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机厂半挂牵引车 厂家工作

四方机厂开出多辆“全国第一车”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从“八一号”到“解放”型,再到“胜利”型,在新中国成立伊始的几年里,四方机厂实现了机车研制的“三级跳”。王进贵回忆,那时全国各地的机车生产厂家都在研制内燃机车,四方机厂也不甘落后,开始四处取经,着手设计图纸。
迅速修复胶济铁路
日青岛解放时,四方机车车辆厂(现南车集团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已建厂近半个世纪。1900年,德国占领青岛后就开始建设胶济铁路,为给胶济铁路组装、修理机车,德国人决定在青岛建立&胶济铁路四方工厂&。在随后的49年里,工厂几易其主,德国人、日本人、北洋军阀、国民政府,各路人马轮番上阵。直到日,四方机厂才回到了人民手中。
四方机厂老职工王进贵回忆,因四方机厂关系着胶济铁路的正常运行,早在1949年年初,厂
里的地下党就开始动员工人保护工厂。靠着大家伙齐心,厂里没遭到敌人的破坏。青岛解放当天下午4时,共产党接收人员正式进入四方机厂。&工厂被接收之后不到一个星期我们就复工了。&王进贵当时是冷切车间的工人,6月6日就接到复工通知。
国民党军队撤退之前,事先将胶济铁路破坏,四方机厂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抢修铁路的重任。王进贵和全厂2000多名工人一起,加班加点,短短20天,抢修了15辆客车、1台机车和3辆火车。最终,在7月1日前,完成了胶济铁路抢修工作。为此,工人们还得到了额外奖励。当时市场物价波动很大,厂里直接发给他们面粉。&我扛回一袋子面粉,那真是比拿回什么东西都金贵啊!&王进贵家还特意做了顿面条,庆祝好日子的开始。
&国庆号&开进北京城
从四方机厂开出的第一台机车,要算是&中苏友好号&了。1949年10月底,四方机厂接到上级命令,利用手头的破旧机车,造出一台纪念中苏友谊的机车来。
王进贵说,当年11月7日是苏联十月革命纪念日,上级单位要求四方机厂抓紧时间推出一台纪念中苏友谊的机车,11月的时候开到北京,作为十月革命纪念日的献礼。王进贵说,当时为十月革命节献礼是件大事,不光是四方机厂承担机车献礼,像唐山铁路机车厂等单位也要推出&中苏友好号&。于是,这场献礼行动无形中就成了一次全国范围内的行业大比武。
接下来,四方机厂的工人们开始了一场18天的&义务劳动竞赛&,大家没黑没白地在车间里忙碌着,最后比计划时间提前4天,推出了&中苏友好号&。&当时厂里还没能力制造新机车,这辆机车是大家用一辆报废车改造出来的,然后在车头上加上各种装饰。&王进贵回忆说,翻修一新的&中苏友好号&两边挂着中苏两国的国旗,还扎着五颜六色的绸条,整个机车刷得漆黑闪亮,前面还挂着毛主席和斯大林的大照片。机车开出工厂的那天,全厂工人都站在铁轨两边,有的人还激动地哭了。后来,北京中苏友好协会还特意发来贺电,对四方机厂表示感谢。
&那段时间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修机车。&王进贵说,因为战争原因,解放前很多机车都成了趴窝的&死车&,全国机车工厂都忙着修复机车,最有名的就是四方机厂修复的&国庆周年号&。日,是新中国成立周年纪念日。&当时全厂动员,要给国庆周年献份大礼。&王进贵说,那时人们心气儿格外齐,提前半个月就翻新了一辆机车,准备国庆那天开到北京,献给毛主席。为表达心情,全厂职工还联名写了封信给毛主席报喜。日,&国庆周年号&从青岛驶出,载着献车代表团来到北京。&那些代表回来之后可神气了,因为他们都见到了毛主席。&王进贵虽然没有去北京观礼,但听到工友说起毛主席,心中也是激动不已。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周雨京]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播放数:1133929
播放数:4135875
播放数:2845975
播放数:535774四方机厂开出多辆“全国第一车”-青岛新闻网
第06版:特约
&&&&&&&&&&
四方机厂开出多辆“全国第一车”
老职工回忆打造中国首台蒸汽机车“八一号”及液力传动内燃机车“东风”号摩托动车的始末
  工厂工人为日胶济铁路全线开通做准备
  新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八一号”于日研制成功
  第一台液力传动内燃机车——“东风”号摩托动车
“卫星”型内燃机车
  迅速修复胶济铁路  日青岛解放时,四方机车车辆厂(现南车集团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已建厂近半个世纪。1900年,德国占领青岛后就开始建设胶济铁路,为给胶济铁路组装、修理机车,德国人决定在青岛建立“胶济铁路四方工厂”。在随后的49年里,工厂几易其主,德国人、日本人、北洋军阀、国民政府,各路人马轮番上阵。直到日,四方机厂才回到了人民手中。  四方机厂老职工王进贵回忆,因四方机厂关系着胶济铁路的正常运行,早在1949年年初,厂  里的地下党就开始动员工人保护工厂。靠着大家伙齐心,厂里没遭到敌人的破坏。青岛解放当天下午4时,共产党接收人员正式进入四方机厂。“工厂被接收之后不到一个星期我们就复工了。”王进贵当时是冷切车间的工人,6月6日就接到复工通知。  国民党军队撤退之前,事先将胶济铁路破坏,四方机厂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抢修铁路的重任。王进贵和全厂2000多名工人一起,加班加点,短短20天,抢修了15辆客车、1台机车和3辆火车。最终,在7月1日前,完成了胶济铁路抢修工作。为此,工人们还得到了额外奖励。当时市场物价波动很大,厂里直接发给他们面粉。“我扛回一袋子面粉,那真是比拿回什么东西都金贵啊!”王进贵家还特意做了顿面条,庆祝好日子的开始。  “国庆号”开进北京城  从四方机厂开出的第一台机车,要算是“中苏友好号”了。1949年10月底,四方机厂接到上级命令,利用手头的破旧机车,造出一台纪念中苏友谊的机车来。  王进贵说,当年11月7日是苏联十月革命纪念日,上级单位要求四方机厂抓紧时间推出一台纪念中苏友谊的机车,11月的时候开到北京,作为十月革命纪念日的献礼。王进贵说,当时为十月革命节献礼是件大事,不光是四方机厂承担机车献礼,像唐山铁路机车厂等单位也要推出“中苏友好号”。于是,这场献礼行动无形中就成了一次全国范围内的行业大比武。  接下来,四方机厂的工人们开始了一场18天的“义务劳动竞赛”,大家没黑没白地在车间里忙碌着,最后比计划时间提前4天,推出了“中苏友好号”。“当时厂里还没能力制造新机车,这辆机车是大家用一辆报废车改造出来的,然后在车头上加上各种装饰。”王进贵回忆说,翻修一新的“中苏友好号”两边挂着中苏两国的国旗,还扎着五颜六色的绸条,整个机车刷得漆黑闪亮,前面还挂着毛主席和斯大林的大照片。机车开出工厂的那天,全厂工人都站在铁轨两边,有的人还激动地哭了。后来,北京中苏友好协会还特意发来贺电,对四方机厂表示感谢。  “那段时间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修机车。”王进贵说,因为战争原因,解放前很多机车都成了趴窝的“死车”,全国机车工厂都忙着修复机车,最有名的就是四方机厂修复的“国庆周年号”。日,是新中国成立周年纪念日。“当时全厂动员,要给国庆周年献份大礼。”王进贵说,那时人们心气儿格外齐,提前半个月就翻新了一辆机车,准备国庆那天开到北京,献给毛主席。为表达心情,全厂职工还联名写了封信给毛主席报喜。日,“国庆周年号”从青岛驶出,载着献车代表团来到北京。“那些代表回来之后可神气了,因为他们都见到了毛主席。”王进贵虽然没有去北京观礼,但听到工友说起毛主席,心中也是激动不已。  “诸葛亮会”议出“八一号”  一个国家的铁路产业发展,光靠修旧车不可能支撑,独立制造机车的难题摆在所有铁路工人的面前。模仿就是最好的学习,咿呀学语的中国机车行业正是从仿制中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解放初期,我国铁路机车还以蒸汽机车为主,而旧型蒸汽机车里,“解放”型是数量最多、性能较好的干线货运机车,因此铁道部决定先从仿制“解放”型机车开始。“当时大部分工人的文化程度很低,有的干脆就是文盲,连图纸都看不懂。”年过八旬的四方机厂老工人赵光呈说,以前厂子里的核心技术大都由外国技师掌握,工人只会手头的操作活儿。修复“中苏友好号”和“国庆周年号”时,也是一些技术尖子凑起来,边修复边琢磨,照模画样地摸索着干下来的。厂里办起了“扫盲班”,除了教大家识字,还请有经验的技术骨干给大家讲解图纸数据、一些常用的机车零件单词等。就这样,大家边干边学,对着图纸拆解机器,拆完了再组装起来,一点一滴地积累机车制造经验。  每当仿制机车遇到瓶颈,大家就会凑在一起开“诸葛亮会”。虽然工人们文化程度都不高,但大家凑在一起集思广益,也抵得上“诸葛亮”。赵光呈说,当时“诸葛亮会”隔三岔五就开一次,工人们在会上发言都很积极。“当时有个姓丁的老工人,他技术最好,每次都是最后发言,可总能帮别人解决难题。”赵光呈说的这名老工人叫丁学文,正是他所带领的工作小组攻克了“月牙板表面渗碳处理”的关键技术课题。  日,这是每个“四机人”都不会忘记的日子。那天下午,当四方机厂的工人将最后一个零件安装完毕后,中国终于拥有了第一台独立生产的蒸汽机车。“总共一万多个零件,每件都是工人们血汗凝结的!”说起那天的情景,赵光呈至今激动不  已。当年8月1日,厂里举行隆重的机车落成典礼,这台被命名为“八一号”的蒸汽机车宣告了中国不能自主制造机车的历史永远结束,也掀开了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史上新的一页。  “八一号”仅仅是个开始。为满足当时巨大的铁路运力缺口,四方机厂在建造“八一号”的同时,开始着手独立设计新中国的干线机车。日,“八一号”的兄弟机车“解放”型机车问世,这是新中国第一台自己独立设计制造的蒸汽机车。一经问世,“解放”型机车迅速成为全国铁路运输的顶梁柱,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直是铁路运输的主型货运蒸汽机车。  之后,四方机厂的设计人员又投入了客运干线机车的研制。从1954年到1955年,通过拆解以前留下的客运机车,四方机厂设计科工程师们终于掌握了客运机车的设计要素。1956年,他们试制成功中国第一台干线客运蒸汽机车,设计人员还给它起了个响亮的名字——“胜利”型。  从“八一号”到“解放”型,再到“胜利”型,在新中国成立伊始的几年里,四方机厂实现了机车研制的“三级跳”。至1966年,中国停止生产蒸汽机车,四方机厂共制造了四种类型的蒸汽机车,总计666台。正是乘着这一列列蒸汽机车,中国迅速进入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驶进了“内燃机车的时代”。  “东方红”牵引毛主席专列  1958年,国民经济全面发展,铁路运输量骤增,国家急需大量机车,而传统的蒸汽机车污染严重、牵引力小,已远远不能满足国家铁路运输的需要。1958年夏天,铁道部向全国机车生产厂家提出“内燃、电力机车并举,以内燃为主”的制造方针,在这场现代化改革中,四方机厂再次走在全国同行业的最前列。  王进贵回忆,那时全国各地的机车生产厂家都在研制内燃机车,四方机厂也不甘落后,开始四处取经,着手设计图纸。“厂里跟上海、北京的好几家运输学院联手,向他们求技术。”日,中国第一台液力传动内燃机车——“东风”型摩托动车试制成功,从筹备到出产仅仅用了55天。  “电掣风驰今在眼,巨龙追逐卫星奔。韶山初见星星火,此日已经燎大原。”日,郭沫若写下了这样一首诗。你也许并不知道,这首诗里藏着三种内燃机车的型号,其中一个型号的机车就是由四方机厂研制的。那就是四方机厂研制的第二款内燃机车——“卫星”型。  虽然“东风”型试制成功,但因为性能和结构上存在不少问题,此后没有批量生产。四方机厂决定在此基础上,研制能够批量生产的干线机车。1959年,是中国内燃机车的高产年。经过与铁道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的一年多合作,崭新的“卫星”型液力传动内燃机车作为建国十周年的“献礼”,赴京参加了全国工业展览。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参观后,写下了上面的诗篇作为祝贺,其中的“巨龙”、“韶山”都是与“卫星”型内燃机车同时代的产物,“卫星”型填补了中国没有大马力液力传动内燃机车的空白。  “真正实现批量生产的干线机车,应该说是‘东方红’型内燃机车。”南车集团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文化部的周辉强对“东方红”系列机车如数家珍。他告诉记者,“东方红系列一共有8个型号,其中有5个型号是由四方机厂研制。”周辉强说,尽管这些车型都出自四方机厂,但根据铁道部的安排,部分机车型号后来都转给其他机车厂生产,四方机厂主要生产东方红1型和3型,其中东方红1型还曾经牵引过毛主席乘坐的专用列车,是中国第一台在干线上运营的内燃机车。  天气好时,83岁高龄的高义信老人总喜欢到青岛港逛逛。从解放前在码头开始干“老搬”起,他就再没有离开过这个地方。在他的眼里,解放后60年里青岛港发展就是一段传奇:从一个破败的备用港,到集装箱吞吐量全国第三的大港口;从借助“老搬”的苦力,到连破纪录的机械化技术……下周一,早报将推出《火红的建设·青岛港》,敬请关注。  四方机厂  是座“小城”  “幼儿园、小学、中学、医院、菜店……”回想起1949年刚进厂时,今年70岁的姜盛说,当时的四方机厂简直就是一个“小城市”。到1960年,四方机厂的职工数量已经超过一万人,而厂里几乎可以满足工人的所有需要,病了,有厂办医院;孩子上学,有子弟学校;买菜,厂门口就有自己办的菜店;就连烧柴做饭,厂里也定时发放“木粉券”,工人可以凭券领取制造货车车厢的碎木料。  “那时候,进四方机厂就等于捧上了金饭碗。”姜盛说,四方机厂的职工宿舍当时是青岛最大的,整个嘉定路、嘉兴路和小白干路周边都是,而四机俱乐部也是当时数一数二的娱乐场所,经常组织员工看电影、办舞会。  市民上下班  要乘坐火车  建国初期,青岛重振工业,很多工厂都建在了当时相当于市郊的沧口、李村。上世纪50年代,四方机厂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扩建厂区,就在沧口建立分区,而在那里上班的姜盛每天都要坐火车上下班。  “当时没有公交车通到沧口,我们除了坐火车就只能坐长途车。”姜盛回忆说,单位属于铁路系统,厂里每月都发给工人定额的火车月票。每天一大早,姜盛就要步行到总厂,然后坐上俗称“闷罐子”的市郊客运列车,颠簸将近40分钟才能到沧口火车站。  “那时车上大部分都是上班的工人,也有一些到城阳、即墨去赶集的。”姜盛说,每逢郊区有大集,总会有人拿着手绢、球鞋之类的,到农村“以物易物”。赶上有人买了鸡鸭,车厢里又是孩子哭,又是鸡鸭叫,别提多“热闹”了。&&&&&&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电动牵引车项目 8:36:47 VIP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电动牵引车项目招标编码:CBL_76587开标时间:所属行业:机械电子电器标讯类别: 国内招标 资金来源: 其它 所属地区:山东3、合格投标人要求部分其他应具备的证明材料。五、招标文件售价为每套300元人民币(邮购须另加50元人民币),招标文件售后不退。报名前与下述联系人联系,获取申请表格办理招标平台电子钥匙。联系人:王涛 高妍联系人:电 话:010-传 真:010-邮 箱: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内容由会员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详情请联系信息的原作者!zhaobiao66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厂内牵引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