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罗山在哪里县城清真寺在哪儿

云南省清真寺(1)
17:23:06 【来源:】 点击:
昆明顺城街清真寺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顺城街敦仁巷
邮编:650032
现任教长:马治国现任学董:纳连宗
该寺为全国著名清真寺之一。始建于明洪熙元年(1425年)。清雍正、乾隆年间重修,道光初年扩建,成较大规模,有重建寺碑记其事。咸丰六年(1856年)&雨辰之变&,昆明回族惨遭清军尽屠,该寺亦被毁。光绪六年(1880年)教众集资重建。1927年扩建礼拜大殿。年政府拨款数次修葺扩建。1988年新建沐浴室等,1993年再次装饰大殿、现寺占地面积15亩,礼拜大殿为歇山顶式木结构建筑,面阔5楹,纵深3进,约400余平方米,穿花殿门工艺精湛,上悬&朝真殿&匾,典雅大方;殿前廊柱包铝合金,银光熄惜。大殿右侧对厅为新建四层楼房,建筑面积500平方米,上竖阿拉伯式宝顶。殿前南北厢房约240平方米。另有沐浴室、学生宿舍等上千平方米建筑。院内松柏、棕桐苍翠,建筑布局合理、属昆明五华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成立的昆明伊斯兰教经学院和云南省伊协设于该寺。寺内附设有招待所、食堂等,以求以寺养寺。本寺坊现有回族教民近万人,属老格迪目。
嵩明大营清真寺
地址:云南嵩明县大营乡
邮编:651700
现任教长:马文周
现任学董:张怀富
始建于咸丰元年(1851年),后毁于战火。光绪十九年(1893年)重建,1923年扩建,&文革&时期再度被毁。1983年由当地教民集资重建。现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大殿建筑面积200平方米,为中国宫殿式建筑风格。寺门为塔式楼阁,大殿呈六角形,甚为壮观,望月楼别具一格,令人赏心悦目。院内南侧为经文校舍、沐浴室,环境整洁幽静.大殿内悬挂有&兴教建国&、&至诚无息&、&开天古教&等木刻汉文匾额。现有教民73O户,共34O0人;其中学董2人,阿訇3人,满拉13人,均系回族,属格迪目。寺内收有阿拉伯文经典4部。本坊哈吉有张朝品等。
昭通黑石凹清真寺
地址:云南省昭通市青岗岭回族彝族乡
邮政编码:657005
现任教长:马剑松
现任学董:马英奎
黑石凹回族原籍多为贵州省威宁县杨万桥一带,据传,明代末年其先祖先迁青岗岭,再迁大营村,最后分迁黑石凹。当地回族参加了清咸丰同治年间的西南回民大起义,清真寺在起义之前建于大营村。起义后撒姓族长捐地捐物得众穆斯林支持,由马耀龙主持于光绪初年再建于黑石四,礼拜大殿为中国古典式,建筑面积15O平方米,寺内建筑总面积3O0多平方米。由于人口增长,周围鱼脊、大营、回龙坝等7村分别分坊建寺,该寺成为&海乙寺&,设有&两乡七寺教民委员会&,寺内有满拉75人。本坊教民210户,1000余人,均为回族,属伊黑瓦尼。
昭通宁边清真寺
地址:云南省昭通市小龙洞乡
邮编:657000
现任教长:马良云
现任学董:马武绍
宁边位于云贵两省边界海拔3700多米的高寒山区。居住着回、汉、彝、苗等族人民,回族落居已有80多年历史。宁边清真寺又名石丫口清真寺,建于1985年。占地面积1.8亩,礼拜大殿为砖木结构,大殿建筑面积96平方米,全寺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
本坊教民共有180户,780人,均属回族,阿訇10人,求学满拉35人,学董7人。藏有《古兰经》2部,本寺建寺以来,对办学有贡献者:虎四海、虎良瑞、孔凡义、马武绍、王现、马武尊、马贤方等人。
昭通中营清真寺
地址:云南省昭通市小龙洞乡
邮编:657000
现任教长:虎贤荣
现任学董;马芝荣
中营位于云南省昭通市东部二半山区,与贵州省威宁毗邻。该寺始建于清雍正九年(1731年)。咸丰六年(1856年)云南回民反清起义失败后,被清兵焚毁。后重建,&文革&时期再遭浩劫。1979年当地教民集资数万元,由马安真哈吉、虎荣大阿訇主持奠基仪式,于1984年10月举行落成典礼。现占地面积9.3亩,建筑总面积1958平方米,大殿建筑面积378平方米,为阿拉伯式建筑风格,正殿5间,前廊后亭,庄严肃穆,厢房对厅为层楼式。宣礼塔高13米,塔尖六角,突出伊斯兰特点,雄伟壮观。寺内立有重建碑和叫拜楼功德碑。现有教民900户。共4500人;其中学董18人,阿訇40人;均系回族,属格迪目。寺内收藏有阿拉伯文经典2O0卷。
昭通八仙清真大寺
地址:云南省昭通市守望回族乡八仙营
邮政编码:657001
现任教长:马仲云
现任学董:马光忠
本寺别名昭威鲁清真古寺。始建于清雍正八年(1730年),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重修,1962年复修。该寺坐落在一个小山包,原为一完整的中国古建筑群落,礼拜大殿为宫殿式,殿顶双檐并蓝色琉璃瓦覆盖,显得比一般宫殿式建筑更壮观华丽,后窑殿为三层亭式,与正殿相映成辉。叫拜楼、沐浴室、厢房、大门等建筑一应俱全。天井、花园、曲径回廊共增幽静肃穆。周围面积达67亩。以&八仙风光&列昭阳八景之一。&文革&期间遭严重破坏,许多建筑被占用。现寺建筑总面积156O平方米,其中大殿225平方米。存乾隆年间重修寺石碑及未能破译的阿拉伯文匾1块,殿前有&克尽己私方是道,复还天理可朝真&联.日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马明论阿訇任教。十年向(年),该寺成为昭通境内知名&海乙&寺,他本人曾出任昭属36寺总教务长,其弟子马维海(云南知名阿林、曾任中国伊协委员)任教时(年)曾创办昭威鲁国教联立崇真师范学校,师徒2人并倡遵经革俗,使教民逐渐改遵伊黑瓦尼。该寺现仍为周围12寺之中心寺,有阿訇3人,学董42人,住校满拉38人。本坊教民965户,近4000人,均属回族,遵伊黑瓦尼。
昭通甘河清真古寺
地址:云南省昭通市守望回族乡计河村
邮政编码:657001
现任教长:李兴启
现任学董:李长春
该寺据传始建于明朝。清咸丰年间西南回民大起义时遭清军焚毁,同治年间(年)重修。礼拜大殿为起脊式木结构,建筑面积350平方米;邦克楼为三层六角攒尖顶亭式,飞檐四挑,颇为美观。寺内文物多被毁坏,现存有香炉1只。全寺占地面积约4亩,建筑总面积约2335平方米。因年代久远,寺内许多建筑已破损不堪,急需修缮、本寺坊教民75O余户,约3500人,均属回族,有穿衣阿旬56人,学董20人,在寺满拉1O人。
&鲁甸拖姑清真大寺
地址:云南省鲁甸县桃源乡
邮编:657101
现任教长:刘阳衡
现任学董:马十绍
拖始清真寺,座落于鲁甸山绕水环的玉盘山上,周围是千顷良田,星罗棋布的回族村寨。清真寺占地面积共7亩,有殿阁、房室30余间,总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庭院4处,均成四合院型,整个寺院规模宏大,庄严肃穆。
据建寺碑记载,拖姑清真寺始建于清雍正八年(173O年),当时大批穆斯林随哈元生将军开发乌蒙(昭通),马、戚、阮等十八姓祖先到了昭通,鲁甸、大关等地。首建了拖姑清真寺,故称拖姑清真寺为滇东北回民的祖寺,现今鲁甸全县64所清真寺都属它的分夺。
该寺初建时只建有礼拜大殿、水房等,乾隆五年(1740年)该寺执寺教长长赛焕章阿訇到贵州、四川、甘肃、陕西等省募捐,相继建起了唤醒楼、厢房等。&文革&中被迫关闭,后成为文化室,驻扎过部队,受到相当程度的损坏。&文革&后,政府相继拨款34O0余元维修。虽经历了二百多年苍桑岁月,拖姑寺仍基本保持了原貌,斗拱式歇山顶的情真大殿古香古色,高为四层,飞檐翘角的六角攒顶式唤醒楼挺拔傲立。目前该寺巳被列为拖始县文物保护单位,又报云南省政府,即将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该寺坊有阿訇10余名,满拉10人、学董7人。本坊教民共546户,2356人,都是回族。本坊首任教长赛焕章阿訇,为云南大理五里桥人氏,中阿文造诣均较深,德高望众。其学生阮世美为第二任教长,也是位学识渊博.修行高尚的阿訇。本坊哈吉有马安真等。
曲靖双河清真寺
地址:云南省曲靖市沾益乡
邮编:655000
现任教长:王兴忠
现任学董:王明龙
双河清真寺建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前。大殿为平房,建筑面积80平方米,全寺建筑总面积120平方米,占地面积2亩。本坊有18O户,820人,均属回族。藏阿文本《古兰经》1部。
玉溪北城清真寺
地址:云南省玉溪市北城街
邮编:653100
现任教长:马丕跃
现任学董;马汝霖
该寺建于1916年,院内松柏参天,环境幽雅。解放前设有女学堂,开办过经学大学,由马进芝等经师执教。寺内存有白崇禧送&兴教救国&匾1方。大殿为古典悬山式,南、北、东三面均为砖木结构二层楼,门窗及栏围全为木雕,做工精细考究,与大殿形成一座封闭式四合院。大殿建筑面积120平方米,全寺建筑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有教民98户,325人,均属回族。
玉溪西营清真寺
地址:云南省玉溪市大营乡西营村
邮编:653101
现任教长:马有存
现任学董:马光礼一
西营清真寺始建于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热心教门的回族乡老、商人集资,发动大家先建起礼拜大殿;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开工,嘉庆间完工,增建了宣礼楼。光绪一四年(1878年)重建大殿。&文革&中,遭严重毁坏。1979年落实宗教政策后,大修一次。现夺占地面积3.5亩,大殿面积300平方米,保持原建筑式样,寺内还存有民国时白崇禧所赠的&兴教建国&匾额。坊内有阿訇30人,满拉2人,学董13人。本坊教民12O户,600人,均为回族。本坊哈吉有张丽英。近十年来,在广大一穆斯林群众支持下,该寺积极办学,现办有中阿学习班1个,学生2O余人。中阿教师马福昌学识渊博,十余年来兢兢业业,克尽职守。
西营村有9位舍西德在&文革&中为主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现在每年3月16日,定为该村的舍西德纪念日。
玉溪东营清真寺
地址:云南省玉溪市大营街镇东营村
邮政编码:653101
现任教长:马存高
现任学董:马启华
东营位于大营之东里许,背面靠山,风景优美。村内清真寺约建于清光绪年间(年)。后屡有损坏。1983年扩建礼拜大殿,1987年新建厨房、厢房,1992年新建海里凡教室、宿舍,其间马云祥、马启华等人颇多出力。现礼拜殿建筑面积250平方米,为中国传统歇山草檐式建筑,四角高翘,雄伟壮丽;后窑殿顶为六角亭式,侧观与正殿顶相连,甚为美观。殿前三开计18扇门及门顶檐下,彩绘以各种花卉纹饰,绚丽多彩。全寺占地面积3.5亩,建筑总面积1300余平方米。寺内原存有120斤、160斤习武大铁刀各1把,&文革&中被损坏。现藏《古兰经》手抄本1部。寺内现办有女学。本坊教民188户,84O余人,均为回族。
华宁县盘溪北门清真寺
地址:云南省华宁县盘溪镇
邮编:652801
现任教长:马名鹏
现任学董;马遵能
盘溪,古名&婆兮&,为滇中知名古寨,属云南省华宁县。北门清真寺位于南盘江畔,坐西朝东,规模宏伟,始建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光绪十二年(1886年)重建礼拜大殿,1919年和新中国成立之后,曾两次修缮和扩建。现占地面积5.3亩,建筑总面积2761平方米。主体建筑大殿建筑面积629平方米,可容5OO余人同时礼拜,建筑形式为中国宫殿式。殿内壁板彩画、雕刻极为精细。殿正中悬&安拉至大&阿文横匾,南北悬&奉主遵圣&、&主宰宇宙&等金字匾额,门外中柱楹联&涤尽尘情幻境及其境,揭开欲障先天与后天&;门楣上方书写&知信行诚&,烟烟生辉。1980年重建叫拜楼1幢,气势宏伟,四楼一底,钢筋混泥土结构,底层有18根钢柱支撑各间顶架,上两层用25根木柱支撑仿古造型的六角楼。整个建筑群布局紧凑、结构完整,错落有致。
本坊现有教民1108户,共4055人,均为回族。先民多来自元明时期,清乾隆年间(年)有马姓迁来定居。寺内珍藏木刻版《古兰经》4部。本坊哈吉有三尊荣、何桂珍等。
华宁县八方树清真寺
地址:云南省华宁县盘溪镇
邮编:652801
教长:马 静
学董:杨连康
八方树位于华宁县盘溪镇以东。与盘溪镇隔南盘江而望,是一个新兴的回民村庄。村民均是1980年12月以后才从盘溪镇过江而居以回族,现约有200户,1000多人口。
随着人口的增加,村庄规模的扩大,广大移民迫切要求建一座清真寺。在本村教民以及沙甸、纳家营、昆明等地穆民同胞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日八方树清真寺正式破土动工,日大殿落成、由于缺少资金,清真寺其它工程尚未完成,依然处于筹建状态。已落成的清真寺大殿,采用中阿结合的建筑形式,造型新颖独特,加上它依山傍水的地理位置,更增添了不凡的气势,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本夺占地面积3.6亩,大殿面积325平方米,加上尚未完工的其它建筑,总建筑面积将达到24O0多平方米。本专教民均为回族,属格迪目。寺内藏有阿文本《古兰经》8部。
华宁县暮车清真寺
地址:云南省华宁县新城乡
邮编:652800
现任教长:李安福
现任学董:谢自良
该寺始建于1938年,原总建筑面积约10O0平方米。&文革&期间被充公,作了集体食堂和仓库。1978年落实政策后退还、重新成为救民们礼拜、聚会之场所,但因年久失修,破损严重,加之教民人口增多,老寺已不能满足需要,遂于1989年重新选址,多方集资,兴建了一座占地O.7亩的新寺。
新寺建筑为砖木结构,封闭式四合院,坐面向东。四月花木茂盛。绿草茵茵,环境幽雅,院内栽植花卉树木,一派生机。大殿为仿古型楼层式建筑,面积119平方米,前部两层,兼有。邦克&楼功用。殿内宽敞明亮,整洁大方,庄严朴实。全寺总建筑面积135平方米。
本坊教民共52户,256人,属回族。
通海县城清真寺
地址:云南省通海县城
邮编:652700
现任教长:马广能
现任学董:马家顺
通海县城原无清真寺,1985年县城附近回民群众集资买旧房15O平方米,暂做礼拜堂,1987年底聘任的第一任教长马广能与寺管会的教胞组织集资30余万元,向地、县两级政府申请补助6万元,购买地皮,于1989年1O月开工,1990年12月竣工,完成一座现代化3层楼房式清真寺,寺楼顶建有阿拉伯式圆顶,大殿建筑面积100平方米,全寺建筑面积1425平方米。寺内有铺面3间出租,另有20个床位的招待所,年收入约在800O元。常有外国穆斯林游客来专做礼拜。本坊现有回族教民55户,220余人。
通海县纳家营清真寺
地址:云南省通海县纳古回族多纳家营村
邮编:652702
现任教长:纳本想
现任学董:合连柱
该寺始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一一1722年)。教民多系赛典赤&赡思丁后代。清代咸丰&丙辰事件&中,&回汉互保&共抗清政府&屠回&命令,成为历史上民族团结典范。现清真寺占地面积9亩,由礼拜殿、邦克楼、教学楼、厢房、沐浴室等几部分组成。礼拜大殿建筑面积1222平方米,为中国古典宫殿式建筑形式,可容17O0余人同时礼拜.由前殿、中殿、后殿三部分组成。前殿为土木结构;中殿是1975年扩建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现代建筑,后殿为1984年扩建,也属钢筋混凝土结构,两楼一底,顶层建有阿拉伯式绿色圆顶和望月楼。邦克楼和厢房为中国古典式建筑。大殿月台上有&道冠古今&、&参天设&等中阿文匾额楹联。寺内办有中阿学校1所,1986年新建教学楼1幢,面积300O平方米,四楼一底,平时教学用,节日作为餐厅。该寺已成为当地穆斯林聚礼之中心,影响甚大。本坊历史上有著名的伊斯兰教经师蔡邑(以蔡老师祖闻名)。现有教民805户,共3855人;其中学董11人,阿訇17人,满拉95人;均系回族。历代人才辈出,在滇南影响颇大。属格迪目。寺内收藏有阿拉伯文经典25O卷,波斯文经典12卷。
通海县小回村清真寺
地址:云南省通海县河西镇
邮编:652701
现任教长:马介文
现任学董:马洪才
小回村清真寺据口碑相传,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后几经修复扩建。本世纪70年代,通海发生大地震,清真寺遭严重毁坏,大殿下陷,&文革&中寺内厢房、月台、宣讲台等被捣毁或占作仓库。归还后,村民自筹资金进行维修和扩建。1972年修1次,1975年修1次,1979年修1次,1983年扩建大殿5间。
现寺占地面积2富余,有大殿5间,教室6间,教长室3间和沐浴室、厨房等建筑,另有3眼水井,井水清同甘甜。寺内布局和谐,环境幽雅。
本坊现有21O户人家,1204人,有阿訇30人,学董5位。本坊哈吉有纳兴福、纳光廷、纳金祥、马介文。寺内珍藏有明洪武年御书至圣百字赞匾额1块。
通海县大回村清真寺
地址:云南省通海县河西镇大回村
邮编:652701
现任教长:纳瑞孝
现任学董:马秉慈
位于云南省通海县城西北21公里处。始建于明代。土木结构。面积2OO平方米,于战乱中被火焚。后再度修建,为一座二层楼,面积为60O平方米。当时村民在厅房楼聚礼,因空间窄小,加之人口增长,于清道光九年三月(1829年)建成大殿3间。1946年由本村教民马政和、马重华主持扩建为现规模。占地52亩,建筑总面积232O平方米,大殿建筑面积31O平方米,整体由礼拜大殿、南北厢房、厨房及水房等组成,为中国古典宫殿式建筑风格。寺正中门楣上有巨匾3块:&圣道昌明&;&至诚无息&、&真理犹存&,月台石柱有楹联、近年来几经修葺,使这座古老清真寺更显得庄严雄伟,古朴典雅。
本坊现有学董3人,阿訇15人。满拉25人;教民285户,共1156人。均系回族,尊奉哲赫忍耶。寺内收藏阿拉伯文经典3O。余卷、哈吉有马敬修、马季思、马东俊、马联思、马兰廷、马绍堂、王秉叉、马洪恩、马松梅(女)、合明秀(女)。
热门关键词:曲硐回族文化城与曲硐清真寺
永平县博南镇曲硐村位于永平县城南5公里,是西南丝绸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集镇,现有回民7000多人,是滇西最大的回族聚居村。村内有百年清真古寺一座,俗称“曲硐清真寺”,属省级模范清真寺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曲硐回族文化城,是2005年以来,永平县、镇为响应大理州提出的“建设旅游文化大州”而确定的建设项目。文化城选址在曲硐小狮山顶,由大理州规划设计院负责规划设计。规划建设占地76.5亩,其中,山顶平面面积49.5亩,建筑面积8078平方米,道路广场面积10812平方米,绿化面积35180平方米。其布局按照原清真古寺的轴线文脉向后延续展开,形成以清真寺东西轴线布局为主,并以礼拜大殿为中心,其它设施呈放射性布局的结构形态。总体上由礼拜大殿区、文化展馆区、阿专学校区、特色商贸区、女宾礼拜区以及观景长廊等部分组成。中阿合壁式的礼拜大殿是整个文化城的标志性建筑,其雄伟的建造,恢宏的气势,令人叹为观止。
回族文化城建设预计投资1800万元,资金投入方式为“民办公助”,从2006年开始启动,首先完成了地质勘探、规划设计、建设用地和立项审批、自来水架设、石台阶建设等前期工作。主体工程礼拜大殿于2006年3月开工建设,至2008年竣工。2009年,北门古道恢复、水房广场建设、民居改造等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各项工程紧张建设中。
曲硐清真寺在曲硐村的小狮山东麓,俗称“礼拜寺”,是曲硐村回民礼拜集会的宗教场所。
因地当孔道,历来人户密集,曾几度设置县署。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永平县城从老街移到曲硐,县府设在东门(现名衙门园)。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县城又从曲硐迁往老街。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县城又由老街迁移曲硐,县府设在北门(现曲硐完小)。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因滇缅公路绕道云龙,县府又移到老街,至民国结束(公元1949年,民国38年),新纪元开始至今。
曲硐清真寺最先建盖于曲硐南山下,在新河未改道以前,河水从西门街心直下,把整个村子分为两半,中隔小河,因为往来不便,故有大礼拜寺、小礼拜寺之分,同时也有大坟院、小坟院之别。
当时,大礼拜寺位于南门大坟院之西,小礼拜寺则在西门小狮山脚。至清末新河改道后,曲硐人口增多,住房面积扩大,村子连成一片。至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两寺合并为一,建成现有的礼拜寺。寺院总的由雄伟壮观的大门、大殿和宣礼楼(叫拜楼)组成,分内外两院,内院有大殿、叫拜楼、南北两厢,外院有南北厢房、大门楼。建筑样式为翘角歇山顶式,通开间20米,进深15米。 “文革”中,叫拜楼遭到破坏。
1982年,当地回民集资对大殿进行了翻修。1988年,曲硐清真寺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民众集资,省州县三级补助,共筹集20多万元,新建叫拜楼及大门楼各一幢。叫拜楼的建造采取了古今结合、中西结合的方法,既有古罗马教堂的建筑形式,又有古香古色的民族特色。县伊斯兰教协会设置于寺内。
现在,跨入清真寺的大门,首先呈现眼前的是六根洁白如玉的大理石贴面方柱,屹立在大楼的正前方,登时使人感到气派不凡。叫拜楼共分为四层,第一层的上方用碧绿色的瓷砖砌成宝塔式弧形。登上石级进入中间走道时,便觉耳目一新。正前方是庄严肃穆的礼拜堂,院内绿树成荫。走道两旁的教室,是穆斯林学经文的地方,宽敞明亮。从两侧转角楼梯依栏而上,到达第二层,正中有一广播室,这是吾梭、阿訇宣讲教义、朗诵古兰经的地方。进入第三层,左右两边是会议室和阅览室,正前方的阳台上安有七大颗仙桃形的橘黄色旗座,是供节日插彩旗用的。从第三层正中的钢梯再往上便登上了第四层,这里是精巧别致的六角凉亭,亭子正前方的横匾上写有“宣礼楼”三字。依窗四望,整个曲硐坝子尽收眼底,历历在目,别有韵味。夜晚,六角亭上灯火齐明,整个寺院宛如白昼。
凌晨,当雄鸡还未报晓,叫拜楼的钟声、诵经声,已经响起,又迎来了新的一天。
更新日期:我县设立县城清真寺
  峨山县城清真寺经逐级申报,正式获省宗教局批准设立,成为我县继大白邑清真寺、文明清真寺、文明清真新寺、桃园清真寺和甸百亩清真寺后批准设立的第6所清真寺,为县城830余名穆斯林群众提供了合法便利的活动场所,填补了我县县城宗教活动场所的空缺。
  县城清真寺设在原练水宾馆附属楼(回族餐厅),目前正积极筹划组建县城清真寺管委会,依法依规开展资产有偿转让工作和建章立制工作。(县民宗局)
width:100%">
主办:中共峨山县委 峨山县人民政府
&&&&承办:峨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线路特色:
  游览宁夏规模最大的清真寺,参观青铜峡壮阔的水利枢纽工程。
  线路设计:
  D1吴忠清真寺→秦渠公园D2十里长峡→青铜峡108塔→青铜峡鸟岛D3同心清真大寺→罗山自然保护区→云青寺→明王陵 线路指导:
  D1:上午游览吴忠市内的清真寺,其中最有名的要数南大寺,北大寺和中大寺,各寺之间可以出租车代步。中午前往著名的清真食府品尝吴忠的特色佳肴。下午游览秦渠公园,之后逛一逛吴忠的大型商场,感受一下这里的购物氛围,顺便买些特产。
  D2:从吴忠市区坐班车前往青铜峡市,在车站附近换车,转乘前往青铜峡水电站的班车。到达水电站后,打车从大坝前往108塔,只需5元。参观完108塔,可乘坐游艇游览十里长峡,也可以上鸟岛观鸟。下午返回青铜峡市,在车站附近乘坐前往同心县的班车,夜宿同心县。
  D3:在县城打车,4元即可到达同心清真大寺,这是宁夏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之一,也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文物建筑。参观完毕,建议包车前往罗山,200元以内可包往返。罗山自然保护区附近的景点较多,著名的有云青寺、明王陵等。体力不错的游客还可登上罗山,鸟瞰脚下美景。夜宿同心县,第二天乘班车返回吴忠市,或者往南去固原游览一番。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发布前请仔细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罗山 的文章

 

随机推荐