配方、统一饲养管理模式、统一销售。目前合作成员发展定远、凤阳、明光、来安、南谯等县、市、区62户社员,其中残疾人家庭32户。王学成以科学的管理、优良的品种、合理的价格、良好的信誉赢得了养殖户和客户的好评。目前,该合作社年销售獭兔10万只,销售额700余万元,利润300万元。
  农村残疾人自主创业故事3:爬行女养牛创业建年产4百万肉牛养殖场
  今年35岁的潘远香是宜宾市屏山县大乘镇正直村村民,她3岁时因病致双下肢瘫痪,系肢体二级残疾人,只能用手爬行,大家都喊她&爬行女子&。她曾自卑和哀怨过,但擦干眼泪后,凭着身残志坚的毅力,她艰难求学和创业,创建了一个养殖场,还要带动村民致富。她闯出了残疾人奋发向上的心声,闯出了绚丽多彩的美好世界,闯出了一片新的天地。
  &人生之路坎坷不平,上天为你关闭了一扇门,自然也会为你开启另一扇窗。我们的人生可能会遭遇不幸,但依然要选择坚强。&潘远香说。
  近日,记者来到屏山县大乘镇正直村,实地采访了这位自强不息的&爬行女强人&和她的养殖场。
  祸从天降 小女孩学会坚强
  潘远香的犇犇肉牛养殖场位于大乘镇正直村石明组,地处一个偏僻的小山沟里。记者赶到这里时,潘远香和工人正在切割草料喂牛。尽管之前当地有关部门作了介绍,但初见潘远香还是带给了记者强烈的震撼:她的下肢严重萎缩,只有上半身能够活动,要挪动身躯必须靠双手爬行。她此时正坐在地上,费力地用刀宰草。宰好的草料放在背篼里后,她又使用双手挪一步再把背篼往前拖一下。进入养殖场内后,她像招呼自己的孩子一样,和场内的西门塔尔牛说话,并一一为它们喂草料。
  就是这样一个潘远香,却建起年产值超4百万元肉牛养殖场。
  3岁时,潘远香因高烧不止被送到一家私人诊所,经医生抢救命保住了但却不能直立行走。后经检查发现,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不慎打坏坐骨神经。从此,潘远香失去了行走的能力。从5岁起,只有上半身能正常行动的她,便在家厨房负责烧火煮猪食。至此再没单独&行动&过的她,在一次&意外&中学会了爬行。&在一次烧火中,多加了些柴火,火焰猛喷出来,把旁边一堆柴火点燃了,把我吓着了就摔了个跟头,然后我下意识的往外头爬。&
  学会爬行的潘远香很兴奋,她终于觉得自己不是废人。从此,她开始试着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尽力学会自己做家务。为了读书,她坚持爬行上学。&夏天地面很烫,手掌心几乎全是泡,冬天两只手全是冻疮,红一块、紫一块的肿得像泡粑。&潘远香印象最深的是,自己用稻草编手套,由于技术不过关还没到校就磨破了。&那时候家里穷,下雨天手上沾满了泥,只能到校前两手搓搓就算了。&
  10岁才勉强上小学一年级,学习和生活对于潘远香而言,都比常人艰难许多。别人做一遍就完成,她却要付出数十倍的努力。艰难念完小学和初中,她的成绩一直保持班级前三,但继续上学却成了难事,无法正常行走的她被学校拒之校外。但潘远香并不服输,就在她快要绝望的时,高场职中的一位招生老师答应让她入学,还为她争取到了特殊照顾。当年,潘远香的事情经媒体报道,迎来不少好心捐助,为她省去了三年的学费。
  生活磨砺 &爬行女&乐观面对
  潘远香2003年高中后,先后又去学习了和会计知识。2005年开始和人一起做家装,她主要从事设计工作。&我们是典型的&游击队&,做熟人的活以及他们介绍的家装,几年下来还是攒了一点钱。&
  潘远香说,她2006年尝试养鸭,辛苦了一年最终血本无归。&亏了几万元,都是借的,压力太大了。&正当她情绪极度低落的时候,她当年成家了。原本应该沉浸在婚姻的喜庆之中,丈夫却在她怀孕期间离家出走,至今没有消息。谈到这里时,潘远香神情显得非常凝重。&儿子现在9岁了,送在我妹妹那里读书。家庭的事情都过去了,我现在全部的精力是搞好养殖场。&潘远香对于家庭的变故不愿多谈。&儿子出生后过得十分艰苦,我的身体情况不好,连背他都困难。在家人的帮助下,孩子慢慢长大,也十分健康,这是最让人欣慰的事情。但孩子慢慢长大了,我这个残疾妈妈给他带来了自卑情绪。我必须学会坚强和乐观,以此感染孩子。我也必须搞好自己的养殖场,让孩子今后以妈妈为骄傲。&潘远香说话间透露出坚毅。
  艰难创业 残疾身躯撑起一片天
  儿子2岁时,潘远香把他送到了幼儿园。几年时间里,潘远香搞装修、养鸡鸭,事业上最终都没有起色,还负了债。&受到打击,我好长时间都没有回过神。我想不通,自己努力做好了每一个环节,为什么还是失败呢?上天已经对我不公平了,我不能就此消沉,每天还是要乐观面对生活的重担。&潘远香说,她又重回原点,脚踏实地重新从事自己的装修行业,其它的就不要去乱想了。
  2012年,她开始四处了解和学习肉牛养殖,还专门请教了畜牧部门专家。说干就干,在亲朋好友和政府部门的帮助下,养殖场2013年在她老家动工建设。&现在已投入了200多万,除了养殖场建设外,肉牛的本钱很大。&潘远香说,养殖场目前有42头肉牛,还有75头分给了屏山的农户喂养。
  据潘远香介绍,养殖场今年的计划是出栏200头肉牛,产值400万左右。今后,她还将建一个肉牛屠宰场,形成一条产业链,直接面向市场。&预计6月就有一批肉牛上市,前来预购的很多,目前供不应求。&
  潘远香说,她最大的心愿是带动附近村民特别是残疾人共同致富。&养殖场今后繁殖的小牛将送给乡亲们喂养,我提供技术和饲料支持,并全部回收肉牛。牛的生长期在8&10月之间,乡亲们每头牛能赚5000元左右。&潘远香告诉记者,?如今,肉牛专业合作社已经成立,他们走上了养殖场加养殖户互惠互利共赢的发展之路,市场前景良好。
  潘远香的想法赢得了乡邻们的尊重。58岁的村民潘洪清说,潘远香虽然残疾,但干事有魄力,深得大家信任。&她建养殖场的时候,我和其他村民经常来帮忙,我还借了2万元给她。我今后也准备养几头牛,这样既能照顾家里,每年也有上万元的收入,不必出门打工了。&
  学驾驶开车梦今年能实现
  在潘远香的家中,她购置了一台安装在汽车上的残疾人操作设备。&开车也是我的梦想&,潘远香说。
  其实潘远香从小读书、在家人的不理解下非要读高场职中。按照当地人的说法,等她长大了,随便摆个摊摊,找个人家嫁了。但是在潘远香内心深处,从来就没有放弃过要努力过上好日子。
  潘远香说,从小一个亲戚要经常骑摩托车进城,那个时候他很喜欢进城去,因为羡慕城里人的生活,虽然她身体残疾,却立志要通过自己的双手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我没有觉得哪里不对劲,也没有感觉到自卑。&潘远香谈到别人用异样眼光看他时候说。潘远香说,她还在上海学习驾校,能够开车也是她的梦想,也许今年就能实现。
  据屏山县残联负责人介绍,潘远香的肉牛养殖场带动了23名周边残疾人发展肉牛养殖,残疾人家庭年增收1万元以上。潘远香身残志坚,自强创业,她的坚强和乐观感染着身边的每个人,同时带动周边更多残疾人和贫困村民发展肉牛养殖,帮助他们共同致富,将自立、自强的道路向着更加广阔的天地延伸。&潘远香是残疾人创业中的典型,市县对她的养殖场都十分重视,并给予了政策支持。目前,省市县残联打算将潘远香的自强创业事迹在全国相关会议上进行交流。同时,我们将联系畜牧等部门,为潘远香的养殖场提供支持和帮助。&该负责人说。
看过农村残疾人自主创业故事的人还看了:
本文已影响 人
[农村残疾人自主创业故事]相关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884人看了觉得好
800人看了觉得好
694人看了觉得好
【创业故事】图文推荐
Copyright & 2006 -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啦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残疾人鉴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