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挺与顾祝同后代谁的军衔高

叶挺将军的故事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叶挺将军的故事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顾祝同:晚年视察金门炮台 凝视大陆良久沉默不语
顾祝同:晚年视察金门炮台 凝视大陆良久沉默不语
在中期的1941年,蒋介石积极发动反共摩擦,将屠刀伸向新四军,策划、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顾祝同就是这一千古奇冤的积极执行者。日,顾祝同纠集国民党部队对新四军伏击,导致新四军9000 名官兵除傅秋涛等人率2000 余人突围外,6000 余人被俘,其余壮烈牺牲。顾祝同与新四军军长叶挺是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同期同学,私谊甚好。但是,1 月13 日,叶挺奉命和顾祝同谈判时,顾祝同却下令将叶挺扣押起来。在上饶,顾祝同多次宴请叶挺,对他进行劝降。这位铁骨铮铮的抗日名将指着顾祝同,地说:“整个民族的生机将要扼死在你们手中,你们是国家的叛徒,民族的奸徒,你们是多么的卑鄙啊!”由于顾祝同反共有功,他被蒋介石提拔为赣州行辕主任兼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并指挥第七、第九战区。在解放战争中,指挥的部队,遭到解放军多次打击后,基本被消灭。1950年,西昌解放后,顾祝同追随蒋介石到了台湾。由于顾祝同的忠心耿耿,蒋介石对他非常信任。在追随蒋介石去台湾的国民党高级官员中,顾祝同是少有几个没有遭到冷落、还得到重用的人。晚年蒋介石选定大儿子为接班人,为了给蒋经国接班铺平道路,蒋介石将胡宗南圈定为替蒋经国保驾护航的“辅国大臣”。胡宗南不负厚望,多次提拔、指导蒋经国,使得蒋经国快速成长。1972年7月,81岁高龄的顾祝同任蒋介石“总统府陆军一级上将战略顾问”。顾问顾问,顾而不问,这是一个虚职。不过,顾祝同仍然没有闲着。1973年5月,82岁的顾祝同与何应钦一起访问金门、澎湖诸岛,一路,不亦说乎。来到金门时,顾祝同地手举高倍望远镜,望向大陆对岸。刚才还谈笑风生的顾祝同,突然沉默下来。他凝视着高倍望远镜里的大陆对岸,沉默不语。心里想的是什么呢?1985年8月,顾祝同突患脑微血管栓塞,从此卧榻不起。次年1月17日凌晨,顾祝同在台北国民党三军总医院病逝,终年95岁。他终于走完了追随蒋介石一生的历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分页:2/2页&&
相关阅读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夏姬是郑穆公的女儿,自幼就生得杏脸桃腮,蛾眉凤眼。长大后更是体若春柳,步出莲
  隋炀帝杨广是一个极有抱负的一个人,但是也从某种程度上也养成了他狂妄自大的性格
  赢政对自卑情绪的补偿努力,似乎在他的生命里注人了青春的热血,他活泼旺盛、充满
一个组织里,所有人可以分为两类,有才干的和没才干的;有才干人里也可以分两类,好用
  谈到三国里被误解的人物,大家说得最多就是曹操、司马懿、魏延、鲁肃,其实个人觉
  安禄山由于身体肥胖,长年长疮疖,到起兵叛乱之后视力渐渐模糊,这时完全失明。加
  嘉庆皇帝的二十多年统治,就在这一日日抱怨、迷惑、痛苦、尴尬中过去了。  二十
  《水浒传》中林冲不是被人害死的,是生病后病死的。  林冲是梁山好汉的一个分界
  公元1861年,咸丰皇帝驾崩了,清朝到咸丰皇帝这,就完全是走下坡路了,因为接
  它深埋地下两千多年,一经出土就震惊世界。专家评论它&在中国的马车发展史上具有
  在中国皇帝不得不说是一个特殊的职业,不仅是人人憧憬,就连猴都想尝尝鲜,孙猴子
  1928年,清东陵一声巨响,在硫磺、芒硝和木炭的气味飘散后,慈禧太后墓门洞然
  从陕西省汉中市翻越秦岭到古都长安,曾有数条古道,而傥骆古道,曾替大唐皇室隐瞒
  说起僵尸,世界人民都不陌生,各种游戏、电影、电视剧、小说里面都有。可以发现,
  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他建立了由蒙古人统治的元朝。忽必烈也继承了他先人的政
  三国黄月英是黄承彦的女儿,生卒年份没有详细的记载,只知道她是三国时期蜀国著名
  和谐统一之权&&内外有别,恩威并重  作为唐朝的第二任皇帝,唐太宗在&权&的
  努尔哈赤,全名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出生,那时还是明嘉靖年间。努尔哈
  民间有种说法是关羽卖枣的时候,因为对做生意不在行,常常卖不出好价钱,但是他却
  在罗贯中所着的《三国演义》中,对于诸葛亮的描写可谓是神人也。足智多谋、运筹于
  在历史上,诸葛亮亲自指定的接班人有两个:一个是蒋琬,另一个是费祎。  根据史
  要说将活人制作成俑我还相信,要说兵马俑复活那我就不相信了,相信大部分人都跟小
  清朝攻城水平还真是一般化,尤其是入关以前的清军,首先满人不重视火器,因为不够
  明朝的火器现在是被传的越来越神,各种言论都层出不穷,比如吹捧的最多就是大明朝
  蒙古地处草原地区,畜牧业是其主要生存方式。蒙古草原自然环境恶劣,为了生存,人
  在清朝的时候,可能有的人认为满清和蒙古的关系好,其实不是这样的,清朝一直提防
  安史之乱发生在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至763年),领导者是唐朝将领
  在古代战争史上,大家对长平之战应该不会陌生。战国末期,秦赵两国在赵国的长平一
  古代战争都是以冷兵器为主,而冷兵器时代的交锋都是肉搏战,极其残酷。纵观整个古
  鲁迅先生用&吃人&来形容封建的旧社会来表达其罪恶,其实在古代封建社会中真正的
  三国,本来不是女子的天下,但是却不缺少美女和才女。如果悉数三国最幸福的女人,
  明武宗朱厚照是明朝第10位皇帝,从小机智聪颖,很有个性,留给世人最深刻的印象
  在中国古代社会,打仗那都是冷兵器时代,战场的胜败,国家的存亡,那都是靠军人在
  人彘是指把人变成猪的一种酷刑。西汉初,吕后和戚夫人在争夺立储问题上,两人结下
  史记上记载范蠡有三个儿子,他的小儿子是西施所生,是宋云彬先生在他的《大男》中
  说到赶尸,其实网友都不陌生,在很多惊悚电影里都有类似的镜头。  深夜里,一名
  老福读战国:&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一句歌词在中国可以说是家
  曾有这样一位党员干部,当他得知上级领导要来视察,便将当地老百姓贫苦度日的情景
  万历皇帝朱翊钧,明穆宗的第三子。隆庆六年,穆宗驾崩,年仅10岁的朱翊钧即位,
& 西楚霸王项羽是属什么生肖的  项羽一直以来是中国古代饱受争议的一个
  万贞儿出生于公元1428年,去世于公元1487年,历史上没有记载她的真实姓名
  乾隆皇帝皇帝爱新觉罗乾隆,是雍正皇帝的第四子,于康熙五十年出生。弘历少年时就
  永乐皇帝的生母主要有朝鲜人和蒙古人2种说法,但是从朱棣的面相和浓密的胡须和朱
  杨贵妃,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中的羞花指的就是杨贵妃那一著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按中国古代历法的解释,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
  我们今天形容一个人非常的吝啬,就会说这个人是个一毛不拔的人,而&一毛不拔&这
  奥古斯丁卢梭都是思想上的巨人,为我们留下了精神财富,对比奥古斯丁和卢梭两个人
  孟浩然,名浩,字浩然,又叫孟襄阳,孟山人。他是唐朝有名的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之
  维克多&雨果是法国一位伟大的小说家、剧作家、诗人,也是一位有影响的批评家。雨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伟大思想家,出生于1619年,1692去世,祖籍衡州。他的
  韦庄,是晚唐著名的诗人。长安杜陵人士也就是如今陕西西安市,是诗人韦应物的第四
  王维是唐朝有名的诗人,对画画和声乐也极具天赋。他的主要著作包括了山水田园诗和
  说起苏洵,很多人都知道苏洵二十七始发愤。对于一个生活在宋代的人来说,二十七岁
  崔鸿是生活在北魏时期的人,他的老家在齐州的清河地区,祖辈人曾经在山东淄博地区
  孔颖达,一个摒弃各种偏见,融合南北文化的大家,时代更迭迅速,那孔颖达是哪个朝
  严助是汉武帝时期有名的辞赋家,著有很多不错的文赋比如《相儿经》《严助赋》等等
  阮大铖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人。他没有很好的身世,却文采出众,权高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是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散文家,
  李贽,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以反对孔孟儒学著名。  李贽画像  李贽生于
  晏殊出生于991年,卒于1055年。字同叔,是北宋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
  姜夔向来有&痴情词人&之称,这是因为恋与情一向是姜夔作品中频频出现的题材,相
  公西华,别名公西赤,字子华,出生于公元前509年。他是中国东周时期鲁国的学者
  司马相如在文学上的造诣相信没有人会否定,他的代表作品《子虚赋》、《上林赋》都
  日前,小编看到了一个奇葩言论,台湾独派人士洪耀南称李白是突厥人,并且借此嘲讽
  西汉刘向,是皇室的宗亲,因此在朝为官几十年,期间因为上疏弹劾宦官乱政而被免官
  杨维桢是元末著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他字廉夫,号铁崖。因为喜欢并擅长吹铁笛,他
历史人物首字母索引:
人物朝代、地区索引:
热门明星索引:已有天涯账号?
这里是所提的问题,您需要登录才能参与回答。
"天涯问答"是天涯社区旗下的问题分享平台。在这里您可以提问,回答感兴趣的问题,分享知识和经历,无论您在何时何地上线都可以访问,此平台完全免费,而且注册非常简单。
顾祝同和叶挺将军是同学吗?
顾祝同和叶挺将军是同学吗?
09-06-06 & 发布
好像是同学,叶挺在新四军干的好像也不是很舒心,最终皖南事变把新四军包了圆,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项英和叶挺不和,指挥不统一。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揭秘叶挺和项英不可回避的矛盾
上饶和宣城之行,并未收到什么实质性的效果。相反,叶挺警觉到,顽军方面针对我军的北移行动,恐怕已有所部署。而项英此时对撤退还是不撤退,仍是举棋不定
新四军老照片
全国抗战爆发前夕,叶挺与脱离了多年的中共取得了联系,并热切关注抗日事业。在沪参加国共谈判的周恩来会见了叶挺,希望叶能参加南方红军游击队的改编工作,并示意他可以通过陈诚等人争取蒋介石的同意。周恩来走后,叶挺找到正在上海指挥作战的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陈诚,表达了他抗日的愿望。陈诚同意出面向蒋介石举荐,蒋介石同意叶挺改编红军南方游击队的提议。日,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铨叙厅宣布“经委员长核定”“任命叶挺为新编第四军军长”。
蒋介石任命叶挺为新四军军长,心中自有一套主意。他考虑到叶挺已脱离中共多年,精于用兵,能征善战,任命他当军长可以把这支军队改造成国民党军队,或可将其派往前线,假手日寇将其消灭。
中共中央在延安获悉叶挺已被任命为新四军军长后,致电邀请叶挺到延安商洽有关改编的具体事宜。叶挺来到延安,毛泽东亲自主持了气氛热烈的欢迎大会,并在会上正式宣布了叶挺担任新四军军长,项英任副军长。
叶挺带着中共中央关于改编南方红军游击队的组建方案离开延安回到南京。11月21日,蒋介石在官邸召见了他。叶挺陈述了中共关于新四军拟编两师、四旅、八团,及拟定的各师、旅、团的首长的名单。
蒋介石面无表情地说:你是我们政府正式任命的军长,这点你应当明白,不能按照八路军的办法组建这支部队。蒋介石指着名单说:“他们都是共产党员,你叶挺不是共产党,将来你会有生命危险的。”
叶挺对蒋介石在民族危亡时刻,仍不忘玩弄拉拢挑拨的伎俩感到十分反感,就直截了当地向蒋介石提出新四军经费需要18万元的问题,不料竟遭到蒋介石一口拒绝。叶挺此时再也按捺不住了,愤然表示:“没有军费,无法改编部队,我当不了这个军长,请准予辞职”。
蒋介石看到叶挺态度强硬,转而软了下来,说一些具体事情可找陈诚商量解决。他心里明白,除了叶挺以外,很难找到一个令自己满意,又能让共产党接受的合适人选。  党中央对叶、项能否团结共事非常重视。毛泽东曾几次致电嘱咐项英:“对新四军的政治领导不能改变,但应尊重叶挺的地位和作用”,“军事指挥叫叶挺来办”,“请始终保持与叶挺同志的良好关系”。
但是,项英却未能按照中央的指示处理好与叶挺的关系。在生活中,由于两人不同的出身和经历,必然存在一些不同的作风和习惯。如叶挺经常让他的厨师烹制一些家乡菜,邀请项英等军部领导同志及追随他来新四军的老袍泽们一起聚餐。叶挺还酷爱摄影,闲暇时,常挎上照相机拍摄驻地周围的风光。在国内外人士来访时,他也总爱拍些照片以作纪念。对于叶挺的这些爱好和习惯,项英认为这有悖于他所提倡的“艰苦奋斗”的作风,所以在叶挺那里聚过两次餐后,他就再也没有去过,并提醒军部其他人也尽量少去。军部里的人就渐渐和叶挺疏远了。
叶挺是以党外人士身份出任新四军军长的,而当时党在新四军中实行的是党委负责制,各项工作均由党的组织系统贯彻执行。因而,在工作上,叶挺虽身为军长,但由于他不是党员,不能参加一些重要会议和阅读党中央的指示电报,就连军长职内的事情,项英也不放手让叶挺去做。1938年6月初,叶挺借到武汉申请调拨军费的机会,来到中共中央长江局,向周恩来、叶剑英两位老战友倾诉了他有职无权受冷遇的苦衷,希望成立一个共同议事的新四军委员会,以改善他目前的工作处境。中央很快于9日同意了此项建议,并电告了在皖南的项英。但这个委员会并未真正建立起来,因而叶挺欲改善处境的愿望也就此落空,遂致电中共中央长江局,提出辞职请求。1938年10月负气出走,回到家乡广东。
叶挺出走也震动了中共中央。中央通过粤东南特委转告叶挺,他在华中比在华南的作用更大,且此举势必影响国共合作的统战关系。叶挺经过再三考虑表示愿意顾全大局,取消原意,但由于与项英难以合作相处的顾虑,对重回皖南军部表示消极。
叶挺经深圳来到了陪都重庆,周恩来找到他,与他彻夜促膝长谈,动之以情,晓之以大义,终于将叶挺说服。日,在周恩来的亲自陪同下,叶挺回到了皖南新四军军部。但周恩来走后,项英在与叶挺共事中,仍出现了严重的分歧。  在部队建设方面,叶挺一贯提倡加强我军正规化建设,以提高战斗力。但项英却不以为然,他担心叶挺会把我军应该保持的“优良传统”一起反掉了。在战略方针上,叶挺非常赞成党中央决定新四军“向北发展,向南巩固”的战略方针。当时,南边是国民党第三战区30万部队的驻地,新四军向南活动,反而会增加同国民党军队的摩擦。向东发展则可直接威胁日伪统治重心。东进之后,再向北发展,将使我苏北、苏南、皖东各部队汇合起来,壮大华中抗日力量。项英却对中央的这一方针犹豫不定,对于叶挺组织部队挺进皖东的各种努力,他表现得忧心忡忡。同时,国民党的防共、溶共、限共、反共的政策,已使叶挺在国共两党之间调解的作用越来越小,他深感有愧初衷,无能为力。
1939年9月上旬,叶挺离开新四军军部来到重庆。11月间,蒋介石召见了叶挺,他埋怨叶挺:“你是本党任命的军长,但是你却没有很好地起到领导作用。光知道为人家要钱要枪要编制,你令我很失望。”沉默了片刻,又说:“如果你愿意参加国民党,一切问题都好解决。”叶挺当即回绝:“我现在什么党也不参加,只想参加抗日救国”。
蒋介石看到叶挺已不可能完成他的企图,于是爽快地表示:“你离开也好,有比新四军更有意义的工作去给你做”。叶挺担心蒋介石真的会派给他一个差事,连忙告假要回乡为因公殉职的弟弟叶辅平办理丧事。获准后,他回到澳门家中。但是,他人在家中,心却系着面临困境的新四军,家中的事情料理完后,他就坐不住了,恰好此时,沈其震前来劝他回去,叶挺不愿重回军部,一人又回到了重庆,他表示愿意为新四军的事奔走交涉。
1940年6月初的一天,周恩来和叶剑英找到了叶挺的住处。周恩来的循循善诱和党中央的理解关怀,再一次打动了叶挺,为了抗日大局,他表示愿意重回军部。周恩来立即以叶挺的名义给蒋介石写了一封信:表示不想辞职,愿回军部继续工作。就这样,在离开军部十个月之后,叶挺冒着酷暑,再次回到了皖南新四军军部。
1940年,日军向太平洋美军发动进攻,国内抗日压力减轻,蒋介石迫不及待地发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10月19日(皓日),蒋介石签发了“皓电”,诬蔑八路军、新四军“不遵命令”,“非法越轨”,限令黄河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在一个月内全部开往黄河以北,企图将八路军、新四军限于黄河以北的狭小地带,借日寇之手将其消灭。
中央早已洞察其奸。11月9日,以彭德怀、朱德、叶挺、项英的名义,复电何应钦与白崇禧(佳电),有力驳斥了国民党顽固派对八路军、新四军的诬蔑,揭露了他们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阴谋实质。但是为了顾全大局,表示新四军皖南部队将遵命北移。叶挺奉中央指示,前往上饶三战区总部,找顾祝同商洽北撤事宜。叶挺说由于日军对长江水道封锁的很严,我军很难从皖南直接北渡,希望第一步先移往苏南,然后从镇江一带渡江,到达苏北。在北移途中,希望三战区部队部署保持10月份原状,以保证新四军移动安全。  顾祝同信誓旦旦地表示,愿以自己的政治人格担保新四军的转移安全。至于叶挺提出的发放经费及枪械补给问题,他加以搪塞,要叶挺去找第三十二集团军总司令上官云相办理。
叶挺来到了宣城县周王村找到了上官云相。上官云相是叶挺保定军校的同期同学,此番他率三十二集团军来皖,即是奉顾祝同命令来执行堵击新四军任务的。上官表面上对这位老同学异常热情,他虚伪地满口答应:“好说,好说,老同学的事,能帮得上忙的我一定尽力去做。”
上饶和宣城之行,并未收到什么实质性的效果。相反,叶挺警觉到,顽军方面针对我军的北移行动,恐怕已有所部署。而项英此时对撤退还是不撤退,仍是举棋不定,更谈不上考虑如何在北移途中打破顽军围攻的问题了。
叶挺返回军部后,多次致电与顾祝同和上官云相交涉,请求尽快解决经费和弹药问题。顾祝同拒不理睬,上官云相则复电:“吾辈相见以诚,国家民族百年大计,自当相助相谅,绝无丝毫意气存在,耿耿此心,可赐天日。”叶挺对顾、上官二人敷衍塞责,感到忍无可忍。11月28日,他致电顾祝同,提出辞职。但顾祝同不予接受,回电挽留:“该军开拔在即,领导统率,正深依赖,所呈辞去一节,应毋庸议。”当然这并非是对叶挺的诚意挽留,而是希望在他们部署完毕之前,稳住新四军。事隔一个月,便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叶挺在谈判中被扣,之后被革职囚禁。
叶挺在被囚禁期间曾作了一首四言诗,概括了他当军长以来的坎坷经历:“三年军长,四次辞呈。一朝革职,无期徒刑。”
我的相关日志:
&&最后修改于
该日志已被搜狐博客录用: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叶挺(军事家) - 搜狗百科
&&历史版本
该版本已锁定
,您可以选择查看以下:
叶挺(军事家)
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新四军重要之一,是闻名国内外的军事家,他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在中被誉为“铁军”,他参与指挥南昌起义并出任前敌总指挥,参加广州起义时任起义军工农红军总司令,抗日战争中又出任新四军军长,后在中被国民党扣押,他拒绝蒋介石的威逼利诱,写出了著名的《》以明志;抗战胜利后,叶挺获救出狱后被中国共产党重新接纳为党员,他与夫人以及、、等在返回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而不幸遇难;1988年他被中央军委确定为36位开国军事家之一。
  叶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及新四军重要领导人之一,是闻名国内外的 ,他参与指挥南昌起义并出任前敌总指挥,参加广州起义时任起义军工农红军总司令,抗日战争中又出任新四军军长,后在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押,他拒绝 的威逼利诱,写出了著名的《 》明志。
  叶挺(日—日), 客家人,原名叶为询,字希夷,号西平, 祖籍广东省市镇,日(清二十二年八月初四)生于广东省惠阳县周田村,先后毕业于广东小学堂、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和;1919年初在粤军中任支队副官,同年加入,1921年任陆海军大元帅府警卫团第二营营长,1922年6月,总司令叛变时奉命守卫总统府前院,掩护孙夫人脱险;1924年赴,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和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同年先后加入和中国共产党,由信仰转而信仰。   1925年回国后担任第四军(粤军)12师36团团长,团长;随第四军12师师长参加湖北和贺胜桥等战役,获“北伐名将”之美誉,第四军亦有“”之称,北伐军占领武汉后,部队大规模扩编,升任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师长;爆发后,任前敌总指挥兼第十一军军长,所属三个师中,一个师()率部叛变,亲率一个师在汤坑被薛岳打垮,另一个师(第二十五师,师长)在第九军军长滇军老将率领下南下,结果在潮汕地区失败,800人坚持了下来,后来成了的火种。1927年12月只身潜入广州,参加领导,任起义军总司令,起义失败后,遭受的严厉批判,与党脱离关系,流亡,后到隐居。1933年11月到福州帮助蔡廷锴、等人在“”后成立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1934年在香港加入了、等组织的以抗日为主旨的中华民族革命同盟。   爆发后,叶挺出任军长,他虽未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但他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的正确路线,坚持华中敌后抗战 ,虽与政委多次发生矛盾导致其出走数次,但在大局以及的劝导下最终返回新四军军部;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震惊中外的,在遭国民党军重兵包围的严重情况下,叶挺指挥部队奋起突围,浴血奋战8昼夜之久,在奉派与国民党军交涉时被扣押。   叶挺将军严词拒绝了的威逼利诱,婉拒了好友劝其前往御敌的请求,先后被囚于江西,湖北,广西等地,最后移禁于重庆“”集中营,他在牢房中书写《》以明志:“ 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这首诗将他的雄心壮志和不屈服的精神描绘的淋漓尽致。   日,经多方努力,叶挺始获自由,他出狱后第二天即电告中共中央,请求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已于昨晚出狱。我决心实行我多年的愿望,加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你们的领导之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贡献我的一切。我请求中央审查我的历史是否合格,并请答复”;3月7日,中共中央、主席电告叶挺批准其加入中国共产党,以“ 亲爱的叶挺同志”相称;4月8日,叶挺自重庆飞返延安,途中飞机失事,于山西省兴县黑茶山附近不幸遇难;同机的遇难者还包括叶挺的夫人和女儿叶扬眉、尚未取名的孩子“阿九”以及、博古()、等中共重要领导人。   1988年10月,叶挺被中央军委确定的我军36名开国之一;2009年9月,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叶挺被评为“新中国百位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叶挺日生于广东归善(今)周田村一个农民家庭。7岁入本村小学读书,1911年入惠州府立蚕业学校。 1914年12月,叶挺到湖北陆军第二预备学校攻读军事知识。1918年,毕业于。1919年,经辛亥革命元老同盟会嘉应州主盟人六弟何贯中介绍,在福建漳州加入建国,并加入中国国民党,走上了追随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的革命道路。1920年,孙中山命令建国粤军攻打桂系军阀莫荣新,黄皮径战役,叶挺一举击溃了四倍于己的敌人,声名大振。同年十月就任工兵营副营长。1921年,调任孙中山之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警卫团第二营营长。   1922年6月,粤军总司令的部队炮轰总统府,叶挺奉命守卫总统府前院,掩护宋庆龄脱险。1924年,在苏联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和红军学校学习。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9月,回国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谋处处长,旋调任第四军独立团任团长。   1926年5月,率部北伐,担任先遣队,从肇庆、新会出发,向湖南前线挺进,讨伐。6月5日,独立团经过两天的战斗,攻占湖南攸县城,7月20日攻占浏阳。8月,攻占湖北咸宁汀泗桥。随后连克桃林铺、印斗山等地,8月30日占领贺胜桥。9月,率部围困武昌。10月10日,率部攻入武昌。叶挺因此被誉为“名将”,所隶属之第四军也被称为“铁军”,此时,第四军军长为。   1927年1月,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办公,国民革命军进行了扩编或改编,叶挺被任命为第二十五师副师长,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师长,兼任第十一军副军长。   1927年5月,叛变,袭击。叶挺率部奋勇作战,打垮夏斗寅。
“铁军”叶挺独立团
  (通称叶挺独立团),日在成立,全团2100多人,叶挺担任团长,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第一支正规部队。担任北伐先锋 叶挺一家人,被誉为“铁军”;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开创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的新时期,为中国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叶挺独立团是北伐战争中的左路军急先锋。1927年8月,、陈毅、叶挺、等率领北伐军三万多人,打响了南昌起义的第一枪。10月,与毛泽东的部队在井冈山会师。随后,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队长是朱德,政委是陈毅。1928年1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师,师长仍然是朱德,政委仍然是陈毅。1928年8月,改编为28团,团长是,政委是。1929年2月,又改编为红四军第一纵队,队长一直是林彪,政委是陈毅。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叶挺独立团也是开路先锋;1935年5月红二连22名勇士,强渡天险。6月12日翻越。又用六天六夜开辟出通道。9月17日攻打,夺取哈达铺;抗日战争中,叶挺独立团一直是的主力部队;1937年参加大战,痛击日寇;1945年攻打淮安,歼灭吴清泉;1946年4月,;1948年10月,辽西围歼兵团;解放天津;继续挥师南下,1950年解放;1951年广西剿匪。   1979年,是参加广西的英雄部队。1984年到1985年,是、的铁军雄狮;1998年8月,紧急奔赴长江地区高桥闸堤段投入,被誉为“铁军铁人铸铁堤”……
  日与、、、等领导,任前敌总指挥兼第十一军军长。起义军进入潮州、汕头地区,在寡不敌众而遭失败的情况下,叶挺等护送病中的周恩来转移到了香港。   日,叶挺从香港回到广州领导,出任工农红军总司令。1928年广州起义失败后经香港、、至苏联。由于先后受到李立三、的无端指责而决定退出共党,加入由国民党左派、、发起组织的“”。先后流亡德国、法国等地,以翻译德文文章为生,成为素食主义者。1932年到澳门隐居。1933年11月到福州帮助、等人在“福建事变”后成立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1934年在香港加入了、等组织的以抗日为主旨的中华民族革命同盟。
  1937年,爆发后,于1938年1月出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军长,被 皖南事变后《新华日报》上的周恩来题词授予国民革命军军衔。 1938年,叶挺亲率部粉碎了日军对皖南的“扫荡”,得到了的致电嘉奖。 1941年1月,中被国民党扣押,之后入狱五年。在狱中作《》:“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皖南事变”中叶挺被捕后,周恩来在《新华日报》上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予以抗议。
飞机失事遇难
  日,在多方面的努力下,叶挺获释,第二天,他就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很快就得到了批准。叶挺参加了国共谈判三人军事会议。4月8日,他乘飞机由重庆回延安,飞机在兴县黑茶山失事,遇难身亡,同机遇难的还有王若飞、博古、邓发以及叶挺的李秀文、五女儿扬眉和幼子阿九。 死讯传出后,毛泽东在上发表悼词说:“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提词:“为全国人民和平民主团结而牺牲。”周恩来写了《“四八”烈士永垂不朽》的悼念文章。陈毅作《哭叶军长希夷同志》。遗体葬于延安“四八烈士陵园。
  这位曾被毛泽东称为“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的名将曾经有过一段海外流亡生涯,而这段经历对叶挺日后的人生道路产生了重要影响。
从苏联出走西欧
  日,、叶挺等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发动了广州起义。由于敌我力量悬殊,起义在两天后失败。随后,在广州掀起,到处搜捕起义领导人。叶挺机智地化装成盲人,到了。   叶挺到香港后,迅速和党组织建立了联系。当时,广州起义的消息已震惊全世界,许多香港报刊也发表文章,称颂这场伟大的起义。叶挺感到由衷地欣慰。但他没想到,在党的内部, 叶挺与家人的合影迎接他的不是鲜花,而是批判。由于广州起义较为短暂,又损失较大,很多人都要求追究责任,结果叶挺受到不公正的处理,情绪一度十分低落。   1928年春,叶挺接到党的通知,要他去苏联休养,同时讨论广州起义的问题。这个消息自然给苦闷中的叶挺带来了新的希望。他立刻假道日本,前往苏联。   1928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莫斯科召开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虽充分肯定了广州起义的伟大意义,却没有给叶挺平反。与此同时,共产国际东方部的领导人米夫听信了王明的谗言,对叶挺产生了偏见。于是,叶挺离开了莫斯科,开始了流亡西欧的生涯。对于此事,周恩来后来作了客观的评价:“广州起义失败后,叶挺到了莫斯科,共产国际代表还说他政治动摇。共产国际没有人理他,东方大学请他作报告,共产国际也不允许他去。这样,他就离开党跑到德国去了。这件事我们应该给叶挺申冤。”
以翻译德文为生,卖水果、青菜贴补家用
  离开苏联后,叶挺在德国和法国度过了5年时间。1928年秋,叶挺到了首都。叶挺很早就想到德国学习军事。早在1916年,还在保定军校学习的叶挺就选修了德文,准备将来到德国学习。12年后,他虽然如愿来到德国,但此时的叶挺却没有了当年的豪情壮志。他甚至打算放弃自己的军事政治生涯,专心搞德文翻译。他还参加过德国一个提倡吃素的流派,专心吃起素来。   初到德国时,叶挺的生活很困难,除了靠翻译德文,他还到处找些零工做,以贴补家用。在那段日子里,他卖过青菜、水果,帮人摘过果子,还在柏林等地开过小吃店,主要卖油条、烧饼和粥。顾客多是住在附近的华工,但谁也不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北伐名将。叶挺利用赚到的钱接济一些贫困的中国留学生和年老多病的华工,自己也买了一些德文书籍,其中光百科全书就有几十本。在此期间,他还曾到法国短暂生活过一段时间。   1930年春,周恩来来到柏林,发现叶挺对革命失去了信心,与叶挺进行了促膝长谈,告诉他干革命不能考虑自我。周恩来的话对叶挺启发很大,旅居德国的等人也不断鼓励叶挺。1928年底,叶挺接待了一位老朋友、广州起义领导人之一。黄平在广州起义后受的打击最大,处分也最重,但黄平却没有丧失对革命的信心,这使得叶挺的思想再一次受到触动。
专心研究德国军事在家里搞爆破试验
  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叶挺逐渐摆脱了失败的情绪,他认识到,革命不是一蹴而就的,个人的荣辱同整个革命事业相比算不了什么。此时,中国国内的革命形势也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毛泽东在井冈山创立了第一个农村后,星星之火逐渐向全国扩展。中国革命的前景振奋了叶挺,使他重新燃起了希望。他决定多学些本领,为回国重新参加革命做准备。   当时,德国军队被称为世界最强大的陆军,为了研究德国军队,叶挺经常到图书馆等处翻阅报刊资料。他潜心钻研军事,希望回国后能派上用场。鉴于广州起义失败的教训,叶挺重点研究了和军事化学,他不断做爆破试验,经常把家里弄得一团糟。叶挺对军事的刻苦钻研引起了德国人的敬佩。一位德国军事家还送给他一根特殊手杖以示鼓励,这根手杖可以当作长剑和手枪使用,深得叶挺喜爱。   1931年,国内形势的发展使得叶挺再也不能呆在国外了。当时,日本悍然发动,占领了东三省,而蒋介石对一味退让,却不断调兵“围剿”红军。蒋介石的倒行逆施使叶挺十分气愤,恨不得立刻返回祖国参加抗日。他每天翻阅大量报刊,密切注意国内局势。但远居海外,消息毕竟太少,也来得太慢。为此,他离开了德国,来到澳门,结束了海外流亡生涯。
叶挺与高敬亭之死
  1939年春,抗日战争已进入了相持阶段。4月底,叶挺、邓子恢、赖传珠等从皖南军部出发渡江北上,到达四支队留守处所在地舒城县西蒋冲。叶挺等人一到西蒋冲就召开连以上干部会议传达中共中央关于四支队必须向敌后、向皖东发展的指示。会上举手表示服从中央的决定。会后5月中旬,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成立,、、邓子恢分别担任指挥、参谋长和政治部主任,叶、张、邓等人于5月22日东进八团驻地青龙厂。四支队主力除八团已东进敌后外,七、九团继续东进。   这时,高敬亭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命令正在东进途中的七团、九团停止东进——恰恰祸不单行,七团团长杨克志、政委曹玉福逃跑叛变,投靠国民党桂系顽军。   叶、张、邓等人在未报请中央同意的情况下一边发动部队展开批判“杨、曹叛逃事件”,一边决定将随后到达青龙厂的高敬亭拘押审讯,在部队中展开批判高敬亭的“反高斗争”。   6月21日至23日,在青龙厂附近的一个大树林里连续3天召开有近千名指战员参加的公审高敬亭大会,邓子恢主持大会决定对高处以死刑并报国共两党中央;6月24日,江北指挥部根据国民党政府军委会所谓“奉委座电令,所请将高敬亭处以枪刑照准”的电报将高敬亭处死,由叶挺带到江北的警卫班执行;高敬亭屈死青龙厂,年仅32岁。   中央发现了新四军在处理高敬亭问题上的失误,对此提出了批评。主要当事人叶挺、张云逸、邓子恢在事后都严肃检讨了自己的责任;叶挺在得知中共中央曾有“ 对高采取过渡办法”的指示后心情十分沉重和后悔,一再说:“迟了!迟了!”张、邓二人在一次新四军军部会议上讨论到这一问题时,都主动承担了责任。   叶挺军长仅依据个别人的诬告,就以“违令”罪名将高敬亭拘捕。事后瞒过新四军实际领导人项英和延安的我党中央,直接向蒋介石请求处死高敬亭(这是这位“北伐名将”的最大失误)。蒋介石可能一生中再也没有象这次这样痛快地答应了:“所请将高敬亭处以枪决刑照准。”事后,新四军领导人项英私下强烈地谴责了叶挺的行为,但为了大局,无论是新四军内部还是我党中央,都默认了叶军长杀害革命功臣、革命英雄的无法原谅的过失。可是这个事件却使新四军的正副军长之间形成了永远也无法磨灭的裂痕。   高敬亭的错杀与叶挺等人积极执行极“左”的“肃反”政策是分不开的;但是高敬亭在鄂豫皖根据地恰恰也是一个积极执行“”政策的领导人,他的肃反,使他养成了“一言堂”的习惯,使造成很大的损失,由于他的个性也直接致使他成为了下一个肃反的对象。
叶挺与项英的矛盾
  抗日战争期间,新四军军长叶挺和副军长(实为)项英之间,出现了严重的矛盾,虽经党中央以及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多次调解,仍然没有完全解决。后来皖南事变悲剧的酿成,与新四军最高领导层的失和不无关系。   新四军的前身是、陈毅领导的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作为中共六大选出的中央政治局委员,项英成为新成立的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和军委新四军军分会书记,同时兼任新四军唯一的副军长。在实行党委负责制的新四军军中,项英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权威。而作为国共两党商定的新四军军长人选、非党军事干部叶挺,在新四军里的地位则有些尴尬,无法参与党委的决策,他作出的决定没有大权独揽的项英的点头是无效的。这样,叶挺、项英二人的矛盾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叶挺、项英二人在新四军创建初期的合作还是很愉快的。他们在新四军的改编、组建、集整训等工作中,有过密切的配合。这一时期,他们的分工很明确,叶挺主要管外,跟国民党打交道,争取港澳和海外侨胞的支持,军内工作则侧重军事训练、作战指挥。项英主要管内,与党中央、东南分局的直接上级长江局打交道,军内主要抓干部配备、党的建设等。   叶挺、项英的分歧,是从怎样执行党中央有关迅速挺进敌后,独立自主发展游击战争这个决策开始的。叶挺认为这一决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非常正确,应该及早执行,但项英对此犹豫不决。令叶挺最难以接受的是,对这类与军事作战密切相关的问题,项英在与中央磋商的过程中,根本不征求他这个军事首长的意见,也不向他通报中央的有关指示,好像这是什么“党内机密”,对他这个“党外人士”和“统战对象”需要保密。叶挺的处境是困难的,正如陈毅在《1938年至1943年华中工作总结报告》中说的一句十分尖锐且贴切的话:“ 项英对叶挺军长不尊重,不信任,不让其独任军部的工作,一直到包办战场指挥,强不知以为知。”项英不仅在军事上不尊重叶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方式上,对叶挺也颇多微词。叶挺到部队视察时,喜欢以马代步,带的副官、参谋、卫士等随行人员也比较多,前呼后拥一大帮。项英到部队去则习惯于轻车简从,所以他认为叶挺是摆官架子,旧军人作风,不符合红军官兵一致的作风。叶挺仪表堂堂,穿着整洁,平时不是穿黄将军服,就是穿皮夹克、西装等便衣,很少穿新四军的深灰色制式军装。项英则剃光头,无论冬夏,新四军制式军装不下身,隆冬时节也只是穿一件旧棉大衣。叶挺单独吃小灶,还从广东带来一个厨师。他的交际活动较多,常叫他的厨师做些广东客家名菜,邀请军部领导同志、来访的国内外人士、国民党三战区驻新四军的联络参谋,以及随他来新四军工作的老朋友一起聚餐。项英也被邀去吃过一两次,但后来感到“不妥”,就再也没去过。项英对此颇有微词,认为这不是无产阶级的生活作风。   叶挺是一个自尊心极强、性格极倔强的人。失败后他不服从中央李立三和驻共产国际代表王明的压制,愤然脱党出走,就是这种性格的典型反映。叶挺的这一瑕疵,在他出任新四军军长前夕,几乎淹没了他过去的光荣和贡献。项英一看到叶挺,就用有色眼镜看他:“他对党对革命还能忠诚吗?”“他能接受党的领导吗?”这些想法,中共中央领导人开始也有过,项英也知道毛泽东、党中央开始对叶挺并不信任,可是经过面谈和一段时间的观察,中共中央对叶挺已经完全信任。可项英的思想一直没有转过弯来,一直把叶挺作为统战对象来看待。所以在新四军中出现了军长的命令,需要副军长批准的怪现象。   毛泽东曾多次致电项英,提醒他“对新四军的政治领导不能改变,但应尊重叶挺的地位和作用”,“军事指挥交由叶挺来办”,“在新四军中进行教育,以确定对叶挺的正确态度”,“请始终保持与叶挺同志的良好关系”。
所谓的“真相”
  “四八”空难的事实真相是什么样的呢?当时亲自参加密谋的军统特务、已经隐居台湾多年杜吉堂在临死之前,终于道明了真相,让此事大白于天下。   在1945年国共商国是的时候,国民党反动当局没有诚意,不仅在军事上破坏合作,而且在各个领域派了大量的特务破坏我党开展工作。1946年4月,我党将博古、叶挺等一些重要的人物从重庆送往延安,而这次转移却被国民党的军统特务盯上了。王平虎,是当时国民党空军调度科科长,是国民党军统特务安插在空军中的眼线,在他接到上面的通知派出飞机后,知道了乘坐飞机的有共产党举足轻重的人物,马上电话通知远在南京的顶头上司。国民党当局得知这次飞行有我党重要的领导人物,为了破坏我党的工作,打破国共两党谈判的和谐氛围,制造事端以麻痹我党的谈判,于是军统特务就对这次飞行进行了精密的暗杀行动。   军统的头目直接找到当时在中美特别合作所特工队队长杜吉堂,杜吉堂知道这次暗杀行动的重要性,其对象都是中共高级领导干部,因此也十分慎重。他找到其下属有关特务骨干,商议如何使这次行动做的漂亮又不容易被察觉。其中有个略懂飞机构造的特务就说:破坏飞机的飞行仪表,使飞机迷航,自然会坠落,岂不是万全之策。于是这帮罪恶的黑手,开始了他们的罪恶之旅。首先,他们找到在调度科任科长的王平虎,查到所担任飞行任务的C-47运输机的飞行记录和档案材料,同时让王平虎安排人员在飞机飞行前的例行检查中做手脚。杜吉堂找到了其手下的特务懂得机修业务的,让其假装成机修人员,混到检修的队伍里,在检修过程中神不知鬼不觉地在飞机的高度表和磁罗表反面放了磁铁。   4月8日,飞机上午准时飞离了重庆,首先要飞到西安进行加油和休息。在重庆飞西安的途中天空下起了小雨,尽管有着3000小时飞行时间美国飞虎队飞行员觉察到稍许异样,但并没有多大的障碍,其实当时飞机飞行的高度有偏低的。在西安休息加油后,飞机继续向延安方向飞去。而此时的天空下起了冰雹并刮起了大风,严重的影响到了飞行,在这种情况下,杨耀武放的磁铁开始发挥更大地作用了。导航系统首先失去了作用,使飞行处于迷航状态,飞行方向不能得到保证,本来从西安飞延安应该是一直向北飞行,可是飞机却飞向了东北方向,向山西兴县飞去,甚至飞到了黄河以东的黑茶山,飞机就偏离了航向,可见特务的磁铁发生了作用了。而当时的情况是黑茶山地区山上在下雪,山下面下雨,能见度比较低,但是,黑茶山高度才2000多米,C-47运输机的正常飞行高度在6000米以上,作为一个资深的飞行员,也不太可能出现如此低级的错误,可见,在高度表上的磁铁也发挥了作用。就这样,搭载我党我军众多高级领导的C-47在一个特意的阴谋安排下发生了事故,多年来其真相鲜为人知。
其“真相”揭秘
  本文作者:秦铁 (之子)   “四八空难”发生后,当年发的消息定性为“失事”。   1956年,叶挺的儿子从苏联留学回国,周恩来和在中南海的家里宴请他。席间,周恩来曾告诉 :当年我们怀疑是国民党特务做的手脚,但是没有证据。后来中共方面向国民党政府和军调处提出这样一个要求:以后凡是中共中央委员和高级将领坐飞机,一定要有一位国民党的将领陪同。国民党方面也答应了。   2006年,某家报纸发了篇文章,说“四八空难”是国民党军统特务一手制造的。文章称,当时国民党空军调度科科长是军统安插在空军中的眼线,他得知共产党举足轻重的人物要坐飞机时,向南京的顶头上司报告,军统方面安排中美特别合作所特工队队长杜吉堂执行此次任务。他们派人假装成机修人员,在飞机的高度表和磁罗表反面放了磁铁,最终导致了这场空难。隐居台湾多年的杜吉堂在临终前,最终吐露了隐藏多年的真相。   当时很多媒体和网站都转载了这篇文章,叶正大在广州也看到了。他到北京来治眼睛的时候,把我和我哥、王若飞的儿子、的儿子邓北生一起叫到他的住处。正大大哥说:“事情过了这么多年,现在终于水落石出了,军统特务死前告诉媒体,是他们干的。”正大大哥提议我们出面给中央写份报告,然后在“四八”烈士墓前立一座两个军统特务跪在他们面前的雕像,就像里的夫妇一样。   但是我们几个人商量后又觉得,还是应该把事情搞得更清楚一些为好。当时《》也发了这个消息,我们找过去,对方告知:原始消息不是新华社发的,因为2006年是叶挺诞辰110周年,所以他们就在4月8日那一天,转了这条报道。我们几个人分头查找写这篇报道的最原始出处,但是都找不到。而我们通过各种渠道询问,答案都是根本没有“杜吉堂”这个人。   其实这篇文章漏洞百出:其一,国共会谈期间,彼此行动都是透明的,父亲他们离开重庆,报纸都有公开报道,国民党一些官员还到重庆机场送行,所以所谓国民党特务刺探到了这一条情报,是无稽之谈。其二,驾驶这架C-47的是美国“”的飞行员,我想国民党特务不会有如此胆量,连美国人也一起害吧!   所以应该说,“四八空难”还是场意外。   2005年的时候,我专门重访了父亲当年失事的地方——山西兴县黑茶山,那是一座2400米的山。我在山脚下的庄上村,找到了当年参加寻找飞机的民兵队队长张根儿。老人家向我回忆:那天天气很不好,山上下着雪,山下下的是雨。下午两三点钟,有人听到巨大的飞机轰鸣声,然后看见一架飞机沿着黑茶山下的一条大沟,低空飞来,离地面非常近,好像是紧贴着树梢飞了过去,紧接着是剧烈的爆炸声。雨停了后,村里一些年轻人上了山,看到有一架飞机斜躺在一块凸出的巨石前约20多米的山坡上,飞机残骸四周的树木都被烧光。飞机机头朝上,螺旋桨已经摔断,飞机的碎片,还有文件纸片散落一地。   当天晚上,村干部们开会讨论此事,因为分不清敌我,大家决定第二天一早上山把尸体掩埋掉。会议开到一半,有干部匆匆赶到,告诉大家有一架载有重要领导和高级干部的飞机失事,正在寻找。黑茶山的民兵们得知此事后,吓了一大跳,庆幸没有掩埋掉那些遗体,否则就出大问题了。   原来,4月9日凌晨,美军观察组来电话:失踪了,既没有到,也没有回重庆。他们准备派两架飞机到延安附近搜索。任十八集团军总部秘书长的立即将这一消息向毛泽东及中央其他领导做了汇报。中共方面给所有解放区发了电报,让军民们协助查找飞机。   第二天一早,黑茶山的50多个民兵们重新上了山,在失事现场附近,捡到了一个椭圆形的印章,虽然已被烧得一塌糊涂,但是依稀能辨认出“中共重庆办事处证章”的字样。除此之外,还捡到了两枚印章,一枚写着“秦邦宪”,另一枚是“”。   贵州籍的黄齐生先生是一位非常著名的教育家,不但与、、是很好的朋友,国民党的等高官都曾是他的学生;国共时,黄齐生本来不需要去的,但他认为自己在国民党统治区有不少人脉,可以做些工作,就随去了重庆,没想到一起遇难;父亲的政治秘书临行前还问我父亲:“需要我也同去吗?”父亲想了一下说:“过几天我就回来了,你就留在这里吧。”这句话,救了他一命。   4月11日,晋绥军区政治部派来了调查飞机失事原因。当时一致认为,因为当天延安气候恶劣,飞机准备返回西安。由于能见度差,加之飞机的导航设备比较差,在返航途中迷失航向,误入山区。为了寻找地面目标,飞机降低飞行高度,在浓雾中撞山爆炸坠毁。   失事的飞机上,包括机组成员在内一共有17个人。可据老人回忆,比较完整的尸体只有3具。晋绥分区陆续来人辨认遗体,当时也没有先进技术,只能通过其他一些方式来辨认。因为父亲高度近视,常年戴眼镜,所以眼眶附近有一道很深凹痕的那一具,被确定为博古;还有一个脸部有白胡子根楂,就确定为年龄最大的黄齐生;剩下的一个是叶挺。   老乡们回忆,黑茶山地势很陡峭,他们费了很大力量才上了山。因为怕白天温度太高,他们就在晚上搬运灵柩,有时因山路太窄,二人不能并行,一个人背着棺材爬着前进。   灵柩运到机场后,当时美国方面要求先运送那4位美国机组成员的遗体,但被中共方面拒绝;后来国民政府从重庆派来了两架飞机,一架运送中共方面的遇难者,另一架运美国人;第一架飞机降落到了,第二架在空中盘旋两圈后,飞到重庆。
叶挺同志囚居旧址
  出恩施城西门,沿公路步行一里许,即至朱家河。其地有一状若撮箕之小山凹,凹口有一农舍,即当年北伐名将、新四军军长叶挺同志囚居旧址。   旧址背山面水,绿树成阴。山上有国民党所筑碉堡,群众称之为“碉堡梁子”。旁有一泉,水从红砂石中渗出,清甜可口,沁人心脾,系叶挺同志汲水处。旧址系,一正一厢,后有拖檐。正屋为五柱四之平房三间,东面一间即为叶挺同志之囚室,另两间为看守人员和国民党特务住室。厢房四间,内住李家地主之庄户刘贵金,囚室极为简陋,仅有一张旧式五屉桌、两把椅子、两张木板床。   后,叶挺同志于一九四二年下半年被蒋介石羁囚于第六战区长官司令部所在地——恩施。一九四三年曾被押送去桂林一年,一九四四年初又被押回恩施,直至一九四五年八月。先后与叶挺同志同来的,有他的夫人李秀文、次子叶正明、四子叶华明和女儿叶扬眉。   叶挺同志囚居恩施期间,国民党反动派软硬兼施。一面戒备森严,如临大敌,派特务以“勤务兵”名义进行监视;一面不断指示达官要人,前来游说劝降。叶挺同志大义凛然,予以痛斥:“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是时,国民党第六战区司令长官、湖北省主席陈诚为了“软化”叶挺同志,曾亲以“老同学”之名,派人馈送奇缺之物,叶挺同志皆拒之不受。   陈诚复又从生活上折磨叶挺同志,日给两餐,且为发霉之包谷与糙米。郊区杂草丛生,蚊虫成阵,连破旧蚊帐也不给予,迫使叶挺同志只好“赤膊抗蚊疟,睁眼等天明”(叶挺同志在恩施所赋诗句)。但叶挺同志始终不为所屈,常以“宁肯饿肚子,也不吃嗟来之食”自励。在艰苦环境中,他带领独生女开荒种地,饲养猪、兔、鸡、鸭,以己之汗水改善生活。叶挺同志当年所垦之土地,至今仍为菜农所耕种,所植之茶园,现仍枝叶繁茂,欣欣向荣,被群众称之为“将军茶”。   叶挺同志对反动派冷若冰霜,对群众却胜似亲人。他利用一切机会向群众宣传我党抗日救国主张,并尽力帮助贫苦农民。邻居贺桂香之夫病重,他延医为之治疗。贺上午上街卖豆芽,遇国民党匪兵刁难,孩子在家饿得啼哭不止,他就为之穿衣、喂饭。有一位姓黄的放鸭客,日晒夜露,风吹雨打,叶挺同志又借钱为其买一鸭棚。   一九四五年八月底,叶挺同志被押解去重庆。离恩施前将党组织送给他的《》一书,留给当地贫苦农民阅读。所用之木椅、脚盆、锄头、茶壶等也先后送给贫苦的农民。叶挺同志当年在囚居时种菜用过的锄头,现已珍藏在内。   叶挺同志囚居旧址曾迭遭破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的保护,省人民政府和市人民政府已拨专款将旧址按原貌修复。并在旧址旁增建了陈列馆,展出了叶挺同志有关文物,介绍他的革命事迹。陈列馆自一九八三年底竣工至二00二年底,共接待了40多万人次。湖北恩施叶挺囚居旧址纪念馆坐落在恩施市西门外高井河西岸,西郊后山湾154号。1942年12月中旬至1945年8月,新四军军长叶挺将军曾经两度被囚禁于此,历时两年之久。叶挺将军五年的铁窗生涯中,有一半是在恩施度过的。
叶挺南昌指挥部旧址
  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苏圃路南昌二中内。为两层砖木结构的“工”字西式楼房。   南昌起义时,叶挺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司令部即设在这所学校的一栋南北两层砖瓦结构的“工”字楼里。楼上是当时指挥部的办公室、会议室和电话总机房,楼下住着警卫部队。两棵葱茏的大树,犹如卫士守卫在楼前。   日下午2小时,叶挺在会议室召开了二十四师营以上及师直机关的军官会议,传达了党的起义决定,部署战斗任务。起义中,叶挺指挥第二十四师主攻驻守在天主教堂、贡院、新营房一带的三个团的敌军。起义军所向披靡,连战皆捷,又一次显示了“铁军”的威力。 起义胜利后,叶挺任起义军前敌代总指挥兼第十一军军长,这个指挥部也就成了整编后的第十一军指挥部。   解放后,心远中学易名为。为了纪念叶挺和“铁军”在南昌起义中的不朽功绩,人民政府修缮了这栋“工”字楼,使其基本上保持了原貌,恢复了当年军部的陈设,于1997年8月正式对外开放。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是广东省首个获得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惠州市惠阳区;惠州市爱国主义和党史。   叶挺故居是叶挺的祖父叶沛林所建,到上世纪90年代时,房子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了,故居里摆设了150多件珍贵的照片、实物、文物,大致概括了叶挺的一生。于1978年被列为惠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2001年9月开始对叶挺故居进行修缮,并于2003年5月完工,同年9月重新开放。   叶挺纪故居自开放以来,成为惠阳区及周边市、县的学校、机关、厂矿、部队、党组织等单位的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党史和军事教育基地。   相关部门于2001年9月开始对叶挺故居进行修缮,2003年5月完工,同年9月重新开放。
广东惠阳叶挺纪念馆
  坐落在广东惠阳,在日举行揭幕典礼。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题词是:“北伐名将,,铁骨铮铮,浩气长存。”国家主席的题词是:“叶挺同志一生为正义,光明奋斗不屈不挠,我对他无限崇敬!”国务院总理的题词是:“学习和缅怀的革命斗志和历史功勋。”   是日奠基的。建筑面积一千五百平方米,馆名由叶剑英题写,纪念馆正中大厅是叶挺的半身石像。纪念馆根据叶挺的生平分为:出身农家,从戎救国;赴法深造,编练新兵;先锋,保卫武汉;举旗南昌,再战广州;领导抗敌,卓著勋劳;皖南浴血,铁窗铮骨等七个部分。
叶挺将军纪念园
  日,占地300亩的叶挺将军纪念园在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秋长街道周田村建成并正式开园,坐落在叶挺将军纪念园内的叶挺纪念馆同时宣布开馆。
湖北恩施叶挺将军囚居旧址纪念馆
  省恩施市位于叶挺路112号,占地总面积3000平方米。它是1983年经批准,由恩施市筹资21万元,于原址处按原样修复而成的叶挺将军囚居旧址,并增建了纪念馆,于同年12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1992年12月和1995年3月,先后由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恩施是国民党湖北省政府和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部驻地。   “皖南事变”中遭国民党无理扣押和非法拘禁的叶挺将军曾两度被秘密软禁于这里,历时2年之久,是叶挺将军被囚禁时间最长的地方。1942年底,叶挺将军从四川重庆押解到恩施时,被软禁在城东门“民享社招待所”(今三义宫38号),二三个月后,陈诚为了表示对叶挺的“宽松”和“自由”,且又易于看守,便选中后山湾这栋民房,将叶挺迁移于此软禁。1943年8月蒋介石将叶挺转押广西桂林,次年1月又押至恩施,仍囚居于这栋民房,直到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被押至重庆。在叶挺将军囚居恩施2年间,其夫人李秀文,子女叶正明、、叶扬眉先后到此同住,经特许,其子女都得以在恩施上学读书。   在囚禁恩施期间,叶挺将军通过开荒种地,饲养家畜,培植茶园,改善自己的生活,并经常接济附近的穷苦百姓。当人们获知他就是战功显赫的新四军叶挺军长,都深感惊愕,更加钦佩敬重他了,而且都喜欢和他聊天,交心谈心,听他讲抗日道理。如今,在叶挺将军纪念馆的展厅里,不仅陈列着叶挺将军当年开荒种地的挖锄、薅锄、镰刀等农具,还展设有将军手捧雏鸡与农民交心谈心的照片。
叶挺(右1)与周恩来等合影  “父亲是个军人,从表面看他是有些不苟言笑,沉静的。在部队、在战场上可能就更冷峻,但这些情况我们孩子并没有看到。但他对特务很强硬,有时质问斥责起来口气很凌厉,这种感知我们有。”   关于父亲的严厉冷峻,叶正明印象最深的是父亲给他们讲过,在鏖战激烈险恶的时候,他自己拿着手枪往前冲,并亲自参加督战,谁临阵退却就枪毙谁,他自己真的亲手枪毙过人。   他记得父亲具体讲的是在中攻打汀泗桥、贺胜桥的时候。两仗都是敌守我攻、敌众我寡的恶仗。部队里有些人是第一次上战场,见到这种枪林弹雨、血流漂杵的阵势,胆寒后退是完全可能的。但在那种情况下你不严峻,不采取非常手段,就压不住阵势,就不可能夺取战斗的胜利,也就不会有“铁军”的响当当称号。   然而不是在作战的情况下,他就比较和蔼温和了。在叶挺身边当过参谋的颜并南就回忆说:他刚到军部的时候,不会标画地图,老怕挨上级的“克”。一天他正哆哆嗦嗦地画图,来了一位首长。当首长得知他不会画图,便手把手地教他,不仅教会了他画图,还给他讲了标画地图的重要意义。首长走了,他一问其他参谋,才知道教他画图的就是叶挺。与他原来想象的威严的军长大不一样。   “如果渐渐地和你熟了,父亲还会和你讲一些知心话,这时的他就变得非常体贴,和蔼慈祥。像后来我们和他生活在一起的时候,他用很多时间陪我们,和我们讲他过去的经历,讲他知道的事情。我们因为对他的经历和他所知道的事也不了解,提问常常是东一句、西一句的,他总是不厌其详地给我们解答。”   但总的来说,叶正明等孩子对自己的父亲了解还是有限,一来是在父亲身边的时间毕竟不长;二来和父亲在一起的时候尚未成人,许多事不能理解。   “1962年的一礼拜天,周恩来总理把我们叶家在北京的三个孩子都找去,到西花厅吃饭。那时我们都成家了,所以都带着家属。席间拉拉杂杂谈了许多话,突然,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关于你们的父亲,由于你们那时年纪小,所以根本不了解。我想等个你们几个兄弟都能集中起来的时候,我来给你们讲讲你们的父亲。有人说他有一个时期脱党,实际上他是被共产国际开除了党籍。那天周总理开了个头就刹住了,我们很想听他给我们讲讲父亲的事,但是我们兄弟姐妹几个不都在北京,一直也没有集中在一起。再后来,‘’发生,永远地失去了机会。”叶正明说到这儿流露出惋惜和遗憾。   “我父亲出狱后,第一个提出的请求,就是马上加入共产党。他摆脱囹圄的第二天一早,就提交了一份发给和中共中央的电文:‘我已于昨晚出狱。我决心实行我多年的愿望,加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你们的领导之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贡献我的一切。我请求中央审查我的历史是否合格,并请答复。’
”   由于是叶挺生命最后阶段,生活在他身边年纪最大的孩子,他对自己很长时间没有为留下父亲历史的文字记载做更多的工作,感到由衷的愧悔,因此现在很愿意静下心来做一番追溯,集腋成裘,搞出一个全面而系统的口述甚至文字的东西。我们真心希望他能如此,这样,我们也能从他这里听到更多有关叶挺的故事。
《囚歌》改编版
  (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日积月累)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囚歌》原文版
   (根据作者手迹抄录)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呵,给你自由!   我渴望着自由,   但也深知道——   人的躯体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   我只能期待着,   那一天——   地下的烈火冲腾,   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皖南事变后,叶挺拒绝的殷切拉拢和所谓“优待”后,被先后囚禁于湖北恩施、重庆和桂林等地,这首诗就是写于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集中营楼下第二号牢房墙壁上的。
  1925年,叶挺与李秀文结婚。   长子:   二子:   三子:   七子:叶正光,媳董桂芝。   八子:叶启光   大女儿:叶杨眉(周恩来曾认其为干女儿)   小女儿:叶剑眉   幼子:叶阿九   孙子:(著名导演,作品有《大喘气》、《》、《》等;并在导演的电影《》中扮演“爸爸”一角。)
  出品人:   总监制、总策划:、苟鹏、   监制:、周里欣   策划:曹靖生、   技术监制:肖月桃   编剧:   制片人:刘立京   执行制片人:汤溪、沙杰   导演:   剧本统筹:钟道新、王冀邢
  —   —   —   蒋介石—
叶挺(高发饰演)  孙中山—   宋庆龄—   —曹字   叶剑英—脱一   —秦立明   陈可钰—孟玉宝   —于代君   张发奎—沙杰   陈 诚—   顾祝同—袁忠远   张太雷—   —米克(俄罗斯)   曹 渊—   李少村—   汪精卫—   贺 龙—   李立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顾祝同和何应钦谁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